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合集下载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课件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课件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何时就医?
急救措施
保持患者平静,避免剧烈移动,及时拨打急救电 话。
尽量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保持患者的呼吸通 畅。
何时就医?
检查流程
医生会进行CT或MRI检查以确认出血情况。
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怎么预防?
怎么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谁容易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怎么预防? 5. 治疗方案有哪些?
什么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部蛛网膜下腔的出血, 通常由血管破裂引起。
这一情况可能会导致脑部组织受损,严重时可危 及生命。
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治疗方案有哪些? 手术治疗
如有必要,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修复破裂血管。
手术风险需与医生共同评估。
治疗方案有哪些? 康复治疗
患者在恢复期间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心理辅 导。
康复过程是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一步。
谢谢观看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怎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防? 定期体检
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压和血脂检 查。
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怎么预防? 知识普及
增强对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提高自我 防范意识。
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治疗方案有哪些?
治疗方案有哪些? 药物治疗
可能包括止痛药、降压药、抗癫痫药等。
定期体检和监测血压有助于降低风险。
谁容易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呼叫急救
一旦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出血的风险。
血管检查
通过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或磁 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手段,评估血 管健康状况,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等 血管病变。
其他常规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等常 规检查,全面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0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 用治疗手段,主要目的是降低颅 内压、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 增强心肺功能和体质。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戒烟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措施,同时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 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控制相关疾病
高血压
病因与诱因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 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是蛛网膜下 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诱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 、用力排便等都可能诱发蛛网膜 下腔出血。
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头痛
突发剧烈头痛,呈刀割样或炸 裂样疼痛,多位于头部一侧或
双侧。
恶心呕吐
约7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 吐症状。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同时预防再出血和继发性脑 损害。
其他治疗手段
其他治疗手段包括高压氧治疗、 康复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
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缺氧、 促进脑功能恢复,康复治疗则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 功能。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When to seek medical help?
定期复诊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有相关疾 病的家族遗传史,需要定期复诊,并按医生的建 议进行治疗和监测。
When to seek medical help?
教育他人
如果了解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和危险因素, 应该将相关知识传递给亲友,帮助他们更好地保 护自己。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What is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2. How to prevent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3. When to seek medical help?
What is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What is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在脑蛛网膜下腔中发生的 出血,通常由于脑动脉瘤破裂或血管破裂引起。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How to prevent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都是预防脑蛛网 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措施。
How to prevent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血压和血糖检测 。如果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情况,应积极控 制病情。
What is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意识丧 失、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及时识别和治疗是 非常重要的。
What is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 病、吸烟、饮酒、家族遗传等。我们需要注意这 些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
How to prev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健康教育
1什么叫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出血发生在蛛网膜下腔而不在脑实质内。

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答: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先天性动脉瘤的破裂,脑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主要有急骤起病,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等。

4.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护理要点及治疗措施?
答:①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及头痛,
呕吐等情况,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使通畅。

②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头部放置冰袋,出血停
止4〜6周后逐渐活动。

③头偏微侧,避免呕吐时发生窒息。

④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精神刺激,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卧床休息最少一个月。

⑤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5.怎样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①适当参加体力活动,预防外伤。

②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

③注意预防复发,出院后卧床最少一月。

④定期在医院复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致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再出血、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去除病因防止再发。

1、控制脑水肿:使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

2、止血,预防再出血:常用的有6-氨基乙酸、止血芳酸等。

3、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常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
地平等。

4、控制血压:使血压稳定于正常或发病前水平,避免降过
低。

三、疾病指导
1、绝对卧床休息2-4周,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注意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避免声、光刺激,减少探视。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以质软、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为主,注意少量多餐。

若经口进食有困难,可经鼻饲管鼻饲。

四、出院指导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证
充足的睡眠。

2、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3、如确诊为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者应尽早手术,解除潜在
威胁,以防复发。

4、女性病人1-2年内避免妊娠及分娩。

5、遵医嘱定期复查。

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不适,
应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
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如何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降 低风险。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重要基础。
如何预防? 定期检测
定期检查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确保健康状况良好 。
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主要的诱因。
如何预防? 戒烟限酒
戒烟和适量饮酒可显著降低疾病风险。
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减少出血风险。
治疗方法与康复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预防? 5. 治疗方法与康复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部蛛网膜下腔内出血,通 常由脑血管破裂引起。
此类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 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警示信号。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紧急处理
若怀疑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 院。
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后续检查
医生会进行CT或MRI检查确认出血情况。
及时诊断有助于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见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动脉瘤破裂、外伤、血管畸形 等。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机制
出血后,脑部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和 血液循环受阻。
及时治疗对于减轻损伤至关重要。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高血压、吸烟、家族史等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
治疗方法与康复 急救措施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出血量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案,包括手术或药物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在颅内蛛网膜下腔内发生的出血。

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

一旦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往往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

因此,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至关重要。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适当控制高血压等都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措施。

其次,一旦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在急性期,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并发症和死亡率。

除了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之外,对于家属和社会大众也应当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式,对于及早发现病症、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都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健康教育,才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通常是由于蛛网膜下腔的血管破裂导致的。

这种疾病常常突然发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性很高,它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包括瘫痪、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等。

为了预防和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适当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及早发
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

3.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
积极控制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警惕头部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应注意避免
剧烈冲撞、跌倒等可能引起头部受伤的情况。

5.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应
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但通过
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预防头部外伤以及及时就医,我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并改善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

