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育口诀

婴儿发育口诀

婴儿发育口诀

大运动发育口诀:二(月龄)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精细运动发育口诀:三玩手、五抓手、七换手、九对指、一岁乱画、二岁折纸、三岁搭桥。

个人-社会认知能力发育口诀:二笑、六认生、九做再见,一岁示需要、二岁做游戏、三岁会穿衣

08本儿科复习题1-8章+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生儿期 2. 围产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 7.青春期 8.儿科护理学 1.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2. 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 3. 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4. 幼儿期:指1~3岁的小儿。 5. 学龄前期:是指3至6~7岁的小儿。 6. 学龄期:是指6~7岁至12~14岁。 7. 青春期:指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 8.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与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护 理学科。 二、填空题 1.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的机体引起不同的病理变化,如肺炎链球菌在小儿的肺部感染多是引起,而在年长儿则多发生。 2.小儿体液免疫不健全,新生儿只能从母体获得,而缺乏和,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3.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方面:①,②,③,④。 4.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 5.婴儿期和水平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6.儿童心血管疾病以为主,儿童白血病以占多数。 7.儿童时期是、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8.儿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至的儿童。 9.肝脏右下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6~7岁后正常情况下。 1. 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 2. IgG、 IgM、 IgA 3.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4.从胎儿到青少年期。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5. SIgA、 IgG 6.先心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7.心理、行为 8. 胎儿、青少年期 9.2cm以内、不应触及 三、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小儿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为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2.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为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3. 小儿最易发生意外的年龄为

婴儿抚触完全教程(有图有真相)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学抚摩,让大量温和良好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婴儿在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从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等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0 ~ 3 岁是婴儿抚触的关键期,一般越早开始对婴儿进行抚触,效果越明显。但对大一点的孩子做抚触也是一种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让孩子达到放松的目的。婴儿出生后就可对其进行抚触,一天两次左右。 轻松操作“婴儿抚触”完全教程 今天你“抚触”了吗?“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学抚摩,让大量温和良好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以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 “婴儿抚触”具备10 大好处 1.解除烦躁 当宝宝哭闹时,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时免疫力会下降。通过抚触可以让宝宝的压力激素降低,免疫力恢复,情绪放松。 2.增加体重 通过皮肤上的抚触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及胰岛素,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抚触可以让宝宝的体重增加。 3.安抚情绪 抚触可以促进宝宝的EQ 发展,所以妈咪可借抚触来稳定宝宝情绪。如果宝宝出生3 个月中都没有被拥抱或抚摸,情绪发展会容易暴躁。 4.减轻疼痛 抚触可以让疼痛减轻,这从宝宝的反应就可观察出。一个哭闹不休、身体不舒服的宝宝,借着抚触可以让他安静下来。 5.安然入睡 研究显示,接受抚触的婴儿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较少哭闹,不安情况大幅降低。 6.增进亲子感情 抚触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咪的爱心与耐心,在充满爱的呵护下,宝宝会觉得被重视,也能增加孩子以后的自信心。由于妈妈抚触时会注视着婴儿,宝宝会感受到妈咪眼光中的母爱,也可借此观察宝宝视觉移动的反应是否正常。

儿科学口诀文档

[转]小儿生长发育口诀+儿科总结- 小儿生长发育指标 时间:2010-11-21 11:41:19 来源:网友提供 标签:新生儿,症状,小儿,红细胞,肺炎,胆红素,呼吸,临床表现,血清,青紫,肺动脉,黄疸,正常,生长发育,个月,明显,血红蛋白,体重,病理,早产儿 简介: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2.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一岁以后能说话.3.小儿动 正文: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 2.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3.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4.小儿神经发育规律: 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 5.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四咿五呀六爸妈;七八模仿九会意;一岁娃娃会说话. 6.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爬八作九扶站;一岁娃娃会说话 7.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4、5翻身辨声佳,6、7会坐学咿呀,8、9爬行10叫爸,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3岁学穿鞋和袜。 儿科生理病理总结 一,绪论: 1、围生期: 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 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 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 3、身高(长): 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 出生: 33;三个月: 40;12个月: 46;2岁: 48;5岁: 50;15岁: 53-54 4、骨骼: ①头颅骨: 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 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 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 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 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 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 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 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 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婴儿抚触注意事项及其方法

