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现代科学革命 教学设计 (绝对有趣)

合集下载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案(08岳麓必修3)1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案(08岳麓必修3)1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考点解析【考点综述】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所对应的是必修三的第7个专题“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下的第4条“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在《考试大纲》中隶属于现代世界中的第5个专题“现代科学技术”下的第1条“相对论和量子论”。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属于相对论与量子论形成的背景,“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介绍了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属于了解识记的能力层级;对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认识和“对相对论、量子论意义的认识”属于综合应用的能力层级。

本讲知识在以前的高考中涉及较少,属于以前高考的冷点,但是作为新课标高考新生事物,我们要转变观念,对它们要有足够的重视,预测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能力层次也多以了解识记为主。

复习本讲内容主要是牢牢识记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背景、形成、发展以及主要内容,并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其重要意义。

【A级——了解识记】【考点剖析】【考点1】经典物理学的危机1.17世纪后期,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代表了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19世纪被看成是绝对的权威。

2.19世纪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物理学的新发现而陷入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益显现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例如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等。

物理学只有来一番彻底的革命,才能适应科学研究的新形势。

在这种背景下,相对论与量子论应运而生。

『例』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且面临挑战的表现有()①物理学一系列新的发现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尖锐的矛盾②物理学家们试验的结果证明以太不存在③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④量子假说的提出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③[解析] ③④是20世纪发生的,而且,相对论和量子假说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不可能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表现。

高二历史教案: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岳麓版必修3)

高二历史教案: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岳麓版必修3)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课标要求: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经典物理学危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革命产生的必然性,明白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认识到爱因斯坦在相对论、普朗克在量子理论的形成和创立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相对论和量子论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阐明两者对人类历史和现代生活的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辩证法原理,正确对待科学的发展。

教学重点: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一、经典物理的危机绝对权威→危机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1.最伟大2.相对论三、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1.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2.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哪位科学家的巨著吗?牛顿。

这部巨著的意义是什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下面请同学们来阅读本课的引言: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已经日趋完善,达到了高峰。

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发现对它提出了挑战,导致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我们学习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先请同学们听一段小故事,当德国物理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向他的老师求教,是选择音乐还是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终身的职业时,得到的答复是:“物理学基本上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因此,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不会有多大成果的。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从教材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教材P106本目内容第三自然段:当时,人们把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看做绝对权威的理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经典物理学加以说明,而且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了完整、系统和成熟的阶段,以后的工作只不过是在细节上做些修正和补充,在计算上更细致一点,使理论更加完善。

高中历史3教学案:第六单元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高中历史3教学案:第六单元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课程标准: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1.辉煌(1)17世纪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经后人不断补充发展,日臻完善.(2)19世纪,人们把经典力学看作权威的理论,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完整、系统和成熟的阶段。

2.危机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二、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如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等;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1.到19世纪时,经典物理学发展到何种程度?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什么?到19世纪时,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光学、热力学、电磁学、天体物理学等新兴学科取得长足的进步,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它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汤姆逊致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同意。

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他最伟大的理论是相对论。

3.用列表的方式把握现代物理学成就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人物主要成就历史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的量子理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4。

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取得的两项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它们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是什么?成就:量子理论和相对论。

关系:它们发展了经典物理学,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的空缺,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主题一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材料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学案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学案

高二A 历史课型:新授课时间:2016年12月1日序号:25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学习目标】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学习重难点】相对论、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理学大发展的影响【预习案】【探究案】1.回答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问题:(1)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和表达形式分别是什么?这个体系在近代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如何?(2)相对论的创立者和量子论的提出者分别是谁?(3)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随着它的问世,在交通运输业中出现了哪些重要发明?(4)列举三例说明由于电气技术广泛应用,人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2. 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影响【知识拓展】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如何?① 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

②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不是对牛顿力学的全面否定,而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检测案】1.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

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转基因理论 D.进化论2.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C.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3.右图是四十集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项少龙,他从21世纪穿越时空回到了秦朝统一前。

为这种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提供科学依据的是()A.基因改造工程 B.空间控制理论C.相对论 D.量子论4.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

