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要点

合集下载

黄斑病的诊断与治疗

黄斑病的诊断与治疗

黄斑病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黄斑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对于病程长、不能自愈、渗漏点位于黄斑拱环外的病例,可考虑行激光光凝治疗。

【关键词】黄斑病诊断治疗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概述】本病是由于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泵功能障碍和屏障功能异常导致神经上皮的浆液性脱离。

部分病例出现色素上皮脱离。

病变未影响黄斑中央部时可无症状。

【临床表现】1.患眼自觉视物变形、变小,中央色暗,视力轻度减退。

2.检眼镜下黄斑区内局限盘状浆液性脱离,中心光反射消失,有黄白渗出小点。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典型改变为荧光造影早期出现一点状高荧光,随时间延长染料进入视网膜下腔逐渐扩散,边界变得模糊呈炊烟状或墨迹状。

【诊断要点】1.根据视物变形,检眼镜下黄斑区内局限盘状浆液性脱离可以诊断。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荧光渗漏点有助于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自然病程约为3~6个月,多能自愈,不需任何药物治疗。

2.对于病程长、不能自愈、渗漏点位于黄斑拱环外的病例,可考虑行激光光凝治疗。

光凝治疗能促进视网膜下液尽快吸收,但不能阻止复发,不能改善视力。

二、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概述】患者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不合并眼部其他异常或其他疾病。

国内常称为“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临床表现】1.患者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相应部有暗点。

2.眼底检查可见黄斑部视网膜下一圆形灰白色膜状物,周围有出血,病变部视网膜水肿,或有少量视网膜下液。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渗漏荧光素,恢复期可见病变区透见荧光或色素、机化膜遮挡荧光。

【诊断要点】1.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检眼镜下黄斑部视网膜下灰白色膜状物可以诊断。

2.视网膜下液和出血的存在,或荧光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渗漏提示活动性病变。

3.脉络膜血管造影可以较好地显示病变的轮廓。

4.相干光视网膜断层扫描(OCT)有助于确定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V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CSC,是一种眼科疾病,常常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央视野模糊等症状。

以下是对CSC的重新整理及相
关文章。

1. 疾病定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以视网膜中央凹区浆液渗
出和脉络膜下渗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科疾病。

2. 发病原因
目前未能确定CSC的确切发病原因,但多数认为与心理压力、激
素水平增高、脉络膜血流异常等因素有关。

3. 临床表现
CSD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中央视野变形、颜色感知下降等。

眼底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有隆起,并有明显的水肿表现。

4. 诊断方法
CSD的诊断可以通过黑暗自适应试验、眼底荧光造影等方式进行。

其中,眼底荧光造影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5. 治疗方法
目前,CS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疗法、激光治疗等。

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条件。

6. 预后及复发
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治疗,CSD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但少数患
者可能会出现复发症状,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

7. 预防措施
预防CSD的发生,需要控制情绪压力,减少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变。

综上所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虽然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也能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浆

中浆

二、发病特点
发病年龄: –多见于20-45岁男性青壮年, –男女之比差异较大,约5~10∶1 90%以上为单眼发病,一种自限性疾病 ,大多数在3~6个月自行恢复,预后良好;视物变形和变 小可持续1年以上。
三、病因
•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病 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A.年龄:20~50岁的青壮年,其中80%在35~45岁。 B.性别:男性较女性多10倍以上。 C.精神紧张:A型性格者交感神经紧张,易发生情绪波动, 血中儿茶酚胺高,易发生中浆。 D.吸烟、饮酒,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E.其他:疲劳、感冒、病毒感染、肝炎等。
六、治疗
1、保守治疗: (1)本病有自限性,80~90%的患者,一般在3~6个月内 可自行愈合,因此,有学者认为可不予以任何治疗。 (2)可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vitC、vitE、芦丁等。 一般禁用强烈扩血管药物,以免加重病变部位的渗出。 (3)对于精神紧张或休息不好者,可适量给予镇静剂。 (4)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休息,减少摄入刺激性食 物,戒烟戒酒。 (5)严禁使用糖皮质激素
八、护理措施
• • • • • 1、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 3、眼部护理 4、心理护理 5、相关知识宣教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简称中浆
提纲
• • • • • • • • 1、定义。 2、发病特点。 3、病因。 4、临床表现。 5、检查方法。 6、治疗。 7、护理诊断 8、护理措施
一、定义
• 中浆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 简称,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 形成以黄斑部或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 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常见黄斑疾病。
六、治疗
2、激光光凝治疗: 成功的光凝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目前,光 凝疗法是治疗中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称中心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可引起视力下降。

