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测量管理体系认证_与_计量检测体系确认_的区别

_测量管理体系认证_与_计量检测体系确认_的区别
_测量管理体系认证_与_计量检测体系确认_的区别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年第3期 文章编号:1005-3387(2010)03-0034-35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与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的区别

郑 茜

(温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温州 325001)

摘 要:讨论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与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在适用范围、审核依据、证书颁发、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区别,以便更好地把握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关键词:测量;计量;体系;区别

0 引言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10012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该标准是对I 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1992年)和I SO10012-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过程控制指南#(1997年)的完善版和综合版。我国将I SO10012等同转换为GB/ T19002-2003国家标准,并据此制定了!测量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为更好地把握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本文比对实施不久的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行业所熟知的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之区别。

1 审核依据的区别

前者的审核依据为GB/T19022-2003/ I 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 M 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以及被确认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后者的审核依据为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以及被确认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的区别

前者适用于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的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该认证中心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的管理和监督,具有独立法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它对全国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颁发认证证书;具体适用以下组织和情况:

1)顾客提出测量要求时,将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并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

2)组织对服务的对象提供产品,当提出必要的测量要求时,应建立实施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

3)立法和执法机构需要测量结果以裁定法律责任或仲裁是非时,应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或审核。

后者适用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实施的确认。

3 证书颁发的区别

前者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的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证书是由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主任签发,且分为AAA、AA、A三个等级(即3A、2A、1A)。获得3A证书,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最高认可。获得2A证书,是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获得1A证书,是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

后者由各级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是政府行政许可行为。证书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领导签发。

4 认证级别的区别

前者实施分级认证。3A证书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最高认可,3A的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I SO10012测

?

34?

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2A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除 7.2测量过程、 8.3.2不合格测量过程以外的所有要求;1A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I 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除 7.2测量过程、 7.3.1测量不确定度、 8.3.2不合格测量过程、 8.2.4体系的监视以外的所有要求。

后者没有级别之分,但按照各级行政部门受理并实施确认的不同,也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

5 作用的区别

测量贯穿在产品的服务和市场营销调研、设计开发、资源采购、产品实现、产品验证、安装交付和售后服务全过程。测量管理体系作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整个体系的基础。通过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志着企业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I SO10012?2003标准的全部要求。在实施其他认证(如,I SO09000,I SO14000,ISO18000等)时,可免于对相关条款的审核;在一些产品的评价活动中,如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省级名牌产品的评选等活动中,企业是否具备测量管理体系将作为一项指标加以考虑(1A证书除外);在国家其它文件有要求时,测量管理体系证书仍可作为条件之一。

后者对强化中小企业计量技术基础和计量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申请转换为1A。

6 观念的区别

前者与后者相比,是对一个组织的测量管理工作在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对测量管理工作在管理层次上、管理内涵上都作了重要的提升,摆到了应有的位置,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标志着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使各国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工作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之上。这对推动计量管理和技术的发展,实现统一、准确的测量,消除技术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必将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新标准中得到了贯彻;将顾客要求看成输入,把测量结果、顾客满意看成输出;应用PDCA循环体系,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使测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前者进一步完善了计量确认的概念;明确了测量过程控制和适用范围的具体要求;简练并更符合标准格式要求。原标准把计量确认体系和测量过程控制体系,定位为质量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新标准则把测量管理体系定位为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测量管理体系如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或财务管理体系等是一个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7 发展趋势的区别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将逐步转向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证法#正式实施,对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严格的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决定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成立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依据国家标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对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开展社会评价工作。2005年11月22日成立了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的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该认证中心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和监督,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它对全国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颁发认证证书;承担审核员、内审员及其师资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对已经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每年依据C M S-006 !测量管理体系年度监督审核规范#实施一次监督审核;可根据企业的情况,在第一次审核时或每年的监督审核时来确定或升、降级别(3A、2A、1A 级)。有些省已发文要求 做好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衔接工作。安徽省自2009年3月25日起,停止计量检测体系确认的受理与发证工作。为保持已获证企业证书的有效性,已获得计量检测体系证书的企业,可通过申请转换审核取得测量管理体系证书(证书有效期按原计量检测体系证书续),证书到期后由发证单位统一注销。浙江省原实施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也统一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

35

?

