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园区的4种发展模式

高科技园区的4种发展模式
高科技园区的4种发展模式

高科技园区的4种发展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2009-10-16 14:40:15

查看( 34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层出不穷,各国高新技术区也是各有特色,其主要发展模式有以下四种:高新技术产业地带模式、技术城模式、科学城模式和高新技术加工区模式。

1、高新技术产业地带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地带,是一种无确定边界、无事先规划、因某些优越条件而自然形成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集中区域,它是由科技工业园(或称科学园)以及大量独立的高技术小公司在地理上集聚而成的高技术集中区域,在国际上通常称之为高技术综合体。典型的有美国硅谷、128公路,加拿大北硅谷(渥太华市中心至西郊卡尔顿、卡那塔、尼比安约20公里长的地带),英国苏格兰硅谷(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两市间高速公路地带)。

高新技术产业地带地域宽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规模集结地。尽管这些产业带没有严格的计划和规划,但当地政府或其它主持机构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吸引高新技术科研与生产单位。

【案例:美国“硅谷”】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圣克拉拉县帕洛阿尔托到圣荷塞市之间,长约50公里,宽约16公里,共70余平方公里的一个谷地。1955年时硅谷有7家公司设立研究园内,发展到现在,在硅谷的高技术工厂工作的员工约有22万人。硅谷是全美知识界和科技界名流的集中地,共有9所高校,33所技工学校,100多所私立技工学校。

硅谷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但以下几个因素对硅谷的发展至关重要:

(1)良好的自然条件。旧金山湾有优越的地理条件,阳光明媚,气候舒适,有“天然空调”之称。北加州富裕的生活质量,吸引人们来到此地生活工作。

(2)活跃的社会环境。硅谷从经济、社会和组织形式来看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真正重视个人的价值。硅谷的许多人来自美国东部和西欧,他们为摆脱墨守成规的文化和官僚主义的束缚,被加州特殊机会吸引而来。

(3)人才优势。在硅谷,领导高科技企业的管理者都是既懂得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全才,也只有这样高素质的人才组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世界一流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为硅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后援。

(4)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创业与风险投资关系很大。苹果电脑公司1976年创办时,投资企业家马克库拉投资9万美元,借贷25万美元,占30%股份,从而推动了苹果电脑的发展,进而使革命性的个人电脑成为新兴产业。Adobe1982年创建时得到著名风险投资公司H&Q的支持,后者获得了百倍的利润回报;Adobe公司在成长壮大后,又与H&Q

合资成立新的风险投资公司,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创业,也得到丰厚的回报。

2、技术城模式

技术城概念来源于日本。日本“90年代技术城建设设想研究委员会”委员长石井威望先生提出,技术城是产(集成电路及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产业)、学(工科大学及民间中央研究所等研究设施)、住(建设舒适的城镇)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的地区传统、绮丽的大自然与现代文明融合为一体扎根于技术和文化的、崭新的“城镇建设”。

技术城一般由一两个母城和周围一些村镇组成。要求对产业区、教育区、住宅区、服务区及环境有全面规划。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支柱,另一方面以地方为开发主体、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充分利用原有基础,以最少投资、最佳途径来实现整个地区向高新技术新型城市的转化,为落后地区的振兴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高技术城在地域上大体是按圈层模式规划的。高技术城市本身是核心,为内圈,包括产、学、住基本功能齐全的独立生活圈;将高速公路或铁路行程为1-2.5小时的中心城市地区规划为中间圈;以飞机航程1小时左右为界作为外圈。中间圈和外圈属于日归型行动圈。因此,快速交通结构就成为高技术城市对外联系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案例:宫崎SUN高技术城市】

宫崎位于九州岛东岸,以享受阳光的恩惠美的城市称著。因而日本政府决定要把宫崎建成为S(SCLENCE 科学技术)、U(URBANITY 魅力)、N(NATURE 自然)三结合的新型高技术城市,以导入、内发型高技术产业为核心,形成分散布置的城市型产业综合体。

