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发现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应该科学地正确地评价学生。
科学地评价是指全面地、积极地、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以平常心对学生身上所显现出来的不足与缺陷。
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如把学习、守纪、合作等都纳入评价的内容。
再者,评价是为了激励。
教师的欣赏必须真心诚意,没有矫揉造作、言过其实或者空洞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同样一个人,他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如果我们老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学生,那只能看到他的缺点,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学习上进的动力,好习惯很难形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观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这就是:有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这学期我带的是六年级学生,相对来说是成绩品德低下的学生,第一节课我就鼓励学生,实际上我们并不差,有很多同学在单科上还是优生,只要认真学习,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首先就得热爱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师生彼此获得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
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
在一个班级里,不仅有各方面突出的好学生,也有某方面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同时还有各方面表现一般的中等生,更有相对较差的学生。
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同等的爱,我在班级里总是对学生这样说:我对学生是平等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只要犯错误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事实上,并不是差生身上没有优点,中等生没有转化的条件,而是教师缺少对这些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真诚的爱。
我班有一位学生,以前纪律比较松散,学习也不够认真,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也冷落他,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管理纪律,教室很安静,还有一位违反纪律的同学被站到后面去,这时我才发现了他的赏光点,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我就让他担任课堂纪律委员,平时在工作中加强指导,多鼓励,少批评,取得一点进步我就肯定的评价,我经常表扬他们,说他们头脑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学好,本学期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
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一个班集体是由几十个不安分的小灵魂在体组成。
他们拥有活力、充满想象、情绪飘忽、具有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知欲和试探欲,并时刻在以自己的行动与周围的人进行着谈判。
每一个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拥有活力使他们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也能情迷神往的去涉猎雷池。
探知欲强既是学习的动力,也是踏入禁区的重要内因。
品德再好的学生也有可能犯错误,缺点再多的学生也有可能有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的心理愿望,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激发。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学会欣赏学生,尤其要学会欣赏后进生。
不要吝惜表扬。
古语说“数其十过,不如奖其一功”。
我们要用夸奖,巩固学生的良好行为,强化他们的良好意识,从而在班里树立榜样(差生的优点是可以作为榜样的)、弘扬正气、激发正能量。
这对于改造他们将更具现实意义。
我班马骏同学个子很高,身体很壮,上课爱说话,常有小动作,入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
这样的同学如果教师一味的对他批评指责,很难使他找到在班里的位置,造成破罐破摔,甚至会成为班里的“老大难”。
我从开学初就交给他摆车任务。
几次观察,发现他特别认真,车摆的相当整齐。
我就在班里及时的表扬了他,并且在他摆车时给他找了一张相。
他由此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老师的肯定、老师的欣赏,干起活来更加认真了。
开学三个月来,他一直把车摆得很整齐。
他课上纪律情况也越来越好。
几乎没听到其他老师对他的纪律有什么差评。
他对班级事务也非常热心。
拔河比赛身先士卒。
还曾免费为班里配了两把钥匙。
语文课堂笔记也做得很细。
期中考试语文考了64分,虽然还是不及格,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我班的荣明峰同学课上小动作多,不爱完成作业。
突出的特点就是散漫。
但他脑子不笨。
一次,数学高老师出两道题小测,他居然得了100分。
平时上语文课发言也比较积极。
有时绝大多数不会的题他居然能答出来。
课上坐姿也越来越好。
我也曾给照找了一张相,也是为了鼓励他将此发扬光大。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我们可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人们最自然也最热衷的事物。
当学生对某个领域或主题感兴趣时,他们会付出更多努力和时间来学习和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来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发展。
如果一个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提供更多与音乐相关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音乐领域展现自己的优势。
我们可以倾听学生的声音和观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见解,我们应该尊重并欣赏这些不同的声音。
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或辩论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可以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每个学生在班级或校园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影响力,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群体中的表现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某些学生可能擅长组织和领导,可以成为班级或学生会的核心成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具有极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可以在团队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机会和责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
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这些因素会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不同文化和背景,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我们需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倾听他们的声音和观点,关注他们在群体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以及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发掘潜力,提升学习动力。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2014-04案例反思自信心是最宝贵的,它就像早晨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丢掉,需要老师用心呵护。
一个学生若失去自信,那么他除了放弃还能干什么?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首先要考虑的。
我觉得培养自信应从扬长开始,也就是说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她是班里让我最头疼的一个女生。
全年级几乎每个班里的“风头浪尖”人物她都认识,不论是放学还是课间,我班门口都有一些学生聚在一起叫她。
我有种预感,若不加制止,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事情发生!我赶紧就把她找到办公室,先是批评这种拉帮结伙的行为,接着又苦口婆心地阐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番恩威并重之后,我长出一口气,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可是我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理想的效果,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如期发生了,早上才谈了话,晚自习她前就与外班同学发生了矛盾冲突,经调查事情本与她无关,可是为了“大姐”义气,她还是参与了。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感到自己很失败。
她性格倔强,脾气火暴,一般同学都接受不了。
我每月都要在班里进行一次无记名投票,让学生反映班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了解学情。
每次反映回来的名单中,她的名字几乎占到了一半以上。