以下将从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心理压力、饮食不良、有害习惯等也与该病密切相关。

二、症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和中央视野出现模糊,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前闪光现象。

但是,眼睛内部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因此常常难以及时发现。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等。

如果患者的中央视力下降明显,并伴有视力模糊、视野缩小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能会发现视网膜黄斑区的浆液性渗出,这些都可能提示该病的存在。

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视力。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黄斑区的浆液性渗出。

手术治疗则包括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和眼内注射等多种方式。

这些手术方式可以防止黄斑区的渗出,从而改善患者的视力。

总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对患者的视力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患者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对于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患者可从健康饮食、远离有害习惯等方面入手,保持身体健康。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宣传PPT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宣传PPT课件
了解病因有助于患者采取预防措施。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危人群
年轻男性和中年男性是该病的主要高危人群 。
同时,长期使用类固醇或有家族史的人也可 能容易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可 能与生活方式及生理因素有关。
然而,女性患者也不可忽视,需定期检查。
激光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激光治疗可以帮助封闭渗漏的血 管。
激光治疗通常用于严重病例。
如何治疗与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压力,保持健康的饮 食。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
谢谢观看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何时应就医?
随访与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定期随访可以帮助监测病 情变化。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诊断?
如何诊断? 眼科检查
包括视力测试、眼底检查和OCT(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视网膜的状态。
如何诊断? 影像学检查
可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来进一步 确认诊断。
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视网 膜的状态。
如何诊断?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的 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综合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与管理?
如何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可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炎症和液体积聚。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与管理?
该病常与压力、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主要影响 年轻人和中年人。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症状
患者可能会经历视力模糊、直线变形或中心暗点 等症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PPT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PPT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病变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 如何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方法
4.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义
对于轻微病例,医生可能建议观察,定期复查。
大部分患者在数月内可自愈。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某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药物以 减轻炎症和液体积聚。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激光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封闭 异常的血管,减少液体积聚。
使用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状况,观察是否有液 体积聚。
眼底检查可网膜病变? 影像学检查
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影像学检查 ,获取视网膜的详细图像。
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液体的积聚情况及其程 度。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 病变的治疗方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观察与随访
激光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视力和减少复发几率。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 膜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 压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如何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定期眼科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 的人群。
未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病因及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科学进步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课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课件
• ①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立即停用。 • ②去除精神紧张、饮酒、熬夜等诱发因素。注意全身放松
与休息。 • ③神经营养剂及去除水肿药物。 • ④>3个月视功能未恢复或仍有渗漏者可行激光或光动力治
疗。
9
治疗
• 激光治疗: • 位于中心凹无血管区外,明确孤立的渗漏
点可行激光治疗,以缩短病程,促进视力 恢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
1
病因学
• CSC是指由于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强继发 性RPE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局限性视网膜神 经上皮脱离。
• 确切病因不清。好发于A型性格的青年和中 年男性。
2
临床表现
• 视力: 单眼或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伴视物变 形、变小,有相对暗点,少数可无明显异常。
• CSC的OCT表现: 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 同时可伴有RPE的脱离。
5
6
7
8
治疗
• CSC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1~3个月内,视力基本 能恢复正常,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视功能无法 完全恢复。
• CSC进展的危险因素: 精神紧张、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 疮、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妊娠等。
• PDT治疗: • 位于中心凹无血管区内或慢性CSC者,可
在ICGA指导下,行半剂量注射用 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 RPE的渗漏是CSC最常见的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表 现:
• ①典型RPE渗漏见于活动性CSC,于造影静脉期 出现,随造影时间的延长,染料呈炊烟样或墨迹 样扩散,晚期勾勒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视网膜神 经上皮脱离区。
• ②不典型的RPE渗漏见于慢性CSC,表现为缓慢 的RPE荧光渗漏,晚期病灶荧光增强,范围扩大。

