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符合性测试流程和定义

标准符合性测试流程和定义
标准符合性测试流程和定义

标准符合性测试

来源:中国出入境检疫协会。网站

2005年10月13日

1.标准符合性测试概述

标准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了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它是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手段,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实施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在开发软件过程中,自觉地遵守标准化程序,针对产品中与标准相关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以掌握和控制软件产品的标准符合性程度。对于企业来讲,首先是使管理层和技术层的人员都对标准有足够的认识;其次是要对自己产品领域内的相关标准进行研究和跟踪,并积极参加该类标准的相关工作,这样在采用标准的过程中就会轻车熟路,大量节省成本、降低风险。

另一方面,软件产品设计开发完成后,企业根据需要可以向专门的标准符合性测试机构提出标准符合性测试的申请,由测试机构完成软件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同时,国家颁布的某些标准是强制实施的(对应于WTO/TBT中的技术法规),在这些标准适用范围内的产品必须经过专门的标准符合性测试机构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

标准符合性测试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提供认证计划运作过程中必需的测试结果;

通过评价产品为管理机构的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通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符合性测试,参与提高出口商品质量的计划;

评价公共管理机构购买的产品;

在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控制进口商品;

从事与产品和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技术法规制定工作相关的研究与调查任务;

针对各个行业进行开发性测试,以确定本地材料的适用性;

如果实验室包括校准机构,则该实验室有助于确保工业计量溯源到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任何一个测试机构要进行软件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资质,即正常情况下,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实验室应得到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L)的认可(可出示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证书),并在其业务范围内包括了特定领域或标准的符合性测试工作。只有得到国家正式认可的实验室,在出具的测试报告中才可以给出相应的认可标志,其测试结果才能得到国家的承认,并在国际上互认。

测试机构根据自己的业务能力界定业务范围,随着能力的增加随时可以扩展业务范围,扩展后的业务能力同样需要认可机构的认可。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必须实事求是、科学公正,企业得到报告后要正当运用,不得对报告断章取义。测试机构应用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必须是标准中规定的,或行业公认的,或自行设计后经有关专家鉴定合格的。

与软件产品的测试历程相似,标准符合性测试也应从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首先对设计思想中有关标准采用的问题进行论证评审,然后确定在各个里程碑上应达到的目标,并在各个里程碑上对既定的目标进行考核。除了测试项来自所采用的标准以外,测试方法的设计、实施与其他软件测试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标准会明确给出测试步骤,有的只是给出大体的方法,有的则没有提供测试方面的任何信息。对于没有测试方面信息的标准,会有这样几种可能:一种是指标无法测试,例如简单易用、美观、友好等类似的规定,这类指标可以作为非测试项考虑。另一种是指标的测试方法已经很明确,例如要求用户文档

中要有产品标识、运行环境的说明等,只须检查一下产品的文档就可以了。这类指标可以按约定俗成的方法进行测试。还有一种是可测试但未指定测试方法的。这类指标的测试要由企业内部的人员自行设计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并负责保证这些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当然,企业可以随时寻求标准解释单位的必要帮助。

通常,测试机构执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的流程如图1-5所示。

图1-5 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流程

2.标准符合性测试的管理

标准符合性测试在管理上有以下特点:

(1) 标准符合性测试,一般是由甲方(委托方)委托或指令(例如行政部门)乙方(被委托方)进行,因此在管理上分甲、乙方两条线。甲方管理的主要着眼点,在于选择可信的、有权威的测试机构(即乙方)。在乙方工作过程中,甲方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监督和抽查(乙方允许的话);在乙方工作完,并经确认后,甲方管理的主要方面是验收乙方的测试结果,并结束甲、乙方的测试合同。

(2) 标准符合性测试的管理,对乙方而言,从与甲方签订合同开始,到结束合同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管理的一条线。管理的宗旨是对甲方负责,保证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2.1 签订合同、明确任务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在管理上首先要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力和义务,例如:

甲方要求测试的广度、深度;

甲方必须提供的技术资料;

被测试的软件版本;

问题出现时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完成时限。

2.2 测试计划、测试实施

乙方敢于承担标准符合性测试任务,一定有比较充份的技术储备和现成的测试软件。虽然如此,对

待不同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合同,仍要在技术上进行周密的研究,根据不同合同的不同要求,制订测试计划,选择适当的测试软件工具集,甚至要设计和生成不同的测试输入数据。上述各点,都要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下,不论是测试环境及软件工具集的配置,还是测试中所涉及的输入/输出信息,都是管理的着力之处。

2.3 资源管理、环境配置

标准符合性测试的资源管理,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测试负责人员与参加人员的定岗与管理,在组织上落实;

(2) 被测软件产品的版本、资料的管理。特别要说的一点,甲方始终要有责任将自己的产品向乙方的测试人员进行详细说明;

(3) 测试环境的配置管理。标准符合性测试是一项科学而严密的工作,要求测试所得出的结果有代表性、真实性,测试环境必须是规范的、标准的,这一点特别重要。

(4) 测试专用经费管理。

2.4 测试结果,严格评审

在测试的全过程中,往往是前一阶段的输出,正是下一阶段的输入。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直到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对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都要组织认真的、而不是走过场的评审,从各个角度,把握测试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

2.5 发现问题,慎重处理

在测试中,发现了未预见到问题,首先要分清是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测试集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测试数据出了问题,或者也包括测试环境本身是否是导致错误的根源在内;其次再怀疑被测软件是否出了问题,如果可以确定是后者,才能出具产品的不合格报告。

2.6 给出结果,完成合同

标准符合性测试,最后一个管理步骤是形成并签发测试报告,测试报告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有法律效力;测试报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要能经得起考验和推敲。

