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甲基橙指示剂

MSDS甲基橙指示剂
MSDS甲基橙指示剂

MSDS甲基橙指示剂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物质安全资料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橙指示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甲基橙指示剂 ,gold orange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orange

企业名称:台湾默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南京东路5段188号6-5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2-27422766

企业应急电话:02-27422788 转 320

技术说明书编码:159275,101322

生效日期:2004年9月1日

国家应急电话:事故应急救援(021)62533429(F) , FAX(021)62563255 , 火警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甲基橙指示剂分子式:C14H14N3SO3Na 有害物成分:甲基橙指示剂浓度:100%

CAS No.:547-58-0 分子量:327.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类毒性物质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眼睛接触,食入.

健康危害:食入具有毒性作用

主要症状: -

环境危害:为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不可燃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1、立即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

2、以大量的水冲洗患部.

眼睛接触:1、将眼睑打开并用水冲洗10分钟;2、如感到不适,立即通知眼科医师.

吸入:1.立即移去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食入: 1.使患者喝入大量的水

2.催吐

3.立刻看医生

对急球人员的防护:1.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

2.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医生须知: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1.具可燃性,与空气混合时可能会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

2.火灾时可能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Page: 1 /5

有害燃烧产物: -

灭火方法:

小火时:以化学干粉、CO2或喷水沫等灭火剂,控制火势大火时:

1、以化学干粉、CO

2、耐酒精型泡沫或喷水沫等灭火剂,控制火势 2、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将容器自火场中移出

3、围堵收集火场罐救排出的消防水,待日后处理,不要驱散泄漏物灭火剂:储存区域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其他资讯: 1.与水会产生危险性蒸气2.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进入地表或地下,防止二次污染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注意事项:

1. 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

2. 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的人员负责.

3. 在污染区的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防护设备

4. 询问供应商清除该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 避免与此物质接触.避免产生蒸汽,勿吸入此气体。环境注意事项:

1. 对该区进行通风换气.

2. 移开该区所有发火源.

3. 若物质释放到周围环境则应通知当,地环保相关单位.

4. 避免与此物质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

消除方法:

1. 排除所有引火源

2. 有未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时,不可接触危险容器和外泄物.

3. 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排水沟底下室或狭隘空间

4. 用干砂、干泥土或其他不燃性物质吸附或覆盖,必将其移入容器中

5. 勿将水注入容器中.

其他注意事项: 已污染的吸收剂,与外泄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1、在通风良好处小量使用,并远离火源

2、使用经认可有标签的容器,不用时保持密闭,并避免损坏

3、容器接地,转装时应等电位连接

4、工作场所张贴禁止抽烟

5、避免与皮肤接触

6、须备随时可用与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备

7、避免释出蒸汽、雾滴及粉尘进入工作区域的空气中

8、使用气密式容器,保持良好的密封,贴上标示和避免容器受损

9、使用耐火容器

10、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溅到眼睛及皮肤

储存注意事项:

1.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无阳光直照的地方。

2. 储存须远离热、发火源及不相容物如强氧化剂

3. 储存在贴有标示的适当容器里,并限量贮存 .

Page: 2 /5

4. 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应该紧密的盖好,

5. 避免容器受损并定期检查贮桶有无缺陷如破损湖泊溢漏

6. 于适当处张贴警示标示

7. 贮存区与员工密集的工作区域分开,限制人员接近该区 8. 贮存区域及附近需要配备可用的饿灭火器材

9. 用不产生火花且接地的通风系统与电器设备,以免其成为发火源 10. 储存温度:此物质应存放在15到25摄氏度间的环境中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八小时日时量平短时间时量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生物指标 MAK(德国作业环境均允许浓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

- -- - - --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1、局部排气装置 2、整体换气装置

呼吸系统防护:需要,蒸汽产生时

眼睛防护:需配带

身体防护:--

手防护:需配带

其他防护:-

卫生措施:1、工作后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要告知洗衣人员污

染物的危害性。

2、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3、依所建议之皮肤防护软膏来使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微弱的独特气味的橘色固体

pH值:6.5 (在20?。5g/l)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爆炸上限,(V/V):-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溶解

性:5g/l (水;20?) 1g/l(乙醇,20?)