根据规划,宫崎SUN高技术城市用外环线与高技术环状线相联接构成一个整体,其中重点建设宫崎高技术城(母城),并以此为中心,协调各地带建设官、产、学共同研究开发中心和国际交流机能的大规模娱乐基地,构成拥有地域特性的生活社区。其中,宫崎高技术城由高科技园、大学、住宅区、公园绿地构成。高科技园以宫崎大学为依托,二者仅一路之隔,相邻布置,一条主干道把各部分联成整体,功能明确,布局简捷,使高技术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科学城模式

科学城主要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如韩国大德科学城),有助于图书、情报、计算机设施及其它科研、生活服务设施的共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和投资效益。与技术城相比,两者都是高新技术密集型城市,但科学城投资巨大,多数为官办,技术城则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地方联合企业自己建设;科学城以综合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技术城则致力于开发地区特色技术;科学城不仅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资源,还借以树立“科技大国”形象,技术城则是振兴地方产业,形成地方经济起飞的据点;科学城往往设在资源流通较快的大都市附近,而技术城则分布在全国各地。

【案例:韩国大德科学城】

1973年,韩国前总统提议,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和平衡区域发展,促进韩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力量,应在远离汉城的地方建立科学公园。于是科学技术部和建设部捐赠了位于汉城以南16.8公里处的大德(Tae-Dak)的2770万平方米的土地。

1973年12月,大德科学城总体规划完成,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和一些研究与教育设施。根据土地利用规划,至1992年大德科学城园区总面积已达27.6km2(2800公顷),其中48%的土地是研究设施,7%是居住用地,为了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剩下45%的土地是绿地。为使工作人员在园区定居,科学城规划建设5个居住小区,提供12400套住房。也在1992年底,大德科学城已发展有33各研究所,其中21个是私营企业的工业研究所。

4、高新技术加工区模式

高技术加工区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加工区,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继续与发展,可以说是第二代出口加工区。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高技术加工区是技术密集型加工特区,一般出口加工区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特区。

高技术加工区的重要趋势是不断培育研究与开发能力,向真正的科学园转化。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现在已经呈现科学园型高技术区的端倪,深圳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也是模仿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道路。

【案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台湾是继爱尔兰的香农(1959)、波多黎各的马亚圭斯(1962)和印度的坎德拉(1965)之后,世界上设置出口加工区最早、取得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到70年代初,台湾建成高雄、楠梓和台中三个出口加工区。在加工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对日、美等国投资依赖性大、原料大部分进口、劳力紧张等问题,加工区迫切需要转型。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当局一方面在原有三个加工区内淘汰一些劳动密集的投资计划,设置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设置技术密集的科学工业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建设的。

1976年,台湾当局提出筹设科学工业园区,1979年7月17日通过《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园区设于台北市西南73公里的新竹市,用地20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经逐渐从创立初期的高新技术加工区模式向真正的科学园型的高新技术区转化。目前,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有台湾“硅谷”之称。园区已开发480公顷土地,尚有100公顷土地正在开发,主要规划为工业区、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

5、高新技术区的类型

我国大多数高新科技区都是属于“高新技术加工区”,侧重市场制造,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和产出不够。目前,我国尚不存在科技城和技术城,只有诸多(大学)科技园。类似硅谷那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还大多处在“有影没形,有形没神”的发展阶段。较好的高新技术区,最多如深圳高新技术区、西安高新区、北京中关村,正在从单纯的出口加工型高新技术区,逐渐向科技工业园转型。

国家及部分省市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家及部分省市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国家 1.《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措施 (1)科技部、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纳入国家科技、教育的相关规划;加大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扶持力度,优先在相关科技计划中予以支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继续推进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2)地方科技、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国家大学科技园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指导和管理,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科技园较多的地方根据本规划,制定本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 (3)有关高等学校应加强领导,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能,在政策、资源、人力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学校科技、教育、人才、设备等资源。 (4)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国内外科技园区及相关机构合作。筹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协会,充分发挥协会或其他组织的作用,促进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鼓励多种形式举办相关研讨会和专业性论坛。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扶持政策 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3.2005年出台《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大学科技园的扶持政策(1)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将大学科技园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应的政府职能和服务延伸到大学科技园。 (2)各级地方政府应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孵化器有关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入园企业,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在财政专项资金、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学科技园及其入园企业优惠支持。 (3)科技部、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把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绩效作为对依托高等学校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4)科技部教育部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孵化服务,推动建立大学科技园战略联盟伙伴关系;有计划地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对大学科技园给予倾斜支持。

