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 -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合集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能结合 ,能充分发挥 学习者 的能动性 , 突 出高 职教 育特 色 ;教学 内容设 计 紧 密结合 职业 岗位标 准 ,用 图片 、动画 、
视 频手 段将 生产 过程 的实 践应 用融 合
了 良好 的基础 。为进 一 步推进教 育创
新 ,深 化教 学改革 ,加 强我 院教学基
本 建设 ,提 高课程 建设水 平 ,全面提 高教育 教学质 量 ,加大精 品课 程建设
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 内容。 ( 一)精 品课程建设 以来 经验交 流
情 况
学改 革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通 过精 品课 程 建设 ,形 成 了一支拥 有高 水平 学科 带 头人 、教科研 水平 高 、结 构合 理 的
师 资 队伍 ,具有 一套 体 系完 善 、内容
学校精 品课程积累 了丰富的教学 资
有兴 趣通 过 网络课 程 中提供 的链 接资 源进行知识 的拓展和延伸。 ( 三)社会评价
精 品课 程建设 自2 0 0 4 年 在河南 农 业 职业学 院启动 以来 ,即成 为学 校教
资源建 设是 一个不 断完 善 的过程 ,随 着现代 信息 技术 的发展 ,精 品课 程 的 信息化 建设 也需要 不断 提高 ,从 而更
验 和教 学设计 能力 较 强 ;教 学 内容 的 组 织和 呈现 、教学 方法 的使用 均采 用
《 园艺植物保护》 、 《 肉品加工技7 R 》2
门课程建 设成 为 国家级精 品课程 ,
《 牛羊生产》 、 《 果蔬贮 藏加 工技术》、 《 园 艺 植 物 种 子 生 产》、 《 园林 植 物 ( 基础) 》4 门课程建设 成为省级精 品课 程 , 钛 学英 、 ( ( 遗传学》、 《 食 用 菌生 产技术》 等6 8 门课程 建设 成 为 院级精 品课程 。 学校先 后投人 1 0 0 余 万元购买 了网 络空 间和精 品课程 建设软 件 ,建设精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作者:董晓星朴凤植赵仁亮来源:《河南教育·高教》2021年第12期摘要: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忽视行业和学科的发展,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滞后、学生热情持续性低、课堂教学效果差,无法达到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设施工程学课程组以学生综合技能和高阶素质的培养为课程产出目标,重新构建并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以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模式组织教学,围绕产出目标,设计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了适宜本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理解了学习的方法和创新的途径,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该模式可复制、易推广,具有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模式;项目化教学;高阶性农业设施是我国现代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我国设施农业行业发展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专业人才,从而服务于祖国新农村建设需要。

农业设施工程学课程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共72学时,主要包括园艺设施材料、设计、建造、性能和应用等,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

一、农业设施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农业设施工程学课程开设后,课程教学形成了“大班授课、小班实验”的模式,注重强化课程实践教学和教师教学技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堂教学仍然以传递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忽视了行业和学科的发展。

高等院校《食品化学》精品课程建设初探与实践

高等院校《食品化学》精品课程建设初探与实践
一 一
因此 , 与这两 门课 的授 课教师共 同研 究 , 笔者 确定 了食 品化学 的重 点是 研究食品 中的三大类物质 的结 构与性质。 然后对要讲述的这部分内容 , 课前做个测验 ,根据学生 掌握 的程度 和提 出的要求确定讲授 的具 体内 容 。这样确定 的讲课 内容更 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 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 内容 中吸纳 了食 品化学领域最新 的科技成果 ,本年度教 学内 容有大幅度更新 的部分 占到了总学时的 l%以上。坚持课程组教 师之 0 间互听课制度 ,全体教师 都要不断改进教学 方法 ,提高 自己的讲课 艺 术 , 用启发 式教学 , 采 结合 讲授 内容 , 当开 展课 堂讨 论 , 适 活跃课 堂气 氛, 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重视教学 内容和课 程体 系改革 , 课堂讲授 注重及时反映和应用本学科领域 的新知识 、 新技术 、 新成果和学科组研
构, 了解食 物风 味化合 物的基础知识 , 了解 食品化学领域最新 动态及进 展, 同时 ,食 品化学》 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 , 《 是 学生必需 通过实践才 能加 深对理论课 的理解 , 为后续 专业课 的学 习打好基础 。所 以, 并 该课 程的 教学增加 了实践性 内容 ,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食品化学 的原 理来 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提高学生 的独立思 考能力及动手能力[ 。 4 1 该课程 的师资力量较强 , 经过校级精 品课 程的建设 , 有关教师 在教 育思想 、 教学 内容 、 教学手段 及方法等 方面进行 了许多教 学改革活动 , 提高 了该课程 的教学水平 。现将 在 该课程建设 过程中所获得 的经验 作

