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煤南运”大通道开建,带来新商机
浅谈我国北煤南运的现状

浅谈我国北煤南运的现状摘要:中国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
北煤南运是为了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探明保有储量5501亿多吨,占全国煤炭探明保有储量的55%,是我国煤炭重要的产区和煤炭供应及出口基地。
文中论述了北煤南运意义、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北煤南运主通道“三西”煤炭外运通道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最重要通道,由铁路、公路、海运、内河等几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
北路外运通道仍然是“三西”煤炭基地煤炭外运的主通道。
JbJ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我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中,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和宁东等7个在“三西”地区。
“三西”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调出区,所生产的煤炭除了本地区消费外,约有2/3供应各个缺煤省(区、市),预计2007年“三西”煤炭调出量约8亿吨。
“三西”煤炭外运通道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最重要通道,由铁路、公路、海运、内河等几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铁路运输由北、中、南三大通路组成;海运下水主要港口为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港口,接卸港主要为华东、中南沿海各港口;长江、徐州—南京大运河也承担了相当数量的煤炭下水运输任务。
一、北煤南运的意义虽然近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赶不上需求增长,煤炭运输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
目前,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集中在两条通道,即大秦线(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港)和朔黄线(山西神池-河北黄骅港)。
朔黄线终端黄骅港吃水较浅,仅能容纳3万吨级轮船,且港口航道上淤泥侵扰严重,进一步扩能存在困难。
另一条通道大秦线今年经过扩能改造之后,运力将增至2亿吨,然而与之相连的秦皇岛港装运能力已达1.5亿吨,进一步扩展接卸能力的空间有限。
按照规划,未来大秦铁路运输能力将增至4亿吨,秦皇岛港将难承其重。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下限时训练37 资源的跨区

课下限时训练(三十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2018·汉中模拟)下图示意中亚通向中国的输气管线。
据此完成1~2题。
1.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以从中亚进口()A.棉纤维、原油B.机械设备、丝织品C.货运车辆、钢材D.电器、电子产品2.中亚天然气资源的调入,对我国的影响有()A.电子工业升级换代B.入境务工人员明显增加C.提升我国能源安全D.根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解析:1.A 2.C第1题,中亚位于内陆地区,盛产棉花,且油气资源丰富,故我国可从中亚进口棉纤维、原油。
相对中亚,我国机械设备、货运车辆、钢材、电器、电子产品等水平较高,不需要从中亚进口;丝织品多盛产在我国南方,中亚基本没有。
第2题,天然气的调入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
(2018·泰安模拟)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完成3~4题。
3A.新兴铸管B.申能股份C.华菱管线D.宝钢股份4.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A.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B.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C.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D.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解析:3.C 4.A第3题,由表可知上市公司的受益等于每股收益乘以流通股本,通过计算可知收益最高的是华菱管线:450 000×0.268 2=120 690元,故选项C正确。
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输送产品是天然气,主要输送方式是管道运输;由表格可知收益较高的公司如华菱管线等,它们多属于钢铁、石化等行业,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所以排除选项B、C、D,故选项A正确。
(2018·荆门调研)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荆门、荆州,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千米。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二节第2课时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第2课时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二)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1.西电东送(1)概念: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2)三大通道通道详情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① 水电资源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② 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广东中部通道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③ 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和④ 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⑤ 京津唐地区温馨提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由火电和水电两种构成(以火电为主);中部通道由水电构成;南部通道由火电和水电两种构成(以水电为主)。
