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空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周边路网发达,紧邻西钓鱼台公交车站和规划地铁十二号线二期西钓鱼台站。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院区西北角,北临阜成路,南靠现门诊用房,西接裕龙国际酒店。大楼将建成与日门诊量12000人次相匹配的门诊医技大楼和为航空航天提供可靠卫勤保障的空勤大楼。30000平米地下室的建成,将解决停车场严重不足,营院安全管理压力大的问题。

二、设计依据

1、《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

2、《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大楼建筑群设计单位入围及方案竞标通知》。

3、《关于新门诊楼设计布局的建议》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4征求意见稿)

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2008年版)

11、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

三、规划原则:

1、规划设计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特色化,现代化,开放化,生态化,景观化理念;

2、强调建筑模块式划分与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日后医院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提高规划院区的土地利用率,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

4、明确院区的功能划分,探寻医务作业流程的最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人性化设计;

5、合理利用建筑朝向、通风、采光、建筑材料、废物的利用及当地地理气候和基地小气候的分析,以达到最佳的生态节能设计;

6、提高院区的绿化率;

7、有效组织道路交通,按综合医院的流程要求合理划分人、车及洁、污流线;

8、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满足当前需要,服务长远的原则,做到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卫生安全、经济高效、具有前瞻性,以及建筑设计构思新颖等,从人流、物流、空间布局、色彩分区、无障碍技术措施、信息诱导标识系统及生态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9、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科学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并注意避免周边市政道路噪声、环境对院内诊疗环境的影响。

10、创造合理的分期建设规划;

四、规划目标

立足现实,尊重流程,保证营运,低碳发展。

1、协调完善城市设计

针对建设地段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的建筑环境和景观环境,对场地内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分析、整合,注重城市设计。通过仔细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在规划布局、建筑造型及景观环境设计中采取多样的手段予以呼应。

2、先进的医疗建筑设施

在特定的基础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院的设计标准,在保持功能分区合理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医院设计手法,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强调医院内部的高效率运转的医疗服务模式。

3、创造简洁、清晰的交通体系

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捷,导向性清晰。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医务空间、病患空间。为本次设计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块化式规划

为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满足医院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医院的功能分区明确、功能更加完善,本设计采用区域性的模块化式建筑布局,使未来建成的医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导向性。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模式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充分的余地。

5、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细部处理上,本设计在各种空间处理上充分体现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病人为中心,同时也兼顾医护人员的设计原则。在每个候诊空间均设计了采光的候诊廊,并配以一定的病人休息空间,内部空间尺度宜人,为病人带来家的温馨的感受:同时每个医疗单元也单独设计了医护人员区域,体现了建筑设计对病人、医护人员的同等关怀。

五、规划布局

空军总医院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宝贵。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以拆除与新建结合的方式,地面地下统筹利用,在提升环境品质前提下,提高场地利用率。

目前院区人流量最大的门诊入口蜗居于一狭窄胡同中,而院区内唯一广场成为停车场,为了改善环境品质,特别是大流量门诊需要的开阔广场空间进行人员集散,设计中将临阜成路军需仓库及礼堂拆除,设计为院区主广场。广场、地面停车及景观统筹安排,形成气势磅礴的院区主入口。

现有院区大门东移,与新广场、综合病房楼、西楼、飞行员康复训练室、新制剂楼共同形成贯穿整个院区主轴。院区主广场同时成为住院广场及门诊广场,满足院区人员集散要求。

新门诊医技、空勤大楼建成后,拆除原门诊楼建筑群,规划成院区花园,与综合病房楼东侧花园形成院区景观轴线。

院区东南角老制剂楼、发热门诊、传染科、战备物资库、营养科均为上世纪70、80年代建设,占地面积大,楼层较矮,土地利用率偏低。本规划拆除这群建筑,新建六层后勤大楼。

在阜城路设置院区主要车行出入口,沿西北侧胡同开设急救出入口,西南侧胡同设置住院探视入口,解决住院探视人流及物流。用地南侧设置污物出口。院区环路系统解决车行交通问题,并且将各种内部、外部不同性质的人车流分开,使得院内交通更加顺畅,也减轻了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六、总体交通、环境设计

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院内复杂的流线,使其互不干扰。本着医患分流、人车分流、洁污分流、患患分流的原则,将各种性质的人群有效分流,使病患及医护人员能够便捷快速到达各功能组团。

机动车流、步行流线两种流线分离,互不交叉。

门诊流线:由门诊大厅进入,设置一条医疗街,各个科室的候诊空间面向医疗街展开。通过明晰的标识系统,使得就诊流线简单明了。

急诊,急救流线:急诊病人和急救车辆设独立出入口,病人通道和医护通道分离。

住院探视流线:设置探视出入口,方便人流进入住院楼,经门、急诊检查过的患者也可以医疗街方便到达住院楼。

探视流线:西南侧胡同设置探视出入口。

污物流线:洁污流线分离,互不交叉。

消防流线:环形消防流线,车道通畅高效。

消防登高面: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

七、建筑设计理念

基于对本基地城市设计条件和地块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设计策略:

首层及二层建筑直接落地,四角微向外倾斜,用最为坚固的斜向支撑形体形成坚如磐石的基础,结合多个入口的进退关系,形成丰富立面效果,对城市空间表现出一种包容接纳的积极态度,延续历史又自信展示未来。此两层立面截取北京古城墙元素,并且选用了与院区主体建筑色彩类似的石材,表达庄重、大方、开放、和谐内涵。

在坚如磐石的基础之上是与院区综合病房楼、东楼折线型形体类似的塔楼。表达空军雄鹰展翅之意。为使塔楼轻盈,跳出桎梏,在立面上采用了简洁语汇,富有韵律的横向遮阳体系,勾画出伸向蓝天的两双翅膀,自然光线通过漫反射,射入建筑,令建筑内洒满阳光。

