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输电的四种方式
无线输电技术

当你在图书馆,笔记 本电脑没有电了,公 共插座都被别人占用
当你站在宿舍里看到 乱成一团的电线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Electricity
尼古拉· 特斯拉
1891年提出无线传电方法
低频高压电流 高频电流 空气 输电
省却输电线缆成本 免去电阻损耗
1904年兴建了特斯拉电塔
无线输电
电能以电磁波形式发射 距离短,传输效率低 电能以微波或激光形式远程传输 方向性强,能量集中 电能以非辐射型谐振“磁耦合”中程传 输 辐的无线传输技术
Need of Wireless Electricity :
21世纪,手机、电脑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有 无线供 电该多 好!! !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Electricity
美国无线电力
2009年,全球科技、娱乐及设计(TED Global)大会上,美国无线电力现场 为一部谷歌G1手机和iPhone隔空充电 ,并开启了一台没有接电线的电视机
海尔
2010年1月,海尔在第四十三届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 (CES展)上推出全球首台“无尾 电视”
辐射模式进行,能量 浪费太大,传输效率低 失败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Electricity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 林· 绍利亚契奇
为什么墙里的 电不能直接给 我的手机充电 呢?
2006年11月发起一项代号 为WiTricity的研究计划 2008年成功地把一盏距发射器 2.13米开外的60瓦电灯点亮 MIT WiTricity研究团队
Principle of Wireless Electricity
无线供电方案

无线供电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供电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有线供电方式限制了设备的移动和布局,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
因此,无线供电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扩大,并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无线供电是指通过电磁波或其他无线信号来向设备传输电能的过程,实现了无需通过传统有线电缆连接即可供电。
这种技术的诞生,对于移动设备、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无线供电,需要两种基本的技术支持:能量传输和能量接收。
能量传输可以通过电磁波、无线射频信号、磁场或激光等方式进行,而能量接收则需要设备内置接收装置,将传输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给设备使用。
目前,有几种常见的无线供电技术可供选择。
其中,电磁感应技术是最常见和成熟的一种。
该技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供电站产生交变电流,然后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设备的接收线圈上,使其产生感应电流来供电。
这种方式不限定设备与供电源之间的距离,但需要设备与供电源之间有较好的空间对齐。
另一种常见的无线供电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通过在设备中嵌入射频标签,供电源可以通过发送射频信号来激活设备,并将能量传输到设备中。
尽管在供电距离和传输效率上有一定的限制,但这种技术在物联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无线供电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之一是电磁辐射感应技术,通过环绕设备和供电源放置多个天线,并利用周围的电磁场能量来供电。
这种技术在实现长距离供电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需要更高的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支持。
另外,还有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无线供电技术是激光供电。
激光通过聚焦产生高能光束,并将能量传输到设备接收器上。
这种技术的传输距离远,能量损失小,但对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精确的定位和调节。
无线供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座为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消除了传统充电线的麻烦。
无线电力传输应用

无线电力传输应用实现电力无线传输,主要通过3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
目前最常见的电力无线传输的解决方案,是电磁感应,通过初级和次级线圈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由于电磁场可以穿透一切非金属的物体,所以电能就可以隔着很多非金属材料进行传输,比方说,人的身体里植入的一些治疗仪器,心脏起搏器等等,就可以用电力无线传输技术隔着皮肤给它们充电,还有鱼缸里面的一些用电器,也可以透过玻璃给他们供电。
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无线供电方式将可以彻底解决房间布线凌乱、电器位置固定、插座破坏居室装修等等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观。
更重要的是,无线供电节省了大量的线材,无论是橡胶、塑料抑或铜、锡等金属的消耗都将因此而大幅度减少,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低碳环保。
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他们利用磁耦合共振原理在7英尺(2.134米)外点亮了一个60W灯泡,但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比如:手机无线充电、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等等,海尔集团就运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成功的推出了无尾电视,可见在不久的将来,电力无线传输不再是梦。
我们用电力无线传输技术,已经开发出多种产品,通用电子遥控门锁、梦幻彩灯、手机无线充电等,和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都有无比的优越性。
.不过一家名为WildCharge的公司已经先行一步,即将上市一款无线充电器.这款无线充电器就像一个鼠标垫一样,任何兼容的数码小设备例如手机、MP3、PSP等只要放置其上即可完成充电工作,而不再需要一个一个的寻找分别的充电器再一个一个连接到电源插座上了.可以说,如果这种产品普及开来,甚至会让国家正准备统一的手机充电器接口标准也完全失去意义.不过仍有点麻烦的是,目前用户想利用这种充电器的前提是必须购买一个相应的适配器,用来和WildCharge充电器兼容.WildCharge公司希望在未来时期内能够获得大多数公司的支持,能够直接将其技术内嵌于流行的数字设备之中.预计WildCharge充电器产品将于下月对于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供电的形式,总起来看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通过电磁感应“磁耦合”进行短程传输;第二类是将电能以电磁波“射频”或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中程传输;第三类是将电能以微波或激光形式远程传输——发射到远端的接收天线,然后通过整流、调制等处理后使用。
远程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实现

