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分析

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分析
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分析

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2T15:29:41.3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作者:张宏宇

[导读] 边坡景观设计,顾名思义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美感,因此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以功能性为主体。

海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交通也得到大力发展,也日益完善了公路交通运输的功能,人们对其生态与景观功能的关注越来越高.而作为公路重要景观组成的公路边坡景观目前存在一些客观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解决完善相关问题。边坡工程中景观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对公路边坡进行景观设计,不仅满足了美观需求,同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避免公路两侧路基在过量降水中被冲蚀,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公路边坡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边坡;景观设计

1、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设计原则

边坡景观设计,顾名思义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美感,因此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以功能性为主体,与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下进行景观设计。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考虑造景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使边坡景观具有观赏价值高、实用性强、养护方便。为达到这一要求,设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性,在不可进行景观设计的路段选择工程防护,不可为整体美观忽视边坡地质状况,为边坡稳定埋下安全隐患。(2)具体环境具体分析,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属于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一个环节,设计人员应统筹全局合理规划景观设计,对不同路段进行细节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景观设计方式进行施工,减少工程量。对于地形复杂的路段,以边坡形态为参考对地形做好梳理工作,使景观设计顺应地势与周围生态环境协调平衡,同时提高边坡的水土保持能力。(3)最大限保护原有生态环境,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可为了观赏性而对边坡周围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而是借助原有生态环境的美加以塑造,有助于提升景观设计的自然美。(4)风格鲜明,一个区域的公路边坡设计是一个区域情况的反应,设计人员应以区域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特色,在表达区域特色的同时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造景过程中引用新型种植技术,提高景观设计的现代感,创造出现代和谐的景观设计风格。

1.2、永久性原则

进行公路边坡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对边坡土质进行考察分析,大多数边坡土质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因此,景观设计中的树植应与边坡土质相适应,如果边坡土质较好树植选择种类较广,如果边坡土质较差,应选择环境适应力强、涵水能力强的植物,节约日后树植养护成本。

1.3、经济性原则

进行公路边坡景观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整体工程造价进行设计,使公路边坡造景时顾及经济效益,采用节能技术节约可避免的浪费,选择树植种类时也应选择更实惠的种类,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景观造景。

1.4、生物多样性原则

虽然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应度高的树植种类,但是为满足景观设计的观赏性,还应重视生物多样性,使公路边坡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万般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既丰富了生态环境种类,又成为了别致的景色。

2、公路边坡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人工植被管理不当

公路修建工程涉及路途较远,有些区域甚者属于无人居住。在公路两侧边坡进行人工植被栽种后,无法获得有效植被管理,最终导致植被死亡,公路边坡再次出现地表裸露状态,造成资金浪费的同时埋下安全隐患。

2.2、景观设计效果不尽人意

因公路修建工程项目种类较多,修建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将大量资源投入至道路建设上,对于景观设计的人员安排较少。因此,进行公路景观设计时常常出现设计的效果无法表达,景观效果不尽人意等情况。与此同时,有些景观设计过于追求艺术美感,在植被种类选取上存在问题,选取了较为娇贵、难成活的树种植被,造成景观设计失败。

2.3、景观绿化设计缺乏整体性

公路边坡景观设计中,有些设计为了追求某一路段的景观效果,只考虑片面的设计效果,没有统筹全局关注整体审美。当对边坡景观设计进行全线观赏时,出现很多违和之处,造成景观设计失败。

3、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的解决措施

3.1、公路边坡景观施工管理要点

3.1.1、栽植施工要点

当绿化施工植物运至施工现场后,要根据苗木发芽的时间来确定种植的顺序。即落叶树春栽应尽可能提前,常绿树栽植要尽可能晚,而受风干气候影响较大的苗木,因其成活率低,须在当日进行栽植。对于苗木栽植的深度,要根据不同的植物习性,如将阔叶乔木的深度设置在超过原土痕的15~20cm;将带土球的树种深度设置在超过原土痕的2~10cm;将灌木栽植深度设置在超出原土痕的10~15cm。值得注意的是,在栽植带土球苗木的过程中,要测量好种植坑开挖的深度是否与土球的高度处于一致状态。如果存在一定差异,就要对树坑进行挖深或是填土操作,从而提高苗木栽植深度设置具有适用性功能。在此过程中,应将带有包装的土球按照定位,并在安放稳定后将包装材料取出。对于拆解困难的包装材料,施工人员也要尽可能进行松绑,从而给苗木的新根生长带来影响。在进行回填土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应采用分层踏实的方法,并在坑直径周围筑高10~20cm的围堰。此外,栽植施工人员还要按照设计要求的苗木种植密度来进行栽植操作。如图1所示为高速公路工程设计要求的苗木栽植密度。