南部通道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这样的好处是火电可以弥补水力发电受水量季节变化影响,发电不稳定的缺点。
概念辨析坑口电站坑口电站就是指建设在煤矿矿区附近的燃煤火电厂,这样只需要建设输变电线路就可以方便地将能源输出,改变了以往需要靠各种交通方式来输出原煤等矿物的方式,降低了成本和能耗,也减少了运输途中的损耗。
优点:可以节约煤炭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缺点:建设坑口电站会导致煤矿附近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如果当地水资源不足,可能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张问题。
2.北煤南运(1)概念:指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主要是运往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2)原因: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集中于⑥ 北方 ,山西、陕西、⑦ 内蒙古 尤为丰富。
⑧ 华东、华南 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明显不足。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区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资源调出区 将⑨ 资源优势 转变为⑩ 产业优势 和⑪经济效益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资源调入区 解决了当地⑫ 资源短缺 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可能引发一些⑬ 生态环境 问题沿线区不同类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因资源运输载体、管道线路、工程规模以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差异较大自我诊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课后习题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三

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杭州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辐射范围小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辐射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城市功能更全面在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签署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广州、佛山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
据此完成3~4题。
3.广州、佛山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 )①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②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水平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广州、佛山同城化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州、佛山的不足之处有(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②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③工业用水、工业用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4月,牵动7个省级行政区利益的“北煤南运”大通道有序畅通。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止于江西省吉安市,全长约1800千米。
读图,完成7~8题。
A.贵州B.东北地区C.新疆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8.“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④降低运输成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
北煤南运格局难改 煤市仍存发展机遇

北煤南运格局难改煤市仍存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减速的同时,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比重在进一步提高;很多沿海省市减少了煤炭消耗,增加了外购电的采购,促使沿海煤炭运输不再紧张,下游需求低迷,煤炭价格一降再降。
但笔者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我国政府稳增长措施的发挥作用,南方七省一市的电煤需求仍会保持一定数量;而特高压输电只对满足南方能源需求起到一个补充作用。
尽管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但去年全国产煤38.7亿吨,提供了约65%的一次能源和75%以上的电力,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地位没有发生改变。
