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诊断学》颅脑损伤 ppt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颅脑损伤 ppt课件
➢ 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CT表现
未破裂的动脉瘤
➢ 薄壁无血栓动脉瘤:边缘较清楚的圆形稍 高密度影,有明显均匀强化。
➢ 部分血栓动脉瘤:呈等、高密度,增强后 中层血栓无强化,中心瘤腔和瘤壁明显强 化,呈靶征。
➢ 完全血栓动脉瘤:呈等密度,无中心强化, 有或无环壁强化
➢ 各型均无周围水肿,可有点或弧形状钙化。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CT是脑出血的主要检查手段,尤其是超 急性期和急性期,MRI一般不用检查超 急性期和急性期脑出血。但MRI用于后 颅窝,尤其是脑干血肿较好。
脑出血CT表现
➢ 血肿演变:类圆形或不规则均匀高密度 (50-80Hu);3-7天,高密度影向心性缩小, 密度减低——溶冰征象;1月,呈等或低密 度灶;2个月,脑脊液样囊腔
T1WI低信号,T2WI高信
右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亚急性期)
左侧顶部硬膜外血肿(亚急性)
左侧颞部 硬膜外血 肿 (急性)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出血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由于蛛网膜张力小,使血液占据硬膜下潜 在间隙形成大范围血肿,有时可占居整个大 脑半球表面。常合并脑挫裂伤,临床最常见。
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CT表现
➢ 脑组织内的低密度区。特点是:低密度区的范 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相一致;同时累及灰质和 白质。
➢ 占位效应:脑梗死后4~7天为脑水肿高峰期, 可伴有占位效应。
➢ 脑萎缩:脑梗死后期出现相邻部位或患侧半球 的萎缩征象。
➢ 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脑回状、条状强化,与 皮质分布一致。
MRI表现
➢ 无血栓动脉瘤呈流空效应 ➢ 血流速度较慢时,呈短、等T1、长T2信号 ➢ 瘤腔内血栓,高低等或混杂信号,钙化,低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案例二:颅内血肿的CT诊断
总结词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CT诊 断可明确血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详细描述
颅内血肿的CT表现为脑实质内或脑室内高 密度影,形态各异,可单发或多发。CT诊 断可判断血肿的部位、大小和是否破入脑室 ,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复合型颅脑外伤的CT诊断
观察脑实质、脑室、脑池等结 构是否正常
观察头皮、颅骨等有无骨折或 异常
观察颅内有无积气、出血等异 常密度影
图像分析
01
02
03
04
分析脑实质有无挫裂伤、 水肿等异常改变
分析脑室、脑池有无受 压、变形或闭塞
分析颅 与颅内病变的关系
诊断报告与建议
根据初步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给出 初步诊断意见
总结词
复合型颅脑外伤是指同时存在多种颅脑损伤的类型,CT诊断可全面评估病情和治疗效 果。
详细描述
复合型颅脑外伤的CT表现多样,可同时存在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多种病变。 CT诊断可全面评估病情,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硬膜外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硬膜外出血,CT图像上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梭形或双凸透镜 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硬膜下血肿
总结词
CT图像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详细描述
硬膜下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硬膜下出血,CT图像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 中线结构移位。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目录
• 颅脑外伤概述 • CT诊断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 颅脑外伤的CT表现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流程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案例分析

颅脑损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颅脑损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梗阻性脑
积水,CT
表现梗阻
点以上脑
室扩大。
编辑版ppt
24
脑积水的判断
正常成人双侧脑室前角尖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平均为35mm,大于
45mm为扩大;三脑室宽度平均为4mm,超过6mm为扩大;四脑室
平均宽度为11mm,超过20mm为异常。
还要判断:脑室额角、三脑室是否圆钝?颞角是否明显出现?脑室
隐窝是否消失?是否存在间质性脑水肿?脑室大小与蛛网膜下腔大
小的比例等。
编辑版ppt
25
编辑版ppt
26
颅脑外伤的后遗症
1、脑软化:常见于 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 后,也可见于外伤性 梗 塞 后 。 CT 表 现 为 低密度灶,临近脑沟 池增宽增深、脑室扩 大。
编辑版ppt
27
颅脑外伤的后遗症
2、脑萎缩:严重颅 脑外伤后约30%可 发生脑萎缩,可为弥 漫性、单侧性和局限 性。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来源 :软脑膜和皮层血
管的破裂出血或脑内血肿的破入,出血来源
处往往积血较多。弥散快,2-3天CT即可阴
性。
编辑版ppt
14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 :脑挫
伤表现为脑内散
在出血灶,静脉
瘀血、脑水肿和
脑肿胀;如伴有
脑组织、脑膜或
血管撕裂则为脑
裂伤。CT表现为
大小不等的脑水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诊断
编辑版ppt
1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诊断
1、头皮血肿 2、颅骨骨折 3、硬膜外血肿 4、硬膜下血肿 5、蛛网膜下腔出血
6、脑挫裂伤、ICH 7、迟发性颅内血肿 8、弥漫性轴索损伤 9、颅脑外伤的并发
症和后遗症