-婴儿抚触注意事项及其方法 应广大新妈妈的要求,苏州月嫂公司金帮手今天为您讲述婴儿的抚触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新妈妈们有所帮助。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学抚摸,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以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 每天给婴儿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抚触,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婴儿的生理和情感发育,减少婴儿哭闹,改善睡眠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能很好地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同时能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宝宝心理健康地成长。 一、婴儿抚触的条件 →宝宝出生后24后可开始做抚触; →抚触时间:宝宝沐浴后(主张)或两次进食中间,宝宝不哭闹时进行; →抚触环境:安静、舒适、温暖的空间(室温25-28度,宝宝偏小时可调至 28度左右,随着宝宝长大,抚触室温可慢慢降至25度左右)、柔和的音乐。

二、抚触所需的物品 →毛巾; →宝宝专用的按摩油(小瓶); →尿不湿 三、抚触注意的事项 →抚触前:先洗手,搓手至微烫,放自己脸颊上,能感觉手掌热气渗透至脸 颊即可,挤一两滴宝宝专用按摩油润滑自己双手后进行抚触。(注意:不要将按摩油直接倒在宝宝身上和弄到宝宝眼 睛里,待手干后立即再挤一两滴润滑双手后继续进行。) →抚触时:宝宝可全身裸露,只留尿片,天气较冷时,也可只暴露所需抚触部分逐步进行,操作时注意保暖,一般一天三次,每次15-20分钟;抚触时注意跟宝宝进行眼神、语言的亲子交流;抚触力度除了腹部下压0.5公分外,其余均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宝宝慢慢掌握适合的力度。(注意:宝宝在疲倦或不耐烦时,应立即停止抚触,待宝宝休息好或安静后再继续进行,不要在宝宝太饿或太饱状态下进行。) 四、抚触进行的步骤

新生儿抚触护理操作

新生儿抚触护理操作 3【室温要求】在28°C左右,室内不要有对流风。 二、【抚触操作步骤】 在掌心内倒点润肤油—双手对掌轻轻搓揉--温暖双手—增加润滑度 把宝宝放平坦的台面或床上。10分钟内完成。 【抚触手法】 1)头面部抚触(可穿着衣服)(动作可重复4次) ①从前额中心开始--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至太阳穴 ②从下颌中心开始--用双手拇指--往外上滑动(画出一个微笑状) ③从前额中央开始--用双手交替—向上由前额--头顶--到耳后为止(避开大小囟门) 2)【胸部抚触】(脱去衣服)(动作可重复4次) ①用双手---放在两侧肋缘。 ②抚触胸—到肩--用右手四指--向上通过胸部滑向对侧肩膀。 ③抚触胸—到肩--用左手四指--向上通过胸部滑向对侧肩膀。像在胸部划成个大叉; 3)【腹部抚触】(脱去尿布)(动作可重复4次) ①从右下腹---到左下腹顺时针半圆--用双手轮流抚触。 ②从左侧腹---由上向下---用双手轮流抚触(像画一个英文字母“I”)。 ③从右上腹---到左上腹---到左下腹--由上向下--用双手轮流抚触(像倒写英文字母L)。 ④从右下腹---到左上腹---到左下腹--由下向上--用双手轮流抚触(像倒写英文字母U)。可同时用关爱的语调跟宝宝说“I Love U”。(我爱你) 4)【上肢抚触】挤捏:(动作可重复4次) ①挤捏胳膊---用双手轮流交替从上臂到手腕部--挤捏抚触。(像挤奶) ②抚触手心---用双手四指放手背--双手拇指放手心--拇指由下向上轮流抚触手掌心。 ③抚触手背---放在手背的四指轮流抚触--手背。 ④抚触指尖---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从每个手指根部抚触到---指尖。 ⑤揉搓胳膊---用双手捏着手臂--由上而下揉搓胳膊到---手腕。 ⑥用同样的方法--抚触另一只手。 5)【下肢抚触】挤捏:(动作可重复4次) ①挤捏大腿---用双手轮流交替从大腿根部到小腿踝部轻轻挤捏。 ②抚触脚底--用双手四指放脚面--双手拇指放脚跟--拇指由下向上轮流抚触脚底到趾端。 ③抚触脚背--放在手背的四指轮流抚触--脚背。 ④抚触脚趾---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从每个脚趾根部抚触到-----趾尖。 ⑤揉搓大腿--用双手捏着大腿--由上而下揉搓肌肉到小腿踝部。 ⑥用同样的方法--抚触另一只腿。 6)【背部抚触】(动作可重复4次) ①宝宝翻身—趴好--头侧向一边(手法左手掌托住枕部-右手放胸前-将宝宝翻过来)。 ②抚触背部--以脊椎为中线--双手平放在背部由内向外抚触--从颈部开始--到臀部止。 --再从臀部再反回抚触到颈背部。 ③抚触上下--顺脊柱纵行--双手交替上下抚触(顺序:脑枕部-颈部-背部-臀部)。 ④抚触臀部—最后用双手揉搓抚触臀部—再将宝宝翻过身来。 7)【结束】立即给宝宝穿好尿裤和衣服—放好宝宝--清理物品。