短期内,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的国内煤运大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国内煤市仍存在发展机遇。
具体分析如下:1.进口煤影响逐渐减弱。
近年来,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煤炭出口国下水的煤炭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强势冲击国内煤炭市场,加重了国内煤市供大于求局面,对我国北方发煤港口的生产经营也产生负面影响。
今年,北方主力发煤港口空泊现象实现常态化,吞吐量同比去年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沿海地区很多电厂早已改造火电机组,适合燃用进口煤种,形成了运输定势。
但是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控制进口措施以及国内煤炭价格的大幅下降,“三西”发煤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贸易商进口煤炭的积极性逐渐减弱,进口煤炭数量出现下降态势。
前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积极开展救市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煤炭进口的措施,缓解国内煤市供大于求压力;尤其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出台《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其中,对商品煤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包括对汞,砷,磷,氯,氟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提出要求,对低质煤的利用进行特别规定;且检测周期偏长,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进口煤采取直接退回措施。
随着控制低质煤炭进口措施的落实和执行,煤炭进口量出现减少态势。
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和执行后,我国将继续限制低质煤炭的进口,预计今年进口煤炭会减少7000万吨左右。
进口煤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将进一步降低,进口煤对北方运煤港口正常运输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南方沿海电厂逐渐加大北方港口煤炭的采购数量,促使国内煤炭交易量增加,沿海煤炭市场更加活跃。
北煤南运的现状与未来

北煤南运的现在和未来2007-12-14 15:30本网市场观察员:乌金我国煤炭资源和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西部地区,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和能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存在“西煤东调”、“北煤南运”和“铁海联运”的运输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海运以其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保障北煤南运畅通,实现煤矿、铁路、港口、用户四方协调发展,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华北四港煤炭运输情况一、北煤南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两者的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2%;沿海、沿江是华东、华南煤炭运输的主要通道,水路运输承担了华南地区调进煤炭的90%,承担了华东地区调进煤炭的70%;由于“三西”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易于开采,国家在九十年代修建了大秦和朔黄两条运煤铁路大通道,形成了与之配套的秦皇岛、天津、黄骅、京唐等华北四大主力煤炭输出港,在南北向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煤炭的铁水联运优势逐步展现出来;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电力、冶金、建材以及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煤炭出口的增加,煤炭一次下水量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沿海11个装煤港即:秦皇岛、天津、黄骅、京唐、青岛、日照、连云港、锦州、营口、龙口、防城,2006年,累计发运煤炭亿吨,同比增长3309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三西”煤炭主要下水港:华北地区秦皇岛港、天津港、京唐港、黄骅港累计发运煤炭亿吨,占煤炭发运总量的88%,其规模和数量占绝对优势,2007年,北方港口煤炭发运量将增加5000万吨,未来几年,北方四港煤炭运输仍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二、关于煤炭需求的分析1、煤炭用户对煤炭内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用户要求对煤种进行单堆单放势在必行;装煤港口应搞好与用户的协调合作,在按煤炭品种单堆单放的基础上,争取实现按用户所需煤种单堆单放,以保证质量,吸引客户;如:秦皇岛港与国电集团、浙能富兴等用户密切合作,并签署场地、泊位出租协议,利用煤四期扩容工程和煤五期的泊位和堆场垛位,专门装卸和堆存这些用户的煤炭;双方共同开发煤炭运输市场,提高中转效率,实现互利共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又如:天津港、京唐港也分别与中煤、同煤、华能、神华合作建设、经营煤码头,实现单堆单走;2、煤炭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的发展速度,电力、冶金等煤炭主要需求行业也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一五”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