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

合集下载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3.1.1 项目影响区的确定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

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 交通现状分析1、交通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 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 12.5%,公交车比例仅为 14.7%。

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 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

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 2.44 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

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

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

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

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

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

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其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其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 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0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 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 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k = q ijk •a i •p i "Y '-i 地点、j 方向、k 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i 地点、j 方向、k 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a i ――i 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 P i ―― i 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 Y i —— i 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本报告在相关道路机动车起讫点调查(OD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对本项目交通量进行分析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调查是交通需求分析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及车辆构成等数据资料,为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公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3.1.1交通调查的组织1.调查方法及内容为了解项目沿线和相邻地区公路机动车的现状流量、流向分布特征,为预测交通量提供基础资料,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项目组开展了机动车OD调查及交通量观测工作。

OD调查采用路侧拦车询问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起迄点、货类、货车核定吨位、实载量、客车座位数、实载人数、通过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除军警等特殊车辆外,通过调查点的其它车辆都在调查范围之内。

本次调查共设2个OD调查点,分布在都匀附近的X922和镇宁附近的S102。

调查时间均为12小时。

在OD调查的同时还进行交通量观测。

调查时间为早7:00至晚19:00。

OD调查点布置情况见表3-1、图3-1。

此外12月20日,项目组分别在G75新寨主线收费站和G60大龙主线收费站补充进行了6个小时的OD 调查。

报告还分别收集了《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安顺至紫云段工程可行性研究》、《贵州省从江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贵州省惠水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部分OD调查数据,参见图3-1。

两次调查分别与2010年1月和2009年2月进行,考虑到至预测基年(2013年)期间本地区没有大的路网和交通源变动,相关站点OD数据也作为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基础。

考虑到本项目将分流目前G60、S85承担的部分交通,报告还收集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联网收费管理中心全线车流量OD数据,以全面准确反映本区域的交通流向特征,这也是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的重要基础。

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及经济评价的基础。

3.1 预测的思路及方法一般来讲,项目未来远景交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原由旧路转移交通量,诱增交通量,项目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转移交通量。

本项目为旧路改建项目,原有旧路转移交通量,按全额转移到新路上,而这一部分交通量由趋势型交通量和土地的开发引起的新增交通量两部分构成。

经济与交通之间存在两个最基本的关系,即“供需关系”和“导向关系”。

供需关系的基本问题是交通的供给应满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即满足供需均衡。

这一点是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的基础。

向导关系承认交通对经济的导向作用,又称交通反馈效应或诱增效应。

当交通条件改善后,必然会刺激道路附近地域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将诱增交通量的增加,这一部分交通量即为诱增交通量。

趋势交通量可以按照趋势外推,回归分析等预测技术来确定,土地开发带来的新增交通量,可按照土地使用规划,并结合相应的土地交通吸引强度来确定,其他运输方式转移交通量:考虑到与本项目平行的无其它运输方式,所以在交通量预测中,转移交通量忽略不计。

至于本项目诱增交通量的预测,是通过分析诱增交通量增长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来确定。

交通量预测工作流程如图3-1所示。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1988年6月)的规定,预测年限为公路建成后20年。

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本项目的实施计划,预测的特征年设定为2008年、2010年、2015年、2020年和2030年,预测工作的基年为2005年图3-1 交通量预测工作流程图3.2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3.2.1地理位置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辖区东与吐鲁番市接壤;西与昌吉市为界南与托克逊县毗连;西南与和静县为邻;北部与吉木萨尔县、米泉市分界。

地理坐标: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亚洲的“地理中心”就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永丰乡,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的进一步调查与分析3.1.1 已有资料的回顾与评价1.客货运输量据调查,2010年江西省的客、货运输量分别已达76633万人次、100339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已达912.7645亿人公里、2738.699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分别为70628万人次、88445万吨、330.4835亿人公里、1850.1965亿吨公里,分别占客、货总运量及总周转量的92.16%、88.15%、32.21%、67.56%。