计量检测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

计量检测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计量工作将如何融于生产、融于各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如何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出具有开拓性的试验、测试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何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法则,结合产品的特点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是计量科学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而实现与完善测试和测试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一体化,是计量工作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计量是质量的保证手段 现代化工业生产要求专业化、社会化、机械化、自动化,首先要进行准确一致的计量;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手段齐全、准确,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加工中产品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计量技术贯穿于各行各业,是面向全社会服务的横向技术基础。今天的社会,可以说“没有计量,寸步难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加迫切需要高准确度的计量技术。 二、与国际标淮接轨

1.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和GB/T19022― ISO10012标准的关系。GB/T19000系列标准,其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具有一个完整的检验系统,对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安装、服务全过程,尤其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最严格、最大程度的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而GB/T19022标准是GB/T19000系列标准对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的细化。 2.GB/T19000系列标准对计量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19000系列标准对计量保证的要求,明确产品全部测量项目所需的准确度,选用合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保证必须的准确度以及对用以证实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 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不管是本组织的、租用的还是需方提供的,供方均应进行控制、校准和维护。在GB/T19000族标准中,包括检验、测量和试验在内的测量工作属于族标准的质量体系要素中主要要素之一,也是质量环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GB/T19000标准也规定,要对全部测量与试验系统进行必要的控制,包括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到设备的控制,从设备控制发展到测量过程的统计控制,反映出国际上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测量设备的要求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在质量认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测量管理方案体系内审员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单位名称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 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 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 9、 ISO10012 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 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 测量结果。(√)

计量管理制度(体系)[详细]

计量管理制度 版本号:壹 文件编号:LSN/ZY-760-01 发放号码: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8年1月1日发布 2008年1月10日实施

为确保公司在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检验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满足检测任务要求、不确定度已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验室和车间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的采购、贮存、使用、校准、维护和报废等管理. 3.职责 3.1质管办负责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接受上级计量部门的监督检查. 3.2化验室负责对本部门所使用计量器具的有效性负责,并负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3生产办对车间所使用计量器具的进行管理,负责检定和校准工作. 3.4生产车间对本部门所使用计量器具的有效性负责,并负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5计量器具的所有单位负责计量器具的送检. 4.工作程序 4.1采购 4.1.1各使用单位根据本部门的计量器具的配置要求,结合现有计量器具的配置情况,对需要添置的计量器具列出购置计划,报部门领导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购置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生产厂家等. 4.1.2质管办根据批准的购置计划,按公司规定进行购置.负责对所采购的计量器具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等. 4.1.3化验室应建立《化验室仪器设备台账》,生产办应建立《计量器具台账》,质管办负责归档.使用部门分别对本单位使用的计量器具实施动态管理. 4.2入库前验收 4.2.1计量器具到货后,采购部门应通知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派专业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入库. 4.2.2验收/检定依据 1)计量器具校正规程. 2)图样或技术资料. 3)经过审批的验收/检定方法. 4)验收/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准使用,要办理有关退货、保修等手续.

计量认证管理体系图解

XXXXXX(单位)

测量控制 (根据ISO 10012:2003编制) 控制方式: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 编号:(编号)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与共方互利的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5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用了近2年的时间,吸纳了国际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总结汇编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二、过程方法(PDCA):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特别说明: PDCA循环,P(Plan;策划、计划)D(Do;实施、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处理),即质量管理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故又叫“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三、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ISO 8402:1994):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定义内涵如下: (1)“全员”指该组织结构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 (2)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3)质量这个概念与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4)全员通过有效质量体系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全范围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使顾客满意和社会受益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2014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总结

