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工程。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

#######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工程。

1.2 项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主办单位:#######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名称:#######

1.4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4.1 编制依据

a) :#######对:#######的设计委托书。

b) 双方签订的合同及技术协议

1.4.2 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包括:焦油蒸馏装置、工业萘蒸馏装置、馏份洗涤装置、改质沥青装置、蒽油加工装置、洗油加工装置、粗酚加工装置、喹啉加工装

置、油库设施以及界区内的公辅设施,办公、生活设施。

1.5 项目提出的背景

1.5.1 行业背景和产业政策情况

煤炭焦化是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煤化工产业,也是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机械工业铸造最主要的辅助产业。目前,全世界的焦炭产量约为3.2-3.4亿吨/年,直接消耗原料精煤约4.5亿吨/年。我国焦炭产量约1.7亿吨/年,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焦炭和煤焦油生产国家。

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的重要产品。到目前为止全国煤焦油产量已超过650万吨/年,而煤焦油实际加工量不足300万吨/年,其余的煤焦油被作为原料出口或作为燃料烧掉。还有大量的土焦生产中根本没有回收煤焦油。国家煤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目前有煤焦油加工装置80多套,最为先进的是宝钢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其加工规模为26万吨/年,单套装置的加工能力为13万吨/年。另外还有鞍钢25万吨/年、武钢20万吨/年、本钢15万吨/年的煤焦油加工装置等。国内煤焦油加工单套能力10万吨以上的装置共有18套,而小于3万吨能力的达41套,这些装置规模小,工艺设备陈旧老化、加工粗放,污染环境。

为此,国家制定了发展煤化工的相关产业政策:

1)国家严格控制煤焦油出口,减少资源损失。

2)严格限制使用煤焦油作为燃料烧掉。

3)国家鼓励10万吨/年以上规模焦油加工装置的新建与发展,并为进口煤化工加工设备免税。

因此,建设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5.2 建厂城市概况

本项目拟建在#######。

#######煤炭资源丰富。随着当地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炭、焦油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具不完全统计,#######辖区及周边地区大小焦化厂10多家,焦炭产量1000多万吨,每年的煤焦油产量都在50万吨以上,为了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拉长煤炭资源的产业链条,#######决定在原35万吨规模的基础上再投资建设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项目。

1.5.3 承办企业现状

1.5.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5.4.1 资源状况

本工程主要原料为高温煤焦油,主要从#######周边地区的若干个大中型焦化厂外购,用汽车运输。从周边焦油产量看,#######辖区及周边地区大小焦化厂10多家,焦炭产量近1000万吨,每年的煤焦油产量都在50万吨以上,所以本项目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

1.5.4.2 交通运输

本项目位于##############县#######镇以北二公里处,东临大白线,西临安李铁路,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十分便利。

1.5.4.3 给排水

(1)供排水:新水及消防用补充水公司自备水井提供。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管网。生产和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统一送往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2)供电:公司现有变电站可满足本项目生产用电。

(3)厂址选择:通过对拟建厂址进行考察,根据工程的生产性质、规模、自然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环保、卫生防护要求以及当地工业布点

规划等条件,认为符合在此建厂条件。

1.6 可行性研究的概况

1.6.1 设计规模

本工程的设计规模为年处理无水焦油30万吨、蒽油10万吨、洗油5万吨、粗酚8000吨、喹啉2000吨。年工作日为330天。

主要建设焦油蒸馏装置、工业萘蒸馏装置、馏分碱洗装置、改质沥青装置、蒽油加工装置、洗油加工装置、粗酚加工装置、喹啉加工装置、原料及产品油库及界区内的公辅设施、办公、生活设施。

1.6.2 厂址选择

本项目位于##############县#######镇以北二公里处,东临大白线,西临安李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十分便利,地势平坦,施工方便,其区域位置见附图。

1.6.3 原料来源及产品的销售

1.6.3.1 原料来源

本项目建成后年需煤焦油30万吨、蒽油10万吨、洗油5万吨、粗酚8000吨、喹啉2000吨,由#######其他生产所需的辅助原料如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由国内市场购入。

1.6.3.2 产品的销售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有改质沥青、一蒽油、二蒽油、工业萘、洗油、轻油、脱酚酚油、粗酚、炭黑油、燃料油、苯酚、粗蒽、脱晶蒽油等。这些产品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可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中蒽油、洗油、

粗酚等产品由本公司再进行深加工。

1.6.4 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为:技术先进可靠,经济效益好,固定资产投资较少,工程的建设周期短,施工便利,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

本次设计中,焦油蒸馏采用常压—塔式切取三混馏份工艺;工业萘蒸馏采用双炉双塔工艺;洗涤采用酚萘洗混合馏份连续洗涤工艺;改质沥青采用反应釜加热热聚合工艺。这些工艺都是目前国内焦化行业生产实践中先进成熟的工艺。

1.6.5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2992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估算为27204万元;建设期利息4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254万元。

1.6.6 资金来源

资金筹措方案如下:固定资产利用国内银行借款15250万元,年利率按6.07%;流动资金中的70%利用国内银行借款,年利率5.42%;30%为铺底流动资金,利用企业自有资金。

1.6.7 建设进度

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以及本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参考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类似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期为12个月。

1.6.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一期)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一、原材料消耗量

1 无水焦油t/a 300000

2 蒽油t/a 100000

3 洗油t/a 50000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4 粗酚t/a 5000

2.1 碳酸钠t/a 1600

2.2 氢氧化钠t/a 1670

2.3 硫酸t/a 4880

2.4 乙醇t/a 340

2.5 混二甲苯t/a 350

二、产品产量

1 轻油t/a 3000

2 脱酚酚油t/a 6000

3 粗酚t/a 1800

4 洗油t/a 18000

5 一蒽油t/a 54000

6 二蒽油t/a 15000

7 工业萘t/a 31985

8 改质沥青t/a 76700

9 炭黑油t/a 50000

10 燃料油t/a 45500

11 苯酚t/a 2010

12 邻甲酚t/a 480

13 间对甲酚t/a 1750

14 二甲酚t/a 760

15 1-甲基萘t/a 2985

16 2-甲基萘t/a 8192

17 苊t/a 10153

18 芴t/a 7460

19 粗蒽t/a 15000

20 脱晶蒽油t/a 85000

21 精喹啉t/a 800

22 异喹啉t/a 400

23 残油t/a 800

三、动力消耗

1 生产用水t/a 678080

2 生活用水t/a 14400

3 电104kWh/a 2489.33

4 蒸汽t/a 266400

5 煤气104m3/a 5920

四、经济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1 总投资万元29921

其中:建设期利息万元463

2 资金筹措万元29921

其中:自有资金万元14671

银行借款万元15250

3 经营收入万元153356 年平均

4 补贴收入万元0 年平均

5 总成本费用万元145453 年平均

6 利润总额万元7555 年平均

7 增值税万元3475 年平均

8 税金及附加万元347 年平均

9 所得税万元1889 年平均

10 净利润(税后利润)万元5666 年平均

III 财务评价指标

1 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

1.1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27.26% 所得税前1.2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年 5.16 所得税前1.3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35416 所得税前1.4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21.13% 所得税后1.5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年 5.78 所得税后

