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硫磺制酸操作规程

(完整版)硫磺制酸操作规程

保靖县宇宏化工公司硫酸制酸操作规程宇宏化工公司硫磺制酸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宇宏公司6万吨硫磺制酸工程年产量98%酸6万吨,按年工作日333天计算日需硫磺60吨,每班需投用硫磺20吨,工作制为三班倒。

一、硫磺制酸简硫磺制酸与铁矿制酸相比工艺和设备基本一样,但有较大差别:①硫磺制酸气浓高含氧量多,产酸能力强,硫磺制酸触媒起始温度405—415℃,在相同SO2浓度下,最终转化率高;②用纯硫磺燃烧制得的炉气不含矿尘杂物,所以设备及制酸的流程比较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

二、本公司硫磺制酸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工艺流程:为“3+2”二转二吸流程。

①固体硫磺通过蒸气盘管加热至130—150℃熔融后,溢流至澄清槽,沉淀杂质后溢流至精硫槽《熔硫工序》→②〈焚硫工序〉精硫槽的液硫通过磺泵打入焚硫炉,液硫通过磺枪喷嘴的雾化与干燥塔过来的空气混合燃烧生成800—1000℃左右的SO2浓度为8—10.5%的炉气。

③SO2炉气经过余热锅炉的降温冷却至420℃左右进入转化器。

锅炉产生和饱和蒸气(170℃)用于熔硫化磺。

锅炉进口与出口有一连接旁路,用来调节进转化器的炉气温度。

④炉气进入转化器一段,经一段转化温度升至580—590℃,经过第Ⅰ换热器使炉气温度降至460—475℃,进入转化二段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进入第Ⅱ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转化三段,经过反应后的SO3气体经第Ⅲ换热器换热后进入一吸塔〈一次转化一次吸收〉。

⑤吸收后的炉气经过第Ⅲ换热器和第Ⅰ换热器转化四段,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四段与五段之间的内换热器进入转化五段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第V换热器进入二吸塔,吸收后的尾气通过2吸塔丝网除雾器除雾后经烟囱放空。

(2转2吸)三、硫酸及硫磺的物理化学性质硫酸是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油状液体是主要的化工原料,是“工业之母”。

硫酸是SO3与H2O的化合物。

硫酸的分子量为98。

浓硫酸具有强酸性强腐蚀性的强脱水性,98.3%的硫酸比重约为1.84g/cm3。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三废处理
硫酸生产过程中含有SO3、H2SO4、As、Hg、悬浮物 等有毒害物质。我们必须加入一定量的Ca(OH)2、 FeSO4 、PAM等净水药剂来净化污水。
受二氧化硫平衡转化率的限制,无论是以硫磺还是硫铁矿 和冶炼烟气为原料,尾气中必定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操作条件与设计条件较为吻 合,进转化工序的二氧化硫浓度和氧硫比较为稳定,采用 两转两吸工艺制酸尾气较容易达标排放。
2.钒触媒的催化作用
• (1)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二 氧化硫分子。使氧分子中的原子键断裂而 产生活泼的氧﹛O﹜; • (2)被吸附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原子之间 进行电子的重新排列化合成为三氧化硫分 子; • (3)三氧化硫分子从触媒表面上脱附下来, 进入气相。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
工艺上一般采用快速熔硫、液硫机械过滤、机械 雾化焚硫技术,较多地采用“ 3 + 2 ”两转两吸 工艺,并采用中压锅炉和省煤器回收焚硫和转化 工序的废热,产生中压过热蒸汽。将澄清的溶融 硫送入焚硫炉与空气雾化后于炉内焚化,产生高 温二氧化硫炉气,经余热锅炉使炉气温度降至 650~680℃,进入转化器,本设计采用一次转化 通过一、二、三二次转 化的四、五段间采用空气冷激。
主要设备
设备:焚硫炉. 转换器. 干吸塔.气体换热器和 空气鼓风机。
• 焚硫炉
• 由于硫磺燃烧速度快,所以炉子构造简单,现在 一般多用卧式焚硫炉。使用最普遍的是喷雾焚硫 炉。喷雾焚硫炉的构造,是在钢制圆筒内部衬绝 热砖和耐火砖。 硫磺喷雾的要求是:形成易于气化的微粒、喷雾 角度要大,且能均匀分散。喷嘴的喷枪和喷头部 分采用L316或相当的材料。为了防止炉内高温引 起的损坏和防止因受热而引起的硫磺粘度上升, 喷枪应有蒸气夹套。