3.1.2、后期养护施工要点

苗木栽植的后期养护重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浇水、施肥、苗木修剪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的浇水养护施工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9T14:42:03.7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付丽娜 [导读]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 黑龙江省宏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精细,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与交通工程分析的作用、目的和步骤,对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前言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失衡,所以需要针对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基本概念 1.1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庞大,在规划、设计和修建时往往要涉及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而营运管理中每天都关联着数千辆车辆直接或问接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工程系统分析是探讨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工程系统的方法,其任务就是为管理部门提供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选择最佳方案的分析工具。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就是针对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问题的特点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优化技术、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方法和决策理论等学科知识,进行资源配置和方案选择的方法。 1.2 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 (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3)选择方案的分析评价:在上一个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各项方案的分析,因此这时应该依据按照表征系统的行为、性状和特征模拟所得到的一个或数个模型细致的技术、经济政治可行性分析,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4)方案的选择与决策:完成系统分析后,系统分析员需要将结构化分析结果用概述的形式传给决策者,说明评定指标和标准,表明系统目的和目标的确立依据,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并对各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讨论中系统分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5)方案实施和反馈:系统分析结果的验证是在确定方案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验证的结果是分析方法和分析选用参数修整完善的基本依据,后期新方案和性政策推荐可以以此为构建基础并适时推出。 1.3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选择的依据基础。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庞大而复杂,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2 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模型是将系统和问题的全貌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的一种工具,通过直观的呈现各种问题来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员能够根据具体模型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变量、因素以及关系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通过分析来推测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性状、性能等,进一步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运行步骤如下:初步设计、根据现有数据初步证实、通过模型预测新情况、根据实际偏差改进模型。 3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1 线性规划与图论。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运筹学会通过运用图解法、人工变量法、单纯形法等求解方法来将所分析的问题具体呈现出来。通常情况下,使用线性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个目的是根据被限定的资源,采用最佳方案经济有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作为运筹学另一个分支的图论则是以“图”的形式来反映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以及管理问题,其最优结果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通过情况下,要分析完成某项任务的最少时间、最省费用、最短距离等,都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来进行。 3.2 网络技术。这里所说的网络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网络技术不同,作为图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线图和顺序图,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对承接的工作展开项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出与预期要求相符的网络图,若通过分析绘制得到的网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目标,分析人员就可以结合时间、资源、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原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以达到最终的满意效果,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网络技术。 3.3 预测与决策。预测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以某件事物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来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调对人们的行动进行调节引导;而决策则是指在众多可选方案中选择出可行性最佳的执行方案。 3.4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用到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是对成本和效益动态计算并最终得出定量评价依据的一种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来说明某个方案的优劣。

交通管控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

交通管控大数据分析研 判系统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交通管控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背景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机动车辆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交通肇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交通管理部门部署了大量交通监控设备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监控,这些设备24小时不间断捕获过车数据和图像数据,产生了海量的历史记录。在此情况下,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交通监控设备采集的海量的、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应用,对海量数据进行查找、关联、比对等处理,实时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并预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现有系统还处于结构化数据处理模式架构体系中,要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整体运行状况、车辆出行规律等方面以日、月甚至年为时间粒度进行数据分析还存在不足。二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现有系统在对这些具有逻辑关联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

