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广告心理学之理解广告的知觉基础(ppt36张)

广告心理学之理解广告的知觉基础(ppt36张)


第一、接近性原则:在空间上、时间上, 彼此接近或靠近的的刺激物容易归成彼此 不同的组。

第二、封闭性原则:对于不完全的刺激, 知觉倾向于将它充满和完善。 人们倾向于把不完整的图形知觉为完整的 图形。(完形)

里斯本机场广告

第三、相似性原则:相似的对象容易被人 作为有联系的对象进行知觉。彼此类似的 元素,如形状上、颜色上、方位上或其他 维度上的相似,则倾向于归为一类。

第四、连续性原则:视觉对象在空间、时 间上有内在连续性时候,很容易被感知成 为一个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知 觉时,总是根据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对外部输入 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



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先前经验、需要、 动机、期望、兴趣……(经验因素、动机 因素、价值因素、情绪因素、态度因素) 两种结果: (1)顺应广告人的思路(予以引导) ( 2)扭曲、偏见、误解、错觉


解释偏差:我们接受的刺激是模糊的,这 就要我们基于自己的过去经验、期望和需 要来判断它的意义,而消费者倾向于把他 们自己的欲望和假设投到产品和广告上。 西雅图母亲把啤酒当成了百事的节日罐装。 护发产品当成啤酒 知觉具有主观性

人们认为这是黑人奴隶痕迹的反映。

人们描述为黑人男子被白人男子逮捕。



三、感觉的基本规律 1、同类感觉的相互作用 第一、适应现象 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当消费者因为刺激物非常熟 悉而不再对它加以注意时,适应的过程就发生了。 小刺激、简单刺激、重复暴露、无关和不重要的 刺激 第二、感觉对比 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06
广告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
广告策略的心理依据
目标受众心理分析
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消 费习惯等,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广告策略。
说服心理机制
利用人类的认知偏差、情感反应等心理特点,设 计更具说服力的广告内容。
记忆原理
通过合理安排广告信息,增强受众对广告的记忆 ,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社交媒体营销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互动、分享等方式扩大广告传播范围。
口碑营销
通过消费者口碑和推荐,提高广告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THANK YOU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告受众的心理反应
广告策略与技巧
研究消费者在接触、认知、情感和行 为等方面的心理活动,以及这些心理 活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研究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制定有效的 广告策略,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技巧 提高广告效果。
广告信息的传播机制
研究广告信息如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 ,以及受众如何接收、解码和记忆广 告信息。
消费者态度与决策
01
02
03
消费者态度
指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或服 务的评价和情感倾向,包 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 成分。
消费者决策
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所 经历的各个阶段,包括问 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 评价和购买决策等。
态度与决策的关系
消费者的态度会影响其购 买决策,广告应通过改变 消费者的态度来影响其购 买决策。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所引发 的,通过学习和强化可以改变行为。在广告传播过程中,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注如何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来 促使受众采取行动。
具体而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广告中的奖励和惩罚 机制对受众行为的驱动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强化手段来塑 造受众的行为习惯。

广告心理学(教学课件)

广告心理学(教学课件)

广告心理学(教学课件)1. 引言广告是商业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传媒,广告致力于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态度。

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和作用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介绍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广告对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机制,培养学生在商业营销领域的广告创意和品牌推广方面的能力。

2. 广告心理学基础2.1 广告心理学概述•广告心理学定义•广告心理学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2.2 消费者行为和决策过程•消费者心理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因素3. 广告对人们的认知和态度影响3.1 广告对认知的影响•认知过程简介•广告信息处理机制•广告对注意力和记忆的影响3.2 广告对态度的影响•定义和组成要素•广告对态度的塑造与改变•广告的情感诱导效应4. 广告创意和表现形式4.1 广告创意方法•创意思维与广告创意•创意方法和技巧4.2 广告表现形式•广告的文字表达•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的音效应用5. 广告与品牌推广5.1 品牌建立与广告•品牌概念及价值•广告在品牌建立中的作用5.2 广告对品牌认知和形象塑造•广告对品牌认知的影响•广告对品牌形象的塑造6. 广告心理学的伦理和社会责任•广告伦理概述•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广告行业的责任和规范7. 总结与展望本课程综合了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让学生全面了解广告对人们认知和态度的影响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广告创意和表现形式的原理,掌握品牌推广的关键要素,并了解广告行业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希望学生能够在商业领域中凭借广告心理学知识的应用,成为广告和市场营销领域的专业人才。

