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和战伤 教案
创伤与战伤

4.包扎
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 固定骨折关节并止痛。 方法—绷带有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 8字包渣、帽式包扎。 掌握—“三点一行走”, 即绷带的 起点、 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行走 方向顺序。
5. 固定 6.搬运---采用背、夹、拖、架的方法。
(二)进一步处理
1.判断伤情
第一类:致命性创伤,如大出血、窒息、张力性气胸等。 第二类:生命体征平稳者 第三类:潜在性创伤,性质为明确
一、创伤概念
广义的是指机械、物理、 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 的 机体损伤 狭义的是指机械性致伤 因素作用机体所造成的组 织结构完整性 破坏和功能 障碍。
创伤分类
• 按原因分:烧伤、
冻伤; 挤压伤;火 器伤等。
• 按部位分:部位;
器官--软组织损伤、 骨折、内脏破裂
•按皮肤完整性分:
•闭合性创伤closed injury; •开放性创伤open injury
1.
2.
复苏
通气
3. 止血
4. 5. 6. 包扎 固定 搬运(后送)
1. 复苏 * 体外心脏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
2.通气 *手指掏出 *抬起下颌 *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3. 止血 * 指压法
*加压包扎法
*填塞法 *止血带法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1)不必缚扎过紧,以止血为度。 2)每隔1小时放开1-2分钟,使用时间<4H. 3)松开之前,先输液或输血。 4)远端指体坏死,先在其近端加上新的止血带,然后截肢。
(三)辅助检查 1. 化验检查 -- 血、尿常规, 血气分析、电解质、肝功 能等。 2.穿刺和导管检查 3.影像学检查 4.其他
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创伤与战伤

整理ppt
34
[战伤救治]
(一)伤员分类: 分类的依据:伤因、伤部、伤型、伤情。 区别轻重缓急,确定救治和后送次序。 (二)分级救治: 1.战术后方(作战区)救治:连、营救护 (1)寻找伤员,临时安置。(2)实施基本急救:
防治窒息、止血、包扎、固定。(3)辐射、化 学毒剂沾染作初步清洗。(4)准备安全后送。
目的:清除坏死失活组织、异物、血块,彻底 止血,将污染伤口变清洁伤口,防感染,争 取伤口一期愈合。
时机 :争取6-8h内清创,头面部可延至
8-12h.
整理ppt
18
3.感染伤口:
• 最常见的感染:化脓性感染,保持引流通畅, 小伤口换药可愈合,大伤口感染控后,肉芽组 织新鲜,可作二期缝合或植皮.
• 特殊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
整理ppt
26
皮下组织筋膜 : 切除失活组织,筋膜作 “十”字或“I” 形切开.
整理ppt
27
肌肉:失活的肌肉颜色暗红、失去张力、
无刺激收缩、不出血。
整理ppt
28
(4)缝合伤口:6-8h内清创作:一期缝合.
皮肤缺损:植皮、引流48h.
火器伤:除头、面、手、外阴作定点缝合外,不作
一期缝合,留作延期或二期缝合.
4.组织损伤:伤口、创面,注意合并神经、血管、
内脏伤。
整理ppt
10
(二)全身表现
一般表现:低热渗血、组织分解产物。高热脑 损伤、感染。
并发症
1.感染:开放伤:化脓性感染,闭合伤:肠道、呼 吸道、肺部感染. 特殊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
2.创急性体克:重度创伤常见的死亡原因,低血容 性休克。
3.挤压综合症:挤压肌肉缺血、坏死肌红蛋白
第九单元创伤和战伤

第九单元创伤和战伤1.一、分类2.按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闭合伤、开放伤3.属于闭合伤的是直肠破裂4.一患者车祸后2小时送至医院,诉咳嗽、胸部疼痛。
查T36.5℃,P130次/分,R30次/分,BP90/60mmHg,神清,右胸部压痛明显,右肺呼吸音低,右下肢有骨折征。
胸片示:右侧液气胸。
创伤种类为闭合伤5.二、创伤的诊断1.病史询问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6.三、急救原则■首要的是抢救生命。
■优先抢救的急症有: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休克、腹部内脏脱出等■具体措施:ABC,与上一讲中初期复苏的步骤是一样的。
7.某病人因车祸被抬入急诊室。
CT检查显示颅内有血肿,量约30 ml,合并下颌骨开放性骨折。
并有舌后坠(重点讲解),抢救原则首先是 保持呼吸道通畅8.四、创伤的治疗原则(一)一般处理■体位和局部制动:■预防和治疗感染:■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代谢:■镇痛镇静和心理治疗(二)闭合伤的处理■软组织挫伤:早期局部冷敷,中后期温敷和理疗。
■骨折和脱位:复位、固定。
复位分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胸腔和腹腔内脏器伤:血气胸可先行穿刺或引流。
较轻的腹腔脏器伤,无明显腹膜炎者,可暂予支持疗法,并密切观察。
■头部伤:头皮血肿先行加压包扎,血肿液化后可穿刺抽吸并继续加压包扎。
9.(三)开放伤处理:清洁伤口(清洁伤口通常是指“无菌手术”的切口。
)可以当即缝合。
■污染伤口:指粘有细菌但尚未感染的伤口,一般认为伤后8小时以内的伤口属此类。
■感染伤口:包括延迟处理的开放性创伤,脓肿切开,手术感染等,有渗液、浓液、坏死组织等。
伤口需经过换药,逐渐达到二期愈合。
■存留异物:原则上取出,某些深部的异物,或数量多而分散者,如不损及重要组织器官,可以保留和观察。
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血清。
10.伤口愈合有两种基本方式,即临床所称的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和部分污染伤口。
二期愈合,又称瘢痕愈合。
部分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
创伤与战 伤课件共93页文档