因用地局限,除了南北方向稍稍开阔外,东西方向较为局促,我们摒弃了将门诊主入口设置于基地北侧的常规做法,将门诊主入口设置在用地东侧,面对未来院区主广场,解决门诊人流集散。同时在场地北侧退让出院区急诊广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足够空间。用地南侧适度留有空勤大楼入口广场,形成丰富、宜人的步行空间。

在建筑中嵌入多层次的、尺度宜人的中庭与院区主广场连接,形成整体流动的公共空间体系,将人流自然引入大楼内部;三层平面稍稍后退,在二层裙房顶设置为半开放屋顶花园,适度向公共人群开放,为诊疗空间带来活力。

塔楼结合功能要求,划分成相应的功能模块。各模块连接处为丰富的空中花园体系,在提升诊疗品质的同时,将绿化空间分享给院区和城市,自然塑造出独特的、有吸引力的门诊医技大楼形象。

用具有生态效应的外遮阳表皮将塔楼和裙房包裹,在大大降低运行能耗的同时,形成现代、时尚的建筑形象;裙房与塔楼、石材与铝板,两种体量、两种材料的对比、叠加,空间的穿插,产生独特的艺术张力,形成让人过目不忘的人文景观。

我们将对项目功能的图解直接反应在建筑的形态上,嵌入由多层次、尺度宜人的中庭、绿化平台、纵街组成的整体流动的公共空间体系。并且尽量减少首层的建筑覆盖率,通过架空、绿化、悬挑等手法取得建筑面积扩容和景观环境改善之间的平衡,在顺应规划导则和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时尚又新颖的空军总医院形象。

八、单体交通设计

本项目采用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合理安排车行流线、地下车库出入口和落客区。

车行交通设计

基地仅有北侧阜成路、西侧胡同两条城市道路,基地车行流线设计结合院区主入口统一考虑。安排两进两出的地库出入口格局,大大加强了本地块的可达性;从阜城路过来车辆可沿中心道路分别进入本地块南北两侧地库入口,来自胡同的车辆从西南侧院区次入口直接进入基地南侧地库入口。而地库出口分别安排在基地南北,车辆可以在不干扰院区交通情况下快速离开。

人行交通设计

门诊人流的设计上,重视患者动线设计,结合院区主广场,在大楼东侧布置门诊主入口及儿科、体检入口;通过合理高效的门诊动线设计,将人流导向门诊中庭空间。

在场地北侧结合城市步行人流来向设置急诊入口,结合急救车行来向在大楼西北侧设计急救入口,使急诊急救人流能最迅速快捷到达功能单元。

空勤大楼人流从南侧专用大厅进入,抵达空勤各个楼层。

各个塔楼均设置了医护专用电梯,与患者电梯分组分厅。

空勤大楼及门诊楼各设污物电梯,地下室设置垃圾收集站,通过分时管理,避免对院区和城市的干扰。

九、无障碍设计

本方案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在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等公共部分严格按规范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十、消防设计

1、总图

沿建筑物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门诊楼及空勤楼作为消防登高面,满足规范大于1/4周长的消防要求。消防控制中心设在高层建筑的一层,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地下车库有四个7米的双车道,满足地下车库的疏散要求。

2、裙房区

裙房区建筑为三层,根据消防规范规定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组织安全疏散系统,并通过防火卷帘解决门诊大厅与使用房间的分隔问题。

3、主楼区

主楼标准层划分成一个防火分区。

4、地下室

地下室按功能分区和规范规定合理布置,其设备用房、人防等用房按1000平方米一个防火分区设计;汽车库按4000平方米一个防火分区设计,其人员疏散组织和车辆进出等均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十一、生态节能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从建筑布局、建筑空间、遮阳立面表皮的处理、屋顶绿化的处理、中水系统的收集和再利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节能设计,用务实的态度,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来降低运营能耗,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部分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该项目地处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钓鱼台)。本项目总建筑面积95800㎡,楼高80m。新增建筑功能如下:空军总医院新门诊楼、医技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二、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现行的规范和规程,主要有:

2、风荷载:

基本风压值 0.50 kN/m2

0.45 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建筑按基本风压WO=0.50kN/m2计算结构水平位移、周期、内力及配筋;

3、地震作用:本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结构设计

1.主要设计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甲类;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2.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初步确定荷载见下表。

首层考虑施工荷载10 kN/m2(荷载分项系数取1.0)。

发电机房、配电房、水泵房、冷却塔及其它设备用房和特殊用途的部位按实际采用,其余有关使用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及建设方提供的荷载资料取用。

四、结构抗震设防

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甲类,抗震措施提高一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按8度考虑,抗震措施按9度考虑。

五、结构概述及结构体系选型

建筑平面尺寸大致约为90x124m,由三幢建筑物及4层地下室组成,分别为12层门诊楼、9层医技楼、12层空勤大楼,主要柱网为8.0*8.0m,层高 3.8~4.5m。本项目属高层建筑,门诊楼和空勤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与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体系,每隔30~40m设置后浇带。

结构分缝:地下室考虑建筑防水、结构埋深等问题,±0.00以下不设伸缩缝,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及温度应力通过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和加强构造配筋的方法解决。地上建筑物之间于连廊及坡道处设置伸缩缝,使结构尽量规则,满足规范要求。

六、基础选型和基坑支护

建设场地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查,根据上部结构状况及相邻建筑的地基情况初拟采用桩基础。

本工程有一层地下室,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现场环境条件,场地四周为建筑物和马路,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建议采用桩锚支护,且应在地下室施工前考虑四周已有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需专门进行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

七、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60。

2)钢筋

柱钢筋采用 HRB 400,箍筋采用 HRB 400;

梁钢筋采用 HRB 400,箍筋采用 HRB 400;

板钢筋采用采用 HRB 400;

钢材采用Q235B,焊条采用E43型。

八、计算软件

本工程拟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进行结构主体及基础计算。

九、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本工程基坑开挖前,需作基坑支护及基坑降水专业设计,并送交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

2、基础施工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并做好相应处理方案及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有关规范,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地下水影响基坑和基础的施工。场地平整时应采取

