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ppt
合集下载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27 人教版

(一)、原子的结构
原子
原子核(+)
a 核电荷数
质子(+) a 中子(不带电) b
原子中
核外电子(-) a
原子核带的 正电荷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3、有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如氢原子 4、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电子数也不同) 5、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 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__分_子___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 ____原__子__和_离__子__等___;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 _随_着__研_究__的_深__入__,_人__们_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
代表硫原子)
物理变化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指要》第三单元练 习题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物质构成的奥秘

×
9.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所以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为同一种元素。( )
×
10.钠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
命题点1 分子和原子
例题1 (2022·山东临沂)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zzd>不合理</zzd>的是( )
B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在中燃烧生成 ,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1)概念:每种元素都可以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
(2)写法:“一大二小”,即只用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字母要大写;用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中,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宏观:①表示__________;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 一些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 可以表示__________,如、、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性质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相互联系
续表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或者说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 ____________。
(2)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续表
一、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举例
水、氢气
铁、硅、汞
特性
①很小且真实存在#b#②不停地运动#b#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b#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9.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所以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为同一种元素。( )
×
10.钠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
命题点1 分子和原子
例题1 (2022·山东临沂)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zzd>不合理</zzd>的是( )
B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在中燃烧生成 ,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1)概念:每种元素都可以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
(2)写法:“一大二小”,即只用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字母要大写;用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中,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宏观:①表示__________;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 一些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 可以表示__________,如、、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性质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相互联系
续表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或者说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 ____________。
(2)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续表
一、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举例
水、氢气
铁、硅、汞
特性
①很小且真实存在#b#②不停地运动#b#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b#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状态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 ,它描述了物质是固态、液态 还是气态。例如,水在常温下 是液态,而在低温下会变成固 态。
气味
气味是物质的另一种物理性质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 。例如,硫磺有刺激性气味, 而氧气则无味。
密度
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质质量与 体积之比的性质。例如,铁的 密度比水大,因此铁块会沉入 水中。
物质在化学工业中被用于制造 各种化学品和农药等。
在科学实验中的用途
01
02
03
生物学实验
物质在生物学实验中用于 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如蛋白质、核酸等。
化学实验
物质在化学实验中作为反 应物或催化剂,用于合成 新物质或探究化学反应机 理。
物理学实验
物质在物理学实验中用于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规律, 如金属、绝缘体等。
物质构成的重要性
科学基础
物质构成是化学、物理等科学学科的基础,是探索 自然规律和现象的重要途径。
工业生产
了解物质构成有助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和效益。
人类健康
物质构成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例如食品营养、药 物研发等都离不开对物质构成的研究。
02
物质的基本构成
原子
02
01
03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 成。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构成的 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人们将更加深
入地揭示物质的奥秘和本质。
随着实验手段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未来物质构成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 人们将能够更加准确地探测和测量物质 的合作和交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为物质构成的研 合将为物质构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

(3) 离 子 的 表 示
【知识归纳】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
构成微粒 □5 _=_=__核外 核内质子数 □6 _>_> 核内质子数 □7 <__<
间的关系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
电子数
电性
粒子符号 表示法 相互转 化关系
不显电性
带□8 __正正__电
带□9 _负_负__电
5
负负
电荷)
(3)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的 排 布
(3)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的 排 布
知识点4: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12 阴阳阴阳离离离离子子子子::带带负正电电的的原原子子((或或原原子子团团)),,如如::CCla-2+、、CNOH23+ 4-等等
在远处可闻到花香、酒香;湿衣服在 分子在 3 不不断断地地运运动动,且温度
阳光下干得更快
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 (2)现象;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分子间4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温 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5大大 ; 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6小小
性 液态氧和气态氧都具有助燃性,
(3)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优点是节勤约俭药药品品,,减减少少污污染染等等((合合理理即即可可))。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点3:原子(☆☆☆)(1)概念:□1 化化学学变变化化中的最小粒子
□ □ (2)原子的
□ 构成
2 原原子子核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带正电) 4 中中子子 (不带电)
3
正正
电荷)
□
《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28(28份)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硅是由 原子 构成的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小结: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 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
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
量约是:
3×10 kg -26
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实验3—1】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品红, 静置,观察现象。
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 间后才扩散均匀。
品红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象。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微 观 粒 子 真 实 存 在
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苯是由 分子 构成的
解 释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
A 烧杯中,形成氨水使 酚酞溶液变红。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性质2:分子、原子等微 观粒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
提出问题:
分子的运动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哲理故事
一名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多年,自以为学会了师傅的所有 本领,他提出要下山。师傅说:“行,你最后替师傅我办一件 事。”徒弟很高兴的答应了师傅的要求,师傅给了他一个桶,说: “你到山上用石头把它装满了。”徒弟很快就用石头把桶装满了, 提到师傅的面前,师傅问他:“桶装满了吗?”“满了师傅。” 师傅顺手抓起一把沙子撒了进去,沙子进入没有漏出来,师傅问: “桶装满了吗?”徒弟提起桶出去,他把沙子装了进去,一会儿 回来,师傅又问:“真的满了吗?”“满了”师傅又把一瓢水撒 了进去,一滴水都没有漏出来,这时,徒弟意识到师傅的用意了, 惭愧地低下了头。
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PPT课件

4. 实验室中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 (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
元素符号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只具有 微观意义。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周期表
②同一族: 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4、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和 个电子; (2)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3)H3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2.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
①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 点 ;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 ②右图为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钚是非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A
B
C
D
总结: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 2、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 8 (只有一层是2)
9.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
元素符号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只具有 微观意义。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周期表
②同一族: 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4、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和 个电子; (2)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3)H3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2.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
①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 点 ;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 ②右图为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钚是非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A
B
C
D
总结: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 2、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 8 (只有一层是2)
9.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H) 1?
0
1
1?
氮(N) 7?
7
?7
14
氧(O) 8?
8?
8
16
铁(Fe) 26
3?0
2?6
56
铀(U) 92 143
9?2
2?35
➢ 典型例题解析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 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
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
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5.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关系
三、元素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 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几点说明: (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
2、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铁、镁、铝、钠、钾、铜、锰、锌、 银、钡、汞、金等 非金属元素:氧、氢、氮、氯、碳、硫、磷、 硅、碘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B ,因为:质子数<电子数
。
典型例题
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错误的是 (c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13 2 8 ,下列说法中 )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
小结:一般最外层电子要达到8个电子才稳定(只有一个或 两个电子层,并且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失去最外层也达 到稳定,氦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也是稳定的)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一个离子所带的 正负电荷值
αR - n+( )
表示粒子个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国际上统一规定,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约1.66× 10-27 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 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
2.计算式: 某原子的相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对原子质量 =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 ×1 /12 3.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五、(1至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
12 3 4 5 H He Li Be B 氢氦 锂 铍 硼
11 12 13 14 15 Na Mg Al Si P 钠镁铝硅磷
6 7 8 9 10 C N O F Ne 碳氮 氧氟氖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决定 元素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核电荷数
原子核
➢ 巩固与提高
• 1.一个原子Βιβλιοθήκη 变为离子,发生的变化是D(
)
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 一定数目的电子
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在原子中
• 重要公式: ①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号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第三单元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液氧由氧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⒈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⒉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⒊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 的化学性质不同。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
原子 构 成
相同质子数 的原子的总称
构成
组成
元素
分子
构 微 观(构成)
成 宏 观(组成)
物质
四、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 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字母小写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时,物质的分子 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 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分子 破裂
不变,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共性
质量、体积都很小,是不断运动的,分子
同质 点
(原子)间是有间隔的。 同种分子(原子)化学 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不反 同应 点中
反应物分子反应时都 会分裂,同时又重新组合 成新物质(生成物)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 再分,只发生重新组合。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都不变化。
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 系 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三.知识网络
一、物质由(元素)组成和(分子、原子、或离子)构
成
元物
质 组成
构成
分子
构成
素
质子(+)
原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得 失 核外电子(-) 电子
离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构 成
原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如:铁、铜、钠、木炭、红磷、氦气、氖气等。
物 质 分子:气态非金属单质、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的 ,如:氧气、氢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B )
A.1
B.2 C.3
D.6
➢怎么看原子结构图和离子结 构图
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 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属于原子的是 A、C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属于离子的是 B、D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因为质:子数>电子数
基
本 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
粒
酸钾、高锰酸钾等。
子
➢ 典型例题解析
[例].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分子
和氯
构成离的子。
离子
二、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16 17 18 19 20 S Cl Ar K Ca 硫氯 氩 钾钙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 -
核外电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 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 显电性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 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 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⑸、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相同
氢(H) 1?