不减,对能源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煤炭运输将稳步增长;但是,2005年二季度以来,由于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逐渐见效,高耗能企业用电负荷相对减少,煤炭需求增幅减缓,煤炭运输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从长远来看,随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以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高耗能产品的过快增长继续受到抑制,社会各方面的节能效果愈益明显,能源代替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公路、铁路、内河对煤炭货源的分流,对沿海港口煤炭运输的优势将越来越受到挑战;三峡机组投产发电以及其他水电项目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的运营,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煤炭直达华东等地;都将缓解北煤南运压力;为缓解煤炭过度开采,满足能源需求,国家将继续增加煤炭进口、控制出口;也将使北方装煤港口装船压力减轻;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煤炭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3、煤炭需求增速趋缓;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增长数量保持在3000—4000万吨,由于出口煤炭逐年减少,内煤增长相对较快,内贸煤炭增长数量在4000万吨以上;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东南沿海地区煤炭调运量含当地可供煤炭、铁路直达运输和从国外进口、从北方港口调入将达到5亿吨和6亿吨;而交通部水运司有关专家预测:未来5年,沿海煤炭运量预计每年增加3000万吨左右;笔者根据以上资料估算:到2010年,北方港口煤炭发运量将从2005年的亿吨含外煤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亿吨含一定数量外煤左右;由上述分析可知,未来沿海煤炭运输将处于平缓发展态势,难以出现煤炭运输市场非常火爆的现象;三、大秦铁路与秦皇岛港配套运输存在的问题;从数字上来看,似乎大秦铁路的配套港:秦皇岛港已无法满足铁路扩能的需要,急需增加新的煤炭出海口,但实际情况是怎样呢笔者认为:从2005年开始,大秦铁路提供的运煤数字已经不单单指的是大秦线的运煤数量,应该指的是大秦三线的运煤数量即:丰沙大、北同蒲、大秦三线;大秦线大同到秦皇岛专线运输的煤炭85%左右是通过秦皇岛港转运至东南沿海地区,其余去往沿线几个电厂以及天津、京唐港;丰沙大线运输的煤炭主要运往北京、天津及河北、辽宁等地,而这些铁路线运煤数量很可能统统纳入大秦铁路运煤数量了;目前的秦皇岛港煤炭运输的存在的问题,不是铁路扩能后港口卸车系统和中转能力已无法满足铁路扩能的需要,更不是秦港装船效率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实际情况是东南沿海地区用户需求增长速度没有达到铁路扩能提出的那么大;从2004年至2009年,大秦铁路年增运能5000万吨,而今年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预计增长4000万吨其中75%从秦皇岛港中转,供给增量5000万吨对需求增量3000万吨,这是一个绝对悬殊的对比;这说明,大秦铁路运量每年递增5000万吨,一部分直接运至华中、华北、东北等地,另一部分由秦港转运至华东、华南地区;因此,并不是秦港中转能力低,而是东南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综上所述,无论是秦皇岛港扩能、曹妃甸港建设,还是大秦铁路扩能、甚至第三煤路建设,都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和用户用煤需求增长速度出发;从2006、2007年的秦港运输生产来看,秋季和冬季煤炭需求较好,到港船舶较多,而春季、夏季市场需求不好,码头空泊现象较多;秦港六、七两个主力煤炭公司先后出现过未完成月度生产任务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优质煤调进不足,以及东南沿海地区需求不好造成的;按照目前煤炭需求和铁路调进情况以及秦港煤码头的实际运输能力分析,秦港要达到满负荷运转还需2到3年,更何况秦港还将建设一系列扩容工程;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秦港运输能力能够满足铁路扩能的需要;大秦线2010年达到4个亿,笔者认为需要考虑两个问题,1.大秦铁路能否将4亿吨煤炭运到港口,直达到其它地方的煤车有多少,2.若干年后,华东华南地区煤炭需求能否增长2个亿,即使需求增长2个亿能否都用大秦线的煤;因此,新建港口和铁路一定要慎重,如果有的市场分析专家是根据有时秦港锚地待靠船偏多、有时煤炭压港这两种情况考虑大规模建设港口,并不合乎情理;这几年出现过几次秦港压船现象,主要原因如下:1.最严重的2003年11月份,大秦线部分车皮被调往东北,造成煤炭运输紧张,港口难做“无米之炊”,影响装船数量,南方用户煤炭频频告急;2.铁路大修,尤其2005年铁路多次组织“开天窗式”的大修改造,影响了货源调进;3.受大雾、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船舶到港不均衡,造成忙闲不均;4.有时煤矿安全检查,优质煤炭运不出来,而低质煤供大于求,造成船货不对口、港口压船;5.在铁路扩能的情况下,蒙西和陕北优质煤炭调进太少;6.