措施保证土体的完整性,避免削弱开挖后形成的边坡或基坑的安全度。

第三部分空调通风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

3、参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0年报批稿);

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50333-2002);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

13、设计招标文件;

14、建筑及其他专业条件。

二、设计范围

1.全院全年舒适性中央空调设计;

2.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三、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空军总医院新门诊楼、空勤楼、地下车库项目,建筑总面积9541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467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0744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楼、空勤大楼和地下影像中心、设备用房及停车场。本项目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防火等级分类为一类。

四、室内、外主要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北京市)

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45~65

3、人员计算密度

4、通风要求

五、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简述

1.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设计

本次设计仅考虑本期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空调总面积约为69885 m2,夏季总冷负荷约为11182kW,冬季总热负荷约为12300kW。

采用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

1.1、大楼冷、热源设置:

全大楼采用3台制冷量为2815KW(约800冷吨)的带热回收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每台热回收量234KW。螺杆式机组夏季进/出水温度为19/14℃。相应配备4台冷冻水泵(三用一备)、4台冷却水泵(三用一备)、三台冷却塔等设备。制冷机房设在地下一层,冷却塔设在门诊办公楼12层屋顶上。

系统在夏季制冷的同时,可回收702KW的热量,可用于医院的卫生热水,达到节能的目的。

冬季采用市政热水管网提供的热水作为大楼空调系统的热源,采用板式换热器将其转换成60度的热水供冬季空调使用。

空调系统采用高温热回收主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风热回收系统+室内干盘管的系统,其系统整体COP值较常规的系统高50%以上,亦即可节能50%以上。同时干盘管也可避免因潮湿的表冷气表面凝水造成的通过空调途径导致的二次感染。

1.2、水系统设计:

一般的诊室、检查室、办公等区域的空调冷水系统采用两管制,立管设在管道井里。在末端设备采用先进的动态平衡技术(即:在风

方案设计说明word参考模板

方案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雁荡山日用化工厂厂房改建旅游综合楼项目位于雁荡山风景区的旅游接待服务区,北面紧邻望雁路,东面离104国道约30m。西南两面均为自然园地。基地面积2840㎡。设计项目为两幢三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758㎡。北面沿望雁路为1#旅游综合楼。南面一幢为2#旅游综合楼。 二、设计依据 1.雁局选字第11号[2006]。 2.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区规划办公室提供的红线图。 3.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2840㎡ 2、建筑占地面积:881㎡ 3、总建筑面积:2758㎡ 4、建筑密度:31.0% 5、容积率:0.97 6、绿地率:30% 7、停车位:9辆 四、设计理念及设计指导思想: 雁荡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旅游服务区的本建筑设计极力尊重自然,掌握环境要素,建筑整体风格充分吸收当地民居的风格特色,又努力创造清新、明快、简洁的现代气息,使建筑空间溶入雁荡山大的空间环境中。 五、总平面布置: 根据基地周边环境及道路状况,从望雁路引入一6m宽支路。出入口布置于支路上,为相关人员及机动车的出入。基地南北各布置一幢建筑,围合成一个内院。内院绿化景观结合周边环境布置,与建筑共同形成一个丰富的环境空间。 六、建筑设计: 建筑分为南北两幢,北边沿望雁路布置的为三层的1#旅游综合楼。底层为接待大厅、餐厅等,二层为包间,三层为会议室、公寓式客房。平面布置二部楼梯,满足疏散要求。南面一幢为2#旅游综合楼,一~三层为公寓式客房、办公室。两幢建筑围合而成中间院落,有传统民居的空间气氛。建筑立面造型吸取当地传统民居的风格特点,采用高低错落的坡屋面形式。粉墙黛瓦绿树成荫,群山环抱,既有民居风格又带有现代建筑内涵的新建筑,溶入美丽神奇的雁荡山之中。 七、结构设计说明 (一)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值:W O=0.55KN/M2 2、抗震设防烈度:60四级抗震设计,建筑使用 年限50年; 3、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 (1)《建筑结构何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二)结构选型 1、地基与基础 根据雁荡山地质条件,基础采用条形基础。 2、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采用纯框架结构,现浇C25砼楼屋面。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PM”、“PK”系列计算软件。 八、给排水设计 1.从原有给水管网引入给水管;

软件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xxx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 (xxx模块) 拟制日期yyyy-mm-dd 评审人日期 批准日期 签发日期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完成人修改内容审核批准时间V0.00 创建文档

目录 1. 简介5 1.1. 编写目的 (5) 1.2. 适用范围 (5) 1.2.1. 软件名称 (5) 1.2.2. 软件功能 (5) 1.2.3. 软件应用 (5) 1.3. 定义及关键词 (5) 1.4. 参考资料 (5) 2. 子模块1设计描述 (6) 2.1. 类xxx的设计 (6) 2.1.1. 简介 (6) 2.1.2. 类图 (6) 2.1.3. 状态设计(可选) (6) 2.1.4. 属性 (6) 2.1.5. 方法 (6) 3. 数据库详细设计(可选) (9) 3.1.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名称 (9) 4. 错误处理 (10) 4.1. 系统错误 (10) 4.2. 接口错误 (10) 4.3. 协议错误 (10)

表目录 表1.关键词 (5) 表2.类XXX的属性 (6) 表3.方法描述xxx-function (7) 图目录 图1类图xxx-class (6) 图2流程图xxx-function (7)

1. 简介 1.1. 编写目的 这部分要描述文档的目的,并指明文档的读者。 1.2. 适用范围 1.2.1. 软件名称 1.2.2. 软件功能 解释软件产品将完成或不完成的功能 1.2.3. 软件应用 描述软件的应用领域 1.3. 定义及关键词 表1.关键词 关键词英文全名中文解释 1.4. 参考资料 [1]