硫磺制取硫酸的方法

硫磺制取硫酸的方法

硫磺制取硫酸的方法简介硫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化学品。

硫磺制取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制取硫酸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硫磺制取硫酸的原理、过程以及工业应用。

原理硫磺制取硫酸的原理基于硫磺在氧气存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再将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最后将三氧化硫溶解于水中形成硫酸。

硫磺的化学式为S8,它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S8 + 8O2 -> 8SO2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2SO2 + O2 ⇌ 2SO3三氧化硫溶解于水中生成硫酸(H2SO4):SO3 + H2O -> H2SO4过程硫磺制取硫酸的过程主要包括硫磺的燃烧、二氧化硫的氧化和三氧化硫的水溶解。

1. 硫磺的燃烧硫磺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需要将其加热至燃点,使其燃烧。

硫磺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通常在燃烧过程中会通过通风设备或空气泵将氧气引入燃烧室。

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维持反应的温度。

2. 二氧化硫的氧化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需要进一步氧化为三氧化硫。

这一步通常通过催化剂来实现,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铂、钒和钾等。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使二氧化硫更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3. 三氧化硫的水溶解经过二氧化硫的氧化,产生的三氧化硫需要溶解于水中生成硫酸。

这一步通常在吸收塔中进行,塔内通常填充有吸收剂,如浓硫酸或硫酸三氧化钒。

三氧化硫与水接触后迅速溶解,生成浓硫酸。

工业应用硫磺制取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应用,其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领域。

化工领域硫酸是许多化工过程的重要原料,如硫酸盐的生产、染料的合成等。

硫磺制取硫酸是一种成本较低且效果良好的方法,因此在化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冶金领域硫酸在冶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铜冶炼、锌冶炼等。

硫磺制取硫酸是一种能够高效制取硫酸的方法,为冶金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电力领域硫酸在电力领域用于脱硫,降低燃煤电厂等工业设施排放的二氧化硫含量。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解读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解读

三 吸收工艺(SO3+H2O=H2SO4)
转化气依次通过浓硫酸吸收塔,用98.3%H2SO4浓硫 酸吸收SO3后,气相中SO3含量为0.021~0.4%。然后由 浓硫酸的吸收塔出口引至尾气处理部分或直接经过捕沫后 放空。各塔喷淋用硫酸均由塔的上部进入,经过喷淋装置 均匀分布在塔截面上,与来自塔下部的转化气逆流接触。 吸收SO3的硫酸从塔底引出时,其浓度可以提高了。为维 持入塔喷淋酸浓度的稳定,可在干燥塔和吸收塔之间进行 串酸,必要时加入补充水。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化工1201班 第四组
目录
• 一二三四五六 主 工 三 能 工 原 理 艺 艺 量 要废 流 流 的 设处 程程利 理 图 用备
原理
• 1. S+O2=SO2(雾化蒸发) 2. SO2+O2=SO3(转化反应 钒触媒的催化) 3. SO3+H2O=H2SO4(吸收塔) 1.雾化蒸发
气体换热器
• 气体换热器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好管板变形、设备热应 力和气流分布等问题。一般采用盘环形挡板管壳式换 热器,换热器壳体采用低合金钢和碳钢制作壳程部分 采用扩大型管口并加气体导流板以使气流分布均匀。 换热器底部衬耐酸砖, 防止冷凝酸腐蚀。换热管采用 渗铝钢管, 管子与管板采用强度焊接。上、下管箱均 喷铝, 以有效避免高温氧化腐蚀。换热器的壳体设置 膨胀节, 以吸收高温操作状态下管、壳程热膨胀差异 引起的变形, 降低设备内应力。设备上的人孔与工艺 接管均采用焊接连接形式, 以确保高温操作状态下的 密封, 避免在高温下材料蠕变而发生泄漏。
空气鼓风机 • 空气鼓风机是磺制酸装置最为关键的设备,其 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里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是装置开车率最重要的保证。 • 大型空气鼓风机主要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结构 类型。 轴流式鼓风机采用透平压缩原理,风 机效率稍高叶片运转的线速度低于离心风机,可 以减少磨蚀另外可以利用静叶角度来调节风量。 但这种风机结构复杂, 造价高,与其配套的土建费 用高。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一、工艺概述硫磺制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工艺,常用于硫磺氧化工艺中制取硫酸。

