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熹的佛教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朱熹的佛教思想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最终完成。这一融和的过程中朱熹作为我国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孔孟思想作为本源的基础之上, 广泛吸收了佛道, 尤其是佛教的理论模式, 在利用佛教理路的架构上, 建立起了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但是作为士大夫阶层朱熹对佛教的态度却有些矛盾,他一方面,以儒家为正统, 排斥佛教。但在另一方面却从学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援佛入儒”来促进儒学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从朱熹思想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来探寻朱熹的佛教思想。

【关键词】朱熹佛教思想

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生于福建龙溪一个儒学世家, 其父朱松从小便饱读诗书, 深受儒学熏染, 后任官于福建、浙江等地, 但是,朱松同时却也喜好研习佛典, 并且与净悟、大智禅师等人过从甚密。同时, 朱熹的母亲、外祖父、舅舅等人也都虔诚信佛。因此, 朱熹自幼便是在一个儒、佛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对他日后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朱熹有一段时间是沉于佛教的研习之中的“某年十五、六时,亦常留心于此( 指禅) ”(《朱子语类》卷104)。不过朱熹接受的主要还是儒家的正统教育,最终仍然是弃佛入儒“将那禅来权倚阁起, 意中道, 禅亦自在, 且将圣人书来读来。读来读去, 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朱子语类》卷104)。所以虽然朱熹对佛理接触较早,也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还仅仅是限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到佛学的内部。我们知道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最终完成。南宋时整个士大夫阶层对待佛教大多同时持两种态度, 一方面排佛声浪绵延不绝, 另一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过他们始终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一外来文化。宋明理学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干, 融入佛、老的思想, 发展成了一种新儒学。朱熹作为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代表和理学大师,同时由于其自身境遇的影响在对待佛教这一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两重性。

一、朱熹对于佛教的态度

朱熹对佛教的许多思想都持反对态度,首先他对佛家的“一切皆空”思想就十分的不赞同。佛教大乘空宗认为一切皆空, 有宗认为有不过是幻有、假名, 亦是空, 这种出世的态度, 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是相违背的, 对于站在儒家正统地位上的朱熹来说这一点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朱熹说佛教家“佛家一齐都归于无, 终日吃饭, 却道不曾咬着一粒米, 终日著衣, 却道不曾挂着一条丝”(朱子语类: 卷一百二十一)。同时佛家的心物关系也是朱熹不能接受的,佛家在心物关系问题上主张以心主物, 以心法生灭天地,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佛家的的认识论就是不“格物”就能“致知”。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路线也是南辕北辙的,所以朱熹坚定的反对佛家的这一理论“且天地乃本有之物, 非心所能生也。若曰心能生天之形体, 是乃释氏澄成国土之余论”(朱子语类: 卷七0)“夫格物可以致知, 犹食所以饱

也。合不格物而自谓有知, 则其知者妄也; 不食而自以为饱, 则其饱者病也。”(答江德功〔A〕1 朱熹集: 卷四四〔M〕1 四川教育出版社1)最后,朱熹还批判佛家违背伦理纲常佛家主张“沙门不敬王者”的主张就是与儒家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思想完全不相容的。从这一点上来看,朱熹认为儒佛两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完全势不两立的。所以朱熹以封建伦理纲常的维护者自居, 对佛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他们“弃君背父”, “人伦灭尽”,

“只是废三纲五常, 这一事已是大罪名, 其他更不消说。”(朱子语类: 卷一百二十六)不过,我们可以看出, 朱熹虽然对佛家有着十分激烈的反对和排斥,但是他之所以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政治需要。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朱熹必须巩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儒家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是绝对不允许其它的思想如佛家道家等与之相抗衡的, 更不用说对其产生威胁了。但在学术思想上, 朱熹又以开放的心态顺应当事三教并流的趋势,大量吸收包括佛家思想在内的其它思想来发展儒家思想, 从而最终成就了宋明理学的辉煌。

程朱理学是以儒家中心, 同时又吸收、融合了其它的思想,而佛教就是它引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佛家的词语概念、思辨理论以及心性修养方法等最终成就了其庞大的理学体系。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其思辨性明显增强,同时从理论体系上来看也更加严密了。首先朱熹援引佛家“月印万川”来阐释其“理一分殊”的思想。朱熹是用“理一分殊”来说明一和多、一般和个别关系的, 在他看来理和气的关系是理主气从, 所以,一般就成了凌驾于具体事物之上的而又主宰事物变化的神化了的绝对。也正因为如此朱熹才提出“万个是一个, 一个是万个”(朱子语类: 卷九四)的观点。他曾经说过说: “人物之生, 天赋之以此理, 未尝不同, 但人物禀受自有异耳。如一江水, 你将勺去取, 只得一勺; 将碗去取, 只得一碗; 至于一桶一缸, 各自随器不同, 故理亦随以异。”(朱子语类: 卷四)这里作为源头的“一江水”就是“理一”。而于容器不同,所产生的水量的不同, 这是“分殊”。朱熹用“月印万川”来比喻阐释“理一分殊”的含义“释氏云: ‘一月普现一切月, 一切水月一月摄’, 这是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朱子语类: 卷十八)禅宗的《永嘉证道歌》则有: “一性圆通一切性, 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月; 一切水月一月摄。”华严宗说: “性空之满月, 顿落万川”。这些佛家的学说, 被朱熹吸收借鉴,用来说明他的“理一分殊”。其次,朱熹还援引佛教的禁欲主义,来宣传其“灭人欲”主张朱熹的理论最终落脚点是封建维护封建统治,所以有利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被他视为天理, 凡是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即使是人的正当合理要求,也一律被视作“人欲”而遭到唾弃。他曾经说过“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 卷十三)。这是封建专制主义走向极端时的必然结果, 但是在以往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多是“克己”或“寡欲”之类罢了,从未达到这样的地步。仔细想来这一思想的根源还是佛教, 佛教宣扬需要通过修行才能摆脱尘世间的种种痛苦,所以他们主张禁欲主义: 弃家别子,严禁酒色。朱熹“存天理, 灭人欲”正是在承袭了佛教的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在儒家思想中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 朱熹对佛教的态度是既不是排佛又非援佛, 他对于佛教的态度相当矛盾。排佛是政治需要,而援佛又是学术发展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其实朱熹排佛与援佛的内容是不同的, 他所排斥的是佛教中与封建道德伦理不一致的地方。而援引的则是佛教中的词语概念、思辨理论、心性修养方法等有利于完善发展其学术理论的部分,所以朱熹对于佛教的本体论与心性论都有其自己的看法,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但是确实其佛教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朱熹视野中的佛教理论

(一)、本体论

佛教的本体论学说十分特殊,并且因为派别不同其本体论也是丰富多样。单就中国佛教而言,就有天台宗的“心为法本”说、唯识宗的“万法唯识”说、华严宗的“理事法界”说、禅宗的“心生万法”说等。朱熹对佛教的认知广漠无际,对佛教本体论也是有诸多涉及的。

在朱熹看来,佛教中有诸多为儒学格格不入的思想,如“自私”、“弃绝人伦”、“不格物”、“无外王”等,都是由其“空寂为本”的本体思想所原生的。在朱熹看来“空虚”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