安全心理学_操作行为与安全.pptx

合集下载

安全心理培训课件.pptx

安全心理培训课件.pptx
心理学可在激励的理论和方法上提供指导和 帮助。
安全心理学
第二章 安全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概念 安全心理学的含义:
安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用 心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与 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有关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 学科。 减少生产过程的伤亡事故,提高人的安全本质。
(6)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心 理素质提高、符合受教育者心理接受的形式)
安全心理学
四、 安全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沿用应用心理学中的许多方法,主要有调查 研究法和心理测量法。 1.调查研究法 (1)观察法:直接观察行为者,可通过摄影、 摄像分析。
①自然观察法:在不影响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和 行为的情况下收集资料。
第二,人的失误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而造 成人的失误的原因很多,其中,机器设备、作业 环境等的设计不符合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重要 的因素。
设备、环境与人的匹配是通过“人机界面” 来实现的。
安全心理学
人机界面:

显示装置
显示
眼、耳

合 人
机器
人机界面

的 心
控制装置
控制
手、脚

安全心理学
人机界面:控制装置设计问题举例
安全心理学
3.逞能好强 争强好胜和强烈自我表现欲属于马斯洛需要
层次中的高层次需要,这种需要较强烈的人,可 以牺牲安全需要为代价换取逞能好强信心理的满 足。有逞能心理的人虽然对安全知识略知一二, 但往往在其逞能心理支配下,为表现自己,头脑 发热,产生盲目行为,结果却事与愿违,酿成事 故。
逞能好强心理是青年人较普遍的心理特征。
安全心理学
2.心存侥幸 侥幸心理不是心理学的专门概念,而是日常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02
操作行为与安全的关系
操作行为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案例
01
02
03
04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违规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设备故障或人员伤亡
疲劳操作:长时间工作导致操作人员疲劳,引发事故
缺乏培训: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操作不当导致事故
操作行为对安全的影响因素
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操作技巧、经验等
操作环境:照明、噪音、温度、湿度等
操作设备:设备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顺序、时间等
操作心理:注意力、情绪、疲劳、压力等
操作团队:沟通、协作、领导、培训等
操作行为与安全意识的关联
操作行为是安全意识的具体体现
01
安全意识是操作行为的指导原则
02
操作行为与安全意识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安全水平
04
06
结论
对于安全心理学的重要性的再认识
01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安全的科学,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设计等领域,提高安全水平。
03
安全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安全措施。
04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交通标志设计:根据安全心理学原理,设计易于识别和理解的道路交通标志,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利用安全心理学原理,优化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算法,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
安全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驾驶行为:安全心理学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理解道路交通情况,提高驾驶安全性。

《安全心理学》PPT课件

《安全心理学》PPT课件

伟 韬
反映。

三种主要的社会性情感




劳动者的道德感
劳动者的理智感
美 感
刘 伟 韬

三种主要的情绪状态




心境
激情
应激
刘 伟 韬

2、情感情绪的特性


理 学
1两极性
比如:喜与悲、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 欢与忧
2感染性
看到旁人笑得很开心,自己也会情不自禁 刘 地跟着笑
伟 韬
所以,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最普遍的心理现象,
对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安全心理活动和安
刘 伟
全行为)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劳动者的安

全心理和行为,必须系统地掌握感觉知觉心理
现象的普遍规律。
1、感觉
安 全 心 理 学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刘 伟 韬





感觉不是万能的。人的感觉能力受

§4 情感情绪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心 案例


某矿有位46岁的老放矿工,一天,得知妻
子生了个男孩,中年得子,分外高兴,上班前就请好了
假.准备下班后立即赶回家去抱儿子。可是不巧,就在
快下车的时候,遇到一块火石塞住了溜斗,想急忙装上
炸药准备炸碎那块大石。点火之后“很久”(心理上的
时间错觉)未听见炮响,误以为是瞎炮,迫不及待地跑
安 全
安全心理学