存储结构、处理种类、处理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持续扩大的交通管理数据规模以及对数据深度快速挖掘和应用需求。 交通管控大数据平台构建了一个支持横向扩展,具有分布、并行、高效特点的大数据处理平台的体系架构。综合运用云计算、云存储、并行数据挖掘、图像识别等技术,开展数据的存储、挖掘、联动、分析。通过将电子监控设备的数据、图像等异构的数据资源接入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并行数据挖掘,提供在线实时分析模式和离线统计分析模式两种应用模式,对交通管理的各类大数据全方位地进行实时和离线分析处理。可以将隐藏于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挖掘出来,可全面掌握道路通行情况,为策略制定、分析研判、行动部署提供依据,大大提升综合管理的集约化程度。 1.2 系统意义 (1)信息查询和预警分析 借助在线实时分析、离线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等手段,通过接口与集成指挥平台等各个业务系统关联,高效开展交通管理工作。例如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的过车信息进行查询分析对比,确定该时期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和发展趋势,对交通拥堵的发生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控制诱发交通拥堵的原因,科学预防交通拥堵。 (2)多维度布控打击违法犯罪 通过车辆特征二次识别比对,可对特定车辆的局部特征进行提取分析和建模,在车辆号牌信息缺失(套牌、遮挡号牌或无牌)情况下,按照车辆品牌、型号、颜色、类别以及局部特征等自定义组合布控报警,准确快速地实现特定车辆追踪与锁定,获取车辆真实行踪,将有价值的图片数据提供给公安刑侦部门,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利用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的刑事案、以及抢劫出租车等恶性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为刑侦部门确定线索侦查破案提供支持。 (3)大粒度的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交通流大数据采集存储、流量查询分析,车辆特征研判、车辆轨迹分析等深度应用,系统不仅仅可以实现对车辆和人员的分析研判,通过大量数据

智慧交通产品总体解决方案-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

智慧交通产品解决方案 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 【面向城市交通】

目录 1.1.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 (4) 1.1.1.系统概述 (4) 1.1.2.系统特点 (4) 1.1.3.系统结构 (5) 1.1.4.业务流程 (7) 1.1.5.系统功能 (10)

1.1.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 1.1.1.系统概述 机动车查控分析系统是公安交警日常任务中应用广泛的业务系统,,面向公安交管提供个体交通违法嫌疑车辆准实时查控报警和群体车辆通行特性分析应用,面向公安治安提供涉案嫌疑车辆预警、筛查应用。 1.1. 2.系统特点 1.海量数据秒级响应 底层采用分布式大数据架构,海量过车数据实时查询与分析,无延迟秒级响应。 2.案件模型丰富且可以灵活扩展 系统针对公安、交通各警种的常见案件场景,设计了各种案件分析模型,且可根据案件实际场景灵活扩展与定制。 3.灵活布控、定向报警 提供了单车布控、批量布控、专项布控等多种布控形式,操作简便且支持模糊布控,报警数据流向定向化避免互相干扰。 4.可与公安、交通多系统联动 系统具备灵活的数据共享互通机制,与全国缉查布控系统无缝对接,联网布控。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接警综平台、警务通、公安情报平台等各类实战系统,做到数据实时共享。

1.1.3.系统结构 1.1.3.1 逻辑结构 1、数据采集服务集群 对厂家提供标准化接口协议,接收卡口厂家数据,将数据转化为系统内部标准格式后传输给kafka(分布式消息队列),并对外提供标准的过车数据共享接口; 采用java语言编写标准的webservice接口,跨语言跨平台; 协议字典完全符合公安部与无锡所标准; 利用kafka作为消息缓冲层,可分布式扩展集群数据量,线性提升缓冲能力。 2、数据入库及流量统计服务 负责图片写入分布式存储(Hadoop),过车数据写入分布式数据库(Hbase),同时将数据写入消息队列对外提供共享;并计算一分钟流量数据写入Hbase; 系统可集群部署,多进程间自动负载均衡; 进程内部采用多线程方式,提升处理效率。 3、分布式存储、计算服务集群 采用Hadoop、Hbase等分布式技术搭建的可扩展存储与计算集群,集群数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分析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第二部分绿地景观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二、设计原则 1、环境分析:泾渭新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降水偏多;夏季炎热多雨,但伏天降水偏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初秋时期多连阴雨,晚秋天晴气爽。本区全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最冷一月平均气温0.4摄氏度,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6.4摄氏度。泾渭新城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土壤,PH值为8.38。 2、设计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有利因素,通过群落式的植物布局、标志和景观小品点缀其中、远借外景等手段,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和整体形象;使规划道路两侧在充实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集观赏、观光、生态防护等为一体,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举,既展示泾渭新城的人文景观、新兴工业文化和经济发展形势,又以大手笔、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呈现西金路等五条路段和15米宽绿化带作为泾渭新城主干道的综合景观风光带。通过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表达出泾渭新城诚挚、热烈的迎宾之情。 3、设计指导思想:以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为目标,以环境绿化基础,结合泾渭新城的主体环境和项目具体现状条件,在充分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景观知识和园林工艺,挖掘地域特色内涵,客观分析人的视觉感受,注重景观尺度的变化和处理手法的多样性,生态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巧于因借、富于变化、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将项目涉及五条路段XXXXX的“形象绿道”、“迎宾绿道”、“生态绿道”的目标,从而激发海内外宾客来此投资创业的热情及本地游客休闲、游憩的良好场所。 4、规划原则: (1)“生态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主旨原则:总体景观方案设计,应符合泾渭新城规划发展的特色并结合考虑其他已设计路段统一考虑,并突出本次规划的“生态性、现代性”的设计原则,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色,同时注意吸收生态性景观绿化种植之精华,使道路绿化在简洁流畅,富有节奏的现代氛围中又具有生态性的气息,创造具有现代性的生态景观道路。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我国所拥有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2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及使用问题,如与周边环境 的冲突,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容易疲劳造成事故等,因此高速 公路景观设计迫切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1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在世界排名1990年第19位;1994年第8位;1996 年第7位;1998年末通车里程8733km,居世界第6位;1999年10月 突破1万km,跃居世界第4位;2000年末1.6万km,居世界第3 位;2001年末1.9万km,跃居世界第2位;2003年末2.98万km;2004 年8月底突破了3万km,比世界第3位的加拿大多出近1倍;最近几 年我国高速公路增长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预计2020年将达到8.2 万km,接近世界排名第1位的美国[1]。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 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及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改 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环保问题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 “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 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 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土木与交通学院结课论文 题目公路美观性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姓名李鹏飞 学号200703720 2010年05月10日

