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中考真题】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图1)。
图2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2.秦岭站主体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A.防积雪掩埋,抗大风B.防极地动物侵袭C.防止沙尘暴,抗严寒D.防暴雨洪涝灾害3.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①节省运输时间①减少极地建筑垃圾①缩短建站时间①缩短运输距离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4年1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如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将成为北京第八项世界遗产。
下图示意“北京中轴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北京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5.“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体现了北京是()A.全国经济中心B.科技创新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市场B.水源、政策C.气候、市场D.地形、政策7.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①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①增加农作物的熟制①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凸显“绿色低碳”理念的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在成都举行。
成都园区建筑体现了斜坡顶、小青瓦、长出檐等川西民居特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传统民居中属于川西民居的是()A.①B.①C.①D.①9.成都世园会举行期间,成都()A.天气变化小,适宜游客出行B.没有气象灾害,绿植花卉损失小C.气候较凉爽,适宜游园观赏D.水热条件好,利于绿植花卉生长10.下列选项符合成都世园会“绿色低碳”理念的是()①展园数量历届最多①展园广泛运用节能设备①展园人文底蕴深厚①展园建有雨水收集储存系统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示意我国1949年至2021年人口增长及生育政策变化。
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2)分析造成贡嘎山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
(3)与贡嘎山西坡相比,描述东坡自然带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答案】1. B 2. A 3. 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昆仑站大致纬度为80°S,其与南极点的距离可以根据同经线两点计算距离的方式来估算,两者相差纬度约10°,1°对应距离约为111 km,所以两者的直线距离约为1 110 km,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张教授出发时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9时11分,伦敦时间应为10月31日1时11分,还是晚上,没有日影,A错误;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因此日出东南方向,B错误;10月31日适逢我国霜降至立冬之间,C正确;昆仑站纬度较高,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较小,D错误。故选C。
A.①一甲B.②一乙C.③一丙D.④一丁
17.5日,四地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
A ①B.②C.③D.④
毛里求斯岛地处印度洋西部,易受热带气旋影响。(a)为毛里求斯岛地图,(b)为当地时间2022年2月2日16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推断( )
A.该岛此时盛行东南风B.强热带气旋气流辐散,该岛空气洁净
A.6月25日8:00B.6月25日22:00
C.6月26日8:00D.6月26日22:00
6.本届锦标赛期间( )
A.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C.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D.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运动
盘点我国四大南极科学考察站

盘点我国四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1985年2月20日摄)。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已发展到新阶段。
同年3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气象站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气象台网站,并被正式授予国际台代号。
新华社发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洲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
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多个考察站。
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
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
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2009年年初,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之一的南极长城站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已建设成功。
这极大地改善极地工作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与国内的距离。
通过实时传输科考数据,将显著提高极地科研成果产出的效率,增强极地考察的支撑能力。
中国南极长城站为什么选在乔治王岛?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
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忽视,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尔后工作的进行。
在对南极自然地理有了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南极委认为,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相对于西南极洲而言),但在当时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视线转向了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
南极科考站有几个

南极科考站有几个南极,全球七大洲之一。
南极洲在七大洲中非常特殊,由于气候寒冷,这里并没有人类定居。
而且这个大洲也是人类最晚到达的大洲。
目前南极洲虽然没固定居民,还有有人类活动痕迹的。
很多国家在这里设立科考站,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
我们现在看一下南极洲一共有多少科考站,分别是哪些国家建立的。
哪些国家的科考站最多。
人类在发现南极洲之前,已经相信南方有一块大陆,因此很多人开始前去寻找。
一直到1819年,俄国人林斯高晋发现了南极洲的一些小岛,不过并没有进入南极大陆。
1823年,英国人威德尔到达了南极大陆,人类正式踏足这里。
从此之后,人类不断前去南极进行探险。
由于这是一块无人居住的大陆,所以很多前去南极洲的国家都宣布在这里拥有主权。
到二战之前,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十个国家都宣布在南极洲拥有主权,彻底瓜分了南极洲。
虽然这些国家没有人类在这里定居,但依然说这里有自己的领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南极洲各种资源丰富,这里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除了这些资源,还有很多没有探测出来的。
也正因如此,南极洲才会被这些国家瓜分。
二战之后,1961年通过了《国际南极条约》,这个条约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主权宣布,这里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
之后再也没有国家宣布在南极洲拥有主权,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在这里建设科考站进行科学研究。
目前这里一共有31个国家和一个国际组织在这里建立了76个科考站。
我们看一下有哪些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科考站,以及建立了多少科考站。
第一名:8个俄罗斯在南极洲有8个科考站,是在南极洲建立科考站数量最多的国家。
1956年,俄罗斯在南极洲建立了米尔尼站,这是俄国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
之后俄国又建立了东方站、新拉扎列夫站、青年站、列宁格勒站、别林斯高晋站、俄罗斯站、进度站,一共八个科考站。
可见,不得不说俄罗斯在这里建立的科考站真多。
第二名:7个阿根廷在南极洲有7个科考站,估计很少会有人想到在南极洲科考站第二多的是阿根廷。
2024年广东中山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C. 人均耕地面积大D. 劳动力资源丰富
(环境保护主题)
湿地是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有“饮水机”“空调器”“地球之肾”之称。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目前湿地总面积居亚洲第一。图为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环境保护主题)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图应用主题)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快递点进村已成为新的趋势。图1为我国北方地区某村及其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村及其周边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C. 强风袭击D. 低温冻伤
(发展与合作主题)
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完成下面小题。(发展与合作主题)
15. 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主要得益于我国()
2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丰富B. 地势平坦
C. 水源充足D. 土壤肥沃
23.“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精准()
①播种②施肥③收割④预报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促进()
①农业产量提高②农产品质量提升③土地面积扩大④农业科技发展
17. 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2022年北京初二二模地理汇编:认识地区章节综合

