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件 第三章运输问题分解

合集下载

运筹学胡运权第三版第三章运输问题

运筹学胡运权第三版第三章运输问题
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可表示如下:
§1运 输 问 题 及 其 数 学 模 型
二、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 运输问题一定有最优解;基变量的个数=m+n-1 运输问题约束条件的系数矩阵:
x1m
x2m
xm1
xmm
x11
x12

x21
x22

xm2


m行
n行
§1运 输 问 题 及 其 数 学 模 型
解 的 最 优 性 检 验
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
运输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应用问题举例
本章内容
3运输问题进一步讨论
01.
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 有转运的运输问题
02.
1.当产大于销时,即 产销不平衡问题 平衡后的数学模型为: 加入假想销地(假想仓库),销量为 ,由于实际并不运 送,它们的运费为 = 0;
解 的 最 优 性 检 验
解 的 最 优 性 检 验
销地产地
B1
B2
B3
B4
产量
ui
A1
16
u1(1)
A2
10
u2(0)
A3
22
u3(-4)
销量
8
14
12
14
48
vj
v1(2)
v2(9)
v3(3)
v4(10)
4
2
8
12
5
4
10
11
3
9
6
11
表3-9
1.增加一位势列和位势行并计算位势
其中
8
10
2
6
8
产量
A1

运筹08(第三章运输问题)运筹学第五版课件(历史上最好的,最全面的课件)

运筹08(第三章运输问题)运筹学第五版课件(历史上最好的,最全面的课件)
3
B2
11 9
B3
B4
3 2 10
产量
10 8
4 1
3
7
3
0
A2 A3
销量
3
1 7
4 9
1 3
0 0 20
6
6 0
4
3
6 3 0
5
3 0
5 4 0
20
12
2012-8-18
表中填有数字的格对应于基变量(取值即为格中数字),而空格对应
的是非基变量(取值为零).

在求初始基本可行解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当我们取定xij的值之后,会出现Ai的产量与Bj的销量都改为零的情 况,这时只能划去Ai行或Bj列,但不能同时划去Ai行与Bj列。 (或者在同时划去Ai行与Bj列时,在该行或该列的任意空格处填加一 个0。)
这样可以保证填过数或零的格为m+n-1个,即保证基变量的个数为
m+n-1个。
2012-8-18
13
2.Vogel法
Vogel法的思想是:一地的产品如果不能按照最小运
费就近供应,就考虑次小运费,这就有差额,差额越大, 说明不能按最小运费调运时,运费增加得越多。因而差 额越大处,就应当采用最小运费调运。
,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及各产地往各销
地的运费单价如表所示。应如何调运可使运费最小?
销地 运费单价 产地
B1
3 1
B2
11 9
B3
3 2
B4
10 8
产量 (吨) 7 4
A1 A2
A3
销量(吨)
2012-8-18
7
3
4
6
10
5
5

运筹学第3章:运输问题-数学模型及其解法

运筹学第3章:运输问题-数学模型及其解法

整数规划模型
01
整数规划模型是线性规划模型 的扩展,它要求所有变量都是 整数。
02
整数规划模型适用于解决离散 变量问题,例如车辆路径问题 、排班问题等。
03
在运输问题中,整数规划模型 可以用于解决车辆调度、装载 等问题,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 成本和时间效益达到最优。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是整数规划和线性规划的结合,它同时包含整数变量和 连续变量。
运筹学第3章:运输问题-数学模 型及其解法
目录
• 引言 •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 运输问题的解法 • 运输问题的应用案例 • 结论
01 引言
运输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运输问题是一种线性规划问题,主要 解决如何将一定数量的资源(如货物 、人员等)从起始地点运送到目标地 点,以最小化总运输成本。
总结词
资源分配优化是运输问题在资源管理 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如何将有限的 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部门或项目, 以最大化整体效益。
详细描述
资源分配优化需要考虑资源的数量、 质量、成本等多个因素,通过建立运 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找到最优的 资源分配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大化整体效益。
05 结论
运输问题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生产计划优化
总结词
生产计划优化是运输问题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详细描述
生产计划优化需要考虑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成品的销售等多个环节,通 过建立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找到最优的生产计划和调度方案,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
资源分配优化
发展趋势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运输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高级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来 解决。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运输问题的解决方案将更加智能化和

