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分析1. 简介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印两国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 FDI)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对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之处,并对其中的一些趋势和影响进行讨论。
2.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2.1 中方对外直接投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1万亿美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采矿业、金融业等领域。
在海外投资中,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2 印方对外直接投资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相对较慢。
根据印度工业和内部贸易部(Department for Promo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l Trade)的数据,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2019年底达到了2680亿美元。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和矿产资源等领域。
然而,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相对较低,印度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存在感有限。
3. 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3.1 投资方向的差异中方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中国企业通过对海外工厂的建设和并购,将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以拓展市场份额和获得资源。
而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则更多地集中在信息技术和服务行业。
印度企业通过向海外市场提供软件开发、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获得盈利和扩大业务。
3.2 投资方式的差异在投资方式上,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并购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的参与下,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外国企业来获取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相比之下,印度企业更多地采取绿地投资和合资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发展。
3.3 投资规模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差距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存量远远超过印度。
66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分析前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都是众所瞩目的焦点,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越来越愿意将投资扩大到海外市场。
然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牵扯到了中国企业如何把握全球投资机会选择出最适合的目标市场。
笔者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国别选择的考虑因素市场潜力选择进入一个市场需要考虑该市场的潜力,包括市场规模、环境等。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企业投资最多的地区通常是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
而且,这些国家通常拥有良好的经济营商环境,对外资的接纳能力较强。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企业投资的不可忽略因素。
政策稳定、透明、适宜等因素将提高某一地区/国家的吸引力。
正如在去年印度政府出台的一些保护主义政策之后,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
因此,在投资决策之前,中国企业应该认真了解这个国家的整体政策环境。
产业配套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时,其所在行业在目标市场的产业配套也是高度关注的。
在国际合作中,合作伙伴的结构、质量、能力和优势对投资决策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风险和回报在资金可用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不会经济投资收益过低的地区或行业。
适宜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条件虽然很重要,但是回报和风险评估仍然是企业投资决策的核心因素。
原则性和持续性国别选择更多依赖于投资方的控制选择,如贸易规则城:人口、市场市场拉近。
行业越专业、竞争愈激,企业在巩固自身原则性的同时,必须持续性地为目标市场做出牺牲。
分析目前,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主要选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外资的接纳能力较强。
此外,海外市场中,中国房地产、矿产、企业收购等行业的投资放缓,并转向可持续性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加深了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如乌克兰、俄罗斯、以及阿联酋等国家。
1674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和行业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和行业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日益增加。
这些投资不仅是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赚取更多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中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笔者将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和行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的投资布局和战略规划。
国别分析根据外交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437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金额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
其中,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布局相差巨大。
亚洲地区亚洲作为中国的最主要的出口和投资目的地之一,在中国对外投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具体来说,中国对亚洲地区的投资总额占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3%。
在亚洲地区,中国企业主要投资的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韩国、日本等。
这些国家对中国企业来说不仅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还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市场潜力。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也是中国企业比较关注的投资目的地之一,2019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总额占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0%。
在欧洲地区,中国企业主要投资的国家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
这些国家作为全球的经济大国,不仅拥有着成熟的市场和完善的法律法规,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洲地区非洲地区也是中国企业比较有潜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是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地区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2019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总额占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
在非洲地区,中国企业主要投资的国家包括南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尼亚、苏丹等。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包括了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是全球最富裕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然而,在中国对外投资中,北美地区的占比比较低,仅占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
这可能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和政治上的摩擦。
大洋洲地区大洋洲地区包括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是中国企业比较注重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之和占全球人口的1/3,而且两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印度的服务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
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大量引进外资发展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已经开始提速,而与此相比,印度仍处于大力吸引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
因此,中国已具备了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和可行性。
而对于中印双方来说,目前要明确的是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具有哪些动因,以利于中印双方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一、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型动因分析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稳定和拓展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战略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
[1] 据UNCTAD(2006)调查显示,有51%的受调查公司将寻求扩展海外市场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动因。
在中国企业中,有85%的企业认为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极为重要的。