婴儿抚触基本手法大全

婴儿抚触基本手法大全 很多新手爸妈都知道,帮助宝宝做抚触,可以促进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加快免疫系统的完善,提高免疫力,加快新生儿对食物的吸收。那么,婴儿抚触究竟应该怎么做呢?爸爸妈妈们,快看过来吧! 婴儿抚触需要的条件 抚触时小儿应在温暖的环境中,婴儿体位舒适,安静不烦躁,不能在饥饿或刚吃完奶时抚触。抚触者的双手要温暖、光滑,指甲要短,无倒刺,并不戴首饰,以免划伤孩子的皮肤。可以倒些婴儿润肤液于手掌中,起到润滑作用。 婴儿抚触的顺序 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 婴儿抚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头部 A.用两手拇指指腹从眉间向两侧滑动。 B.两手拇指从下颌上、下部中央向外侧、上方滑动;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

C.一手托头,用另一只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 2.胸部 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两侧肋下缘)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至两侧肩部,在胸部划一个大的交叉,避开新生儿的乳头。 3.腹部 食、中指依次从新生儿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半圆,避开新生儿的脐部。

4.四肢 两手交替抓住婴儿的一侧上肢从腋窝至手腕轻轻滑行,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端向远端分段挤捏。对侧及双下肢的做法相同。 5.手和足 用拇指指腹从婴儿手掌面或脚跟向手指或脚趾方向推进,并抚触每个手指或脚趾。

6.背、臀部 以脊椎为中分线,双手分别放在脊椎两侧,从背部上端开始逐步向下渐至臀部。 A.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 B.以脊柱为中线,双手食指与中指并拢由上至下滑动四次。 抚触的注意事项 1.确保抚触时不受打扰,可伴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帮助彼此放松。以每日3次,每次15分钟为宜。 2.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抚触,当婴儿觉得疲劳、饥饿或烦躁时都不适宜抚触。 3.抚触最好在婴儿沐浴后或给他穿衣服时进行,抚触时房间需保持温暖。 4.做抚触之前,要将双手指甲修平,并将首饰摘掉。 5.抚触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在掌心,先轻轻抚触,随后逐渐增加压力,以便婴儿适应。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用口诀复习过程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 用口诀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一岁左右能独走.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 四月大笑五认生; 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小儿神经发育规律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

四咿五呀六爸妈; 七八模仿九会意;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 4、5翻身辨声佳 6、7会坐学咿呀 8、9爬行10叫爸 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 3岁学穿鞋和袜 小儿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头钩桡三3岁前 月舟大小幼儿园 尺骨远端小学后

青春期前豆骨见 注:正常小儿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6-12个月,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6-8岁时出现。而9-13岁时出现豆骨。 小儿握持反射特点: 一紧二松三消失; 四握五抓六移物; 九月随意钳小珠; 一岁用匙无翻书.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指几种常见的疾病发疹时间,即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风水性莫悲伤(风、水、猩、麻、斑、伤)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 发热伴皮疹疾病 传麻猩水幼伤风 斑恙天战土钩登 丹鼻流行北亚回 组织皮肌系统红 血白霍奇恶性网 变风亚败结多形

