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1、沥青砼上面层主要技术指标和施工质量要求(1)主要技术指标○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中稳定度大于6KN,流值为20~50(0.1㎜),饱和度75~85%,空隙率在3~4.5%之间,残留稳定度大于85%。

○2混合料抽提后筛分结果0.075㎜、≤4.75㎜和≥9.5㎜的颗粒与设计标准级配的允许误差分别为±2%、±4%和±5%。

抽提后的油石比与最佳油石比的允许偏差为-0.1~+0.2%。

○3路面压实度马氏密度不小于98%,路面现场空隙率在3.5~6%之间。

○4中面层平整度用连续平整度仪检测每100m标准差不大于0.8㎜。

(2)施工质量要求○1施工中各种温度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

○2混合料拌和后色泽要求均匀一致,无花白料和马蹄脂结团现象,现场摊铺后在全宽范围内要求均匀一致不离析,无油斑及光面现象。

用改进型渗水仪检测渗水系数不大于50ml/min。

○3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用红外温度探测器检测的温度差不超过200C,构造深度0.8~1.2mm。

(3)原材料质量要求○1沥青上面层采用优质国产SBS改性沥青,沥青整套性能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我部工地试验室对每车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必须满足针入度50-80(0.1㎜,250C、100g、5s), 延度≥30㎝(5cm/min、50C),软化点(环球法) ≥600C。

○2粗集料粗集料我部选用镇江茅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玄武岩,要求视密度>2.60g/cm3,吸水率不大于2.5%,掺加抗剥落剂后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分1#、2#料。

我部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除对进场粗集料的常规指标按500T检测一次外,对其他非常规指标,如坚固性按市高指要求频率送有资质单位检测。

○3细集料细集料我部也是选用镇江茅迪实业有限公司方山轧石厂0生产的玄武岩,要求视密度>2.60g/cm3,砂当量≥60%,小于0.075mm颗粒质量百分率≤12.5%,对进场细集料的常规指标按200T检测一次,并搭逢遮盖,以防淋雨。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完善,都客观带动道路建设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国内现阶段的城市道路建设中,SBS改性沥青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且因其综合性能较为优越而得到道路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欢迎。

在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控制一定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并且保证各具体施工环节的工艺和技术均能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

一、SMA沥青混合科的优点SMA(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的出现,为很好的解决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及抗滑与渗水性能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表明,SMA沥青混合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SMA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断级配,可以抵抗较大的塑性和剪切变形,承受重载交通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扛车辙能力;(2)SMA混合料的集料之间填充了相对数量的沥青玛蹄脂,它具有较好的粘结作用,其柔性和韧性使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低温变形能力;(3)SMA混合料的空隙率很小,几乎不透水,玛蹄脂与集料的粘结力好,可以大大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4)SMA组集料含量高,且要求石料坚硬、粗糙、耐磨,路面压实后表面形成较大孔隙,使抗滑性能明显提高;(5)SMA混合料内部被玛蹄脂充分填充,且沥青膜较厚,空隙率又小,沥青与空气的接触少,故混合料的耐老性能较好;(6)SMA结构可以减少维修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