[2]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型动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1.中国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印度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要与跨国公司一争高下,这就迫使中国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企业想占有更大的份额,必须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在国外直接投资并按当地市场需求提供生产和服务。
目前,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饱和。
例如,国内的纺织业,生产能力为世界第一,但国内需求仅占其生产的1/3到1/2。
但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挥其优势,建立新的市场,并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从而可以为国内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而印度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
2006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亿,并且其GDP已超过9万亿美元。
1990年代以来中印对外直接投资探析

更是增加到 1 亿美元 。 5
( ) 对外 直接投 资的存 量 比较 二
19 年代 以来对外直接投资 流量 的快速增 90 长 ,导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扩张。据商
、
中印对 外直接投资 的现状 比较
务部 统计 ,截 至 20 0 3年 底 ,中 国 累计 对 外 直 接
( )对 外直接 投 资的 流量 比较 一
[ 内容提要] 中印正逐 渐成 为世界 经济领域 中 日 活跃 的对外 直接 投资者 。比较 两 国 19 年代 以来对 趋 90
外直接投 资的现状及特点 ,分析 两国在投 资行业 、区位 选择 、投 资 方式和投 资主 体等 方面的差异 ,有 利 于
我 国企业在进行 对外直接投 资 时做 出更趋理性 的判 断。
投资额为 32 3 亿美元 ,相 当于 1 8 年对外直接 95
投资 存量 的 2 3 ,与 1 9 相 比 ,增 长 了 1 5倍 9 0年 4 倍。
从年流量看 ,19 92年 以前 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流量很小 。但 1 9 —20 年 间,中国对外直 92 03
* 四川大学经济学 院世界经 济 20 级博士生 ,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 院经 贸系讲 师 06
①
②
R j ・ a , ut ai as rm eT i ai B L l M ln t n l fo t hr v l i o h d
P e s 9 6,P 1 . r s ,1 8 . 3
Ida i vsi n i Fr I et gAbod , ei:OxodUnvri n ms n n ra Dl a fr i s y e t
代 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的逐 步确 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 长足 发展;而始 于 19 年代初 的经济改革也为 印度企业对外直 接 90 投资注人 了新的动力。作为世界上国情相似 的两 个最 大 的发展 中 国家 ,它们 的对外 直接 投资 活 动 有着诸 多相似之处 ,同时也有着 自身鲜明 的特 点。因而 ,对中印两 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 析,既可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提供一个客 观参照系,也有利于我们 吸取别人 的经验教训 , 以 “ 他山之石”促进我 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
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

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
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但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印关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印度市场。
以下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发展的几个方面:
1.投资领域: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领域涵盖了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制造业、房地产、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了印度多个电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中国企业也在印度建设了多个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
2.贸易合作: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不断增长。
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等,而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则以原材料和农产品为主。
3.技术合作: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域与印度也有广泛合作。
例如,中国
的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了印度企业的广泛应用,而印度也在一些技术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
4.直接投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
印度市场。
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企业纷纷在印度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
5.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在印度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捐助教育、
医疗等公益事业,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全面化的趋势,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然而,由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因此,中国企业需要更加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中国对印度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对印度投资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潜在的市场,使得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投资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对印度的投资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下面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中国对印度的投资规模逐渐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自2024年以来,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24年,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规模达到5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印度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
这表明中国企业对印度市场的兴趣逐渐增强,并希望通过直接投资来进入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其次,中国对印度的投资领域广泛。
中国企业的投资涵盖了印度的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电子商务、电力、汽车、房地产等。
中国企业在印度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另外,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高速公路、港口和电力站等。
这些投资不仅有助于印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拓展市场的机会。
再次,中国对印度的投资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印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政治和边界争议问题,这可能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印度的投资环境相对复杂,包括法规壁垒、行政审批过程繁琐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意愿。
此外,印度本土企业也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的投资动力。
最后,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前景依然广阔。
印度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国投资,包括法规、减少行政审批等。
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继续扩大在印度的投资规模和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对印度的投资现状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涵盖了多个领域。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前景依然广阔。
中国企业可以继续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印度庞大的市场和优化的投资环境,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印相互投资现状的简单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西青区300387摘要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都是新兴市场,两国间的贸易日益重要,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由于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相似性,两个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常被认为是一种零和博弈,当然,认为两个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是一种正和博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以下仅以中印相互投资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1.中国和印度相互投资的现状1.1 中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较快发展,但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还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从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来看,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额除2008年突破1亿美元外,其他年份都是在 5000万美元以下,而金融风暴过后的2009年,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急剧下降,投资净流量为负2488亿美元,且中国在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688.1亿美元,其中对印度直接投资额仅为0.48亿美元,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呈现出的特点是投资数额少且不稳定、投资领域窄。