2014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工作总结 测量管理工作是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我矿正常生产。针对我矿的实际情况,采剥车间2014年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计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测量基础工作。 首先,车间内设置有测量管理领导机构,对测量工作实行分级管理,车间主管领导负责车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安排布置,车间配备一名兼职测量管理人员,负责车间日常测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各工区也均有分管领导及负责人员,形成了车间完备的测量管理网络,为采剥车间的计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对车间测量设备实行“全面监督,保证重点,区别管理”,即:对用电计量设备重点控制,做到及时登记台帐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计量管理规定,按照周期进行检定,对测量设备定期向矿节能计量室送(请)检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对于日常工作用所用的测量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度、使用年限、使用环境、准确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周期检定计划,分类管理。确保了车间在用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测量设备100%的合格率,实现在用测量设备管理的有序性、条理性和可控性。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车间测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是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车间注重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强化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此举更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三、持续改进、不断进取

在节能计量室的正确指导下,我车间测量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前期工作中购买钢板尺测量油量,在经过时间的见证,证明了此法确实好用,保证了能耗考核的准确性。 四、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对于设备配套的压力表随着设备一起来,我车间认为应该在设备尚未组装之前,将压力表及设备上需要完成首检的计量设备送节能计量室完成首检,然后安装到设备上,以保证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对于新购测量设备,且不是一次性检定不利于拆卸设备的希望节能计量室能给出相应合理的指导。 昆阳磷矿采剥车间 2014-12-4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CMS《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目 次 版本A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CMS —2006 2006—xx-xx 布 2006—xx-xx执行 发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目次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 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标准

目录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它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计量检测体系建立步骤

计量检测体系建立步骤 1、建立计量检测体系组织机构,确定专兼职计量人员; 2、进行计量检测体系有关标准、规范的宣贯和培训; 3、确认完善计量检测手册、程序文件; 4、进行计量检测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的宣贯及计量基础知识、法定计量单位的培训,职责必须明确、理解、实施; 5、同时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对计量人员的培训(内审员2名以上、专兼职计量人员、自校人员、产品最终检验人员、关键测量过程 操作人员等),培训效果评价; 6、任命计量人员或发放上岗证。编制计量人员一览表; 7、实施二级培训(各部门对部门所有员工的培训,内容:手册和程序文件及其他计量知识); 8、完善测量设备总帐,务必做到帐、物相符,各部门建立分台帐,单独建立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台帐; 9、完善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分类,确认间隔管理办法); 10、编制完善重要原材料、零部件计量验收细则,并实施活动; 11、编制完善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 12、编制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对电、水等能耗实施统计、汇总、分析; 13、完善补充质量管理要求的所有内容; 14、编制完善收集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 15、编制记录清单,明确保存部门,确定唯一性标识; 16、编制测量用软件管理办法一览表,并实施控制; 17、编制完善内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18、将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汇总、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19、制订质量总目标。将总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形成各部门分目标。编制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检查表; 20、各部门对本部门的质量目标进行实施、检查。职能部门对各部门质量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形成检查报告; 21、完善标识管理,重新明确确定使用标识; 22、收集、计量检测体系有关外来文件,编制文件一览表; 23、编制测量设备配置计划; 24、重新完善明确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的程序及相关内容; 25、编制测量设备年度确认计划,实验室环境控制一览表及记录; 26、完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调整的管理及调整确认间隔控制管理; 27、统计测量设备确认率,确认合格率; 28、对关键测量设备实施计量确认后的验证,编制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验证表; 29、策划识别确认关键测量过程,形成文件; 30、编制实施测量过程控制规范; 31、编制评定关键测量过程测量不确定; 32、编制完善量值溯源图; 33、编制自校测量设备的自校方法; 34、对关键测量过程实施控制,编制关键测量过程项目检查表及过程记录表; 35、编制完善外购测量设备合格供方清单并进行评价; 36、编制完善外购设备合格供方清单并进行评价; 37、编制计量检测体系日常监督巡查记录表并实施检查; 38、编制内审计划,检查表实施内审,完成内审; 39、协助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40、准备外审应对资料及外审工作的要求; 41、计量标准: ①证书,原始记录,规范性 ②技术报告,申请书,履历书填写的正确性; ③量值溯源图、不确定度评定; ④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 ⑤技术资料是否完整(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等) 42、工作协调。