主要用途:-

其他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会发生

分解产物:--.

Page: 3 /5

其他: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60mg/kg(喂食,大鼠)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眼睛接触,会对眼睛造成刺激,有失明危险致敏性:-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

其他:

1、下列大致适用于含氮染料

有潜在的至癌性,其他危害特性仍应考量 2、此物质与其他化学物质共同处置时需要小心操作以免危险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此物质大部分的生态影响数据均无可用的资料 .生物影响: 不要使其进入水源、废水或土壤中。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 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

1. 参考相关法规处理

2. 此化合物的残留物仍视为特殊废弃物.

3. 建议您与政府环保单位联系或是由经认可的合格代行废弃物处理公司代为处理.

包装:

1. 废弃处置应依法令的规定

2. 污染物的包装应与原化合物的包装要求相同

3. 若无法规上的特别要求说明,则未含污染物的包装可采取与家庭废弃物相同的处理方式或

是回收.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2811

包装标志:有毒物质

包装类别:III

包装方法: -

Page: 4 /5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1、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为第6类毒性物质 2、国际法规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台湾默克股份有限公司的MSDS

填表时间:2004年7月20 日

填表部门: SHE 制表人电话

数据审核单位: 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环境部(SHE)

修改说明:第一次改版改版时间:2007年2月15日改版人电话其他信息:--

Page: 5 /5

(完整版)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序号 (No.) 名称(Name) pH变色范围 (pH transition interval) 酸色 (Acid color) 碱色(Base color) pKa 浓度(Concentration) 1 甲基紫(第一次变色)0.13~0.5 黄绿0.8 0.1%水溶液 2 甲酚红(第一次变色)0.2~1.8 红黄- 0.04%乙醇(50%)溶液 3 甲基紫(第二次变色) 1.0~1.5 绿蓝- 0.1%水溶液 4 百里酚蓝(第一次变色) 1.2~2.8 红黄 1.6 5 0.1%乙醇(20%)溶液 5 茜素黄R (第一次变色) 1.9~3.3 红黄- 0.1%水溶液 6 甲基紫(第三次变色) 2.0~3.0 蓝紫- 0.1%水溶液 7 甲基黄 2.9~4.0 红黄 3.3 0.1%乙醇(90%)溶液 8 溴酚蓝 3.0~4.6 黄蓝 3.85 0.1%乙醇(20%)溶液 9 甲基橙 3.1~4.4 红黄 3.40 0.1%水溶液 10 溴甲酚绿 3.8~5.4 黄蓝 4.68 0.1%乙醇(20%)溶液 11 甲基红 4.4~6.2 红黄 4.95 0.1%乙醇(60%)溶液 12 溴百里酚蓝 6.0~7.6 黄蓝7.1 0.1%乙醇(20%) 13 中性红 6.8~8.0 红黄7.4 0.1%乙醇(60%)溶液