皮肤粘肤淋巴综 药热药疹与血清 1.传染病 麻疹;猩红热;水痘;幼儿急疹;伤寒、副伤寒;风疹;斑疹伤寒;恙虫病;天花;战壕病;野兔病;钩端螺旋体病;登出血热;丹毒;马鼻疽;流行性出血热;北亚蜱性斑疹热;回归热。 2.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恶性网状细胞病; 4.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变态反应性亚改血症;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药疹、药热;血清病。 带状疱疹诊断要点:集、带、单、中、痛。 集簇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不过中线、剧烈疼痛。 麻疹:鼻涕眼泪脸上挂(指卡他症状明显),高热哭闹不说话(指发热及精神状态),戴帽穿衣出疹子(指出疹顺序),三个3天记清它(烧3天,疹3天,退3天)。 水痘”的皮疹特点可简单记为: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大到精细。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部分。 大运动 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等。 新生宝宝:能在俯卧位将身体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1 个月:能在俯卧位短暂抬头片刻; 2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45 度; 3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90 度,竖直位能抬头但不稳定,可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 4 个月: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撑抬起胸部,扶住髋部能坐; 5 个月:扶腋下能站直,能直腰靠背坐; 6 个月:喜欢被扶着腋下跳跃; 7 个月:会翻身,俯卧位可向左右追逐物体;

8 个月:长时间稳坐,开始学爬; 9 个月:扶着栏杆能站立; 10 个月:会自己从坐位攀栏站起; 11 个月:会扶栏行走或被大人牵一手行走; 12 个月:会独站片刻,约1/4 宝宝会独走; 15 个月:走得好,能蹲下拾物; 18 个月:行走快,能扶栏独自上楼梯,会倒退走几步; 24 个月:会跑; 36 个月:双脚交替上楼梯。 精细动作 指手及手指功能,如取物、搭积木、绘图等。手功能的发育遵循先用手掌握物,再用橈侧(拇指侧),再用手指。先用4 个手指一把抓,后用拇指和食指钳取,先会抓握后会放松。视觉的发育是精细动作发育的必要基础。 出生到2 个月:握紧触及手的物体; 2 个月:短暂握住拨浪鼓; 3 个月:两手放松,常拉自己的衣服;

4 个月:两手在胸前玩弄,见到新鲜物体两臂会挥动; 5 个月:手伸向物体,碰到时会随手抓起; 6 个月:双手可各拿一块边长约2.5 厘米的方木; 7 个月:可在两手间传递玩具,能用一把抓的方式取到小丸; 8 个月:出现敲打及抛掷玩具的动作; 9 个月:伸出食指拨弄小物件,用拇指、食指拿小丸,但近小指一面的腕部仍靠在桌上; 12 个月:可垂腕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丸; 15 个月:搭方木两块,将小丸放入小瓶中; 18 个月:搭方木3 ~4 块,将小丸从瓶中倒出,会用笔在纸上乱画; 24 个月:搭方木5 ~6 块,模仿画竖线、横线,会逐页翻书; 30 个月:搭方木八块,会穿短裤和便鞋; 36 个月:会用三块方木搭桥、串木珠、解纽扣、画圆圈和十字。 语言的发育 语言发育除受语言中枢控制外,还需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配合,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宝宝先理解后表达,先会发语音再会用词和句。 新生儿:大声啼哭;

儿科学考点速记口诀

儿科学考点速记口诀,临床医师必备! 1.小儿运动发育: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注释】 1.抬头3个月 2.翻身4个月 3.坐6个月能坐一会,还不稳,7个月就能坐稳了。 4.滚7个月 5.爬8个月 6.走1岁 7.跳2岁2.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岁乙脑【注释】刚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1个月乙肝疫苗(第2次)出生乙肝卡介苗

2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1次)2月脊灰炎症好3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2次)百白破(第1次)345月百白破4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3次)百白破(第2次)5个月百白破(第3次)6个月乙肝疫苗(第3次)8个月麻疹疫苗8月麻疹 岁 百白破(复种)2岁乙脑疫苗岁乙脑3岁