丹栀逍遥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肝经郁热型40例

丹栀逍遥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肝经郁热型40例

丹栀逍遥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肝经郁热型40例陈胜
【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
【年(卷),期】2010(041)002
【摘要】@@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简称中浆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眼底病.其临床特点是患眼外观正常.但中心视力下降,眼前出现类圆形黄灰色或灰黑色暗影阻碍中心视线,且伴有视物变形.属于中医眼科内障眼病的范畴,它是一种局限于眼底后极部的自限性疾病,但其复发率较高.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尚无特殊治疗.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笔者采用丹栀逍遥散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陈胜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12
【相关文献】
1.中药为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40例疗效观察 [J], 陈文祥;林颖;郑美英
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40例 [J], 陈婷
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0例 [J], 陆亮洁
4.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J], 缪亚香;徐新荣
5.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8例 [J], 王祎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要点
*导读:中浆乃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称,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形成以黄斑部或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限局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常见黄斑疾病。

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多见于25~45岁的男性青壮年,男女之比差异较大,约5~10∶1,90%以上为单眼发病,左右眼无差异。

中浆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在3~6个月自行恢复,预后良好;但部分易复发者,往往病程迁延,多次反复后可在后极部形成广泛的色素上皮继发性改变,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

……
[治疗要点]
一、病变轻微或病变位置靠近黄斑中心凹者可待其自愈。

二、病变较严重者,行激光光凝治疗。

三、辅以全身营养神经药、维生素等。

四、禁用皮质类固醇及强血管扩张药。

五、中药。

中浆的治疗常采用以下方法:
激光治疗:对于有明显荧光渗漏、渗漏点位于视乳头黄斑纤维束以外,离中心小凹250um以上,浆液性脱离严重者,及病程3个月以上,仍见到荧光渗漏,并有持续存在的浆液性脱离者,可考虑激光光凝治疗。

光凝治疗的目的是缩短病程,使病人尽快消除视觉障碍的烦恼,但不能阻止复发。

光凝后约1周左右,神经上
皮层浆液性脱离开始消退,2~3周内完全消失。

西药治疗:如维生素C、维生素E、路丁等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可以试用。

睡眠不良者,可口服镇静剂。

近年来发现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可以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甚至形成大泡状视网膜脱离。

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药物可能由于抑制免疫反应,导致眼局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进一步损害和屏障功能的破坏。

因此,本病禁用此类药物。

烟酸作为扩张血管药物应用于本病,因有可能加重血管渗漏,引起黄斑水肿,延长病程,甚至像皮质激素那样引起大泡状视网膜脱离,也应作为禁用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多以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是水肿期加渗湿利水药,渗出为主者加活血祛瘀或化痰软坚药。

全身辨证分六型:阴虚火旺以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脾虚
湿泛以健脾利湿,参苓白术散加减;肝郁气滞以疏肝解郁,逍遥
散加减;湿热内蕴以清热利湿,三仁汤加减;瘀血内滞以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以补益肝肾,杞菊地黄汤加减;恢复期应以补肾为主,以保护及恢复视网膜功能,提高视力,减少复发机会。

平时注意摄生,避免脑力及体力过度疲劳,对本病的治疗和防止复发也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