颅脑损伤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颅脑损伤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重程度和预后。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辅助 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
后。
预后判断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 后进行判断,为后续治疗和康复
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1 2
康复目标
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方法
颅内压增高有关。
眼部症状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眼部症状, 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运动障碍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肢体偏瘫、 肌肉痉挛、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CT扫描
颅脑损伤后,CT扫描是常 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 发现颅内出血、骨折等异 常表现。
MRI检查
对于某些颅脑损伤,MRI 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 信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康复率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率较 高,但对于中度、重度和特重度患 者,康复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和 护理。
02 颅脑损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昏 迷、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深度昏迷。
头痛呕吐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头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工伤事故、暴力袭击等。
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涉及冲击力、挤 压力和旋转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大脑 组织受到压迫、出血或挫伤。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较高,每年全 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颅脑损

颅脑损伤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表现


CT:形态呈双凸形、高密度、一般比较局 限、边界清楚。因为血肿的张力使局部硬 脑膜从颅骨内板剥离,而其周边的硬膜仍 紧密黏贴于颅板下。 由于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动脉破裂,动脉 血常能达到一定容积而在急性期出现临床 症状且需要手术治疗,故亚急性期和慢性 硬膜外血肿比较少见,当只有少量出血时 (通常为板障静脉出血)则可在慢性期见 到等、低密度的双凸形血肿。
颅脑损伤的影像 学表现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发 生率占全身损伤的10%—15%, 仅次于四肢损伤,占第二位,而死 亡率却居首位 CT对于颅脑损伤病变可定性、定 量诊断,为首选检查方法。

CT较MR有如下优点




检查时间短,对于难于制动的烦躁病人,可以得 到相对满意的结果,也不会因检查时间过长而延 误治疗 对于急性超急性的出血,显示较MR清晰。 许多检查与急救设施可以接近,便于危重病人的 随时观察与抢救 可对MR检查具有幽闭恐惧的患者,顺利施行检查。 费用比较便宜 还可以在CT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如血肿定位抽 吸等。


诊断要点 右侧额骨内板下均匀高 密度灶。 椭圆形或双凸状梭形影。 边界清晰、光整。 脑组织受压。
硬膜外血肿(吸收期)
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吸收期)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MR表现形态同CT,信号同前
急性硬膜下血肿 1. 呈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广。 2. 急性硬膜下血肿造成脑室压迫及中线结构 移位比硬膜外血肿更加显著。 3. 如果窗宽窗位不当,则薄层硬膜下血肿将 无法与颅骨分辨而可能被漏诊。
脑挫伤
外伤后脑肿胀

原因:外伤后强烈的应激反应使脑 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脑血管,主要 是脑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静脉发生 麻痹性扩张,脑血容量增加所致, 这种充血性肿胀使颅内压迅速增高 。

医学影像诊断学颅脑篇PPT演示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颅脑篇PPT演示课件
37
影像学表现:脑软化
38
影像学表现:脑萎缩
39
影像学表现:脑积水
40
第八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
41
一、颅内化脓性感染
• 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引起炎性改变, 进一步导致脓肿形成,分别称为化脓性 脑炎和脑脓肿,两者是脑部感染发生和 发展的连续过程。
42
(一)脑脓肿
• 脑脓肿(brain abscees)幕上多见,颞叶居 多,占幕上脓肿的40%。常见的致病菌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源有如下四条: ①邻近感染向颅内蔓延(占60%~70%); ②血源性感染(占25%左右);③直接 感染(占10%);④隐源性感染。
59
病理
1、脑膜 大量炎性渗出物(单核、淋巴细胞和 纤维素)粘附表现,有时还可形成小结核节。 主要累及软脑膜,以脑基底部的鞍上池明显。 2、脑实质 多发或单发的干酷样小结节,中心 有坏死。 3、脑结核瘤 常位于血运丰富的皮质内,结节 或分叶状,大小2~6cm。 4、脑积水 5、脑动脉炎 6、脑脓肿
2、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 平扫约50%的病例可显 示低密度的脓腔,壁厚5~6mm。有些脓腔内可 见气液平。化腔期包膜轻度强化。包膜形成期, 包膜显示完整、光滑、均匀、薄壁之特点,而 且强化明显。
3、小脓肿CT表现 ①平扫脓肿与水肿融为一体, 呈不规则低密度区。②增强扫描脓肿呈环状强 化。
45
影像学表现 :CT
5
影像学表现 :MRI
常随脑水肿、出血和脑挫裂伤的程 度而异。
6
影像学表现 :MRI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要点:①外伤史。②意识障碍重。 ③CT平扫,急性期显示脑内低密度病灶, 伴有点片状出血及明显占位征象。
• 急性脑外伤的出血部分,CT显示较MRI 为佳,对亚急性和慢性脑挫裂伤的显示, MRI常优于CT。

