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CSC,是一种眼科疾病,常常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央视野模糊等症状。

以下是对CSC的重新整理及相
关文章。

1. 疾病定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以视网膜中央凹区浆液渗
出和脉络膜下渗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科疾病。

2. 发病原因
目前未能确定CSC的确切发病原因,但多数认为与心理压力、激
素水平增高、脉络膜血流异常等因素有关。

3. 临床表现
CSD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中央视野变形、颜色感知下降等。

眼底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有隆起,并有明显的水肿表现。

4. 诊断方法
CSD的诊断可以通过黑暗自适应试验、眼底荧光造影等方式进行。

其中,眼底荧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5. 治疗方法
目前,CS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疗法、激光治疗等。

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条件。

6. 预后及复发
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治疗,CSD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但少数患
者可能会出现复发症状,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

7. 预防措施
预防CSD的发生,需要控制情绪压力,减少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变。

综上所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虽然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也能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帅嫄璐;方王怡;袁松涛【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中心视力损失的一项重要原因,它主要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以后极部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水平的渗漏为特征。

大多数急性CSC患者会自发吸收,但是对于持续性神经上皮层脱离的慢性CSC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进展性的视力下降。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CSC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主要从激光光凝、光动力学疗法( PDT)、玻璃体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四方面进行阐述。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is an important cause for central vision loss. It mostly occur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men. It is a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a serous detachment of neurosensory retina at the posterior pole and leakage from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 RPE ) . Most patients with acute CSC will resolve spontaneously. However, in cases of chronic CSC with persistent 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 patients might develop progressive vision loss. This article was made a brief review of the cur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 laser, photodynamic therapy ( PDT ) , intravitreal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erapy and the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s.【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16)011【总页数】4页(P2059-2062)【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综述【作者】帅嫄璐;方王怡;袁松涛【作者单位】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引用:帅嫄璐,方王怡,袁松涛.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59-206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以后极部神经上皮层脱离伴或不伴RPE脱离为特征,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小、视物变形、视物发暗等,主要好发于中青年男性 [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摘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CS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方面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近年来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及治疗都有了一些新的研究,尤其是半量维替泊芬PDT是目前治疗CSC较理想的选择。

新的治疗方案如类固醇抑制剂正在研发,将可能从根本上治疗CSC。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病因;治疗Abstract: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CSC) is a common vascular disease of the retinal,yet it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remain very controversial.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new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disease, especially the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And the therapy of the half dose verteporfin PDT seems to be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recently. Now the new treatment of the glucocorticosteroid antagonist is in the experiment. It may cure CSC fundamentally.Keywords: 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 etiology, pathogenesis, therapeutics 0引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a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病”,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病之一,以黄斑部及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

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30-!"#$$报(医学版)J Southeast Univ(Med Sci Edi)2021,Apy40(2):230-233•论著・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陈彦茹,李明翰,朱晓玲(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底内科,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目的:探讨微脉冲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CSC患者69例(71眼),治疗组32眼予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39眼予假照射。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黄斑容积(MV)及视网膜的微结构。

结果:两组患者BCVA、CFT及MV均随时间改善,同一时间治疗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VA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较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 FT不同时间点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洽疗= 0.065,P对照=0.250)。

治疗组治愈率为71.9%,对照组为2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未见激光损伤。

结论: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CSC有效、安全。

&关键词'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凹;激光凝固术&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64(2021)02-0230-04doi:10.3969/j.issn.1671-6264.2021.02-01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Voretinopathy,CSC)是由于黄斑或其周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Uium,RPE"屏障功能受损,脉络膜血管的渗漏液经过该受损区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从而引起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1]o CSC 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复发率较高,且有部分患者病程迁延不愈,可导致黄斑感光细胞和RPE的永久损伤,引起视力不可逆下降或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的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23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的研究进展刘正峰1,潘雪梅2,(1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与视光医学院,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3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R实验室)摘要: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在大多数的病例中3~4个月神经上皮层脱离可以平复。

