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教学设计

关于日月潭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美丽的句子。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好不好?(出示课件日月潭图片)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日月潭)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1)日月潭在哪儿?(2)为什么叫日月潭?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师:同学们愿意自己读读课文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丽吗?那好,在读之前,老师先提个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和要

求会认的字。

2、识字

三、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并思考: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2)画出不理解的词,同桌讨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3)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字的

由来。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什么天气

下的景色。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2)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指名读。

(3)同桌分读。清晨、中午日月潭的景色,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作者没有写出什么时间的日月潭呢?(小组讨论并想象一下)

(4)指名读晴、雨天的日月潭

(5)男女生分读

(6)晴天时,日月潭的景色是怎样的?板书:清晰

雨天呢?板书:朦胧

五、齐读最后一段(指导朗读)

六、拓展

(1)、同学们,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日月潭边,你想说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展示。把同学们写好的话放在幻灯下展示。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二、教法特点

1.使用电教手段,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教学中采用图片,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潭基本轮廓;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是一个难句。学生光凭语言,对它较难形成鲜明的表象,以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图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调动情绪,产生视象,体会画中之情、画外之意,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有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还有配乐读等。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有好处。

3.加强了词句的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

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

能力,以避免低年级词语教学中单纯的以词解饲,死记硬背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语引导认读。

2、引入课文,播放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对于日月潭你知道些什么?(介绍日月潭)还想知道些什么?质疑梳理问题: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的景色如何,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有

很好的介绍,现在就和老师一起走进《日月潭》。

现在老师来给大家介绍日月潭。

二:范读

用一个词概括日月潭景色的特点(板书:风光秀丽)

听了我的介绍,想亲眼去看看吗?好,我们一起去看看日月潭秀

丽的风光。

三:感悟课文内容:同桌合作读课文。(找到三个问题各在哪个

段落)。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1)这个自然段共有话。

(2)台湾最大的湖是。位置在-(3)描写山多树多的词语是----------

和-------------。

2、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从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这里的景色美,名字起的也很美。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哪个自然段介绍的?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画出相应的句子。

(2出示:(比较句子的不同)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两个词语写出了日潭和月潭的形状,日月潭的名字就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取的。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要是清晨或中午,或雨天,那里的景色更是让人赞叹。不信,我们读读三、四自然段吧。

日月潭的美景: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画下来)说说为什么?

1、清晨时的美景谁喜欢?出示图片,看图后说说湖面上笼罩这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这段要轻轻地读)因为清晨人们还在熟睡,怕吵醒了他们打破了这份宁静美。

2、中午时有什么不同的景色?生答,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出示图片,文中用什么来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美景?用什么来比喻日月潭周围的景物?什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3、下雨的景色谁喜欢呢?生答,出示图片,指导朗读,第一句音调较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4、大声地读读你喜欢的景色。

四、齐读五自然段。告诉在座的老师日月潭有多美!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了解的日月潭。(美丽,秀美,风光秀丽)。

什么吸引了游客?日月潭吸引了谁?日月潭吸引了多少游客?

五、播放课文动画课件,再次感受日月潭迷人的风光。

六、总结。

学了《日月潭》,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点什么呢?

七、老师对日月潭特别向往,所以呀自己制作了一个MTV,请大家和我一起欣赏。

八、朗读全文。表达自己对日月潭的热爱吧!

1、自主创编,表达情感。

创编题目:(1)、日月潭在其它时间里的风景会怎样呢?请你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吧!

(2)、你的家乡也非常美丽,你是那么热爱你的家乡,赶快用最美的语言,把你的家乡描绘一下吧!

2、、交流展示,体验成功。

板书设计:

像太阳清晨薄雾

9日月潭中午太阳高照风光秀丽

像月亮下雨细雨蒙蒙

《日月潭》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子,会写12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秀丽风光。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2:合作解决问题;3、以读促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朝周围看看,今天上课跟往常有什么不同,(尽量找不同),哎呀,今天老师可有点紧张,你们说怎么办呢?(引导鼓励老师的语言、行为,尽量活跃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即上课:值周生,起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日月潭》 2:、齐读课题两遍 3、由标题提问: A:日月潭在哪里? B:为什么叫日月潭? C:日月潭到底有多美? D:潭是什么意思? 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 1、赛读

