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特点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 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性试验以及 药敏试验等。
CCK8法与其他检测法的优势
实验材料
小鼠、75%酒精、PBS缓冲液(PH7.4) 红细胞裂解液、RPMI-1640不完全培养液 、胎牛血清、刀豆蛋白A、CCK8检测试剂 盒
眼科剪刀、镊子、酒精棉球、注射器枕芯、 无菌平皿、尼龙指套、15mL离心管、微量 移液器、枪头、血球计数板、计数器
淋巴细胞在体内外接受有丝分裂原刺激后,静止淋 巴细胞向母细胞转化。这种转化的细胞DNA合成增 加,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以及出现有丝分裂等 形态变化。
淋巴细胞体外检测方法---形态检测法
主要根据淋巴细胞在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过 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经染色 镜检即可计算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96孔板布局
PBS孔
调零孔 未刺激组 刺激组
K8检测:培养结束后,每孔(调零组、未 刺激组、刺激组)加入10 μL CCK8溶液,将 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1-4小时,用酶标仪测 定在450nm处吸光度。
优点:简便易行,仪器简单 缺点:受实验者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和重复
性较差
同位素渗入法
根据淋巴细胞转化程度与DNA合成增加呈明显正相关 ,此时若加入用同位素标记的DNA前体物质胸腺嘧啶 核苷(3H-TdR),即可被转化的淋巴细胞摄取而渗入 到DNA分子中。培养结束,通过检测β射线来测定渗入 淋巴细胞内3H-TdR的量,能客观精确分析淋巴细胞的 转化程度。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实验目的
掌握免疫细胞基本培养方法 掌握一到两种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了解淋巴细胞体外检测的原理
基本概念
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如受到一定物质刺激 ,可出现体积增大转化为母细胞、代谢旺盛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等细胞转化现象, 所以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实验,可了 解T细胞功能

细胞原代培养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细胞原代培养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培养前后观察淋巴细胞悬液有何不同? 2. 培养前后观察淋巴细胞悬液有何不同? 实验注意问题? 3. 实验注意问题?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 淋巴细胞的培养 (Lymphoc浮细胞的培养方法 悬浮细胞的形态特征观察
实验原理
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有丝分裂原受 当在培养液中加入丝裂原PHA PHA时 体,当在培养液中加入丝裂原PHA时, 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 使其活化增殖. 使其活化增殖.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4)洗剂淋巴细胞
D'Hanks液4 ml 4 ml洗一次 1640完全培养液4 ml 4 ml洗一次 每次1000rpm离心5 min,弃大部分上清, 约留1ml计数.
实验步骤(5)细胞计数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一般计数四周大方格 四周大方格内细 四周大方格 胞,密度计算公式为: 细胞密度(个/ml)=(4 大方格细胞总数 /4)×10000×稀释倍数
实验材料
骨髓细胞:来自小鼠股骨
设备及主要用品
1, 纯水制备设备 2, 电热干燥箱 3, 高压蒸汽消毒锅 4, 离心机 5, 超净台 CO2 6, CO2培养箱 过滤器及0 22 7, 过滤器及0.22m滤膜 8, 血球计数板 9,培养瓶或培养皿
实验试剂
(1)RPMI 1640 基础培养液 )
(2) 小牛血清(灭活) ) 小牛血清(灭活) (3) 青,链霉素 ) (4) PHA(2 mg/ml) ) ( ) (5) Hank's液 ) 液 (6) 5%NaHCO3 ) % (7) 75%酒精棉球 ) %
(2)获取骨髓细胞
1)断颈处死小鼠,浸泡在75%乙醇中3-5min. 2)剪切后肢,去掉肌肉,剥出股骨放入2%柠檬酸钠溶液 中,剪刀剪开两端,用注射器吸取溶液吹打将骨髓细 胞冲出,直至骨髓腔呈白色,将骨髓细胞溶液1000rpm 离心10min. 3)弃上清,将细胞重悬于2mlHanks液.