江西省历年客货运输量详见表3-1。

抚州市的客货运输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据调查,抚州市2010年的公路客、货运输量分别为:公路客运量3723万人,比上年增长3.8%,公路货运量2175万吨,比上年增长4.8%,公路旅客周转量26.048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9%。

公路货物周转量31.184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

分别占全省的5.27%、2.46%,7.89%、1.69%,抚州市历年客货运输量详见表3-2。

从客货运输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要快于全社会的客、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公路平均运距增加,客货周转量的增长要快于客货运量的增长;抚州市的公路客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快于全省的增长;抚州市的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远快于全省的增长;与同期经济发展相比,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增长要慢于经济增长,1990~2010年间的弹性系数在0.35~1.85之间。

2.民用汽车保有量江西省2010年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147.6011万余辆,其中客车95.6480万余辆、货车近40.1679万辆。

江西省2010年民用车辆拥有量详见表3-3。

抚州市2008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340593辆,比上年增长10.08%,其中:汽车65499辆,增长14.01%;摩托车273556辆,增长9.09%;拖拉机24辆,与上年持平;挂车1514辆,增长31.08%。

03-交通量预测

03-交通量预测

03-交通量预测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交通调查概述3.1.1 调查综述交通量预测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的技术标准、⼯程设施规模及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次交通量预测综合考虑了项⽬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地利⽤现状、综合运输现状及各⾃发展规划等,依据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预测得到未来⼀定时期内拟建项⽬可能承担的交通量,为选定公路技术标准、经济财务效益分析等⼯作提供依据。

本章报告主要内容有:本项⽬影响区公路交通量调查与分析,本项⽬交通量预测内容与⽅法,交通量预测过程与结果等⽅⾯的内容。

交通调查是公路⼯程可⾏性研究的⼀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段。

交通调查的⽬的是为了全⾯了解项⽬影响区公路交通的特性和构成,把握旅客和货物的流量、流向,为交通量预测⼯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为全⾯了解拟建项⽬所在区域的公路运输特征,准确把握区域内出⾏者与货物的流量流向、出⾏车辆的构成,为后续的交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调查车型分类见表3-1。

表3-1 调查车型分类表①调查点视距通畅,便于统计;②调查点处平⾯顺直,纵坡平缓,路基较宽,同时能保证上⾏和下⾏调查点处之间有50~100m的距离,以保证交通安全。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XXXXXXXXXXXXXXXXXXXXXX 3.1.2 调查资料分析以交通量调查为基础,换算成年平均⽇交通量,进⾏统计分析,年平均⽇交通量采⽤下式计算:Qik=qik×βi×γik×δi式中:Qik——地点i、k类车的年平均⽇交通量;qik——地点i、k类车的调查⽇交通量;βi——地点i的昼夜率;γik——地点i、k类车的交通量⽉不均匀系数;δi——地点i的交通量周不均匀系数。

再⽤表3-2中的折算系数将交通量折算为标准⼩客车。

表3-2 车型分类标准表3.2 相关运输⽅式的调查与分析3.2.1航空运输区域内宜宾五粮液国际机场定位为国内区域性国际机场,填写全国地级市⽆国际机场的空⽩,是西南地区五⼤航空枢纽之⼀。

第3章交通需求预测

第3章交通需求预测
2.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必须服从的假定: 一定时期内出行率是稳定的。 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 收入与车辆拥有量总是增长的。 每种类型内的家庭数量,可用相应于该家庭收入、车辆拥有量和家庭结构等资料所导出的数学分布方法来估计。
2. 交叉分类法
构造交叉分类模型的步骤: ①有关家庭的横向分类。 ②把每个家庭定位到横向类别。 ③对其所分的每一类,计算其平均出行率。 ④计算各小区的出行发生。
发生、吸引交通量与生成交通量的关系
…...
…...
…...
…...
…...
…...
…...
…...
发生交通量
吸引交通量
生成交通量
3.2.2 生成交通量的预测
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原单位法、增长率法、交叉分类法和函数法。 还有利用研究地区过去的交通量或经济指标等的趋势法及回归分析等方法。
六、职业和工种
职业和职务或工作性质的不同是造成出行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国的居民出行数据都表明了这一点。 汽车司机、采购员、推销员、业务员的平均出行多,工人、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平均出行少。
七、企业规模、性质
企业大、业务量大,外出率也就越高。
八、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也是影响出行,尤其是弹性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收入家庭,汽车购买率高,购物、娱乐等需求也高,平均出行次数多。
1. 原单位法
在交通需求预测时,要求各小区的发生交通量之和 与吸引交通量之和相等,并且各小区的发生交通量 或吸引交通量之和均等于交通生成总量。如果它们 之间不满足上述关系,则可以采用总量控制、调整 系数法进行调整。
1)总量控制
用研究区域的生成交通量对推算得到的各个小区的发生量 进行校正。 假设生成交通量T由全人口P与生成原单位p得到,则 T=pP 若生成交通量T与总发生交通量 有明显误差,则将 修正为: 为保证T与总吸引交通量 也相等,需将 修正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量预测-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