1.6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22298 所得税后

2 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2.1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28.07% 所得税后2.2 总投资收益率% 22.65%

2.3 资本金净利润率% 38.62%

2 偿债能力分析

2.1 利息备付率%1084 偿还期年平均2.2 偿债备付率%143 偿还期年平均2.3 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

3.64

2.4 资产负债率%28.87 年平均2.5 流动比率%347 年平均

2.6 速动比率%311 年平均

3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3.1 累计盈余资金万元85832

4 盈亏平衡点(BEP)% 39.42%

1.7 结论

(1)本设计是对一期焦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2)本项目建设大规模焦油集中加工装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我国煤化工工业的发展方向。

(3)焦油深加工后得到的产品是冶金、化工、医药、橡胶、轻纺、建材、交通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前景广阔。

(4)本工程所选择的生产工艺成熟可靠、技术先进。

(5)本项目工厂布局紧凑,生产工艺合理,厂区周围交通便利,投资少,建设周期短。从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及不确定性分析来看,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2 原料和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

2.1 原料供应

主要从#######周边地区的若干个大中型焦化厂外购,用汽车运输。从周边焦油产量看,#######辖#######,#######还没有上规模的#######业,从周边焦油产量看,本项目具有很好的加工资源优势。

原料焦油的指标应符合YB/T5075-93,具体如下:

密度(20℃),g/cm3 1.15-1.21

灰分,% 不大于0.13

水分,% 不大于4.0

粘度,E80 不大于4

萘含量(无水基),% 不小于7.0

其他生产所需辅助材料如碱、硫酸等由国内市场购入。

2.2 主要产品产量和质量指标

2.2.1 主要产品产量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1 轻油t/a 3000

2 脱酚酚油t/a 6000

3 粗酚t/a 1800

4 洗油t/a 18000

5 一蒽油t/a 54000

6 二蒽油t/a 15000

7 工业萘t/a 31985

8 改质沥青t/a 76700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9 炭黑油t/a 50000

10 燃料油t/a 45500

11 苯酚t/a 2010

12 邻甲酚t/a 480

13 间对甲酚t/a 1750

14 二甲酚t/a 760

15 1-甲基萘t/a 2985

16 2-甲基萘t/a 8192

17 苊t/a 10153

18 芴t/a 7460

19 粗蒽t/a 15000

20 脱晶蒽油t/a 85000

21 精喹啉t/a 800

22 异喹啉t/a 400

23 残油t/a 800

2.2.2 产品质量指标

1)脱酚酚油(Q/ASB64-1998)

水分, % 不大于2

萘含量, % 不大于30

馏程(大气压101325Pa)

200℃前馏出量(V/V), % 不小于45 2)工业萘(GB/T6699-1998)一级品

外观:白色,允许带微红或微黄粉状、片状结晶

结晶点,℃不小于78

不挥发物, % 不大于0.06

灰分, % 不大于0.01 3)一蒽油(Q/ASB135-1998)

密度(20℃), g/cm3不小于1.10

馏程(大气压101325Pa)

300℃前馏出量(m/m), % 不大于10 300℃前馏分量(m/m), % 不小于50 粘度, E80 不大于1.6

水分, % 不大于2

4)二蒽油(Q/ASB60-1998)

密度(20℃), g/cm3 不小于1.10

水分, % 不大于2

馏程

300℃前馏出量(m/m), % 不小于5

5)改质沥青

软化点(环球沥),℃ 100-115

甲苯不溶物含量(抽提法) % 28-34

灰分, % 不大于0.3

结焦值, % 不大于54

喹啉不溶物含量, % 80-14

β——树脂含量, % 不小于18 6)洗油

230℃前馏出量, % 不大于3

270℃前馏出量, % 不小于85

300℃前馏出量, % 不小于90

干点,℃不高于300

密度(20℃), g/cm3 1.035-1.05

水分, % 不大于1.0

粘度, E25 不大于2.0

含酚, % 不大于0.5

含萘, % 不大于5.0

结晶物, -5℃无

7)粗酚:(YB/T5079-93)

酚及同系物含量(按无水计算),% 不小于83

馏程(按无水计算)210℃前(容),% 不小于60

230℃前(容),% 不小于85

中性油含量,% 不大于0.8

吡啶碱含量,% 不大于0.5

PH值 5-6

灼烧残渣含量(按无水计),% 不大于0.4

水份,% 10

2.3 市场预测和产品销售方向

2.3.1 产品的现状和用途

煤炭干馏过程中生成的煤焦油含有上万种有机化合物,煤焦油加工产品已在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广泛应用。目前,煤焦油仍是很多稠环化合物和含氧,氮,硫的杂环化合物的唯一来源,因此煤焦油加工工业受到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关注。

本项目主要产品有:轻油、脱酚酚油、粗酚、工业萘、一蒽油、二蒽油、改质沥青、洗油等。

沥青:产率占煤焦油的51-55%。沥青是生产碳素的主要原料,可加工成阳极(炼铝工业的必须配料,与成铝配比为100:2),电机棒、耐火材料粘合剂等。

煤沥青经净化后,还能加工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浸渍剂沥青、煤系针状焦、碳纤维、中间碳微球等。目前国内对煤沥青下游产品的开发研制方兴未艾,随着煤沥青品种的增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对煤沥青的需求呈日益上升趋势。

蒽,其产率占煤焦油的2%。主要用于蒽醌及染料、防腐剂、纸浆蒸解助剂等的生产。蒽油提取蒽后的油分,是生产炭黑的优良原料,而碳黑是

生产合成橡胶的不可缺的补强剂。

工业萘,产率占煤焦油的7-9%。该产品是非常珍贵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酐和精萘及水泥减水剂。也可用于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医药、农药、炸药、植物生产激素、橡胶及塑料防老剂等。

洗油。是焦化厂从煤气中回收苯的吸收剂,进一步加工,从中提取用于制造合成香料及植物生产激素的吲哚,合成染料的苊,用作高温热载体的联苯及α-甲基萘和β-甲基萘。

总之,煤焦油加工制取的轻油、脱酚酚油、工业萘、洗油、改质沥青,是生产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的基本原料,也是生产医药、农药、染料、涂料、香料、助剂、感光材料和粘合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原料。其中有些如萘、蒽、喹啉、吡啶和茚等,是目前石油化工中不易得到,而主要靠焦油中提取的产品。占焦油成分一半左右的沥青,主要是用于生产工业碳素制品(尤其是电解铝的电极,电炉炼钢的石墨电极),其次是作为煤成型的粘结剂、木材防腐剂、筑路材料和工业燃料,目前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

