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1. 学位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2. 主要课程

信息类数学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课程、多媒体信息处理方向系列课程、电子系统设计方向系列课程、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系列课程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四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15。学生从多媒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每个毕业生要修满49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选修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10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1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

基础类(30学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技术导论、线性代数、工程图学基础、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11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值计算与Matlab 语言、计算机网络等;

电子技术类课程(21学分):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芯片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

电子信息处理类课程(12学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电子系统设计类课程(28学分):电子系统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基础、电子系统设计实践、数字系统

设计实践、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实践、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及实践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0学分):见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共54.5学分。学位课程成绩要求在75分以上。

注: 1、课程中所标示的自主学分均为实验17学时,学分数为0.5学分。

2、标注★的是学位课,标注◆的为双语课程。

3、有关毕业设计的说明:

第六学期短学期开始进行选题、文献翻译等工作,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工作,实行“一次设计、两次答辩”,学生可在指导教师同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在第八学期初,或第八学期15周进行答辩。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2801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学制:五年修业年限:4-7 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212.5 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建筑学。 相近专业:城市规划。院部负责人:胡跃进审核:方辉平校长:汪建利日期:2016年8 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能从事城市与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安徽省及华中、华东等地区,从事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2、培养要求 (1)科学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宽泛的人文科学社会基础。包括: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军事。 2)自然科学知识:了解高等数学、物理学、力学、材料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3)工具性知识: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通信原理,掌握流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至少掌握1 门计算机语言,并能进行编程;能用英语进行书面、口头表达,能较好地阅读专业文献。 (2)专业知识要求 1)工程制图与识图: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掌握制图的原理及规范制图的基本步骤、方法;掌握施工图的识度和使用,相关规范和图例。 2)建筑基础知识要求:掌握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素描与色彩、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概论,掌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物理等基 本知识。 3)建筑专业核心知识要求:掌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城市

电工电子教学计划讲解学习

电工电子教学计划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能进行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 能正确搭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会用万用表测量相关电量参数,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能列举出桥式整流电路在电子电器或设备中的应用四、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实训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课时。 2. 实训模块适应不同专业需要,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基础模块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doc

会东电子科技学校 2015学年秋季学期 教 学 计 划 普坤俊 2015年9月1日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此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系统、详略得当。根据2015级机电、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而且都是文化课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较简单一些。而来到职中,学生将接触到很多的专业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本学期《电子技术基础》是采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第五版。 本学期学习第一至第四章的内容,其中第一章为半导体二极管,第二章为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第三章为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第四章为直流稳压电源。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实训室,实验台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掌握安全用电相关知识技能; 3.掌握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4.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基本知识; 5.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知识; 6.掌握时序逻辑电路基本知识; 7.了解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形成互动,尽量把知识讲活,而不是死板,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为了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要通过实践、举例、讲解、练习来提高他们的

眼视光学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眼视光学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眼视光学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就业于医院、眼镜行业以及眼视光产品企业,从事眼保健与视觉保健、视功能康复、医学验光配镜、眼视光特殊检查及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理想和创新、创业精神; 2、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视光学专业实践技能,掌握眼视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眼保健、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的综合技能; 3、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人际沟通能力; 4、能够较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视光学科研工作方法,有参与现代视光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校学位英语考试,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 三、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眼视光学 四、主要课程(共19门) 物理学、医用化学、高等数学、头颈部解剖学、人体机能学、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视光学应用光学基础、眼视光学导论、临床视光学基础、眼科学、验光学、眼镜学、眼视光器械学、角膜接触镜学、斜视弱视学、低视力学、屈光手术学。 五、课程设置 必修课类(共32门、137学分) 公共基础课(共11门、59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3英语258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2计算机基础9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3物理学7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1086医用化学724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军事理论724高等数学825 体育1308 专业基础课(共10门、37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头颈部解剖学362人体机能学985 1237医用电子学543 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 础

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教学计划

《电子技能与实训教程》教学计划 xxx学校姓名年月日 课程名称:电子技能与实训 教学对象:19机电3班、19机电4班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开始熟悉电子元器件,了解电子应用技术的一般知识,掌握最基本的装焊操作技能,接触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培养和职业意识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焊接及拆焊技能;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术;初步具备识读简单电路图、简单印制电路板;初步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初步具备质量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规范。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结构全书分三篇,项目,即以“实训项目”为核心重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但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差,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上,所表现出的难度和积极主动性较差。但由于是专业主课,对电子课本身的兴趣还比较大,喜欢动手操作。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趣味。由于学生基础差,教材内容覆盖面广,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尽量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电路,从而去掌握复杂电路的知识。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掌握通信工程理论并能从事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及有关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分析的较高综合素质的通信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系统地学习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获取、扩展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传输、交换、网路理论基础知识; 2.具备设计、开发、调测、运营管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开发技术; 3.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表达思想、撰写论文及外语阅读与交流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 3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信息技术与通信工程、信息通信与计算机通信。 六、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网。 八、教学环节及说明 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自学、作业、辅导答疑、考核、实践环节等。 1.面授:学生集中到校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及实验教学活动。 2.自学:学生主要通过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点播网络课程进行自学。 3.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提交,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4.辅导答疑:教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系统、集中面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管理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6学分,管理大类课程10.5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人员。 学制:3年 培养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 1、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4、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 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 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音频与视频接收机、通讯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工程制图、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习、电子产品检验实习、电子整机装配与维修实习、单片机系统应用于调试实习、岗位综合实践。 专业化举例: 电子声像设备、电子产品营销。