助。
在理论课教学 中,适 当增加 了课堂讨论和教 师与学生之 间的教学 互动环 节 , 如采用个 别章节学 生参与讨论 , 让学生 进行讲解 , 教师提 问 的方式 ; 结合学科发展提 出问题让学 生查阅有关资料 , 提高 了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 续 加 强 师 资 培 养 继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组教师 的思想素质和业务 素质 ,我们继续 采取一 系列 措施 , 加强 师资培养 。 由于措施 得力 , 得了显著 的成绩 , 取 20 0 7年 1 名教 师攻 读博士后 , 引进西 北农 林科技大 学博 士 1人 , 名教 1 师正在河南农业大学攻读 博士学位 ,0 8年本课程 组有 2名教 师晋升 20 为讲师 , 名教 师被聘为硕士研究 生导师 。2名教 师于 20 1 0 8年 1 2月参 加了在 海南 召开 的全 国实验室 建设 和管理 会议 , 人 做 了报告 发 言 ; 1 20 年 8月 l —2 08 4 1日, 人 参加在 昆明举行 的第五届食 品科 学国际年 1 会 , 人与 2 0 年 1 月 2 -2 1 08 0 1 2日在南京参 加教育部食 品与 营养科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 议。 继续采取指导教师制 , 年教师都有指定 的指导教师 , 青 并且 制定青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项目一览表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项目一览表
农科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崔保安 户小英禹明增冯国庆尹新明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7号
农业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晓勇王云兰吴玉琴杨红朝张帅梁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8号
高等数学“双语教学”模式实现途径研究
梁保松曹殿立叶耀军陈振王建平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9号
农业院校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李喜芬陈洁张俊杰张冬梅刘佳
豫高教改鉴字〔2008〕115号
新世纪农林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赵卫东冯建灿李为张勇民李培玉
豫高教改鉴字〔2008〕116号
高等农业教育在中原崛起中的地位、作用研究
王艳玲禹明增邓振营户小英郭战伟
豫高教改鉴字〔2008〕117号
农业院校食品学科“产、学、研”相结合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王云兰宋莲军潘治利冯勤张建威
高校外语素质教育改革及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李慧周亚明刘艳秋孙庆娟刘涛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1号
优质资源共享和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尹新明牛庆义李福超彭文博李浩贤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2号
农林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及其教育途径探索
李为王红艳常丽李红娟周春开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3号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项目一览表
———————————————————————————————— 作者:
———————————————————————————————— 日期: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项目一览表
鉴定编号
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项目一览表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鉴定项目一览表
郑笑平金琳梁兵刘志梅吴亮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6号
农科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崔保安户小英禹明增冯国庆尹新明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7号
农业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晓勇王云兰吴玉琴杨红朝张帅梁
豫高教改鉴字〔2008〕128号
高等数学“双语教学”模式实现途径研究
高等农业教育在中原崛起中的地位、作用研究
王艳玲禹明增邓振营户小英郭战伟
豫高教改鉴字〔2008〕117号
高校不同培养层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杨德东王宾齐张倩华李为张朝阳
豫高教改鉴字〔2008〕118号
河南省高等学校布局、层次、学科专业结构研究
谭金芳户小英孙红王强王立河
豫高教改鉴字〔2008〕119号
豫高教改鉴字〔2008〕138号
高等农业院校构建科教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
张光辉赵翠萍杨德东许科红邓振营
豫高教改鉴字〔2008〕139号
生物统计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崔党群詹克慧许海霞程西永董中东
豫高教改鉴字〔2008〕140号
《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李冠峰徐广印李遂亮陈亮高献坤
豫高教改鉴字〔2008〕141号
农业院校食品学科“产、学、研”相结合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王云兰宋莲军潘治利冯勤张建威
豫高教改鉴字〔2008〕148号
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机教育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翁梅席磊冀亚丽刘倩
豫高教改鉴字〔2008〕149号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王保安张俊杰周聪贤李若薇余红卫
豫高教改鉴字〔2008〕150号
烟草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研究

教高〔2012〕1185号

教高〔2012〕1185号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2‟1185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单的通知各高等学校: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2012‟639号)要求,经学校申报、资格审查、网络评审、会议终审和网上公示,评选出了郑州大学《化工原理》、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等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5门(本科50门、高职25门)以及郑州大学《高分子化学》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门,现予以公布(附件)。

— 1 —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课程所在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被视为同意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省各高等学校。

课程所在高校要提供建设经费,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我厅将不定期对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荣誉称号。

用户可登录“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网址为),免费浏览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课程内容用作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各高等学校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费投入,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1.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2.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单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2 —附件1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 3 —— 4 —— 5 —— 6 —— 7 —— 8 —附件2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单— 9 —— 10 —— 11 —。

教高〔2007〕62号

教高〔2007〕62号

教高〔2007〕62号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7〕62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6年度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各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233号)、《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44号)的要求,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0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2006〕225号)的安排,我厅组织了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经过资格审查、专家网上初评、会议终审和网上公示等步骤,评出200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76门,现予公布(详见附件)。

一、荣誉称号期限。

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期间课程内容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取消所有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保证“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 向全省免费开放。

二、用户登陆。

用户可通过登录“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网页(登录办法:河南省教育厅网站点击“网上办公”栏中的“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进入,或从进入),浏览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三、网上运行和管理。

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要保证“省高校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并不断完善更新内容、提高质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网站正常运行。