1.2 印度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首先,从份额上看,印度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只占中国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根据公开数据来看,2010年中国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为1057亿美元,其中仅有0.49亿美元来自印度;其次,从投资额变动情况看。
印度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同时波动较大,其中印度在2008年对中国的实际投资达到8805万美元,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印度对中国的投资额急剧下降为5520万美元;再者,从投资领域看,印度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范围很窄,到目前为止,印度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技术行业。
1.3 中印两国间的相互投资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从上述内容不难得出中印两国间的相互投资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的结论;且中印两国在这个阶段的相互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互相投资数额少、不稳定且领域较窄,另外印度对中国的投资占对外总投资的比重大于中国对印度投资的相应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摘要:自2000年我国政府正式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取得了很大成效,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依旧有大的发展空间。
文章选取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这一角度,从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简单的对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前景做了预测分析,提出中国对印直接投资不可盲目乐观,两国因政治互信度低以及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法律等制约因素,中国对印直接投资依旧困难重重。
关键词:直接投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前景预测
一、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中印两国的贸易发展迅速、直接投资比例加大
近几年,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更为迅速,从两国双边贸易额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显著变化。
2000年中印的双边贸易额仅仅只有29亿元,而到了2010年,竟翻了20倍之多,突破600亿元。
据商务部统计显示,在2012年中印双
边贸易总额为644.72亿元,2013年贸易额达到654.7亿元。
虽说每年相对上年,同比都有所下降,但是中印双边贸易额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两国较好的经贸合作间接反映出,中印两国的相互投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贸易是投资的先导因素,贸易与投资是相互依存、相互伴生的国际经济活动。
(二)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的集中与分散
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
印度的发展并没有遵循传统国家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即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一般发展规律。
印度的基础设施差,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中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制造业等实业方面的发展优于印度,并且鉴于和印度的地缘优势,近些年,我国在印度大力发展了工程承包和以钢铁业为主的印度较为落后和缺少的行业领域。
在近几年,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家电等轻工业的比例飙升。
除此之外,中国在通讯行业对印度的投资比例也较大。
比如中国华为、中兴等通讯行业已经在印度建立起自己的海外市场。
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公司计划在印度建立一个全球网络运营中心(GNOC),该中心将努力实现在亚洲和非洲的多个电信运营商网络和无线业务。
二、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
(一)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印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
占全球人口总和的40%,两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大量引进外资发展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已经开始提速。
印度的服务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自从90年代印度实行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印度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并且与中国有着地缘优势。
放眼全球,在众多的可供中国直接投资的区位之中,印度是不能被忽略的。
尤其是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很快,就像全球四大会计公司安永会计事务所在2013年的发布的全球
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家的排行榜中,提出,印度应经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
(二)中印在经贸投资等领域联系更加紧密
自2000年我国政府正式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成效。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2013年达到1078.4亿元的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长22.8%,跻身于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家行列。
2013年,印度超过美国和中国,成为全球最吸引外商投资的国家。
中印两国地理位置相邻,国情相似,是21世纪以来世界上
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通过媒体报告和官方数据可以得知,中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愈加密切。
尤其在经贸方面,中印两国
贸易额从2000年的29亿元一直攀升到2013年的600多亿元。
(三)印度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印度本身的综合国力。
印度在“引进来”方面可谓是做足了功课。
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印度相关法律规定,针对在印度新建的外国企业,10年内免交公司利润30%的所得税;产品100%出口的企业,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内开办的企业5年内免交所得税;在落后地区开办合资企业10年内减征所得税25%;外资企业进口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免征关税。
针对外国投资者颁布的这些优惠政策,具有普遍适用性。
这无疑也会推动我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信心。
三、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不利条件分析
(一)两国政治互信缺失
长期以来,中国对印度投资进展艰难,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政府所谓“国家安全”等政治因素的影响。
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领土争端问题、西藏问题以及中巴关系问题等并未随着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以及新一届领导人的上台而有所缓解。
两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虽说更大程度上是从实实在在的利益出发,对于彼此的认知较为准确和客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当今,经济和政治相互制约性越来越为明显。
(二)印度审查严格、繁琐
印度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但是大多太过繁琐、复杂。
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干预过多,限制太严。
就像在2013年的中印投资座谈会上,尽管中印双方代表都对投资表示了很大的热情和信心,但是民间一些人仍对中国对印的投资表示诧异和不理解。
就像来自班加罗尔的某评论学所说的那样:为什么中国或其他国家要在印度投资?繁琐的程序和规章将肯定会扼杀他们。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老大而负责人员都是狼。
根据《印度教徒报》有关报道显示,印度中央政府正筹划组建电信安全局,以处理与使用中国企业华为、中兴生产的电信设备相关联的电信安全问题。
四、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前景预测
(一)宏观政治经济发展环境良好
1、政治互动、互信相对加强
随着中印经贸合作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向好发展,高举经济改革的印度莫迪新政府国家内部和国家交流之间加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视,中印达成关于在印度建立“中国工业园区”设想的一致意见并且着手实施,这一系列的因素将促使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呈现较好趋势。
2、经济合作顺畅进行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近年来,中印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
双边贸易从2000年的29.1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739亿美元,增长了25倍。
中国是印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成为了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中国第七大出口市场。
对印投资方面,自2011年起,中国对印投资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印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二)中国企业投资印度依旧是风险和挑战并存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资源或者技术等要素,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中印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合作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在制药、通讯、家电制造等行业对印度进行直接投资的潜力颇为显著。
可以说,中国企业投资印度有利可图。
但是,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印度国内的政策、民族文化习俗等新、旧因素无疑会成为中国企业直接投资印度的障碍。
关于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总体评价,就像有的学者指出:印度市场机会较多,经济环境相对较好,社会文化等其他环境一般,总体评价是中等偏下的情况。
总之,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不可盲目乐观,两国因政治互信以及国家间不同的经济体制,法律等制约因素,中国对印直接投资困难重重。
但也不可妄自菲薄,应该在结合国家大环境发展的政策基础上,结合企业和公司本身的发展需求,实事求是,谨慎的走进印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