14 酚红 6.8~8.0 黄红7.9 0.1%乙醇(20%)溶液 15 甲酚红(第二次变色)7.2~8.8 黄红8.2 0.04%乙醇(50%)溶液 16 百里酚蓝(第二次变色)8.0~9.6 黄蓝8.9 0.1%乙醇(20%)溶液 17 酚酞8.2~10.0 无色紫红9.4 0.1%乙醇(60%)溶液 18 百里酚酞9.4~10.6 无色蓝10.0 0.1%乙醇(90%)溶液 19 茜素黄R (第二次变色)10.1~12.1 黄紫11.16 0.1%水溶液 20 靛胭脂红11.6~14.0 蓝黄12.2 25%乙醇(50%)溶液 混合酸碱指示剂 序号 (No.) 指示剂名称(Indicator name) 浓度 (Concentration) 组成 (Constitution) 变色点pH(Transition point pH) 酸色 (Acid color) 碱色(Base color) 1 甲基黄0.1%乙醇溶液1:1 3.28 蓝紫绿 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 2 甲基橙0.1%水溶液1:1 4. 3 紫绿 苯胺蓝0.1%水溶液 3 溴甲酚绿0.1%乙醇溶液3:1 5.1 酒红绿 甲基红0.2%乙醇溶液 4 溴甲酚绿钠盐0.1%水溶液1:1 6.1 黄绿蓝紫 氯酚红钠盐0.1%水溶液 5 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 7.0 蓝紫绿 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 6 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 7.2 玫瑰绿 溴百里酚蓝0.1%乙醇溶液 7 甲酚红钠盐0.1%水溶液1:3 8.3 黄紫 百里酚蓝钠盐0.1%水溶液 8 酚酞0.1%乙醇溶液1:2 8.9 绿紫 甲基绿0.1%乙醇溶液 9 酚酞0.1%乙醇溶液1:1 9.9 无色紫 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 10 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2:1 10.2 黄绿 茜素黄0.1%乙醇溶液 注:混合酸碱指示剂要保存在深色瓶中。 氧化还原指示剂 序号 (No.) 名称 (Name) 氧化型颜色 (Oxidized color) 还原型颜色(Reduced color) Eind/V 浓度(Concentration) 1 二苯胺紫无色+0.76 1%浓硫酸溶液 2 二苯胺磺酸钠紫红无色+0.84 0.2%水溶液 3 亚甲基蓝蓝无色+0.532 0.1%水溶液 4 中性红红无色+0.24 0.1%乙醇溶液 5 喹啉黄无色黄- 0.1%水溶液 6 淀粉蓝无色+0.53 0.1%水溶液 7 孔雀绿棕蓝- 0.05%水溶液 8 劳氏紫紫无色+0.06 0.1%水溶液 9 邻二氮菲-亚铁浅蓝红+1.06 (1.485g邻二氮菲+0.695g硫酸亚铁)溶于100ml水 10 酸性绿橘红黄绿+0.96 0.1%水溶液

丙二醇甲醚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二醇甲醚 产品名称:丙二醇甲醚(PM) 产品英文名: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CAS No:107-98-2 分子式:CH2OCH2CHOHCH2 分子量: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动物实验显示本品有轻度麻醉性及刺激性。未见职业性危害。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六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甲基橙的制备

甲基橙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甲基橙的制备学习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实验操作; 2. 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甲基橙是一种指示剂,它是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N,N-二甲基苯胺的醋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偶合得到的。偶合首先得到的是嫩红色的酸式甲基橙,称为酸性黄,在碱中酸性黄转变为橙色的钠盐,即甲基橙。 三.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仪器: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干燥表面皿,滤纸 ,KI -淀粉试纸 。 试剂:对氨基苯磺酸 2.0g ,亚硝酸钠 0.8g ,5%氢氧化钠10 mL ,N,N -二甲基苯胺 1.3 mL , 氯化钠溶液20ml ,浓盐酸 2.5mL ,冰醋酸 1 mL ,10%氢氧化钠15ml ,乙醇4ml. 四.所用化学药品物理性质 外观 溶解性 熔点 毒性 相对分子质量 对氨基 苯磺酸 白色至灰白色 粉末 在冷水中微溶,溶于沸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288℃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具有刺激作用 173.83g/mol N,N -二甲基苯胺 淡黄色至浅褐色油状 微溶于水,溶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芳香族 1.5~ 2.5℃ 高毒。吸入其气体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121.18g/mol NH 2 HO 3S NH 3 O 3S NaOH NH 2 NaO 3S H 2O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3:30~13:35 称取2.00g 对氨基苯磺酸于100ml 烧杯中,再加入10ml5%NaOH ,水浴加热至溶解。 对氨基苯磺酸为白色粉末状,溶解后溶液呈橙黄色。 13:35~13:42 让溶液冷却至室温。 13:42~13:54 向溶液中加入0.8gNaNO3和6ml 水,混合均匀后,冰水浴冷却。 加入NaNO3后,溶液的橙色变淡,溶液中有白色的小颗粒。 13:54~14:01 将2.5ml 浓HCl 慢慢加入到13ml 的水中,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到溶液中。然后用KI-淀粉试纸检验。 加入HCl 后溶液颜色加深,变成了红色溶液,但溶液中又有很多白色颗粒。KI-淀粉试纸呈紫色。 14:01~14:17 冰水浴15min.制得重氮盐。 溶液分层。下层为白色颗粒。 14:20~14:30 将1.3mlN,N-二甲基苯胺和1ml 冰醋酸加到试管中,震荡混合后,边搅拌边加到重氮盐中,搅拌10min 。 N,N-二甲基苯胺淡黄色 液体,有刺激臭味 有机溶剂。 甲基橙 橙红色 鳞状晶体或粉末 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300℃ 低毒类,对眼睛有刺激性 327.33g/mol