---涨潮
4 免疫功能变化
一般的创伤或合并感染时
PMN↑:趋化、杀菌
•
Mφ功能↑:吞噬、杀菌、产生细胞因子
• 重度创伤时→PMN↓ , Mφ功能↓
三 、 创伤的并发症
• 感染:细菌污染、闭合性创伤累及消化
道、呼吸道
• 休克:失血、神经系统受刺激、严重感染
创伤的修复
创伤与战 伤课件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创伤和战伤
创伤的定义
• 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 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 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 障碍
创伤概论
简史
• 公元前3500年,埃及外科医生可行截肢和
伤口包扎术
• 公元前500年,Hippocrates的创伤处理
原则
• 16世纪,巴雷采用伤口包扎、切开缝合 • Lister解决了外科感染 • Esmarch发明急救包和止血带
神经 内分泌
代谢
免疫 功能
感染 休克
一、 创伤性炎症
局部小血管短时间收缩,转变成扩张
• 创伤: Cap通透性↑,血浆渗透到组织间
隙内,WBC游走,进入渗出液内。
• 创伤炎症起源于组织断裂胶原暴露和细
胞破坏,有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合因子释 放
缓激肽→使微血管反应,引起疼痛,刺激骨髓使 WBC↑
• C3a C5a →调理免疫细胞功能
物颗粒
• 局部血流灌注增加,提供细胞增生的营养
成分
创伤性炎症对组织修复的不利作用
• 大量血浆渗出→血容量缩减
• 闭合性创伤的严重炎症→组织内压过高,
阻碍局部血循环
• 大量组织细胞的裂解产物→损坏其他器官
二 、 创伤的全身性反应
新版第十三章:创伤和战伤课件.ppt

精选
5
创伤的全身性反应
体温反应:炎症介质,并发感染,并发休克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下丘脑-垂体轴
维持生命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代谢:分解代谢亢进,需要适宜的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可能
精选
6
创伤的并发症
感染 常见并发症 开放性创伤---外源性细菌 闭合性创伤---消化道,呼吸道受损
营养不良 使用皮质激素等 免役功能低下性疾病
精选
11
创伤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原发愈合):组织修复以本 来细胞为主,愈合功能良好
二期愈合(疤痕愈合):组织修复以纤 维细胞为主,愈合功能不良
精选
12
四、创伤的诊断
(一)病史 (二)体检 (三)辅助检查 (四)注意事项
精选
13
致伤原因
病史
伤后症状及其演变
既往史
精选
14
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 局部详细检查 开放性创伤应注意伤口或创面
精选
15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精选
16
创伤检查注意事项
抢救窒息、大出血的危重情况 检查应简洁、快速、轻巧 不忽视隐蔽的损伤 不忽视不出声的病人 不能明确诊断应积极对症治疗
精选
17
五、创伤的治疗
(一)急救 (二)治疗
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肢体伤等 皮肤完整性
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等 伤情轻重 轻伤、重伤等
精选
3
二、创伤病理
(一)创伤性炎症 (二)创伤的全身反应 (三)创伤的并发症
精选
4
创伤性炎症
创伤和战伤PPT演示课件