到此为止,乙方将测试报告通过一定的形式交给甲方。甲、乙合同到此结束

3. 国家软件相关标准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众多的有关标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0年10月发布的《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表》给出了各类标准的明细表,包括了信息化系统在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领域的全部软、硬件标准共计约1600项。下表中只就较常用的几个标准类别所包括的标准进行了举例,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咨询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表各类标准举例

国家信息化通用标准

GB/T 5271.1-1985《数据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GB/T 5271.2-1988《数据处理词汇 02部分算术和逻辑运算》

GB/T 5271.3-1987《数据处理词汇 03部分设备技术》

GB/T 13725?-1992《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中文编码字符集标准

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 18030-200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 13134-1991《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

中文字型标准

GB/T 11460-1989《信息处理设备中汉字点阵字模数据的检测方法》

GB/T 17961-2000《印刷体汉字识别系统要求与测试方法》

GB/T 17698-1999《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I区)汉字16点阵字型》

软件工程标准

GB/T 8566?-1995《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

GB/T 9386?-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15532-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操作系统标准

GB/T 14246.1-1993《信息技术可移植的操作系统接口(POSIX)第1部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API)(C语言)》

GB/T 16681?-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中文界面规范》

数据库标准

GB/T 12991?-1991 《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库语言 SQL》

GB/T 16647?-1996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词典系统(IRDS)框架》

GB/T 17533.1-199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远程数据库访问第1部分:类属模型、服务与协议》Internet标准

GB/T 17973-2000《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在因特网传输控制协议(TCP)之上使用OSI 应用》

网络安全标准

GB/T 15278-1994《信息处理数据加密物理层可互操作性要求》

GB/T 17963-2000《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

GB/T 17965-2000《开放系统互连高层安全模型》

识别卡通用标准

GB/T 14916-1994《识别卡物理特性》

GB/T 17552-1998《识别卡金融交易卡》

GB/T 17554-1998《识别卡测试方法》

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GB/T 15843.1-1999《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1部分:概述》

GB/T 18019-1999 《信息技术包过滤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GB/T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EDI通用标准

GB/T 14915-1994《电子数据交换术语》

GB/T 17549-1998《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业务与信息模型花框架》

GB/T 17628-1998《信息技术开放式EDI参考模型》

测试与评估通用标准

GB/T 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 13158-1991《数字交换机的时钟同步设备进入数字网的兼容性测试方法》

各类标准中,软件工程标准与中文通用标准(包括中文编码字符集标准和中文字型标准)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应该引起软件产品开发企业的高度重视。

在软件工程方面,GB/T 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规定了软件包的质量要求和针对这些要求对软件包进行测试的细则,特别是第三方测试;GB/T16260-1995《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定义了软件质量的六大特性,并描述了如何使用质量特性来评价软件质量。

在中国市场上行销的软件产品,必须要处理中文信息,而处理中文信息的方式要遵从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对应于软件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三大部分,中文信息处理标准也分为中文输入法、中文字型和中文编码三大部分。

在中文字符集和编码标准方面,到目前为止,GB 18030是国内中文编码字符集中最为适用的标准,是各企业的最佳选择。同时,为了我国信息产业长期健康有序地发展,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质技监局标发[2000]251号”文件明确规定:委托“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进行GB 18030-2000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因此,市场上的产品没有通过“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的测试,均被认为不符合GB 18030,属不合格产品。

在中文输入法标准方面,已有的国家标准是GB/T 18031-2000《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另外,与其他的输入系统(如手写和语音识别)相关的国家标准目前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在中文字型标准方面,我国目前已颁布的标准包括了汉、蒙、维、藏等多种文字,其中以汉字字型标准用量最大。由于点阵字型标准的特性,点阵字型标准本身就是点阵汉字字型数据,所有字型标准都要由全国信标委统一管理、维护和授权转让。任何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商在使用汉字字型数据时均应与全国信标委联系,并办理汉字字型数据的合法使用手续。作为国家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机构,全国信标委会为社会提供最权威、直接的技术信息。此外,我国虽然没有制定曲线字型的标准,用户也应该选用通过有关机构测试的厂商开发的字型产品。这些产品信息可以通过全国信标委或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取得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 1. 制定测试计划 在展开自动化测试之前,最好做个测试计划,明确测试对象、测试目的、测试的项目内容、测试的方法、测试的进度要求,并确保测试所需的人力、硬件、数据等资源都准备充分。制定好测试计划后,下发给用例设计者。 2. 分析测试需求 用例设计者根据测试计划和需求说明书,分析测试需求,设计测试需求树,以便用例设计时能够覆盖所有的需求点。一般来讲,基于Web 功能测试需要覆盖一下几个方面: 1).页面链接测试,确保各个链接正常; 2).页面控件测试,确保各个控件可靠; 3).页面功能测试,确保各项操作正常; 4).数据处理测试,确保数据显示准确、处理精确可靠;

5).模块业务逻辑测试,确保各个业务流程畅通。 3. 设计测试用例 通过分析测试需求,设计出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的测试用例,形成专门的测试用例文档。由于不是所有的测试用例都能用自动化来执行,所以需要将能够执行自动化测试的用例汇总成自动化测试用例。必要时,要将登陆系统的用户、密码、产品、客户等参数信息独立出来形成测试数据,便于脚本开发。 4. 搭建测试环境 自动化测试人员在用例设计工作开展的同时即可着手搭建测试环境。因为自动化测试的脚本编写需要录制页面控件,添加对象。测试环境的搭建,包括被测系统的部署、测试硬件的调用、测试工具的安装盒设置、网络环境的布置等。 5. 编写测试脚本