中国科技园发展模式问题探讨

中国科技园发展模式问题探讨 摘要:科技园是我国目前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它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立足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选取我国科技园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针对制约我国科技园发展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技园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发展出路 前言 科技园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而建立的院校和企业互为协作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它的出现,“一是为了解决企业和高新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为了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①说到此,需要补充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出现在20 世纪 50 年代,它是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的斯坦福研究园。 纵观世界诸国,寻其科技园发展脉络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规律,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对国际产业调整和科技创新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借世界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中国科技园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从80 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建立了多个科技园。这些科技园对我国科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①范旭.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问题探讨,华南理工大学,2006

一、中国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1. 中国科技园的产生背景 (1)社会背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全球经济的发展在科技革命的带动下,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表现,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有效整合市场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到了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而这时,科技革命已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的更加紧密,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在这个基本国策的支持下,中国科技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出现了。(2)科研背景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科技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科技同经济结合的新路子,许多大学借鉴国外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利用当地优势,结合学校的人、财、物及科技成果等条件,创办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如:1989年东北大学率先建立大学科技园。 2. 中国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1)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的引入我国,国外一些成功的科技园发展模式也随之为我国所借鉴,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园发展主要分为两级,即由国务院主导的国家级科技园和地方政府主导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政府开发、政府招商并投入运营。几乎完全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政府规划、政府投资、政府开发、政府招商、政府运营、产业扶植,最后通过政府税收完成资金的循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政府主导发展开发的科技园建园模式对后来我国科技园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2)开始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 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进入90年代,“社会资本在政府直接资本的挤压下,开始谨慎进入科技园开发领域。”①这时候大学科技圆也开始兴起,如,1999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了由科技部、教育部两位副部长为首的“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总体而言,这时期的科技园的发展开始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的科技园发展模式,整个园区的发展呈蓬勃趋势。 ①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新浪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893400334.html,/s/blog_3e496f740100st26.html

发展策略分析模式的目的(1)

发展策略分析模式的目的 本文整合了Porter的竞争策略矩阵、企业价值链,及Schumann的「创新矩阵」的模型,并融入Hamel与Prahalad核心能力的概念,建立一套具备完整性、系统性且具创新观念的科学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内、外环境,有一较系统性并且清楚的了解。 在所提出的分析架构中,提出了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重点。针对此产业构面的分析,本书针对个人计算机产业来进行调查研究,期望能确认台湾个人计算机产业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以研究分析台湾个人计算机厂商的机会及优势。除此之外,本书并以宏碁计算机公司为个案,进行企业核心资源的分析及探讨,以验证此一策略分析模式之实用性及可行性。 具体而言,发展此策略分析模式的目的有下列三项: (1)综合各理论模型及管理概念,构建一套具备整体性、系统性及具有创新概念的科学分析方法。 (2)运用此一策略分析方法,选择个人计算机产业,主机板产业及宏碁计算机公司来进行实证的研究,以验证此策略分析模式之可行性与有效性。 (3)归纳台湾个人计算机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协助个人计算机厂商进行企业定位。 (4)针对模式的创新SWOT矩阵与差异矩阵分析结果,对宏碁现阶段的经营策略及现况提出说明及分析。 第3節模式建构方法 在模式建构方法上,主要有定量与定性分析二大项目。一般统计分析之定量方法,对理论架构清楚且欲分辨显著变量、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时,较为适用。但对于分析不在于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是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成最佳类型,或是对所发生的现象、事件情境加以归纳的研究,则以定性分析为主。