本文档旨在对硫磺制酸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描述,以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硫磺制酸工艺操作。

二、工艺设备硫磺制酸工艺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1.硫磺熔化装置:用于将固态硫磺转化为液态硫磺,并将其输送到氧化装置中。

2.氧化装置:用于将液态硫磺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3.脱水装置:用于将硫酸中的水分去除,以提高硫酸的纯度。

4.产品收集装置:将生成的硫酸收集、储存或运输。

三、工艺流程硫磺制酸工艺的基本流程如下:1.硫磺熔化:将固态硫磺加热到熔点,使其转化为液态硫磺。

在熔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熔化温度和加热时间,以避免硫磺的过热和燃烧。

2.硫磺输送:将熔化后的液态硫磺通过安全管道或输送带输送到氧化装置中。

在输送过程中,要确保硫磺的流量和输送速度适中,以防止管道堵塞或泄漏。

3.氧化反应:将液态硫磺与氧气在氧化装置中进行反应,生成硫酸。

在氧化过程中,要控制反应温度、氧气流量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4.脱水:将生成的硫酸通过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要控制脱水剂的用量和脱水时间,以提高硫酸的纯度和浓度。

5.产品收集:将脱水后的硫酸收集到相应的容器中,并对容器进行密封和标识,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同时,应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了解硫磺制酸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

2.在操作前,要检查硫磺制酸设备及管道的完好性,确保无泄漏和堵塞。

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静电鞋等。

4.对于硫磺的熔化和氧化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流量,避免过热和过高压力。

5.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可能产生硫酸蒸汽或气体的地方,要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清新。

6.在硫酸产品收集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封性和防溢出措施,以防止硫酸泄漏和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硫磺制酸(30万吨/年)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硫磺制酸生产原理:①硫磺燃烧生成SO2,其反应为:S + O2→SO2②SO2 经“转化”和“吸收”可得硫酸,一般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制硫酸,其反应为:2SO2 + O2→ 2SO3SO3 + H2O →H2SO4(1)熔硫工段原料硫磺室内储存,由带式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融,加热介质为低压蒸汽,生成的粗制液硫经预涂槽、预涂槽泵送入叶片式液硫过滤器制取精制液硫并贮入地下精硫槽,再由液硫输送泵输入液硫贮罐储存,由精硫泵送至焚硫炉内的雾化磺枪。

(2)焚硫和SO2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后经硫磺喷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空气经干燥塔干燥并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后与液硫一起燃烧,出焚硫炉的是含10~10.5%SO2、1000~1050℃左右的高温炉气,该高温炉气首先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温度降至425℃再进入转化器的第一段触媒层进行转化。

经反应后,温度升至约600~610℃进入高温过热器回收热量,高温过热器换热后温度降至440℃的炉气进入转化器第二段触媒层进行催化反应,转化器后的温度510℃左右的烟气进入第二热交换器(II换)的管程空间,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经过第三热交换器(III换)预热的SO2气体进行换热,温度降至440℃后进入转化器三段触媒层继续转化,转化后的烟气温度约在457℃左右,进入III换管程空间,与来自一吸塔出口含SO2的工艺烟气换热,降至240℃后进入第一省煤器与余热锅炉给水进行换热,再继续降温至165℃后进入第一吸收塔进SO3吸收,以上的工艺为SO2气体的第一次转化。

完成了第一次转化和吸收的含SO3的工艺烟气,进入转化器四段触媒层继续进行转化,但需要依次进入III换、II换的管程空间进行换热并升温至430℃进入转化器第四段触媒层进行第二次转化,至此,SO2的最终转化率可达到99.8%。