2.3.2 国内外的生产情况

煤焦油加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煤焦油近2000万吨,而每年实际加工的煤焦油量仅约为1600万吨,其中前苏联有280万吨,美国200万吨,日本180万吨,德国160万吨。而全世界煤焦油约20%被烧掉。德国是煤焦油加工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形成煤焦油加工的专业公司—吕格特公司,其生产规模、加工技术、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公司最大单机能力为50万吨/年,产品品种达250种。该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开发,近40年申请专利3500项,同时还积极引进其它公司的先进技术,这家公司是全球煤焦油集中加工和深度加工的典范。除德国外世界上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俄罗斯等煤焦油加工业有相当高的水平。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煤焦油加工工业相当落后。我国的煤焦油加工主要为分散加工,装置规模小、设备加工能力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品种少,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目前仍未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煤焦油加工厂。现在国内最大规模、装备水平最高、产品品种最多的焦油加工装置为宝钢焦化厂的焦油加工装置,其处理能力为26万吨/年,单机处理能力为13万吨/年,产品有20多种。国内其它焦油加工装置都在15万吨/年或以下,产品均未达到10种。国内现有煤焦油加工装置的生产能力及分布见表:

以看出国内已建成投产的煤焦油加工装置有80套,年处理量在10万吨以上的只有17套,大多数装置年处理能力在10万吨以下,这种小规模的装置不但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少、质量不高,而且能耗高、污染严重。

2.3.3 产品的供需情况

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进口焦化产品几十万吨,2002年焦化产品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仅有80%,焦油深加工产品更是供不应求。

酚类:粗酚经过精制可得到苯酚、邻位甲酚等,近年来我国由于电子通讯、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苯酚需求增长速度较快。1996年我国的苯酚消费量为20.6万吨,到2001年我国苯酚消费量为45.49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1.9%。

目前全世界邻位甲酚生产能力约4万吨/年,我国需求约6000吨/年,主要依赖进口。

萘:我国萘的生产规模比较小。据国家石化局快报统计,1996年我国萘总量为10.8万吨,其中工业萘为8.67万吨,精萘为1.17万吨。1997年我国萘总量为10.37万吨,其中工业萘为9.21万吨,精萘为1.16万吨。1998年我国萘总量为10.5万吨,其中工业萘为8.7万吨,精萘为1.8万吨。1999年我国萘总量为12.12万吨,其中工业萘为10.33万吨,精萘为1.79万吨。目前我国工业萘生产能力为18.1万吨/年,精萘为4.41万吨/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萘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每年需要进口萘和精萘产品,萘进出口量见附表。

蒽醌:粗蒽的主要用途是通过精制得到精蒽、咔唑。精蒽再经氧化制得蒽醌。目前世界每年蒽醌产量约4-5万吨,而蒽醌的需求量约为10万吨左右,蒽醌产量的缺口比较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蒽醌生产国和出口国,有蒽醌生产厂家30多家,蒽醌的年产量达1.7万吨以上。蒽醌的进出口量见附表。

产品的进口情况

单位:吨/年年份精萘苯酚蒽醌

2000 12908 97000 23.4

2001 11593 205274 12.46

2002 16100 217523 28.29 2003上半年135617

产品的出口情况

单位:吨/年年份精萘苯酚蒽醌2000 477 2800 19685

2001 334 354 15579

2002 339 354 17159 2003上半年142

3 厂址和建厂条件

3.1 厂址

#######。

3.2 建厂条件

3.2.1 外部协作条件

厂址所在地的外部协作条件优越,电、水可由当地供给,动力供应可以满足本工程需求。

本项目所需蒸汽由现有装置供给。

3.2.2 地区气象资料

历年最高气温 43.4℃

历年最低气温 -19.1℃

年平均降雨量 748.7mm

最大降雨量 1253.3mm

年平均风速 2.8m/s

最大风速 21m/s

主要风向西北风

最大冻土深度 130mm

4 焦油工艺

4.1 车间组成

车间由以下9个工段组成

1)焦油蒸馏工段

2)馏份洗涤分解工段

3)工业萘蒸馏工段

4)改质沥青工段

5)蒽油加工工段

6)洗油加工工段

7)粗酚加工工段

8)喹啉加工工段

9)油库工段

4.2 工艺路线的确定

选择焦油加工技术方案的原则

1)国内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成熟技术;

2)操作稳定可靠,易于调节;

3)采取节能措施,提高热效率;

4)自动化水平高;

5)环保措施完善,有利于保护环境,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

4.3 焦油蒸馏工段

4.3.1 工艺流程

原料焦油由焦油泵从焦油贮槽中抽出,经管式炉加热至120-130℃,进入一次蒸发器,在此,蒸发出部分轻油和水,经一段轻油冷却器和油水分离器得到一段轻油和水,分离出的水去废水槽,一段轻油则回到原料焦油槽。由一次蒸发器底部出来的无水焦油进入无水焦油槽,再用二段焦油泵送往管式炉,经管式炉加热至400-410℃后,进入二次蒸发器进行蒸发,使馏分和沥青分离。二次蒸发器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是蒸发器,供分离馏分和沥青之用,沥青(温度为300℃)由底部排出送往改质沥青生产装置或换热器,油汽上升进入上部精馏段;器顶部用一蒽油馏分打回流;在精馏段下部侧线切取二蒽油馏分,油汽由顶部导入馏分塔。在馏分塔,轻油逸自塔顶,一蒽油馏分切自塔底,酚、萘、洗三混馏分则由侧线切取。

轻油馏分经轻油槽后,一部分给馏分塔打回流,剩余部分去中间槽;

三混馏分经冷却器冷却后送往洗涤工段。

一蒽油通过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蒽油回流槽,一部分给二次蒸发器打回流,剩余部分送往油库;

二蒽油馏分通过相应的冷却器冷却后,送往油库;

蒸馏用的直接蒸汽,经管式炉加热至450℃后,分别送入二次蒸发器底部和馏分塔底部。

为防止设备腐蚀,在原料焦油泵的吸入管线处添加碳酸钠溶液。

4.3.2 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

一段焦油出口温度: 120-130℃

二段焦油出口温度: 400-410℃

一段蒸发器顶部温度: 105-110℃

二段蒸发器顶部温度: 315-325℃

馏分塔顶部温度: 95-115℃

三混馏分侧线温度: 200-220℃

一蒽油馏分侧线温度: 270-290℃

二蒽油馏分侧线温度: 320-335℃

冷凝冷却器轻油出口温度: 30-35℃

冷却器出口温度:

三混馏分温度: 65-70℃

一蒽油、二蒽油温度: 85-95℃

管式炉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400-450℃

管式炉炉膛温度:≤850℃

一段蒸发器顶部压力: 0.03MPa

二段蒸发器及馏分塔底部压力:≤0.05MPa

一段焦油泵出口压力: 0.3-0.6MPa

二段焦油泵出口压力: 0.7-1.0MPa

4.4 馏分洗涤工段

4.4.1 馏分洗涤

4.4.1.1 工艺流程

来自焦油蒸馏工段切取的酚萘洗馏分进入未洗馏分槽,未洗馏分与来自高位槽的碱性酚钠在泵前管道内混合,经过泵搅拌并送入一次脱酚分离器澄清分离,中性酚钠由该分离器底部经液位调节器流入中性酚钠槽。一次脱酚后的混合馏分从一次脱酚分离器顶部排出流入混合分中间槽,然后与来自高位槽的新碱液在二次碱洗泵前管道内混合,经泵搅拌并送入二次碱洗分离器内澄清分离。碱性酚钠由二次碱洗分离器底部经液位调节器流入碱性酚钠槽,净混合馏分则由分离器顶部排出流入已洗混合馏分槽,做