摘要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公路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也影响甚至破坏了沿线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公路美观设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公路美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在保证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等使用功能顺利实现的前提下,应该实现公路与美观的协调统一。本文通过对线性的、道路沿线绿化、交通工程设施以及构造物的美观性设计四点出发,参考道路美观性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简要论述了如何进行公路的美观性设计,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字:公路;美观性;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road-building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but on the other hand along the affected or even destroyed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ecology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of road appearance design and methods, briefly discussed how the aesthetics of road das people's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esthetic capabilities,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of highway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and design of highwa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urgency. In ensuring road safety, speed, comfort and economy function smoothly using the premise should be to achieve harmonization of road and beautiful. Based on the linear, along the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nd aesthetics of structures designed four-point start, refer to the principlesesign, and draw relevant conclusions . Keywords: Road; aesthetics; design

浅谈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案

浅谈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案 1、前言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高速公路设计时特别注重于环境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平、纵、横断面的结合,而且还要考虑高速公路如何与自然环境、景观相结含、协调,不仅要考虑到线形的美观,回时,还要考虑到驾乘人员心理和视觉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文件中环境设计占了相当的篇幅,通过三维立体设计突出了某些关键部位、景点、居民区等的设计思想和意图。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高速公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据有关资料表明,良好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改善沿线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丰富沿线的紫观,充分挖掘旅游潜力,而且可以消除或减轻驾驶人员的疲劳,大大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在公路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景观设计的内容也和公路的各项设施紧密关联,主要包括了下述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美学要求 高速公路线型美是公路景观的基础。在选择路线方案时,通

过仔细的踏勘,调查每个路线方案的沿线地形地物、风景特点,确定一些风景控制目标(如名胜古迹、险峰奇石、优美的海边风景、百转千徊的溪流等),同时确定一些须回避的特征目标,如森林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然后反复比较线位,充分利用这些风景资源,使沿线视野景观多样化,使公路巧妙地融入自然风景中。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应以曲线为主体,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另外,长直线路段也容易导致司机注意力分散而引发交通事故,纵面线形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而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最后确定的立体线形应尽量适应地形,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总体线形应是连续、顺畅、可以预知的。 在完成线形设计后,利用CAD系统、地理信息等手段,采用图形叠置法将公路环境景观逐段显示与评价,并进一步修正,以获得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 (2)结构物景观造型 高速公路结构物主要是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结构物是高速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还要配合所在路线的其它结构物的造型,以及和该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相互呼应。景区中的公路结构物如过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风景,而一些成功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实验1

实验一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WinQSB软件绘制计划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求关键路线;同时,学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工期及工序关系,为每个工序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的时间压缩和对非关键工序的资源调配,达到压缩工期和资源平衡的目的。 三、实验内容 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每人一台计算机、WinQSB软件 五、实验步骤 例题1:某项工程由11项作业组成(分别用代号A,B,……,J,K表示),其计划完成时间及作业间相互关系如表7-1所示,要求编制该项工程的网络计划并计算其时间参数。 表7-1 实验操作步骤 1、运行“PERT_CPM”,出现图1所示界面 图1 2、运行file菜单下的new problem 命令,出现图2所示界面。