硫磺制酸生产装置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生产装置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生产装置工艺流程1.硫磺净化:硫磺从硫磺矿石中提取出来后,需要经过净化工艺。

首先,将硫磺矿石破碎,并使用浮选法获取硫磺的精矿。

然后,将硫磺精矿进行浸出,去除其中的杂质。

最后,通过蒸馏工艺,将硫磺进行分馏,得到纯净的硫磺。

2.硫磺氧化:将纯净的硫磺输送到硫磺氧化器中,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适当控制温度和氧气的供应量。

3.二氧化硫的净化:将生成的二氧化硫通过冷却和净化工艺,去除其中的杂质。

首先,将二氧化硫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适宜的范围。

然后,使用洗涤液和吸附剂去除二氧化硫中的杂质,如氧化氮、杂质颗粒等。

4.二氧化硫的转化: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硫输送到转化炉中。

在转化炉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SO3)。

这个过程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控制。

5.吸收和冷凝:将转化后的三氧化硫通过吸收塔,与硫酸溶液进行接触,生成硫酸。

吸收过程中,需要将气体和溶液进行充分的接触和混合,以使反应效率最大化。

同时,为了保证吸收器内温度的控制,还需要进行冷凝。

6.分离和浓缩:将生成的硫酸溶液从吸收塔中输送到分离器中,通过分离器蒸馏的工艺,将溶液进行分离,分离成浓硫酸和淡硫酸。

浓硫酸用于后续生产,而淡硫酸则再次回流至吸收塔进行循环使用。

7.废气处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包括二氧化硫和其他杂质气体。

为了保护环境和防止废气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

一般采用脱硫工艺,通过吸收剂和吸收塔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使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以上就是硫磺制酸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该流程通过净化硫磺、硫磺氧化、二氧化硫净化、二氧化硫转化、吸收和冷凝、分离和浓缩以及废气处理等工艺环节,最终实现从硫磺到硫酸的生产过程。

总结硫酸生产工艺

总结硫酸生产工艺

总结硫酸生产工艺硫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环保等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

目前,硫酸的生产主要在工业规模上存在两种工艺:硫磺制酸法和硫氧化制酸法。

以下是对这两种工艺的简要总结。

一、硫磺制酸法:硫磺制酸法是一种传统的硫酸生产工艺,其主要步骤包括硫磺的燃烧、氧化产生二氧化硫、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的吸收过程。

硫磺燃烧:硫磺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传统的硫磺制酸法采用炉窑燃烧硫磺,炉温控制在1200-1300℃,燃烧后产生硫磺氧化物。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硫磺制酸的关键步骤,其中的氧化反应主要有两步:硫磺氧化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生成三氧化硫。

这两个反应是通过催化剂的存在来加速进行的。

硫酸吸收:三氧化硫与吸收剂(通常为浓硫酸)进行反应,生成硫酸。

反应发生在吸收塔中,通过吸收器的设置,将吸收剂花洒在塔上,与上方从塔底部喷出的三氧化硫气体进行接触,吸收生成硫酸的气体。

二、硫氧化制酸法:硫氧化制酸法是一种比较新的硫酸生产工艺,主要步骤包括硫的含氧化物的形成、催化剂催化转化、尾气净化和吸收生成硫酸的过程。

硫化物氧化:硫化物氧化是硫氧化制酸的关键步骤,其中的硫化物可以来自于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硫化氢和石膏、矿石中的硫酸盐等。

硫化物在反应器中通过氧化剂(如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硫的含氧化物。

催化剂催化转化:在氧化反应中,硫的含氧化物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催化转化,生成二氧化硫。

尾气净化:硫氧化制酸法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少量的氧化副产物,需要通过脱硫、脱氮等净化工艺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吸收生成硫酸: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吸收器,与硫酸或硫酸溶液进行接触,吸收生成硫酸的气体。

