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20XX年执业护士考试高频考点:口炎病人的护理-执业护士考

2019年执业护士考试高频考点:口炎病人的护理-执业护士考试2019年全国执业护士考试即将举行,整理了“2019年执业护士考试高频考点:口炎病人的护理”,供广大考生收藏练习。
点击查看:2019年执业护士考试高频考点汇总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进入倒计时!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学习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小编专门整理了考点精讲、考频指数分析,更有进阶攻略和测试习题,帮助你及时练习巩固,加深记忆。
快来一起学起来!第2讲口炎病人的护理【考频指数】★★★【考点精讲】1.鹅口疮(雪口病)(1)致病菌:白色念珠菌。
(2)感染人群:新生儿和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患儿。
(3)症状:口腔黏膜(部位)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不宜擦去。
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进食。
(4)清洁口腔:2%碳酸氢钠溶液。
(5)用药: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
(6)使用过的奶瓶等应选择的消毒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
2.疱疹性口腔炎(传染性较强——隔离)(1)致病菌:单纯疱疹病毒。
(2)感染人群:1~3岁婴幼儿。
(3)症状:起病高热(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部位)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病程1~2周。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4)用药①抑制病毒:碘苷(疱疹净)、西瓜霜、锡类散等中药。
②预防继发感染:2.5%~5%金霉素鱼肝油。
3.溃疡性口腔炎(1)致病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2)感染人群:婴幼儿。
(3)症状:口腔黏膜(部位)充血、水肿→糜烂面或浅溃疡→融合成片,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去。
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
(4)用药:5%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
4.口炎疼痛影响进食者可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
5.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水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煮沸消毒。
消化系统

治疗原则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呕吐或腹胀明显的患儿 (1)常用液体种类、成分及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5%或10%葡萄糖溶液 2)电解质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电解质和纠正酸碱 失衡。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②氯化钾溶液:用于 补充缺钾、生理需要和继续丢失的钾。常用的有10%和15%氯 化钾溶液,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15~0.3%溶液静脉滴 注,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 死亡。③碳酸氢钠溶液。④混合溶液:常用混合液的组成见下 表:
护理措施
注意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疼痛的特点 嘱病人定时进餐,少量多餐。进餐时应细嚼慢咽,不宜过 快、过饱,溃疡活动期病人每天可进餐5~6顿。同时以清 淡、富有营养的饮食为主,应以面食为主食,或软饭、米 粥。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油煎 食物、浓茶、咖啡、辛辣调味品等。两餐之间可给适量的 脱脂牛奶,但不宜多饮 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如抗酸药应在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 用,避免与牛奶同时服用;抗胆碱能药及胃动力药如吗丁 琳、西沙必利等应在餐前1小时及睡前1小时服用
护理措施
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护士为患儿进行护理前后要洗手,患儿的食具、玩具 、毛巾等要及时消毒,鹅口疮患儿使用过的奶瓶、水 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 煮沸消毒。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 与健康儿隔离,以防传染
温馨提示: 丹毒和疱疹性口腔炎都具有传染性,需隔离
治疗原则
首先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质子泵阻滞剂或胶体铋剂和两种 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三联治疗 抑制胃内酸度的药物 (1)H2受体拮抗剂:能阻止组胺与H2其受体相结合,使壁细 胞分泌胃酸减少。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 。主要副反应为乏力、头昏、嗜睡和腹泻 (2)质子泵阻滞剂: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是目前最强的胃酸 分泌抑制剂,作用时间长,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离子的最后 环节H离子、K离子、ATP酶(质子泵),减少了胃酸分泌。常 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3)制酸剂:使胃内酸度降低,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碳酸氢 钠、铝碳酸镁等 保护黏膜的药物 包括枸橼酸铋钾、硫糖铝、前列腺素类药物
口炎护理知识点总结

一、口炎的预防1. 注重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口炎预防的重中之重,要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的缝隙,彻底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口腔细菌感染。
2. 饮食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预防口炎发生。
3. 合理生活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减少口炎的发生机会。
二、口炎的护理知识1. 温和口腔护理口炎发生时,患者应选择温和的口腔护理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牙膏或含酒精、薄荷醇等刺激性成分的口腔清洁用品,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导致疼痛加重。
2. 饮食调整口炎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3. 定期复诊口炎患者要定期就诊口腔科专业医生,接受口腔检查和治疗,如口腔清洁、口腔药物治疗等,及时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保持口腔湿润口炎患者要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减少口腔黏膜的干燥,有助于减轻口炎带来的疼痛感。
5. 避免刺激口炎患者要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有助于口炎的康复。
6. 合理调理情绪口炎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以免加重口炎的症状。
1. 清洁口腔口炎患者要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或者盐水漱口,有助于口腔的析炎和抑菌作用。
2. 冷敷口炎患者可以用冷敷的方式,减轻口腔黏膜炎症,起到止痛、镇静的作用,可用冷热敷贴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
3. 药物治疗口炎患者可口服一些口腔溶液或含片,如蒙脱石散等,有助于减轻口炎的症状,促进炎症的恢复。
4. 注意饮食口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过烫或过冷的食物,切忌刺激性、硬质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5. 保持口腔湿润口炎患者可喝温开水或浓茶水,多食用水果、蔬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减轻口炎的症状。
口炎患儿的护理范文