主讲:
刘 伟 韬
1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对象与方法

《安全心理》PPT课件

《安全心理》PPT课件
第二章 安全生理与安全心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安全生理 第二节 安全心理 第三节 人的作业疲劳与应激 第四节 人的不安全行为
25.11.2019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二节 安全心理
一、心理学基础与原理 (一) 心理的实质 (二) 心理过程 (三)个性心理 二 安全心理基础
25.11.2019
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心理学基础与原理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意 即“灵魂之科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 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 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科 学。
心理学原理在各个学科中应用形成了各种分支。
马克思主义认为,心理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 学.特别是他的认识论的主要科学基础之—。

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

注意。具有高度稳定性
4.意志

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
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两个阶段:下决定和执行决定
意志品质:
25.11.2019
7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 个性心理
个性与先天素质有关,但后天环境起 决定作用
3) 兴趣
间接兴趣
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25.11.2019
9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个性心理特征
1) 能力 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制约因素有二:素质;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 2) 性格 指一个人在个体伸过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特度
和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特征。 性格由不同的性格特征组成。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感知方面、记忆方面、想象方面、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02
操作行为与安全的关系
操作行为对安全的影响
操作行为是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操作行为可以降低事故发生 的概率,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不良的操作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给 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安全意识与操作行为
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操作 行为的表现。
安全文化与组织氛围
倡导安全价值观
01
在组织内部倡导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强调安全对于个人和组织
的重要性。
营造安全氛围
02
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营造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组织氛围。
鼓励员工参与
0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的
效果。
事故预防与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和管理。
案例三
总结词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广应用 到其他组织。
详细描述
某大型企业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安全活动、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企业还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组织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
决策支持
安全心理学将为组织决策提供更多心理层面的支持,帮助 组织更好地理解员工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制定更符合员 工心理需求的安全管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 与安全
目 录
• 安全心理学的概念 • 操作行为与安全的关系 • 安全心理学的应用 • 安全心理学研究方法 • 安全心理学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操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控制-PPT课件

操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控制-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情绪波动大的操作人员,容易受到社会、家 庭、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 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 么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97年车间
一名操作人员在隔油池巡检看油层厚度时,受情
绪影响,思想不集中失重掉入深4米的池中险些
丢了性命。
6、懒惰心理
意的。
但所有的不安全行为都不是自发产生其背 后都是受心理影响和控制的,都有一定的心理基 础和动机。
下面我从我单位在操作和作业中出现的一些
不安全行为来分析操作人员情绪对生理的影响以
及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并提出如何控制调节
操作人员情绪和心理状态的一些对策。
一 、操作人员情绪不稳定引起 的生理变化及危害
给现场操作中一个细小的行为带来巨大的
影响,导致终生伤害的发生。
医学专家指出,随着情绪的变化,人体体内 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不同的人,其生理变 化的程度也是不同的,通过仔细观察我单位操作 人员的情况来看,其生理主要符合以下三类变化:

一 心跳加速


二 呼吸紊乱
三 分泌失调
1 、心跳加速
一个操作人员心情愉快地步入岗位时,不论 现场操作环境多么恶劣是酷暑还是严寒,他的心 跳匀速正常,基本不受干扰;但在气愤、心里烦 躁时,操作现场的一点点噪声、气味、粉尘都会 使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此时很容易因为激动 而转为冲动,单位日常生产操作中很多逞能、冒 险行为都源于此。高空操作阀门不系安全带,接 触浓硫酸不穿防酸服,进入下水井作业不戴防护 用品等等。这些都直接威胁着操作人员的生命和 健康。

(4)、对典型的违章以正面教育、启
发诱导为主,主动热情,恰到好处地处理,

【心理学】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心理学】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1️⃣ 安全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与重要性安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人在各种安全相关情境下的心理反应、行为模式及其与安全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领域对于预防事故、提升工作场所安全、以及增强个体与集体的安全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它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旨在通过深入理解人的心理机制,来优化安全策略与实践。

在安全管理的框架下,操作行为是连接个体心理与安全事故的直接纽带。

不良的操作习惯、缺乏安全意识、或是过度的压力与疲劳,都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因此,安全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关注事故的直接原因,更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干预来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 操作行为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1 风险感知与判断个体对风险的感知与判断是其采取安全行为的前提。