乙脑疫苗(复种)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6-7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3.过度期食物添加:支离破碎(汁泥破碎)【注释】月龄添加辅食1~3个月汁状食物:菜汤、水果汁4~6个月泥状食物: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7~9个月末状食物: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朱、饼干10~12个月碎状食物: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等

4.新生儿保暖(1)暖箱湿度:相对湿度50%~60% (2)暖箱温度:1kg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5度(2斤10天需35)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3斤10天需34)2kg的婴儿出生2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4斤2天需34) 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 身 (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上肢都是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头颈20,双9上,臀8下肢为26)6.风湿热诊断标准:五(舞蹈病)环(环形红斑)星(心脏炎)光(多关节炎)下(皮下小结)【注释】主要表现次要表现

儿科记忆口诀

儿科记忆口诀 1.儿童运动的发育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疫苗接种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白百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5.小儿出牙歌 6月出牙2岁半,6-7岁把牙换。 乳牙月龄减去6,17-30恒牙够。 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20个,2~2.5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17-30岁恒牙出齐。 6.川崎病myheart m(膜)-口腔粘膜充血,hand(手)-手足红斑,eye(眼)-球结合膜充血,anatomy (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肿大,rash(皮疹)-皮疹,T(体温)-发热 总结5句话:发热5天伴四项,淋巴黏膜眼手足,皮疹舌头似猩红,排外诊断川崎病,丙球糖皮血小板。 7.小儿补液量 8.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 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 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

9.小儿体重歌 生时体重3千克,一周体重掉些个, 前半年月600-800,后半年月降一半, 若按公式算体重,月乘点7点25. 算时勿忘加基础,前半加3后加6, 两岁以后青春前,年龄乘2加8、7, 两岁一岁最好记,两岁12、一岁9。 10.小儿身长歌 小儿出生是半米,生长最快一岁里, 前半年月2.5,后半年减1厘米, 一岁时为75,两岁时为85, 两岁以后这样记:每年增长5-7, 身长基础为70,再加年龄乘以7. 注:小儿出生50厘米。前半年每月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长1.5厘米。2岁以后每年长5-7厘米。2岁以后身长的计算公式:70+年龄x7

新生儿抚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抚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目的 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新生儿体重增长和智力发育;减少哭闹,增加新生儿睡眠;促进呼吸循环功能;刺激新生儿淋巴系统,增强抗病能力;增进母子感情,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要。 二、物品准备 抚触台及垫、室温计、毛巾、尿布、替换衣服、润肤油、 三、操作流程 报告(我是产科护士××,我操作的项目是新生儿抚触,现用物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开始,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备齐并检查用物→播放柔和音乐→调节室温28℃→将新生儿放浴巾上→脱去衣服、尿不湿→检查全身情况→双手涂润肤油→抚触顺序为头部-胸部-腹部-上肢-手-下肢-脚-背部-臀部→脐部护理→更换衣服,穿好尿不湿→整理用物→洗手 四、应知应会 1、新生儿抚触注意事项? 答:①室内温度应为26-28℃,可放柔和的音乐作背景。若为早产儿或体温不稳定者,应在暖箱中进行。②抚触应选择在两次喂奶之间,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沐浴或游泳后,午睡醒后或晚上睡前较好。每次抚触15-20分钟,每天2-3次。③抚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如有哭闹、肌张力增加、肤色异常、呕吐等则应停止抚触。同时,应通过目光、语言等与新生儿进行交流。 ④手法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以宝宝舒服合作为宜。⑤按摩前须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在掌心,不要将乳液或油直接倒在宝宝身上。 2、新生儿抚触的好处? 答:抚触能刺激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改善消化系统,安抚婴儿的不安定情绪,减少哭泣等。可全面地提高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行为五大功能。抚触不仅对正常婴儿能产生积极影响,对早产儿或患病婴儿,效果更佳。 3、新生儿抚触的时间安排?

