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贸易相关介绍 现在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亚洲地区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中印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现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两国的商贸往来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近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迅猛,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
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而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铜矿石、石油和化工产品。
二、挑战尽管中印贸易规模庞大,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印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比较明显,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超过对印度的进口,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增加。
此外,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的影响也对中印贸易关系造成了困扰。
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贸易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双方边界问题的存在,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了限制,这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不均衡。
三、前景尽管中印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潜力仍然巨大。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相互开放,贸易前景非常乐观。
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致力于扩大贸易和投资,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的“制造印度”政策为两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改善,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有望逐渐减少,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两国可以通过加强经贸合作、制定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加强双边投资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市场,减少贸易壁垒。
此外,中印之间在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将为双边贸易带来新机遇。
例如,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两国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世界各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与贸易伙伴

世界各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与贸易伙伴贸易是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各国通过出口与进口商品来实现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
就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国家的出口商品种类各异,且与其贸易伙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贸易伙伴。
亚洲地区是世界上出口商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尤为频繁,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方面有较高的贸易流量。
与此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处于稳定增长态势。
日本是亚洲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电子产品以及机械设备。
日本的贸易伙伴主要为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
尤其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体现在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方面,还包括农产品、化工品等多个领域。
韩国作为贸易强国,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化学制品、汽车零件、电子产品等。
韩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和越南等。
韩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化学制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
除了亚洲地区,欧洲也是世界主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机械设备、化学制品等。
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其中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
此外,德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较为密切,涉及到汽车、机械设备等重要领域。
法国也是欧洲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械设备、飞机、化学制品等。
法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其中包括德国、意大利等。
此外,法国还与美国、中国等国家有着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飞机、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尤其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农产品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
除了亚洲和欧洲,拉美地区也是世界重要的贸易区域之一。
中国与印度贸易现状及展望

数排第三位的国家,也是对中国立案数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三、除频繁发起贸易救济下的各类调查以外,印度还不断针对
中国出口产品展开多种形式的贸易歧视措施, 主要包括不合理的 重征进口税、配额、禁止进口等制度。 针对我国的技术标准、检验检 疫、环境、劳工保护等方面增加壁垒,并且对几十种商品设定监管 价格。
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除经济因素外,还交织着政治因素,这 严重影响两国双边经济的健康发展。 印度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持有疑虑和戒心,认为中国的强大可能影响印度的国家利益,把中 国视为“最大潜在威胁”。 因此,本是国对中国施压。
由表 4 可见,在初级产品上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印度在部 分 初 级 产 品 上 具 有 较 强 的 比 较 优 势 ,如 SITC0、SITC2、SITC3,说 明 中印在初级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印 两国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存在较强的竞争, 但激烈程度在缓 解。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中印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在 SITC5 产品上中国的 RCA 值小于 1,而印度 大 于 1;在 SITC7 产 品上中国的 RCA 值大于 1,而印度小于 1。 这说明中印两国在资本 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各自具有优势,存在互补性。