复发中浆患者长期局限性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可以造成光感受器的损伤。

目前中浆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除危险因素、激光光凝、光动力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口服药物等。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光动力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23.025中图分类号:R7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9)23_0104-0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系色素上皮的连接复合体及视网膜外屏障的病变,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的液体会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病变处渗漏,从而造成局限性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

中浆是威胁中青年人视力的原因之一,虽然大部分预后良好,但是复发中浆会造成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由于迄今仍然没有阐明确切的中浆发病机制,因此临床上也仅仅是针对病因治疗,观察病情变化被作为一线的治疗方法。

但当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SRD、至少持续4个月、有多次复发史、具有较差的视力、视敏度和需要快速恢复的要求时,则需要积极治疗。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浆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去除危险因素现已明确压力大、熬夜、劳累是中浆的危险因素,还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胃食管疾病和睡眠障碍[1],都可以诱发中浆。

Ersoz等[2]研究了811例中浆患者,发现类固醇药物、抗抑郁剂或抗焦虑药物使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WS073, 2015BJB28);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8zk26)。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称中心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可引起视力下降。

以下将从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心理压力、饮食不良、有害习惯等也与该病密切相关。

二、症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和中央视野出现模糊,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前闪光现象。

但是,眼睛内部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因此常常难以及时发现。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等。

如果患者的中央视力下降明显,并伴有视力模糊、视野缩小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能会发现视网膜黄斑区的浆液性渗出,这些都可能提示该病的存在。

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视力。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黄斑区的浆液性渗出。

手术治疗则包括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和眼内注射等多种方式。

这些手术方式可以防止黄斑区的渗出,从而改善患者的视力。

总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对患者的视力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患者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对于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患者可从健康饮食、远离有害习惯等方面入手,保持身体健康。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7例疗效观察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7例疗效观察
一 一 ~
鲨 菱! 堕
( … NFS C 0 M M IN f y D 0 C T S F } T 0

维 生 素 C在 大 剂 量 甲 氨 喋 呤化 疗 后 致 口腔 溃 疡 中 的 临 床 研 究
疗, 以覆 盖 溃 疡 面 及 周 边 为 宜 , 药 后 禁 上
例( 1眼 ) 总 有 效 率 9 . % (4 / 4 , , 93 15 16)
患 者 治 疗 视 力 情 况 、 底 造 影 结 果 较 治 “ 艮
多 为 单 I发 病 .大 多 能 在 3~ j 艮 6个 川 内
复 10以 f, 觉 症 状 消 失 , 底 镜 下 视 . :自 眼
情 绪 激 动 、 染 、 敏 、 络 膜 静 脉 引 流 障 感 过 脉 碍 等 综 合病 , 致 丰廊 域 的 脉 络 膜 毛 导 H
细 m管 迟 缓 充 盘 或 高 灌 注 , 透 性 增 强 , L 通
( 1眼 ) 总 有 效 率 9 . % ( 4 /4 ) 患 , 93 15 16 ;
王爱云 常俊 丽
感染 l 。维生素 c参 与细胞问 质的形成
及 促 进 胶 原 纤 维 和 四氢 叶 酸 的 形 成 , 低 降
饮、 4 食 5分 钟 以 I。对 照 组 采 用 常 规 方 : 法 , 食 前 后 用盐 水含 漱 。两 组 均 根 据 溃 进
l 7例 ( 4 眼 ) 治 疗 后 , 愈 1 3例 3 16 经 痊 0
(10眼 ), 转 3 4( 5 眼 ) 无 效 1侈 1 好 3侈 3 , 0
4 6大 , 均 2 . 平 9 2天 ; 跟 18例 , 眼 单 2 舣
9例 , 眼 7 7例 , 眼 6 行 9例 ; 力 0 1~ 视 .