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3-1表
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

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

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

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
3-2
第三章
过经济规划值预测区域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率,最后得出拟建公路各路段的最终预测交通量。

预测分析流程图3-1
交通预测分析流程图图3-1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
3-3
第三章
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农村公路、其他公路。

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

根据现有交通量观测资料和调查表明,本项目的交通流比较单一,大部分车辆为县城通往乡镇的短途交通运输以及沿线乡镇之间的客货交流,现有公路的交通量大小主要是由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条件所决定的,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量将会相应增长。

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趋势交通量与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而未来年份的趋势交通量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

预测步骤如下:
——确定预测目标;
——选择预测目标的影响变量曾长率,最后得出拟建公路各路段的最终预测交通量。

——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数学模型的选择及确定;
——预测期自变量数值的确定;
——确定预测结果。

3.2.2 预测依据、远景交通量的构成
根据交通部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公路建设项目三级公路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调
查年到项目建成后20年。

结合本项目的特点,交通量预测基年为2010年,预测特征年为2016年、2021年、2026年、2031年。

本项目预测的远景交通量:
1、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沿线各乡镇客运、货运出行趋势交通量;
2、昌吉市沿线各乡镇客运、货运出行趋势交通量;
3、拟建道路建成后,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农牧民、居民出行产生的
客运交通量。

3.3沿线各乡镇客货运出行趋势交通量预测
根据当地交通局所作的调查,沿线各乡镇客、货出行以小客车、农
3-4
第三章
用货车、拖拉机为主,2010年基年折算成标准小客车如下,未来年
交通量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来确定。

3.3.1 趋势交通量预测
依据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速度和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出客、货各特征年的弹性系数预测值。

然后。

分别用客、货弹性系数预测值乘乘以项目所有区域特征年的客货交通量增长速度。

其推算公式:Rti=Ei*Ri
其中Rti——某地、州特征年的客(货)交通量增长率;
Ei——弹性系数(运输周转量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Ri——项目所在区域特征年的经济增长率。

由于昌吉市及周边各县缺少历年运输资料,因此本报告弹性系数的确定依据昌吉地区资料。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网规划报告(1991-2020)》中的描述,到2010年昌吉地区内所有的重要地区的交通区位线上都将配置公路,通过交通建设(运输+通信)把项目影响变成一个系统运转效率较高的社会经济系统。

地区内部中短途运输主要通过公路网来实现,这也确定了公路运输在昌吉地区综合运输中的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客车实载率为0.7,客车平均座位数为15,载运系数取1.5,修正系
数取1.1,容量系数根据当地交通量及游客数量增长而定。

AADT=(日游客数量÷(实载率×平均座位))×修正系数×载运系数×容量系数
其中客车实载率根据现有公路车辆实测数据。

客车平均座位根据未来客车车辆的车型构成预测得来。

载运系数取1.5。

取修正系数为1.1。

诱增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沿线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程度,交2通条件的改善,可能新增的生产开发项目等情况,经综合分析,采用类比或专家咨询方法,确定诱增交通量相对于趋势型交通量的比率。

本项
3-5
第三章
目的诱增交通量按趋势交通量的10%计。

总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3-6
第三章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