为制取工业萘的原料。

4.4.1.2 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

未洗混合馏分含酚 6-8%

稀碱浓度 10-14%

分离器内温度 80-90℃

洗后混合馏分含酚,不大于 0.5%

中性酚钠含游离碱,不大于 1.5%

分离器澄清时间,不小于 3.5小时

4.4.1.3 主要设备选择

分离器 2台

4.4.2 酚钠蒸吹

4.4.2.1 工艺流程

粗中性酚钠在贮槽中静置分离出一部分中性油后,用泵送经油气换热器上段,与蒸吹塔出来的蒸汽换热,加热至90℃左右进入蒸吹塔,喷淋于蒸吹段填料上。塔内以间接蒸汽加热并辅以直接蒸汽蒸吹,以控制净酚钠的中性油含量小于0.05%,吹出的油类和水蒸汽经换热器冷却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油类排入脱酚酚油槽,废水流入硫酸钠废水槽,再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合格后排放。

4.4.2.2 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

进蒸吹塔前酚钠温度 90-95℃

塔顶油汽温度 103-108℃

煤制乙二醇项目解决方案介绍

Technology 技术纵横 摘要:为了推广一体化解决方案在煤制乙二醇装置上的应用,提高国产自控系统的竞争力,降低国内同类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利时HOLLiAS 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了覆盖用户工厂全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工艺控制、安全管理、资产管理、控制优化、生产管理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增值的解决方案,使生产运营逐步实现精益化、智能化,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运营最优化。一体化方案在乙二醇装置上的优势和实力,可为今后国内同行业自控装置的选型与配置提供借鉴和支撑。关键词:K 系列DCS ;乙二醇;一体化方案;控制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 in the Coal-to-ethylene Glycol plant,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n China, and reduce the cost of whole life cycle of similar projects, HOLLiAS integration solution provides all customers'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plant, and provides customers with value-added solutions for process control, safety management, asset management, control optimiz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etc., which make the operation gradually realize the streamline and intelligent, and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realize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optimization. Integration in the ethylene glycol plant's advantage and strength, is a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election and con?guration for the future plant in China. Key words: K series DCS; Ethylene glycol; Integration solution; Control 目前,和利时已成功实施多个煤制乙二醇项目,为用户提供了DCS 与SIS 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对氧煤比等主要回路进行 优化控制,实现安全稳定、优化控制与操作方便的统一。 1 行业简述 乙二醇(EG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和防冻剂,此外还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 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投产运行和试车成功的煤(合成气)制乙二醇(CTMEG )项目共10个,总产能170万吨。早期投产的示范项目运行渐入佳境。 2016年将是中国煤制乙二醇产能爆发的开端之年,将新建10个项目,总计乙二醇产能166万吨/年。草酸酯路线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研发正在向低成本、高选择性、长催化剂寿命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由于产品质量不断优化,煤制乙二醇已经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聚酯化纤行业。来自亚化咨询的消息称,至2020年中国将总计建成41个煤制乙二醇项目,总产能将达到1026万吨。煤制乙二醇将成为中国聚酯化纤行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2 主要工艺介绍 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乙烯为原料经环氧乙烷(EO )非催化液相水合法生产乙二醇的石化路线。这种工艺存在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较低、环氧乙烷水合副产物多(主要为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分离精制工艺复杂、能耗大等问题,生产乙烯的原料是石油产品,原油来源受控因素较多。

煤焦油深加工产品市场分析

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价格分析 焦化工业作为传统的工业部门之一,在全世界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严峻可想而知。但就其存在价值而言,前景并不悲观,据专家估计,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在钢铁生产中主导地位至少30年不会变,焦碳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与西方国家焦碳产量逐年萎缩相反,近10年我国焦碳产量节节上升,总产量已超过1亿吨,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回收和尚未回收的煤焦油资源约400万t/a,如能回收和利用必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尽管近30年来受到石油化工的激烈竞争,焦油加工非但未失去其存在价值,而且仍具发展潜力,在经济上仍具重要地位,如煤焦油化学品有一定不可替代性,蒽、苊、芘,全世界萘的需求量约100万t,目前90%以上仍来自煤焦油,作为染料原料的精蒽年需求量3万t以上,生产碳素电极的电极沥青年消耗250万t,咔唑、喹啉、噻吩,它们几乎全部来自煤焦油。 煤焦油加工业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是由于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不仅传 统的焦油加工产品如萘、蒽、苊、芴、酚类及沥青开发出了新的用途,而且应用新技术提取或进一步加工出的煤焦油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如蒽氧化制得高档染料中间体,市场前景很好,咔唑除了作重要的染料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合成导光、导电材料,合成活性物质,吲哚除了用作香料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香味保持剂,还用作植物生长激素。由苊开发出的红色染料具耐热、耐晒特点,倍受人们关注。甲基萘,甲基萘用于印染助剂。洗油可以取代工业萘制取高效减水剂,煤焦油加工的大宗产品沥青,随着世界电炉钢产量的增加及信息产业的发展,经其加工制得的改质沥青、针状胶、碳素纤维等具有了更好的市场。 高温煤焦油市场分析 一、近期焦炭市场总述 9月19日至23日国内焦炭市场稳中上扬,成交良好。生产方面,炼焦煤资源

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_熊道陵

转化利用 熊道陵等: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熊道陵,陈玉娟,欧阳接胜,李 英,钟洪鸣,李金辉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综述了煤焦油组成、性质和近年来国内外煤焦油深加工发展情况。介绍了煤焦油 中回收的洗油经过减压蒸馏切取不同温度段的馏分和脱酚洗涤,然后经过进一步的蒸馏、结晶、萃取,可以得到质量好、回收率高、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多种煤焦油化工产品,如萘、酚类化合物、吡啶盐基。研究了芴、吲哚、联苯等一些具有重要应用的煤焦油化工产品分离及精制方法。高、中、低温煤焦油催化加氢制取燃料油技术是煤焦油深加工新技术,该技术能够解决焦炉煤气放空燃烧污染环境的问题。 关键词:煤焦油;深加工;分离;精制;催化加氢 中图分类号:TQ52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772(2012)06-0053-05 Research progress of coal tar deep processing XIONG Dao-ling ,CHEN Yu-juan ,OUYANG Jie-sheng ,LI Ying ,ZHONG Hong-ming ,LI Jin-hui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China ) Abstract :Summarize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oal tar.The most widely used coal tar chemical products such as naphthalene , phenolic compound ,pyridinium could be prepared from the wash oil of coal tar.The products has high quality.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that ,through vacuum distillation ,first gather the fraction at different extraction temperature ranges , then dephenolize ,distill ,crystallize and extract.Stud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fluorene ,benzpyrole and biphenyl.The preparation of fuel oil from coal tar by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al tar deep processing ,which could reduc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coke oven gas combustion. Key words :coal tar ;deep processing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收稿日期:2012-08-16 责任编辑:宫在芹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资助项目(赣教高字[ 2011]号GJJ11458,GJJ11476,GJJ10157)作者简介:熊道陵(1965—),男,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煤化工深加工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引用格式:熊道陵,陈玉娟,欧阳接胜,等.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2012,18(6):53-57,83.中国仅焦炭生产过程中每年产生的煤焦油高 达600万 800万t [1-2] ,煤焦油产率约占焦干煤的3% 4%,由上万种混合物组成,已分离的化合物仅有500余种,其含量占煤焦油总量的55%左右,在合成塑料、农药、医药、耐高温原料、国防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有些化合物是石油加工业无法生产和替代的。煤焦油加工具有重大效益,因此人们对煤焦油的加工利用也日益重视。近年来,日本和德国在分离煤焦油技术上已经由高含量组分转向低含量组分,并且取得了进展。 1煤焦油的组成及性质 按照热解温度和过程方法的不同,煤焦油大致 分为高温焦油(900 1000?)、 中温焦油(650 900?)和低温焦油(450 650?)[3]。高温焦油色 黑, 密度较大,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是煤在炼焦过程中的产物(主要是500?前胶质体分解形成的热分解产品)在荒煤气导出过程中,受焦炭、半焦及炉顶空间高温作用而二次裂解,最后形成高温焦油,呈气 3 5DOI:10.13226/j.issn.1006-6772.2012.06.010