总结:目前,硫磺制酸法和硫氧化制酸法是较为常用的硫酸生产工艺。

硫磺制酸法是传统的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但存在炉温高、能源消耗大等缺点。

而硫氧化制酸法相对较新,流程中采用催化剂催化转化,在尾气净化方面更加环保,但在硫化物氧化和脱硫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鼓风机
• 空气鼓风机是硫磺制酸装置最为关键的设备,其 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里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是装置开车率最重要的保证。
• 大型空气鼓风机主要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结构 类型。 轴流式鼓风机采用透平压缩原理,风 机效率稍高叶片运转的线速度低于离心风机,可 以减少磨蚀另外可以利用静叶角度来调节风量。 但这种风机结构复杂, 造1班 第四组
目录
一二三四五六
原 理
工 艺 流 程
工 艺 流 程
能 量 的 利
主 要 设
三 废 处 理
图用备

原理
• 1. S+O2=SO2(雾化蒸发)
2. SO2+O2=SO3(转化反应 钒触媒的催化)
3. SO3+H2O=H2SO4(吸收塔)
1.雾化蒸发
硫磺蒸气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达到硫磺的燃点时, 气流中氧与硫蒸气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后进行 扩散,由热气流和热辐射给雾状液硫传热,因而使 液硫继续热发。反应速度随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因而改善雾化质量,增大液硫蒸发表面,增加空气 流的湍动,提高空气的温度有利于液硫的蒸发,强 化液硫的燃烧和改善焚硫操作。
干吸塔
干吸塔的主要结构基本上是相似的,塔体为立式圆 筒形结构,碳钢内衬耐酸砖。一般采用高铝质耐 酸瓷填料支承结构,有的采用大跨度、高开孔率 的耐酸高铝瓷条梁,也有的采用高开孔率的瓷球 拱。
干燥塔一般采用国产抽屉式金属丝网除雾器或进口 网垫式除雾器。第一吸收塔酸温高、雾量大、雾 粒细, 为保护后面的换热设备,采用高效纤维除雾 器第二吸收塔为保证尾气排放的要求也采用高效 纤维除雾器。从生产使用的效果看,其除雾效率 均令人满意。
转化器
• 转化器是SO2实施氧化反应并保证SO2排放达标 的关键设备。
• 目前转化器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积木式结构和中 心筒式结构。积木式结构采用平底球冠盖立式回 筒形容器,其内部自下向上由若干立柱和桩柱支 撑隔板和格栅。中心筒式结构采用两个同心立式 圆简,内圆筒直径较小,为中心管,既用于支撑 催化剂和隔板的部分重量,又作为部分反应段的 进气通道,催化剂装填在内、外两层圆筒之间。
一 熔硫工序(S+O2=SO2)
熔硫工序一般采用快速熔硫和液硫机械过滤工艺,其 中关键设备一是快速熔硫槽,二是液硫过滤器。
固体硫磺经熔融,滤去固体杂质后,存于熔硫槽,维 持熔硫温度在 130~145℃之间,熔硫贮槽的空间温度在 115℃以上。由泵将熔硫打入硫磺雾化喷嘴,与经过干燥 的空气混合而入炉燃烧。燃烧的空气是由鼓风机送入硫酸 干燥塔,使水分含量降低到0.1g/m3以下,再经过除沫后 送至焚硫炉和转化器。近年来为了节能,新设计的焚硫系 统把鼓风机改设在干燥塔之后,使每吨酸能耗可降低10% 左右。
硫磺-->熔硫槽-->焚硫炉--> S02气体-->触媒炉--> S03 气体--> 吸收塔-->H2S04
能量的利用
为尽量利用液体硫磺焚烧产生的高温位热 能和二氧化硫转化产生的中温位热能,在 焚硫炉后设置中压火管废热锅炉,在转化 工序一段触煤层后设置高温过热器,二段 设置换热器,三段设置换热器和省煤器, 四段设置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系统产生 中压过热蒸汽并入蒸汽管网,可送至发电 装置;大型装置空气风机多用蒸汽透平驱 动。