颅脑外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颅脑外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急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 •亚急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发生) •慢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
23
硬膜外血肿
•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 损伤部位多伴有骨折 • 大多是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少数为静脉
窦破裂引起 • 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 • 典型血肿呈双凸形(梭形) • 多不伴有脑实质损伤
61
男,6岁,车祸外伤致人事不省4小时 62
SWI 63
颅脑损伤合并症和后遗症
• 脑脊液漏(鼻腔、耳道或开放创口流出,好发于颅底骨折)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颅神经损伤 • 外伤性癫痫 • 颅脑损伤伤后感染 • 其他合并症
6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外伤性动静脉瘘常发生在静脉或静脉窦附近的动脉内 分离或剥离,常因颅底骨折而致。引起汇入海绵窦的 眼静脉怒张、扭曲,同侧眼球突出,海绵窦增宽。瘘 口盗血严重者可致局部脑缺血。
31
32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1.急性硬膜下血肿: 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广,可 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明显。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① 可为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 密度新月形影;②等密度血肿有时与脑皮质难于分辨, 注意脑回受推内移征象,有助于诊断。
33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3.慢性硬膜下血肿: ①一般呈低密度,但血肿包膜的 毛细血管可破裂发生再出血而呈混杂密度; ②形态 可为新月形,半月形甚至双凸形,后者是因液体大 量进入而使血肿张力甚高。 ③血肿包膜呈线条状 稍高密度,时间很长的慢性血肿可见包膜钙化。
34
硬膜下血肿的MR表现: 形态同CT,信号同硬膜外血肿
35
男性,51岁,外伤后头痛、呕吐1天
36
T1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课件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课件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颅脑损伤 见原因
交通事故
跌落
暴力
运动损伤
车祸、撞击等事故是颅 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从高处跌落导致头部着 地,引发颅脑损伤。
头部遭受打击、重物砸 伤等。
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碰 撞、摔倒等。
颅脑损伤的症状与体征
意识障碍
昏迷、嗜睡、意识模糊等 。
影像学表现为脑干实质内斑片状或弥漫 性高密度影,或脑干形态结构不清晰、
脑干周围水肿。
MRI对于脑干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 以清晰显示脑干损伤的部位和范围。
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表现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特殊的颅脑损伤类型,常见于车祸、跌落等高能量损伤。
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内散在点状、片状或弥漫性高密度影,常伴有脑室、脑池受压变窄。
CT扫描可以显示部分轴索损伤的部位和范围,但MRI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以清晰显示轴索 损伤的部位和范围。
颅骨骨折影像学表现
颅骨骨折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影像学表现为线形或凹陷性骨折,可伴有颅内积 气或硬膜外、硬膜下血肿。
CT扫描是诊断颅骨骨折的首选方法,可以清晰显 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
04
其他类型颅脑损伤
如额叶损伤、颞叶损伤等,影像学表现不同,但症状和体征 各异。
弥漫性轴索损伤与其他类型颅脑损伤的鉴别诊断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或MRI显示脑白质多发性小出血灶,可伴有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
其他类型颅脑损伤
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影像学表现不同,但症状和体征各异。
05
CATALOGUE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 技术,用于评估颅脑损伤后脑组
织的血流灌注和代谢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水肿与脑肿胀—影像学表现(CT)
不能区分脑水肿与脑肿胀 均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CT值8~30HU 病变广泛者有占位效应:脑室变小、局部脑沟、
脑池变浅 儿童外伤后,少数病例CT显示基底节区低密度灶,
可能与水肿或缺血有关,可逆或不可逆
脑水肿与脑肿胀—影像学表现(MRI)
不能区分脑水肿与脑肿胀 均表现为片状或脑白质广泛稍长T1长T2信号 MRI对伴发脑疝的显示优于CT DWI显示细胞内水肿区呈高信号,而CT和T2WI
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表现(MRI)