二、SMA的施工工艺(一)施工前的準备工作(1)经常检查集料规格、品种、扁平细长颗粒、含泥量、含水量、风化石含量等。

如果外观检查认为颗粒组成不正常,则进行必要的筛分试验。

(2)经常检查矿粉的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团结块和明显的粗颗粒。

(3)进场材料要按规范进行检验,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退场。

堆料场要进行场地硬化,避免将堆料场的土混入碎石中。

不同规格的料堆间设置隔离墙,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在一起。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集 料 的 质量 。 2 、 细 集 料
筛 分试 验 ,检查 油石 比 、矿 料 级配 和沥 青 混凝 土 的物理 力 学性 能 。
油 石 比与 设 计 值 的 允 许 偏 差 ± 0. %, 采 用 抽 提 法 检 测 沥 青 用 量 , 3 应采用 下述两种 方法予 以校 核:一是 由工地试验 室检查每 天的沥青用
低 于 1 。 5℃ 5
6、运 料途 中运料 车不得 随意 停驶 ,尽量匀 速行进 ,避免突然 加
速和急刹车 。
7、用 温度 计检测 沥青混合料 的 出厂 温度和 运 到现场 的温度 ,不 符 合要 求 不 得使 用 。 8、在摊铺 现场应 凭运料单 收料 ,并检 查沥 青混合 料的质 量 ,检 查混 合料 的颜 色是否 一致 ,有无 花 白料 ,有无 结 团或严 重离析现象 , 温度 是否在容 许 的范 围内。如混合料 的温度过 高或过低 ,应该废弃不 用 , 已结块 或 已遭 雨淋 的混合 料也 应废 弃 不用 。
碾压终 了的表面温 度不低于 9 0℃ 。
六 、SB S改性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 处理 下承 层 ,下承 层 的清扫 、修 补 、处 理是 一项 极 其重 要 的工作 ,必须予 以重 视 。该项工 作应 在摊 铺前 1天完 成 ,并验收 确
认 。具体要求如 下: 1) 彻 底 清 扫 、冲 洗 下 承 层 的 污 染 物 ,砂 浆 和 其 它 浮 渣 应 用 钢 刷 擦清 。
砂 :采 用 河 砂 , 要求 洁净 、干 燥 、无 风 化 杂 质 。 同 时工 地 质 检 室 重 点抽检 砂 的含泥 量 ,含 泥量 超 标 的坚 决废 弃 。 3、填料 ( 粉 ) 矿 :采用 石 灰 岩加 工 而得 ,矿 粉应 干 燥 、洁净 , 不得将 拌和 站 回收的粉尘 作为矿 粉使 用 。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范文1. 引言改性沥青路面是一种以SBS(顺丁烯-苯乙烯-顺丁烯)为改性剂的沥青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能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材料选取、施工工艺和施工监督等方面阐述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2. 材料选取2.1 沥青选择优质的改性沥青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路面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改性沥青牌号,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验收。

2.2 矿料矿料是改性沥青路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应选用质量稳定、粒形良好的石料,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级和配比,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3 改性剂SBS是常用的改性剂,可以提高沥青的粘结性、柔韧性和抗剪切性能。

在选用改性剂时,应选择优质的产品,并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加入量的确定和混合均匀度的检测。

3. 施工工艺3.1 压实控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压实工艺的合理控制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

应根据改性沥青的特性和路面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确保沥青层的均匀压实和密实度的达标。

3.2 浇筑温度控制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温度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浇筑温度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应根据气温、沥青、矿料等因素,合理控制沥青的浇筑温度,避免过早结皮、过快流失或过早压实。

3.3 剪切效应控制改性沥青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剪切效应,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为了控制剪切效应,可以采用适当的剪切速度和剪切次数,避免过度剪切,保证改性沥青的性能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4. 施工监督4.1 监测指标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监测和记录相关指标,如沥青温度、压实密度、压实深度等,以评估施工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2 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特别关注沥青层的平整度、压实度、接缝质量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与SMA路面质量控制

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与SMA路面质量控制

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与SMA路面质量控制王树军摘 要:详细介绍了SBS改性沥青及SMA的施工技术要求,并详细论述了接缝处理的工艺,指出采用改性沥青及SMA 结构取代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可以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重载作用下产生的车辙、波浪等病害。

关键词:高速公路,SBS与SMA路面,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412.36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级公路建设幅度的扩大,人们对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路面的耐久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重载作用下产生车辙、推壅和波浪等病害,充分利用SMA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保持较好抗滑能力和平整度、减少噪声、提高路面能见度等优点,本工程采用改性沥青及SMA结构取代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270)的基础上,掺加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外掺3.0%SBS的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均满足改性沥青规范要求,可用SBS 改性沥青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 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形成的眼挤型密实结构混合料。

1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1.1 运输的技术要求S BS改性沥青及SMA在生产工厂装车温度必须保持在160℃以上,运到混合料拌合场的温度不应低于140℃,运输车辆须在24h 内运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把沥青泵送到沥青储存罐中。

1.2 沥青拌合场储存的技术要求SBS改性沥青及SMA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50℃左右,若温度低于所要求的储存温度,由于沥青的粘度过大,从而导致沥青罐的油管路堵塞,最后只能停产修理。

沥青热拌厂应尽量少储存沥青,做到随进随用,用时多存,不用时少存,存贮时不宜超过24h。

sbs改性沥青标准

sbs改性沥青标准

sbs改性沥青标准SBS改性沥青标准。

SBS改性沥青是一种在沥青中加入聚合物的改性材料,它可以显著提高沥青的性能,使其在低温下具有更好的弹性和粘附性,同时在高温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SBS改性沥青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SBS改性沥青的质量,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首先,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应符合国家标准《SBS改性沥青》(GB/T 18423-2001)的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同时,生产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控制,确保SBS改性沥青的质量稳定可靠。