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风险感知受到个人经验、知识水平、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过度自信或乐观主义可能导致对潜在危险的忽视,而恐惧或焦虑则可能促使个体采取过度谨慎的行为。

因此,提高个体的风险感知能力,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2.2 动机与激励动机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内部力量。

在安全心理学中,安全动机是指个体为避免伤害、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而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安全文化建设等,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安全动机,促进安全行为的持续发生。

2.3 注意力与分心注意力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在操作行为中,注意力的分散是导致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安全心理学强调,通过训练提高个体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如采用注意力恢复策略、减少工作场所的干扰因素等,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3️⃣ 安全心理学在操作行为管理中的应用3.1 安全教育与培训结合安全心理学的原理,设计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课程,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风险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法,增强员工对安全规定的理解和遵守意愿。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安全心理学操作行为与安全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全心理学将更加注重跨 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结合 ,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02 操作行为与安全的关系
操作行为对安全的影响
01
02
03
操作失误
操作行为中的失误可能导 致设备故障、事故或伤害 ,如不按规定操作机器或 工具。
违规操作
监督与检查
加强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安全 规程,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 动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表 彰和奖励。
03 安全心理学在操作行为中 的应用
安全心理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如机械伤害、电气事故、化学物质泄漏 等。安全心理学通过研究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如认知偏差、情绪状态、决策过程 等,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安全意识缺乏
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导致员工忽视安全 风险,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从而 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操作行为安全性的方法
制定安全规程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规定操作步骤、安全注 意事项和应急措施,确保员 工了解并遵循。
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 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操作技能,使其能够正确、 安全地执行操作。
安全心理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包括:驾驶员培训、交通安全宣传、驾驶员心理评估等方面。通过提 高驾驶员的技能和意识,降低驾驶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安全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如火灾、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等。安全心理学通过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心理 因素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降 低生活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心理学
第六章 操作行为与安全
第六章 操作行为与安全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节 不安全操作行为的一般表现与心理分析 第二节 有意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分析 第三节 解决违章行为的心理学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不安全操作行为的一般表现及其危害。
2、掌握无意违章与有意违章的区别与联系,熟悉产 生上述问题的心理原因。
3、掌握解决违章操作行为的心理对策。
第一节 不安全操作行为的一般表现与心理分析
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外在 表现。研究人的行为,特别是操作行为对安全 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对于技术因素,人的心理状态对安全隐患的 影响更重要。激动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 负面的,都不利于安全。