由于建构模式的目的,在于归纳与整理策略分析的理论观念来发展一套科学性分析方法,而此原创性的理论,往往需要由深入的个案研究发展而得。作者所提出的分析架构处于尚待验证之探索性阶段,所以在模式建构上,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研究论证。作者针对宏碁计算机公司,进行各个营运部门管理人员的详细访谈,并辅以文献档案资料、实地参观及问卷等方法,来进行分析,以验证所提出策略分析模式之实用性。 此外,在产业构面各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上,为使所提出的关键成功因素能更为客观及有效,所以采取结构式问卷之设计方式,以多变量统计及因素分析等客观的定量分析统计来进行分析。 第二章 策略规划与分析 策略分析源自于策略规划的概念,因此在本章中,将首先针对策略规划的概念做一概括性的探讨。 竞争优势策略分析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根据Porter,Schumann,及Hamel与Prahalad等学者,所提出的策略分析模型、管理概念等学说加以整理而成。 第1节策略规划的概念 策略(Strategy)这个名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最早源起于希腊文Stra tegos,指统帅运队的将领。一九六二,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陈德勒(Chan dler)【i】发表其名著「策略与组织结构」(Strategy andStructure),策略管理才逐渐受到重视。 学者McNichols【ii】认为,策略是企业运用它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源,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达成基本目标的科学与艺术。 至于策略规划(Strategy planning),则是从企业基本目标与使命、侦测外在环境、订定公司资源分配原则,此策略规划之结果将决定生产、行销、财务等功能性政策。 以下就分别从策略规划的涵意及模式,予于说明。 第2節策略规划的涵意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玮①叶晨② (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710061) 摘要:近30年来,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为国外经济学界所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目前也已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合理的选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其技术溢出效应来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波特原有的“钻石模型”基础上,从众多实证案例中提炼出了一些其他的重要因素,建立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四因素钻石模型”,并结合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特点,分别讨论了企业因素、行业因素、禀赋因素这三大生因素与政府因素这一外生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集群影响因素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在地理上集中,且具有关联性的企业、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Michael E.Porter,1998)。它是介于市场和巨型跨国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近几十年来,产业集群以其独具一格的组织结构特征给所在区域乃至国家培育了大量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了产业集群所在国在全球竞争中不同寻常的竞争能力。 产业集群存在于大多数产业中,并且越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产业集群现象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代表,其集群现象比较显著,这也正是美国硅谷、新竹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产业集群典型案例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原因之一。与其他产业集群一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是集群单元、集群模式和集群环境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集群单元是基础,集群环境是外部条件,集群模式则是影响集群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 ①魏玮(1966—),男,陕西丹凤县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制度与产业发展。 ②叶晨(1986—),男,河南洛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投融资。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荆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1) 2009年至2011年是荆州高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明确新思路,提出新目标,制定新措施,超常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跻身于全国省级高新区前列、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荆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工业重心也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为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荆州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97亿元,同比增长51.8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22.85亿元,同比增长45.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6亿元,同比增长37.7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54%;规模企业达到150家,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62.79%;财政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和增幅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四,在全市名列第一。引进项目110个,总投资额为75.5亿元,到位资金24.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过1000万元的项目61个,建成投产项目62个、投资额达30亿元,在建项目达84个、投资额过100亿元。高新区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产业带动作用日趋凸显。

2、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加快以“五园两中心”(机械工业园、电子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产业平台建设,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凸显,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创业中心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业中心孵化能力,成功孵化了以高新技术企业荆鹏软件、明德科技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引外援”和培育“本土明星”,已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为主)、新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现有的150家规模以上企业,先进制造产业48家、新材料产业30家、纺织印染产业20家,特色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内现有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公共技术共享服务平台2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博士园1个,高新技术企业9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2008年批准立项的科技项目32个,其中国家项目13个,省市项目19个;获专利权的2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的企业1家,近60个科技研发项目通过科技查新报告,20多家企业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各类创新活动踊跃、创新资源不断聚集,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园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水、电、气、通讯等逐步配套完善,工业区工业用地达到了“五通一平”,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对进区办理各项手续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审批环节代办制,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进行建设环节包办制,