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和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适当的脚本开发方法编写测试较薄。一般先通过录制的方式获取测试所需要的页面控件,然后再用结构化语句控制脚本的执行,插入检查点和异常判定反馈语句,将公共普遍的功能独立成共享脚本,必要时对数据惊醒参数化。当然还可以用其他高级功能编辑脚本。脚本编写好了之后,需要反复执行,不断调试,知道运行正常为止。脚本的编写和命名要符合管理规范,以便统一管理和维护。 6. 分析测试结果、记录测试问题 应该及时分析自动化测试结果,建议测试人员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自动化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尽早地发现缺陷。如果采用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建议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以便与测试部门选定的缺陷管理工具紧密结合。理想情况下,自动化测试案例运行失败后,自动化测试平台就会自动上报一个缺陷。测试人员只需每天抽出一地你该时间,确认这些自动上报的缺陷,是否是真实的系统缺陷。如果是系统缺陷就提交开发人员修复,如果不是系统缺陷,就检查自动化测试脚本或者测试环境。

DELL 信赖性测试标准(译文)

4.0 Finish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最终表面要求 4.1 Color (ASTM D1729) 颜色(ASTM D1729) Color specifications will be defined by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m (or its approved agent). Color tolerances will be specified in the Dell Color document (example in addendum). Finish color shall be determined from the piece 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s, and conform to the following spec: Dell Corporate Cosmetic Specification, P/N 6724U, “SPEC,DELL,COSMETIC,CORP-STD”. 颜色规格将由工业设计团队(或其认可的代理机构)定义。色彩公差将在戴尔色彩文件(如附录)中指定。最终颜色应由零件图纸或其他适用的文件确定,并符合以下规格:戴尔公司外观标准,P /N 6724U,“戴尔外观企业标准”。 Applicator shall measure L*, a* and b* at the locations specified on the piece-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 as stipulated in the Dell Corporate Cosmetic Specification, 6724U. If the location is not specified, the locations shall be approved by Dell Mechanical Engineer. 检验员应按零件图或戴尔公司外观标准6724U中规定的其他适用指定位置的文件,测量L *、a *和b *。如果文件未指定,则应由戴尔机械工程师批准。 4.2 Gloss (ASTM D523) 光泽度(ASTM D523) Gloss specifications will be defined by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m (or its approved agent). Gloss tolerance will be specified in the Dell Color document (example in addendum). Finish gloss shall be determined from the piece 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s, and conform to the following spec: Dell Corporate Cosmetic Specification, P/N 6724U, “SPEC,DELL,COSMETIC,CORP-STD”. 光泽度规格由工业设计团队(或其认可的代理机构)定义。戴尔的颜色文件中(如附录)中指定了光泽度公差。最终光泽度应由零件图纸或其他适用文件确定,并符合以下规格:戴尔公司外观标准,P /N 6724U,“戴尔外观企业标准”。 Applicator shall measure the gloss at the locations specified on the piece-part drawing or other applicable document. If the location is not specified, the locations shall be approved by Dell Mechanical Engineer. 检验员应测量在零件图或其他适用文件上注明的光泽度。如果位置未指定,则位置应由戴尔机械工程师批准。 4.3 Texture or Roughness, (R a, R z, R pc) 纹理或粗糙度(Ra,Rz,Rpc) Texture or roughness will be defined by the Industrial Design Team (or its approved agent). Applicator shall measure the texture or roughness at the locations specified on the piece-part drawing. If the location is not specified, the locations shall be approved by Dell Mechanical Engineer. R a, R z, & R pc must all be reported. 纹理或粗糙度由工业设计团队(或其认可的代理机构)定义。检验员应测量在零件图上指定位置的纹理或粗糙度。如果位置未指定,则应由戴尔机械工程师批准。Ra,Rz,和Rpc都必须报告。 4.4 Oxide, (ASTM B244), or Dry Film Thickness 氧化物(ASTM B244),或干膜厚度

《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于2012年列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121521-T-424”,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起草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是规定了执行标签符合性测试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标签的符合性测试,通过对执行标签符合性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设施设备、测试要求、测试实施、测试结果的判定、原始记录、测试报告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范,对相关组织开展符合性测试,得出测试报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标准制定过程 1、调研和材料收集阶段 国家标准计划下达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建了标签符合性测试系列标准工作组,确定了工作计划,标准起草组成员便从各种渠道大量收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本标准的制定做好充分准备。 2、分析、比较和研究 标准起草组对我国现阶段与符合性测试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已有的开展标签符合性测试技术相关标准文件进行了分析整合。 3、形成标准草案

起草组收集了有关资料,借鉴国内外各类检查机构测试流程和能力要求规范以及标签检测类实验室实际工作经验,形成国家标准草案文本。 4、工作组集中工作 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工作组在标准草案的基础上,在工作组内以工作会形式开展阶段性集中工作,组织标准用户单位、认证机构、以及标签符合性测试领域专家进行符合性测试系列标准的集中工作和研讨。 5、形成征求意见稿 工作组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条讨论和修订完善,并对其中存疑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征询多方建议,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5月形成征求意见稿。 6、起草编制说明 在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工作组成员认真审查了工作组内对标准的意见处理后,在标准内容上达成共识,并与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同步完成了标准的编制说明。 四、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执行标签符合性测试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标签的符合性测试。 本标准从人员、设施设备、测试要求、测试实施、测试结果的判定、原始记录、测试报告等方面对开展符合性测试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为执行性符合性测试,得出测试报告,提供了详

统一推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UPA0003-2018 V1.0.0(2019-1) 统一推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Unified Push