2017年玉米深加工与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玉米深加工与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一、玉米淀粉的生产流程 (5) 1、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调结构,不同于工业去产能 (5) 2、种植效益平均化将是大趋势 (6) 3、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8) 4、农业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9) 第二节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10) 一、玉米库存压力大、需要深加工行业消化 (10) 二、玉米深加工行业所处政策环境改善 (15) 三、政策性库存消化将影响玉米价格走向 (17) 四、玉米淀粉和燃料乙醇 (19) 第三节饲料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26) 一、盈利期扩展、补栏动力积蓄 (26) 二、“南猪北养”趋势明显 (30) 三、政策支持偏重于规模企业 (32) 第四节服务商体系 (35) 第五节投资建议 (36) 一、玉米产业链 (36) 二、饲料 (36) 三、农业服务商 (36)

图表1: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攀升(千公顷) (5) 图表2:玉米产量迅速攀升(万吨) (6) 图表3:玉米种植效益(元/每亩) (7) 图表4:大豆种植效益(元/每亩) (7) 图表5:东北地区玉米价格(黑龙江佳木斯) (8) 图表6: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河北邯郸) (8) 图表7:稻谷库存消费比(%) (10) 图表8:小麦库存消费比(%) (10) 图表9:玉米库存消费比(%) (11) 图表10:棉花库存消费比(%) (11) 图表11:稻谷产量/消费量(%) (12) 图表12:小麦产量/消费量(%) (13) 图表13:玉米产量/消费量(%) (13) 图表14:棉花产量/消费量(%) (14) 图表15:淀粉行业开工率(%) (18) 图表16:玉米淀粉产量(万吨) (19) 图表17:加工玉米产品品类和占比 (20) 图表18:我国各种淀粉占比 (20) 图表19: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21) 图表20: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21) 图表21:我国玉米淀粉需求系数 (22) 图表22: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万吨) (22) 图表23:我国燃料乙醇产量 (24) 图表24:我国燃料乙醇推广率有待提高 (24) 图表25:能繁母猪存栏数 (26) 图表26:生猪存栏数 (26) 图表27:生猪价格变化 (27) 图表28:自繁自育养殖盈利 (27) 图表29:仔猪价格 (28) 图表30:规模屠宰 (28) 图表31:金新农饲料板块毛利率 (33) 图表32:唐人神饲料板块毛利率 (33)

义马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方案

义马煤业综能煤制乙二醇项目 技术方案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于合肥

目录 1. 产品方案和产品规模 2. 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3. 工艺流程简述 4. 公用工程简述 5. 消耗 6. 投资估算 7. 技术经济分析

1.产品方案和产品规模 义马煤业综能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建设一套30万吨/年的甲醇项目,由于现在甲醇市场效益的降低,公司预以现有的流程生产乙二醇产品。原有的气化、变换、甲醇洗等装置不变,公用工程规模做相应大小的修改,增上H2/CO分离、草酸二甲酯合成、乙二醇合成和精馏等装置,达到生产乙二醇的要求。目前根据以前甲醇气化装置的能力,现在乙二醇正常操作的能力如下: 产品方案:乙二醇 产品规模: 31.2万吨/年 操作时间: 8000小时/年 2.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传统乙二醇生产技术路线主要为石油路线,采用乙烯为原料,通过环氧乙烷再生产乙二醇;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中国的石油缺口越来越大,使得采用以煤为原料,通过合成气生产乙二醇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使得以煤为原料代替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成为可能。 日本宇部兴产采用合成气(CO+H2)生产草酸二甲酯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已经稳定运行了20多年,且宇部兴产也对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进行了催化剂筛选和实验室试验,并获得了很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因此,本技术方案拟采用日本宇部的草酸二甲酯生产技术,以及宇部筛选的催化剂加氢生产乙二醇。 3.工艺流程简述 气化技术采用美国SES公司的U-gas气化工艺。 3.1 煤干燥 来自煤贮运的原料煤,通过皮带送入四齿辊破碎机,破碎到8mm后,去干燥窑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煤水分不超过6.87%。 3.2 气化 干燥后的煤粉通过管状皮带输送到气化框架上的缓冲煤斗,通过锁斗、加料罐把煤粉送入的气化炉,在蒸汽和纯氧的作用下,气化成粗煤气。气化压力

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文档

**********20万吨/年(一期) 煤焦油深加工工程可行性分析 煤焦油工程部 2012年7月17日

一 .近期国内煤焦油深加工总体情况 国内煤焦油深加工行业受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及上游煤焦化厂家开工率不足的影响,总体处于弱势运行。各个厂家由于其生产工艺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其效益亦不同。就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一部分企业能够满负荷运行,生产效益尚可;多数企业微利经营。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总体放缓。近期随着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下半年国内的经济发展或将趋于好转。煤焦油深加工行业也将整体看好。煤焦油深加工主要受制于以下两个因素: (1)原料行情直接影响着煤焦油深加工成本情况 煤焦油价格受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影响,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下调,一季度价格出厂价在2700-2800元/吨的主流成交价格,二季度出厂价格则在2200-2400元/吨,对煤焦油深加工起到一定降低成本作用。 (2)产品销售情况 近期,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中轻油、脱酚酚油、粗酚行情相对较好,出厂价分别在5000元/吨、4200元/吨、6000-6100元/吨主流成交价格,价格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工业萘价格近期则低位盘整,出厂价在4800-5000元/吨的主流成交价格,价格已跌至近几年的低点。 二季度煤沥青价格行情较为平稳,出厂价在2500-2600元/吨的主流成交价格,受下游碳素行业不景气影响价格上涨有一定困