一、引言 中印建交后的政治关系不稳定, 使两国的经贸一直处于较低 水平,1989 年双边贸易额仅为 2.71 亿美元,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以后,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经贸关系 发展迅速,2010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617.6 亿美元。 中印两国有许多 相似之处,并且都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 二、中印双边贸易额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加速发展,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印双边贸易发展更快,贸易额以年均 43%的的速度增 长 。 2008 年 印 度 已 成 为 中 国 的 第 十 大 贸 易 伙 伴 和 第 八 大 出 口 市 场;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 也是印度第三大出 口目的国。 表 1 显示 1994 年— ——2010 年的 17 年间,两国双边贸易额增长了 60 多倍。 三、中印贸易:竞争或互补 中印贸易关系如何?是竞争抑或互补?在此笔者从贸易结构和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两个角度来考察中印贸易,竞争抑或互补? (一)从贸易结构看中印贸易:竞争或互补 从中印对世界的贸 易 结 构 来 看 ,2010 年 中 印 主 要 进 出 口 产 品 及占比如下表所列: 由表 2-表 3 可见,中印贸易既存在竞争激烈的产品,如纺织 品、贱金属及制品;另一方面,又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如机电产品、 矿产品。 从 中 印 双 边 贸 易 结 构 来 看 , 根 据 印 度 商 务 部 的 统 计 数 据 ,2010 年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 及原料,分别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 40.1%、26.3%和 13.4%。 印 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 分别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41.7%、16.8%和 10.3%。 由此可见, 中印双边贸易同时存在着竞争性和互补性。 (二)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看中印贸易:竞争或互补 笔 者 按 照 国 际 贸 易 分 类 标 准 (SITC)中 的 一 位 数 指 标 ,把 国 际 贸易商品划分为 10 类,SITC0 (食品及活动 物)、SITC1 (饮料及烟
中印两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与问题

中印两国贸易的发展、特征和问题46052中国与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中印两国山水相连,互为邻邦。
近些年来,两国经济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被同时列入“金砖四国”。
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与经济发展对两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有着极大的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中印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图表1中印两国贸易数据11本表中数据来源于印度政府商务部。
表中货币单位为“百万美元”。
通过以上表、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有着极其迅速的发展。
次贷危机过后,印度对中国出口和中国对印度出口分别有了60%以上和40%以上的增长。
而且,通过图中增长趋势可以看出,不出意外的话,中印双边贸易依旧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如此迅速,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GDP 的迅速提高。
根据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距离成反比,因此,在两国距离一定的前提下,中印两国近年来极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以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导致制造业对印出口量大且增速高。
三、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两国都在贸易政策上获利,消除了部分壁垒,拓宽了合作领域。
四、05年以来中印两国在政治上开展交流,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增进友好与合作,促进了两国经贸的合作与发展。
此外,中印两国的贸易发展还有极大潜力,因为两国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距离较近。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良好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印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极为严重,且这一趋势依然在加剧。
从世界范围来看,到2011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已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总进口的第一位,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占印度总出口的第三位,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只占中国总进口的第十位。
单证员经验-跟印度人做生意如何防风险.doc

单证员心得:跟印度人做生意如何防风险单证员心得:跟印度人做生意如何防风险中印贸易始于1951年。
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贸易规模很小,发展缓慢。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较快,贸易额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
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贸易伙伴。
1998年双边进出口总额为19.2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0.16亿美元,进口9.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8.9%和0.9%。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包括电视机、计算机及音响等的电子元件、机械设备等产品、焦炭及煤、生丝及纺织品、医药品、钢材、化工及染料中间体、耐火材料、轻工业品、及豆类等。
中国自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成品油、钢材、植物油、氧化铝、机电产品,钻石及宝石等。
随着近几年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交易中的贸易纠纷也频频发生。
希望中国的有关企业、贸易公司,特别是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在对印的贸易交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坚持付款方式以即期信用证为主的世界上通行的习惯贸易做法。
仔细、认真地审核并履行信用证。
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
严格按信用证条款执行,不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趁之机。
二、不听信买主的花言巧语和种种理由,坚持不做付款方式为D/P即期、远期和D/A的交易。
因为当地的市场在不断变化,进口政策也时有调整,一些进口商,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公司随时有可能以各种借口不履约。
俗话说:“货到地头死”。
由于进口商掌握着主动权,近两年因以D/P、/D/A方式交易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中国公司已有数家。
一些不法进口商,货到后以种种理由不赎单提货,并以此要挟出口公司,无理强迫中国公司一再降价和改付款方式为D/A,以达到以极低的价格买到货物甚至完全侵吞货物的目的。
三、通过香港、新加坡的中间商,尤其是印度人在上述两地开的皮包公司达成的生意需加特别注意。
他们有的是香港开证,货交到香港然后再转船到印度;有的则是香港开证,交货目的地是印度;有的是中间商联系,印度的最终用户开证。
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印尼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印尼之间的贸易关系一向密切,贸易额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商
务部数据,2020年1-9月,中国向印尼出口总额为235.95亿美元,同比
增长12.3%;印尼向中国出口总额为91.71亿美元,同比增长9.1%。
两国
经贸往来日渐繁荣,截至2020年,中国已成为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仅
次于新加坡),占总贸易额的12.5%。
从中国对印尼的出口来看,中国向
印尼出口的主要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机械设备和零件、纺织原料、汽
车及零件、化学制品等。
其中,机械设备及零件为最大贸易板块,贸易额
占比约63.6%,纺织原料、汽车及零件分别占比约14.1%和11.6%。
从印
尼对中国的出口来看,主要有煤炭、矿物油、金属材料等。
其中,煤炭贸
易额最大,占比约37.7%;矿物油占比约31.9%,金属材料占比约14.6%。
中国与印尼贸易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两国经济发展,中印双边贸易规模将
进一步扩大,未来两国合作可期。
我国对印度出口前25项主要产品

27,979,006
12.5
16
250300
昇華 、 沈澱及膠狀硫磺 以外之其他各種硫磺
24,146,216
5
17
853120
液晶或發光二極體顯 示之指示面板
23,278,844
0
18
722100
熱軋之不銹鋼條及 桿 , 繞成不規則捲盤狀
21,935,877
7.5
19 20 21
847710 390421 722519
27
540210
高強力尼龍或其他聚 醯胺紗
