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媒体与手机广告
新媒体对广告行业的影响与改变

新媒体对广告行业的影响与改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对广告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广告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改变。
一、新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在线视频等。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便利性和互动性为广告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新媒体对广告行业的影响1. 广告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广告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传播,而新媒体则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广告商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此外,新媒体还提供了更精准的广告投放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算法,广告商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目标受众,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2. 广告内容的创新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广告内容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通过在线视频平台,广告商可以制作更具创意和趣味性的广告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展示产品和服务的机会,通过用户生成内容和社交分享,广告商可以更好地传递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3. 广告效果的评估与优化新媒体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工具,使得广告效果的评估和优化更加精确和有效。
通过在线广告平台,广告商可以实时监测广告的曝光量、点击量和转化率等指标,及时调整广告策略和投放方式。
此外,新媒体还提供了用户反馈和评论的渠道,广告商可以通过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广告内容和用户体验。
三、新媒体对广告行业的改变1. 广告主体的多样化传统广告主要由大型企业和品牌主导,而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广告主体更加多样化。
小型企业和个人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告宣传,降低了广告投放的门槛。
此外,新媒体还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广告主体,如网络红人、自媒体等,他们通过个人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吸引广告商的合作。
新媒体与传统广告业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广告业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传统广告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广告业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与传统广告业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的意义、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协同创新的意义新媒体与传统广告业的协同创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广告效果和用户体验。
传统广告业拥有丰富的品牌资源和广告创意能力,而新媒体则具备精准的用户定位和互动性强的特点。
通过协同创新,传统广告业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渠道优势,实现广告传播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新媒体也可以通过与传统广告业的合作,获得更多的品牌资源和广告创意,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
二、协同创新的方式1.内容营销与广告融合传统广告业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合作,将广告融入到内容中,实现广告与用户需求的高度契合。
例如,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提高广告的曝光率和点击率。
同时,新媒体也可以通过与传统广告业的合作,获得更多的品牌资源和广告创意,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
2.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新媒体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传统广告业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用户数据,实现广告的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荐,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同时,传统广告业也可以通过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优化广告创意和投放策略。
3.创意营销与互动体验新媒体平台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创意营销和互动体验,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品牌认知度。
传统广告业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设计创意营销活动,吸引用户的参与和分享,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同时,新媒体平台也可以通过与传统广告业的合作,获得更多的创意和互动体验,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三、面临的挑战1.技术融合与人才培养新媒体与传统广告业的协同创新需要技术融合和人才培养。
手机媒体及其广告营销研究(会议)

手机媒体及其广告营销研究孔秀祥,翁婷瑾内容提要:手机正在成为人们的信息终端。
除了基本的通话功能,手机还具有无线网络媒体终端机的特征。
手机给广告人无限的遐想,并吸引了很多人在那里跃跃欲试。
我们从手机媒体的特性及其对广告的意义、国外的先进模式及其借鉴价值,综合各方数据,通过分析手机广告的类型、特征、市场规模、产业模式,结合中国市场发展实际,以求探讨中国市场手机广告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手机广告,手机媒体,广告平台,I-modeABSTRACT:The mobile phone is becoming people's information-processing terminal. Except the basic verbal conversation function, the mobile phone also has the wireless-network-media-terminal characteristic. Mobile phone for adman infinite daydream, and attracted very many people to be eager to try in mobile advertising. We research from the mobile media characteristic and to the advertisement significance, the overseas advanced pattern and the model value, the comprehensive all quarters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mobile advertising type, the characteristic, the market scale, the industrial pattern, links to the China market development reality, will discuss in order to the Chinese market mobile advertising futur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Keywords:Mobile Advertising、Mobile Media、Advertising platform、I-mode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正在日益向着个人信息终端的方向发展。
辩论辩题与媒体宣传

辩论辩题与媒体宣传正方辩手,媒体宣传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
首先,媒体宣传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媒体宣传,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
同时,媒体宣传也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媒体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曝光,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另外,媒体宣传也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其次,媒体宣传对于文化传承和价值观传播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媒体宣传,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增进相互了解和交流。
同时,媒体宣传也可以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