婴儿抚触口诀及方法

婴儿抚触口诀及方法 婴儿抚触口诀 头部:展展眉;笑一笑;摸摸头。 胸部:交叉胸;顺时针,旋转肚。 四肢:捏捏手;捏捏脚。 背部:横摸背;竖摸背。 边按边数数,宝宝快长大 婴儿抚触方法 婴儿抚触是对初生儿进行轻柔的触摸,富有爱心的语言交流。它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益处,已经受到医护界广泛重视。事实上,经实践证明,婴儿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增加婴儿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帮助平复婴儿情绪,减少哭闹;可以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乳汁分泌;另外还可以通过抚触促进婴儿饮食吸收和激素的分泌,达到体重增加、缓解婴儿气胀、结实肌肉的目的。 1抚触前的准备 (1)保持适宜的房间温度(摄氏25度左右)和抚触时间(20分钟左右),确保舒适及十五分钟内不受干扰。 (2)采用舒适的体位,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放一些柔和的音乐作背景。 (3)选择适当的时候进行抚触。婴儿不宜太饱或太饿,抚触最好在婴儿沐浴后进行。 (4)在抚触前准备好毛巾、尿布、替换的衣物,先倒一些婴儿润肤油于掌心,并相互揉搓使双手温暖。 2抚触的步骤 (1)脸部(舒缓脸部紧绷) 取适量婴儿油或婴儿润肤乳液,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眉头、眼窝、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 (2)胸部(顺畅呼吸循环) 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 (3)手部(增加灵活反应) 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 (4)腹部(有助于肠胃活动) 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但是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用手指尖在婴儿腹部从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操作者可能会感觉气泡在指下移动。可做“ILOVEYOU”亲情体验,用右手在婴儿的左腹由上往下画一个英文字母“I”,再依操作者的方向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L”,最后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U”。在做上述动作时要用关爱的语调说“我爱你”,传递爱和关怀。 (5)腿部(增加运动协调功能) 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

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

儿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 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 1、小儿年龄分期(7个):①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约40周分3个阶段,妊娠早期为期12周;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妊娠晚期29周至40周。特点:营养完全依赖母体。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之出生后28天止。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特点: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围生期)③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特点: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特点: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自身免疫力低,乳牙出齐,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自伤)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⑥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⑦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到18-20岁。 2、儿科特点(清楚):1)解剖特点: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关节发育不完善2)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量相对成人多,但肠胃消化功能未趋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3)免疫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预防能力差,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 3、儿科护理一般原则: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 第二章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规律: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②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④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追赶生长:疾病愈后,小儿升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 3、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4、追赶生长: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或缺乏激素时,就会逐渐偏离生长发育的轨道,出现生长迟缓。而一旦这些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去除,儿童将以超过相应年龄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长,以便重新回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 5、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体重、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 ①体重(反映小儿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正常值(必考):出生时3-5kg,第1个月体重增长1-1.5kg;3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9kg;2岁为出生时的4倍---12kg;2-12岁平均每年增长约2kg。可选公式:(必考)▲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月:体重=6+月龄*0.25 ▲2岁至青春期:体重=年龄*2+7(或8) ②身高(身长):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正常值: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cm;2-12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7 ③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也称顶臀长。(身体上下部比例的改变,反映了身材的匀称性)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④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正常值: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和后9个月都约增长6-7cm;1岁时约46㎝;2岁时约48㎝;5岁时约50cm;15岁时54-58cm。 头围测量在2岁时最有价值,头围较小----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超常----脑积水。 ⑤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正常值: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头围≈岁数-1。 ⑥上臂围:沿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评估标准:>13.5cm 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6、骨骼发育: (1)前囟:出生时约为1.5-2.0㎝,1-1.5岁时闭合(异常:①前囟早闭合或太小:见于小头畸形②前囟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③前囟饱满:表示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疾病④前囟凹陷: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间隙。出生时已经很小或已闭合,最迟6—8周闭合; (2)脊柱的发育:三个生理性弯曲: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后会坐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腰椎前凸。 (3)牙齿的发育: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正常值: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2.5岁出齐20个;2岁以内的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出牙迟缓。(牙质发育差多见于: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21- 三体综合征。) 7、小儿大运动发育规律(口诀):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 第三章儿童保健 1、儿童计划免疫(MJ常考):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种到婴儿体中,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主动免疫(知道):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主动免疫的常用制剂有:菌苗、疫苗、 精选