远程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电力。
电力的传输过程中,由于距离远近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传输线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远程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项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形式。
一、远程无线电力传输的实现方法1.微波传输法微波传输法是一种利用微波来传输电力的方法。
它将电能转换成微波经过传输后再通过接收设备转换回来成为电能。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传输距离远,损耗小,成本低廉,同时也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在微波传输法中,可以使用高功率的微波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以及天线、变压器等配件,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2.激光传输法激光传输法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电能传输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以激光束为媒介,将电能从发电站无线传输到接收站。
与微波传输法相比,激光传输法更侧重于环保,因为它不会在空气中产生电磁辐射。
但是,由于激光传输法在通过大气层时会有一定的损耗,因此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技术改进。
3.无线电能传输法无线电能传输法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传输电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电源与接收设备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极限。
在这种方法中,电流会通过沿着传输方向的电容电感相结合,形成一条主导能量的波。
接收器位于这条波的最强点,可以将信号直接识别为电力,然后再将电力储存在电池中。
二、远程无线电力传输在实践中的应用1. 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是远程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一种最常见的应用形式。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无线充电产品,如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
这些产品采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基本上都采用了无线电能传输法,通过电容电感的作用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2. 脉冲无线能量传输脉冲无线能量传输是一种在近距离范围内进行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电力是由连续的电子脉冲波形产生的。
传输距离通常在十厘米之内,而且只有在接受者与发射者之间有一定的对齐度时才能进行传输。
3. 静电传输静电传输也是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电能无线传输技术

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电能无线传输技术,这听起来就像是魔法一样的东西呢。
咱们都知道,平常电都是顺着电线跑的,就像小火车只能在铁轨上跑一样。
可这电能无线传输呀,就像是让小火车脱离了铁轨,在空中自由穿梭呢。
电能无线传输有好几种方式哦。
有一种就像咱们平常听收音机似的,靠电磁波来传输电能。
收音机是接收电磁波变成声音,这无线电能传输呢,就是把电能变成电磁波发出去,然后在接收端再把电磁波变回电能。
这就好比你把一篮子苹果变成了魔法种子撒出去,在另一个地方又把这些种子变回苹果一样神奇。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磁共振耦合来实现电能无线传输。
这就有点像两个人之间有默契的感应。
两个具有相同频率的物体,它们之间就能很好地传递能量。
就像是两个好朋友,心里想着同样的节奏,就能把力量互相传递。
比如说,有两个小铃铛,只要它们振动的频率一样,其中一个震动起来,另一个也会跟着震动,电能在这种方式下传输也有点这个意思。
那这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
咱先说说在手机充电上的应用。
现在大家都离不开手机,每次充电都要找充电线,线绕来绕去的可麻烦了。
要是有了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就像手机有了个隐形的充电小精灵,只要把手机往充电座上一放,就能自动充电,多方便呀。
这就好比你回家,不用自己动手开门,门自动就开了,迎接你进去。
再看看在电动汽车充电方面。
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那充电线又粗又重。
要是能无线充电呢,就像汽车有了个无形的加油管,开到特定的地方就能充电,不需要再插拔那些笨重的充电设备。
这感觉就像是汽车自己走进了一个能量小屋,出来就充满电可以跑了。
在医疗设备上,这电能无线传输技术也能大显身手。
有些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像心脏起搏器之类的。
要是用传统的充电方式,还得开刀啥的,多吓人啊。
有了无线传输电能,就像给这些设备安装了一个隐形的能量输送带,源源不断地给它们输送能量,既安全又方便。
这就好比是在身体里开了一条秘密的能量通道,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不过呢,这电能无线传输技术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无线供电技术分类及应用

无线供电技术分类及应用无线供电技术是指通过电磁波、磁场或者光能等非接触方式为设备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消除设备电池需求,提供更为便捷、简洁的供电解决方案。
目前,无线供电技术的分类主要包括电磁感应供电、无线光电供电和无线射频供电等。
首先,电磁感应供电技术是最常见的无线供电技术之一。
它利用变化的磁感应线为目标设备提供电能。
典型的应用就是电动牙刷和无线充电器,通过将电源与设备通过感应线圈相互连接,电能可以随着感应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实现无线传输。
此外,电磁感应供电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无线充电宝、电动汽车等领域。
其次,无线光电供电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或者红外线等光能实现无线供电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光电设备和显示设备中。
例如,激光电视利用激光发射器为电视屏幕供电,可以实现电视屏幕的弯曲设计。
此外,光电供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充电宝、智能手表等小型智能设备,以解决传统充电线束带来的充电不便问题。
最后,无线射频供电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无线电波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代表性应用是无线充电,即通过将电源转化为无线充电器所发射的射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对设备进行供电。
目前,无线射频供电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以及工业自动化等。
另外,无线射频供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设备中。
总的来说,无线供电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设备无线供电的技术。
无线供电技术主要分为电磁感应供电、无线光电供电和无线射频供电等几种技术。
这些技术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的应用,包括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宝、智能家居等。
随着人们对移动充电的需求不断增加,无线供电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然而,无线供电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如传输效率、距离限制和成本等,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改进。
全球电力无线传输的实现方式