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越短 , 严重者长时间无法消失 , 引发关节及骨骼损坏。
2 治 疗方 法
2 一般治疗 本病患者—般不需严格控制饮食, . 1 但应少食用高嘌呤类食 物, 戒酒 , 忌用虾蟹等海产品以及动物内脏和菠菜等 。 最好食用蛋类、 牛奶
来补充营养, 急性期过后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22 药物治疗 () . 1急性期治疗原则 : 清热利湿, 解毒通络。 痛风性关节炎 在急性期时 , 多表现为某些关节突发性出现红肿热痛的典型炎症反应症 状, 无恶寒、 感、 1 饮欲, : 3 心烦意躁 , 尿黄便结, 舌红, 搏微弱。 脉 可以三妙散 中的黄柏、 苍术以及槟榔作为祛热润湿的主药, 加上忍冬藤来祛热解毒, 畅
【 马越 . 圭源. 1 】 吕 陈素红等. 葛根提取物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初探 【_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0 .23:4 — 4 】 2 I 2()2 1 24. I , 【 陈光亮. 2 】 段玉光. 李莉等. 加味四妙汤对高尿酸血瘟和痛风性关节炎防 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08 1 3: — 2 】 20 ,4 )4 5 . ( 8
e a ia i x m n to n

参照卫生部疗效的评定标准, 本组3例患者中, 5 临床治愈2 例, 6 显效8 例, 无效l , 例 有效率为9 .%。 71
4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一般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尤其是体形肥胖的男性更容易 发作 , 夜间为好发时间。 临床上以突发性关节红肿、 热痛 , 功能障碍以及高 尿酸血症为典型特征。 首次发作时, 通常只累计单个关节, 其中, 以第一跖 趾为多见 , 其次为踝关节和足部小关节以及其他肘腕指关节等。 急性期发 作未能治愈的患者 , 会反复发作 , 以致转入慢性期 , 往往会形成新的病灶 ( 如痛风石)甚至导致痛风性肾病等。 , 在中医临床中。 我们组将本病患者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症状
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急性期视力很少低于0.5,反复 慢性发作者视力可以低于0.1。 视物昏暗、小视、变形; 中心或旁中心相对或绝对暗点。 对强光刺激常不耐受,并伴色觉改变。 部分患者早期有远视性屈光改变。
1、眼底所见
黄斑有一边界清楚,圆或椭圆形视网膜浅脱离,中心凹光反 射消失。脱离区内有时可见黄色点状沉积物,一般认为是脱 落或被吞噬的视细胞外节段或纤维素物质。
CNV形成:使用高功率、小光斑治疗时,易造成Bruch膜破裂,脉 络膜新生血管长入视网膜下,导致严重的永久性视力下降。
黄斑瘢痕:一般光凝热效应仅局限于色素上皮层,如功率过大, 造成神经上皮损伤时,可形成视网膜皱褶及视网膜前膜,造成中 心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
3、PDT治疗:
光动力疗法(PDT)是将一种特异的光敏剂(维替泊芬)注入 血管中,光敏剂随血流达到异常的新生血管,采用特殊的非 热能激光(冷激光)照射,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而正 常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组织基本没有损伤,从而达到消除新生 血管的目的。
A.喷出型
呈冒烟状或蘑菇云状,占中浆的10~20%,荧光素通过色素 上皮缺损处,出现一个或多个针尖大的渗漏点,并迅速扩展, 向上喷出,到达视网膜脱离的最上缘时,顶端就折向两侧或 一侧。最后荧光减弱,勾画出脱离区的轮廓。
以染料渗漏的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占70~80%,晚期造 成荧光素积存。
有时渗漏性病灶不止一个,除黄斑区主要损害外,还可见到 周围有类似的渗漏点,称为(卫星灶)。
大多数患者视力会很快提高(1周后),但视物变形或视物 色暗等感觉会持续很长时间。
2、激光治疗:
并发症:
误伤黄斑:光凝治疗时,患者突然转动眼球、光凝斑离中心凹过 近、使用的激光功率偏大,都可造成中心凹的损伤,造成中心视 力下降或形成中心暗点。
脉络膜出血:如果使用的激光功率高,可伤及脉络膜血管引起视 网膜下出血。
多发性中浆
指FFA显示极缓慢的渗漏或极不明显的渗漏。
有的呈现很小很淡的中央低荧光,外周高荧光组成的丛状 改变,是中浆恢复期的表现,或激光治疗后正在恢复的表 现。
其渗漏点不在黄斑区范围内,甚至在颞侧上、下血管弓以外, 罕见在视盘鼻侧。
1、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病变