图2中各项目含义: Problem Type(问题类型)如下: Deterministic CPM : 确定型关键路线法 Probabilistic PERT : 概率型网络计划技术 Data Entry Format ——选择数据输入是以矩阵或图形输入 Select CPM Data Field ——Normal Time 正常时间 Crash Time 赶工时间 Normal Cost 正常费用 Crash Cost 赶工费用 3、求例1,则①Problem Title 后给文件命名,Number of Activities 后给出作业数‘11’,Time Unit 后给出时间单位‘day ’,②Problem Type 选择’Deterministic CPM ’,③ Select CPM Data Field 选’Normal Time ’,④ 输入界面如图3所示,OK 确定后出现输入矩阵如图4 所示, 图2 图3

交通管控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

交通管控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系统概述 (5) 1.1 系统背景 (5) 1.2 系统意义 (5) 1.3 研发原则 (6) 1.4 系统内容 (7) 2 需求分析 (8) 2.1 业务需求 (8) 2.1.1 面向交通管理的大数据业务需求 (8) 2.1.2 面向交通安全的大数据业务需求 (8) 2.2 功能需求 (9) 2.2.1 基于大数据的在线统计和离线分析需求 (9) 2.2.2 基于大数据的车辆特征分析需求 (9) 2.2.3 基于大数据的违法事故分析需求 (9) 2.2.4 基于大数据的勤务快速处置需求 (10) 2.2.5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车辆特征二次识别需求 (10) 2.2.6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技战法需求 (10) 2.3 性能需求 (10) 2.3.1 高并发实时数据采集需求 (10) 2.3.2 海量数据存储需求 (10) 2.3.3 分布式流处理需求 (11) 2.3.4 车辆二次识别需求 (11) 3 架构设计 (11) 3.1 总体应用架构 (11) 3.2 软件框架结构 (12)

3.3 网络部署架构 (12) 3.4 数据流结构 (13) 3.5 关键技术路线 (13) 3.5.1 Hadoop技术 (14) 3.5.2 Spark技术 (14) 3.5.3 车辆特征二次识别技术 (16) 4 功能设计 (16) 4.1 功能结构图 (16) 4.2 功能模块 (16) 4.2.1 首页 (16) 4.2.2 实时预警 (20) 4.2.3 信息查询 (21) 4.2.4 统计分析 (27) 4.2.5 技战法 (31) 4.2.6 车辆布控 (34) 4.2.7 系统设置 (35) 4.2.8 运维管理 (36) 5 数据库设计 (37) 5.1 数据库ER模型 (37) 5.2 数据库表 (37) 6 接口设计 (37) 6.1 接口分布图(接口关联图) (37) 6.2 接口详细说明 (37) 7 系统特色 (37) 7.1 优化交通大数据集中存储能力 (37)

[2017年整理]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2017年整理]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北京公路 > 2004年第6期 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杨建东王玉峥文章来源:北京国道通公路设 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公路景观设计,使得公路建设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环境,达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 关键词公路景观人文景观四维空间连续性可预见性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与交通是相辅相成的,交通发展必须依托经济,发展经济离不开交通。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又在于环境保护。环境和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公路景观设计不单是景观美学的设计,同时更是保护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公路设计出发,也就是从公路

“起点”出发,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公路建设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公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地等景物。这些景物恰恰又是单元生态系统,故又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美观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然而任何一条公路的修建,从选线、勘测设计、土石方开采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对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完成道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然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公路景观设计,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都有关于公路景观设计方面的技术规定,如1965年美国制订了《公路美化规定》,1976年日本制订了《公路绿化技术基准》,1975年原苏联制订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