计量管理体系(总)..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体系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计量管理方针、目标 第三部分计量管理制度 1计量器具的配备、验收制度 2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制度 3 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 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5 岗位责任制度 6 计量培训教育制度 第四部分计量组织机构人员管理 1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组织结构图 2 计量管理人员 3 计量器具(设备)使用人员 4 人员培训(参照QXCDC/02-15《人员培训程序》)第五部分计量器具(设备)管理 1 计量器具的配备与验收 2 计量器具(设备)检定/校准 3 计量器具(设备)标识管理 4 设备档案管理

前言 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1年通过了江苏省质量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评审”的复评审,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管理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每年进行计量检定/校准。同时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QXCDC/01、《程序性文件》QXCDC/02、《记录》QCXDC/03、制度等。因疾控中心属于公共卫生范畴,样品多为食品、水质、消杀、餐具等,与医院的临床样品有所区别。医疗卫生计量器具,是现代医学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法一种物质能力的体现,是医疗卫生计量工作的重点。疾控中心健康证体检涉及酶标仪、透视仪为医疗计量器具。相对医院来说,中心所涉及的设备较少,但中心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按照《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中心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照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中心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进一步规范医疗器具的使用。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cms04-2010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2 检测能力 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健康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d)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3 检测水平 需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 b)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 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 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 立法和执法机构; §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 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 24001-1996的第4.5.1条款

5、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本站质量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审批、发放和归档管理等环节,包括外来文件如计量检定规程和标准等的控制。 3程序 3.1文件的编号 3.1.1文件分类及代号 Q M:质量手册(QMM:管理要求;QMT:技术要求) QSP: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QTD:作业指导书 QRD:记录格式 3.1.2文件编号规则 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格式取二位,作为顺序号;作业指导书和检定原始记录取四位,前二位为类别号,后两位为顺序号。 a.类别代号 A:计量检定规程; B:标准; C:试验大纲; D:操作规程:

E: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图: F:周期检定计划; G:比对、验证计划; H:检定原始记录; I:仪器设备一览表; J:检定项目一览表; K:能力分析表; L:计量标准建标技术报告; M:其他相关文件。 b.年代号为该文件批准实施的年份。 3.2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发放 3.2.1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由办公管理员及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3.2.2文件的发放范围由质量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报主管站长批准。特殊情况下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授权机构或客户提供有关文件时,要由站长批准。 3.2.3文件发放时要注明分发号和文件受控状态,并记录于《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由领用人签收。 3.3文件的保存 3.3.1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必须妥善保管,内审时应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3.3.2办公管理员应编制全站的受控文件清单,以便于检索;

计量认证管理体系图解

精品文档 . XXXXXX(单位)

测量控制 (根据ISO 10012:2003编制) 控制方式: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 编号:(编号)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与共方互利的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5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用了近2年的时间,吸纳了国际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总结汇编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二、过程方法(PDCA):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特别说明: PDCA循环,P(Plan;策划、计划)D(Do;实施、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处理),即质量管理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故又叫“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三、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ISO 8402:1994):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定义内涵如下: (1)“全员”指该组织结构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 (2)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3)质量这个概念与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4)全员通过有效质量体系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全范围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使顾客满意和社会受益的科学方法和途径。(P.27)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公司测量管理检测体系内部审核自2013年11月8日开始,历时3天,现已结束。在审核期间,得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一、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1.审核目的:检查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是否能按GB/T19022的要求提供保证,是否满足TS16949标准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和是否满足测量管理体系确认的条件。 2.审核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要求》、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计量管理考核办法》 3.审核范围: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求。 二、审核的局限性 审核是抽样进行的,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审核组尽可能使抽样具有代表性,保持审核结果的公正。没有不合格项的单位,并不说明不存在问题,有的不合格项具有代表性。 三、审核情况和不合格项 这次审核之前,于10月27日下发了《关于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通知》,各部门接到通知后,都做了认真的组织准备工作。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部门的计量工作比较重视,对计量程序文件比较熟识,并且陪同审核组一直审完本部门。 从审核的情况看,各部门在最近一周都做了大量的整改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例如:在计量器具台帐管理方面,各部门都利用微机进行管