口炎患儿的护理范文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特点是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溃疡、糜烂等症状,给患儿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以下是对口炎患儿的护理措施:1.疼痛管理:口炎患儿口腔黏膜受损,疼痛是主要症状之一、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儿疼痛的表现,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
可以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对口腔黏膜进行局部麻醉,缓解疼痛。
也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输液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吗啡,控制疼痛。
2.饮食调理:口炎患儿由于口腔黏膜受损,进食时会感到疼痛。
应给予患儿软、流质饮食,如果汁、汤类、奶昔等,避免进食辛辣、酸性或高温的食物刺激口腔黏膜。
可以给予软化食物,如煮熟的蔬菜、煮粥、饺子等,便于患儿咀嚼和咽喉。
3.口腔护理:口炎患儿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儿进行口腔清洁,每天用温盐水或含漱液含漱口腔,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
注意不要使用过烫的水清洁口腔,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可以使用含有氯己定的口腔溶液,具有抗炎和杀菌作用。
4.保持水分:口炎患儿由于口腔黏膜受损,会导致口渴,进食和饮水受到限制。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儿的水分摄取情况,如果患儿因为疼痛不愿进食或水分摄入不足,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
还可以给予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水果、酸奶等,增加水分摄入量。
5.监测体温:口炎患儿口腔黏膜糜烂、溃疡时,容易继发感染。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儿的体温情况,如果出现发热,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感染蔓延。
6.心理护理:口炎患儿因为口腔疼痛和进食不适会情绪低落,甚至拒绝进食。
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儿沟通,给予安慰和支持,减少患儿的焦虑和痛苦。
可以采取适当的游戏和娱乐活动,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总之,对于口炎患儿的护理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保证患儿的舒适和康复。
另外,家属对患儿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应积极参与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和心理支持。
口炎患儿的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炎患儿的护理
【临床表现】 (二)鹅口疮 又名雪口病,多见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抗生素或 激素的患儿 产道感染或使用污染的奶具及哺乳时奶头不洁是常见原因 1.局部表现 口腔黏膜见白色或灰白色的乳凝块样物质,点状 或小片状,可融合大片,不易拭去,强行拭去见充血性创面,可 有渗血。 2.全身表现 无全身症状,不影响吃奶。重症引起真菌性肠炎 或真菌性肺炎
口炎患儿的护理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局限于舌、 牙龈、口角分别称舌炎、牙龈炎、口角炎。 可单发病,亦可继发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体弱和维生素 B、C缺乏等疾病。 常见口炎:疱疹性口炎、鹅口疮和溃疡性口炎。
口炎患儿的护理
【病因】 由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表1: 【临床表现】 (一)疱疹性口炎 1~3岁多见,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小流行。 1.局部表现 口腔黏膜(牙龈、舌、唇内、颊黏膜等)单个或 成簇小疱疹→破溃→溃疡,溃疡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融合 较大溃疡,累及软腭、舌和咽部。 2.全身表现 发热、拒食、流涎、哭闹、烦躁、颌下淋巴结肿 大,有压痛。
口炎患儿的护理
【护理问题】
l.口腔黏膜改变 与口腔不洁、抵抗力低下造成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3.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护理措施】
口炎患儿的护理
【健康指导】
1.向家长介绍口炎原因、护理及预防要点。 2.指导清洁口腔方法及要点。 3.指导家长对食具、玩具的清洁消毒,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 后清洗乳头。 4.教育小儿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不吮指;纠正偏食、挑食。 5.疱疹性口炎有较强传染性,应与健康儿隔离。
口炎患儿的护理
(三)溃疡性口炎 多见婴幼儿,急性感染、长期腹泻时发生,口腔不洁促局部细菌 繁殖。 1.局部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大小不等糜烂面或溃疡,表面有灰白色假 膜,易拭去,但遗留溢血创面。 2.全身表现 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口炎的护理保健知识(专业文档)

口炎的护理保健知识(专业文档)一、真菌性口炎的护理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
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
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
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
家庭护理要点: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4、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二、疱疹性口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
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
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
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
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
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1、急性期多为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局部可用疱疹净(研细涂之)或中药锡类散。
2、保持口腔清洁,勤喂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刺激。
3、应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三、细菌性口炎它多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
可发生于口腔粘膜各处,以舌、唇内、颊粘膜多见。
初起为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
全身反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1、如感染严重、症状明显、口炎范围大时,应尽早就医给予抗生素静滴或肌注。
2、局部可涂金霉素甘油、中药养阴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口炎患者的护理

