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知识框架【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历史必修2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

自主学习:中国古代丝织业成就
中国古代在丝织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用表 格形式加以表述。
门类 丝织业 时代 上古时代 技术 养蚕缫丝
西周以后
汉代 唐代
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缂丝”技术
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
元代 元明时期 明代后期
棉花向内地传播
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中国古代的纺织原料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麻丝棉。
上古时代
西周 丝织业
养蚕缫丝 突飞猛进 “丝国” 缂丝技艺 继续发展
汉代
唐代
唐代以后
情况 宋元明 棉纺织业 条件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棉花的种植与传播 黄道婆改进技术
3.陶瓷业的兴盛
蛋壳黑陶
河南半坡遗址出土的彩 陶人面鱼纹盆
中国古代纺织业成就
(北宋)紫鸾鹊谱
(南宋)蛱蝶山茶花
南宋· 缂丝翠羽秋荷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 物,也称“刻丝”。缂丝与织 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 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 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 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 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 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 穿织品。
—
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 中国古代在冶铁炼钢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用 表格形式加以表述。 时代 春秋 汉代 北宋 南宋末 明朝 技术 冶炼生铁、块炼钢 燃料 开始用煤 普遍用煤 开始用焦炭 普遍用焦炭
想一想,古代冶金燃料的演进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木炭 →煤 →焦炭。
青铜时代: 夏朝-春秋末期
从西周时期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 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导学)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间的经 济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全球化进
程。
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促进 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互动和融合。
手工业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手工业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丰 富了人类的文化艺术宝库。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 和专业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 发展。
手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体现 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 取向,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演变。
陶瓷业
粘土的开采和加工,制作陶瓷 胚体。
彩绘和上釉技术,增加陶瓷的 美观度。
烧制技术,使陶瓷胚体经过高 温烧制成为成品。
金属冶炼和加工
矿石的开采和冶炼, 提取金属。
金属表面的加工处理, 如淬火、抛光和镶嵌。
金属的锻造和铸造, 制作各种工具、武器 和饰品。
木工业
木材的采集和加工,制作各种家具、 建筑构件和工具。
05
手工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手工业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
手工业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手工艺品传递历史 、文化和艺术价值。
创造就业机会
手工业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城市 就业压力。
满足个性化需求
手工业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能够满足消费者 对品质和特色的追求。
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导学)
目
CONTENCT
录
•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背景和起源 • 手工业的主要类型和产品 • 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 • 手工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 手工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背景和起源
农业社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
随着犁、镰、锄等农具的改进,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 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标解读】应掌握不同时期金属冶炼技术、纺织业的发展,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地位变化和原因,明确明朝中后期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促进作用。
认识农业的发展与手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官、私营手工业地位的变化进行分期分析,得出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多种经营形态并存、长期领先于世界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考试大纲】手工业的发展【知识梳理】、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一)主要成就1 .冶金业(1)冶铜业:青铜时代:是指从到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技艺相当成熟。
特点是: 数量较多,种类齐备,工艺精湛,使用广泛。
思考1.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提示: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造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
它相当于我国的夏商周时期(即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之所以称为“青铜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
第二,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
第三,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2)冶铁业: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的技术。
这是我国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3)燃料:①汉代:人们开始用作燃料,并用来冶铁。
北宋相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②南宋末年:开始用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2 .纺织业(1)丝织业:①上古时代:人们已经学会养蚕缫丝。
②西周: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③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称号。
④唐代:出现技艺,以“”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极具艺术神韵。
(2)棉纺织业:以来:棉花种植由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②元代: 全面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背景和概述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手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农耕时代,人们通过耕种土地和养殖动物来获得食物和原材料,同时也开始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手工业的发展在农耕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各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本文将以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为主题,探讨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农耕时代手工业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明进程。
二、手工业的发展历程1. 早期手工业的出现早期手工业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农耕时代的起始阶段。
当人类开始耕种土地和养殖动物时,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工具和技术来改进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养殖。
于是,人们开始制作简单的工具和器物,如石制工具、陶器等。
这些工具和器物的制作过程需要手工完成,因此可以看作是早期手工业的起源。
2. 农耕工具和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制造各种农耕工具,如犁、耙、镰刀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农耕工具的制作依然需要手工操作,因此手工业在农耕时代得以继续发展。
同时,农耕时代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和交流。
人们开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并将他们交易和交换,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也需要手工操作,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3. 手工业的专业化和分工随着农耕时代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分工。
人们开始将手工业分成不同的行业和工种,形成了专门从事特定工艺或制造特定产品的手工业工人。
例如,陶工、铁匠、纺织工等。
这种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的手工业工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手工业的进步。
三、手工业的特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劳动密集型: 手工业的制作过程需要人们亲自动手,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
手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使得每个工艺品或产品的制作过程非常耗时耗力。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代,人们通过农耕活动获得食物,并逐渐形成了农业社会。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逐步发展手工业,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1. 农耕时代的背景农耕时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0年,当时人类开始从采集社会转向农耕社会。
在农耕社会中,农业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人们开始在固定的耕地上种植和养殖。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给人们带来了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并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从事其他活动,如手工业。
2.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发展在农耕时代,手工业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
人们通过手工制造工具、器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手工业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农具制造在农耕时代,农具是人们生产农产品的重要工具。
人们通过手工制造石制农具,如石犁、石斧等,用于耕地、砍伐和收割。
农具的制造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农产品的丰富。
2.2 纺织业的发展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养殖动物,获得羊毛、绒毛等纤维材料。
这促使着纺纱和纺织技术的发展。
人们通过手工将纤维材料纺织成线,并通过织布机制造布料。
纺织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衣食需求,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的经济来源之一。
2.3 陶器和瓷器制造陶器和瓷器的制造是农耕时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采集和加工泥土,制造陶器和瓷器。
陶器和瓷器的制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成为了人们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2.4 金属冶炼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是农耕时代手工业的重要进展之一。
人们通过手工熔炼和铸造金属,制造各种器具和工具,如铜制品、铁制品等。
金属冶炼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也为农耕时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3.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意义农耕时代手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第4课 农耕时代手工业.ppt