2. 子模块1设计描述 2.1. 类xxx的设计 2.1.1. 简介 如果在概要设计中未说明,则在此详细描述类的职责和功能,可使用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来详细描述。必要时,可描述本类与相关类之间的静态动态关系。 2.1.2. 类图 图1类图xxx-class 2.1. 3. 状态设计(可选) 可以用状态图来描述类的状态信息。 2.1.4. 属性 可先定义相关的数据结构,再对属性进行描述。 也可以不使用表格、而使用伪代码格式。 表2.类XXX的属性 可见性属性名称类型说明(对属性的简短描述) Private Public Protected 2.1.5. 方法 1. 方法xxx 1) 方法描述 Java的函数头注释采用JavaDoc自动生成的格式: /** * @functions 增删改查XXX * @param String name 名字 * @return true 如果不为空则返回真,false 如果为空返回假 * @throws 无 */ C++使用以下格式:

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模版

密级:机密 文档编号:XXX_TS_TEMP_XXSJSMS 版本号:V2.0 【项目名称】 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编写人:XXX 批准人:XXX 生效日期:2017年1月6日 版权信息 本文件涉及之信息,属XXX所有。 未经XXX允许, 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散发。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 人 修订说明 修订 状态 审核日期审核人批准人 V0.12016-12-1XXX创建A2016-12-1XXX XXX V1.02016-12-28XXX调整需求分析方法M2016-12-29XXX XXX V2.02017-1-4XXX更换使用模板M2017-1-6XXX XXX 修订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日期格式:YYYY-MM-DD

目录 1 概述 (1) 1.1 编写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术语和缩写 (1) 1.4 参考资料 (1) 2 角色和职责 (1) 3 设计约定 (1) 4 实现架构及功能逻辑 (1) 4.1 功能逻辑描述 (1) 4.1.1功能模块结构图 (2) 4.1.2功能模块描述 (2) 4.2 软件体系架构 (3) 4.2.1设计思路 (3) 4.2.2包图及描述 (4) 4.2.3类图及描述 (5) 4.2.4主要程序描述 (6) 4.2.5组件图及描述 (6) 4.2.6源代码目录结构 (7) 4.2.7权限设计 (7) 4.3 总体界面设计 (8) 4.3.1设计原则 (8) 4.3.2设计思路 (8) 4.3.3界面风格 (8) 4.3.4界面层次图 (8) 4.3.5界面原型 (8) 5 详细设计 (8) 5.1 模块A (9) 5.1.1概要说明 (9) 5.2.2实现框架 (10) 5.3.3主要逻辑实现描述: (11) 5.3.4界面设计 (13) 5.3.5接口设计 (13) 5.3.6其它 (13) 5.2 模块B (14) 6 数据库设计 (14) 7 接口设计 (14) 8 附录: (14)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钟祥市人民医院扩建新院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项目背景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钟祥市楚商大道,新院区总土地面积335390平方米,地块的西侧、北侧为规划道路,南侧为楚商大道,东侧为高速公路连接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水网环绕,自然环境优美。 钟祥市人民医院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建成后将为钟祥市广大市民提供医疗、保健、疗养等服务,同时兼顾覆盖荆门地区的普通人群,成为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窗口。 同时,医院要将高水准的医疗设施环境和能够灵活对应时代变迁又能适应最新医疗技术的更新所需求的医院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治疗与疗养的全新平台,为医院的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治疗、研究的环境。院区的构筑上最大限度的体现崇尚自然、人文、和谐的精神。 1.2设计原则 1、立足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医疗中心。 2、明确的功能分区,并有机的衔接在一起。 3、充分考虑动静交通组织、出入口设置,主要是要考虑好院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有效缓解现状交通压力。 4、参照绿色建筑等级(三星)标准,使医院建设成为“城市中的花园,花园中的医院”。 5、合理设置环卫、院感、消防等相关医疗配套及后勤保障设施。 1.3设计理念 1、“生态医院”。以将钟祥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成为“城市中的花园,花园中的医院”为目标,着重于为病患创造一个适宜的康复环境。钟祥市“花园医院”可持续性概念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花园的建立方式是实用并可自我维护的;第二,创造花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三,采用节能环保的综合性环境景观设计。医院整体布局方面则通过医院街串联纽带作用,集中原来分散的建筑体量,形成建筑综合体,既可以节省能耗,缩短交通流程;通过中庭又能组织建筑间的自然通风采光系统,让医院运营达到最低能耗,满足绿色低碳的设计原则。 2、“人文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规划宗旨,从满足病人需求的角度出发,围绕便捷就医流程设计,优雅休闲空间嵌入,方便安全生活设施设置,营造温馨安逸的家庭氛围,让病人充分体验最舒适人文关怀。 3、“高效医院”。通过医院街引导医院人流、物流、交通流、专业流、信息流,使病人就诊、专业分隔、物品输送、车辆引导、信息传递的流线简洁、清晰,让医患充分感受各方面的便捷,医疗效率达到最高效。 4、“信息化医院”。医院临床管理信息化,以实现数字化医院,智能化医院大楼为目标。通过呼叫系统、闭路电视示教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病房内广播与电视接收系统、医院技防安保系统、LED电脑显示屏及电脑触摸咨询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病理图像网络通讯系统等,达到信息处理的无纸化和无片化,实现智能化大楼的资料综合共享,提高服务和管理的高效率,达到多、快、好、省的高效益目标。 2.总平面设计 2.1设计依据 2.1.1钟祥市人民医院扩建新院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要求 2.1.2用地现状地形图 2.1.3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种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50-2001 J114-200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J50352-200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2.2总平面布局 根据医疗流程最短、最便捷的目标,具体规划布局: 1、门诊综合楼平行楚商大道设置,后退道路100米,形成医院入口广场。 2、急救中心设在门诊楼东侧,可从楚商大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个方向进入,畅通的交通有利于提高急救效率,也方便夜间独立运营。

仪器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说明书日写:编期:日期:审核:日期:准:批 文档变更记录