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2、激光治疗:
激光参数: 波长:首选氪黄激光,也可用氪红激光或氩绿激光,严禁用蓝光。 光斑直径:50~200μm。 功率:开始用75mw,逐渐增加至100~200mw。 曝光时间:0.1~0.2s。 点数:1~10点。 光斑反应:I~II级。
2、激光治疗: 预后: 如封闭成功,渗漏点多在2周内消失,2~3周黄斑水肿消退。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屈晓勇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 能失常,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浅脱离,简称“中浆” 。
由于缺血、炎症、外伤、变性、生物化学或免疫学改变均可使视网 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屏障功能受损。
RPE细胞之间的封闭小带是脉络膜与视网膜之间的一道屏障,一旦 封闭小带受损,使RPE细胞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脉络膜毛细血管 的渗漏液经过此损害区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存,从而引起神经 上皮的浆液性脱离。
2、激光治疗:
激光光凝原理: 利用激光热效应破坏失代偿的RPE细胞和刺激周围正常RPE细胞增 殖,形成新的RPE屏障功能。随着光凝损伤的修复,渗漏点被封 闭。
2、激光治疗:
适应症: 无无法承受PDT巨额费用(14875元)者; 渗漏点在黄斑无血管区以外,即距中心凹200μm以外; 长时间药物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者; 一眼有发作史且预后视力差,再次发作,或另一眼发作时; 因工作或生活需要,要求尽早恢复视力,减少眼部症状者; 病情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不愈者。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可 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A.年龄:20~50岁的青壮年,其中80%在45岁。
B.性别:男性较女性多7倍以上。
C.精神紧张:A型性格者交感神经紧张,易发生情绪波动, 血中儿茶酚胺高,易发生中浆。
D.吸烟、饮酒,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E.其他:疲劳、感冒、病毒感染、肝炎等。
反复慢性发作者水肿区的色素上皮表面或脱离的视网膜内 面有黄色或白色针尖样、颗粒样渗出。
1、荧光造影检查
早期,色素上皮水平出现1个或几个点状荧光素渗漏;后 期,荧光素充满整个脱离区成墨迹样或烟囱样,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A.喷出型 B.圆点扩大型 C.旁中心渗漏点 D.不典型渗漏点
并发症: 脉络膜血管缺血 色素上皮萎缩
4、微脉冲激光:
3、PDT治疗:
适应症: 任何类型的急慢性CSC。
3、PDT治疗: 激光参数: 波长:689nm半导体激光 光斑直径:超出病灶边缘500um 光照强度 600mw/cm2 激光剂量 50J/cm2 曝光时间:83s
3、PDT治疗: 预后: 一般术后1月视网膜下液吸收,部分病例延迟吸收。
3、PDT治疗:
眼底镜下:黄斑区水肿,灰黄色渗出,多数见出血。
FFA:中渗的CNV渗漏点出现在动脉早期,而中浆渗漏点 出现在静脉期;中渗早期为CNV的形态,中浆为一针尖样 渗漏点。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边界达视乳头颞侧边缘。 FFA:视乳头上早期有一边界清楚的局限性弱荧光区,晚期为 高荧光,区外无荧光素渗漏。
1、保守治疗: CSC为自限性疾病,80~90%的患者在1~3个月内可自行愈 合,且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视功能无法完全恢复。 可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vitC、vitE、芦丁等。一 般禁用强烈扩血管药物,以免加重病变部位的渗出。
1、保守治疗: 对于精神紧张或休息不好者,可适量给予镇静剂。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休息,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戒烟 戒酒。 严禁使用糖皮质激素。
大于3月未恢复仍有渗漏者可行激光封闭渗漏点、PDT、微脉冲 治疗。
2、激光治疗:
位于中心凹无血管区外,明确孤立的渗漏点可行激光治疗, 以缩短病程,促进视力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