运筹学教学课件-第三章 运输问题

运筹学教学课件-第三章 运输问题

2021/8/17
2
1.运输问题模型及有关概念
例4.1:某公司从两个产地A1、A2将物 品运往三个销地B1、B2、B3,各产地的产量、
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 品的运费如下表所示,问:应如何调运可 使总运输费用最小?
A1
A2 销 量
B1 6 6 150
B2 4 5 150
B3 6 5 200
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个变量组中不包含闭回路。
推论 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 m + n -1 个变量
构成基变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不含闭回路。
这个推论给出了运输问题基本解的重要性质, 也为寻求基本可行解提供了依据。
这个推论告诉了一个求基变量的简单方法,同时也 可以判断一组变量是否可以作为某个运输问题的基 变量。这种方法是直接在运价表中进行的,不需要 在系数矩阵A中去寻找,从而给运输问题求初始基 可行解带来极大的方便。
C x i 1 j 1 ,x i 1 j2 , ,x is j 1 ,则B中
【证】由线性代数知,向量组中部分向量组线性相关则该向量组线
性相关,显然,将C中列向量分别乘以正负号线性组合后等于零,

P i 1 j 1 P i 1 j2 P i2 j2 - p isj 1 0
因而C中的列向量线性相关,所以B中列向量线性相关。
(1)有时目标函数求最大,如求利润最 大或营业额最大等;
(2)当某些运输线路上的能力有限制时, 模型中可直接加入(等式或不等式)约束;
2021/8/17
13
1.运输问题模型及有关概念
(3)产销不平衡的情况。当销量大于产 量时可加入一个虚设的产地去生产不足的 物资,这相当于在式(4-2)每一式中加上
A3

运筹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运输问题

运筹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运输问题

7 4 9 3 6 5 6
2.1 确定初始基可行解
• 这与一般线性规划问题不同,产 销平衡的运输问题总是存在可行解。 因有
b a
i 1 j i 1
m
m
i
d
必存在 0≤ xij,i=1,…,m,j=1,…,n 是可行解。又因 0≤xij≤min(a1,bj) • 故运输问题的可行解和最优解必存在。 • 确定初始可行解的方法有很多,一般 希望的方法即简便又尽可能接近最优解。 下面介绍两种方法:最小元素法和伏格 尔(Vogel)法。(其它如西北角法等)
例1
• 某公司经销甲产品,它下设三个加工厂。每 日的产量分别为: • A1——7吨,A2——4吨,A3——9吨。该公 司把这些产品分别运往四个销售点。各销售 点每日的销量为:B1——3吨,B2——6吨, • B3——5吨,B4——6吨。已知从各工厂到各 销售点的单位产品的运价为表3-3所示,问该 公司应如何调运产品,在满足各销点的需要 量的前提下,使总运费为最少。
运价表与行差和 列差的计算
表3-10 伏格尔法
伏格尔法基可行解, 总运费为85,恰好得 到最优解
销地 B1 B2 B3 B4 行 产 差 量 产地
销地 B1 B2 B3 B4 产地 A1 A2
A1
A2 A3
3
1 7
11 3
9 4 5 6 2 1 5
10 0
8 3 6 1 1
7
4 9
10 5
列差 2 销量 3
A3
表3-13
B1 销地 加工厂 A1 A2 A3 销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B3 B4 产量
5 3 6 3 6 5
2 1 3 6
7 4 9

运筹学运输问题-图文

运筹学运输问题-图文
❖ 建模:设xij为从产地Ai运往销地Bj的物资数量(i=1, …m;j=1,…n。
销地 B1
B2
...
Bn
产量
产地
A1
X11 X12
...
X1n
a1
A2
X21 X22
...
X2n
a2
.
.
.
.
.
.
.
.
.
.
.
.
.
.
.
.
.
.
Am
Xm1 Xm2
...
Xmn
am
销量
b1
b2
...
bn
则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下:
产销平衡表
销地 B1
B2
...
Bn
产量
产地
A1
a1
A2
a2
.
.
.
.
.
.
Am
am
销量
b1
b2
...
bn
单位运价表
销地
B1
B2
...
Bn
产地
A1
c11
c12
...
c1n
A2
c21
c22
...
c2n
.
.
.
.
.
.
.
.
.
.
.
.
Am
cm1
cm2
...
cmn
❖ 若总产量等于总销量(产销平衡),试确定总运费最省 的调运方案。
Table14 检验数表
销地
B1
B2
B3
B4
产地
A1