10月27日凌晨0点36分,河南焦作九里山煤矿发生煤与 瓦斯突出事故。图为救援现场。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杨建增介绍,28日凌晨4时17分,在井下搜救出一名 遇难人员,5时12分升井。事故运输巷道积煤清理后, 横贯内的第四部槽槽头段已清理一部分。由于瓦斯浓 度较高,正在排瓦斯。
杨建增介绍,由于井下瓦斯浓度高,为确保不发生 次生灾害,制定了新的抢险救援方案,抢险救援工作 何时结束不能确定。
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
10月27日,位于河南焦作境内的焦煤集团九里山
无论哪种个性特征的人,都应正确认识自己的 性格特点,做到稳定情绪。在心情激动的时候, 要做到合理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违章的特点和危害性
1、违章的特点
1)大部分违章没有直接后果或没有显负后果,违章带 有普遍性。
2)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比较难区分(尽管本人是清楚 的)
3)违章后果有潜在性,违章操作有较大潜在风险。
四、违章操作行为的心理原因
1、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2、违章操作的心理状态 事故发生之前,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有如下几种情况:
1)麻痹大意。因为是经常干的工作,所以没有注意到反常现象。 2)精力不集中。操作人员有特别高兴或忧虑的事情使情绪受到 极大波动而发生事故。 3)技术生疏。由于技术不熟练,遇事应变、应急能力差而造成 的。 4)过分依赖他人。在与他人共同作业时,不主动,不严格按照 自己应承担的操作项目和操作规程进行,总是图省事、省力,想 依赖他人,侥幸取胜,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5)紧张导致判断错误。
五、违章事故案例
1、煤矿事故 2006年11月5日上午11时45分,山西省大
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煤矿发生特 大瓦斯爆炸事故 (47人死亡),在安全管理 方面该煤矿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月6日,发生特大事故的山西同煤集团焦家寨煤矿 的矿工家属在警戒线外等待消息。
1)该矿未认真执行停送电制度,进下中央 变电所停送电不按规定操作,不做相关记录; 担负向51108进风巷和回风巷两个掘进工作面 局部通风机供电的配电点无人值守,没有实行 专人送电。存在严重工作敷衍、不负责任的问 题。
二、违章发生的规律
1、违章的多发时间 节假日前后、交接班前后、凌晨3点到6点。
2、违章的多发作业 1)高空作业,高层建筑,架桥、大型设备吊装。 2)地下作业,煤矿井下,地下隧道作业等。 3)带电作业,特别是维修行业中电气维修更普遍。 4)有污染的作业,在高噪声、含有毒物质、有放射
性物质的环境下作业。
三、违章操作的表现
1、骄傲自大、好大喜功。 2、情绪波动、心神恍惚。 3、技术不精,遇险惊慌。 4、思想麻痹,自以为是。 5、不思进取,盲目从众。 6、心存侥幸,明知故犯。 7、懒惰作怪,敷衍了事。 8、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9、好奇乱动,无意酿祸。 10、工作枯燥,厌倦心烦。
2)日常管理松懈。11月1日到11月5日, 51108进风巷工作面迎头瓦斯浓度频繁超限。 11月5日9时05分开始,该工作面瓦斯浓度明 显异常,瓦斯浓度最高超过4%,但未采取处 理措施,没有查明原因,没有消除隐患,也 没有撤人。11时8分再次停电、停风后,瓦斯 浓度从正常值开始迅速增加,到25分时再次 超过4%,直到40分左右发生爆破,在长达约 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仍没有撤人。
总结:
该起特别重大事故损失惨重,导致47人死 亡,影响恶劣。反映出事故发生单位存在严 重麻痹松懈思想,忽视安全,管理混乱,长 期存在严重隐患和习惯性违章现象,是事故 的根源。
2、河南焦作九里山矿难
中新网焦作10月28日电(记者 杨大勇)河南焦煤集团 副总经理杨建增介绍,27日0时36分,焦煤集团16采区 16031上风道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发时井 下有18名工人作业。28日凌晨4时17分搜救出一名遇难 矿工。目前已经确定有8人遇难,10人仍被困。由于井 下瓦斯浓度高,抢险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5)在交叉路口、陡坡、急转弯、闹市区行车,雾天 行为或飞机航行。
6)复杂操作,飞机起飞、着陆过程,复杂系统的启 动过程。
7)单调的监控作业。
8)单独外出作业或工程队外也作业,由于缺乏现场 监督而违章。
3、违章多发当事人本身的因素:
1)违章容易发生在人处于自己生物节律的监界 期或低潮期。
2)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比较差的人容易违章。 3)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的人容易违章。 4)有些违章出于一时的错误闪念。
3)现场管理混乱。
在51108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之间布置了 两个联络巷,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51108掘进 工作面局扇没有安装开停传器,没有开停记录; 11月4日,全矿局扇停了9次,但没有查明原因。 事故发生当班,两个掘进工作面有1名队长和7 名副队长,并有瓦检员、安全员,在工作面瓦 斯严重超限的情况下,没有撤出作业人员。
4)违章动机和效果存在不一致性,情境违章更明显。
5)任何年龄、工龄、工种的人都可能违章,而且还可 能重复同样的违章,即凡是人都可能违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违章的危害性
1)违章引起事故后对人身安全及设备造成的直接 伤害。
2)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间接危害。如操作者 会存侥幸心理,管理者因此放松管理,使违章 总是难以杜绝,甚至发展成为习惯性违章,给 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