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贸易相关介绍 现在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共36页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引言中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大国,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印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1.规模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也是相互之间的重要贸易伙伴。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持续增长。
特别是近年来,印度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2.问题尽管中印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印之间的贸易体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双方潜力的最大发挥,而且中印之间的贸易比例也不平衡,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顺差较大。
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往受到各种政策、法规和市场壁垒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贸易的便利性不高,成本较高。
中印农产品贸易中还存在着价格不透明、质量安全和检验、检疫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二、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的对策分析1.推动贸易便利化为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各种壁垒和不便,需要通过推动贸易便利化来改善贸易环境。
一方面,中印双方应加强协商,建立更加便捷的贸易通道和服务体系,降低贸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中印应加强政策沟通,共同制定贸易政策,消除农产品贸易中的各种障碍,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2.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双方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合作与监管。
一方面,中印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交换与沟通,提高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水平,规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
中印还可以通过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3.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除了直接进行双边农产品贸易外,中印还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一方面,中印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分担风险,降低成本,扩大市场空间。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亚洲地区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中印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现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两国的商贸往来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近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迅猛,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
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而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铜矿石、石油和化工产品。
二、挑战尽管中印贸易规模庞大,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印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比较明显,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超过对印度的进口,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增加。
此外,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的影响也对中印贸易关系造成了困扰。
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贸易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双方边界问题的存在,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了限制,这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不均衡。
三、前景尽管中印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潜力仍然巨大。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相互开放,贸易前景非常乐观。
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致力于扩大贸易和投资,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的“制造印度”政策为两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改善,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有望逐渐减少,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两国可以通过加强经贸合作、制定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加强双边投资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市场,减少贸易壁垒。
此外,中印之间在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将为双边贸易带来新机遇。
例如,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两国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中国与印度贸易现状及展望

数排第三位的国家,也是对中国立案数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三、除频繁发起贸易救济下的各类调查以外,印度还不断针对
中国出口产品展开多种形式的贸易歧视措施, 主要包括不合理的 重征进口税、配额、禁止进口等制度。 针对我国的技术标准、检验检 疫、环境、劳工保护等方面增加壁垒,并且对几十种商品设定监管 价格。
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除经济因素外,还交织着政治因素,这 严重影响两国双边经济的健康发展。 印度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持有疑虑和戒心,认为中国的强大可能影响印度的国家利益,把中 国视为“最大潜在威胁”。 因此,本是国对中国施压。
由表 4 可见,在初级产品上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印度在部 分 初 级 产 品 上 具 有 较 强 的 比 较 优 势 ,如 SITC0、SITC2、SITC3,说 明 中印在初级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印 两国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存在较强的竞争, 但激烈程度在缓 解。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中印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在 SITC5 产品上中国的 RCA 值小于 1,而印度 大 于 1;在 SITC7 产 品上中国的 RCA 值大于 1,而印度小于 1。 这说明中印两国在资本 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各自具有优势,存在互补性。