《运筹学》第三章:运输问题培训课件

《运筹学》第三章:运输问题培训课件

确定初始可行解方法一:西北角 法
门市部 工厂
1
2
3
4 供应总计
9
12
9
6
1
50
7
3
7
7
2
60
6
5
9
11
3
50
需求总计 40 40 60 20
确定初始可行解方法一:西北角 法
门市部 工厂
1
2
3
4 供应总计
9
12
9
6
1
50
40 10
7
3
7
7
2
30 30
60
6
5
9
11
3
30 20
50
需求总计 40 40 60 20
2
34
9 12 9 6
1
40
10
U1
7
3
7
7
2

40
20
U2
3
6
5
9
11
40
10
U3
V1 V2 V3 V4
21 (7 6 9) (9 11 7) 5
继续求检验数
门市部
工厂
1
2
3
4
供应总 计
9 12 9 6
1
40 (12) (5)
10
50
7
3
7
7
2
(-5) 40
20 (-2) 60
3
6
计算检验数方法一:闭合回 路法
门市部 工厂
1
9 1
40
7 2
6 3
需求总计 40
2
3

运筹学课件运输问题

运筹学课件运输问题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由决策变量、约 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组成,用于描述问 题的数学关系。
VS
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text{maximize} quad f(x)$$text{subject to} quad a_1x_1 + a_2x_2 + ldots + a_nx_n leq b$ 或$a_1x_1 + a_2x_2 + ldots + a_nx_n = b$,其中$x_1, x_2, ldots, x_n$是决策变量,$a_1, a_2, ldots, a_n$和$b$是常数,$f(x)$是目标函 数。
运输问题的分类
按产地和目的地数量
单对多、多对单、多对多运 输问题。
按运输方式
陆运、空运、水运等运输问 题。
按优化目标
最小化运输成本、最小化运 输时间、最小化运输量等运 输问题。
运输问题的应用场景
物流配送
如何将货物从多个仓库运送到 多个零售店,以最小化总运输
成本。
车辆路径规划
如何规划车辆行驶路径,以最 小化总行驶时间和成本。
详细描述
在实际的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和 风险,如天气变化、交通拥堵、意外事故等。这些因素 可能会对运输计划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运输计划的失败 。因此,在制定运输计划时,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和 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实际案例二:城市物流配送优化
总结词
优化城市物流配送路径和策略
VS
运筹学课件运输问题
目录
• 运输问题概述 • 线性规划与运输问题 • 运输问题的解决方案 • 运输问题的扩展与优化 • 案例分析
01
运输问题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 2 3 9
2 1 4 6 10
3 8 1 7 11
产量 12 14 4
12
运用最小元素法,得到上例的初始基本可行解如 下:
A1 A2 A3
B1 2 3 4
B2 10
B3 11
2018/10/27
13
运用运费差额法,得到上例的初始基本可行解
如下:
A1 A2 A3
B1 2 3 4
B2 10
Min f = cij xij
m n
s.t.
xij = si xij = dj
i=1 j=1 m
i=1 n
j=1
i = 1,2,…,m j = 1,2,…,n
xij ≥ 0 (i = 1,2,…,m ; j = 1,2,…,n)
2018/10/27
3
二、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表上作业法是一种求解运输问题的特殊方法,其实质是单纯 形法。 运输问题都存在最优解。 计算过程(假设产销平衡):
B3 11
2018/10/27
14