16,892,535
10
28
844712
針筒直徑超過 165 公 釐者
16,014,864
10
29 30 31
852910 390760 847170
天線及各種天線反射 器及其適用之零件 聚對苯二甲酸乙烯酯 儲存單元
15,598,915 15,022,887 14,979844
射出成型機 未塑化聚氯乙烯 其他電氯矽鋼扁軋製 品
19,960,373 19,235,138 18,432,366
2
12.5 5 7.5
名 次
HS 稅則 代碼
中文名稱
2008 年我對印度 基本稅率 出口(美元)
%
印度關稅
印度對韓國關稅減讓內容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列屬 「8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8),分 8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12.5%,至協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列屬「負面表列」(EXC), 不作任何進口關稅減讓。 列屬 「5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5),分 5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20%,至協定 實施第 4 年 1 月 1 日調降為 〝零〞關稅。 列屬 「8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8),分 8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12.5%,至協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列屬「紅色警戒表列」 (RED),自協定生效日起, 按 ﹝ 基 本 稅 率 酌 減 1% 5%﹞計算,分 8 年逐年調 降進口關稅 12.5%,至協定 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稅率為 止。 列屬「負面表列」(EXC), 不作任何進口關稅減讓。 列屬「紅色警戒表列」 (RED),自協定生效日起, 按 ﹝ 基 本 稅 率 酌 減 1% 5%﹞計算,分 8 年逐年調 降進口關稅 12.5%,至協定 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稅率為 止。 列屬「立即免除關稅貨品」 (E-0)。自協定生效日起即為 〝零〞關稅。 列屬「負面表列」(EXC), 不作任何進口關稅減讓。 列屬「立即免除關稅貨品」 (E-0)。自協定生效日起即為 〝零〞關稅。 列屬 「8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8),分 8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12.5%,至協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

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
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但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印关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印度市场。
以下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发展的几个方面:
1.投资领域: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领域涵盖了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制造业、房地产、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了印度多个电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中国企业也在印度建设了多个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
2.贸易合作: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不断增长。
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等,而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则以原材料和农产品为主。
3.技术合作: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域与印度也有广泛合作。
例如,中国
的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了印度企业的广泛应用,而印度也在一些技术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
4.直接投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
印度市场。
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企业纷纷在印度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
5.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在印度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捐助教育、
医疗等公益事业,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全面化的趋势,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然而,由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因此,中国企业需要更加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收入 总支出 赤 字
(资料来源:塔塔2001/2002印度统计资料) 截至2001年12月,印全部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 为481.12亿美元。黄金储备358吨,外汇储备452.5亿美元。据政府统 计,到2001年9月,外债总额为1003.8亿美元。
对外贸易
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 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 卢比): 1997/98 1998/99 1999/2000 2000/01 进口额 15417.6 17833.2 20458.3 23087.3 出口额 13010.1 13975.3 16292.5 20357.1 差 额 -2407.5 -3857.9 -4165.8 -2730.2 (资料来源:塔塔2001/2002印度经济概览) 2000/2001年度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及其制品、燃料、资本货 物、宝石、化肥、化工产品、钢铁、造纸原料、纸张等。主要出口商 品为:棉纱及棉织品、珠宝制品、医药及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 农业及相关半成品、皮革及其制品、海产品、铁矿砂等。主要出口对 象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比利时、法国和俄罗斯,主要进口对 象是英国、美国、比利时、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和俄罗斯。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 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 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 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0/2001年度,印政府教育经费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3.7%,成人识字率为65.38%。全国现有244所综合性大 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至 1999/2000年度,各级学校、学生和教师情况如下: 校(万所) 在校人数(万人) 高等院校 1.01 606* 高级中学 11.6 2810 初级中学 19.8 4206 小 学 64.16 11360 * 为1996年数字。(资料来源:2001/2002年度印度经济概览)
财政金融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 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 发展,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2000/2001年度 联邦和地方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近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状 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8/99 46217.6 46540.5 -322.9 99/2000 55131.3 56050.4 -919.1 2000/01 31961.0 30750.9 -210.1
【简
况】