鸡胚发育观察实验报告

鸡胚发育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模式生物——鸡胚的正常发育过程,从而了解相关生物物种的发育过程; 2.养成勤观察,多记录,多对照,多分析的良好实验习惯; 二、实验材料和器材: 1.种蛋品种:海兰灰 2.孵化箱,照蛋器 3.酒精棉球,大培养皿等 三、实验准备: 1.孵化器的预运行:将孵化器清理干净,温度调至37.8℃,保证湿度53-57%和正常通 气,设置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一昼夜12次,孵化满18天移盘后停止翻蛋) 2.种蛋的订购 ①品种:海兰灰 ②选择条件:品质新鲜,形状和大小合适,蛋壳结构正常,壳面清洁。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鸡胚孵化: ①每组挑选8个种蛋,戴手套后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用铅笔做好标记(4个用 于鸡胚孵化,4个用于打蛋观察); ②在照蛋器照射下,用铅笔在钝端沿气室边缘画一个圆环; ③入箱孵化 2.鸡胚孵化观察内容: ①记录孵化温度,蛋壳形态,气孔,气室,重量等变化; ②每日照蛋、打蛋(分组轮流进行),拍照; ③照蛋记录: 第一次:第5、6天 抽检:第10、11天 第二次:第18、19天 ④打蛋观察、拍照后,将鸡胚材料交给助教老师,不要擅自丢弃; ⑤鸡的孵化期为21天,出壳。 3.照蛋观察方法: ①第一次:第5、6天

受精蛋:可以看到眼点,血管分布占整个蛋面的五分之四,色泽鲜红。 弱精蛋:看不到眼点,血管分布占不到整个蛋面的五分之四。 死精蛋:蛋内浑浊、有血圈、血块儿。 ②第二次:第18、19天 受精蛋:照蛋器对着蛋的小头,已经看不到发亮的部分,看见大头紧贴气室有一条1厘米宽左右的红带。 死精蛋:上述带不是红色的。 ③抽检:第10、11天 受精蛋:血管在蛋的小头部分聚拢。 弱精蛋:血管在蛋的小头部分没有聚拢。 死胎蛋:若气室比较模糊,胚胎呈现黑团状。 五、实验结果: 表1 孵化记录表 表2 蛋的观察结果(4月3日第一批种蛋) 表3 蛋的观察结果(4月11日第二批种蛋)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用口诀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一岁左右能独走.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 四月大笑五认生; 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小儿神经发育规律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 四咿五呀六爸妈; 七八模仿九会意;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一看二听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4、5翻身辨声佳6、7会坐学咿呀8、9爬行10叫爸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 3岁学穿鞋和袜

小儿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 头钩桡三3岁前 月舟大小幼儿园 尺骨远端小学后 青春期前豆骨见 注:正常小儿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6-12个月,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6-8岁时出现。而9-13岁时出现豆骨。 小儿握持反射特点: 一紧二松三消失; 四握五抓六移物; 九月随意钳小珠; 一岁用匙无翻书.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指几种常见的疾病发疹时间,即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风水性莫悲伤(风、水、猩、麻、斑、伤)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 发热伴皮疹疾病 传麻猩水幼伤风 斑恙天战土钩登 丹鼻流行北亚回 组织皮肌系统红 血白霍奇恶性网 变风亚败结多形 皮肤粘肤淋巴综 药热药疹与血清 1.传染病 麻疹;猩红热;水痘;幼儿急疹;伤寒、副伤寒;风疹;斑疹伤寒;恙虫病;天花;战壕病;野兔病;钩端螺旋体病;登出血热;丹毒;马鼻疽;流行性出血热;北亚蜱性斑疹热;回归热。 2.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恶性网状细胞病; 4.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变态反应性亚改血症;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药疹、药热;血清病。 带状疱疹诊断要点:集、带、单、中、痛。