19
创伤并发症
1) 感染 初期为局部感染,重者可迅速扩散 成全身感染。污染较重者,应注意发生厌 氧菌感染。
2) 休克 早期为失血性休克,晚期由于脓毒 症,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3) 脂肪栓塞综合症 常见于多发性骨折,病 变部位是肺。
3)组织塑型阶段 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基质沉积,伤处组织可得 到初步的修复。 改构和重建时,胶原纤维交联、强度增加; 多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过度 丰富的毛西血管网消退和伤口的粘蛋白和 水分减少。
16
伤口愈合的类型
一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织,
局部无感染、血肿和坏死组织,再生修复过程 迅速,结构和功能恢复良好。
27
创伤的处理---急救
复苏;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心电监 测下电除颤,开胸心脏按压;药物除颤, 并兼顾脑复苏。
通气; 解除各种气道梗阻,维持呼吸道通畅。解除 气道阻塞的方法如下:
28
创伤的处理---止血
出血可以使病人迅速陷入细休克,甚至致 死。必须止血处理。
动脉出血呈鲜红色,速度快,间歇性喷射 状;静脉血为暗红色,持续涌出;毛细血 管出血呈渗血、呈鲜红色,自伤口内缓慢 流出。
创伤和战伤
1
第一节 概述
创伤和战伤自古危害人类的健康。随 着社会不断发发展和进步,创伤和战 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章要求掌握创伤和战伤的救治原则。 各部位的诊断和处理见参见有关章节。
2
概述
创伤 trauma 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造成 的机体损伤; 狭义: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 织结构完整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外科学创伤和战伤外科总论教研室ppt课件

医学资料
13
、代谢变化
(1)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质、脂肪分解
加速,糖异生增加
高血糖、高乳酸血症、血中游离脂肪酸
和酮体增加,尿素氮排出增加,
—— 负氮平衡。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医学资料
14
3、免疫系统变化
创伤
1、免疫抑制因子 2、免疫抑制细胞 3、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网络紊乱
43
(六)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2、创伤伤口分类及处理原则:
(1)清洁伤口:无菌伤口——缝合。 (2)污染伤口:有细菌沾染但尚未构成感 染的伤口——清创缝合
①一般伤口<8小时②头颈部伤口<12小时 ③胃肠道及肺部手术切口。 (3)感染伤口:伤口有化脓或受伤时间距清创时
间过长——扩创、引流、换药等。
医学资料
伤口及出血:估计失血量、口渴等。 头部损伤:意识状态、昏迷时间、肢
体运动情况等。
胸部损伤:呼吸情况、胸痛、咳嗽等。
……
医学资料
25
伤前情况——既往史
相关疾病:高血压、出血史、慢性消耗性疾病、陈旧骨折等;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史等; 饮酒; 手术史; 药物过敏史; 输血史。
医学资料
26
体格检查 分清轻重缓急,急、危、重者先 积极抢救,并在急救中逐渐检查。
肉芽组织
医学资料
18
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3)塑性期——通过各种介质、酶的作用和运动应力 作用,调整修复组织,进一步改构和重建,以 适应生理功能。
①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度增大; ②多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 ③过度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消退; ④伤口的粘蛋白及水分减少等。
医学资料
第十四章 创伤和战伤

第十四章 创伤和战伤
目的要求
了解:战伤的种类、特点和处理原则。
熟悉:创伤的分类和创伤后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
掌握:创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 和处理方法;开放性创伤的伤口处理原则和清创方法。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病因: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的损伤。
分类:各种分类方法。
病理:创伤后的局部变化和全身变化,
损伤的修复:过程、愈合分类及愈合条件,影响愈合的因素: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局部及全身表现,常见并发症诊断要点、方法、病史、检查(详 细全面,突出重点,查治快捷,急救优先),综合分析并运用各处特殊化验和辅助检查以助 诊断。
防治原则: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闭合性损伤的分类、治疗,开放性损伤的分类、治疗 (包括清洁伤口、沾染伤口和感染伤口的处理)。
教学方法
1.大课讲授重点内容。
2.见习为手术室及病房示教,示教内容:清创术、换药、拆线,各类创伤处理方法及 止血、包扎、固定等。
3.实习时尽量让学生多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的概论
创伤的病理生理
第二节课
创伤的修复过程和影响因素
创伤愈合类型及伤口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课:
创伤的检查与诊断
创伤的局部和全身治疗
清创术
第四节课
病例讨论
战伤急救的特点和步骤
冲击伤
自学内容:
一、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二、创伤评分方法
三、火器伤和冲击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本
次
课
复
习
思
考
题
一、创伤的组织修复过程是怎样的?
二、一般伤口如何处理(清创术)?
三、创伤后机体会出现哪些反应?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四、核武器和化学毒剂损伤的防护
五、战伤复合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本
次
课
小
结
要
点
一、熟悉各类致伤因子的作用原理
二、熟悉创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三、掌握创伤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四、熟悉创伤的修复过程和影响因素
五、熟悉创伤愈合类型
六、熟悉创伤的局部和全身治疗
七、熟悉各类伤口的处理方法
八、熟悉战伤急救的特点和步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教案
课程名称第次课年月日
教师姓名
职称
教研室
外科
教学时数
4
授课题目
创伤与战伤
教学对象授课Βιβλιοθήκη 点科技楼教室教学方式
多媒体
本课的重点、难点:
1.创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2.创伤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创伤的修复过程和影响因素
本次课应用的教具:
电脑及投影
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