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和 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属热 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 12℃~14℃,东部地区26℃~29℃。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 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 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 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 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 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 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 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 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 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 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 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同我国的关系
【同我国的关系】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9年西藏叛乱后,中印 关系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76年双方 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8年、1992年、1993年、 1994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总统文卡塔拉曼、总理拉奥、副总统纳 拉亚南先后访华。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李鹏总 理、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乔石委员长、江泽 民主席分别访问了印度。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 试验,使中印关系严重受挫。经我反复做工作后,印政府领导人多次 表示愿意寻求发展对华关系。1999年,印度外长贾斯旺特辛格访华, 双方确认,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基础是两国共 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关系由此步入改善和发展的进程。 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议会、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 到加强。
外国援助
【外国援助】 1991/1992年度到1999/2000年度,印获承诺外援总额达 12333.13亿卢比,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近年取得外援情况 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8/99 1999/2000 2000/01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89.42 36.78 720.85 国际开发协会 357.55 352.69 413.53 日 本 308.91 374.23 272.98 亚洲开发银行 258.10* 264.17* 214.69* 德 国 63.20 41.00 38.60 英 国 25.67 29.50 30.73 美 国 6.27 7.45 8.11 荷 兰 13.01 13.37 7.03 法 国 6.49 7.56 6.52 (资料来源:2001/2002年度经济概览。*为赠款额)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 2000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为459美元。据统 计,1998/1999年度,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3亿, 占印总人口的26%,其中农村贫困人口2.44亿。印度历届 政府将消除贫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贫困人数 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2000/01年度,印消费价格指 数上升5.2%。到1996年,全国共有医院15100家,登记行 医人员48.4万人(97年),登记护士56.6万人,登记的牙医 为2.4万人。2000/01年,人均食油8.0公斤/年,食糖 15.8公斤/年,棉布14.2米/年,人造纤维织品16.5米/ 年,茶638克/年;1999年,人口预期寿命为63岁,人口 出生率为26.1‰。
印度国家概念
【国 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 积】 297.47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锡金 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万平 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人 口】 10.2亿(2001年)。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 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 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语和印地语同为 官方语言。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1%)、 基督教(2%)、锡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首 都】 新德里(New Delhi),连同老德里人口共1279万 (2001年)。 【国家元首】 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Dr. A.P.J. Abdul Kalam),2002年7月25日就任。
【经
济】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近年来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 展迅速,2001年软件出口63亿美元。印度政府计划到2008年软件出口 达500亿美元。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1990至 1999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0%。"九五计划"(1997至2002年)经济 年均增长率为5.4%。 2000/2001年度,印政府继续推行第二阶段经济改革,主要目标 是发展基础设施,向外资开放银行业、保险业、电力工业等行业,并 继续出售国有企业的资产。尽管取得一些进展,但政府内外阻力很大, 改革成效与计划目标相距甚远。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国际油价上 涨等因素影响,印工业部门的生产和投资双双下降,农作物因暴雨受 灾,农业生产呈负增长,印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下降。
印 度
国家经济贸易相关介绍
现在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
1、软件和其它相关中国IT行业; 2、高新技术行业和环保行业; 3、进出口贸易涉及的能源、交通、化工、建材、冶金、轻工、纺织等行 业: 4、机电产品:农机(如:小型手扶拖拉机、发动机等)、机床、小型发 动机、柴油发电机(4—15马力)、工业缝纫机、轴承、仪器仪表、 量具、通讯器材、小家电(如:电饭煲、电熨斗、电吹风等)、五金 工具、低压电器、电脑硬件和软件、印刷电路板、彩色显象管、通讯 电缆。 5、轻工产品:纺织品(丝绸、原料、生丝和棉纱线)、健身器材、新闻 纸、味精、中国茶叶、中药、医药原料、糖果、电子游戏机等。 6、化工五矿产品:焦碳及半焦碳、化工原料(如:松香、石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钢材等。
对照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2000/2001年度):189584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0/2001年度):4%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1年4月):1美元=45.68卢比 年均通货膨胀率(2000/2001年度):7.1%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1/2002年度经济概览)
【政
治】和【政
府】
【政 治】 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统治,反对党曾在1977年~ 1979年和1989年~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1996年以来印度政局不稳, 到1999年先后举行3次大选,产生了5届政府。本届政府于1999年10月 第十三届人民院选举产生,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 获胜,瓦杰帕伊为总理。 全国民主联盟政府较前几届政府稳定。政治上谋求国内政局和社会稳 定,经济上实行"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外交上加速推进全方位大国外 交战略。 【政 府】 本届政府于1999年10月13日组成,是以印度人民党为 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现主要内阁成员有:总理阿比瓦杰帕伊 (Atal Bihari Vajpayee)、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德瓦尼 (L.K.Advani)、外交部长亚施旺特辛哈(Yashwant Sinha)、财政 部长贾斯万特辛格(Jaswant Singh)、国防部长乔治费尔南德斯 (George Fernan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