关于现代科学革命教案

关于现代科学革命教案

关于现代科学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科学革命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和原因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科学革命的触发因素2. 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成果物理学的发展:相对论、量子力学生物学的突破: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编辑技术信息技术的革新:计算机、互联网、3. 现代科学革命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人类生活的改变:通信方式、医疗技术、教育方式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提出:基因编辑、伦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原因、成果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科学革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现代科学革命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科学革命相关网站、在线文章、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科技发展的话题,引发学生对现代科学革命的兴趣。

2. 讲解背景和原因:介绍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

3. 分析主要成果:讲解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成果,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4. 探讨影响:分析现代科学革命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科学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原因、成果和影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科学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现代科学革命与历史上的其他科学革命(如工业革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等)。

2. 探讨现代科学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和影响。

3. 研究科学革命背后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高中历史三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教案1)

高中历史三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教案1)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课标解读】: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知道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认识是对能力的要求;相对论的内容应包括广义和狭义相对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量子理论的内容包括普朗克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的光的量子理论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既有单独的影响也包括共同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的地位:本课为必修三第六专题第一课,主要讲了理论的突破。

理论的突破带动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以具有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结构:本课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一些新的研究发现,经典物理学受到挑战,也就是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第二部分“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介绍了在物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即物理学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理论-—相对论;第三部分“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另一个重大成就—-量子论的诞生于发展。

第四部分,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可用来作为教材正文内容的补充和强化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1.对学生心理特点分析: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与生活,学生逐步适应了高中段学习要求,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抽象概念能力,但仍需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部分学生善于追根溯源、刨根问底,为问题探究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2。

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高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相对论的结论:时间膨胀(如:时钟变慢),长度缩短。

但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一致,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进而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复杂的问题简洁化是必要的。

高二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往往其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了重点,思维有些散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其学法指导,当好引路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包括:经典物理学的创立、发展、经典物理学的权威;经典物理学的危机;相对论的提出、基本原理与重大意义;量子假说的提出、发展和意义;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共同影响2、能力、过程与方法:(1)了解在经典物理学危机的基础上现代科学革命产生的必然性,明白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的基本观点。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标及解读: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本课地位本课的地位:本课为必修三第六专题第一课,主要讲了理论的突破。

理论的突破带动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以具有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特点:本科主要讲述了现代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包含了抽象的物理学概念,如相对论、量子理论等深奥知识。

本课的结构: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一些新的研究发现,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也就是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大支柱即物理学界出现的崭新的革命性理论——相对论的提出及其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另一个支柱——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及其意义。

二、学情的分析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对相对论等内容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教材中的抽象概念、深奥的物理知识是很难理解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将之与牛顿的经典力学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相对论等提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在科学上没有绝对的权威,科学会不断的进步,进而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认识科技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四、本课重难点重点:相对论、量子论的基本内容和影响难点:相对论的内容;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分析、评价科技进步的影响五、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思路:本课教学内容虽然抽象,但知识点较少;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也是相对偏冷门的知识点。

出发点:一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补充材料、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案(08岳麓版必修3)1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案(08岳麓版必修3)1

岳麓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6课现代科学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简要历程,了解相对论、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现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阐述“物理学革命”与“科学的革命”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树立既尊重权威又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培养质疑求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难点:相对论、量子理论的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已经日趋完善,达到了高峰。

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发现对它提出了挑战,导致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课学习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1、经典物理学的创立1)创立:17世纪牛顿创立2)发展:19世纪,光学、热力学等有了长足进步2、经典物理学的危机1)表现:①19世纪人们把经典力学看作权威的理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可以由它来说明,人们只需在细节上做些修正补充。

②物理学上出现一系列新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使其面临危机和和挑战。

2)影响:物理学孕育着一场伟大的革命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

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

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

物理学家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1、提出:①1905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②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2、内容:①相对性原理②光速不变原理③时间、空间、质量、运动是相对的,可以转化过去的物理学都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学设计(有趣)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
【课标要求】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阅读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将之与牛顿的经典力学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相对论等提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在科学上没有绝对的权威,科学会不断的进步,进而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认识科技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论、量子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分析、评价科技进步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请欣赏神话故事
王质烂柯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