一、引言........................................................................................................... - 1 - 1.1 编写目的............................................................................................. - 1 - 1.2 范围..................................................................................................... - 1 - 1.3 定义..................................................................................................... - 1 - 1.4 版本说明............................................................................................. - 1 - 1.5 参考资料............................................................................................. - 1 - 二、项目概述................................................................................................... - 2 - 2.1 产品描述............................................................................................. - 2 - 2.2 产品功能............................................................................................. - 2 - 2.3 用户特点............................................................................................. - 2 - 三、嵌入式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 3 - 3.1 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3 - 3.2 中控板GUI方案设计....................................................................... - 3 - 3.3 数据通信方案设计............................................................................. - 4 - 四、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5 - 4.1 液路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5 - 4.2 样品采集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7 - 4.3 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环境控制环境设计......................................... - 8 - 五、中控板GUI方案设计............................................................................. - 9 - 六、数据通信方案设计................................................................................. - 10 - 6.1 数据链路层通信方式....................................................................... - 10 - 6.2 PC与主控板通信流程设计.............................................................. - 10 - 一、引言

方案设计说明范本(2012试行版)

XXXX方案设计说明 1. 规划依据与参照 1.1设计依据 1.1.1重庆市规划局有关本项目的批复文件; 1.1.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 1.1.3业主提供的本项目CAD图; 1.1.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1.1.5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1.1.6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2气象资料 重庆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冬冷,春秋多雨。平均气温18.30C,极端最高气温42.20C,极端最低气温-3.80C,最热月平均温度28.60C,最冷月平均气温70C。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7%,最冷月平均81%。 主导风向及频率: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KN/m2,风向为东南风,全年C33N13,夏季C31N10,冬季C36N15,夏季年均风速1.6米/秒,冬季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27米/分(1961.08.04)。 降雨量:年总量1051.5毫米,最大量192.9毫米,一小时最大量65.2毫米,年雷暴日数40.1日,最大积雪深度30毫米,无冻土,日照时间及百分率:年总量1257.6小时,28%,夏季197.4小时,44.7%;冬季45.3小时,14.3%。 2.规划背景 2.1项目位置 XXXX小区位于大学城内,场地北临规划中的城市道路,南靠沙璧路,西侧

为廊桥水乡三组团,东侧为重大西路。 2.2项目概况 本基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重庆大学城西南角。基地东侧为通往重庆大学的重大西路,南、北、西三侧均为规划中市政道路。地块内部有一条虎溪河贯穿于基地之中。规划总用地面积141461m2,其中虎溪河西侧地块面积为112855㎡,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410米;东侧地块面积28606㎡,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375米。整个地块地势较为平缓,靠近河谷处地势低矮,其余局部高起,整体为西高东低走向,最大高差14m。 。 2.3基地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 该规划区为地形较为平缓,北面城市道路为规划城市道路,相对地块标高较高,西面北高南低,南北总共四百多米,高差仅为7.4米。南面道路长513米,高差10米。一条虎溪河把该地块分成两部分,总体来说,场地内原始标高也没有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 3.1设计理念 以漂亮的虎溪河作为设计主线,串联起两岸的各个商业节点。西区主要以住宅和一些小商业为主;东区为综合商业和电影院,商业也以分零的小商业为主。滨河建筑以2层的小体量为主,犹如项链上点缀的颗颗璀璨珠宝。建筑风格现代简约,活泼精致,色彩丰富,局部点缀彩色玻璃和金属穿孔板,营造出丰富多姿的热闹商业气氛。 充分运用虎溪河的独特景观资源,将其打造成周边居民和学生使用的城市休闲客厅。在虎溪河岸布置木质甲板和休闲平台,吸引市民来此休闲运动、观景购物。虎溪河两岸分别设置亲水舞台和观演台阶,节假日里可举办露天演出和主题活动,进一步吸引周边人流。 利用虎溪河面同周边道路之间的高差,在B1层沿河布置亲水餐饮及精品零售,提供顾客独具匠心的滨水消费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将水的元素引入河西侧的商业内街,在街道内部设置水池、瀑布、旱地喷泉

方案设计说明书

方案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节规划范围及内容 该设计主要是针对汤阴县县城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规划其从2004年到2020年的道路与交通,通过对其道路、用地布局的规划来改善县城内部的交通,以方便人们快速、安全的出行。 该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城市道路方案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路段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及公共停车设计。 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区位 汤阴县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麓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范围介于北纬35°45′至3601、东经11413至11442之间,东西最大范围约3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20公里,总面积645.86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条件 (1)地貌与地形 汤阴县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以京广线为界,大致可以分为西部太行山麓丘陵山区和东部山前洪积冲积的平原区两大部分。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高程最低点54米,最高点186.4米,包括丘陵、平原和泊洼三种类型。 (2)地质与工程地质 汤阴县域范围处于华北的第二沉降带与第三沉降带之间,县境内分布着汤东断裂带与汤西断裂带。汤阴县城即位于这两条断裂带之间的汤阴地堑上。由于县城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汤阴县及周边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地震多灾区。汤阴县城属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区,为河南省地震测报重点监控区之一。 3、气候 汤阴县处于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汤阴县具有较明显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的过渡性地方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变化分明。 4、水文气象 汤阴县境内主要有汤河及其支流羑河和永通河三条河流,合称“三河”,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汤河上游建有总库容6200万立方米的汤河水库,控制面积162平方公里。 汤阴县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县域地下水赋存状况可分为平原区和丘陵区。丘陵区属于地下水量较少的平水区和贫水区,为第三纪风化岩石裂隙水。平原地区地下水量丰富,为第四纪散含水层,沿羑河、汤河两岸及淇河故道附近为富水区和极强富水区,其余平原及泊洼地基本上都属于一般富水层。目前,地下水是汤阴县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汤阴县多年平均的年降雨水量为582.3㎜,全县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为0.47亿立方米,加上县城范围内泊洼和坑塘总计0.1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汤阴县全年地表径流量为0.57亿立方米。 第三节现状分析 1、现状优势

软件开发具体实施计划方案说明

物资管理系统开发具体实施方案

目录 1软件开发实施方案 (3) 1.1开发流程总述 (3) 1.2软件需求分析 (5) 1.3结构设计 (8) 1.4详细设计 (10) 1.5编码 (12) 1.6模块集成测试 (14) 1.7系统测试 (16) 1.8验收 (17) 1.9维护 (19)