例:某企业有 3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 (产地),生产的产品由 4个销售点(销地)出 售,各工厂的生产量、各销售点的销售量(假定 单位均为吨)各工厂到各销售点的单位运价(元 /吨)示于下表中。要求研究产品如何调运才能 使总运费最小。
解: 产销平衡问题: 总产量 = 总销量 设 xij 为从产地Ai运往销地Bj的运输量,得到下列运输量表:
A1 A2 销量 B1 x11 x21 150 B2 x12 x22 150 B3 x13 x23 200 产量 200 300
Min f = 6x11+ 4x12+ 6x13+ 6x21+ 5x22+ 5x23 s.t. x11+ x12 + x13 = 200 x21 + x22+ x23 = 300 x11 + x21 = 150 x12 + x22 = 150 x13 + x23 = 200 xij ≥ 0 ( i = 1、2;j = 1、2、3) 2018/10/27
2018/10/27 4
三、初始基本可行解的确定
1、最低费用法 最低费用法是就近供应,即对单位运价最小的变 量分配运输量。
2018/10/27ຫໍສະໝຸດ 5 2、运费差额法
初看起来,最小元素法十分合理。但是,有时 按某一最小单位运价优先安排物品调运时,却可能 导致其他的地方多花几倍的费用,从而使整个运输 费用增加。 对每一个供应地或销售地,均可由它到各销售 地或到各供应地的单位运价中找出最小单位运价和 次小单位运价,并称这两个单位运价之差为该供应 地或销售地的罚数。若罚数的值不大,当不能按最 小单位运价安排运输时造成的运费损失不大,
2018/10/27 11
例:某部门有 3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产 地),生产的产品由 3个销售点(销地)出售, 各工厂的生产量、各销售点的销售量(假定单 位均为吨)各工厂到各销售点的单位运价(元 /吨)示于下表中。要求研究产品如何调运才 能使总运费最小。
产地 销地 1 2 3 销量
2018/10/27
第三章
运输问题
2018/10/27
1
一 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例、某公司从两个产地A1、A2将物品运往三个销地B1、B2、B3,各产地的 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下表所示,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总运输费用最小?
A1 A2 销量 B1 6 6 150 B2 4 5 150 B3 6 5 200 产量 200 300
2
一般运输模型:产销平衡 A1、 A2、…、 Am 表示某物资的m个产地; B1、 B2、…、Bn 表示某物质的n个销地;si 表示产地Ai的产量; dj 表示销地Bj 的销量; cij 表示把物资从产地Ai运往销地Bj的 单位运价。 设 xij 为从产地Ai运往销地Bj的运输量,得到下列一般运输量 问题的模型:
2018/10/27
6
反之,如果罚数的值很大,则不按最小运价组织 运输就会造成很大损失。故应尽量按最小单位运 价安排运输。运费差额法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提出 来的。


运费差额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018/10/27
7
例、
2018/10/27
8
四、最优解的判别 运用运费差额法,得到上例的初始基本可行 解如下:
• 1.找出初始基本可行解。对于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产销平衡问题, 则有m个关于产量的约束方程和n个关于销量的约束方程。由于产销 平衡,其模型最多只有m+n-1个独立的约束方程,即运输问题有 m+n-1个基变量。在m×n的产销平衡表上给出m+n-1个数字格,其 相对应的调运量的值即为基变量的值。 • 2.求各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即检验除了上述m+n-1个基变量以外的空 格的检验数判别是否达到最优解,如果已是最优,停止计算,否则 转到下一步。 • 3.确定入基变量和出基变量,找出新的基本可行解。在表上用闭回路 法调整。 • 4.重复2、3直到得到最优解。
2018/10/27 10

2、当迭代到运输问题的最优解时,如果有 某非基变量的检验数等于零,则说明该运输问题 有多重(无穷多)最优解。 3、当运输问题某部分产地的产量和,与某 一部分销地的销量和相等时,在迭代过程中有可 能在某个格填入一个运量时需同时划去运输表的 一行和一列,这时就出现了退化。在运输问题中, 退化解是时常发生的。为了使表上作业法的迭代 工作进行下去,退化时应在同时划去的一行或一 列中的某个格中填入数字0,表示这个格中的变 量是取值为0的基变量,使迭代过程中基可行解 的分量恰好为m+n-1个。
B1 A1 A2 A3 8
B2
B3 12
14
B4 4 2 8
2018/10/27
9

现用位势法求这个解各非基变量的检验数。 由于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全非负,故这个解为 最优解。对这个解来说,因 若以 为 换入变量可再得一解,它与上面最优解的目标函 数值相等,故它也是一个最优解,即该运输问题 有无穷多最优解。 五、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若运输问题的某一基可行解有几个非基 变量的检验数均为负。在继续进行迭代时,取它 们中的任一变量为换入变量均可使目标函数值得 到改善,但通常取 中最小者对应的变量 为换入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