2、挑战读 <二>研读(1-4)自然段 1、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日月潭在哪里?板书:位置 2、下面我们又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叫日月潭?板书:来历 3、下面我们又来解决第三个问题 A:齐读第3自然段 B:这段写的什么?板书:美景 C:让学生尽量猜我会提什么问题? ①猜问题 ②给出答案:作者描写了日月潭哪几个时候的美景 ③板书:早晨、中午、下雨时 4、学习第4自然段 这么美德地方,我们为之自豪 ①4自然段应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赞扬、自豪、高声、大声) ②齐读:那我们就饱含深情、赞扬、自豪、大声地朗读出来吧! 三、情感升华 1、放多媒体图片欣赏 2、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语来赞美她 3、请用一句话来赞美吧! 4、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日月潭(请出两位导游,评最佳导游)。 附板书: 日月潭在哪里?位置 为什么叫日月潭?来历 日月潭美吗?美景 早晨中午下雨时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 一、复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师: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日月潭的美丽传说,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传说,像这样的课文该怎么学呢?(学生无语) 师:老师有一秘诀,可仔细听好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轻声说)带着想象读书。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带着想象去读书。(随后齐读。) 师:传说描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他们的美丽理想。因此要带着想象去读书,去还原,去感受,去体验。板书:想象。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想象力。首先请读读词语,你能读准确吗?注意要带着想象去读词,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一组词语就是一个故事。 出示

龙吞日月漆黑一团降伏恶龙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千辛万苦化作青山永远守卫 师:读的真好呀!一组词语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人们为了降伏恶龙,聚在一起商量办法,一筹莫展。这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吃尽千辛万苦,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恶龙,救出了日月,他们却因为吃了龙肉化作了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日月潭的两边。 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读词语把这个动人的传说演绎出来吧。(齐读词语)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动情的朗读,把我们都带到了美丽的去日月潭边。(播放课件,日月潭图片)生欣赏不由发出惊叹“哇,真美啊!”。 师: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课文怎样描绘这美丽的风光 师:作者只用了两个词青山环抱,树木葱茏两个词就概括地写出 日月潭的美丽,真是惜墨如金,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读书。 师:日月潭不仅风景秀美,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板书:动人 师:(出示)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2-5 自然段,想一想这个传说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把打动你的词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画下来词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三、读好故事(读出精彩读出想象) (一)交流第一处 让我们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细致地读书交流。 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1. 理解词义 师:把目光再缩小一些,各自读读,在这句话中,最让你感动的 是哪个词语?

日月潭教学设计意图

日月潭教学设计意图 《日月潭》教学设计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通过口语交际“家乡美”,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1、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2、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1.印发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进行预习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那里怎么样?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组课文,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秀丽风光,现在我们就出发吧!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二、激趣导入1、这就是我们要游览的第一站——台湾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2、初到台湾的你,一定会为这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艳不已,那里有著名的阿里山,景色奇绝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景致清幽的莲池潭,婀娜多姿的纳鲁湾,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去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齐读课题,理解“潭”意三、初读课文,趣味识

字1、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了课文,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1)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生词自由练读指名读着重指导“清晰”这个词语的读音开火车读男女声赛读(2)理解词意,出示词语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这是本课的生字,会读了吗?赶快自己读一读吧读了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理解字意,识记“茂”出示茂的小篆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字吗?茂这个字就指的草木茂盛的样子猜字谜识记“筑”:姓巩的住在竹屋里齐读生字出示四字词语学生读游戏:看图猜词语师:哎呀,你们真棒啊!让我们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门票,快去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吧四、学文《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

日月潭教案和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案和说课稿 本文是关于日月潭教案和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构想 1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

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以9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6期教例评析jiaolipingxi(((“(情激qing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

日月潭教案

《日月潭》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岛”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日月潭的来历,激发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同时渗透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部分。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增加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风光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那里怎么样?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组课文,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秀丽分光,现在我们就出发吧!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二、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孩子们,我们已经飞到了台湾,这是我们要游玩的第一站——台湾,你对她了解多少呢? 2、出道台湾,你一定对眼前的景色非常惊艳,那里有很多著名的景色,有阿里山,日月潭等等,今天,老师当导游,带领大家游玩日月潭,去欣赏优美的风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

三、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日月潭是什么样子呢?晴同学们自己去书中找答案吧,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课文,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课时,观赏景区,要大家一起闯关成功来取得门票呢,加油! (1)出示带拼音生字,自由读,指名读,着重指导清晰的读音。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2)去拼音读生字。 (3)出示词语 3、重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互相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围绕几个问题来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1)日月潭的的位置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读读有关段落。 (2)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多读几遍有关的段落。 (3)读课文,说说你看到的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在哪里? (4)合作交流,给你的同桌读读你认为美的地方。 五、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2、出示同结构的三个字。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3、示范讲解,并提示易写错的字。 六、布置作业。 画一画你学习到的日月潭。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位置、名字、风光 展、建、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至少两个)。 2、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3、会写9个生字。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至少两个)。 2、会写9和生字。 难点: 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日月潭的哪些方面呢? 2、致命分段读课文。