1组织实施步骤 系统开发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组织,系统的开发过程按照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要求、系统编码、系统测试几个过程有序推进。下表所示系统开发流程图,采用原型及迭代方式开发,根据用户需求持续改进,直到最终用户确认满意。 1.1实施开发流程总述 如下图示流程定义了我公司内部的软件开发过程,以指导和规范 软件项目中开发过程的定义和相应的实施。 该过程可划分为一系列子过程,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维护,每个子过程又由一系列任务和活动组成,如设计过程又可分为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但是在实际开发项目中,情况仍然会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执行一个僵化的工作流程,我们的原则是在一个规范流程的指导和约束下,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为每一个项目评估并制定真正能够最好的满足该项目要求的开发流程。

《结构设计说明书》(初稿) 《集成测试计划》《集成测试案例》 (初稿) 《用户手册》(初稿) 《追溯表一》 《结构设计说明书》 《集成测试计划》《集成测试案例》 《个人评审记录》 《评审报告》 N改进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初稿) 《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案例》 (初稿) 《用户手册》(概要) 《追溯表一》 ▼ 同行评审 丫 Y 通过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案例》 《个人评审记录》 《评审报告》 「 N改进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说明书》(初稿) 《单元测试计划》《单元测试案例》 (初稿) 《用户手册》(修改稿) 《追溯表一》 评审通过 《详细设计说明书》 《单元测试计划》《单元测试案例》 《用户手册》(修改稿) 《个人评审记录》 《评审报告》— 源代码、源代码文件清单 《单元测试报告》(经过审批) --- ”《软件问题状态登记表》 《软件问题报告单》 《集成工作单》 《集成测试工作单》 《集成测试报告》(经过审批) 《软件问题状态登记表》 《软件问题报告单》 集成的软件系统 《系统测试报告》(经过审批) 《软件问题状态登记表》 《软件问题报告单》 《系统管理员使用说明书》(经过审批) _ 《安装手册》(经过审批) 《用户手册》(经过审批 软件系统(系统测试通过) 验收测试报告 《软件问题报告单》 《软件问题状态登记表》 验收报告 可交付产品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升级版) 《客户需求登记表》 《客户需求统计表》 《设计说明书》(升级版) 《软件问题报告单》 《软件问题状态登记表》 《软件维护实施计划》维 护后的软件系统 软件开发流程总图 结构设计 评审通过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书(最新版)

Q/ZT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ZTZZ/GY01.03-2017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 2017-03-16发布 2017-03-16实施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实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ZOTYE)包装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能更好地使零件“准时”供应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各收货点,特制定符合供货要求的通用包装规则。 本标准由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艺技术部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人:郑浩 本标准审核人:应杰 本标准标准化人:王伟绩 本标准审定人:吕憬 本标准批准人:郑映波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 文件/制定及修改情况记录 版号修订内容编写/修订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

目录 1、目的 2、原则 3、木托盘标准 3.1木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3.2塑料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3.3托盘的构成 3.4托盘堆码标识要求 4、塑料箱标准 4.1选择原则 4.2一般要求 4.3塑料箱尺寸及相关标准 4.4塑料箱堆码高度规则 4.5塑料箱堆码规则 4.6塑料箱内衬设计要求 4.6.1防尘盖设计盖要求 4.6.2内衬设计要求 4.6.3内衬材料选用 4.6.4塑料箱标识要求 5、通用铁箱标准 5.1选择原则 5.2一般要求 5.3材料要求

5.4底部结构 5.5众泰汽车制作公司推荐标准通用铁箱尺寸 5.6通用铁箱标识要求 6、专用器具标准 6.1选择原则 6.2一般要求 6.3材料要求 6.4专用器具推荐适用尺寸 6.5专用器具堆跺脚标准 6.6专用器具标识标准 6.7专用器具内部结构 7、牵引装置标准 7.1牵引杆 7.2挂钩 7.3牵引杆和挂钩安装位置 8、通用铁箱和专用器具制作工艺及油漆标准8.1焊接 8.2公差要求 8.3油漆要求 9、脚轮标准 9.1脚轮要求 9.2减震脚轮技术参数 9.3减震脚轮选用标准

软件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 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为程序员编码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 方案重点是模块的执行流程和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的描述。 1.2背景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 B. 该系统基本概念,如该系统的类型、从属地位等; C. 开发项目组名称。 1.3参考资料 列出详细设计报告引用的文献或资料,资料的作者、标题、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说明如何得到这些资料。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图方法、IDEF(I2DEF)方法、E-R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选用的CASE工具等,尽量采用标准规范和辅助工具。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主要对系统级的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应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企业需求进一步确认,并对由于情况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3.1详细需求分析 包括: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包括: ?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现有硬、软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引进硬、软件资源接口需求分析 4总体方案确认 着重解决系统总体结构确认及界面划分问题。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对系统组成、逻辑结构及层次进行确认,对应用系统、支撑系统及各自实现的功能进行确认,细化集成设计及系统工作流程,特别要注意因软件的引进造成的系统本身结构和公司其他系统的结构变化。包括: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文件(用地性质、红线坐标)。 △1.2 居住区所在城市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 1.3 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区提出的规划条件。 1.4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基础资料。 1.5 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防火规范等) 2 场地概述 2.1 说明规划用地的区域位置、地点、名称、周围环境(四周相临用地性质、归属)、 交通情况(相临道路等级),以及当地能源、水、电等市政设施情况。 △2.2 用地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小学、中学、大型商业医疗、大型体育娱乐设施等)。△2.3 用地周围已有的特殊景观。 2.4 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高程系统、高低差、坡向,用地周围水域及用地地貌,最 高、最低标高,地形坡度坡向、水域水系、水源流向、深度、最高、最低水位。 △2.5 用地范围内的原有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性质、高度、建设年限、位置、占地面积、拆迁及改造情况。 2.6 用地范围内的需保留的文物古迹等级(国家、省、市)、建设年限、保护范围、占 地面积。 △2.7 用地范围内需保留的树木、树种、生长年限、高度、位置、数量。 2.8 所在气候分区及有关气象资料,抗震设防裂度、洪水资料。 3 规划布局 3.1 规划指导思想、构思主题,要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 境,考虑地域文脉及分期建设的完整性与扩建可能性。 3.2 规划结构:住宅、公建分区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关系,入口位置的确定。 3.3 路网规划:车流、人流、消防、救护、停车(机动车、自行车)的考虑。 3.4 配套(非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及设置。 3.5 住宅群体规划:高、中、低住宅建筑的布置、空间设计,对地形的利用,日照、 通风,以及住宅立面设计风格,主要街景立面的考虑。 3.6 单体平面的选择。 3.7 老年住宅、公寓及无障碍设计。 4 竖向设计