一、 一、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基本知识。 2、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 3、掌握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4、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5、了解电子产品营销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1、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学会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和工艺文件。 3、能装配、调试、维修、检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 4、能操作、使用、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 5、初步学会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管理。 6、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7、初步具备电子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 (三)技能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无线电装接工中级公证书、家电产品维修工中级公证书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应用电子技术(手机维修方向)教学计划.

应用电子技术(手机维修与调试方向)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㈠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中专、中职、中技毕业生) ㈡学制:三年 二、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手机维修与调试方向) 三、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㈠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电子产品生产检测及维修能力,能够胜任通信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㈡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 ⑴具有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⑵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的基本功能,通过国家高等学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 ⑶具有计算机应用、操作基本的知识,并有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线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⑷掌握一般电子元器件的规格、标准、物理性能及检测方法; ⑸掌握一般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 ⑹熟悉电子整机的装配、调试、测试技术; ⑺掌握手机维修、维护技术。 2、能力结构 ⑴具有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熟练检测的能力; ⑵具有在电子产品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操作、工艺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能力; ⑶具有使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一般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⑷具有对通信电子产品进行维护、维修的能力; ⑸具备基本电子产品营销的能力。 ㈢毕业生适应岗位 ⑴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生产操作、质量检测人员,生产工艺指导、管理等生产技术人员; ⑵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开发技术人员; ⑶通信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技术人员。 ⑷各类电子系统(如电器控制系统、报警系统、视听系统等)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

⑸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的维护、维修人员; ㈣毕业说明 本专业毕业需达到最低总学分115.5学分,其中必修课的最低总学分为98学分。学生修完课程,达到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和毕业总学分的要求,操行评定合格,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高等教育三年制高职高专学历。 四、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㈠主要课程 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升华道德品质;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加法律意识,树立敬业精神;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2、毛论、邓论和“三个代表”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坚定在党领导下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3、形势与政策 主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热点,以集中报告或其它形式,阐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释疑解惑,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 4、综合英语 主要讲授大学英语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听、读、写、说的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 5、应用数学 以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为指导,主要讲授高等数学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高等数学的思想、概论、方法去理解、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6、计算机应用基础 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中西文输入、WINDOWS、OFFICE 使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病毒防护基本知识。了解微机的构造与基本原理,具备熟练的上机操作、常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 7、体育 通过体育基本理论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8、就业指导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号080603 (国家)0506(学校)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本专业学生主要具有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技术及方法,受到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的基本训练。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同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基本技能。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科技前沿,具有较高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综合归纳能力。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现代化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3、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2)掌握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应用;(3)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理论及方法;(4)具有分析、设计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能力;(5)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6)了解信

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7)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达到国家外语要求的水平。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本专业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仪器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现代信息技术。 四、课程安排 本专业设置了公共基础平台(含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含专业必修主要课程、专业必修实验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及专业任意选修课程(见教学计划表)。 教学总学时为2716学时,总学分170学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一) 基 础

2016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2016级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岗位分析 (一)焊接专业及现状 焊接是加工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应用广泛,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机械制造、安装、维修业也逐步向精、细方向发展,对焊接专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焊接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大。 (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1)石油和化工建设行业 50% (2)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 45% (3)其它行业 5% (三)、主要职业岗位 (1)焊接加工、焊接设备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2)焊接设备维修工作 (3)工业设备维修 (4)其它岗位工作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焊接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的中级应用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能在各个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焊接技术相关的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各种焊接加工技术人员。 (二)专业要求 1、文化知识要求 毕业生具有中等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对专业英语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综合能力(交际、公共、协同工作能力)。 2、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②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③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④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⑤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焊、 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⑥熔化焊基础知识 ⑦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接 工艺 ⑧焊接检验分类,X光探伤评定标准;焊接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方法及修补 要求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5.能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能减少和消除焊接应力;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计划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 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 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