护理建议
护理建议
定期检查:定期就诊于牙科医 生,进行口腔状况评估和治疗 计划制定。
缓解疼痛:使用局部麻醉药或 疼痛缓解药来缓解口腔炎症引 起的疼痛。
护理建议
心理支持:口炎患者常常面临不适和痛 苦,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能帮助他们应 对病情。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避免吸烟:吸烟会加重口腔炎 症,尽量避免吸烟或减少吸烟 量。 避免口腔刺激:避免咬硬物或 过度刷牙,以免进一步损伤口 腔黏膜。
注意事项
定期就诊: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处 理潜在的口腔问题,提高康复效果。
护理工具
护理工具
柔软的牙刷:用于定期刷牙和 保持口腔卫生。 温和的漱口水:用于口腔清洁 和保持口腔湿润。
护理工具
局部麻醉药:用于缓解口腔炎症引起的 疼痛。 疼痛缓解药:用于缓解口腔炎症引起的 疼痛和不适。
谢谢您的要点 护理建议 注意事项 护理工具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清洁口腔:定期刷牙和漱口, 使用柔软的牙刷和温和的漱口 水进行口腔清洁。 饮食控制:避免辛辣食物、酸 性食物或刺激性食物,选择容 易咀嚼和消化的软食。
护理要点
维持充足水分:多喝水以保持口腔湿润 ,并避免口干引发口腔不适。
口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避免吸烟、饮酒和 吃辛辣食物,这些会加重口炎 症状。
定期就医:定期复诊,及时处 理口炎症状变化,接受医生的 指导和治疗。
护理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和 鼓励,缓解病人的焦虑和疼痛感。
口炎的分类
口炎的分类
牙龈炎:牙龈发红肿胀,容易 出血。
齿龈炎:齿龈发炎,常伴有口 腔出血。
护理建议
心理调节,避免紧张和压力。
总结
总结
口炎是常见口腔疾病,需要特 殊护理。 维持口腔卫生、缓解疼痛和加 强营养是关键。
总结
注意避免刺激,定期就医和提供心理支 持也很重要。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 漱口药物:使用医生建议
的漱口药物来减轻炎症和疼痛 。
- 使用药物:医生可能会开 出局部麻醉喷剂等口腔药物来 减轻口炎引起的疼痛。
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 - 选择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软食或流质
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的食物。 -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
进口腔愈合和免疫系统功能。
口炎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简介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口炎的分类 护理建议 总结
简介
简介
口炎概述:口炎是一种常见的 口腔疾病,病人需要特殊的护 理和照顾。
护理目标:控制炎症、减轻疼 痛、促进口腔愈合。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维持口腔卫生: - 使用柔软的牙刷和柔软的牙膏,轻
柔地刷洗牙齿和口腔。 - 使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 避免酸性和辛辣食物,牙槽骨发炎,可能导致 牙齿松动。
溃疡性口炎:口腔黏膜出现溃疡,常伴 有疼痛和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炎病人的护理
口炎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如病变仅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全身性疾病。
一、病因
自身原因婴幼儿口腔解剖生理特点,机体抵抗力↓
卫生因素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
鹅口疮(雪口病)白色念珠菌感染
新生儿口炎多由产道感染或使用不洁奶具、哺乳时乳头不洁所致
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二、临床表现(重点)
疾病特点备注
鹅口疮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
块样物(不宜擦去)
-
疱疹性口腔炎
1~3岁婴幼儿多见,起病时
高热,小疱疹→破溃形成浅
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
素性渗出物),病程1~2周
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鉴别,
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
腭,不累及牙龈、颊黏膜,颌下淋巴
结不大
溃疡性口腔炎
充血、水肿→糜烂面或浅溃
疡→灰白色假膜(易拭去)
颌下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原则
以清洁口腔和局部涂药为主,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有效抗生素。
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四、护理问题
口腔黏膜受损与口腔不洁、抵抗力低及病原体感染有关
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损伤有关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口炎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记忆:
感染不净黏膜损,疼痛发热接踵至;
缺乏知识是根源,预防护理是关键。
五、护理措施(重点)
措施方法
促进
愈合
保持口
腔清洁
用3%双氧水或0.1%依沙吖啶(利凡诺)清洗溃疡面,较大儿童可
用含漱剂。
鹅口疮患儿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2~4次/
日,餐后1h左右为宜
小结——碳酸氢钠的考点
六、健康教育(了解)
1.向家长介绍口炎发生的原因和治疗要点。
2.指导家长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的方法。
3.指导家长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食具专用,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后应清洗乳头。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指,正确刷牙,进食后漱口。
5.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经典例题
患儿女,1.5岁。
疱疹性口腔炎。
护士在口腔涂药后应协助患儿闭口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25分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再去除隔离唾液的纱布或棉球,嘱患儿不可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
患儿男性,6个月。
因间歇发热、咳嗽半个月,拟诊“支气管炎”,给予口服“头孢拉定”治疗。
近2天发现口腔有白色点片状乳凝乳块样物,不易拭去。
护士在为患儿进行口腔护理时,宜选择的溶液是
A.来苏水
B.生理盐水
C.0.1%利凡诺
D.2%碳酸氢钠
E.3%过氧化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鹅口疮患儿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每日2~4次,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