婴儿抚触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婴儿抚触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抚触的定义:抚触是经过科学的指导 ,在婴儿出生后的最佳时机 ,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有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抚摸 ,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生理效应的操作方法 ,是一种对婴儿健康最有益的自然的医疗技术。 抚触的意义:抚触能使婴儿有安全感、促进婴儿情商向积极方面发展、减少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危险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循环系统的发育加快新生儿对食物的吸收。婴儿抚触还可以促进母婴情感交流。 抚触条件:抚触时婴儿应在温暖的环境中(室温28度),婴儿体位舒适,安静不烦躁,不能在饥饿或刚吃完奶时抚触。抚触者的双手要温暖、光滑,指甲要短,无倒刺,并不戴首饰,以免划伤孩子的皮肤。可以倒些婴儿润肤液于手掌中,起到润滑作用。 婴儿抚触的顺序:前额--下颌--头部--胸部--腹部--双上肢--双下肢--背部--臀部。 (1)、前额:仰卧,拇指指腹从眉心处向外侧滑动止于两侧发际,从眉心处开始抚触全部前额皮肤; (2)、下颌:双手拇指指腹从下颌中央向外、上滑动,两手拇指从下颌上、下部中央向外侧、上方滑动;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止于耳前; (3)头部:一手托头,用另一只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 (4)胸部: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两侧肋下缘)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至两侧肩部,在胸部划一个大的交叉,避开新生儿的乳头。 (5)腹部:食、中指依次从新生儿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半圆,避开新生儿的脐部。 (6)上肢:两手交替抓住婴儿的一侧上肢从腋窝至手腕轻轻滑行,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端向远端分段挤捏。用拇指指腹从婴儿手掌面或脚跟向手指方向推进,并抚触每个手指。对侧做法相同。 (7)下肢:两手交替抓住婴儿的一侧下肢自大腿根部至足踝轻轻滑行,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端向远端分段挤捏。用拇指指腹从婴儿脚跟向脚趾方向推进,并抚触每个脚趾。对侧做法相同。 (8)背、:婴儿呈俯卧位,以脊椎为中分线,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双手分别放在脊椎两侧,从背部上端开始逐步向下渐至臀部。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新生儿 紧握拳,触碰时收缩,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 1个月 双手常握拳,物体碰到手时,握得更紧。 2个月 偶尔能张开手,给物体能拿住。偶尔把手或手里的物体送到口中。 3个月 用手摸物体,触到时偶尔能抓住,手经常呈张开姿势,能握住数秒。 4个月 仰卧清醒状态时,双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手指,称为“注视手的动作”,6个月后消 失。常常去抓东西,距离判断不准。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手拿东西时间变长,而且会摇晃,并用眼睛看,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5个月 物体碰到手时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会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能玩玩具并抓握较长时间。往往双手去拿,把东西放到口中。 6个月 迅速伸手抓面前的玩具,玩具掉下后再抓起。用全手抓积木,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准确拿悬垂在胸前的物体。会撕纸玩。会拿积木,给第二块时扔掉第一块。 7个月 可用拇指及另两指握物,会用一只手触物,能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会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中有积木给另一块时,不扔掉原有的,会模仿对击积木。 8个月 桡侧手掌或手指抓握,用拇指和三指捏桌上的小物体,会用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能将物体递给旁边的人,但不知道怎么松手,喜欢让东西故意从高空掉下去。 9个月 能将双手拿的物体对敲,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10个月

很熟练的用拇指和另一手指捏串珠,可用示指指物,能主动放下手中的物体,向其索取时不松手。 11个月 喜欢将物体扔到地上听响,主动打开包方积木的花纸。 12个月 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物体,单手抓2-3块小物体,会轻轻抛球,会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并拿出另一个。全手握笔在纸上留下笔道。 15个月 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会打开盒盖,斜到处瓶中小物体用手去捏。 18个月 搭3-4块积木,能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大珠子,用汤匙等。 21个月 搭4-5块积木,模仿画线条,但不像,用双手端碗。 24个月 搭6-7块积木,会转动门把手,旋转圆盖子,穿直径1.2CM的串珠,正确用勺,模仿画 直线,能一页一页翻书,用匙外溢。 27个月 能模仿画直线,基本像,会拆装简单拼插玩具,会脱鞋袜。 30个月 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基本像,能较准确把线穿入珠子孔,练习后每分钟穿20个珠子,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一手端碗。 36个月 搭9-10块积木,将珠子放入直径5CM的瓶中,会折纸,折成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边角整齐,能模仿画圆形和十字形,基本像,向杯中倒水,控制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