日月潭的传说公开课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 一、复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师: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日月潭的美丽传说,齐读课题。师:这是一篇传说,像这样的课文该怎么学呢?(学生无语)师:老师有一秘诀,可仔细听好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轻声说)带着想象读书。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带着想象去读书。(随后齐读。)师:传说描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他们的美丽理想。因此要带着想象去读书,去还原,去感受,去体验。板书:想象。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想象力。首先请读读词语,你能读准确吗?注意要带着想象去读词,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一组词语就是一个故事。 出示龙吞日月漆黑一团降伏恶龙一筹莫展挺身而出千辛万苦化作青山永远守卫师:读的真好呀!一组词语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人们为了降伏恶龙,聚在一起商量办法,一筹莫展。这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吃尽千辛万苦,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恶龙,救出了日月,他们却因为吃了龙肉化作了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日月潭的两边。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读词语把这个动人的传说演绎出来吧。(齐读词语)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师:大家动情的朗读,把我们都带到了美丽的去日月潭边。(播放课件,日月潭图片)生欣赏不由发出惊叹“哇,真美啊!”。师: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课文怎样描绘这美丽的风光。 师:作者只用了两个词青山环抱,树木葱茏两个词就概括地写出日月潭的美丽,真是惜墨如金,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读书。师:日月潭不仅风景秀美,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板书:动人师:(出示)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2-5 自然段,想一想这个传说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把打动你的词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画下来词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三、读好故事(读出精彩读出想象) (一)交流第一处让我们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细致地读书交流。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1. 理解词义师:把目光再缩小一些,各自读读,在这句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词语?生:“挺身而出” 师:(边板书边追问),“挺身而出”是什么意思? 生:勇敢地站出来。 2.理解环境,读出想象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答到龙吞日月的时候老师顺势导入第二节。出示:) (1)太阳和月亮没有了,人间会变成什么样呀?(生活在寒冷中,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也没有吃的粮食)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板书

10《日月潭》 教材分析: 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谦美,几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们欣赏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台湾快回祖国的怀抱。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 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湖(湖水)(湖面) 绕(围绕)(缠绕) 围(包围)(围巾)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align=“center” text-indent: 0px;”>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一一、教材分析: 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谦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们欣赏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台湾快回祖国的怀抱。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五、教学资源: 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 (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 (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以情激趣.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2.自读感悟. 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3.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 出示以下生字词: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篇一:日月潭的传说公开课 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 一、复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日月潭的美丽传说,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传说,像这样的课文该怎么学呢?(学生无语) 师:老师有一秘诀,可仔细听好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轻声说)带着想象读书。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带着想象去读书。(随后齐读。) 师:传说描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他们的美丽理想。因此要带着想象去读书,去还原,去感受,去体验。板书:想象。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想象力。首先请读读词语,你能读准 确吗?注意要带着想象去读词,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一组词语 就是一个故事。 出示 龙吞日月漆黑一团降伏恶龙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千辛万苦化作青山永远守卫

师:读的真好呀!一组词语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人们为了降伏恶龙,聚在一起商量办法,一筹莫展。这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吃尽千辛万苦,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恶龙,救出了日月,他们却因为吃了龙肉化作了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日月潭的两边。 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读词语把这个动人的传说演绎出来吧。(齐读词语)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动情的朗读,把我们都带到了美丽的去日月潭边。(播放课件 ,日月潭图片) 生欣赏不由发出惊叹“哇,真美啊!”。 师: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课文怎样描绘这美丽的风光。 师:作者只用了两个词青山环抱,树木葱茏两个词就概括地写出日月潭的美丽,真是惜墨如金,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读书。 师:日月潭不仅风景秀美,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板书:动人 师:(出示)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这个传说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把打动你的词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画下来词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信息技术系部-教研学习计划2019.3.27第五周

信息技术系语文教研组教师教研学习计划第 5 周

附件: 《神州谣》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神州谣》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三字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课文从中国的美名——“神州”作为切入点,铺开了一卷厚重的历史画卷、一幅壮丽的千里江山图,让学生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领略着神州大地的壮美山川。课文还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期盼祖国统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 全文有4个小节,前两个小节主要写“祖国山川壮美”,第一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的美景,第二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四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后两个小节主要写“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三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不能分割,亲如一家,第四节表达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紧密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决心。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上册的学习,认识了黄山、日月潭、葡萄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心生向往,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这篇课文为孩子的好奇心打开了一扇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这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一个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名字,把祖国的内涵丰富了、加深了,让中华的轮廓更清晰。学生通过这首具有时代感、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歌谣,能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2、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的意思。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指名说说歌词唱的是什么。