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

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07-12-13 14:21:29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基础。经过八年来的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高校研究成果转化链的重要一环,在地方经济发展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技术转移的渠道。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大学园发展的最多也最快。现将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态势做如下分析: 一、大学科技园的总体发展情况 1.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2006年经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又认定了12个大学科技园。截止到2006年,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发展到62个,比上年增加了12个。62个大学科技园的分布情况:长三角地区,有15个,占总量的24.2%,位居第一,西部地区有14个,占到总量的22.6%;其次是北京地区的12个,占总量的19.4%;中部地区10个,形成了一个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局面。除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青海省、宁波市、青岛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等11个省市尚未建立大学科技园以外,其已覆盖到全国的23个省市,直辖市的27个大中城市,由此可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较为广泛。 根据对62个大学科技园的统计,现有孵化面积516.5万平方米,其中孵化用房219.5万平方米,研发用房83.1万平方米,生产用房103.8万平方米。 2.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发展情况 在62个大学科技园中,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已经初具规模,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据2006年统计,目前62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6720家,在孵企业创造的总收入294.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收入438.5万元。其中在孵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的有26个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有4830家,占总量的71.9%。孵化企业在前五位的大学科技园是: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

地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

地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 大学科技园在促进科技转化、产业转型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有目共睹,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地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必须正确分析利弊,依据区域经济特点,争取政策支持,做好发展定位,破除体制、资源、人才的壁垒,才能将自己做大做强,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筹建于2013年,起初是为了承接中巴软件园【1】顺利入驻肇庆学院,组建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构思,后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于2013年正式提出筹建大学科技园,成立至今已经二年,其成败得失,值得总结反思,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一、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为什么要成立大学科技园,它与大学的关系如何,与常规的企业或产业园区的差别何在?这是事关大学科技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为此,我们走访了国内多家大学科技园,并参加了相关的学习培训,也阅读了很多文献,学术界在研究上也有不同的成果与提法出现,主要集中在创新、孵化、人才、辐射、聚集、反馈等几个方面。但是,就其核心功能而言,通常归结为四个方面【2】: 1、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利用其密集的智力资源优势开展技术研发; 2、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开展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孵化企业;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摇篮,发挥学生资源优势,培养产业急需的人才; 4、政产学研金结合的重要基地,综合教育、科技、人才及政策优势,搭 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各方资源的整合优化,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 通过对大学科技园功能的科学定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可以明确的把握大学科技园区别于普通企业和产业园区的运营特点: 1、既要依托于大学,又要独立于大学。依托于大学,是指借助大学的智慧资源、智力成果、科研设施及场所、环境,独立于大学,是指在运行体制上要去行政化,对经营目标设置、企业管理运营、人才团队建设、资源配置安排等工作要坚持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2、不片面追求利润,又要兼顾运营效益。利润与效益,其实质都是指盈利,但利润偏向于短期利益,而效益着眼于长远。大学科技园以企业孵化、科技转化作为主要功能,说明其经营本就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此,不能像普通企业一样追求每一笔业务的成功和盈利,但没有利润回报,企业和平台就难以持久。大学科技园的运营的特点是业务创新强、边际投入低、投资风险较高、投资

公司发展总体战略及发展模式分析

项目工作成果之六: 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报告版本:定稿 完成时间: 报告执笔:*** 督导:*** 发送:北京xxxx公司刘玉奇先生及相关人员

北京xxxx公司 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一、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及竞争态势 1.1机械式停车设备特点 1.2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分析 1.3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 1.4机械式停车设备业竞争态势 1.5 加入世贸后影响分析 二、xxxx公司现状分析 2.1 公司市场营销 2.2 公司生产管理 2.3 公司知识资产 三、 xxxx公司发展总体战略及发展模式分析