一、引言 中印建交后的政治关系不稳定, 使两国的经贸一直处于较低 水平,1989 年双边贸易额仅为 2.71 亿美元,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以后,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经贸关系 发展迅速,2010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617.6 亿美元。 中印两国有许多 相似之处,并且都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 二、中印双边贸易额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加速发展,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印双边贸易发展更快,贸易额以年均 43%的的速度增 长 。 2008 年 印 度 已 成 为 中 国 的 第 十 大 贸 易 伙 伴 和 第 八 大 出 口 市 场;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 也是印度第三大出 口目的国。 表 1 显示 1994 年— ——2010 年的 17 年间,两国双边贸易额增长了 60 多倍。 三、中印贸易:竞争或互补 中印贸易关系如何?是竞争抑或互补?在此笔者从贸易结构和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两个角度来考察中印贸易,竞争抑或互补? (一)从贸易结构看中印贸易:竞争或互补 从中印对世界的贸 易 结 构 来 看 ,2010 年 中 印 主 要 进 出 口 产 品 及占比如下表所列: 由表 2-表 3 可见,中印贸易既存在竞争激烈的产品,如纺织 品、贱金属及制品;另一方面,又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如机电产品、 矿产品。 从 中 印 双 边 贸 易 结 构 来 看 , 根 据 印 度 商 务 部 的 统 计 数 据 ,2010 年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 及原料,分别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 40.1%、26.3%和 13.4%。 印 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 分别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41.7%、16.8%和 10.3%。 由此可见, 中印双边贸易同时存在着竞争性和互补性。 (二)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看中印贸易:竞争或互补 笔 者 按 照 国 际 贸 易 分 类 标 准 (SITC)中 的 一 位 数 指 标 ,把 国 际 贸易商品划分为 10 类,SITC0 (食品及活动 物)、SITC1 (饮料及烟
单证员经验-跟印度人做生意如何防风险.doc

单证员心得:跟印度人做生意如何防风险单证员心得:跟印度人做生意如何防风险中印贸易始于1951年。
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贸易规模很小,发展缓慢。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较快,贸易额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
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贸易伙伴。
1998年双边进出口总额为19.2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0.16亿美元,进口9.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8.9%和0.9%。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包括电视机、计算机及音响等的电子元件、机械设备等产品、焦炭及煤、生丝及纺织品、医药品、钢材、化工及染料中间体、耐火材料、轻工业品、及豆类等。
中国自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成品油、钢材、植物油、氧化铝、机电产品,钻石及宝石等。
随着近几年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交易中的贸易纠纷也频频发生。
希望中国的有关企业、贸易公司,特别是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在对印的贸易交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坚持付款方式以即期信用证为主的世界上通行的习惯贸易做法。
仔细、认真地审核并履行信用证。
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
严格按信用证条款执行,不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趁之机。
二、不听信买主的花言巧语和种种理由,坚持不做付款方式为D/P即期、远期和D/A的交易。
因为当地的市场在不断变化,进口政策也时有调整,一些进口商,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公司随时有可能以各种借口不履约。
俗话说:“货到地头死”。
由于进口商掌握着主动权,近两年因以D/P、/D/A方式交易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中国公司已有数家。
一些不法进口商,货到后以种种理由不赎单提货,并以此要挟出口公司,无理强迫中国公司一再降价和改付款方式为D/A,以达到以极低的价格买到货物甚至完全侵吞货物的目的。
三、通过香港、新加坡的中间商,尤其是印度人在上述两地开的皮包公司达成的生意需加特别注意。
他们有的是香港开证,货交到香港然后再转船到印度;有的则是香港开证,交货目的地是印度;有的是中间商联系,印度的最终用户开证。
2019年印度进出口贸易(货物)及中印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19年印度货物贸易及中印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2020年4月目录一、2019年印度货物贸易概况 (3)二、2019年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4)三、2010-2018年中印双边投资存量与流量统计 (4)四、印度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2001-2019) (5)五、印度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2019) (6)六、印度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2019) (6)七、印度对主要区域组织出口额(2019) (7)八、印度自主要区域组织进口额(2019) (7)九、印度贸易差额主要来源(2019) (8)十、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19) (8)十一、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19) (9)十二、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19) (10)十三、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十四、印度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2)十五、印度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3)十六、印度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4)十七、印度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5)十八、印度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6)十九、印度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6)二十、印度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2019) (17)据印度商业信息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2019年,印度货物进出口额为808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3.7%。
其中,出口3241.6亿美元,下降0.2%;进口4838.6亿美元,下降6.0%。
贸易逆差1597.0亿美元,下降15.8%。
从国别或地区看,印度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阿联酋和中国,2019年印度对三国出口分别为538.7亿美元、298.3亿美元和171.3亿美元,分别增长4.7%、4.0%和3.9%,分别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6.6%、9.2%和5.3%。
印度前三大进口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和阿联酋,2019年印度自三国分别进口683.7亿美元、362.4亿美元和304.6亿美元,分别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4.1%、7.5%和6.3%,其中自中国下降7.3%,自美国和阿联酋分别增长6.2%和13.4%。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近年来,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其中中印两国作为金砖五国中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但是,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互相限制的进出口品种、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