2、导入:今天,老师从阿里山给你们带来一个古老的故事,板书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3、齐读课题。 4、简介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阿里山以北。潭被一孤岛分成两部分,北半部形如日轮,叫日潭;南半部形似新月,故名月潭,合称日月潭。 二、初读感知。 1、过渡:关于日月潭,有一个怎样的传说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或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 聚集、躲、冒着、拯救、 漆黑一团、一筹莫展、降伏恶龙、千山万水 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挺身而出、年轻英雄 (2)自由读词。 (3)指名读词,评议正音。 (4)开火车读词,齐读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4、讨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读第一段。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1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1 导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2 三、教学难点:3 四、教学准备:图片、光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出个特殊的谜语,让大家猜猜,谜面是几幅风光秀丽的画面,谜底是地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 放日月潭风光图片,生看图猜。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那里湖面辽阔,潭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色美如画卷,人们为什么把它叫日月潭呢,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放课件,生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听了这个传说,你能说说传说中的谁让你感动呢?他们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生自由说说

2、师:那你觉得大尖和水社是一个怎样不平凡的人? 生说:有畏艰苦、不畏强暴、舍己为人、英勇顽强 3、师:课文按事情的了展顺序写了这个传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有哪些问题?生质疑 4、师归纳法问题:(1)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呢?(2)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3)找回太阳和月亮后,他们又做些了什么?结果怎样? (三)带问深入学习课文 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师:太阳和月亮突然消失了,天地间一片漆黑,大尖和水社的心情怎样?那我们应该朗读这一段呢?指导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第二自然段,节奏放慢些,语调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和水社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2.自读3—6自然段,思考: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勾画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 师指导:他们找到太阳和月亮了吗?从哪些句子知道的?找到太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本班学生都没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培养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师生搜集的台湾风景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小朋友去一个日月共存的神秘地方,那就是“日月潭”,谁来读一读这个地方。 2、寻找日月潭: 师:那日月潭在哪呢?我们来看看地图。在我们祖国的东南方向,有一个美丽的宝岛,叫台湾。(地图) 台湾岛上大部分是山地,那里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阿里山和玉山。(地图)在这些高山上形成了一个湖,就是日月潭。

3、读文字介绍(第一小节) 你可以自己读读这段文字的介绍。 a、学生自己读——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日月潭在哪里了;你介绍的声音真好听。) b、小朋友你来读:日月潭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谁来读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真棒,你把其中的生字都读准了,“绕”正音。拼一拼。) 齐读词语。读着词语,看看画面,你发现那里的山——很多,树木——也很多。 你们真会读词语,已经了解他的意思了。让我们放进句子里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现在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遇到生字拼拼拼音,连着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生字。 三、了解名字。 1、去了日月潭你可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这个美丽的大湖叫作“日月潭”呢? 2、句子: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a、指名读句子。 b、图片“光华岛”,随机教学生字“岛”。(板书:光华岛) c、比较句子: 1、老师也写了一个句子,你来读一读。 2、你觉得哪个句子好呀?为什么? 3、是呀,写出了他像什么,我们就知道了他的样子,就能记住他的名字。 d、那,就让我们在来读读这段话吧?看图片,引读,板书:日潭月潭 e、一起来读句子。 四、欣赏美景。 1、日月潭的景色非常美丽,我们就起个大早,去欣赏一下清晨时的日月潭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⑴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⑵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声像结合,感知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收集日月潭的近景、远景、清晨、晴天、雨天及游客观光等许多图片,在优扬的音乐的基础上配上优美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一边赏风景,一边悟课文,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三、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若单凭教师讲或学生读,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读后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

日月潭的传说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张雅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课件,读生字: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让学生自主的指汉字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三、读课文,看课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说哪个字书写起来有困难。 2、教师和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张老师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写了着一个内容。)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板书: 21、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发展)大尖哥化作青山 砍死水社姐(结果) 救出 见到光明(高潮) 太阳 恶龙月亮 吞吃(起因)(漆黑一团)

