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_摇篮曲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课件《摇篮曲》勃拉姆斯

请同学们把音乐的感觉用手势做出来 击三拍子的指挥手势
注意:
1、划三角形 2、强弱拍处理明显给出 3、音乐轻一些的地方划 小一些,强的地方划大些
分组练唱歌曲,创编动作或其他自 创方式,更深入地体验摇篮曲的轻柔、 温存、平稳而又略有动荡等特点。
《摇篮曲》、安宁的气氛。 曲调:平静、舒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
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节奏:多以模仿摇篮摆动的三拍子为主。
母爱是一种巨大 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 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 基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 我的母亲。—— 茅盾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 亲。—— 贝多芬
母爱是时间最伟大的力 量。—— 米尔
母爱 无边
愿你珍惜母爱 愿你报答母爱
摇篮曲的曲调平静、舒缓、优美, 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许多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 拉姆斯都写有这种歌曲。由于音乐平易、 动人,常被改编为器乐独奏曲。此外也 有专为器乐写的摇篮曲
勃拉姆斯(1833—1897)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欧洲浪漫乐派后期的代表 人物之一。在欧洲音乐史 上,他与巴赫、贝多芬齐 名,由此可见他在欧洲音 乐史上的地位。
欣赏:
《摇篮曲》
——勃拉姆斯
• 歌曲的谢节谢奏观、看!
速度、力度怎样? 说说这首歌曲适合 在什么情况下演唱,
•由谁来演唱?听完
后请你谈谈你的心 情怎样?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 睡所唱的歌曲,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 节奏型则带摇篮的动荡感。 后来逐渐发 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他的作品既有古典式的庄严和稳重,又有 浪漫式的热情和奔放。擅长描写大自然的色, 善于吸取民间音乐素材。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摇篮曲勃拉姆斯曲》PPT精品课件

2抒020钢/11/2有1 洲个名音乐
1 8 9 7
2
什么是摇篮曲
• 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民间 歌曲,具有旋律平稳、情绪亲切、温柔 恬静的特点,通常都很简短,伴奏的节 奏型则带摇篮的摇曳感。许多大作曲家 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有这 种歌曲。由于音乐平易、动人,常被改 编为器乐独奏曲。此外也有专为器乐写 的摇篮曲。
2020/11/21
3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0/11/21
4
摇篮曲
----勃拉姆斯(德)
2020/11/21
1
情琴交音字称乐派德勃
歌、响乐母作文后国拉
曲小曲史都“化期作姆 与 民 歌 改 编 曲 近提琴奏鸣曲及合, 协 奏 曲 、 弦 乐上的重要地位。为B)由此可见德国三B”(姓上,曾与巴赫、的 代 表 人 物 之 一曲 家 、 钢 琴 家 ,斯( 1 8 3 3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创作的艺术歌曲,两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各具特点,这首曲子也因此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下面将从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我们来看看《摇篮曲》的创作背景。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两位著名作曲家,他们的音乐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摇篮曲》是舒伯特在1826年创作的,这首歌曲的原作词是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鲁克特·伯特格,而后来勃拉姆斯在1869年也为这首歌曲写下了新的歌词。
这首歌曲以婴儿的摇篮曲为主题,通过音乐表达了对婴儿的温柔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我们来分析一下《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舒伯特的音乐风格被称为“舒伯特式”,他擅长于歌曲和钢琴曲的创作,其音乐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著称。
《摇篮曲》以其简洁清新的旋律和轻盈优美的音乐语言成为了舒伯特音乐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而勃拉姆斯的音乐则更加注重旋律的发展和对位法的运用,其音乐作品更具有复杂和深刻的表现力。
勃拉姆斯在为《摇篮曲》写下新歌词的也赋予了这首歌曲更加丰富和深刻的音乐内涵。
让我们来看看《摇篮曲》的表现手法。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在这首歌曲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技巧和表现手法,使得这首歌曲同时展现出了两位作曲家不同的音乐特色。
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其清新、柔美的旋律和简洁明快的音乐语言,营造出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放松。
而勃拉姆斯的版本则更加注重对位法的运用和旋律的展开,给人一种更加庄严、深刻的感受。