2.钒触媒的催化作用
• (1)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二 氧化硫分子。使氧分子中的原子键断裂而 产生活泼的氧﹛O﹜;
• (2)被吸附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原子之间 进行电子的重新排列化合成为三氧化硫分 子;
• (3)三氧化硫分子从触媒表面上脱附下来, 进入气相。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
工艺上一般采用快速熔硫、液硫机械过滤、机械 雾化焚硫技术,较多地采用“ 3 + 2 ”两转两吸 工艺,并采用中压锅炉和省煤器回收焚硫和转化 工序的废热,产生中压过热蒸汽。将澄清的溶融 硫送入焚硫炉与空气雾化后于炉内焚化,产生高 温二氧化硫炉气,经余热锅炉使炉气温度降至 650~680℃,进入转化器,本设计采用一次转化 通过一、二、三段触媒,二次转化通过四、五次 触媒。换热方式一次转化采用外部换热,二次转 化的四、五段间采用空气冷激。
在焚硫炉产生的炉气,温度在800~1000℃,SO2浓 度在12%左右,经废热锅炉冷却到430℃左右,进入炉气 过滤器,滤去杂质后与空气混合,使温度和SO2浓度都达 到合适范围后进入转化器
二 转化工艺及其条件(SO2+O2=SO3)
转化一般采用进口催化剂、“3 + 1”两次转化工艺、 “Ⅲ—Ⅱ”换热流程。也有个别装里采用国产催化剂、 “3 + 2”两次转化工艺。总转化率均要求达到99.8%以上 ,一些装置要求转化率达到99.83%以上,放空尾气中 SO2含量低于700mg/ m3。由于要求较高的转化率,一般 催化剂的装填盆较大。
主要设备
设备:焚硫炉. 转换器. 干吸塔.气体换热器和 空气鼓风机。
• 焚硫炉
• 由于硫磺燃烧速度快,所以炉子构造简单,现在 一般多用卧式焚硫炉。使用最普遍的是喷雾焚硫 炉。喷雾焚硫炉的构造,是在钢制圆筒内部衬绝 热砖和耐火砖。 硫磺喷雾的要求是:形成易于气化的微粒、喷雾 角度要大,且能均匀分散。喷嘴的喷枪和喷头部 分采用L316或相当的材料。为了防止炉内高温引 起的损坏和防止因受热而引起的硫磺粘度上升, 喷枪应有蒸气夹套。
三废处理
硫酸生产过程中含有SO3、H2SO4、As、Hg、悬浮物 等有毒害物质。我们必须加入一定量的Ca(OH)2、 FeSO4 、PAM等净水药剂来净化污水。
受二氧化硫平衡转化率的限制,无论是以硫磺还是硫铁矿 和冶炼烟气为原料,尾气中必定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硫磺制酸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操作条件与设计条件较为吻 合,进转化工序的二氧化硫浓度和氧硫比较为稳定,采用 两转两吸工艺制酸尾气较容易达标排放。
气体换热器
• 气体换热器的设计主要是解决好管板变形、设备热应 力和气流分布等问题。一般采用盘环形挡板管壳式换 热器,换热器壳体采用低合金钢和碳钢制作壳程部分 采用扩大型管口并加气体导流板以使气流分布均匀。 换热器底部衬耐酸砖, 防止冷凝酸腐蚀。换热管采用 渗铝钢管, 管子与管板采用强度焊接。上、下管箱均 喷铝, 以有效避免高温氧化腐蚀。换热器的壳体设置 膨胀节, 以吸收高温操作状态下管、壳程热膨胀差异 引起的变形, 降低设备内应力。设备上的人孔与工艺 接管均采用焊接连接形式, 以确保高温操作状态下的 密封, 避免在高温下材料蠕变而发生泄漏。
转化工艺的操作条件主要有三个:转化反应的温度、 转化反应的进气浓度以及转化器的通气量。这就是转化操 作的“三要素”。
三 吸收工艺(SO3+H2O=H2SO4)
转化气依次通过浓硫酸吸收塔,用98.3%H2SO4浓硫 酸吸收SO3后,气相中SO3含量为0.021~0.4%。然后由 浓硫酸的吸收塔出口引至尾气处理部分或直接经过捕沫后 放空。各塔喷淋用硫酸均由塔的上部进入,经过喷淋装置 均匀分布在塔截面上,与来自塔下部的转化气逆流接触。 吸收SO3的硫酸从塔底引出时,其浓度可以提高了。为维 持入塔喷淋酸浓度的稳定,可在干燥塔和吸收塔之间进行 串酸,必要时加入补充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