拉煤船舶平均吨位小,加之密集到港,尤其到了夏季和冬季用煤高峰,造成锚地压船,短时间内装不出去;而2005年煤炭多次压港,场存偏高,主要原因不是用户需要煤、港口运不出去,而是市场需求不好、下水不畅,再加上铁路突击运输造成的;对秦港来说,锚地待锚船舶在20—30艘应属于正常状态,因天气影响连续多天超过30艘达到40艘也说得过去;大家想:若是受天气因素和煤炭资源紧张等因素影响,造成船舶压港,即使北方沿海地区建再多的煤码头,也没有用,船照样装不出去;因此,用户应考虑在东南沿海有条件的地域建设大型卸船码头和中转储备中心来缓解季节性缺煤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一些西方国家码头占用率在50%属正常,可以做到来船就可以靠,而且夜里是休息时间、码头不作业;但在我国,情况完全不一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底子薄,在能够保障港口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应该提高码头利用率,达到或基本达到满负荷作业,泊位利用率应在70%左右,锚地有一些抛锚待靠船舶很正常;一般应做到泊位一走一进,船舶衔接顺畅;若码头泊位长时间闲置、晒太阳,会造成生产任务大量亏欠,港口职工收入、企业利润将受到影响,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四、运煤港口的建设问题1、港口建设应稳中求发展;目前曹妃甸港区、秦皇岛港的建设和增容主要是在按大秦线扩能计划实施的;笔者认为:港口建设不应单纯只考虑铁路扩能因素,还要综合考虑,比如:沿线矿站发运能力、用户需求增长情况、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等;目前来看,北方几大运煤港口运输能力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即可,在夏季和冬季用煤高峰允许有一定的压船现象、但基本能满足用户需要,达到码头满负荷作业,不会造成东南沿海电厂停机等煤、拉闸限电的事情发生,而在用煤淡季,码头靠船相对宽松,港口完成任务数量比用煤高峰时低一些;同时,还要将煤炭出口情况、铁路扩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建港可以保持适度的超前性,但也要慎重,避免建设大量煤码头后,出现大家都吃不饱、没活干的现象,造成港口资源的浪费;2、铁路扩能带来的启示;大秦铁路2002年完成煤炭运量亿吨,2003年完成亿吨,2004年亿吨,2005年亿吨,2006年实现了亿吨目标,2007年预计完成亿吨;最近4年,大秦铁路运煤以年均5000万吨速度递增;然而,按照配套港口:秦皇岛港及沿线华北地区电厂的煤炭需求增速来估算,大秦铁路实际运量应该达不到以上数字,估计以上数字应该指的是:大秦三线的运量,即:丰沙大、北同蒲、大秦三条铁路干线;笔者计算:2006年所谓大秦铁路提出的完成亿吨煤炭运量应该有亿吨左右由大秦电气化铁路即:大同到秦皇岛运煤专线承担,运往秦皇岛港六、七、九公司及华北地区沿线电厂,一小部分运往秦港二公司和京唐、天津两港,其余1亿吨煤炭应该由其他二条铁路,以直达运输的形式运往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地用户;3、目前的港口建设计划足以满足用煤需求;运煤港口方面,神华集团在天津港投资建设能力3500万吨的煤码头,京唐港与中煤、同煤合作建设能力为3000万吨的码头,两项工程已经或即将投产;秦皇岛港准备建设一系列扩容工程,到2010年,秦港煤炭设计能力将由亿增加到亿吨,实际运行水平将达到亿吨;而正在建设的唐山港曹妃甸煤码头,计划分三期建设,正在建设的一、二期工程煤炭通过能力为一亿吨,三期工程为一亿吨;加上主运神华煤炭的黄骅港的扩能建设将由目前的6500万吨运输能力提高到2010年的一亿吨,2015年将达到亿吨;到2010年,以上港口煤炭通过能力将达到亿吨,到2015年,华北四港秦、天、黄、唐煤炭通过能力总共将达到亿吨,比目前增加亿吨;再加上北方其它9个装煤港的正常运转,若干年后,北方港口装船能力肯定要高于煤炭实际需求;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不断显现、煤炭需求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建议先上马通过能力为一亿吨的曹妃甸一、二期工程,到2010年以后,再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上三期工程为妥,避免同质竞争和港口资源的浪费;五、关于运煤铁路的建设问题1、适度调整铁路运费,降低用户购煤成本;由于个别大型运煤干线根据国家政策,实行不同于统一运价的特殊运价,运价偏高,不利于开展灵活的市场竞争;建议在运价方面采取一些优惠程度,即:对中转量大的煤炭企业在铁路运费上优惠一些,以达到为用户降低成本,提高煤炭企业运输煤炭的积极性,增强铁路竞争能力的目的;2、选择支线建设还是“第三煤路”;目前,神朔黄线运输能力为6800万吨/年,远期可达1亿吨;铁道部所辖的大秦铁路也正在通过电气化和信号改造、开行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大列等方法进行扩能建设,2006年大秦铁路实际运煤亿吨,今后每年增加5000万吨,在2010年之前,将大秦铁路运输能力提高到4个亿;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煤路是否应缓建,以第一、二条通道的扩能和支线建设来替代第三煤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在铁路大秦线和神朔黄线运输能力仍富裕、有发展余地的情况下,建议缓建第三煤路为好,这样,即可节省资金,也可避免港口与港口,铁路与铁路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笔者认为:应充分挖掘第一、二条西煤东运铁路的运输潜力,搞好扩能改造,并建设与之配套的铁路支线,这样做,投资省、见效快;大秦线起点为大同,神朔黄线起点为神府、东胜,要想加快内蒙地区的乌海、伊盟、准格尔、鄂尔多斯以及陕西地区榆林等地优质煤炭的外运数量,可以采取路、矿、电三方合作控股、共同投资,修建铁路支线的办法,将铁路从以上几个大型产煤区修至大秦线或神朔黄线上,形成“多点对两线”,通过多条铁路支线的建设使这些新型煤炭基地与大秦线、神朔黄线相连,从而加快优质煤炭的外运数量;这样也比新建千余公里的铁路专线更能节省资金,同时还可以发挥大秦线、神朔黄线运输能力以及秦皇岛、黄骅港的装卸潜力;目前,内蒙西南部大型煤炭基地与大秦线、神朔黄线连接或间接连接的地方铁路,如:大准线大同到准格尔、准东线准格尔到东胜铁路,就是建设支线,有效发挥第一、二条通道作用的典型例子;目前,正在建设的能够连接第一、二条通道的支线还有:准格尔—朔州、包头—神木复线、包头—大同电气化改造、呼和浩特—准格尔合资铁路、乌海—东胜、集宁—张家口电气化铁路等,在建设铁路支线的同时还要加快大秦、神朔黄两条主干线的扩能以及秦皇岛港煤码头、唐山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的建设;双管齐下,就可以起到“新运煤大通道”所能发挥的作用;另外,新建运煤专线存在着几个问题,1、投资过大,建一条新铁路,等于再建一条比大秦线还长的电气化铁路,费用昂贵,耗资会超过200亿元;2、花费时间相对长,比建大秦线、神朔黄线的铁路支线花费时间要长得多;3、即使建设完成新的运煤干线后,为提高运煤数量,增加货源供给能力,仍需要建设它的一系列配套支线,形成“多点对一线”,与现有的大秦线、神朔黄线建设支线是一个道理;4、与大秦线、神朔黄线的扩能增量发生矛盾;即使新干线能够如期建成,等到完工时,煤炭运输可能已经不很紧张这一点,从这两年的运输压力趋缓就可以看出;到那时,铁路与铁路之间、港口与港口之间对货源和用户的竞争会日趋白热化;六、关于增加煤炭货源腹地的思考无论是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还是铁路、港口运煤所需,煤炭供给腹地能否满足用煤需