二、病因
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也能引起本病,但以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和血液病等为最常见。

①先天性动脉瘤,最常见约占50%;②脑血管畸形,多见青年人;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④脑底异样血管网(Moyamoya病):青年人多见,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0%;⑤其他原因:感染性动脉瘤、血液病、颅静脉系统血栓等。

原因不明占10%。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1、头颅C 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可以确诊SAH。

2、脑脊液(CSF)检查:通常CT检查已确诊者,腰穿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3、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颅的异常血管。

4、其他: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动态检测颅主要动脉流速是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CVS)倾向和痉挛程度的最灵敏的方法。

四、治疗
治疗原则: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去除病因和防治再出血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 科治疗
①一般处理:SAH病人应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度,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

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

由于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需审慎降压至160/100毫米汞柱,通常卧床休息和轻度镇静即可。

头痛时可用止痛药,保持便通可用缓泻剂。

适量给予生理盐水保证正常血容量和足够脑灌注,低钠血症常见,可口服NaCl或3%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应限制液体。

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

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功能药物如阿司匹林。

②SAH引起颅压升高,可用20%甘露醇、呋塞米(速尿)和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治疗。

颅高压征象明显有脑疝形成趋势者可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挽救病人生命。

③预防再出血:抗纤溶药可抑制纤溶酶形成,推迟血块溶解和防止再出血。

常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4--6克加于0.9%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滴注,15--30分钟滴完,再以1克/小时剂量静滴12--24
小时;之后24克/日,持续3--7天,逐渐减量至8克/日,维持2--3周;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副作用为深静脉血栓形成。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4克缓慢静注,2次/日,或促凝血药(立止血)、维生素K3等,但止血药应用仍有争论。

高血压伴癫痫发作可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常规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苯妥英钠)300毫克/日。

④预防性应用钙通道拮抗药(calcium channel antagonist):尼莫地平(nimodipine)40毫克口服,4--6次/日,连用21天;尼莫地平(硝苯吡酯) 10毫克/日,6小时缓慢静脉滴注,7--14天为1疗程。

可减少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血管痉挛导致缺血合并症。

用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使血压升高可治疗血管
痉挛,确定动脉瘤手术治疗后用此方法较安全。

⑤放脑脊液疗法: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每次10--20毫升,每周2次,可减少迟发性血管痉挛、正常颅压脑积水发生率,降低颅压,应注意诱发脑疝、颅感染和再出血的风险,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密切观察。

手术适应证:
手术对象的选择:①对轻度头痛、颈强直或头痛剧烈,但无定位体征者,应早期手术。

②对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有局灶体征或浅昏迷伴偏瘫、去大脑强直者,因多有明显脑水肿或血管痉挛,先保守治疗,待病情好转后,择期手术。

若颅有血肿,病情进行性恶化,应尽快手术减压。

手术禁忌症:对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因病情危重,不宜手术。

常用手术方法是:手术方法无外乎两种
1.手术夹闭动脉瘤。

2.介入治疗。

五、康复治疗
肢体功能锻炼,每日协助患者作被动运动2次,手腕和足部置关节功能位,避免形成关节僵直、畸形挛缩和肌肉萎缩。

活动量和活动度以患者不感到累为宜。

切忌急于求成导致不良后果。

六、健康教育
1 早期绝对卧床预防复发的关键
早期下床活动由于体位因素,可使血压升高,脑灌注过多,颅压升高,引起持久广泛的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病情导致死亡。

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既保持脑血流量,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利于颅静脉回流,减轻颅压,减少了疾病复发。

2做好心理护理是预防复发的保证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突然发病,持久和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易致再出血,心理指导可使不良心理因素得到及时控制,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调动患者及家属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助于稳定病情延缓恶化,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康复。

3 避免颅压增高的因素是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
长期卧床肠蠕动受限,造成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可使胸、腹腔压力升高致颅压升高危及生命。

另外剧烈咳嗽、喷嚏,进食饮水呛咳均可造成腹压增加,引起颅压增高导致再出血发生。

通过健康宣教消除了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饮食宜忌
1. 宜清淡、易消化膳食(例如淡水鱼、兔肉、瘦肉类、豆制品等)。

①宜缓解动脉硬化、降血压膳食(例如黑木耳、银耳、果汁、米汤、菜汁等)。

可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例如海带、紫菜、虾米等)。

②宜选食粗粮、芹菜、菊花、土豆、蜂蜜、香蕉、苹果、贲菜、海带、香菇、玉米、雍菜、橘、白扁豆等。

③患者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必要时进行鼻饲,少食多餐。

2. 忌饮浓茶、咖啡等;忌食辛辣膳食;忌动物脏、蛋黄等。

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出血膳食须注意:
①忌高钠膳食,少吃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日,因钠多能使血压升高。

②忌高脂肪膳食,因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血液稠黏。

③忌高糖,宜少吃甜食,因糖在体仍转变成脂肪,也增加血液黏稠度。

④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膳食(例如酒、浓茶、咖啡、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神志不清患者家属,患者暂禁食,通过留置鼻饲管进食,开始鼻饲清淡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次,每次100ml,2天后可进鸡汤、鱼汤等,每次200ml,但不能太油防止腹泻。

两次鼻饲间喂水150~200ml。

但要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入量在1500ml以,以免加重脑水肿。

出院健康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继续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喜忧过度。

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卧床休息1个月,适当活动,持之以恒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戒烟、忌饮酒、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定期门诊复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