1 范围 (4) 2 定义和缩略语 (4) 2.1 定义4 2.2 缩略语 (6) 3 技术要求 (6) 3.1 性能要求 (6) 3.1.1 空载流量 (6) 3.1.2 空载功耗 (7) 3.1.3 在线可靠性 (7) 3.1.4 并发能力 (7) 3.1.5 网络鲁棒性 (7) 3.2标准符合性要求 (8) 3.2.1 接口标准符合性 (8) 4 测试方法 (8) 4.1 性能要求测试方法 (8) 4.1.1空载流量 (8) 4.1.2 空载功耗 (9) 4.1.3 在线可靠性 (10) 4.1.4 并发能力 (11) 4.1.5 网络鲁棒性 (11) 4.2 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 (12) 4.2.1 接口标准符合性 (12) 附录 A:修订记录 (14)

前言 这一技术文稿是由统一推送联盟(UPA)技术标准组攥写。项目过程中采用三位编码的原则,格式如下: Vx.y.z,初始版本号为V0.0.0。 其中,x在每一次大版本发布的时候加1; y在有技术性变更的时候加1,如增加删减功能模块; z在有编辑性改动的时候加1,如格式、段落调整。 本标准起草单位:

1 范围 安卓生态圈为App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运行环境,用于实现各种创新的想法,然而也产生了相应的性能问题。消息推送是App 运营的重要一环,为了优化消息推送成功率,降低电量和流量消耗,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系统级的推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各大手机厂商也已经提供或者正在研发基于各自系统平台的系统推送服务解决方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各大手机厂商和提供推送服务的互联网厂家成立“统一推送联盟”,通过标准化统一通道层,降低终端功耗、提升用户体验、支撑开发者生态建设,促进安卓推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手机使用体验,为应用开发者解决消息推送需求。经联盟成员讨论,《统一推送通道层接口规范》已达成共识,并面向社会公布。 推送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项基础服务,对于开发者和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档希望推动各终端厂商制定推送基本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逐步推动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升,为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本文档适用于 Push 通道厂商、第三方 Push 服务提供商。 Push通道厂商:指提供终端设备,并在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层内置 Push通道,能够对 Push通道进行管控,在黑屏后能够保持 Push 通道的厂商。 第三方 Push 服务提供商:与 Push通道厂商对应,指不提供终端设备,提供 Push 集成服务的厂商。 本文档包含以下建议内容: ?统一推送技术要求 ?统一推送测试方法 2 定义和缩略语 2.1 定义

自动化测试流程图解析

功能自动化测试流程解析 本流程是描述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步骤、内容与方法,明确各阶段的职责、活动与产出物。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2.1 测试计划(可选) 与以前的测试计划过程一致,只是在原来的测试计划中,添加对项目实施自动化测试所需的资源、测试范围、测试进度的描述。该过程产出物为《测试计划》。 2.2 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测试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出针对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粒度精确到单个功能点或流程,对于各个功能点的业务规则,通过对脚本添加相应的检查点来进行测试。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测试用例》。

2.3 自动化脚本设计(可选)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当前项目,设计出适合的脚本基本架构,针对特殊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可行的脚本编写方法,设计特殊检查点的实现方式,并对潜在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 2.4 自动化脚本编写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录制、调试、编写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并添加检查点,进行参数化。该过程还需要编写数据文件处理脚本、日志文件处理脚本、数据库处理脚本、公共检查点处理脚本等等。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和其他公共处理脚本。 2.5 自动化测试数据设计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出对各个功能点和相关业务规则进行测试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填写入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数据文件。 2.6 自动化测试执行 搭建好测试环境。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脚本,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到日志文件中。 2.7 自动化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文件中报告错误的记录进行分析,如果确实是由于被测系统的缺陷导致,则提交缺陷报告。对自动化测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交《测试报告》。 2.8 自动化测试脚本维护(可选) 如果系统发生变更时,对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相关文档包括《自动化测试用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进行维护,以适应变更后的系统。

NTCIP协议在国内的应用及标准符合性测试探讨

NTCIP协议在国内的应用及标准符合性测试探讨 2010-12-15 16:35:09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NTCIP协议是美国针对智能运输系统(ITS)电子设备间数据传输所制定的标准通讯协议,适用范围包括高速公路、交通信号、紧急事件管理、出行者信息等。协议涵盖了从简单点对点请求/响应到复杂的面向对象技术的完整协议族。其主要目标是确保交通控制与ITS系统组成单元彼此之间的“互操作性”与“互换性”,使通讯网络内不同种类交通控制终端设施或不同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成为可能。同时在项目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有更广泛的软硬件设备选择空间,为多种设备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有利于跨机构协作和实现各种厂商/设备的无缝集成。 NTCIP协议具有体系完整,通用性与兼容性好等特点,是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通信协议,目前国内对其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仅北京、福建、辽宁等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及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有所尝试。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国内主要城市的交通系统大多数已经稳定成型,进行系统调整涉及庞大的人力物力,更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协调;二、国内交通信号控制行业的发展与信息化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只有少数厂商和科研机构展开对NTCIP协议的研究,研发支持力度有限。国内已知能够提供支持NTCIP协议的智能交通设备供应商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或其在国内的代理。进行相关设备和产品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可以说我们在道路交通智能化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家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管理智能化和信息互联互通的需求日渐迫切,建设高效互通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将成为必然。开展交通控制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既符合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能带动行业研发积极性,更促进了行业信息化建设,可谓一举多得。与此同时,如何确认产品对于标准化协议的符合程度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更是设备提供商进入系统建设团队的关键环节。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从2004年起便参与到NTCIP协议的研究中,并致力于其标准符合性测试,积累了丰富的测试经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以第三方测试的方式进行NTCIP标准符合性测试,利用专业的测试工具量化产品与相关协议的符合程度,可以为项目建设选型提供清晰的判断依据,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针对NTCIP协议制定了专门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将测试依据、方法、工具、案例及相关标准进行整合,并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有效的测试流程,能够根据用户需要为国内厂商进行NTCIP标准符合性检测提供理想的第三方支撑。近几年来,绿通2070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V1.0、HSC- 100信号机嵌入式系统

自动化测试框架及其测试思路.