难,销售情况一般。 蒽油价格受下游炭黑行情影响近期略有下降。但下半年,随着国家节能汽车补贴、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从而保证汽车销售增长率不断提高,轮胎销售情况将会有所好转。虽短期来看,炭黑上下游无利好,但长期来看,由于炭黑的原料蒽油是煤焦油加工产品中的大宗产品,将会是一大利好。 综合煤焦油加工产品来看,近期整体趋势较为平稳,企业微利现象较为普遍。就目前行情来看,销售压力最为严峻的是工业萘,而在我国,工业萘产量并不算高,市场整体供需关系较为正常,工业萘产量在深加工产品中比例较低(9%左右),加上储存相对较为容易,一般袋装储存,不会对一个企业的库存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煤沥青的销售,由于山东、河南、河北生产铝用阳极厂家较多,产品规模占全国的50%以上,因而,整个华北地区煤沥青销售相对较好。 二.****煤焦油工程的原料来源情况分析 煤焦油工程的主要原料为煤焦油,辅助原料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由于辅助原料用量小,货源相对充足,容易解决。大宗原料煤焦油用量大,货源相对偏紧,如何保证煤焦油原料的供应,是企业应该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我们的煤焦油来源应该立足于山东济宁、菏泽,河南安阳,河北邯郸,江苏徐州等较近地区,这些地区大型焦化厂家较多,煤焦油产量大,原料运输成本也低。

煤焦油加工工艺

煤焦油加工工艺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过程中得到的液态产物。根据干馏温度的不同,可以将煤焦油分成以下几类: 低温焦油,干馏温度在450~600℃ 中温焦油,干馏温度在700~900℃ 高温焦油,干馏温度在1000℃ 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称为高温焦油。目前,我国煤焦油产量已达13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高温煤焦油是一种主要由芳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大约含有1万多种化合物,目前已查明的约500种,可提取的约200种,其中有许多产品是石油化工难以得到的。发展煤焦深油加工不仅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煤焦油各馏分产率及切取温度范围 1.煤焦油的初步蒸馏 贮存及质量均和 有本厂生产的粗焦油及外厂来油均送入焦油油库,进行质量均和、初步脱水及脱渣。焦油油库通常至少设三个贮槽,一个接收焦油,一个静置脱水,一个向管式炉送油,三槽轮换使用,焦油贮槽为钢板焊制的立式柜。 焦油脱水 焦油含水量多,会使焦油蒸馏系统的压力显着提高,能耗增加,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而且伴随水分带入的腐蚀性介质,还会引起设备和管道的腐蚀。 焦油脱水可分为初步脱水和最终脱水。 焦油的初步脱水是在焦油贮槽内加热静置脱水,焦油温度维持在70~80℃,静置36h以上,水和焦油因密度不同而分离。静置脱水可使焦油中水分初步脱至2%~3%。 目前广泛采用的焦油最终脱水方法是在管式炉的对流段及一次蒸发器内进行。当焦油在管式炉对流段被加热到120~130℃,然后在—次蒸发器内闪蒸脱水,使油水分可脱至%以下。

焦油脱盐 焦油中所含的挥发性铵盐在最终脱水阶段即被除去,而绝大部分的固定铵盐仍留在脱水焦油中,固定铵盐中氯化铵占80%,其余为硫酸铵、硫氰化铵、亚硫酸铵及硫代硫酸铵等。当加热到220~250℃时,固定铵盐分解为氨和游离酸。 产生的酸存在于焦油中,会严重腐蚀管道和设备,因此焦油在送入管式炉加热前,必须脱盐。 焦油脱盐是在焦油进入管式炉最终脱水前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固定铵盐转化为稳定的钠盐。 2.焦油蒸馏工艺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可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焦油蒸馏装置。后者分离效果好,各种馏分产率高,酚和萘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馏分中,故生产规模较大的焦油车间均采用管式炉连续式装置进行焦油蒸馏。 焦油蒸馏的目的是将焦油中沸点接近的化合物集中到相应的馏分中,以便进一步加工分离出单体产品。 3.焦油蒸馏的主要设备 管式加热炉:主要由燃烧室、对流式和烟囱组成。 一段蒸发器:一段蒸发器快速蒸出煤焦油中所含水分和部分轻油的蒸馏设备。 二段蒸发器:二段蒸发器是将400~410℃的过热无水焦油闪蒸并使其馏分与沥青分离的蒸馏设备。 在两塔式流程中所用的二段蒸发器不带精馏段,构造比较简单。在一塔式流程中用的二段蒸发器带有精馏段。 馏分塔:馏分塔是焦油蒸馏工艺中切取各种馏分的设备,可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内设塔板。 4.煤焦油馏分的加工 轻油馏分的加工 轻油是煤焦油蒸馏切取的馏程为170℃前的馏出物,产率为无水焦油的%~%。常规的焦油连续蒸馏工艺,轻油馏分来源有两处,一是一段蒸发器焦油脱水的同时得到的轻油馏分,简称一段轻油;二是馏分塔顶得到的轻油馏分,简称二段轻油。 轻油馏分一般并入吸苯后的洗油,或并入粗苯中进一步加工,分离出来苯类产品、溶剂油及古马隆等。 焦油馏分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与精制 酚类化合物是煤热分解的产物,其组成和产量与煤料所含的总氧量、配煤质量及炼焦温度有关,一般高温炼焦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约占焦油的1%~%。酚类化合物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06-12-13;修订日期:2007-04-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41)资助。 作者简介:王 红(1968-),女,安徽灵壁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循环经济、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E -m ai:l wang -hong6080@126.co m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王 红,汤 洁,王 筠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玉米深加工具有典型的替代能源及循环经济特征。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制约。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结合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及环境治理现状,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行了探索。通过对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上下游原料产业链的延伸、各环节废物的资源化分析、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的设计和生态产业园区外围企业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延长产业链,构建闭合循环的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链条,可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和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有相应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同时可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对吉林省及同类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关 键 词:玉米深加工;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中图分类号:X 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7)05-0661-05 玉米不仅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更是大宗谷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中国的玉米年总产量约1.2亿,t 占世界总产量的22%,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50%左右用作饲料,10%左 右用作食用,只有40%左右用作工业原料[1] ;而与之相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深加工国的美国,其90%以上的玉米均经不同程度的加工 和深加工开发,用作工业原料和饲料[2] 。在世界范围内,玉米深加工业已经受到普遍重视,并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产业。而中国的玉米深加工起步至今不到20年,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随着中国农业结构从/平面式0的适应性调整向/立体式0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关联农业和工业的玉米加工业其地位作用日趋凸现,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3] 。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显示:玉米加工业产业空间大,产业链条长,是具有联动效应、集聚相应和增值效应的/黄金产业0。作为整个玉米产业体系的中间环节,其发展不仅对玉米产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对实现玉米多层次开发、多品种加工、多方面综合利用,实现玉米增值,合理利用资 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随着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及能源短缺状况的日益加剧,玉米因其丰富的产出、广泛的用途和可再生资源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以玉米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化工原料,具 有典型替代能源的概念,已经成为目前的一种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终端产品深加工转化的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在其产品附加值随转化的次数增多而大幅跃升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中国,由于玉米的深加工利用的关键工艺、主要设备和整体技术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十分落后。整个行业小型分散加工企业占据主要地位,规模化企业所占比例低。从而导致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级加工产品多,产业链较短;技术经济指标落后,清洁生产程度较低,资源利用率低,资源依赖严重(高能耗、水耗),副产品回收及综合利用途径有限;环境治理费用较高,综合经济效益较差。通过对吉林省几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统计估算,以淀粉生产计算吨产品耗新鲜水约6.0m 3 /t 产品、耗蒸汽4.0t/t 产品、耗煤0.8t/t 产品、排水4.0m 3 /t 产品,热能回收效率低,同时,随着高温干燥尾气 第27卷第5期2007年10月 地 理 科 学SCIENT IA GEOGRA P H IC A S I N ICA V o l .27 N o .5 O ct .,2007