(完整版)城市交警局智慧交通决策分析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交警局智慧交通决策分析 系统解决方案 国内各城市交警局智慧交通相关基础应用系统和前端电子警察、高清卡口、信号灯控制等系统已大规模建成,并实现城区较高密度的覆盖;在数据资源方面,已实现GPS数据、交通违法数据、道路过车数据、车速、流量等基础数据都的大规模采集。在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升路网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系统独立运行,未实现数据的共享,未对现有数据进行深度数据挖掘,缺乏针对性智能决策支,无法了解城区路网的运行状况、不能为城区路网的拥堵疏通、交通组织、交通管制、紧急事件处置、路网优化、交通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建设智慧交通交警业务支撑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的共享应用,对于提升各级城市的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和应用水平,实现对城市主要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的实时、动态掌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 解决方案介绍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深入分析,实现定性管理与定量分析管理相结合,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并提高对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警务人员的现代化管理及交通意外事件的预案报警和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交通管理决策科学化。 1、路网整体运行状况的研判分析 通过对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采集的车辆号牌信息和出租车的GPS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到不同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并基于GIS地图进行展示,使交通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城市整体路网的运行状况;利用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车辆号牌信息进行OD数据的分析,得到车辆出行的OD矩阵,为路网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主次干道运行态势的分析 分析研判主次干道的交通运行态势,实现主次干道交通信息的综合显示,对主次干道路段车辆来源及密度进行研判分析,提出交通疏导、交通组织优化的建议;对主次干道交通拥堵状况、交通违法、交通事故进行关联分析,提出缓解交通拥堵、预防交通事故的对策建议。 3、交叉口综合信息管理与研判 通过对平台汇集的海量交通数据进行综合的研判分析,实现交叉口交通信息的综合显示,包括相位信息、视频信息、违法信息、交通流信息、过车信息等;实现交叉口交通量的双向对比分析、车型构成分析、违法类型构成分析、车辆来源构成分析等。 ?具体优势 本方案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采用了十多种先进的仿真和数学模型,实现了交通的决策分析支持,服务于交通规划、城市路网优化、城市交通治堵和提升交通安全,在业内目前没有一个厂商能够提供此类决策分析系统。 具体优势如下: 1、决策分析智慧化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深入分析,实现定性管理与定量分析管理相结合,从宏观路网、干线、路口三个层级进行监测、模拟、分析、决策,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并提高对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警务人员的现代化管理及交通意外事件的预案报警和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交通管理决策科学化。

最新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北京公路 > 2004年第6期 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杨建东王玉峥文章来源: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公路景观设计,使得公路建设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环境,达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 关键词公路景观人文景观四维空间连续性可预见性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与交通是相辅相成的,交通发展必须依托经济,发展经济离不开交通。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又在于环境保护。环境和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公路景观设计不单是景观美学的设计,同时更是保护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公路设计出发,也就是从公路“起点”出发,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公路建设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公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地等景物。这些景物恰恰又是单元生态系统,故又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美观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然而任何一条公路的修建,从选线、勘测设计、土石方开采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对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完成道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然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公路景观设计,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都有关于公路景观设计方面的技术规定,如1965年美国制订了《公路美化规定》,1976年日本制订了《公路绿化技术基准》,1975年原苏联制订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 一、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公路设计应从“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设计人员设计(创作)环保景观的意识,提高设计人员灵活运用技术标准、指标的能力,使公路与地区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人文景观相协调,降低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高度的协调,营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环境。其构成因素一般包括: 1.视觉的连续性与可预见性 公路的道路线形实际上是三维空间曲线,平面上由直线、缓和曲线及圆曲线组成,纵面上由上、下直坡和竖曲线构成,如果引入运动的“时间”概念,也可以称为“四维空间”。因此路线的空间曲线要符合实际的空间地理,同时要考虑到公路空间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顺势而为,线性连贯,平滑直顺,使得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满足视觉上的连续性与通透性,提高他们的警惕性与兴奋性。 汽车在行驶时,司机的视线会随着车速的加快从近视点转到远视点,视角范围从路况转换到路况及路外景观,这大大降低了司机的注意力。因此在路线设计中应避免: (1)直线段过长,否则难与周围环境协调,易使司机感到单调和疲劳,以及容易造成行驶超速,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 庞大、复杂、精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三大基本特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该系统的涉及面较广。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目的、作用以及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对相关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进行了阐述,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提供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理论依据。 标签: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1 基本概念 1.1 工程系统分析的定义。简单点说,工程系统分析就是对工程项目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后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核心问题分析时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为了保证分析过程中能够被理解得更为透彻,核心问题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就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比如要想获得某个系统预定的目的,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劳动力、能源、资金材料以及设备等等资源进行经济、合理的有效配置;第二种则是如何进行方案选择的问题,系统目标和目的的实现是方案选择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在此前提下,再结合方案设计来进行分析评价,最终选择出最佳方案。系统分析将设计更有效实现预定目的、目标的新系统或者改进现有系统的工作效率及效能作为目的,在系统分析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可以收获到如下成效: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过程,使其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在系统面临多种选择的前提下考虑充分;资源分配的引导,保证各种稀缺且成本高昂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影响支出情况,保证预定目标达成时的消耗和支出量最小化;促进决策者目标设定制度规定和落实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等各方面的决策能力得以提升;影响决策时间,将不同决策策略的有效分析提供给决策者。 1.2 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1.3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