最后,媒体宣传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媒体宣传,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媒体宣传也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解决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
因此,可以看出,媒体宣传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媒体宣传中存在一些负面因素,比如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但这并不能否定媒体宣传的整体价值和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媒体宣传,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监管,减少负面影响。
反方辩手,媒体宣传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媒体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夸大事实、编造虚假信息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误导公众的认知,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眼球和点击率,会制造一些不实的新闻,导致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甚至引发社会恐慌事件。
其次,媒体宣传也存在着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的传播。
这些内容不仅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破坏社会的文明风气,导致社会道德滑坡。
最后,媒体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和评论,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因此,可以看出,媒体宣传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新媒体对传统广告业的冲击与转型

新媒体对传统广告业的冲击与转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传统广告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转型的压力。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传统广告业的冲击,并分析传统广告业如何转型应对。
一、新媒体对传统广告业的冲击1.1 媒体消费习惯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受众逐渐减少,而新媒体如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娱乐,这使得传统广告业的受众范围变得有限。
1.2 广告投放成本的下降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投放成本更低。
传统广告需要购买广告位、制作广告素材,并支付高昂的广告费用。
而在新媒体平台上,广告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不同的广告形式和投放方式,实现精准定向投放,降低了广告投放成本。
1.3 广告效果的可衡量性新媒体广告的效果更容易被衡量和评估。
通过新媒体平台,广告主可以实时监测广告的曝光量、点击量和转化率等指标,从而及时调整广告策略和优化广告效果。
而传统广告的效果评估相对困难,往往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手段来获取数据。
二、传统广告业的转型应对2.1 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传统广告业需要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积极开展新媒体广告业务。
通过与新媒体平台合作,传统广告业可以扩大受众范围,提高广告曝光率。
同时,传统广告业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实现广告效果的精准评估和优化。
2.2 创新广告形式和内容传统广告业需要创新广告形式和内容,以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
传统广告的形式往往单一,内容呈现方式较为传统。
而新媒体广告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
传统广告业可以借鉴新媒体广告的创新思路,推出更具创意和互动性的广告作品。
2.3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传统广告业可以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全渠道的广告传播。
传统广告业拥有丰富的线下资源,如电视台、广播台和报纸等。
通过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传统广告业可以将线下资源与线上渠道相结合,实现广告传播的全覆盖。
论手机网络作为广告媒体的前景和价值

论手机网络作为广告媒体的前景和价值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分别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或手段加强行业内或行业间的联盟,并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它不仅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革新。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
手机作为各种应用最终实现的工具,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便携性与多功能性的特点甚至让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较上年底增加4056.6万户,月均增长676.1万户,达到5.01648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为2790.2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37.5%。
截至2007年12月30日,中国手机拥护达5.56亿。
可以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会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3G(第三代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时代的到来,媒体理念和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
手机媒体将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实现充分结合,对这种新媒体的深度解读,将有助于推动其在我国的高速发展。
纵观手机的发展历程,短信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第一媒体(报纸)的功能;彩信的出现使手机更加全面地接近第一媒体,并有了第二媒体(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影响力更大的第三媒体(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功能。
在这些功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手机的“媒体”地位也逐渐得以体现,已经开始通过手机报、手机博客、手机支付、手机视频等形式展开了大范围的商用。
手机媒体广告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手机媒体广告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广告行业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本文将对手机媒体广告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一、手机媒体广告行业现状(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手机媒体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娱乐和社交,为广告主提供了广阔的营销空间。
(二)广告形式多样化目前,手机媒体广告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横幅广告、插屏广告、原生广告、视频广告等。
其中,原生广告由于其与内容融合度高、用户体验较好,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
(三)精准营销成为关键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机媒体广告能够实现更精准的投放。
通过对用户行为、兴趣和地理位置等数据的分析,广告主可以将广告准确地推送给目标受众,提高广告效果和投资回报率。
(四)行业竞争激烈众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广告公司纷纷涉足手机媒体广告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手机媒体广告行业面临的挑战(一)用户隐私保护问题随着用户对个人隐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手机媒体广告在数据收集和使用方面面临着严格的监管和舆论压力。
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获取和利用用户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广告欺诈现象部分不法分子通过作弊手段制造虚假流量和点击,导致广告主的投放效果受到影响,同时也损害了行业的声誉和健康发展。
(三)用户体验与广告平衡过多的广告展示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导致用户对广告产生反感甚至卸载应用。
因此,如何在保证广告效果的同时,不损害用户体验,是手机媒体广告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手机媒体广告行业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推动发展1、 5G 技术的普及将带来更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为高清视频广告、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广告等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手机广告=第五媒体?