理,打印出的台帐清晰、准确。计量检测设备的台帐、封存、报废、月变动表管理的较好。对计量检测设备的状态控制的较好。按照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明年公司的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进行修订,要增加对测量过程的控制,因此这次审核过程中增加了对测量数据、记录的检查。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在计量单位的使用方面: 《计量法》明确规定: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技术中心标准化室也下发了“法定计量单位”,但是在这次审核中仍然发现计量单位符号不正确的,如:kW错写KW,k应小写,大写K是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的符号;质量单位t,错写成T,T是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的符号,上述问题在试车记录和能源记录中都出现过,为了不出现问题,建议相关计量单位的记录文件,要经过标准化室审核,确保不发生类似情况。 2.在测量设备的抽查中,发现有的测量设备没有合格证;个别测量设备有有效合格证和超期合格证并存的现象;有个别部门的计量器具台帐不清,有帐、物不符现象。 3.在测量设备标识的检查中,发现有标识不清、标识超期和无标识现象;有的封存计量器具没有贴标识。 4.在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中,文件规定:使用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评定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的数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经确认数据不影响产品的预期使用要求时,不予追溯。当数据影响产品的预期使用功

计量检定中心管理制度

计量检定中心管理制度 1. 计量检定中心属限制性进入区域,为保证量值传递准确性,明确管理责任,杜绝各类事故发生,非本中心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2. 各校检室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地面、操作台面不得有油污;不准穿粘泥、淋湿的衣鞋帽进入校检室;被检仪器须在外清理后方可在室内进行检定。 3. 校检室内严禁从事其它与工作无关活动,如吸烟、打牌、吃零食、打闹、放置无关杂物等。 4. 外来人员进入校检室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检定人员校检时必须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范,工作要集中精神,严禁玩忽职守。 5. 室内的仪器、仪表与设备未经许可不得随意移动或携带外出。 6. 仪器设备需分类编号,定位存放,布局规范,陈列美观,并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磁、防震等工作,经常维护调试、及时保养,使仪器设备始终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7. 对校检室新进仪器设备要履行验收手续,填写验收记录,并做好设备台帐,妥善保存仪器帐册、说明书、使用登记册、维修情况记载等相关资料。 8. 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防范工作,保证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下班时应关门、关窗、关灯,切断所有用电设备电源,若发现异常或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所领导报告。

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度 标准负责人 1. 在计量室主任领导下,负责标准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2. 掌握本标准计量设备的技术状态、能解决标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 建立标准装置的台帐和技术资料档案。 4. 合理安排计量标准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 5. 对不符合检定规程要求的计量标准器具提出处理意见(降级或报废)。 6. 对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者有权制止。 7. 对超期、未经检定及不合格的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有权停止使用。 8. 对不合格的检测过程和检定记录有权否决 检定员、核验员 1. 遵守计量标准安全操作规定及设备维护要求。 2. 结合实际情况执行标准对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规定,作好监测登记。 3. 完成标准负责人下达的计量标准器具的周期检定任务,确保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准确。

计量认证管理体系图解与说明

XXXXXX(单位)录入查询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包含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体系的目的)质量目标质量运作体系支持运作体系技术运作体系合同标书和要求的评审检测项目建设建立、修订、控制文件化体系检测报告副本最高管理者档案档案一览表档案职责组织机构检测项目内审检验标准设备配置人员持证量值溯源监督、检查申诉、投诉外部审核部门职责一览一览表档