全球电力无线传输的实现方式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电力输送方式面临着一系列的限制和挑战。
由此,全球电力无线传输成为了实现电力供应的新思路。
本文将介绍全球电力无线传输的实现方式。
一、电磁辐射传输技术电磁辐射传输技术是实现全球电力无线传输的一种常见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波传输电能。
这种技术利用发射和接收装置之间的电磁波来传输电力,无需通过传统的导线输电。
通过在发射装置中产生高频电磁波,可以将电能传输到接收装置中,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电力传输。
此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激光充能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微波传输技术微波传输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全球电力无线传输实现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化为微波信号,然后将微波信号发送到接收器。
接收器再将微波信号转化为电能,实现无线电力传输。
微波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能量损耗小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无线充电宝等领域。
三、磁共振传输技术磁共振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全球电力无线传输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磁场共振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传输装置利用相同频率的磁场共振,将电能无线传输到接收装置。
磁共振传输技术既能够实现近距离的无线电力传输,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远距离的电力传输。
由于其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磁共振传输技术在电动车充电桩、移动设备无线充电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四、太阳能发电与无线传输结合太阳能发电与无线传输的结合是实现全球电力无线传输的另一种方式。
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电能传输到需要的地方。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绿色能源的利用,也能够满足远离电源的地区的电力需求。
综上所述,全球电力无线传输的实现方式有电磁辐射传输技术、微波传输技术、磁共振传输技术以及太阳能发电与无线传输结合等多种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全球电力无线传输将会为电力输送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无线输电的四种方式

精心整理1电磁感应原理此原理与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变压器原理类似。
在变压器的原边通入交变电流,副边会由于电磁感应原理感应出电动势,若副边电路连通,即可出现感应电流。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原理。
2弥漫于整个空间,在接收端回路谐振在该特定的频率上,从而实现能量的传递。
这种输电方式在接收端输出功率比较小时可以得到较高的传输效率。
但其存在电磁辐射,传输功率越大,距离越远,效率越低,辐射就越严重。
因此这种方式也是只适用于小功率、短距离的场合。
3磁耦合共振原理这种方式需要发射和接收两个共振系统,可分别由感应线圈制成。
通过调整发射频率使发射端以某一频率振动,其产生的不是弥漫于各处的普通电磁波,而是一种非辐射磁场,即把电能转换成磁场,在两个线圈间形成一种能量通道。
接收端的固有频率与发射端频率相同,因而发生了共振。
随着每一次共振,接收端感应器中会有更多的电压产生。
经过产生多次共振,感应器表面就会集聚足够的能量,这样接收20074波发生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高频电磁波整流器、变电设备和有线电网组成,其大致流程如下。
电源→电磁波发生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整流器→变电→电网之前小编也说过无线输电的应用前景,如果无线输电得以实现(最可能的是在小功率短距离情况下),那么在房间里的各种电气设备便可接收无线电能。
杂乱如麻的电线和插板将不复存在,而且一次性电池的使用量也会大为减少,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都非常有利。
各大公共场所都会安装无线充电设备,就不会出现没带充电器而不知所措的问题。
电车也不必到充电站进行充电,而且也会减少因蓄电池没电而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1电磁感应原理
此原理与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变压器原理类似。
在变压器的原边通入交变电流,副边会由于电磁感应原理感应出电动势,若副边电路连通,即可出现感应电流。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原理。
2
弥漫于整个空间,在接收端回路谐振在该特定的频率上,从而实现能量的传递。
这种输电方式在接收端输出功率比较小时可以得到较高的传输效率。
但其存在电磁辐射,传输功率越大,距离越远,效率越低,辐射就越严重。
因此这种方式也是只适用于小功率、短距离的场合。
3磁耦合共振原理
这种方式需要发射和接收两个共振系统,可分别由感应线圈制成。
通过调整发射频率使发射端以某一频率振动,其产生的不是弥漫于各处的普通电磁波,而是一种非辐射磁场,即把电能转换成磁场,在两个线圈间形成一种能量通道。
接收端的固有频率与发射端频率相同,因而发生了共振。
随着每一次共振,接收端感应器中会有更多的电压产生。
经过产生多次共振,感应器表面就会集聚足够的能量,这样接收
2007
4
波发生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高频电磁波整流器、变电设备和有线电网组成,其大致流程如下。
电源→电磁波发生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整流器→变电→电网
之前小编也说过无线输电的应用前景,如果无线输电得以实现(最可能的是在小功率短距离情况下),那么在房间里的各种电气设备便可接收无线电能。
杂乱如麻的电线和插板将不复存在,而且一次性电池的使用量也会大为减少,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都非常有利。
各大公共场所都会安装无线充电设备,就不会出现没带充电器而不知所措的问题。
电车也不必到充电站进行充电,而且也会减少因蓄电池没电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