确因技术原因需要中断的,必须在“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中注明原因。

所在学校和课程人员应及时排除问题,尽快恢复上网课程的正常运行。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内容用作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有关高校要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在有效期内,接受我厅组织的检查。

我厅将按照《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实施管理。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03]344号2003年7月9号各高等学校:按照〈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我厅制定了〈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开展高校精品课程旨在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助于推进教学信息化和提高教学效益,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私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

各高校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加大力度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和条件保障。

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促进形成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刊一流教学管理新局面,全面推进高校教学质量建设工作。

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择优推荐、省教育厅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

对于优秀的课程,省里将向教育部推荐,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选。

省教育厅将建立“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并接受网上申请,开展网上评审、网上公开精品课程等工作。

一、申报方式l、申报条件。

省高校精品课程原则上应是本科、高职高专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

申报“省高校精品课程”的课程必须已在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院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

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教授职称(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放宽)。

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己经上网。

同时,为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授课效果,还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抓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

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

2 申报步骤。

省高校精品课程申报由各高等学校统一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公文内容应包括申请学校名称、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主讲教师姓名等,不再附申请表格和说明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大学
关于公布2010年度教学质量考评结果的决定
各学院、校直各单位:
经个人自评、学院评定和学校复核三个步骤,对我校所有在岗在编专职任课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兼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了2010年度教学质量考评。

考评出许海霞等295位教师为优秀,其余教师为良好。

现予以公布。

农学院(18人)
许海霞董中东王志强熊淑萍周苏玫张学林李伶俐库丽霞
张静陈军营殷冬梅张幸果周艳张红瑞麻兵继苌建峰
常纪苹李文
林学院(28人)
闫东锋黄家荣武应霞范国强王艳梅阎丽朱玉芳王鹏飞
刘保国苏芳田国行苏志国卫红田朝阳吴明作沈连峰
王谦张发文徐兰兰姚彬彬陈岩吴波翟翠娟王寒烨
张曼金红寇渊博栗燕
牧医工程学院(35人)
张书松王月影朱河水刘建华张素梅潘玉善鲁维飞陈丽颖
杨明凡宁长申张君涛邓立新王川庆陈红英杨霞贺秀媛
王亚宾胡慧张志平菅复春王新卫夏平安廉红霞严学兵
贺丛任广志林峰孙桂荣李春丽刘忠虎金钺李改英
陈玉霞查光明孙宇
机电工程学院(25人)
焦有宙李燕田辉刘军李建伟徐桂转徐波何玉静
张红梅姚新胜胡建军李刚李冠峰姚传安李遂亮李慧琴
孙育锋李祥付赵汉雨郭前辉刘新萍王毅陈亮刘进军
叶芳
经济与管理学院(14人)
戴强赵翠萍王灿张锋晋洪涛刘向华贠鸿琬张朝辉
施卫杰李大鹏李劼吕春蕾梅付春李旸
植物保护学院(14人)
尹新明罗梅浩白素芬蒋金炜周琳谢桂英王红卫张晓婷
汪敏袁虹霞孙炳剑郑晓军刘春元孙淑君
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10人)
张建威赵改名张平安黄现青潘治利柳艳霞祝美云赵秋艳
李梦琴谢新华
生命科学学院(18人)
赵一丹汪月霞袁志良李春奇王伟石永春许君孟凡荣
张小霞梁振普王明道苏丽娟刘亮伟张世敏王风芹李琰
赵玉萍王爱武
文法学院(15人)
柴继欣侯晓康建利程松杰程春丽张帅梁毋晓蕾张颖举贺娜张奎力刘华吴亮孙金华姚锡长秦剑军
信息管理学院(23人)
丁立冯志慧王丽娟余华冀亚丽翁梅尚俊平夏斌虎晓红郑光乔红波李艳华王建平温建孙成金马巧云王瑞何春花李晔刘俊娟张荣陈振闾素红
外国语学院(23人)
陈洁周聪贤魏少敏年慧敏聂宝玉刘佳何炫周丹王丽余红卫韦克利宋晓川赵凤玲门娜娜王胜利张莉张冬梅魏随群赵静静靳振勇邱丽君李沛宋利存
国际教育学院(1人)
屠克
资源与环境学院(11人)
黄珺嫦栗滢超路婕蔚林化党领李慧刘世亮苗玉红赵鹏霍晓婷王卫武
理学院(20人)
孟磊金显春刘小花宁爱民李伟胡晓娟金秋杨国玉王志敏刘朝晖万郑凯王敏杰赵安庆林爱英袁超李聪张益维樊彩霞贾芳邢玉清
体育学院(11人)
上官义勤沈小乐和光磊王凌娟王献斐冯建荣唐大鹏梁昱孙琦祝红王慧
烟草学院(12人)
符云鹏时向东张小全殷全玉邵惠芳韩富根刘国顺史宏志叶协锋贺帆杨永峰王富华
园艺学院(8人)
孙治强朴凤植李建吾简在海谭彬贾芝琪李静陈延惠学工部(9人)
侯金超杨喜洲徐宪贾磊牛青杨徐峰孙淑娥代莉郑奇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