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检测

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检测

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1 样品配制精确称取样品于灭过菌的eppendorf管中,用无菌的PBS配制成浓度5mg/mL 的样品液。

充分溶解然后以15000g离心30min,无菌条件下将上清转移至新的无菌eppendorf管中,将样品稀释成所需浓度待用。

2 小鼠淋巴细胞的制备选取8-10周龄,体重22±1g的Balb c或C57BL/6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脾脏,用PBS冲洗3~4次。

将脾脏磨碎后过100目筛,过筛后的混悬液以400g/min 离心6min。

吸去上清液,沉淀中按每只小鼠1.5mL的量加入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反复冲打,静置10min后,加PBS至50mL,然后以400g/min离心6min,吸去上清液,加PBS缓冲液冲洗并离心2遍后,吸去上清,加入RPMI1640培养基(含双抗及10%胎牛血清)混匀,用细胞计数仪计数并稀释成2×106个/mL细胞液备用。

3 细胞培养将2×106个/mL淋巴细胞悬浮液加至96孔板中,每孔加180μL,同时加入20μL样品液,以20μL PBS和20μL 60μg/mL的PHA溶液分别作阴、阳性对照。

于37℃、含5%的CO条件下培养3d,加入相应试剂测定24 淋巴细胞增殖率的测定4.1 Alamarblue试剂测定法在上述细胞培养的96孔板中,每孔分别加入20μL Alamar Blue试剂,再培养,加Alamar Blue试剂前及变色后分别用ELISA自动读板仪测定570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然后根据Alamar Blue试剂的公式计算各种样品对淋巴细胞增殖率。

计算公式为:增殖率(%)=[117216×Aλ570(sample)-80586×Aλ600(sample)]/[117216×Aλ570(control)-80586×Aλ600(control)]×100%4.2 MTT法测定4.2.1 MTT 溶液的配制方法称取MTT 0.5g溶于100 ml的磷酸缓冲液(PBS)中,用0.22μm滤膜过滤分装,-20℃避光保存。

一种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及扩增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及扩增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93447.0(22)申请日 2017.06.26(71)申请人 杭州中赢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楚天路88号(72)发明人 王冶陶 吴忠福 彭昉 刘慧显 王俊俊 俞英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 巩克栋(51)Int.Cl.C12N 5/0783(2010.01)C12N 5/10(2006.01)A61K 35/17(2015.01)A61P 35/00(2006.01)A61P 35/02(2006.01)A61P 31/04(2006.01)A61P 31/12(2006.01)A61P 31/10(2006.01)A61P 33/00(2006.01)A61P 1/16(2006.01)A61P 31/20(2006.01)A61P 31/18(2006.01)A61P 31/1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及扩增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及扩增方法和应用。

所述培养体系包括: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12和CD80的混合物。

采用本发明培养体系扩增的NK细胞,NK细胞纯度高,对肿瘤细胞杀伤力强,在第14天可以将NK细胞扩增约9100倍,达到各种临床适合治疗病症预期疗效应用要求;解决了临床应用培养体系的安全性问题,有效降低NK细胞的应用成本,为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广谱应用奠定了基础。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07177548 A 2017.09.19C N 107177548A1.一种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体系包括: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12和CD80的混合物。

MMT

MMT

实验步骤
1. 无菌制作脾细胞悬液 1)无菌条件下取试验各组脾脏 2)在盛有10 ml 4℃ Hank's液的烧杯中 将脾以眼科剪剪碎 , 经200 目尼龙网轻柔研磨后过筛 , 收 集细胞悬液, 将滤液以1 500 r/min 离心5 min。 3)倒去上清液体, 观察沉淀细胞体积。以10:1 体积比 加入红细胞裂解液混匀。 4)静置2 min 后, 立即加入4 ℃ 10 ml Hank's液, 以 1 500 r/ min 离心5 min。 5)倒去上清液体, 用Hank's液反复洗涤细胞2 次。 6)最后一次离心前进行细胞计数 , DMEM培养基重悬细 胞, 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 ml
MTT法:活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以MTT为底物,形成蓝色的甲臜 ( Formazan )颗粒沉积于细胞内或细 胞周围,经 DMSO 溶解后为紫色溶液, 可用酶标测定仪测定 OD570 的值 , 来间 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ConA 刺激淋巴细胞 → 出现淋巴细胞转 化现象→加入MTT→活化的淋巴细胞使 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 晶甲瓒 → 二甲基亚砜溶解细胞中的甲 瓒→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70nm波长处测 定其OD值

预பைடு நூலகம்结果:

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无菌取肝素抗凝外周血 5 ml, 沿管壁缓慢加入到含 6 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 离心管中 ,两液之间形成界面 ; 2 000 r/min 离 心 20 min, 收集分离液界面上富含淋巴细胞的液 体加于另一离心管中 , 1 000 r/min离心 7 min, 弃上清 ; 淋巴细胞用 Hank's 液洗涤二次后加入 DMEM完全培养液 ,配制成细胞数 5 × 10^6 /ml 的单细胞悬液。( Hank's 液是一种平衡盐溶液, 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取材时组织块的漂洗、细胞的 漂洗、配制其他试剂等)