有反映爱骂人的;有反映在宿舍里打闹的;有反映放假上通宵的;有反映抄作业的……我曾把她叫到办公室里,把名单拿出来给她看,逐一核对是否属实,她都全部承认。
我让她写保证书,从300字一直写到3000字,现在我的抽屉里她的检查和保证书加起来有厚厚一沓。
我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收效甚微。
依然是大错偶犯,小错不断。
我完全失去了信心,只好用“孩子改错也需要时间”来聊以自慰。
她成了我头顶的山,压得我愁眉不展。
后来,有一次学校开会,我听到了这么一句话:要想地里不长杂草,就让地里长满庄稼。
我顿时心头一亮,脑海中马上想到了她。
我不禁自问,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每次谈话,我们谈论的都是她的错误,难道她身上一点闪光的地方都没有吗?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荒芜了她的心灵?这么一想,我的心里顿时又充满了自责。
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这是我校近年来的育人原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分歧”。
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有很多很多。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们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乏,然而,作为教师,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晚霞、露珠和终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当学生感受到你在欣赏他时,他会很容易被打动,使他更具价值感,更具成功感。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教师广博胸怀的一种表示。
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
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学会发掘、欣赏他们的美。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场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
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
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但照亮学生,也照亮师者。
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学生要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从内心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好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如果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用同一个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生,用静态的目光看待学生,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那么就会有许多学生只显现他的“差”。
学生的“善”的方面得不到发掘、培养,他的优点就会萎缩以至消失,就肯定成为所谓的“差生”。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闪光点是指学生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具有突出的才能或特点。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欣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才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个性和才能。
有的学生可能擅长绘画,有的学生可能擅长演讲,还有的学生可能擅长体育运动。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和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如果发现学生在绘画方面有天赋,我们可以给予鼓励,组织绘画比赛或展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
通过欣赏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才能,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潜力,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方向。
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经历挑战和困难。
有的学生可能学习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可能遇到理解上的困难。
只要学生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进步,我们就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成长。
无论是一点一滴的进步还是突破性的进步,都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认可,我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欣赏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学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学习知识,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是他们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有的学生可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在班级中帮助其他同学,还有的学生可能在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通过这样的欣赏和鼓励,我们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注重个人发展,更关注他人和社会的福利。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只有通过欣赏和肯定,我们才能真正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成为社会的有益之才。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七(2)班王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交流,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真知灼见,更多的是肤浅地谈一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做法。
希望我的发言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
我认为在班级工作中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表扬激发孩子的潜力。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表扬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班级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回避,当班级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只是冷冰冰地说出一句“最近我们有些学生行为很差,影响了班级的荣誉!”这样孩子们会反感,一般我都采用表扬与自我表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老师指出现象,这个现象有文明的行为和不文明的行为两方面,让学生们去根据现象对号入座,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文明行为,接着让同桌说说他的文明行为,这样孩子的好的习惯得到肯定和放大,我们知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个学生好的文明习惯经常像这样在班级面被放大,久而久之,他的行为会越来越好。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我始终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人都喜欢被表扬。
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
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
我班韩红泽学习不好,可劳动非常积极。
每次学校大扫除他们拖地、檫门窗排桌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还会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干?”我笑着对他说:“你现在的表现不错,如果你们在学习上再下点功夫。
就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同学们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闪光点。
作为教育者和领导者,我们需要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潜力,实现自我成长。
本文将探讨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需要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表现出色,有些则在体育、艺术或领导才能方面突出。
我们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价值,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他们的能力和潜力。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需要耐心和关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有些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在某个领域表现不佳就放弃对他的关注,而是应该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可和肯定。