广告心理学PPT

广告心理学PPT
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它是 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等 心理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 态。
注意(广告)信息的一般动机
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行为倾向性取决于三个因素:
需要、期待和消息的价值
2、支持性的信息(一致性理论) 3、刺激性的信息 (个性与情境) 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
兴趣越浓,越易于注意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典
单词在记忆系统中是按频率、 具体性和意象性的高低来排列 的。使用频率高的词排在前面, 使用频率低的词排在后面;具 体词排在前面,抽象词排在后 面,就像是一本词典一样,特 雷斯曼把这种词典叫做心理词 典。
第4章 学习、记忆与广告的记忆策略
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家庭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单位。例如,彩电、冰箱、 空调、家具,甚至锅、碗、瓢、盆等日用品的计算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
4、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决定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家庭生命周期
初婚期:新婚至生育第一个孩子 生育期:生育第一个孩子至生育最后一个孩
子 满巢期: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到第一个孩子参
(1)利用原型启发,创造新形象 (2)把有关各个成分联合成为完整的新形象。 (3)把不同对象中部分形象黏合成新形象。
(4)突出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它 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形象。
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 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 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动机是推动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标的 力。动机包含两个主要成分:
第一,唤起身体的能量,即激活一般的紧 张状态。它的功能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 加强、维持,直至终止;

广告心理学讲义课件(ppt 68页)

广告心理学讲义课件(ppt 68页)
的学生会努力做到不迟到。由此可见,负强化不仅能 使一些不良行为减少或结束,而且还能使积极行为得 到强化。 4.消除(自然消退) 是通过不提供个人所愿望的结果来减弱某种行为。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强化的原则
要遵循目标强化的原则。 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奖励所有的人。 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第二节 广告心理及其反应
一个成功的广告,在于积极地利用有针对性 的诉求,把广告主所需传播的信息进行加强, 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 消费者对广告主的产品发生兴趣,并进而刺 激起消费者的欲求,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可以看出,广告发生作用的这一机制和过程 完全是心理性的,而广告也是针对消费者的 物质欲求心理而发。这就是所谓的广告的心 理功效,它是广告宣传通过对消费者的感觉 和知觉刺激去激发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的结果。
3、知觉偏见:最常见的就是视错觉,另外人生观因素例 如:经验、情绪、年龄和性别对知觉偏见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第一次看到的和听到的商品 的特征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比较熟悉的产品观察 以后,留在记忆中能够回想起来的还是最初或最后看 见的印象,所以广告创意中最好点明主题。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采取行动 刺激欲望 激发兴趣
引起注意
创意金字塔
女孩商场买衣服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广告必须力求创新,保持广告信源的可靠性(广告信 息诚实、有道德、可信度的确认)吸引力(乔丹)、和感 染力(依从)三方面整合。
总结:吸引消费者眼球且具有促销广告的原则: 1、引起注意 2、内容简洁 3、广告效果与消费者接触次 数有关 4、广告本身的感情诉求强度影响广告接收 5、其他方面 影响。

广告心理学(教学课件)

广告心理学(教学课件)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与人类心理、行为、感知和情绪等方面相互作用 的学科,它探究广告的设计、传播、营销和影响等方面的心理规律。
什么是广告心理学?
概念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中心理因素和广告效应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广告在心理、行为、 感知、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意义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广告从业者了解受众的需求、掌握有效的传播方式、提高广 告效应,以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
行为心理
广告营销策略中能够有效激发消 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礼 物、抽奖、限时优惠等,需要根 据消费者的行为心理进行有针对 性的设计和创意。
媒体与广告心理学的关联
媒介选择
广告需要根据受众特征和媒体 特点,选择适当的媒介进行传 播和宣传,比如电视、网络、 报刊、户外媒体等。
媒体效应
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和 传播效果,也会对广告的心理 反响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印 象派广告、电视联想广告等。
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广 告领域,未来广告心理学还将 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实现更 为精准、高效的广告传播和营 销效果。
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广告心 理学研究
未来广告心理学需要更加注重 全球化和本地化的结合,学习 和借鉴世界各地的广告心理学 研究成果,实现广告传播的跨 越式发展。
广告心理学的应用和局限性
3
社会责任
广告从业者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握好社会、文化背景和产业发展的平衡, 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告的文化适应性和差异性
文化适应性
广告要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广告策略和传播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以达到最 好的传播效果。
文化差异性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冲突,比如习俗、风俗、信仰等等,需要在广告传播中充分考 虑和处理。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创阶段
20世纪初,广告心理学开 始萌芽,主要关注广告效 果测量和简单的心理学原 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随着心理学 和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广 告心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体系。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今,广告心理 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涉及更多的心理现象和复 杂的消费者行为。
它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预测和控制。
在广告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运用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 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 满足基本需求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广告创作应 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激发积极情 感和认同感。
它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 特质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
分析不同年龄段受众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广告伦理的认知和接受 程度的影响。
广告法规的心理学解读
法律意识与行为
01
探讨受众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如何影响他们对广告法规的遵守和
执行,以及如何提高受众的法律意识。
违法心理与动机
02
分析违法广告的心理动机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违
法广
利用人类感知和知觉的特点,通 过视觉、听觉等手段吸引受众的 注意力。例如,使用鲜艳的颜色 、动态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来增
强广告的感知效果。
记忆原理
通过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记忆激活 手段,提高广告信息的记忆率。 例如,利用重复、联想、情感等
策略增强记忆。
态度形成与改变
利用说服和态度改变理论,影响 受众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通过正面信息、权威影 响和从众心理等手段改变受众的