3.1战略目标及战略选择 3.2xxxx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3.3以虚拟制造为基本模式 3.4以客户增值扩展市场 3.5 以知识资产为核心能力 3.6 借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3.7 三年中重点工作列表 一、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及竞争态势 1.1 机械式停车设备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的停车场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平面停车库、自行式立体停车库、机械式全自动立体停车库。比较而言机

械式立体停车库具有如下的优点: ●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占地面积 机械式停车设备可以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占地面积仅是平面车场的1/2—1/25,比建筑自行式停车楼节省空间达75%以上,也比建筑自行式地下车库用地面积少50%以上,这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造价低 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泊位投资约2—12万元,而建筑自行式停车楼每个泊位在20—40万元,平面停车场在某些地段仅土地使用费就要4万元/泊位。 ●使用方便 机械式停车设备操作十分简单,存取车辆所用的时间也不长。按照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要求,每次存取车时间不超过120秒,一般不能出现存取车排队的现象。 ●增加汽车防盗性和保护性 目前,我国每天有300辆汽车被盗,轮胎、反光镜等配件经常丢失,挡风玻璃被砸碎、车体被划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机械式停车设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机械式停车场(库)也存在如下不利因素: ●一次性投入仍然很高,同时投资回收时间比较长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泊位至少也要几万元,一般人暂时是不会购买机械式停车泊位的; 同时,租用一个泊位每月也至少需要几百到几千元,而在城市的非中心地带租用一个平面式停车位的费用要低于机械式停车设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形势及任务

高新企业发展状况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强调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取得了新成绩,上了新台阶。 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924亿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居世界第一位。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与渗透,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占高技术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80%调整到2010年的69%。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93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的研发投入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89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2%。产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41170件,是2005年的6.2倍,年均增长 57.7%。在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技术企业超过40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8.6%提高到2010年的31.2%,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开始由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 划纲要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中国商业报告库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新技术 【地区分类】北京 【文献出处】北京经济报 【标题】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0文献)(10850)【正文】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及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的精神,抓住国务院决定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扩大,在首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标志,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2.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7%增加到6.9%。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地区独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拥有量均居全国第一,1

998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7万人,签定技术合同金额81.6亿元,专利授权3800项。中关村地区是北京市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拥有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成长起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渗透中,初步形成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产业化主体,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先导的“产、学、研”互为联动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行业发展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等行业。据统计,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中,电子信息产业占70.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占13.3%,新能源产业占7.9%,新材料产业占3.7%,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占2.2%,环保设备产业占1.3%,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行业占1.2%。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按销售收入划分,1998年国有经济占44.8%,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占34.3%,股份制企业占4.7%,集体经济占4.1%,其他类型企业占3.1%。 (四)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分析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 (一)一校一园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依托一所大学来发展科技园区,主要是一些研究型大学创办,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校办科技产业基础,通过大学的智力和科技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来进行经营开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昌大学等,都属于这种模式。此种类型的科技园占总数的70%左右。 例如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清华大学为依托,拥有优质的学校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强大的政府资源,如今除了同方、紫光、诚志等国家科技企业在园区聚集,光盘、CAD、软件、液晶等国家和部委的工程研究中心在园区落户,同时还聚集了一大批世界500强的公司,宝洁(P&G)、太阳微系统公司(SUN)、日电(NEC)中国有限公司、Google、微软等在清华科技园设立研发机构,使园区初步形成了国际化企业研发中心的聚集效应,提升了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研发能力,使园区与国际全面接轨。 (二)多校一园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依托多所大学,由政府出面组织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大学科技园区。这种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所大学合办,有多个分园区。例如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五个科技园区构成,坐落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还有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由11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组成,有常州科教城及武进高新区两个园区。这种模式有效的发挥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优势,同时又发挥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各项优势,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并且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有机结合。