每个学生都需要被理解和接受,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奖励、鼓励等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和动力。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特长,避免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方案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成长和进步。
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沟通和心理疏导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育者眼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活动和比赛来展示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为他们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和课外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在特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
我们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整合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用发现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也谈中职生管理
雷怀平
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湖北丹江口 442701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方法和措施不能千篇一律,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本文从如何发现和欣赏学生等方面展开论述,对中职生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管理班主任发现和欣赏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多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场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
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由此我又想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欣赏的渴望。
由此看出欣赏的重要性。
生活中离不开欣赏。
离开了欣赏,我们将感觉索然无味。
心花,将会枯萎,凋谢;心湖,将会变成死水,将会出现干涸直至荒漠化。
欣赏,就是发现。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生活中的发现是一种非常的需要。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我想,其中就是大约有了发现的因素,就是有了欣赏。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山的巍峨的英姿,发现了挺拔的气势,发现了苍翠的生命力,发现了清幽给人烦躁的心以安宁;人们发现了海的博大气度,发现了什么是深沉,什么是浩瀚......。
所以,没有欣赏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不会懂得欣赏,就没有生活中的美。
在当今的中职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上和同龄高中生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中职学校的教师中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仍然是以学生是否听话、是否能在理论考试或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来衡量他们。
对那些学习不好表现又差的学生不但不去倾注关爱,反而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惩戒,这样更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加强,更不利于班级管理。
鉴于此笔者认为,这时班主任老师应当充分利用人性中渴望被人欣赏的最深切的心理动机,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去欣赏她,从而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寻找到被欣赏的快乐,当这种渴望实现时,许多学习的潜能和力量便会奇迹般地被激发出来。
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句话:人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有个班主任在班上给所有的学生都设立“亮点”榜:全班学生不分成绩优劣都榜上有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值得别人学习的“亮点”,并且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目标栏写上自己奋斗的方向。
最后使得全班同学在各自擅长的方面取得成功。
那如何发现学生的“亮点”呢。
1、自我发现。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组织学生自我介绍,认识自我,在自我介绍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兴趣、理想和缺点,让大家彼此了解,相互学习。
然后在
每一个月再组织学生自我评价,谈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经过这些自我总结、解剖,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2、同学发现。
一个阶段、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后组织同学进行相互评价活动,同学评价可以结合自我评价进行。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自己能不能被同学接受。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还可以根据同学提出的问题改变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利于把个人更好地融进集体。
3、教师发现。
无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为重要,教师评价学生的时机很多,班团活动时可以评价、课堂上可以评价、课间单独交流时也可以评价。
我的一个学生一次在课上看武侠小说,当他知道我发现后非常不安,课上我装着无事的样子让他有了一丝安慰,课后我找到他,他告诉我已看了有八十七页,我让他复述了他看的内容,然后我评价他看书水平很高,有很强的记忆和分析能力,而且能看出做事也非常认真,如果把这些亮点用到学习上,成绩一定很好。
多年后的一次重逢,他非常感激我。
他说当时他非常害怕,以为我一定会骂他,但我没有。
他说他从我身上学会了宽容与责任,所以他的事业取得了成功。
二、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第一、欣赏学生首先要有爱心。
爱是教育学生的能源,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同时老师也只有充满爱心,才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爱具体体现在尊重、信任、真诚、宽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等方面,虽然每个人体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把热爱学生作为对待学生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
爱分三种:慈爱、严爱与混合型爱。
慈爱带母性之柔,严爱带父性之刚,混合型的爱兼父母之柔刚,柔中带刚,刚中兼柔,常能达到一种恩威并加的效果。
三种爱适应于三种不同问题的孩子,生性懦弱,性格内向,孤僻者宜慈;生性野,性格活泼,自制力差者宜严;脾气犟,感情脆弱者则宜刚柔相修,以慈爱去宽容、去循循善诱,攻破其心理防线,用严爱去严格要求学生,必要时恩威并加,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使学生心理上逆反、情感上裂痕、意识上障碍、品德上滑坡、聪明才智上受到压抑,就不可能真正的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欣赏学生的亮点,从而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
第二、欣赏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中职生中有些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中职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
青年学生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
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
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学生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学生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
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老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
第三、欣赏学生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融合。
这样,原先觉得自己不合群的学生就会觉得得到重
视,他们感受到了关爱和友谊,他们麻木结冰的心就会开始复苏,他们潜藏已久的能量就能开始释放。
这样,“问题学生”就会开始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学习成绩和表现会得到普遍提高。
总之,对于目前的中职生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大方得体的仪表,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去发现和欣赏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得到肯定和快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我们班主任教师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无比可爱、星光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