高氯酸钠msds

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1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用亮绿萃取高氯酸根离子中流动注射歧管的发展[刊,英]/Burns D.T.;Chimpalee N.;Harriot M.//Anal.Proc.(London).-1989,26(1).-4~5 《分析化学文摘》1990.8. 5.环境标准: 美国灌溉水有害临界浓度1~10ppm(水稻)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1,2-丙二醇的msds

物料安全资料(MSDS) 1,2-丙二醇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1,2-Propanediol 企业名称:广州市新港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274号首层 邮编:510280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2006年10 月19 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名称:1,2-丙二醇 化学品分子式:C3H8O2 分子量:76.10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 1,2-丙二醇 1 0 0 %57-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皮肤接触及食入有害。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以特别注意对水体的保护。 燃爆危险: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感到不适,就医。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蒸汽比空气重。在火场中可产生可燃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干粉,水,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气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不要吸入蒸汽/ 浮质。避免产生尘土和吸入尘土。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保持干燥。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 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聚乙烯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801建筑胶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聚乙烯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lyvinyl alcohol 英文名称2:PVA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11 CAS No.:9002-89-5 分子式: [C2H4O]n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聚乙烯醇 9002-8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加热分解产生易燃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的制备-学生用

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的制备 一、训练要求 1、学习和掌握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制备原理和方法,清楚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制备方案的查询和选择。 2、根据所确定的方案查阅并记录原料、中间产物、副产物、产品的常规物性和毒理性质。做实验环境的评估、选择和安全预案。 3、理解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且在合成操作后,有逻辑的明确提纯方案。 4、根据实施路线和数量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玻璃仪器,辅助装置,并能够正确、熟练的搭建实验装置。 5、能够熟练的操作仪器,控制反应进程,对粗品进行纯化处理,进行基本的性质检测。 6、实验训练中,能够仔细观察现象,正确分析现象的原因,进行对应的正确操作与处理。 7、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的归纳、整理、计算。 8、本实验要求熟练掌握:试剂的称量、低温合成、洗涤与抽滤操作、干燥、以及熔点仪的使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偶氮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反应设备的搭建,减压抽滤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通过减压抽滤去除固液混合组分中非产品成分的方法。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粗品的重结晶提纯。 本制备过程的粗产物是固液非均相体系,并含有副产物,使用减压抽滤和重结晶的处理方式,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是典型的固液混合相产物处理方法,在有机合成操作中具有代表意义。 三、试验原理 中文别名:金莲橙D 英文名称::Methyl Orange 结构式: 外观与性状:橙黄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分子量:327.24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 变红,pH>4.4变黄,3.1~4.4呈橙色。