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价值工程 0引言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只是在修建完成后,在路基边坡上种植一些树木,作出一点绿化,在一些景观点位置作出一些装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作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人们已经开始转向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做法上,充分考虑环保意识,从对环境保护不利因素着手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公路在前期设计工作中就从总体上选线阶段开始注重与方案结合,考虑其合理性,本着“以人为 本,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路线设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包括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水土的保持,道路两侧的居民生活点、所在区域内的生活饮用水以及生态水等方面,都要采取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从美学角度、艺术角度对公路进行相关的景观规划,全力打造自然、生态、和谐的公路路域景观。 1现阶段公路设计中环保与景观概念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旨在对建设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对可能产生的水和噪声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并从营造优美、和谐、自然的景观出发,打造具有本项目自然、人文特色的公路景观。具体的设计内容为:“路线布设阶段生态环境的保护性设计,施工运营期大气、水、声环境的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公路边坡、施工场地、取弃土场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路基两侧的绿化景观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定位、功能,结合沿线环境和地质地形条件,总体上以交通部提倡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设计新理念为指导思想,将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路线线位的布设以及公路各分项工程的形式选择和设计的全过程中,最终使本公路工程达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目的。 2公路设计中的环境敏感点分析及对策措施首先,经实地勘测和资料收集,在路线所经区域有无 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路线区域内有无福利院和卫生院等声环境和大气环境敏感区,在路基用地范围内有无正在使用的水井等。 其次,还应注意路线路线附近有无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学校等。设计中应对施工期噪音做出专门规定,并要求在运营期,公路管理部门加强该处的噪音监测,如超过国家相关法规规定,需修建隔音墙。 路线区域沿线占地类型主要有水田、旱地和山林地等,公路建设对农业生态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能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造成破坏。公路选线尽量少占农田,在弃土场的选址上亦考虑到尽量占用山林地,为节约土地资源再设置取土场时也需谨慎考虑,弃土场及施工临时用地在施工完成后,应要求利用提前收集的种植土复耕。 3桥隧等其他情况 3.1桥涵在设置桥涵时,充分尊重农村路网、河流、小溪、农用灌溉及自然的排水系统的原始自然状态,适桥设桥、适涵设涵,不刻意通过压缩原始沟渠、河流、水系的过水断面和改移道路、沟渠来减少桥涵工程量,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秩序。 3.2隧道从安全、环保、占用土地资源等方面考虑,在高挖方地区应设置隧道。隧道设计时,采取早进洞、晚出洞,洞顶都是零填挖进洞,没有洞顶仰坡;根据地质、地形情况合理选择洞门形式,隧道排水应考虑洁污分离措施,设置沉砂池沉淀污水后再排放等。 3.3平面交叉总体设计、路线布设都应充分考虑了沿线居民的出行问题,将该区域内农村公路网与路线交叉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平交,确保沿线居民都能快捷通达,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氛围。平面交叉的设置,应满足当地路网与本项目道路的衔接,满足通达、集散的功能,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出行条件和发展经济的条件。 —————————————————————— —作者简介:文瑜(1975-),男,重庆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工作为桥 梁工程设计;谢玮(1982-),男,重庆人,工程师,从事工 作为桥梁工程设计。 浅谈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Highway Design 文瑜WEN Yu ;谢玮XIE Wei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39) (CTDI ,Chongqing 400039,China ) 摘要:本文对现阶段公路设计中环保与景观概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公路设计中对于环境敏感点的对策措施,其次,对路基路面 的防水,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环境设计原则,最后,对于整个工程的景观设计理念、原则、表现手法,以及施工中及运营期环境保护措 施及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达到指导同类工程设计的目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concept in highway design was summarized,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oint were analyzed.Secondly,waterproofing of pavement,environmental design principle of bridge tunnel were introduced.Finally,reasonable proposals were put forward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principle,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for the whole project,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guiding the design of similar projects. 关键词:公路设计;环境保护;景观设计Key words:highway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092-02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