自动化测试框架及其测试思路 1.1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提高测试效率和降低测试成本 〃实现快速的回归测试,加速测试进度从而加快产品发布进度 〃更多的测试,提高测试覆盖率 〃保证一致性 〃提报测试的可靠性,避免人为因素 1.2为什么要做自动化测试框架 通过以往的尝试,发现真正实现自动化测试,并不是掌握了某个自动化工具,掌握了脚本的编写及时就能够达成,面对复杂的ERP 系统,简单的录制/回放并不能达到自动化测试的要求,完全通过编写脚本的方式,工作量巨大且可维护性极差、不能复用。实现自动化就是为了能够提升测试效率,不具备可维护性、复用性差将成为导致自动化测试失败的最致命因素,付出巨大代价但起到的效果甚微。 基于以上因素并结合行业发展思路,在正式实施自动化之前,必须搭建一套适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将脚本能够有效的组织、连贯应用起来,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1.3希望达成的目标 搭建符合以下要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使得未来自动化测试正式实施时能够有序、高效的展开: 〃高复用性 〃高可维护性

〃稳定性 〃快速编写脚本 〃自动的执行 〃正确输出结果 〃能够不断提升自动化测试比例 1.4实现思路 〃分层设计:业务流程、功能点、操作组件 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首先会验证各个页面、各个字段的正确性,到验证功能点的正确性,在组合各个功能点进行业务逻辑、业务流程的验证,最终确保系统慢走业务员需求。 对于自动化脚本,采用分层的思想,先实现最底层的操作组件,通过调用操作组件、及业务逻辑实现对功能点的验证,在通过调用业务逻辑组合功能点实现对业务流程的验证。不同的业务流程,对于底层的操作组件、中间层的功能点函数是完全可以复用的,只是调用的业务逻辑的差异,或 者是测试数据的差异性。 尽可能做到各个脚本之间具备独立性,不相互依赖,便于进行各种基本场景的组合运行。 如销售系统中的选择房间操作,在做预约、小订、订购等操作时,都需要用到选择房产,因此可与将选择房产作为一个公共的操作组件,详细描述选择的操作步骤,在测试新增预约、新增小订、姓曾订购等功能点时都需要调用到选择房产的操作组件,只是业务的校验逻辑与所选择的数据不一致。

CMTBF信赖性测试评估准则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信赖性测试评估准则 信赖性测试评估准则 ( Reliability Review Guideline ) 1 目的: 1.1 为确保产品设计的信赖性,以及加强产品在市场之竞争力,建立〝零件额定使用率〞 ( Component Stress Test ) 及〝机种预估寿命〞(MTBF Prediction) 之信赖性准则, 用以为厂内设计验证之依据。 1.2 提早介入及加速产品之成熟度。 1.3 避免上市后之风险。 2. 范围: 凡是本公司电源事业部所开发之产品均适用之。 3. 权责: 3.1 零件额定使用率 ( Component Stress Test ) 及机种预估寿命 (MTBF Prediction) 由信赖性 工程师负责测试,Component Stress De-rating 之定义由设计部及信赖性共同定义。 3.2 测试样品由设计工程师负责提供,且须经过Bench Test 测试,或有机种之验证报告。 3.3 信赖性完成之测试报告须会签设计部及其部门主管认可后,才可对外发行。 3.4 信赖性完成之测试报告文件,均须透过DOC 才能对外发行。 4. 参考标准: 4.1. 零件额定使用率参考准则 : ISO 9001 NPS-MD-P-013。 4.2. 机种预估寿命( MTBF )参考准则: MIL-STD-217F, Bellcore TR332 ISSUE 6。 5. 定义: MTBF (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 :平均间隔失效时间。 MTBF = 1/p λ(p λFAILURE RATE)610* HOURS 6. 作业流程图: 6.1 信赖性测试评估作业流程图如 附件1 7. 作业内容: 7.1 新产品导入会议 ( Kickoff Meeting ): 7.1.1 新机种由业务主导之新产品会议中决定: 7.1.1.1. 决定样品 ( SAMPLE ) 及其它资料日期. 7.1.1.2. BLUE BOOK 发出之日期. 7.1.1.3. 信赖性工程师应于EVT 阶段开始执行评估, 且必须于Pilot run PCB 修改定案之前 完成零件额定使用率之测试与评估, 以符合量产及客户的需求。

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标准符合性检测方法

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标准符合性 检测方法 (自测版)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二○一二年三月

目录 1检测依据 (1) 2适用范围 (1) 3检测规程 (1) 4检测方法 (1) 4.1用户自测 (2) 4.1.1测试工具 (2) 4.1.2信令测试 (5) 4.1.3媒体测试 (5) 4.2第三方检测 (6) 5检测环境要求 (9) 5.1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检测环境要求 (9) 5.2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设备检测环境要求 (9) 6评判准则 (10)

1检测依据 ?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即GA/T 669.4-2008和GA/T 669.5-2008) 2适用范围 公安机关应用的已建和新建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包括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即由公安机关建设、管理、应用的平台或由其他单位建设并由公安机关应用的平台)和平台的附属软硬件设备。 3检测规程 1)用户自测 各地公安机关科信及技防管理部门组织建设方或公安部授权的安全技术防范工 程检测机构使用SPVMN视频监控联网调测软件(自测版)对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标准符合性进行自测。 2)第三方检测 可由各地公安机关科信及技防管理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委托公安部授权的安防范工程检测机构采用全面专用的检测工具和系统环境,对系统平台及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其中本方法所描述的检测只针对信令及媒体的标准符合性进行检测,并不涉及系统、产品固有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4检测方法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分为两部分内容: a)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间互联标准符合性检测; b)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与设备通信标准符合性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宜先检测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平台间互联标准符合性,再检测平台与设备间通信标准符合性。其中a)、b)检测又分为信令标准符合性检测和媒体标准符合性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宜先检测信令标准符合性,再检测媒体标准符合性。