要都很重要,在传统的煤炭货源腹地—山西北部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应搞好大秦线的延伸工作,提高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优质煤炭的外运能力;路港双方应搞好协调发展,依靠大准线等与大秦线接轨的地方铁路线或新建铁路支线,延伸货源腹地至内蒙古西部和陕西北部、宁夏的大型煤田,并加大路网运输密度,多运优质货源;内蒙西部和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如:鄂尔多斯、准格尔、伊盟、乌海、东胜、神府、榆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质好硫低、容易开采、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秦皇岛、唐山等华北主力运煤港应密切与铁路和煤炭企业联系,实现互利互惠,货源腹地应以实力较为雄厚的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以及山西同煤集团、平朔煤矿为主,以大同地方、朔州、忻州、河北阳原、张家口、开滦煤矿为辅;同时,沿线发煤矿站应积极改造装车站台,提高装车能力和效率,适应万吨和二万吨列车的开行;大型煤田煤炭产量高、资源丰富,能够更好的发挥铁路运力增加的优势;七、关于在东南沿海有关地域加快建设大型煤炭中转基地的思考为加快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均向大型化、深水化发展,北方港口煤炭装船泊位一般在—10万吨级之间,以秦皇岛为例,与大秦铁路相配套的煤三、四期码头共拥有万吨级泊位四个、5万吨级泊位一个、十万吨级泊位两个,而刚刚投产的煤五期码头吨位更大,共拥有:十五万吨级泊位一个,十万吨级泊位一个,五万吨级泊位二个,几乎全为大型泊位,已经投产的天津新煤码头以及即将投产的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一期码头吨位也在5-15万吨之间;而华东华南地区火电厂除北仑、妈湾、黄埔等地具备6万吨煤船的靠泊能力外,煤炭接卸码头吨级普遍偏小,尤其江苏长江下游港口、上海等地煤船吨位小1-2万,在北方港口走靠船等辅助时间占用过长,造成北方港口煤炭周转慢、易压港,北煤南运效率降低;特别是在用煤旺季,大量2万吨级小船象“蚂蚁搬家”一样往返于秦皇岛和东南沿海之间;求解中国煤炭运输瓶颈之惑,需要提升交通综合协调发展能力,通道建设是煤炭供应链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沿海火电厂应改造煤炭场地,扩大堆存面积,提高库存能力,以备夏季和冬季用煤高峰时以及受台风、大雾等天气影响,南北航线暂时中断时,来缓解燃“煤”之急,大型火电厂、燃料公司的堆存能力最好在20天以上用量为好;目前国家在东南沿海有条件的地域和港口,如:江苏太仓港、浙江舟山港、广州西基港、福建福州等地建设大型煤炭卸货码头和中转配送基地,建成后,应更好的发挥这些基地的作用,使其成为煤炭储存分拨中心或物流配煤中心,尽早投入使用;利用这些储煤基地,既可以提高南方煤炭库存能力,还可以利用这些基地,在淡季储煤、旺季输煤,用5-10万吨级船舶从北方港口运煤至配送基地,再用1—2万吨级小型船舶装运配好的煤炭转运至华东、华南各电厂或冶金等其它用户,从根本上解决电煤输出与输入港之间的设施不匹配的问题,实现北方港口输煤数量向均衡性发展,减少因季节原因造成煤运忙闲不均的现象;八、合作经营煤炭输出码头和建设煤炭交易市场问题;为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国有大型煤矿纷纷实施大集团战略,积极整合煤炭资源,而电力体制改革和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深入,对煤炭供应、消费、运输、成本控制等也将带来冲击,因此,如何应对煤炭企业整合后的港口堆存和运输问题,如何应对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煤采购方式的变化以及给电煤价格带来的压力,以及如何适应铁路改革给煤炭生产运输带来的机遇和变革,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笔者认为:在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局部偏紧的情况下,大型煤炭输出港可以吸纳大的煤炭企业、铁路部门、耗煤大户结为战略联盟,通过开展沿海煤炭准班轮运输、港铁贸合署办公等方式,建成供运需一体化的新型合作关系,不但可以提高煤炭运输效率,还能构成紧密的煤炭物流运输链;大的电力燃料公司还可以与大煤矿、装煤港共同合资建设铁路支线,以延伸大秦线货源腹地,或与北方沿海港合作建设、经营专业化输煤码头,形成资本融合、强强联合,走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我国煤炭生产、流通、消费各方需要一个经常的、适当的、公正合理的交易环境和交易场所,及时协调供需关系,维护买卖双方自身的利益;改革煤炭订货方式已经成为煤炭供应企业和用户企业、运输企业的迫切要求;因此,煤炭供运需各方应适应煤炭市场的新变化,自主决策、直接交易,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或以参股、控股等形式在大型运煤港所在地建立煤炭交易平台或区域性交易中心,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太原、沈阳、广州、徐州、秦皇岛已经建立煤炭交易市场,而陕西等地也正在筹备中,通过采取网上交易的形式,可以大幅度降低煤炭交易成本和信息交流成本,有利于实现煤炭产运销的全过程优化,缩短整个流通时间,保证煤炭快速周转,满足南方的电煤供应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两项重要工程只有实现煤炭资源、铁路运力、港口能力、市场需求等四方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北煤南运》

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
A.贵州 B.东北地区
C.新疆
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2.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
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问题解答——北煤南运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017 年,鄂湘赣3 省消费煤约 3 亿 t,炭量却不足 3 000 万 t,需要外省煤炭调入高达约 2.7 亿 t。随着长江中下游沿江产业的迅速发展, 2020 年鄂湘赣3 省煤炭消费总量将达 到 4.47 亿 t,煤炭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4、“汽运煤”限令将促使铁路运输需求 增加