解析碧桂园发展模式

解析碧桂园发展模式 中国房地产界有两个驰名商标,一个是万科,一个就是碧桂园。那么碧桂园究竟有哪些东西能学,哪些东西是别的房地产公司所学不会的? 房地产界的全能选手 从设计、建筑到装修和物业管理,碧桂园在房地产开发链条上的布局早已无人能及,几乎涉足地产开发的全价值链,它有着自己上千人的设计院,自己的位列行业前三甲的管桩厂,自己的建筑公司,自己印刷楼书、自己的现代家居公司……这些“副业”也帮助着碧桂园深化其固有的房地产开发链,从而确保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综合开发成本。 事实上,碧桂园集团已拥有一条成熟自主的房地产开发链,几乎亲自承担了房地产开发程序中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直至项目建成后的物业管理均由公司自行承担及实施。自此,该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上下游相配合、相对封闭及独立的产业帝国形态已愈加清晰。 在该集团看来,凭借在产业链上的一体化运营,是其成功控制成本的关键。与多数开发商不同,碧桂园在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在于“成本低”,除了土地成本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外,设计、建筑等成本也保持行业中较低水平。因此,该集团自2004年起,每年毛利率都超过30%,高于业内同行。在产业链条上的扩张,让碧桂园在国内开发商中愈发显得特立独行。以万科为代表的多数开发商在多元化道路上曾经伤痕累累,最终选择做“减法”,确立以住宅开发为单一业务。而碧桂园却做到了真正房地产界做“加法”的全能选手! 几乎做到极致的快速跑量模式

在调控的背景下,很多开发商都在学习这种模式,但是谁的速度都难以与碧桂园相比,别人可以开发几年的项目,它一年就可以搞定,永远跑在最前面,低成本土地、规模化生产、快速销售。正因为几乎做到极致的快速跑量模式,碧桂园的利润水平已经超过了万科,与此同时,碧桂园在毛利、资金周转率等多个数据上均超过万科。尤其在成本控制上,碧桂园的能力远远超过万科。碧桂园成本控制一方面在于其低成本土地储备,另一方面则在于碧桂园对开发流程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碧桂园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住宅开发商。 为了节约成本,碧桂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它通过业务链整合,牢牢掌握设计、施工、绿化、装修、物业服务、酒店经营等每个环节,很少外包,从而在保证规模扩张的同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这些大盘规模通常在几千亩以上,建筑面积达几百万平米,如此庞大的建筑项目也便于实现规模化复制以及降低采购成本。碧桂园旗下的鸿业管桩厂已经位列行业三甲之一,年产量可高达500万立方米,其2/3的产能还供应着市场上其他客户的需求。碧桂园的全资子公司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则承担了超过50%以上的建筑项目,其所属的物业管理公司拥有最高级别的一级资质,像军队一样管理着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物业员工。 此外碧桂园亦建立起强势的集中式采购体系,并逐渐削减向单一供应商采购总额的比例,在过去3年间,已由6.8%削减至3.8%,前五名最大的供应商所占采购额总比则少于30%。碧桂园就像是一个全价值链利润的吞噬者,一个反“外包”趋势的典型。在这样的成本控制之下,2007年上半年碧桂园结算收入增长48%,但销售成本仅增长45%,营销成本增长36%。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碧桂园是国内最大限度用资金快速周转来实现其风险防范的房地产企业,同时在土地、管理及流程管理上极大限度的压缩成本来达到实现利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原子能、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兴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也引起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潮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占领国际市场作为基本目标,力争在21世纪取得最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发展经验 世界各国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管理主体视角来看,当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以自由竞争为主,注重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签订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等方式对高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扶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顿的“硅路”(128号公路产业带)。但自克林顿入主白宫以后,开始强调政府对关键产业的直接干预,采取官(联邦政府、州政府)、产(企业)、学(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生产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典型代表为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自主创新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又可以分为科学城和技术园区两种类型。科学城型模式具有行政区域的特点,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实现科研开发协同发展。典型代表为日本的筑波和韩国的大德等;技术园区型模式类似于新型的产业行政区划,更具政府行为色彩。其目标是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新技术公司,以提升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典型例子有台湾的新竹、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里斯和英国的剑桥。 虽然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管理主体和运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共性值得关注: 第一,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不可或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美国几乎每一任总统都有其独特的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肯尼迪的宇宙开发计划、尼克松的十年攻克癌症战略计划、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等;美国对符合其产业政策的企业产品实行保护性购买政策,如国防部购买航空产品、电子产品促进了硅谷和硅路的崛起;美国政府还通过直接资助、信息和网络外部支持的方式培育各类孵化器,促进企业成长。日本在“科技创新立国”战略指导下,制定完整的法律体系、积极倡导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特定目标产业,并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推动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通过各种财税优惠政策,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联邦政府实行风险投资税收减免政策,如对风险投资所得的60%免税,剩余40%减半征收所得税,企业为建立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提供的资金免交所得税等。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实行设备“加快折旧、特别折旧”制度,以减轻企业税负、强化资本积累、鼓励企业投资、促进设备升级、加快技术进步、化解产能过剩,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