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最佳条件的筛选

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最佳条件的筛选

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最佳条件的筛选刘宸铄;刘芳;杨鸣琦【摘要】[目的]探讨磺酰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选用SRB法对淋巴细胞含量(1×105,1×106,2.5×106,5×106,7.5×106和1×107 mL1)、ConA质量浓度(5.0,7.5,10.0,12.5和15.0 μg/mL)、培养时间(36,48,60 h)3个因素进行组合设计培养T淋巴细胞,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SRB显色后用酶标仪在492 nm波长处测量OD492值,计算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筛选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淋巴细胞含量1×106 mL-1,ConA质量浓度5.0 μg/mL,培养时间48 h.[结论]确定了体外培养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ConA质量浓度、培养时间及淋巴细胞含量,证实用SRB法检测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可靠,是切实可行的淋巴细胞数量与活性检测方法.【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41)007【总页数】5页(P15-18,24)【关键词】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磺酰罗丹明B法【作者】刘宸铄;刘芳;杨鸣琦【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3;S858.31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推荐的一种抗癌药物筛选方法,该方法发明于1990年,具有快速、经济、灵敏的特点[1],其测量结果不受时间影响,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细胞数量与活性的检测。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250)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250)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1. 对显微镜来说,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放大倍数。

()答案:错误解析:显微镜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分辨率而不是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可根据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调节,可大可小,并不能作为性能参数。

2. 恶性肿瘤的迅速增长是由于细胞周期的时间变短,细胞分裂加快。

()答案:错误解析:恶性肿瘤的迅速增长是因为肿瘤细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没有接触抑制现象,从而使得细胞分裂的速度加快。

3. 虽然龟的最高寿命是175岁,而小鼠的寿命只有几年,但它们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分裂的极限基本相同。

()答案:错误解析:龟细胞体外培养可分裂100次以上,而小鼠细胞在体外分裂的次数一般不超过30次。

4. 146bp的DNA双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两圈整,并由组蛋白H1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

()答案:错误解析:146bp的DNA双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的20bp 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

5. 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是以贴壁的方式进行生长。

() [中山大学2009研]答案:错误解析: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悬浮生长。

6. IP3是PKC系统中的第二信使,它直接激活内质网上的钙泵,动员Ca2+的释放。

()答案:错误解析:IP3不能激活钙泵,只能激活内质网膜中的钙离子通道。

7. 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它的顺面总是在它的凸面。

()答案:错误解析: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靠近细胞核的一面扁囊弯曲成凸面被称为顺面,但顺面并非总是在高尔基体的凸面,在细胞发育的某个阶段可能位于高尔基体的凹面。

8. 在内质网,脂质合成的部位和催化糖基化的部位都位于内质网腔面的一侧。

体外培养的细胞生物学特点

体外培养的细胞生物学特点
体外培养的细胞与体 内同种细胞的异同
相同点:1,基本生物学特征相似 2,仍存在细胞和细胞、细胞和基质的
相互关系
3,具有相同的细胞结构
4,都能进行增殖和分化
举例分析
1.培养的细胞之间仍有在形态和机能上的相互 依存关系。 在结构上,如:上皮细胞仍见有桥粒 在生理活动上,单个细对细胞外基质仍 有依存性
5, 通常的体外培养是一个2D培养环境,与体 内的3D环境相比,体外培养细胞由于受到的 限制相对较小因而骨架铺展的更开。通过细胞 骨架F-actin染色可以清楚地发现体外培养的 细胞张力丝清晰,骨架自由伸展,细胞呈无规 则形状。
谢谢!
不同点: 由于人工所模拟的条件与体内实际情 况仍不完全相同当细胞被置于体外培养 后久了,生物学特征必然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 1,单个细胞虽然能够增殖,但不如群体
细胞能力强
2,相对孤立、相对单一 3,不受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 4, 贴壁生长和铺展 5,接触抑制和密度依赖性
举例分析 1,失去原有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如:肌肉细胞—纤维化, 2, 分化减弱或不显 3,出现类似“返祖”现象:细胞趋向单一化 4,获得不死性或变成具有恶性性状的细胞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特性
通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外周血中是没有分裂细胞的,只有在异常情况下才能发现。

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于G1期或G0期的非增殖状态。

体外培养时经一定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刺激,T淋巴细胞可转变为淋巴母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行有丝分裂。

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经过68-72小时(三个周期)的短期培养,即可产生大量的增殖期细胞群。

淋巴细胞在体内外一般是不分裂的,在培养过程中须添加刀豆球蛋白(ConA) 、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2 ( IL - 2) 、植物血凝素(PHA) 、丝裂霉素等促分裂剂和抗原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