日月潭评课稿

《日月潭》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组课文,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秀丽风光,现在我们要游览的第一站是——台湾。 二、激趣导入 1、出示地图,认识台湾。 2、(出示图片)初到台湾的你,一定会为这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艳不已,那里有著名的阿里山,景色奇绝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景致清幽的莲池潭,婀娜多姿的纳鲁湾,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去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三、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课文,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 (1)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生词 自由练读。 指名读。 小老师领读。着重指导“清晰”这个词语的读音。 齐读。 开火车读。 (2)识记生字,出示生字。 读了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用形声字、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的方法可识记这些生字。) 记“绕”,读儿歌:有水把花浇,有火把饭烧,有日要知晓,有足跷一跷,有丝来缠绕。 猜字谜识记“筑”:姓巩的住在竹屋里。 (2)理解词意,出示词语 齐读。 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清晰-朦胧是意思的相反词,朦

《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2 三、教学难点:3 四、教学预备:图片、光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出个非凡的谜语,让大家猜猜,谜面是几幅风光秀丽的画面,谜底是地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 放日月潭风光图片,生看图猜。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省闻名的风景区日月潭,那里湖面辽阔,潭水清亮,一年四季景色美如画卷,人们为什么把它叫日月潭呢,这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放课件,生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听了这个传说,你能说说传说中的谁让你感动呢?他们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生自由说说 2、师:那你觉得大尖和水社是一个怎样不平凡的人? 生说:有畏艰苦、不畏强暴、舍己为人、英勇顽强 3、师:课文按事情的了展顺序写了这个传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有哪些问题?生质疑 4、师归纳法问题:(1)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呢?(2)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3)找回太阳和月亮后,他们又做些了什么?结果怎样? (三)带问深入学习课文 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师:太阳和月亮忽然消失了,天地间一片漆黑,大尖和水社的心情怎样?那我们应该朗读这一段呢?指导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第二自然段,节奏放慢些,语调低沉些。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漂亮可爱的世界,大尖和水社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2.自读3—6自然段,思考:他们一路上碰到了哪些困难?勾画相关句子。 全班交流: 师指导:他们找到太阳和月亮了吗?从哪些句子知道的?找到太阳和月亮轻易吗?哪些词告诉我们的?(千辛万苦)“千辛万苦”是什么意思?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引导想像:当他们翻山越岭时,当他们趟大江大河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们一路上还会经历哪些辛劳?生充分展开想像。 生1:吃不饱、穿不暖,忍受着极度疲惫。 生2: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 生3:随时都有可能被豺狼猛兽袭击。 生4:走过一座座危险的独木桥,跨过一条条沟沟渠渠……

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学习汇报

这次活动全称叫:江苏省第14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主办单位:省中小学教研室和省教育学会小语会;承办单位:无锡市教科院和无锡市教育学会小语会;协办单位: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和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会场设在无锡市教育电视台蓓蕾剧院,5月22日下午开幕,24日中午落幕,来去有专车接送,结结实实做了一回封闭式管理学校的学生,对无锡的街景,只是透过大型旅游车的封闭车窗氧吧吸氧式地瞥上几眼,街上浓荫匝地,新旧建筑参差,古的白墙飞檐,古典气息;外的尖顶教堂,异域风情,掩映在参天的时尚的现代建筑群里,亦中亦外,亦今亦古,透出一股江南灵秀地的都市文化气息。 这次学习为时两天,一共聆听了14节课,以及开幕式和评课总结。满满当当,没有思考与反刍的机会,当回到家中,歇息后回顾来时路时,却朦朦胧胧,如月下赏发雕,如雾中玩街景,一切都看不真切了。为了能心安理得地完成宋主任交办的任务,让花出去的路费不白丢,只好勉为其难,凭记忆制作了一个演示文稿向大家汇报一下。 2013年5月22,江苏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相约无锡,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拉开帷幕。 一、简短的开幕式振奋人心 李亮老师主持开幕式,他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江苏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是小语界的盛会,是小语人的年度聚会,也是青年教师的大舞台!” 顾祖成先生致欢迎词,他热情洋溢地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无锡,他说此次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的盛会,是展示风采、深化改革、交流经验的平台,预祝活动更加精彩,更有成效。 袁浩先生发表热情诗意的讲话,他对2011版课标的精确解读,他希望教师的梦想与中国梦一起飞翔,他鼓励教师坚持语文课程改革,让真实、平实、灵动的课堂绽开七彩梦的花朵,让孩子们收获成功和快乐! 朱家珑先生致辞,江苏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是为青年教师专门设计的盛会,今天坐在台上的无锡市教育局局长李方华先生1990年一节展示课《散步》,李老师现场的背诵,让他至今难忘;李亮老师在省基本功大赛时的书法表演让多少专家评委赞不绝口。今天能登上这个舞台,就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收获: 一、注重写字的指导,落实好课堂10分钟写字目标。 本次活动最大的转变就是写字的指导精细化,不像以往热热闹闹的第二课时的品读,而是多数老师都选择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几乎每节课都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