两位作曲家在这首歌曲中表现出了对于儿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音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是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作品在浪漫主义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摇篮曲》作为这两位作曲家的音乐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的旋律、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和独特性。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和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两位重要音乐家各自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舒伯特的《摇篮曲》是在1816年创作的,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在1868年完成。
两者都是非常著名的音乐作品,被广泛演唱和赞赏。
舒伯特的《摇篮曲》由五声音阶构成,节奏轻快,旋律简单优美。
整首曲子音乐朴实、温柔,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舒伯特的作品一贯以简约而富有激情的风格闻名,他的《摇篮曲》延续了他的作曲特点,旋律上使人联想到一个宝宝在妈妈怀中安静入睡的情景。
通过轻柔的旋律和规整的节奏,舒伯特把一种亲切的感觉传递给听众,使人感受到温馨和安宁。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更注重情绪的表达和声乐技巧的展示。
他的作品更为复杂,旋律变化多样,以及情感的变化也更为丰富。
勃拉姆斯的作品常常具有深情和内省的性格,而他的《摇篮曲》也不例外。
勃拉姆斯将旋律和伴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声乐部分的运用,展示了他丰富的和声技巧。
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宿命感,给人一种无奈和哀伤之感。
虽然两者的《摇篮曲》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儿童摇篮曲的形式,用音乐去表达对婴儿的爱和关怀。
无论是舒伯特的温柔和谐还是勃拉姆斯的丰富情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另一个层面上,《摇篮曲》也体现了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对音乐的个人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舒伯特注重音乐的情绪和旋律的传达,他的作品富有温情和人文关怀,而勃拉姆斯则更注重和声和结构的处理,他的作品具有更深的思考和情感的探索。
《摇篮曲》是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两者各自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示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的天赋。
无论是舒伯特的温柔与勃拉姆斯的深情,它们都通过音乐给人以安慰和感动,成为了两位音乐家不朽的艺术遗产。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一首古老的歌曲类型,通常用于哄婴儿入睡。
在古典音乐中,有两首特别著名的《摇篮曲》:一首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创作的,另一首是由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创作的。
这两首歌曲都成为了古典音乐的珍品,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我们将对这两首歌曲进行浅析,探讨它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舒伯特的《摇篮曲》,这首曲子是在1816年由舒伯特创作的。
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其简单、优美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而闻名。
它以A-B-A的形式构成,A 部分是优美的旋律,B部分是轻快的变奏。
整首曲子的音乐性格活泼明快,让人感到欢快和振奋。
这首曲子流畅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正是舒伯特音乐的典型特点,他擅长创作具有优美旋律和流畅节奏的音乐作品。
舒伯特的《摇篮曲》在曲调中表现出了情感丰富和叙事性。
这首曲子给人以平静、放松的感觉,好像我们正处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悠闲地漫步在星光璀璨的大地上。
整个曲子通过简单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展现了舒伯特天真烂漫、不受世俗拘束的艺术风格。
这首曲子听起来轻盈而美妙,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
改由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风格则大不相同。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创作于1868年,是一首深情浓郁的歌曲,表现出勃拉姆斯深邃而充满内涵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内涵丰富的情感而著称。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歌曲,表现了母亲对婴儿的深情关怀和无尽的爱意。
整个曲子充满了温暖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给人以温馨、安详的感觉。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结构简单而清晰,以A-B-A-Coda的形式构成。
A部分是柔和的旋律,B部分是稍微活泼的情感,Coda部分则是对主题的再次呈现。
整个曲子以其简洁而富有感情的旋律,展现了勃拉姆斯对母爱的赞美和敬意。
这首曲子在表现力上非常丰富,给人以温暖和感动。
虽然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都是以婴儿入睡为主题,但它们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力却迥然不同。
勃拉姆斯摇篮曲

弱起小节 表示妈妈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呵护
伴
前倚 音
后倚 音
以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为基础,用改变 节拍和节奏的方法创编一段新旋律。
看看是否还有摇篮曲的风格?