案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档案档案档案仪器操作规程期间核查人员档案不确定度设备档案不符合项各部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质量目标方法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档案人员岗位职责一览表档案档案考核档案原始记录档案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档案检测结果控制档案测量过程控制档案资源(人力、物资、信息)实验室间能力验证一览表向员工、企业、政府、社会报

告质量保证、信任证据管理评审档案 1 资质认定中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与 管理体系的演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参考———————————————————— ISO/IEC导则25:1982 技术考核规范》(JJG 1021-90)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等同采用———等同采用——ISO/IEC 导则25:1990 GB/T 15481—1995《校准和检验实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校准和检验实验室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评审准则(试行)》(2001) 能力的通用要求》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ISO 8402:1994)质量体系(ISO 8402:1986)——参考————等同采用——ISO/IEC 17025:1999 GB/T 15481—2000《校准和检验实验《实验室 资质认定——等同采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评审准则》(2006)

计量检测体系管理手册

计量检测体系管理手册 xxxxxxxxxx 有限公司计量检测体系管理手册编号: YJS/SC-xx 版本:A/0 受控状态: xx年1月10日发布 xx年2月1日实施 xxxxxxxxxx有限公司计量合格确认管理手册版本 A/0 章节 0 标题:手册颁布令页次1/1 手册颁布令为提高我公司计量管理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我公司的竞争实力,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我公司依据JJF(豫)1001-xx《xxxxxxxxxx省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达到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计量要求。 本《计量合格确认管理手册》是依据JJF(豫)1001-xx 《xxxxxxxxxx省计量合格确认规范》制定的,它阐明了我公司的计量方针、质量目标,并对我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准则,符合我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 本手册是我公司计量管理方面的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计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现予颁布,自xx年2 月1日起实施,望公司各部门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总经理:日期: xxxxxxxxxx有限公司计量合格确认管理手册版本 A/0 章节 0 标题:管理者代表任命书页次1/1 任

命书根据公司计量管理工作需要,现任命公司xxxx同志为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是: 1、确保公司计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并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 2、根据公司计量方针制定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 3、负责策划公司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4、根据管理评审结果,对我公司计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5、向总经理报告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改进需求; 6、负责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评审的对外联络工作。 总经理:日期: xxxxxxxxxx有限公司计量合格确认管理手册版本 A/0 章节 0 标题:公司简介页次1/3 xxxxxxxxxx 有限公司简介 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xx年,是xxxxxxxxxx集团的核心生产基地,现有七个分厂,2400多名员工,主要生产糖果、巧克力、豆干等产品,利、税均3千万元,产销情况良好。x xxx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xxxxxxxxxxxxxxxxxxxx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是根据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按穆斯林饮食要求和标准成立的,目前已经取得国际清真食品认证资格,产品可销往每一个国家。x xxxxxxxxx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清真食品生产企业,是沈丘县政府xx年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xxxxxxxxxx市和xxxxxxxxxx省的重点项目。xxxxxxxxxx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和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基础,对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障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二、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全国厂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实行计量统一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计量组织机构 三、我公司的计量工作业务受市技术监督局计量质量控制室管理领导。 四、设公司计量管理职能机构--计量质量控制室。在公司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计量质量控制室统一负责全公司计量管理工作和计量器具检定修理工作。 五、公司其他相关部门要配有专职或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工作,业务上受计量质量控制室的指导 第三章职责范围 六、计量质量控制室的职责 (一)组织贯彻计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法令,制订、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程序),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发布实施。 (二)及时根据本企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规划本企业的计量确认体系方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组织建立企业最高标准器,建立企业内部量值溯源体系。 (四)组织制定企业测量方法,校准方法等程序文件,审查批准并颁布执行。 (五)制订计量确认计划,并颁布实施。 (六)负责提出测量设备采购计划和组织对引进、购进的测量设备进行确认,对不