相对密度:1.28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最大吸收波长:505nm 在酸碱滴定中主要用作酸碱指示剂,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可以用作氧化还原指示剂,在催化动力光度分析和氧化还原光度分析中主要用作还原剂,在配合物水相光度分析中主要用作配位剂。 主反应: 甲基橙是指示剂,它是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N ,N —二甲基苯胺的醋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偶合,首先得到亮黄色的酸式甲基橙称为酸性黄,在碱中酸性黄转变为橙黄色的钠盐,即甲基橙。 大多数重氮盐很不稳定,温度高时易发生分解,所以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都需在低温下进行。同时强酸性介质的存在,防止重氮盐与未反应的芳胺发生偶合。 对氨基苯磺酸是两性化合物,其酸性比碱性强,能形成酸性内盐,它能与碱作用生成盐,难与酸作用生成盐,所以不溶于酸。但重氮化反应要求在酸性溶液中完成,因此,首先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碱作用,生成水溶性较大的对氨基苯磺酸钠,再进行重氮化反应。 四、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重氮盐的制备 第一步:在100 mL 烧杯中,加入2.1 g 对氨基苯磺酸,10 mL 5% NaOH 溶液,水浴中,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 第二步:加入0.8 g 亚硝酸钠,溶解。搅拌下将混合物分批倒入装有13 mL 冰水和2.5 mL 浓盐酸的烧杯中,保持温度在5 ℃以下(重氮盐为细粒状白色沉淀)。冰盐浴中放置15 min ,使重氮化反应完全。 第二部分,偶合反应 第一步:在另一烧杯中加入1.2 g N , N-二甲基苯胺,溶于1 mL 冰醋酸中,不断搅拌 NH 2 HO 3S NH 3 O 3S NaOH NH 2 NaO 3S H 2O

亚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亚氯酸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亚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hlori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固体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71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83 穿防火/阻燃服装。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6+P360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P371+P380+P375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灭火。

二丙二醇MSDS

标 识 中文名: 二丙二醇 英文名:Dipropylene glycol 分子式: C6H14O3 分子量: 134.17 C A S 号: 110-98-5 ? RTECS 号 : UB8765000 ? U N 编号: 2810 ?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略呈粘胶状的液体,有吸湿性。 主要用途:用于聚酯树脂的制造, 凝固点(℃): -40 相对密度(水=1):1.03 沸点(℃):232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4.63 饱和蒸汽压(kpa ):0.13(74℃)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甲醇、乙醚 临界温度(℃):不适用 临界压力(Mpa ):不适用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可燃 建规火险等级:无相关资料 闪点(℃):118 爆炸下限%(v/v ): 2.9 引燃温度(℃):320 爆炸上限%(v/v ):12.7 危险特性:皮肤刺激性小。对人无不良作用。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物,强酸,强碱。 灭火方法:遇到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防止与热分解产物接触。 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包 装 与 存 储 危险性类别:无危害类别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无 包装类别: Z01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几种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1. 1%酚酞 配制方法:称取1g酚酞,用100mL无水乙醇溶,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2. 甲基红指示剂 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配制方法:称取1g甲基红,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 3. 0.1%溴甲酚绿 用途:配制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配制方法:称取1g溴甲酚绿,用1000mL无水乙醇溶解,变色范围pH3.6~5.2(黄→蓝)。 4.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用途:测蛋白质用指示剂 配制方法:临用时按0.1%甲基红:0.1%溴甲酚绿=1:5体积比混合而成 5. 淀粉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6. 溴百里香酚蓝(溴麝香草酚蓝) 配制方法:0.10g溶于8.0ml 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黄6.0--7.6蓝7.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即得。 8. 甲基橙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3.2~4.4(红→黄)。 9. 铬黑T指示剂 配制方法:取铬黑T 0.1g,加氯化钠10g,研磨均匀,即得。 10. 碘化钾淀粉指示液 配制方法:取碘化钾0.2g,加新制的淀粉指示液100ml使溶解 11. 1,10-菲罗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液 配制方法:称取1.6g1,10-菲罗啉及1g硫酸亚铁铵(或0.7g硫酸亚铁),溶于100mL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