2022北京初二二模地理汇编认识地区章节综合一、选择题(2022·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南极大陆环境独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将科研做到地球最南端。
图为南极大陆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A.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B.泰山站纬度最高C.昆仑站位于罗斯海新站西南D.中山站频临太平洋2.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为了()A.开发固体淡水资源B.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C.捕捞磷虾资源D.开采矿产资源3.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遇到的困难有()①酷寒②烈风③暴雨④台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22·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纳米比亚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位于该国斯瓦科普蒙德市郊的中国航天测控站是我国在南半球最早建立的地面卫星测控站,下图为纳米比亚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纳米比亚()7.第五座科考站()(2022·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冰岛因冰原和火山广布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岛”。
图左为冰岛地形及板块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冰岛能源使用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冰岛()A.首都雷克雅未克位于东半球B.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C.位于北极圈以北可观赏极光D.主要的交通线呈环状分布11.冰原和火山广布的原因是()①纬度高,气温低②全年极夜时间长③位于板块交界处④岛屿上河流短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冰岛天空蔚蓝、环境整洁,看不到烟囱,是因为()A.水能资源使用占比最高B.禁止使用煤和石油C.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大D.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2022年3月,多国气象人员发现南北极地区同时出现了极端高温,气候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下图为北极和南极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A.北美洲在亚洲北方B.科考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C.南极点海拔最高D.长城站位于南极点东北方14.南北极地区()A.纬度高,冰面广B.海拔高,光照强C.海域大,降水足D.陆地广,植物多15.极地极端高温如果持续()A.淡水资源将大幅增加B.全球陆地面积将增大C.南极冰层厚度会降低D.北极适航范围会缩小16.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同学们可以()①低碳出行②降低工业能耗③减少浪费④修复生态系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2·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17.图中欧洲传统民居墙体厚度由西向东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是()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冰岛( )24.(2022·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东盟指东南亚联盟,目前我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中国的四个极地科考站

中国的四个极地科考站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一、长城站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立于 1985年2月10日,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地理坐标为62°12′59″S,58°57′52″W。
站区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6千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
该地距离北京17500千米。
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每年可接纳越冬科考人员40名,度夏科考人员80名。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面临大西洋,被称为南极洲的“热带”,乔治王岛位于南极洲板快、南美洲板快和太平洋板快的交会地带,现在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成为研究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震成因、大气环流变化和气候演进规律的良好场所。
长城站附近沿海地带是企鹅、海鸟、海豹的栖息地和繁殖地,被称为南极洲的“绿洲”,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
二、中山站中山站是我国第一个建于南极圈以内的高纬度极地科考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40″E,距离北京12553千米。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
拉斯曼丘陵地带易于登陆,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地域广阔,便于发展,而且可作为向南极内陆进行考察的前进基地。
中山站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站上设施齐备,可以满足考察队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60名,越冬考察人员25名。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三、黄河站黄河站建于2004年7月28日,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的新奥尔松,地理坐标为78°55′N,11°56′E,是我国继南极长城、中山站之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提升卷(湘教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湘教版)提升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至第七章】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下左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右图为“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对比”。
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个半岛共同的特点是()A.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丰沛B.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C.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D.人口稠密,黄色人种为主2.甲、乙、丙三个半岛对应的亚洲分区分别是()A.东亚-中亚-西亚B.西亚-南亚-东南亚C.西亚-南亚-东亚D.西亚-中亚-东南亚3.图中民居建筑的特点是房屋下面离地面两米以上用原木支撑,主要是预防()①野生动物侵袭②寒潮、霜冻③潮湿、渍涝④地震、滑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B 2.B 3.C【解析】1.读图可得,甲是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乙是南亚的印度半岛,丙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夏季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燥,A错误。
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故三地均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正确。
阿拉伯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C错误。
阿拉伯半岛人口稀疏,以白色人种为主,D错误。
故选B。
2.甲——阿拉伯半岛——西亚,乙——印度半岛——南亚,丙——中南半岛——东南亚,B对应正确,故选B。
3.图中所示的是高脚屋,主要位于东南亚等气候湿热的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寒潮、霜冻,②错误。
高脚屋防地震、滑坡不是其主要功能,④错误。
房屋下面离地面两米以上,可以防野生动物侵袭,①正确。
高脚屋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防潮湿、防渍涝等功能,③正确。
故选C。
鲸湾港和伊尼扬巴内是非洲南部两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两城市的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读非洲南部区域图(图1)和鲸湾港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