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

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

王质非常奇怪。

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

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你认为这有可能发生吗?你能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一下其出现的可能性吗?
(二)新课讲授
1、经典力学创立以后,人们把经典力学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
用经典力学加以说明。

事实果真如此吗?
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即存在绝对的时间和绝对的空间,它研究的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状态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宏观世界。

它解释不了高速运动的宇宙空间和微观世界运转状况。

2、探案思考: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出现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幻想,现在看有道理吗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个相对论效应,就是当物体的速度十分接近光速(约30万公里每秒)的时候就会发生时空弯曲,时钟就会变慢,当物体速度超过光速的99.99%以上时就会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就会出现
假设一个人坐上光子火箭,以光的速度到宇宙空间去旅行一年,那么,当他回到地球时,他的儿子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却还是那样年轻,儿子反而比父亲老了!
3、相对论极其抽象,难以理解,并与人们的常识相矛盾,但还是取得了成功。

有一次,卓别林出席一个宴会时笑着对爱因斯坦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你能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一下你对相对论的理解吗?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比喻
为了对这一深奥的理论做通俗的说明,爱因斯坦曾经风趣地对一名男青年说:“我打个比方,比如你屁股坐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士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更长?”男青年说:“当然坐在火炉上烤的时间觉得长久。

”这故事形象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相对性。

4、迷信说法人死后会进阴间或天堂,你相信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吗?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说: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

由于我们在地球上所感觉到的时间很慢,所以不会明显的感觉到四维空间的存在,但一旦登上宇宙飞船或到达宇宙之中,使本身所在参照系的速度开始变快或开始接近光速时,我们能对比的找到时间的变化。

如果你在时速接近光速的飞船里航行,你的生命会比在地球上的人要长很多。

这里有一种势场所在,物质的能量会随着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时间的变化及对比是以物质的速度为参照系的。

这就是时间为什么是四维空间的要素之一。

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立体空间,四维是弯曲空间。

四维空间联想
《西游记》中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中孙悟空在土地公的指引下绕树根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然后三声“开门,开门,开门”霎时间,一声响喨,唿喇喇的门开两扇,更不见树的踪迹。

那里边光明霞采,亦无人烟。

行者趁神威,撞将进去,但见那里好个去处:烟霞幌亮,日月偷明。

白云常出洞,翠藓乱漫庭。

一径奇花争艳丽,遍阶瑶草斗芳荣。

温暖气,景常春,浑如。

滑凳攀长蔓,平桥挂乱藤。

蜂衔红蕊来岩窟,蝶戏幽兰过石屏。

行者急拽步,行近前边细看,见石屏上有四个大字:“清华仙府”。

应用学习: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观点提出质能转换理论后,曾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以便在二战中尽快战胜法西斯国家。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

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科学理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能造福人类,推
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

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实践出真知(因为即使生活中习以为常、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规律都有可能是不科学的)
5、有人认为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完全被抹掉。

你认为呢?
(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的,并提出质量能量公式,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2)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力学概念至今仍是物理学的重要思想。

爱因斯坦说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
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6、请你来请修改中学生马明的笔记
2、量子论的创立(1)提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假说二、现代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20世纪)
(2)发展:玻尔提出光的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
原子的量子理论研究低速运动的宏观世界
量子力学建立
请修改马明的笔记
马明改正后的笔记
2、量子论的创立(1)提出: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二、现代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20世纪)
1、相对论的创立
(2)发展: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3)意义影响了许多科学领域
带来许多技术创新如:半导体、激光器等
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
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研究高速运动的微观世界
量子

学建立
7、比较一下量子力学:的产生和相对论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
共同点:
从背景上看:19世纪末,物理学得到极大发展,但是物理学一系列新的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这使得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面临着挑战。

从产生过程看,第一,都是科学大师们敢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的结果。

第二,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说明了社会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8、物理学的发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实践出真知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眼见不一定为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学习文化知识,有创新精神并与时俱进,才不是被社会淘汰。

2、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下位去指导,既调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