乌洛托品MSDS中英文

乌洛托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名称: Chemical Product: 化学品中文名称:六亚甲基四胺 Chemical Chinese Name:六亚甲基四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hexamethylenetetramine Chemical English Name:hexamethylenetetramine 分子式: C 6 H 12 N 4 Molecular Formula:C 6 H 12 N 4 分子量:140.18 Molecular Weight:140.18 成分/组成信息: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主要成分:纯品 Key Component: Technical-pure Grade CAS No.: 100-97-0 危险性概述: Hazards Identification: 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Health Hazard: The main cause of dermatitis and eczema dur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Skin rashes are polymorphic, extremely tickle. It starts with the contacting area then spread even throughout the whole body. 急救措施: 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Skin: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wash the skin wi t h SOAP and water thoroughly.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Eyes: L ifting the eyelid, with flowing water or normal saline flush. Seek medical advice.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Inhalation: Rapidly run away from the site to the fresh air. Keep respiratory tract clear. Have oxygen therapy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Tak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mmediately, if breathing stops. Seek medical advice.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Ingestion: Drink enough warm water and induce vomiting. Seek medical advice.

1,2-丙二醇MSDS

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1,2-propanediol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methyl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 分子式:C3H8O2 分子量:76.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2-丙二醇57-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产品与公司辨识 商品名水性丙烯酸涂料 产品类型/品牌水性涂料 企业名称广东广诚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应急电话4001878792 136******** 2、组成成分 3、危险性概述 险性类别:非危险品 侵入途径:可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吸收入人体。 健康危害:接触此化合物对人本无危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物无毒,可能对水域造成长期损害。 燃爆危险:不易燃烧,不易爆炸。 4、急救措施 如与皮肤接触,接触此化合物对人休无危害,可用清水及肥皂清洗,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

如误吞服:切勿饮用如奶类等含脂类饮品,请立即就医。 如与眼睛接触:需以大量清水洗最少20到30分钟,不要在患处使用任何药品,立即就医。 如吸入产品:立即搬移吸入者致空旷通风地方,如吸入者感觉不适立即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中等火灾,不易被明火点燃,加热到分解温度时不释放烟雾。 灭火剂:使用B类灭火剂(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等)。 灭火方法:穿适当的防护服,戴设备齐全的呼吸器。 消防特殊指导:此物质的粉尘如遇上火源可能爆炸。 6、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用新鲜的空气对工作场所进行通风处理,回收溢出物,用吸尘器或水清除粉末,以避免扬尘。 人员防护:应急处理人员应该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 7、贮存及操作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护口罩,穿防尘服。远离和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容器损坏。贮存注意事项:遵守贮存规则,应远离火源。存在通风、干燥处被免直接与阳光接触, 贮存温度不宜超过摄氏30度。

丙二醇MSDS

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2-丙二醇57-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MSDS_甲基橙指示剂

MSDS_甲基橙指示剂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物质安全资料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橙指示剂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甲基橙指示剂 ,gold orange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orange 企业名称:台湾默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南京东路5段188号6-5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2-27422766 企业应急电话:02-27422788 转 320 技术说明书编码:159275,101322 生效日期:2004年9月1日 国家应急电话:事故应急救援(021)62533429(F) , FAX(021)62563255 , 火警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甲基橙指示剂分子式:C14H14N3SO3Na 有害物成分:甲基橙指示剂浓度:100% CAS No.:547-58-0 分子量:327.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类毒性物质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眼睛接触,食入.

健康危害:食入具有毒性作用 主要症状: - 环境危害:为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不可燃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1、立即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 2、以大量的水冲洗患部. 眼睛接触:1、将眼睑打开并用水冲洗10分钟;2、如感到不适,立即通知眼科 医师. 吸入:1.立即移去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食入: 1.使患者喝入大量的水 2.催吐 3.立刻看医生 对急球人员的防护:1.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2.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医生须知: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1.具可燃性,与空气混合时可能会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 2.火灾时可能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害燃烧产物: - 灭火方法: may be less serious about our teacher vacancies, and hope that our young teachers dauntless spirit, overcome the difficult,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5. teachers of teaching reflection behavior data analysis 41st problem you on you of daily teaching work () [single topics] option

二氧化硫-MSDS

MSDS 二氧化硫编制/修订日期: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硫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亚硫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 dioxid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亚硫酸酐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二氧化硫≥99.9% 7446-0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毒性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 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 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 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 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食入: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 15 PC-STEL(mg/ 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 m3): ACGIH 5ppm,13mg/m3 PC-TWA(mg/ m3):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