其次,SBS改性沥青在道路施工中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国家标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规范》(JTG F40-2004)中对SBS改性沥青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其质量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内容。

施工单位在使用SBS改性沥青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要求,从而保证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另外,SBS改性沥青的质量监督也是保证其标准化应用的重要环节。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SBS改性沥青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保障SBS改性沥青的质量稳定可靠。

总之,SBS改性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道路材料,在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施工,加强质量监督,推动SBS改性沥青的标准化应用,为道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及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及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摘要:SBS改性沥青的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都会对其生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影响SBS改性沥青生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对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够为全面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SBS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基质沥青前言SBS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SBS改性剂,采用合理方式使得改性剂均匀分散在基质沥青当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进而获得的SBS混合材料,在经过对这些混合料进行改性处理之后,最终得到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具备比传统沥青材料更好的耐高温、耐低温、稳定性等优越性能,在诸多行业领域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

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会对SBS改性沥青生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才能确保SBS改性沥青生产的较高质量。

一、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一)基质沥青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基质沥青会对其生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不同的基质沥青在成分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进而导致获得的SBS改性沥青质量的较大差异性。

目前,在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对基质沥青质量有着较高要求。

生产不同类型的SBS改性沥青对于基质沥青的选择有着相应的要求。

基质沥青会对SBS改性沥青针入度方式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生产质量。

但是在实际上,基质沥青的选择并不需要完全按照针入度要求进行选择,一些类型的油渣也能够代替基质沥青进行使用,但是在选择沥青作为基质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

(二)SBS改性剂若是SBS改性剂发生改变也会对SBS改性沥青性质造成较大影响。

在生产SBS改性沥青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颗粒物,颗粒物悬浮在材料中,需要添加一定量改性剂,改变材料的软化点。

通常来说,将改性剂的加入量控制在4.2%~4.6%之间,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延度。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指标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指标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指标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屋面、地下室、隧道等场所的防水工程。

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耐候性能和施工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受水的侵蚀。

下面将详细介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指标。

1.材料指标(1)聚酯纤维基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基材采用聚酯纤维,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破裂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

(2)SBS改性沥青胶粘剂:SBS改性沥青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沥青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防水卷材的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

(3)表面涂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表面涂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如陶瓷瓦颗粒、矿物颗粒等,用于增加其耐候性和防紫外线性能。

2.技术指标(1)厚度: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一般在2mm-5mm之间,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和实际需求可以进行调整。

(2)重量: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重量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在3kg/m2-5kg/m2之间。

(3)抗拉强度: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是评价其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一般要求在300N/50mm以上。

(4)断裂伸长率: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断裂伸长率是其材料的延展性能和弹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在30%以上。

(5)防水性能: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其防水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6)耐候性: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耐候性是指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性能的能力,一般要求其耐候性能能够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

(7)施工性能: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性能是指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性能和方便性能,一般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粘接性。

3.质量控制(1)原材料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选择。

(2)生产工艺控制:通过完善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制备过程能够稳定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S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根据sbs改性剂的不同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性沥青生产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sbs改性剂性能改性沥青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impact of the various sbs modifier content on the modified asphalt, and explores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of modified asphalt production on that basis.
key words: sbs modifier; performance; modified asphal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交通事业也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为了适应重载交通和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公路工程开始大量应用改性沥青对其路面性能进行改善,其中sbs改性沥青应用最为广泛,其生产质量控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以山东枣临高速路面工程为依托,结合沥青厂改性沥青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sbs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改性沥青质量评价体系,为下一步更好地控制改性沥青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1 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
(1)原材料质量相对稳定
由于沥青厂每次购进的同一批次的70号基质沥青都在5000吨左右,sbs改性剂的型号和厂家不变,稳定剂为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因此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原材料质量是相对稳定的。

(2)生产工艺参数保持基本稳定
每一批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参数都是通过试生产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时间和温度。

2 sbs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改性沥青生产所用普通重交沥青为齐鲁石化东海牌70号,改性剂采用线型sbs(岳化sbs-1301-1)。

改性剂的掺量分别为改性沥青质量的2%、3%、4%、5%和6%,利用小型胶体磨对sbs改性沥青进行室内生产,其各项指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sbs掺量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试验结果
2.1 sbs掺量对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软化点是评价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性沥青软化点随着sbs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超过量后,软化点增长趋势明显放缓,甚至会出现下降。