在 成长为继 传统 四大 媒体之后 的第五
媒体。
苗 匈
正是分 林 手 陆 中 时 到 行 精 准到人的 定点广告投 放模式 , 用 机登 空 网 看 一 众 传 媒 全 资 子 公 司 分 众 无 线 的 核 心 产 字 “M 3领 全 先 ” :B w 系 创 球 风 ,
手 线正式运营, 并吸引了李宁、 MW等知 从 时 间 和 一 般 人 的 使 用 习 惯 来 看 , B 机 至 少 可 以 做 到 一 天 1 个 小 时 的 贴 身 2 他 虽 觉 得 新 鲜 却 也 没 太 留意 , 只是 后 来 名 企业 。
沟通 , 是 任 何媒 体 望尘 莫 及 的 ;另 这
这样, 不同手机 用户访问同一 个无 线 网站的同一个广告位时,“ 不同的人会
看到不同的广告” 利用这个技术甚至能 。
进 行区域化营销 : 同一产品在不同销售 区域 , 业根 据当地具体情 况可开展不 企 同的营销活动, 投放不同的广告。 据了解, 为支撑 “ 点告”这种形式 ,
分 众无 线 整 合 ^ 最旺 的几十家 wa 站 气 p
费用给 无线 广告。 未来的5 在 年内, 超过 与 日 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DO O C MO公司 的细节, 他表示 “ 具体还在商谈过程 中,
一
半的公司希望花费5 2 %用于无线 合资成立 网络广告代理媒体公司, %- 5 要想 还不方便透露” 他谈到, 。 中移动提供的 通过手机做广告, 必须经过这些 代理公 是有广告价值 的梦 网平台, 于广告投 至
兴 趣 。 他 还 透 露 , 亚 康 姆 已与 多家 运 手机 广告中就采用了这种 模式 , ” 维 从而增 营 商 商 谈 合作 。 据 Aiwie 无线 营 销 进 与用户 之 间的沟 通 。 根 r rd 咨 询 公司 对 5 个知 名品 牌 进 行独 立 调 查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手机媒体与手机广告
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
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
手机已不仅仅是现代通信业的代表,越来越成为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而且手机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我们不不妨称之为手机媒体。
简言之,手机正在成为一种小巧的特殊电脑,正在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一、手机媒体及其概念
笔者在此给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事实上,手机媒体也只能成为信息海量的网络媒体新的组成部分,否则它将面临信息贫乏的难题。
在此,笔者要特别强调,手机短信只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但不是全部,也不代表未来的方向。
在中国,许多人误以为手机短信(SMS)就是手机媒体,并称手机短信为“第五媒体”。
中国的短信量巨大、短信文化发达是由特定的电信管理体制与收费模式造成的。
在日本、美国等移动通信资费低廉的发达国家,完全见不到短信。
手机要真正完成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体的跨越,还依赖于第三代手机技术(3G)的普及,以及建立在3G之上的手机报纸、电视、广告的发展。
3G手机的特点是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
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许多特征,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大众媒体。
3G手机的特点是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
它的速度很快,不仅能通话,还可以高速浏览网页、参加电视会议、观赏图片和电影以及即时炒股等等。
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许多特征,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大众媒体。
目前,手机正在初步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其标志之一是日本I-MODE手机及其相关的新闻业务与信息服务的发展,标志之二是基于手机媒体的广告活动——手机广告的蓬勃发展。
笔者在《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6月第2版)等专著中,总结了网络传播的优势,即: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开放性与自由性、隐蔽性等特征。
作为手机媒体,除了上述特征外,还具有携带高度方便的特点。
二、手机广告
这里所说的手机广告是指基于手机媒体的广告活动,而非为手机产
品所做的广告。
目前,手机媒体最发达最普及的国家莫过于日本。
日本的手机媒体是建立在I-MODE技术之上的。
日本I-MODE诞生于1999年2月22日,是世界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之一,其发展令世人瞩目。
I-MODE中的“I”的含义是Interactive,Internet,和I(代表个性)。
日本手机媒体的崛起,不仅使得各种网站与之联盟,还促使传统媒体与之相结合。
在日本报纸发行量饱和并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报社纷纷通过手机媒体传送新闻。
日本手机用户可以菜单式地选择网络信息服务。
例如,有的手机用户需要每天通过手机阅读《日本经济新闻》,可以每月增交200日元的手机费;若需要每天通过手机阅读《朝日新闻》,可以每月再交纳200日元。
这些收费由NTTDOCOMO与各报社分成。
日本I-MODE手机广告形式多样。
近年来,日本手机广告年收入均超过100亿日圆。
I-MODE的优势在于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随身携带、使用频率高,是高便利性的媒体;当场可以网上确认与收发EMAIL,I-MODE的手机广告回应率高,是高效的媒体;手机的高度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互动型的大众媒体,也是适时适地的个人信息交流媒体;可以吸引非PC用户的网民;对于出门在外的用户,还可将用户吸引至各商店企业,起到沟通与促销作用。