合格的计量设备提出索赔。 (七)国家列入强制管理目录的计量器具,组织强制检定和监督管理,并代表企业负责内外计量纠纷的处理。 (八)普及宣传计量法令、法规和计量技术知识,组织全体职工进行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计量器具的教育。 (九)组织计量人员培训和考核,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十)负责制订档案记录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十一)组织对计量确认体系的内部审核,协助主管领导组织对计量确认体系的评审。 (十二)负责向上级单位申请并安排最高标准器的考核。 第四章计量技术室(含专业室、组)的职责 七、专业室(组)的职责 (一)负责建、保存和正确使用本企业的测量标准器,建立企业内的量值溯源体系。根据国家的量值体系,制订本企业的量值溯源图。 (二)负责指导全公司的测量工作,协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负责编写、修改校准方法等技术性程序文件。 (四)具体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工作,负责计量确认档案和记录的保管。 (五)具体负责采购、进口测量仪器设备验收的技术工作。 (六)协助设计、工艺、质检人员制订正确的测试方法。 (七)负责报废测量仪器设备的技术鉴定。 第五章有关部门的职责 八、公司各有关部门应明确指定专职(或兼职)计量管理员1名,做好本部门计量管理工作,管理好公司各部门设备配套仪器仪表及各类计量表具,协助专职计量人员做好周期检修拆装工作。 九、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要配齐、管好、用好各类计量器具,并严格按计量质量控制

_测量管理体系认证_与_计量检测体系确认_的区别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年第3期 文章编号:1005-3387(2010)03-0034-35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与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的区别 郑 茜 (温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温州 325001) 摘 要:讨论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与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在适用范围、审核依据、证书颁发、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区别,以便更好地把握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关键词:测量;计量;体系;区别 0 引言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10012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该标准是对I 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1992年)和I SO10012-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过程控制指南#(1997年)的完善版和综合版。我国将I SO10012等同转换为GB/ T19002-2003国家标准,并据此制定了!测量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为更好地把握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本文比对实施不久的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行业所熟知的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之区别。 1 审核依据的区别 前者的审核依据为GB/T19022-2003/ I 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 M 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以及被确认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后者的审核依据为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以及被确认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的区别 前者适用于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的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该认证中心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的管理和监督,具有独立法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它对全国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颁发认证证书;具体适用以下组织和情况: 1)顾客提出测量要求时,将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并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 2)组织对服务的对象提供产品,当提出必要的测量要求时,应建立实施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 3)立法和执法机构需要测量结果以裁定法律责任或仲裁是非时,应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或审核。 后者适用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实施的确认。 3 证书颁发的区别 前者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的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证书是由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主任签发,且分为AAA、AA、A三个等级(即3A、2A、1A)。获得3A证书,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最高认可。获得2A证书,是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获得1A证书,是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 后者由各级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是政府行政许可行为。证书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领导签发。 4 认证级别的区别 前者实施分级认证。3A证书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的最高认可,3A的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I SO10012测 ? 34?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权威认证通行国际 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北京国标联合认证有限公司Beij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united Certification Co., Ltd. 2015年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背景 测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中,测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拿最简单的说,老百姓到市场上买东西需要称重量,做衣服需要量尺寸,检测雾霾和食品安全等都需要测量。总之,没有测量,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无法想象。 在现代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的概念,又是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常把“测量”称为计量。建国以来,我国的计量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飞跃。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以建立计量基准作为国家科研规划项目的重中之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了100余项计量基准,确立了“计量基准体系”,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80年代起,我国的计量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计量全面进入了商贸、安全、健康、环保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法制计量体系,并在工业领域全面建立和完善了计量保障体系。进入21世纪后,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国计量事业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计量测量能力居世界前列,计量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但计量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要求。对企业而言,该标准不仅对企业的检测设备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也提出了对企业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控制的要求,并提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专家认为,这是企业计量管理发展的一个新的飞跃,对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与国际一致的更高要求。对此,我国在国务院颁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了明确的对策。“规划”指出“依据测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制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也将测量管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