0
1
1?
氮(N) 7?
7
?7
14
氧(O) 8?
8?
8
16
铁(Fe) 26
3?0
2?6
56
铀(U) 92 143
9?2
2?35
➢ 典型例题解析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 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
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
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5.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关系
三、元素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 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几点说明: (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中的质子数。
2、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铁、镁、铝、钠、钾、铜、锰、锌、 银、钡、汞、金等 非金属元素:氧、氢、氮、氯、碳、硫、磷、 硅、碘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B ,因为:质子数<电子数
。
典型例题
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错误的是 (c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13 2 8 ,下列说法中 )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
小结:一般最外层电子要达到8个电子才稳定(只有一个或 两个电子层,并且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失去最外层也达 到稳定,氦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也是稳定的)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一个离子所带的 正负电荷值
αR - n+( )
表示粒子个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国际上统一规定,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约1.66× 10-27 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 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
2.计算式: 某原子的相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对原子质量 =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 ×1 /12 3.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五、(1至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
12 3 4 5 H He Li Be B 氢氦 锂 铍 硼
11 12 13 14 15 Na Mg Al Si P 钠镁铝硅磷
6 7 8 9 10 C N O F Ne 碳氮 氧氟氖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决定 元素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核电荷数
原子核
➢ 巩固与提高
• 1.一个原子Βιβλιοθήκη 变为离子,发生的变化是D(
)
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 一定数目的电子
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在原子中
• 重要公式: ①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号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第三单元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液氧由氧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⒈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⒉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⒊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 的化学性质不同。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
原子 构 成
相同质子数 的原子的总称
构成
组成
元素
分子
构 微 观(构成)
成 宏 观(组成)
物质
四、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 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字母小写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时,物质的分子 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 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分子 破裂
不变,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共性
质量、体积都很小,是不断运动的,分子
同质 点
(原子)间是有间隔的。 同种分子(原子)化学 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不反 同应 点中
反应物分子反应时都 会分裂,同时又重新组合 成新物质(生成物)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 再分,只发生重新组合。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都不变化。
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 系 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三.知识网络
一、物质由(元素)组成和(分子、原子、或离子)构
成
元物
质 组成
构成
分子
构成
素
质子(+)
原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得 失 核外电子(-) 电子
离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构 成
原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如:铁、铜、钠、木炭、红磷、氦气、氖气等。
物 质 分子:气态非金属单质、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的 ,如:氧气、氢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B )
A.1
B.2 C.3
D.6
➢怎么看原子结构图和离子结 构图
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 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属于原子的是 A、C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属于离子的是 B、D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因为质:子数>电子数
基
本 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
粒
酸钾、高锰酸钾等。
子
➢ 典型例题解析
[例].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分子
和氯
构成离的子。
离子
二、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16 17 18 19 20 S Cl Ar K Ca 硫氯 氩 钾钙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 -
核外电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 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 显电性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 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 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⑸、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