I-MODE不仅可以用于信息内容服务(如提供新闻、音乐、游戏),使用户获得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商品促销、广告宣传;而且还可以用于市场调查与顾客管理,并且有其他媒体连动。
日本手机是单向收费的,用户无须为手机广告增加经济负担。
手机广告形式多样,如通过手机送虚拟优惠券、有奖应征。
手机广告可以分为:旗帜型(图片型)广告、邮件型广告、网站型广告等。
I-MODE广告具体做法有:在适当的时机发送手机电子邮件,吸引顾客;通过网络游戏吸引用户;在网络游戏中打出企业LOGO等等。
I-MODE还有不少值得改进之处,例如,需要增强内容的趣味性,文本信息过于乏味;I-MODE手机需要改进性能,例如电池支持的时间要更长,以适应人们更长时间的上网与游戏;I-MODE还需要提高速度并扩大使用范围。
I-MODE将采用JAVA技术,以提高表现能力与安全性;将宽带化,传送动态图像音乐;采用BLUETOOTH(蓝牙)技术,实现与信息终端无线通信;与GPS联动;输入输出手段进步;I-MODE将增加用户数,扩大利用范围,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使得移动电话媒体成为更加灵活的双向媒体;通过与大众媒体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回应率;通过分析用户的使用状况,测定与提高促销效果。
与日本I-MODE 同时出现的还有欧洲的WAP。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所使用的标记语言不同。
I-MODE使用cHTML(CompactHTML),而WAP使用WirelessMarkupLanguage (WML,不遵守HTML标准)。
I-MODE取得成功远远超过WAP,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NTTDOCOMO公司能够在日本整合手机生产商、内容服务商及通讯公司;而WAP在欧美、中国,手机生产企业、内容服务商及通讯公司是各自为战的。
日本NTTDOCOMO不仅控制了通讯网络、内容,而且还成立了I-MODE研发中
心指导控制手机生产企业,既控制软件又控制硬件。
换言之,NTTDOCOMO能够实现4大控制,即对手机制造者工艺和发展的完全控制,对销售的控制,对标准的定义和控制,对内容网站的管理和控制。
这些因素在其他国家都是不完全具备的。
因此没有人能再走NTTDoCoMo的老路,值得借鉴的是它所提供的以为大众服务的商业模式。
不过,日本的I-MODE只能算是2.5G手机。
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直接拷贝I-MODE模式。
中国的手机媒体将建立在3G技术的基础之上。
由大唐移动主导开发的TD-SCDMA技术与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一起成为第三代手机(3G)技术的三大国际标准。
TD-SCDMA作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不仅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也得到了许多企业的支持。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2006年将是中国TD-SCDMA技术的成熟年,也是中国颁发3G牌照之年。
因此,可以认为2006年是中国基于3G技术的手机媒体元年。
中国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36801.5万,加上1亿网民,其中蕴涵着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
三、手机作为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手机作为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随身携带,同时由于手机日益成为网络的延伸,所以其具有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与缺点。
但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
亦存在以下不足:(1)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一些不法分子发布虚假信息,大肆招摇撞骗,各种淫秽信息和流言蜚语借手机流传,败坏了社会风气,误导公众,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2)侵犯个人隐私MMS手机的出现,是因为手机制造商纷纷将竞争焦点集中在手机的功能扩展方面,以及用户要求简讯(SMS)以外更多的多媒体互动功能,但这种新型手机除了涉及国防保安和商业机密问题,还可能涉及其他法律问题。
MMS手机有其独特功能的设计,把摄像镜头安装在手机的背部,并且还可以被隐藏起来,因此佯装打电话,也能轻而易举地拍下一些机密东西或侵犯个人隐私。
(3)信息垃圾目前,中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邮件数量已经超过正常邮件数量。
垃圾邮件给使用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用户带来的烦恼与损失更大。
此外,垃圾短信也已经成为一大公害。
(4)信息安全一些手机的黑客针对手机的软件专门设计了一些病毒,对广大的手机用户进行攻击。
有些病毒利用了手机芯片程序中的漏洞或缺陷,用简讯的形式把病毒代码播发,从而造成破坏。
而其他曾经出现过的手机病毒,能使手机自动关机、死机等,甚至破坏内部芯片。
部分出现过的手机病毒甚至还可使手机自动报警、将机内个人地址簿自动转发等。
总之,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到大众传播。
手机媒体作为平面媒体的延伸,除了具体手机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真正成为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媒体。
手机作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实现了用户与信息的同步。
从未来发展看,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大众化,手机媒体由少数
社会
精英
的“专
利”发
展为
大众
化的
媒体;
二是
手机
媒体
3G
化、多
媒体
化、娱乐化等。
2020年1月10日星期五11:21:25
1.10.202011:2111:21:2520.1.1011时21分11时21分25
秒Jan. 10, 2010 January 202011:21:25 AM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