广告心理概述(PPT 63页)

广告心理概述(PPT 63页)
2、根据时势需要发布相关的广告作品,配合时势
3、把企业的宣传活动、主题内容融合于时势之中,使之成为 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一个方面。
4、公开发表符合社会要求的意见,以时势的代言人身份出现 在大众媒体上,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声望,实现广告宣传的 目的。
(五)创造时尚策略
金色乌龟图案地毯
以色列
三、现代广告的心理策略
(一)吸引注意的策略
1、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一般与刺激物的强度、新异程度、公众当时心态、经验以 及知识水平有关。
(2)有意注意 主要与刺激物的有益性(即满足需求的程度)、支持性
(符合公众已有知识与认识)、娱乐性、刺激性有关。
2、吸引注意的技巧 (1)注意的强度规律 实验表明,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约85%来自于视觉。视觉包括色 彩视觉、暗适应/明适应、对比、视觉后像等。
1908年W·D·斯科特进一步将广告心 理的知识系统化,出版了《广告心理学》
该书研究的广告心理的任务有两个方 面:一是广告如何有效地说服消费者购 买;二是广告如何被消费者快速准确地 接受、记忆特定的商品信息。
(二)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 1、积极的作用 (1)唤醒消费者潜在需要 (2)提供有关商品信息 (3)确认广告的商标 2、广告心理的基本任务
一、广告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一)广告心理学发展简史
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 验室的H·盖尔所开展的关于消费者对 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与看法的调查 研究。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提 出广告工作应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和心 理学。
1903年W·D·斯科特将其发表的一些文 章汇编成《广告理论》。
部分国家地区的颜色禁忌
国家地区
禁忌颜色
中国 日本 中东地区 瑞典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巴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广告心理学
为什么学习广告心理学?
• 1.广告传播要求了解人的认识规律 • 2.广告说服(诉求)要求把握消费者的心理-
行为特征 • 3.揭示心理活动规律与特点要求一定的科学
方法
广告吸引力的注意策略
• 一、注意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 二、受众注意广告信息的一般动机 •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佳作】時報廣告水資源大獎-陳扁篇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 3.采用活动与变化的 刺激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 4.选用彩色广告
读者对不同颜色广告的注意率
广告颜色 半页广告 全页广告 双页广告
黑白广告 100
1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双色广告 110
97
105
四色广告 185
153
150
→Action(行动)
二、受众注意广告信息的一般动机
• 信息的有用性 • 信息的支持性 • 信息的新颖性 • 信息的娱乐性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 1.增强刺激的强度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 2.采用对比策略
第 23 屆 時報廣告金像獎 平面類 廣告主:中國時報 代理商:台灣麥肯廣告集團 指導:empty 藝術指導:empty 文案:石惠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 5.注意版面位置效应
• 淑媛 第53期
三、广告设计中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 6.使用广告模特
广告设计中的一些误区
• 滥用色情元素
• 利用情色元素必须处理好画面和广告 信息的关系
滥用名人代言
• 明星代言 • 汽车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一、注意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向和集中。
•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注意和广告效果之间的关系
• 注意是受众接受广告信息的起点 • 注意促进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记忆 • 注意影响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加工
AIDMA理论
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 →Desire(欲求)→Memory(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