煤焦油深加工

煤焦油深加工 <申请号>=CN200520130054.6 <名称>=压缩机气阀 <申请(专利权)人>=郑福兴 <发明(设计)人>=郑福兴 <申请日>=2005.11.03 <地址>=325000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镇郑宅村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气阀,其包括阀座和 升程限位器,阀座和升程限位器由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阀座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气孔下方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金属阀片,所述金属阀片呈蘑菇形,其中金属阀片蘑菇形接触部分与阀座上的气孔相配合,阀座上面气孔与金属阀片上部圆形面的外表面相配合,金属阀片下端圆筒形部分位于升程限位器上的弹簧孔内,圆筒形部分的高度小于弹簧孔内的深度,弹簧位于圆筒形部分与升程限位器的弹簧孔内;阀座和升程限位器之间的螺栓上装有轴向高度大于金属阀片上部高度的升程垫圈。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气阀能保证气阀具有很好的密闭性,及在高温高压含有粉尘煤焦油等脏物的环境中保证气阀正常工作,延长气阀使用寿命。 <申请号>=CN91102493.X <名称>=提高萘集中度的煤焦油加工技术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焦化厂 <发明(设计)人>=李延波 <申请日>=1991.04.23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谈固大街23号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针对提高萘集中度的煤 焦油加工技术。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煤焦油加工工 艺流程和设备的情况下,只是将煤焦油原料分馏所得 馏分做为添加剂掺入到煤焦油原料中,即可方便,经 济、有效地提高煤焦油分馏馏分的萘集中度,萘集中 度可超过10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申请号>=CN200410023968.2 <名称>=一种价廉高效的煤焦油捕获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设计)人>=李春虎 <申请日>=2004.04.27 <地址>=266003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煤焦油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尽管近30年来受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激烈竞争,煤焦油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近几年来随着新材料和钢铁行业的发展,煤焦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约占世界的36%左右。焦炭的生产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煤焦油,我国煤焦油年产量约为500—600万t,加工能力约为450万t,在建、扩建、拟建项目能力约为200万t。目前共有约5O多家企业进行煤焦油加工,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宝钢集团上世纪从日本引入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规模为26万t/a,产品品种有26种,其次是鞍钢、武钢和本钢J。除此以外的其他大多数的煤焦油生产相对分散,且以土炼焦工艺为主,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污染了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煤焦油的深加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从目前煤焦油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煤焦化行业正处在一次重要的整合变革时期,未来的煤焦油工业正向集中化、精细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合成方向发展。 1我国煤焦油产量

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含有1万多种化合物,可提取的约200种,目前,有利用价值且提取经济合理的约50种,其深加工所获得的轻油、酚、萘、洗油、蒽、咔唑、吲哚、沥青等系列产品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农药、染料、医药、涂料、助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冶金、合成、建设、纺织、造纸、交通等行业的基本原料,许多产品是石油化工中得不到的。因此,煤焦深油加工可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现代的炼焦生产过程中,从煤气中回收和初级化工产品主要有煤焦油、氨(主要是硫铵)和粗苯3种。煤焦油的产量,是根据炼焦生产配煤的种类不同而变化,配煤的挥发份越高,焦油回收率越多,焦油产量越大。 2国内外煤焦油加工现状 2.1生产规模 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单套焦油蒸馏装置的能力都在10—50万t/a。从理论上讲,能力越大,规模效益越好。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lO万t/a的加工装置能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加工价值。只有焦油收集量足够多的时候,才能建设5O万t/a焦油加工装置。国内单套焦油蒸馏装置有0.6,1.2,3,5,**,5,1O,15万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 (一)国内玉米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 1、玉米生产情况。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占全球的20%,仅次于美国。(最近年份的生产情况) 2、玉米消费结构变化情况。2000年之后,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逐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消费量快速增加,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不断扩大,虽然饲料消费数量总体增长,但所占比例出现下降。 3、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量的变化情况。进入21世纪,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从增长阶段来看,2006年以前是增加最快的时期,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与引导,开始相对稳定,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4、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情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达到200余种,是我国粮食作物加工中加工链条最长、产品最多的品种。总体来看,淀粉类产品(含淀粉糖)和酒精类产品仍是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产品。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主要产品 从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状况看,主要是对玉米淀粉的再加工过程,我国生产的玉米淀粉占国内淀粉生产总量的85%左右。

1、玉米淀粉。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 2、玉米乙醇。目前我国是仅次于巴西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3、变性淀粉。用途较广,发展前景广阔。 4、淀粉糖。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属于玉米深加工业潜力较大的产品,预计未来产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5、氨基酸。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国,其中,柠檬酸依然产能过大。 6、化工醇。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地域分布情况 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主要省份介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实际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所占比例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 山东省是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山东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转化能力已超过1500万t,实际转化玉米1000万t左右。山东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大、数量多。山东是我国玉米酒精、玉米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玉米味精、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

————————————————————————————————作者:————————————————————————————————日期: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企业管理论文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 引言 乙二醇又名甘醇、乙撑二醇,是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基本化工原料,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多元醇。 1煤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即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简称“煤制乙二醇”)。 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1]。聚酯系列产品耗用的乙二醇占世界产量的大部分。第二大用途是用于生产防冻液及化工中间产品的原料等,55%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时结冰。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 2煤制乙二醇发展优势 2.1技术现状 目前国内以煤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主要有三条工艺路线: a、直接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此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工业化。

b、烯烃法: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后得到合成气,经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MTO)得到乙烯,再经乙烯环氧化、环氧乙烷水合及产品精致最终得到乙二醇。该过程将煤制烯烃与传统石油路线乙二醇相结合,技术较为成熟,但成本相对较高。 c、草酸酯法: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及分离提纯后分别得到CO 和H2,其中CO通过催化偶联合成及精制生产草酸酯,再经与H2进行加氢反应并通过精制后获得聚酯级乙二醇的过程。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是目前国内受到关注最高的煤制乙二醇技术,通常所说的“煤制乙二醇”就是特指该工艺。 2.2成本现状 由表可得,当原油价格降至20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生产乙二醇的成本与石油路线相当。 当前世界石油制乙二醇的生产企业依然占主流。2011年~2012年期间,国内乙二醇各种生产工艺产能占比如下:石油制法为83%,生物质制法为12%,煤制法为5%,但在国际油价长期上升、煤价下跌的情况下,煤制乙二醇的远景更好。2013年~2015年,随着煤制乙二醇技术的逐渐成熟,企业将更加青睐这种制法。 2.3宏观经济政策现状