设计方案说明书

某XXX项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说明书

基 坑 支 护 设第计一方部案分总 体 说 明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1工程概况 (2) 1.2建筑结构及基坑概况 (2) 1.3周边环境 (3) 2.设计依据 (5) 2.1相关设计资料 (5) 2.2 相关规范及规程 (5) 3.工程地质概况 (6) 3.1地质构造 (6) 3.2 地层岩性 (7) 3.3 气象水文条件 (8) 3.4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9) 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选型 (10) 4.1本基坑工程的特点及难点 (10) 4.2支护方案选型 (10) 4.3方案选型小结 (13) 5 支护结构设计 (13) 5.1设计计算模型 (13) 5.2剖面设计 (13) 5.3 地下连续墙施工 (14) 5.4 地下连续墙施工精度要求 (16) 5.5 地下连续墙的检测要求 (16) 5.6 预应力锚索设计 (17) 5.7三轴搅拌桩设计 (18) 5.8高压旋喷桩设计 (19) 5.9土钉墙设计 (19) 5.10地下水处理设计 (20) 6.土方开挖要求 (20) 7.基坑监测与应急措施 (21) 7.1基坑开挖环境监测 (21) 7.2 应急抢救措施 (24)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总体说明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建筑名称 xxxx (2)建筑地点 xxxx (3)主要用途 融酒店、办公、会务、观光旅游、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 合性建筑 (4)业 主 xxxx (5)工程规模 地块总用地面积35250.02m 2,总建筑面积375760.19m 2。塔楼 建筑高度为 428m 。 图1 项目位置图 1.2建筑结构及基坑概况 (1)拟建工程占地面积约2.8万m2,主楼占地约5900m2,主楼地上86层,高度约428m (业主暂定);设有裙房地上4层,高度约26.6m 。 (2)整个场地设地下室4层,其中主楼底板埋深24.2m (含基础底板厚度),群房区域、地下车库底板埋深19.7-20.6m (含基础底板厚度)。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5.200m 。上部主体结构拟采用核心筒结构,下部基础拟采用桩筏基础。 (3)基坑规模:基坑开挖面积约3.4万m2,基坑周长约758m,基坑形状呈矩形。基坑支护设计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4)基坑开挖深度:本工程±0.000=+15..200m 。塔楼区域开挖深度为24.2m ,北侧非塔楼区域开挖深度19.8m ,东西侧开挖深度19.7m ,南侧开挖深度20.6m 。 基坑总平面图: 图2 基坑总平面图

现代方案设计说明

现代方案设计说明 本案是一个以家纺为展示的展示厅,其设计风格为现代风格, 以“圆”为主题。整体色调为暖色调,当你走进展厅时,你会有种暖暖的贴心的感觉。全面考虑,在总体布局方面尽量方便顾客的参观需求,我们设计顾客参观线路为Z型,避免了人群的拥挤不适,方便行走。主要装修材料为米黄大理石、玻璃为主,大理石质地柔和美观庄重,格调高雅,色泽明亮;黑色烤漆玻璃,光彩夺目。二者共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高雅、清新的展示空间。 功能方面,门厅是接待的服务区域。中间的不锈钢吊灯,是大小不一的圆柱体,高低错落参差不齐,还有背景墙雕镂的圆形,都与我们的主题“圆”遥相呼应,正好也体现了现代风格的时尚与潮流,同时这也是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处。远处观之,闪烁耀眼,光彩夺人。灯下的方形拼花地板,加之圆形的吊灯,无意间达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设计概念“天圆地方”。 往里走,即为洽谈区,兼视频影音室。顾客走累了,可以在此处小憩一会,通过电视里的介绍说明,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公司,了解产品。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更能烘托展览氛围。整个洽谈区色调温和典雅,虽身处展厅,但给人一种家的感觉:温馨。 中间两个玻璃发光住组成的梯形门,光彩夺人,犹如两条巨龙盘旋,加之其后的大型水晶灯,人走其下,犹若走进皇宫的大门,不仅气派,还带给人一种自信感。里面是一个样品展示区,展示橱窗里,布料色泽艳丽,品种繁多,给顾客美的享受,其造型为圆形,又与主题相呼应。 拾级而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走进了一条水晶大道,头顶一个个水晶灯,不仅光彩夺目,还增加了展厅典雅轻盈端庄的气氛。 设计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给顾客亲自体验的空间。顾客可以通过触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的展品,别人说好是没用的,一定要自己去感觉才最真实。背景墙两边设计的是树状结构,行散而神不散,要

软件设计方案需求说明书

xxxxxxx系统软件开发需求说明书 xxxxx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七月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范围 (1) 1.2.1软件名称 (1) 1.2.2建设目标 (1) 1.2.3应用说明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3) 2产品描述 (6) 2.1建设背景 (7) 2.2开发意图 (8) 2.3应用目标 (9) 2.4作用范围 (10) 2.5产品功能 (11) 2.6系统角色 (11) 2.7用户对象 (11) 3功能需求 (12) 3.1平台首页 (13) 3.1.1信息查询 (13) 3.1.2阀门监控 (13) 3.1.3视频监控 (14) 3.1.4三维展示 (15) 3.1.5功能描述 (16) 3.1.6法律规范 (16) 3.1.7XXX水情 (17) 3.2数据库及数据要求 (18) 3.3外部接口需求 (20) 3.3.1用户接口 (20) 3.3.2硬件接口 (20) 3.3.3软件接口 (20) 3.3.4性能需求 (21) 3.4安全性需求 (22)