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对比原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实施仍需加强。 三、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通过收集郑州市及高新区例行监测结果及开展评价区域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主要超标因子为PM10、。在大力开展大气攻坚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呈向好趋势,本次规划实施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地表水环境:集聚区主要纳污水体贾鲁河出境断面常规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园区内地表水须水河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收集了集聚区内石佛水井厂常规监测数据,同时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补充监测,由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指标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本次评价监测点位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分析

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袁新敏高长春 2011-12-8 11:14:42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5期 摘要: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背景下,“创新”便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加速器和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科技园区不仅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以长三角为例,在分析该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视角对大学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分析,指出各种模式的不足,以期为把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我国创新型区域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类型与模式,长三角地区 引言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对创新予以了积极鼓励与大力扶持,特别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区域”便更显重要。2010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并明确提出要将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我国的创新型区域,要求该地区“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主体之间成果共创、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的机制”以及“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放科技资源,与企业联合兴办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成果转化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组织”。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

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不同模式,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能力提供决策支持。 1 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特征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该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启动和发展轨迹来看,它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和学界自办到政府推动的变化过程[1]。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1 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标准较高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起步于1989年,在全国首批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试点中,长三角地区便有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东南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位列其中;此后,随着大学科技园在全国的“燎原之势”,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8月,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中,长三角共有21个,占30%,见表1。近年来,这些科技园的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其孵化器功能得到不断强化。从大学科技园的场地面积、研发用房、生产用房等硬件设施和园区孵化器、园区管理水平、园内在孵企业、园区所依托的研发机构等软实力来看,长三角地区都要优于北京、珠三角等区域的大学科技园[2]。 1.2 科研优势突出、发展基础较好 长三角是我国高校密集区之一,大学的质量和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3]。从在学研究生、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一级学科授权等方面看,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见表2。另外,长三角高校主要密集在上海、杭州、南京三市,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1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 1.1精准农业的提出精准农业(也称精确农业、精细农业)是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继LISA (低投入可连续农业)后,为习惯信息化社会进展要求对农业进展提出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精准农业技术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与治理,如作物的估产、长势监测、产量推测、病虫害预报、确定灌溉方法和最佳施肥量、评判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对作物生产的阻碍及分析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生产风险等方面。目前,我国一些地点也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试验。 1.2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业生产的方法,即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操纵技术等,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田间治理,能够做到精确配方施肥、定点施药,在减少投入的情形下增加或坚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及爱护生态环境,适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和林业等,精准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运算机和信息技术等)运用在农业中,是一种关于农业治理系统的战略思想,并与可连续农业紧密有关。 1.3精准农业技术与一样农业技术的不同,一样的农业技术是通过品种、施肥、灌溉等措施来提升农作物产量,而精准农业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算机技术,精确地运算出一块地所需的投入,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幸免资源白费及提升效益的目的,以确保农业可连续进展。 1.4精准农业的进展前景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进展的必定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定趋势。至今为止,农业仍是投入/产出转换效率专门低的产业,其中重要的缘故之一确实是由于对作物的投入不是按照作物的实际需要。另外,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残留毒害也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解决的途径也必定是采取精准农业战略。从长远看,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只有在采取精准农业战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 正实现。 2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