国家IP核标准符合性评测与认证指南

国家IP核标准符合性评测与认证指南 (v1.0) 集成电路公共服务部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目录 一、 IP核评测与认证流程 (3) 二、 IP核评测与认证类别 (4) 1. 数字软IP核标准符合度验证评测(类别一) (4) 1)流程 (4) 2) 度量定义 (4) 3)评测输出 (4) 2. 数字软IP核EDA工具验证评测(类别二) (5) 1) 流程 (5) 2) 度量定义 (6) 3) 评测输出 (9) a) 代码质量检查报告 (9) b) 验证质量检查报告 (10) c) 综合质量检查报告 (10) d) 可测性检查报告 (11) e) 形式化验证报告 (11) f) 性能检查报告 (11) g) 功耗检查报告 (12) 3. 数字软IP核FPGA验证评测(类别三) (13) 1) 流程 (13) 2) 度量定义 (14) 3) 评测输出 (15) 4. 数字软IP核硅形态验证评测(类别四) (16) 1) 流程 (16) 2) 度量定义 (16) 3) 评测输出 (17) 三、附件一(申请书) (18) 填表要求 (19) 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20) IP核概况 (21) 申请单位声明 (22) 四、附件二 (23) 数字软IP交付项 (23)

客户任务CSIP任务双方任务

对于数字软IP核的评测与认证将采取四种方法进行,分别为: 1、数字软IP核标准符合度验证评测; 2、数字软IP核EDA工具验证评测; 3、数字软IP核FPGA验证评测; 4、数字软IP核硅形态验证评测。 以上四种方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数字软IP核进行评测与认证,详见下面具体说明。 评测申请单位在填写附件一的申请书时,需要根据需求参看下面的说明填写出详细需求验证评测类别。 1. 数字软IP核标准符合度验证评测(类别一) 1)流程 客户依照《IP核评测交付项列表》(参见附录二),提供给CSIP相应的数据和文档。评测人员完成对IP核交付项的整理和分析后,交付到评测系统。评测系统依照度量定义并结合相应的权值给出IP核评分。 2)度量定义 依据信息产业部《集成电路IP核测试数据交换格式和准则规范》等11项标准作为基础,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评测IP核给出综合的评价:交付项清单、代码质量、系统质量、逻辑设计、测试和制造质量、功能验证、时序和功耗质量等几个方面。 3)评测输出 在对客户IP核全方位、细致评测的基础上,我们依据国家IP核标准,通过我们的评测系统给出该IP核的评分。分值的高低反映了IP核在各方面与标准的符合度。

自动化测试学习计划

自动化测试学习计划 篇一: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V1 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 了解什么是自动化测试 2)自动化测试与手动测试的关系 3)自动化测试的优势 4)学习使用自动化测试软件中的功能测试工具:QuickTest Professional以及它的测试脚本语言VBScript 实习时间 2016年6月13日~2016年6月17日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简述 星期一:学习使用Vbs语言 VBScript.BASIC本版). VBS是基于Visual Basic的脚本语言.。就是你写的程序不需要编译成.exe, 而是直接给用户发送.vbs的源程序, 用户就能执行了。

星期二:学习正则表达式 QuickTest Professional借助VBScript正则表达式形成不同的值来标示对象和文本字符串。QuickTest Professional读者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正则表达式: 1)在描述性编程中定义对象的属性值; 2)参数化步骤值; 3)创建检查点中使用不同的值。 星期三至星期五:学习自动化测试实施的综合案例以及自动化测试报告QTP自带的飞机订票系统,在系统所有测试模块中,登录、预订机票是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因此无论是哪个版本,均需要对这两个模块展开测试。所以,将登录、预定机票操作模块作为BVT测试中的功能模块。考虑到BVT测试的重复性于频繁性,对着两个功能模块执行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测试实现功能验证。 2 测试计划

引言 编写目的 编写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动化测试,合理的分配资源与人力,使自动化测试能够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该计划阅读对象包括:自动化测试工程师、黑盒测试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 背景 说明: 项目名称:Flight系统 项目代号:Flight系统 定义 SCM: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软件配置管理) SQA: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软件质量保证)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管理) 错误级别 1级:不能完全满足系统需求,基本

自动化测试相关文件

第一章QTP 简介 1.1自动化测试的好处 假如你执行过人工测试,你一定了解人工测试的缺点,人工测试特不白费时刻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使用人工测试的结果,往往是在应用程序交付前,无法对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都作完整的测试。 使用QuickTest能够加速整个测试的过程,同时建置完新版本的应用程序或网站后,能够重复使用测试脚本进行测试。 以QuickTest执行测试,就与人工测试一样。QuickTest会仿真鼠标的动作与键盘的输入,只是QuickTest比人工测试快了专门多。

1.2 QuickTest工作流程 1.录制测试脚本前的预备 在测试前需要确认你的应用程序及QuickTest是否符合测试需求? 确认你差不多明白如何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如要测试哪些功能、操作步骤、预期结果等。 同时也要检查一下QuickTest的设定,如Test Settings 以及Options对话窗口,以确保QuickTest会正确的录制并