脑白质、皮髓质交界区、胼胝体或中脑弥漫性或局 灶性长T2信号
小出血灶 急性期为点状长T1长T2信号 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MRI、CT诊断依据为弥漫性髓质长T2信号或密度
减低,以皮髓质交界区和胼胝体区受累最重,同 时有多发点状出血灶,脑室、脑沟受压变小 与原有的脑白质病变相鉴别,病史、体征很重要
概述
机理
减速性—运动着的头颅碰撞在外物上, 迫使其瞬间由动态转为静态
对冲伤
局部冲击伤
挤压伤—头部相对固定,两侧相对的 外力挤压
概述
间接暴力 挥鞭样损伤 颅颈连接处损伤 胸部挤压伤
机理
概述
分类
原发性颅脑损伤:伤后即出现的损伤
头皮撕裂和血肿、颅骨骨折或颅缝分离、脑外出血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内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皮质/脑深部灰质及 脑干的挫裂伤、脑室/脉络丛出血、颅内血肿)
继发性颅脑损伤:伤后逐渐发生的损伤
脑疝、外伤性脑缺血、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缺 氧性损伤
常见的颅内外伤的类型
脑内 脑挫伤 脑裂伤 外伤性脑内血肿 脑室内出血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外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积液
cerebral contusion cerebral laceration traumatic cerebral hematoma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diffuse axonal injury
透镜形、梭形或半月形
硬膜外血肿—影像学表现(CT)
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边缘多清楚锐 利,占位表现(邻近皮质受压内移,皮髓质界面内移, 脑室受压等),一般较硬膜下血肿轻
可有相应区域颅骨骨折,开放骨折可出现血肿内积气 血肿可多发,可与其它脑外伤类型同时存在 急性期:高密度区,CT值在40~100HU 亚急性或晚期:密度逐渐减低、体积开始缩小
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区、胼胝体、尾状核、丘脑、 内囊及中脑被盖的背外侧
首选MRI检查、其次为CT,平片无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表现(CT)
弥漫性髓质密度减低 胼胝体及周围、第三脑室周围和脑干小点片状高
密度,双侧脑室、脑池受压、消失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存活者,后随访显示脑萎缩和髓质密度降低
两者常同时存在,称脑挫裂伤 好发受力点或对冲部位,如额极、颞极和额叶眶面,
影像学表现(CT)
脑挫伤:仅表现为低密度水肿,而无高密度出血 灶
脑挫裂伤: 脑内低密度水肿区中出现多发散在斑点状高密 度出血灶,可融合 病变广泛者可有占位表现 可多发,有的可发展为脑内血肿
脑挫裂伤——影像学表现(MR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硬膜外血肿—影像学表现(MRI)
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边缘清楚 血肿的MRI信号演变同脑内血肿 急性期:等或长T1、短T2,信号强度常不均一 亚急性期早期:T1WI和T2WI为周高中低 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血肿呈短T1、长T2
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天)
由于急性水肿,脑皮髓质界限不清 T2WI显示非均质高信号 出血灶在急性期为等T1短T2信号,在亚
急性期转变为短T1长T2信号 对脑深部及脑干损伤,MRI比CT更敏感
右额挫伤
左额、右颞挫裂伤
二、弥漫性脑损伤 (diffuse injury of brain)
弥漫性脑水肿 弥漫性脑肿胀 弥漫性脑白质(轴索)损伤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颅脑损伤影像诊断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机理
直接暴力 加速性—相对静止的头颅突然遭到外 力打击,使其由静态转为动态
着力点冲击性损伤
• 头部固定 • 头部运动中 着力点对侧的对冲性损伤
• 头部固定 • 头部运动中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三、颅内血肿
按部位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按病程和时间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头部受直接外力,致颅骨骨折或变形、脑膜血管 破裂,血液进入内板与硬膜之间潜在的硬膜外间 隙形成血肿
多位于颞顶区,常为脑膜中动脉出血 硬膜与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围较局限,呈双凸
epidural hematoma subdural hematoma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平片、CT、MRI、DSA 传统X线平片仅可显示骨折和颅缝分裂,现使用
很少 CT为首选方法,可显示颅脑外伤引起的出血、脑
可以表现阴性
脑水肿与脑肿胀
如在外伤病人,临床有明显颅压高的 表现,CT或MRI显示脑室系统较小与年龄 不匹配,即使脑质密度/信号无明显减低, 也应当考虑脑水肿或脑肿胀
弥漫性白质(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头部加速、减速或旋转性暴力造成弥漫性脑内轴 索的扭曲、肿胀、断裂,皮髓质交界区穿行的血 管中断
水肿、脑挫裂伤、轴索损伤等各种病理改变 急症病人不宜作MRI检查
一、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
脑挫伤(contusion of brain)是外伤引起的皮质或深 部灰质散在微小出血灶、脑静脉淤滞、脑水肿及脑 肿胀
脑裂伤(laceration of brain)包括脑、软膜和血管的 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