本文从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入手,探讨了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1.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印度官方出口数据,2018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约为70亿美元。
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印度出口给中国的主要农产品是大豆、精细化工品和石油产品。
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小麦、核桃、干果、云南白药、中成药等。
2.进口:中印之间的进口贸易存在明显的友好性,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罗列成下: - 油籽- 棉花- 纤维- 大豆- 水稻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 蘑菇- 咖啡- 茶叶- 香料- 新鲜或冷冻的水果和坚果二、农产品贸易问题原因:1.互相限制进出口品种中印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还存在许多互相限制进出口品种的问题。
比如,中国政府曾多次禁止进口印度的大米,而印度则对中国的水果和米饭实行了严格的贸易限制。
2.贸易壁垒另外,中印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也受到了贸易壁垒的限制,如关税、技术壁垒、规范要求等。
3.本地化问题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标准。
另外,在运输、保质保量和支付结算等方面,也存在不小的本地化问题。
三、对策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印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合作力度,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措施解决贸易障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协调双方需共同制定规范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加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协调。
2.交流技术应该加强农业技术的共享,对于有技术壁垒的产品实行技术转让,加强双方的农产品科研机构合作,为贸易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3.合作市场建设更加便利、高效的产品市场,通过培育诸多农业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和共建,改善产品销售渠道。
我国对印度出口前25项主要产品

27,979,006
12.5
16
250300
昇華 、 沈澱及膠狀硫磺 以外之其他各種硫磺
24,146,216
5
17
853120
液晶或發光二極體顯 示之指示面板
23,278,844
0
18
722100
熱軋之不銹鋼條及 桿 , 繞成不規則捲盤狀
21,935,877
7.5
19 20 21
847710 390421 722519
27
540210
高強力尼龍或其他聚 醯胺紗
16,892,535
10
28
844712
針筒直徑超過 165 公 釐者
16,014,864
10
29 30 31
852910 390760 847170
天線及各種天線反射 器及其適用之零件 聚對苯二甲酸乙烯酯 儲存單元
15,598,915 15,022,887 14,979844
射出成型機 未塑化聚氯乙烯 其他電氯矽鋼扁軋製 品
19,960,373 19,235,138 18,432,366
2
12.5 5 7.5
名 次
HS 稅則 代碼
中文名稱
2008 年我對印度 基本稅率 出口(美元)
%
印度關稅
印度對韓國關稅減讓內容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列屬 「8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8),分 8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12.5%,至協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列屬「負面表列」(EXC), 不作任何進口關稅減讓。 列屬 「5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5),分 5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20%,至協定 實施第 4 年 1 月 1 日調降為 〝零〞關稅。 列屬 「8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8),分 8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12.5%,至協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列屬「紅色警戒表列」 (RED),自協定生效日起, 按 ﹝ 基 本 稅 率 酌 減 1% 5%﹞計算,分 8 年逐年調 降進口關稅 12.5%,至協定 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稅率為 止。 列屬「負面表列」(EXC), 不作任何進口關稅減讓。 列屬「紅色警戒表列」 (RED),自協定生效日起, 按 ﹝ 基 本 稅 率 酌 減 1% 5%﹞計算,分 8 年逐年調 降進口關稅 12.5%,至協定 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稅率為 止。 列屬「立即免除關稅貨品」 (E-0)。自協定生效日起即為 〝零〞關稅。 列屬「負面表列」(EXC), 不作任何進口關稅減讓。 列屬「立即免除關稅貨品」 (E-0)。自協定生效日起即為 〝零〞關稅。 列屬 「8 年期免除關稅貨品」 (E-8),分 8 年調降進口關 稅,每年調降 12.5%,至協 定實施第 7 年 1 月 1 日調降 為〝零〞關稅。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中印两国一直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不少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围绕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领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而印度则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据统计,中国是印度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尤其是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
而印度则从中国进口大米、小麦、糖等农产品。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问题。
双方存在贸易逆差。
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进口额远远大于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导致了贸易逆差问题。
质量和安全问题。
一些印度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比如农药残留超标、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导致了对印度农产品的质疑和拒绝。
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加剧了农产品贸易的问题。
针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双方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印度需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符合中国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也需要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
中印两国可以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打造更多的合作共赢的机会。
加强贸易摩擦解决机制。
中印两国应加强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避免贸易争端的出现。
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中印两国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通过合作,中印两国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贸易中的问题,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印两国还可以加强农产品贸易的信息交流,分享市场信息,促进资源配置,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