1.运输速度慢 2.港口装卸成本高
水运
2.原料、散货能用专 用船运输 3.适合体积大超重量物品运输
3.运输的正确性、安全性差 4.易受天气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运输速度快
1.运费高
航空运输 2.适合贵重的小批量物品和生鲜食品
2.重量限制
3.包装简单
3.只限机场周围城市
管道运输
1.运输过程中损耗小2.运输量大 3.连续性好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1)

高二A 部地理 第 1页 (共10页)9/15/2016 8:25:15 AM 高二A 部地理 第 2页 (共10页)牵动7省区利益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即将动工。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千米。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 ) A .贵州 B .东北地区C .新疆D .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2.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读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天然气设施分布图,回答7~8题。
7.用管道输送天然气的优势有( )A .架设管道的成本低B .连续性好,运输效率高C .灵活性强D .受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小8.北京大幅度提高天然气设施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 .天然气资源丰富B .天然气价格低廉,可以再生C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D .来源渠道广,市场需求量大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9~10题。
9.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 B .交通便捷 C .市场需求量大D .运营成本低10.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4~1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煤南运”大通道开建,带来新商机
近日,在湖南岳阳市举行了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荆州至岳阳段公安长江大桥、岳阳洞庭湖大桥建设动员大会,此举标志着,这一纵贯我国南北、途径7省区的大能力煤炭运输通道正式开工。
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十二五”铁路规划的重点项目。
它北起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南至江西吉安市,途径陕西、山西、河南,进入煤炭资源匮乏的湖北、湖南、江西,全长约1750千米,按照国铁I级标准、双线电气化铁路标准建设,近期运量1亿吨,远期2亿吨以上。
通道按照“统一规划、分段开工、同步建成”的要求安排建设,部分区段计划在2015年建成投产。
亿矿网小编分析认为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的成功建设,将会给煤矿以及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商机和希望。
1、今年以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煤炭市场持续不景气,库存积压严重、煤企资金回转困难等问题难以解决,如果此大通道建成,将会缓解一部分煤炭的堆积压力,既调节了产煤地区的煤炭供求关系,又解决了煤炭资源匮乏地区的燃煤需求问题。
同时,蒙西华中铁路的建设开通将会极大方便煤炭的运输,减少煤炭运输成本,大大减轻相关部门的运输压力,无疑将为正处于萎靡态势的煤炭市场注入一丝阳光。
2、工程建设少不了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作为“十二五”铁路规划重点项目更是如此,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日,对于机械设备的运用相当重要,使用高效、高质量、高性能的设备更是重中之重,好的工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的建设,对于工程建设相关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好消息。
提到工程建设,需要充分关注的就是质量问题,责任心、安全意识以及技术含量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条件,但对于机械设备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也应得到重视。
电子商务网站是值得考虑的一种购买渠道,现今,有不少信誉度很好的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慧聪网、亿矿网等,这些网站汇集了大量产品信息以及供应商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做到货比三家,选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不是难题,最后进行实地考察,挑选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性能的产品就不在话下了。
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对于开发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煤炭资源,保障鄂湘赣等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沿线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相信,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的建设运营,将开启煤炭资源市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