根据表1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改性剂掺量达到5%(内掺)时,改性沥青软化点达到最大。

但是此试验并不能表明当原材料发生改变时还能有如此规律,实践表明大多数情况下,至少有一种原材料发生改变时,改性沥青达到软化点峰值时,sbs的掺量都是在变化的,这主要与基质沥青和改性剂的配伍性有关。

2.2 sbs掺量对针入度的影响
不同sbs掺量对改性沥青针入度有较明显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sbs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25℃温度下的针入度有下降趋势,在2%~5%范围内下降尤为明显。

2.3 sbs掺量对5℃延度的影响
5℃的延度是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中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的强弱,同时也是沥青自我修复能力的一种表现。

由表1可以看出,改性沥青5℃延度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有较大的提高,这表明sbs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展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4 sbs掺量对135℃动力粘度的影响
粘度是沥青的力学指标,粘度的大小反映沥青抵抗流动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规范要求135℃粘度不大于3pa·s)粘度越大,沥青路面高温性能就越好。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sbs掺量的增加,135℃粘度程单调增加的趋势。

3 sbs改性沥青质量控制对策
根据业主要求,sbs改性沥青改性剂掺量为内掺5%,所以改性沥青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上主要控制sbs改性剂的掺量,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快速方便地检测出改性沥青中sbs 掺量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过程控制和指标控制来进行质量监督。

3.1 改性沥青的试生产
每一批改性沥青在正式批量生产前都要用生产设备进行试生
产,如果送检结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以试生产所控制的工艺参数作为批量生产时的控制参数,并保持稳定。

试生产是以后批量生产的基础,所以要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各个生产过程的准确性。

3.2 sbs改性剂掺量的判断
由于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日常监测不可能每次都进行全套指标的试验,根据本文对sbs掺量与改性沥青主要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考虑利用改性沥青某一个或几个指标对sbs的掺量进行判断。

对照sbs改性沥青的送检结果,如果指标出现较大波动,说明改性沥青质量可能有问题,在排除生产工艺过程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对照sbs 掺量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判断改性剂是否少加。

仅靠软化点大小是否可以判断sbs的掺量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根据实践,如果加入的改性剂只是单一的sbs,用软化点来判断sbs 的掺量是可行的。

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沥青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加入了另一种改性剂,用来提高改性沥青的某项指标,但是往往在提高了某项指标的同时降低了其他一项或几项指标。

因此单靠软化点来判断sbs的掺量是不够的。

实践证明:根据软化点和5℃延度对sbs掺量进行判断是比较可靠的。

这主要是因为软化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沥青的高温性能,而5℃的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沥青的低温性能,目前还很少有比sbs改性剂更便宜,而且能够兼顾沥青的高温和低温性能的改性剂。

3.3 根据sbs改性沥青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的规律选择日常检测的频率。

sbs改性沥青的指标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长时间的热储存对指标的变化影响更大。

sbs改性沥青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完为佳,但是往往由于工地上施工条件的限制或天气的影响,导致sbs 改姓沥青需要热储存3~8天,不可避免地对沥青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日常检测结果,本文对8天内的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针入度随时间的增长有单调递增的趋势;延度随时间的增长有减小的趋势,但前三天变化比较小;软化点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前4天软化点变化不大,后期下降速度较快。

因此在控制改性沥青质量时,根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抽检频率。

表2 高温储存条件下改性沥青三大指标随时间变化情况
3.4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5℃延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对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日常数据的观测与分析,正常情况下,5℃条件下老化前延度比老化后要长大约8cm~15cm。

因此,当老化前延度大于30cm时,在工地急需沥青的情况下可以不检测老化后延度这一指标。

4 结论
(1)根据sbs掺量与改性沥青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试验结果判断sbs掺量是否有较大出入。

(2)仅靠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来判断sbs的掺量是不够全面的,必须结合低温延度试验进行综合判断。

(3)根据sbs改性沥青指标随时间变化规律选择检测频率;当老化前低温延度大于30cm时,在工地急需沥青的情况下可以不检测老化后的低温延度。

(4)实践证明利用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3]施戈等。

胶体磨法生产sbs改性沥青产品质量变化分析及控制[j]。

石油沥青,2006.6:25-27
[4]黄卫东等。

sbs改性沥青的混合原理与过程[j]。

同济大学学报,2002,30(2);189-19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