3.4.1环境安全 (22) 3.4.2数据安全 (22) 3.4.3系统运行安全 (22) 3.4.4网络安全 (23)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明确软件需求,方便与用户统一思想,确定系统功能、数据范围,便于项目规划与进度安排、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等,特撰写本文档。 本文档的读者为业主、用户、数据库建设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1.2范围 1.2.1软件名称 XXXXX动态监管系统软件即:XXXX一体化动态监管平台。 1.2.2建设目标 围绕XXXXX水库运行调度设计的要求,以水库运行调度设计为核心,运用先进、成熟技术,建设水库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XXXXX水库监控视频、水雨情监测、流量阀门控制、实地三维仿真等数据自动汇集和信息共享交换,为XXXXX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水库区域内的重要水情信息和控

方案设计技术说明

6.1 总平面设计说明 香溢生态园是香溢旅业设于德清莫干山山麓的一个休闲度假园区。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30亩,其中可建设用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3985m2,容积率0.30。本项目在地块一规划了一幢会所,并保留原有两幢餐饮楼;在地块二规划了一幢山地别墅;在地块三规划了一幢高尔夫练习场休息平台。 各建筑退红线均满足规划要求。 每个尽端道路设环形车道,道路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要求。 度假区主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现状道路为沥青路面,宽约4米。在每幢建筑入口处附近设集中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景观系统以主入口景观为核心,设计主干道景观轴,另有多条临水的步行景观带相辅,形成一个连续的景观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创造出自然的水景系统。 6.2建筑设计说明 会所:分为餐饮区与客房区。餐饮区一层包括门厅大堂、餐饮大厅及设备用房;二层包括餐饮包厢、厨房及会议室。客房区一层为客房门厅;夹层为管理办公用房;二-三层为15个客房。 会所共设了两部电梯:餐饮厨房设了一部餐梯,客房区设了一部客梯 山地别墅:局部两层,主要包括客厅、餐厅、会务及三个单元豪华套间。 高尔夫练习场休息平台:一层,主要包括休息大厅、室外茶座、包厢及活动室。 建筑造型:建筑运用简洁的型体与精致细部,传达出自然亲和,既内敛大气又富有个性的建筑风格。 6.3结构设计说明 6.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德清,建筑项目包括会所,山地别墅及练习场休息平台。 6.3.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自然条件:风荷载标准值: 0.45kN/m2 (重现期50年)。 雪荷载标准值: 0.45kN/m2 (重现期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6度,第一组。 工程地质概况:暂无。 3)结构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现行国家建筑结构设计法律、法规与标准。 6.3.3 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建筑场地类别:暂无。 6.3.4 上部结构方案 1)建筑均采用框架结构;楼(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屋)面,楼梯除图纸注明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或梁式)楼梯。 6.3.5 基础方案:暂不考虑。 6.3.6 主要结构材料 1)砌体:砌于填土中墙体采用混凝土实心砖,其余墙体均考虑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2)钢筋:梁柱主筋采用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板筋可采用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可采用HPB235或HRB335级热轧钢筋。 3)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结构均采用:C25~C30。 6.3.7 需要特殊说明的其它问题 1)进行施工图设计前应根据建筑平面做详细地质勘察。 6.4 给排水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三、工程概况明方案设计说 丽都花园地处纳雍老县城东北面,离中心城区大十字直线距离左右,本“1500m”概述第一篇地块大致是西、南、北面高,东面低,三面环山,呈峡谷梯级状,在地块的西南面有道料一、背景资 路直接通向城中心区。此地块用地面积为。m226080 公里,距南盘水市区县贵州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城距六纳雍是位于90第二篇规划设计较站昆铁路滥坝公里,至毕节城区经济状况一直比公里,交通便利。全县以前10870一、设计依据 重滞后,老城区破旧不堪,新城的大方和黔西城建设严县,县落后,甚至落后于相邻 (一)、纳雍县城控制性规划; 雍人民抓住了西部大开的发又只停留在设想之中。二十一世纪纳雍政府和纳区的开 (二)、建设方所提设计要求; 建资兴陆续的大好发时机,充分利用了固有的能源优势。到年以来,国家在此投2000 (三)、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规范、规程及标准; 尬局面得以改源的开资发利用,地方财政往日尴厂,同了几个大型发电时加快了煤炭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350180GBa)万凸源型的变,一个资经济强县逐渐现。近年来,随着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矿(年产450《住宅建筑规范》200550368—GB b)县给发县经济进财资兴纳雍投建,地方政将会得以一步的增强,全的展将旧的吨)在 标准》价《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JGJ47-88c) 城的改造也迫在眉睫,城郊带城来很设势发县力,新城的开与建在必行,旧县强的压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d)键的。系的纽带是非常关联设结合部的建作为新城与旧城 术标准》定技《住宅性能评2005—e)50362GB/T二、自然条件)范(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f)度,平均日照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县纳雍全气候温和,冬无1179.913.6 )设计规范(建筑抗震GB50011-2001g)雍是喀斯特地,年均降雨量时小季风气候。纳毫米。无霜期亚热带天,属1243.5250 )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GB50007-2002h) 溪河貌广泛可发育地区,盲谷、伏流、峰林随处见。主要旅游景点有小三峡之称的总 )范(桩基技术规建筑JGJ94-94i)库以及桃园洞、彭家的吊水岩瀑布,碧波观光,雄奇壮风荡漾、杜鹃喷河水过狮香的 )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JGJ79-91j)桥、奢香行宫、古战场猴儿关、,观洞等离奇古怪的溶洞景洞、宣尉洞、白龙还有万寿 )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GB50010-2002k)遗迹。历杆岩等过枪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