储存信息。确认QuickTest以何种模式储存信息。 2.录制测试脚本 操作应用程序或扫瞄网站时,QuickTest会在Keyword View 中以表格的方式显示录制的操作步骤。每一个操作步骤差不多上使用者在录制时的操作,如在网站上点击了链接,或则在文本框中输入的信息。 3.加强测试脚本 在测试脚本中加入检查点,能够检查网页的链接、对象属性、或者字符串,以验证应用程序的功能是否正确。 将录制的固定值以参数取代,使用多组的数据测试程序。使用逻辑或者条件推断式,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测试。 4.对测试脚本进行调试 修改过测试脚本后,需要对测试脚本作调试,以确保测试脚本能正常同时流畅的执行。 5.在新版应用程序或者网站上执行测试脚本 通过执行测试脚本,QuickTest会在新本的网站或者应用程序上执行测试,检查应用程序的功能是否正确。 6.分析测试结果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问题所在。

浏览器表标准符合性测试

浏览器表标准符合性测试实践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1.现状分析 目前,浏览器市场60%以上的份额仍然被国外浏览器占据,随着国家相关部委对国产软件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内浏览器核心技术的日益发展,这种情况将逐渐好转。本文基于某“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中对浏览器的测试要求,介绍了浏览器性能测试的测试指标和评测方法,期望通过测试促进国产浏览器的性能优化,提高其整体质量,获得市场主动权。2.测试依据 本文基于某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验收要求中的部分内容,对某互联网公司自行开发的浏览器的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课题名称及承担单位名称在此均未描述,待测试的浏览器下文简称A浏览器),通过测试考察其实际运行性能,并与主流的浏览器IE、Firefox和Chrome进行了性能对比。 本次测试是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下展开的。为保证测试执行过程的公平、公正,本次测试的外部条件是一致的,这包括环境和输入条件一致。每款浏览器测试完成后,直接更换部署下一套浏览器产品,测试设备、网络环境、操作系统版本和设置均保持一致。 3.测试方法 本次浏览器性能对比测试,需要考察浏览器的网页渲染、JS标准页面解析速度和其他一些标准符合性的测试项,主要与被测浏览器有关,与网速、Flash插件等无关。选择的版本分别是:IE8.0、Firefox9.0.1、Chrome17.0.963.6和A浏览器1.4。 这里的标准化测试更贴近于兼容性,主要测试浏览器对Acid2、Acid3和Html5标准网页的支持程度。 3.1 Acid2和Acid3 Acid2标准,是网页标准计划小组(Web Standards Project,,WSP)设计的针对HTML、Css 2.0及Png图像标准的测试网页,可通过预设的编码对网页排版引擎进行测试,如果通过测试,在浏览器中能看到如下图展示的效果:

自动化测试框架

自动化测试框架思路 文章分类:综合技术 1.1. 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 提高测试效率和降低测试成本 ● 实现快速的回归测试,加快测试进度从而加快产品发布进度 ● 更多的测试,提高测试覆盖率 ● 保证一致性 ● 提高测试的可靠性,避免人为因素 1.2. 为什么要做自动化测试框架 通过以往的尝试,发现真正实现自动化测试,并不是掌握了某个自动化测试工具,掌握了脚本的编写技术就能够达成,面对复杂的ERP系统,简单的录制/回放并不能达到自动化测试的要求,完全通过编写脚本的方式,工作量巨大且可维护性极差、不能复用。实现自动化就是为了能够提升测试效率,不具备可维护性、复用性差将成为导致自动化测试失败的最致命因素,付出巨大代价但起到的效果甚微。 基于以上因素并结合行业发展思路,在正式实施自动化之前,必须搭建一套适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将脚本能够有效的组织、连贯应用起来,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1.3. 希望达成的目标 搭建符合以下要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使得未来自动化测试正式实施时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 高复用性 ● 高可维护性 ● 稳定性 ● 快速编写脚本 ● 自动执行 ● 正确输出结果 ● 能够不断提升自动化测试比例 1.4. 实现思路 ● 分层设计:业务流程、功能点、操作组件 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首先会验证各个页面、各个字段的正确性,到验证功能点的正确性,再组合各个功能点进行业务逻辑、业务流程的验证,最终确保系统满足业务需求。 * 对于自动化脚本,采用分层的思想,先实现最底层的操作组件,通过调用操作组件、及业务逻辑实现对功能点的验证,再通过调用业务逻辑组合功能点实现对业务流程的验证。不同的业务流程,对于底层的操作组件、中间层的功能点函数是完全可以复用的,只是调用的业务逻辑的差异,或者是测试数据的差异性。 * 尽可能做到各脚本之间具备独立性,不相互依赖,便于进行各种基本场景的组合运行。 如销售系统中的选择房间操作,在做预约、小订、认购等操作时,都需要用到选择房产,因

信赖性测试标准指引

信赖性试验标准 文件编号AL-3-07-006 制定部门品保部文件版本 1.0 生效日期 制定批准

目录 1.前言------------------------------03 2.职责------------------------------04 3.盐雾试验-----------------------------03 4.百格试验-----------------------------04 5.酒精试验-----------------------------06 6.RCA耐磨试验--------------------------11 7.耐高压试验----------------------------19 8.裸机跌落试验--------------------------12 9.包装振动试验--------------------------13 10.包装跌落试验--------------------------14 11.高温工作试验--------------------------15 12.低温工作试验--------------------------16 13.高温储存试验--------------------------1 14.低温储存试验--------------------------1 15.高低温冲击试验-------------------------17 16.老化试验----------------------------18 17.静电试验----------------------------20 18.吊重试验----------------------------21 19.线材摇摆试验--------------------------20 20.成品模拟测试--------------------------20

自动化测试流程

功能自动化测试流程 1概述 本流程是描述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步骤、内容与方法,明确各阶段的职责、活动与产出物。 2流程活动图 3活动说明 3.1 测试计划(可选) 与以前的测试计划过程一致,只是在原来的测试计划中,添加对项目实施自动化测试所需的资源、测试范围、测试进度的描述。该过程产出物为《测试计划》。 3.2 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测试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出针对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粒度精确到单个功能点或流程,对于各个功能点的业务规则,通