第一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用“啦” 音来 演唱。
第二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和老师一起来 唱谱,同学们有信心吗? 有哪些地方不容易唱准确?请同学们提出来。
歌曲简介
《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 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 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 了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将节拍的 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 事语气。
勃勃拉拉姆斯 姆斯
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作曲家,出身于汉 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 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 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 并重的作曲家。
欣赏各地的摇篮曲
《渔家摇篮曲》《意大利摇篮曲》 《土家族摇篮曲》《日本摇篮曲》 《印度摇篮曲》《黑妈妈摇篮曲》
请同学们再听三首乐曲,其中有一首是摇篮曲,看谁
歌 能听出哪首是摇篮妈曲?妈的吻
颂 1、
2、
3、
妈
母亲
妈
烛光里的妈妈
的
歌
曲
跪羊图
鲁冰花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母爱是一种巨大 的火焰。
——罗曼罗兰
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节奏、Fra bibliotek度、力度怎样? 这首歌曲适合谁在什么情况下演唱。
旋律:柔美抒情 坚定有力 速度:较慢 稍快 力度:强 较弱 情绪:温柔 欢快 亲切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所 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 音乐体裁。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勃拉姆斯曲)》(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勃拉姆斯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优美旋律和宁静的节奏,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摇篮曲的特点,能够描述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
2.学会演唱《摇篮曲》,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摇篮曲》,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摇篮曲的宁静氛围,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摇篮曲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这首歌曲的特点。
2.学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他们的演唱效果。
5.欣赏与讨论:播放其他版本的摇篮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摇篮曲(勃拉姆斯曲)1.歌曲特点:优美旋律,宁静节奏2.声乐技巧:呼吸、音准、节奏3.音乐表现力:柔和、温馨、关爱4.团队协作:分组练习、课堂展示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摇篮曲》的准确度、流畅度、表现力。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1. 引言1.1 介绍《摇篮曲》《摇篮曲》是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类艺术歌曲,它们通常用来哄婴儿入睡或者作为睡前的安慰曲。
这类歌曲的特点是简单优美的旋律以及温暖舒缓的情感表达,常常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分别创作了自己的《摇篮曲》,展现了他们作为作曲家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其柔和的旋律和温暖的情感而闻名,他通过简单而又深情的旋律,将母亲温柔的爱和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更加注重音乐结构和复调的运用,给人以更加丰富而深邃的感受。
两位作曲家通过各自的风格和技巧创作了这些优秀的作品,成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会详细分析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特点,并且比较两位作曲家的风格和技巧。
通过探讨《摇篮曲》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经典作品所带来的音乐魅力。
愿这些优美的旋律能够陪伴我们,带来安宁与温暖。
1.2 谈论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重要性舒伯特和勃拉姆斯都是19世纪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们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父”,他在歌曲领域的贡献不可估量。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旋律之美,深受当时的听众和后世音乐家的喜爱和赞赏。
勃拉姆斯则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不仅在交响曲、室内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有着突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音乐性,展现出他卓越的作曲才华和对音乐的热爱。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都是音乐史上的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在后世也持续被演绎和赞赏。
他们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乐语言,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2. 正文2.1 舒伯特的《摇篮曲》特点弗朗茨·舒伯特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之一,他的《摇篮曲》是他创作的许多精美作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所 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 音乐体裁。
音乐形象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 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6/8拍、 3/4拍是摇篮曲中最常见的节拍。曲调平静、 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 和希望。
歌 曲 简 介
《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 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 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 勾画了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将 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 徐缓的叙事语气。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怎样? 柔美抒情 坚定有力 速度:较慢 稍快 力度:强 情绪:温柔 较弱 欢快 亲切
六十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这 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l897年4月3 日他在维也纳逝世。
这首《摇篮曲》是几段体?演唱时我们怎样表 现音乐情感?
弱起小节
表示妈妈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呵护
伴
前倚 音
后倚 音
以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为基础,用改变 节拍和节奏的方法创编一段新旋律。
看看是否还有摇篮曲的风格?
第一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用“啦” 音来 演唱。 第二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和老师一起来 唱谱,同学们有信心吗? 有哪些地方不容易唱准确?请同学们提出来。
欣赏各地的摇篮曲
《渔家摇篮曲》《意大利摇篮曲》
《土家族摇篮曲》《日本摇篮曲》
《印度摇篮曲》《黑妈妈摇篮曲》
请同学们再听三首乐曲,其中有一首是摇篮曲,看谁 能听出哪首是摇篮曲? 妈妈的吻 1、 2、 3、
歌 颂 妈 妈 的 歌 曲
母亲
烛光里的妈妈 跪羊图 鲁冰花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母爱是一种巨大 的火焰。 ——罗曼罗兰
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作曲家,出身于汉 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 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 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 并重的作曲家。
作品既有古典式的庄严和稳重,又有浪漫 式的热情和奔放。擅长描写大自然的景色, 善于吸取民间音乐素材。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
就其历史功绩而言,在德国音乐史中,与巴 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