明代后期 取代丝、麻、毛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材料三:元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而马克思说,
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
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以找一个双头人容
易”。
材料四: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
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
(3)汉代:丝绸远销 欧洲,使中国获得了 “丝国”的 称号。
(4)唐代:出现的 缂丝 技艺,极具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1)原因:棉花种植:宋末元初 以来,棉花种植由
边疆向 内地 传播。 棉纺织技术:元代 黄道婆 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
纺织技术。 (2)影响: 松江 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
地位
(4)评价:
积极: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 细密分工 创造了条件
和 协作
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 产品质量 的 严格管理,有利于 手工业技艺 的提高
局限: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进 入 市场 ,缺乏 竞争 ,弊端丛生。采取 强制工匠服役的 手段,引起工匠激烈反抗。
(三)从烧陶到制瓷 1、陶器 为人类共有,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
的成就。 瓷器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2、瓷器:
时期 东汉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成就
成熟的 青瓷
成功烧制出 白瓷
。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 制瓷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为独立
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用品从唐代开始,瓷器
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一、手工业主要成就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使用时间:2012、4、7 制作人:申洪光审核人:坚永乐编号:18019【课标要求】(1)列举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当时世界的地位。
(2)了解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历程,分析各自经营的特点。
【重点知识】一、金属冶炼业:1、冶铜:(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相当于夏商周时期)(2)特点:数量多,种类齐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2、冶铁:(1)冶铁技术的进步:①表现: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②作用:铁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把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冶铁燃料的使用:①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用于冶铁②北宋时用煤作燃料非常普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③南宋末期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针对练习:1、我国古代冶铁最早开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南宋时期D明朝(二)纺织业:1、丝织业:(1)上古:(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
(4)唐代出现了缂丝技术。
2、棉纺织业:(1)宋末元初:棉花种植迅速向内地传播(2)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3)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针对练习:2、元代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的主要贡献不包括()A、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B、发明脚踏三锭纺车C、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D、发明缂丝技艺,使棉纺织品更加具有神韵(三)陶瓷业:1、陶器:(1)地位: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2)种类:有彩陶、黑陶、白陶等2、瓷器:(1)地位: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2)成就:①东汉晚期:青瓷②南北朝时期:白瓷③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⑤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⑥明清时期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制瓷工艺,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针对练习:3、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展示出一件古代瓷器——五彩花纹盆,你判断此瓷器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包括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1)特点: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2)认识(评价):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落后,妨碍了市场发育。
第 4 课 农 耕 时 代 的 手 工 业

第 4 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目标引领】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自主探究】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1.青铜技术①从时期到末期,历时约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器时代。
湖北大冶__________古铜矿遗址,展示了古代先进的彩矿和冶炼技艺实际面貌。
②青铜铸造工艺已臻于成熟,无论在技艺还是在规模上都居于上古世界的前列。
时期的青铜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2.冶铁技术①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这一时期的钢是。
②汉代开始用_________作燃料冶铁,并出现了炒钢和_________钢。
③南北朝时发明了更先进的__________法,这一技术的出现,使我国钢的质量、产量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技术,同时也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的国家⑤南宋进,开始用__________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二、纺织技术的进步1.丝织技术①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早在,人们就已经学会了这一技术。
②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等丝织业中心城市,同时丝绸不断外销,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的称号。
③西汉时期进一步完善、定型。
④唐代出现的技艺宋代风行开来。
2.棉织技术的进步①条件: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②表现:元代_____推广先进的棉纺工具,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还发明了___纺车。
③影响A.在元朝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B.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三.陶瓷技术的进步1.制陶技术①陶器的发明是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彩陶、黑陶和白陶等。
②最初人们采用法法和法制陶。
文化中期,出现了慢轮加工技术;文化晚期发明了先进的___________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知道(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古代手工业三个主要部门冶炼、纺织和制瓷业的主要成就,如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艺,南北朝的灌钢法,汉代获得“丝国”称号,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及各时期的主要制瓷成就等;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方式及各自的特点;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梳理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的成就,提高提炼概况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按时期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补充课外材料和挖掘本课教材,归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初步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历史结论的方法,体会论从史出的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手工业成就及其领先世界的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新课程下的讲授法与自主探究法【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古代手工业发展史实1、金属冶炼
(1)技术商周—青铜成熟;春秋—炼铁和钢;南北朝—灌钢法
(2)燃料汉代—开始用煤;北宋—普遍用煤;南宋—开始用焦炭;明朝2、纺织业
(1)丝织业上古—养蚕缫丝;汉代—丝国称号;唐代—缂丝(2)棉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明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3、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二、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1、家庭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3、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三、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征
【课后反思】
—焦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