过对脚本添加相应的检查点来进行测试。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测试用例》。 3.3 自动化脚本设计(可选)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当前项目,设计出适合的脚本基本架构,针对特殊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可行的脚本编写方法,设计特殊检查点的实现方式,并对潜在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 3.4 自动化脚本编写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录制、调试、编写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并添加检查点,进行参数化。该过程还需要编写数据文件处理脚本、日志文件处理脚本、数据库处理脚本、公共检查点处理脚本等等。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和其他公共处理脚本。 3.5 自动化测试数据设计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出对各个功能点和相关业务规则进行测试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填写入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数据文件。 3.6 自动化测试执行 搭建好测试环境。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脚本,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到日志文件中。 3.7 自动化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文件中报告错误的记录进行分析,如果确实是由于被测系统的缺陷导致,则提交缺陷报告。对自动化测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交《测试报告》。 3.8 自动化测试脚本维护(可选) 如果系统发生变更时,对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相关文档包括《自动化测试用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进行维护,以适应变更后的系统。

pcb信赖性测试

PCBf言赖性测试项目的品质要求和判定标准

(2)操作过程及操作要求: 一、棕化剥离强度试验: 1.1测试目的:确定棕化之抗剥离强度 1.2仪器用品:1OZ铜箔、基板、拉力测试机、刀片 1.3试验方法: 1.3.1取一张适当面积的基板,将两面铜箔蚀刻掉。 1.3.2取一张相当大小之1OZ铜箔,固定在基板上。 1.3.3将以上之样品按棕化-压合流程作业,压合迭合PP时,铜箔棕化面与PP接触1.3.4压合后剪下适合样品,用刀片割板面铜箔为两并行线,长约10cm,宽三3.8mm。 1.3.5按拉力测试机操作规范测试铜箔之剥离强度。 1.4计算: 1.5取样方法及频率:取试验板1PCS/ line/周 二、切片测试: 2.1测试目的:压合一介电层厚度; 钻孔一测试孔壁之粗糙度; 电镀一精确掌握镀铜厚度; 防焊-绿油厚度; 2.2仪器用品:砂纸,研磨机,金相显微镜,抛光液,微蚀液 2.3试验方法: 2.3.1选择试样用冲床在适当位置冲出切片。

2.3.2将切片垂直固定于模型中。 2.3.3按比例调和树脂与硬化剂并倒入模型中,令其自然硬化。 2.3.4以砂纸依次由小目数粗磨至大目数细磨至接近孔中心位置 2.3.5 以抛光液抛光。 2.3.6微蚀铜面。 2.3.7以金相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之。 2.4取样方法及频率: 电镀—首件,1PNL/每缸/每班,自主件2PNL/每批,测量孔铜时取9点,测量面铜时C\S 面各取9 点。 钻孔-首件,(1PNL/轴/4台机/班,取钻孔板底板)打板边切片位置,读最大孔壁粗糙度数值。 压合—首件,(每料号1PNL 及测试板厚不合格时)取压合板边任一位置。 (注:压合介电层厚度以比要求值小于或等于1miI作允收。) 防焊—首件,(1PNL/4 小时)取独立线路。 三、绿油硬度测试: 6.1测试目的:试验绿油的硬度。 6.2仪器用品:标准硬度的铅笔:6H 型号铅笔 6.3测试方法: 6.3.1用削笔刀削好铅笔,用细砂纸将笔咀磨尖。 6.3.2将样本水平放置于工作台面,首先用6H铅笔以一般力度在样本表面,倾斜45度,然后将铅笔以向样本方向推,使笔尖在防焊漆表面划过约1/4" 长。 6.3.3如防焊漆面没有被划花或破坏,则代表样本的硬度>6H 。

主流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

主流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 一、功能测试工具 1、Selenium (浏览器自动化测试框架) Selenium[1] 是一个用于Web应用程序测试的工具。Selenium测试直接运行在浏览器中,就像真正的用户在操作一样。支持的浏览器包括IE(7, 8, 9, 10, 11),Mozilla Firefox,Safari,Google Chrome,Opera等。这个工具的主要功能包括:测试与浏览器的兼容性——测试你的应用程序看是否能够很好得工作在不同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之上。测试系统功能——创建回归测试检验软件功能和用户需求。支持自动录制动作和自动生成 .Net、Java、Perl等不同语言的测试脚本。据 Selenium 主页所说,与其他测试工具相比,使用 Selenium 的最大好处是: Selenium [2] 测试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就像真实用户所做的一样。Selenium 测试可以在 Windows、Linux 和 Macintosh上的 Internet Explorer、Mozilla 和 Firefox 中运行。其他测试工具都不能覆盖如此多的平台。使用 Selenium 和在浏览器中运行测试还有很多其他好处。 下面是主要的两大好处: 通过编写模仿用户操作的 Selenium 测试脚本,可以从终端用户的角度来测试应用程序。通过在不同浏览器中运行测试,更容易发现浏览器的不兼容性。Selenium 的核心,也称browser bot,是用 JavaScript 编写的。这使得测试脚本可以在受支持的浏览器中运行。browser bot 负责执行从测试脚本接收到的命令,测试脚本要么是用 HTML 的表布局编写的,要么是使用一种受支持的编程语言编写的。 2、QTP测试工具 全名H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software ,最新的版本为H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11.0 QTP是quicktest Professional的简称,是一种自动测试工具。使用QTP的目的是想用它来执行重复的手动测试,主要是用于回归测试和测试同一软件的新版本。因此你在测试前要考虑好如何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例如要测试那些功能、操作步骤、输入数据和期望的输出数据等 QuickTest针对的是GUI应用程序,包括传统的Windows应用程序,以及现在越来越流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