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发展

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发展 摘要:在炼焦化工行业中,作为一种大宗产品,煤焦油的加工利用在有机化学工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是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提供多环芳烃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煤焦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发展前景 一、煤焦油简介 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是一种在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在常温常压下,煤焦油呈黑色黏稠液状,密度通常在0.95~1.10g/cm3之间,闪点100℃,具有特殊臭味,煤焦油又称焦油。它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在煤焦油中虽然化合物很多,但绝大多数化合物的含量是非常少,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萘,平均含量10%,含量在1%以上的仅有10余种化合物。 煤焦油深加工所得的苯酚、二甲酚、吡啶、精萘、蒽醌、咔唑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染料、农药、医药、碳素、有机燃料等的基础原料,也是冶金、建材、化工、国防、食品等行业的基础原料,部分多环芳烃还是目前无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产品。随着石油化工的崛起,许多有机化工原料可以从石油中加工而得,但有些有机化工产品不能从石油中获得,如蒽、苊、芘等产品的90%以上仍需从煤焦油中提炼;咔唑、喹啉、噻吩等几乎100%来自煤焦油产品;萘的85%来自煤焦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也在朝着高、精、尖的方面发展。我国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的医药中间体、医药制品、农药、农药中间体、饲料和饲料原料、以及其它十分缺乏的精细化工产品,也已转向自己生产和开发。这一趋势日趋明显,产品的档次也在逐年提高,许多过去必须依赖进口的产品,近几年来逐步实现国产化。 煤焦油加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过去我国煤焦油加工单体装置最大年处理焦油量为10万吨,至今15万吨规模已投产,现我国煤焦油深加工技术正在向更大规模、更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二、煤焦油深加工市场行情 煤焦油是一种资源性产品,主要来自炼焦过程,是煤干馏的主要副产物。焦油组分主要是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目前除部分可以人工提取外,其余大部分较复杂的芳烃及其衍生物尚无人工方法可以获得,只能以沥青形式加以利用。煤焦油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多年来一直表现较为平稳。虽也有波动,但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涨落。煤焦油加工产品是制造冶金炭素制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各种高标炭黑的优良原料,从焦油中提取的化学品如萘、甲基萘、多烷基苯、蒽、苊等是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料。焦油下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

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章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第四章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第五章总结及展望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一、产业背景分析 工业玉米消费属于玉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是玉米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玉米加工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需求前景看好。随着中国玉米加工业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链不断拓展和延伸,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中国玉米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 年代以每年 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2005 年工业消费达 1100 万吨,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亦从 0.5%增长到了 13.4%。虽然玉米深加工产品众多,但主要集中于乙醇、淀粉及化工醇等相关领域。 随着中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淀粉加工业中玉米淀粉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行业高层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玉米淀粉产量料平均年增 5-10%,因食品添加剂需求增加。 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进入 2000 年以来,淀粉糖发展形势看好,攀升很快。1999 年蔗糖产量 880 万吨,而淀粉糖仅 60 多万吨。市场放开后,蔗糖连年亏损局面越来越重,全国糖业连续 4 年亏损累计人民币 100 亿元。

变性淀粉是在淀粉具有的固有特性基础上,为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而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酶法改变淀粉的天然性质,增加其性能或引进新的特性而制备的淀粉衍生物。 变性淀粉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产品,用途广泛,国外已开发出 3000 多个品种,而中国只开发出 50 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 近几年,国家重点组织了多项玉米变性淀粉技术产业化开发,实现了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解决中国变性淀粉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部分产品还需进口的状况。部分产品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04 年,中国变性淀粉实际产量在 50 万吨左右。中国各业变性淀粉需求量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27%,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玉米变性淀粉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使玉米生产变性淀粉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是玉米原值的几十倍,发展变性淀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创新,变性淀粉是淀粉深加工的必然趋势。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汽车喝“酒”——玉米替代石油的时代已来临。 由于机动车增多造成的碳氧化合物污染严重,乙醇汽油担负环保之责。所谓乙醇汽油,是用 90%的普通汽油与 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一种新燃

煤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简述

1.1.1产品品种及数量 本工程生产的各产品品种及数量如下表。 a)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产品品种及产量表 1.1.2原料及产品质量指标 1)焦油 b)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煤焦油(YB/T5075-93)

2)粗酚 c)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3 粗酚(YB/T5079-93) 3)工业萘 d)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4 工业萘(焦化萘)(GB/T 6699-1998)

4)洗油 5 洗油质量指标 e)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f)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6 轻油质量指标 6)脱酚酚油 g)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7 脱酚酚油质量指标 7)改质沥青

h)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9 改质沥青质量指标 8)炭黑油 i)表30 炭黑油质量指标(YB/T5174-93)

1.2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选择 本工程包括焦油蒸馏、萘蒸馏、馏分洗涤和酚盐分解、改质沥青、溶剂脱酚、原料油库和产品油库等工艺装置,各装置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选择分述如下。 1.2.1焦油蒸馏装置 1.2.1.1工艺流程简述 工艺流程见焦油蒸馏部分工艺流程图。 由油库来的原料焦油经原料焦油/炭黑油换热器(E-7112)与炭黑油换热后,在焦油预热器(E-7101)由蒸汽加热到125℃后,进入脱水塔(K-7101)。 脱水塔塔顶温度约105℃,塔顶逸出的轻油馏份和水经轻油冷凝冷却器(E-7111)冷却到30℃后,流入轻油分离槽(S-7101)内,在此,轻油与水分离。分离出的轻油一部分返回脱水塔作为回流,其余轻油作为产品送至焦油槽区和原料、产品槽区。分离水自流到馏份洗涤部分的硫酸钠槽(T-8103)。 脱水塔循环泵(P-7103AB)将脱水塔塔底的无水焦油抽出,送至焦油加热炉节能器(F-7111)与加热炉烟道气换热,被加热至220℃后,返回脱水塔底部作为脱水塔的热源。 脱水塔底焦油,由塔底抽出泵(P-7104AB)抽出,经无水焦油/

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道路施工方案

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 JTGF30-2003 2、龙盛达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场区道路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为龙盛达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场区道路工程,路面结构:C30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7m宽重载路面板厚30cm ,7m宽普通路面为25cm , 4.5m 宽普通路面板厚25cm 。级配碎基层厚30cm ,素土夯实,人行道与道路、建筑物的连接处以及路缘与建筑物的连接处均以缓坡街接。道路上及距路边1.5m 处明沟均采用混凝土汽-15、20级盖板矩形明沟。 纵、横缝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互相错位。胀缝下部木嵌条采用软木板,灌入式填缝料采用聚氯乙稀胶泥。缩缝灌入填缝料采用聚氯乙稀胶泥。 主要工程量 三、施工案

(一)路基施工 场区路基全部挖至设计标高后,填筑级配碎,厚度为30cm。 1、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对路面进行抄测,全部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碾压,合格后填筑级配碎洒水碾压。 2、施工阶段 1)填筑的级配碎采用机械压实,其最大松铺厚度应按级配碎性质、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经过试验确定。 2)级配碎填筑时,必须浇水保持含水量。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采用集中场拌,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人工振捣间距300mm 左右,三角形、插花式,三轴机(振捣碾压摊平机)。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拌合场:认真做好拌合机械的安装工作及水泥计量、用水量的调配工作。 2、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设拌合站一座,拌合料采用3台东风翻斗车运输,拌合料的摊铺采用一台铲车。 每个工作面配7 - 9人进行人工找平。拌合料的碾压,采用台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时每个工作面三个人进行人工找平。砼振捣4人,切缝工4人,养生工2人。 3、材料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