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能进行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 能正确搭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会用万用表测量相关电量参数,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能列举出桥式整流电路在电子电器或设备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实训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0课时。 2、实训模块适应不同专业需要,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0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基础模块 第一部分电路基础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5级本科全外文专业)(春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了解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文化,符合国际通信领域要求标准的,适应国际通信行业需求的,具备扎实的通信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在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从事通信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与设备、信息与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通信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等;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和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具备通信学科和专业的基本能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通信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响应与运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技能课程: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口语、应用汉语翻译、中国概况、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必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等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网络编程等 选修课:无线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操作系统、现代交换技术等 四、学制 4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技术综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授予学位 通过本专业各课程学习并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以周计) 注:①实践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 周)(1学分) ②实践2:通信技术综合设计(2周)(1学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电子技术应用、推广、产品生产、维护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社会活动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简要说明 1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 电子整机中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功能与性能; (3) 各种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4) 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5) 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6) 电子产品营销。 2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1) 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3) 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择业和创业能力; (4) 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电子产品检验能力; (5) 系统安装、调试及使用管理能力; (6) 电子整机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 (7) 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8) 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9) 简单的英语专业资料阅读能力。 四、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就业岗位 (1) 电子整机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 (2) 电子整机设备维修; (3) 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修; (4) 电子整机产品生产工艺管理;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5 :;£皿J 忻丫J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而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全国职教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为基本思路;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木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而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晋城市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实际,在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和教育规律,为晋城市中职教育及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木现 象,具备安全用电和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直流电路中关于电路.电压、电流、电动势、电阻、电能、电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了解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2?了解表征正弦交流电的各个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掌握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大小相位关系,简单了解电容器和电感的功能和一般应用。 3.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输电方式;掌握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4.掌握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通信行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对人才素质也有新的要求。未来几年,我国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放量。一方面,3G人才需求看涨,另一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于是,通过本次毕业实习调研收集和分析通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电信行业以及企业对通信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为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通信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作出如下调研报告。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的通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在校老师。利用电子访问方式、社会实践调查方式、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为主,并通过在校老师,用人单位反映的就业情况为辅。 调研方法与容 (一)调研方法: 通过浏览、访问网络和文献、做调查问卷搜集得来的文字材料的整理,采访,咨询等方法。 (二)调研容:

1.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 2.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3.专业岗位知识能力 4.薪金水平 5.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目前就业较为热门技术、岗位 调研分析 (一)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都以200—300人的数量招生,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学历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不等,有的学校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人才梯级培养的方式。尽管如此,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炙手可热。 男女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女 (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能力要求: 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人才方向应该基于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光通信、INTERNET通信方面的测试、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维修及企业网络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通信设备的测试与维修人员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1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 6月1日修订)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速中国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

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图形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

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2014年9月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目录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二、培养目与业务范围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四、学制、入学层次和时间分配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六、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在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装配、调试、经营与维修人员。 (二)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日用电器、音频视频家用电器和多媒体设备的装配、调试、销售和检修等工作。其主要的业务工作岗位是: 1、在生产部门,可以从事电子电器设备和相关产品的一般技术工作; 2、在维修部门和检验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电器设备的修理和常规更换工作; 4、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宾馆,可以从事上述电子电器设备的保养、运行和维护等技术服务工作; 三、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2、熟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基础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机械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音频、视频,日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三大类电子电器设

备中至少一大类的工作原理、生产过程、主要性能指标和经营、保养知识; 5、掌握相关电子电器设备的控制元件及典型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6、掌握相关常用元器件性能及功能的基本知识; 7、熟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检修、经营职业岗位的规范和职业道德; (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焊接基本功; 2、具有相关电子元器件或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和选购能力; 3、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常用检测仪器(含仪表、设备)和工具; 4、具有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的家用音频、视频产品、日用电器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中某一类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5、具有操作、维护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6、具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经营中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工作能力; 7、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8、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9、具有一定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10、具有查阅电子电器相关资料及其产品说明书的能力; 11、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四、学制、入学程度和时间分配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移动通信技术:6103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移动通信应用软件开发、通信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及营销服务等能力,能够胜任移动通信软件基础开发、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 1.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 2.嵌入式工程技术人员; 3.通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质检、维护和营销员。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与通信有关的软件及电子设计方面的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嵌入式工程技术人员、通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质检、维护和营销员等岗位。 六、岗位能力要求 1.核心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 2.基本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

表1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

表2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七、专业素质要求 1.基本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以下4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4个职业技能证书; (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

(3)企业经历证书; (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 2.技能和技术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资格证书当中的1个证书方可毕业。 (1)高级维修电工 (2)高级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工 (3)电子CAD高级工程师 (4)计算机二级(C语言) 3.拓展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 (1)英语B级 (2)英语A级 (3)英语四级 (4)营销师 (5)技能比赛获奖证书 八、教学活动安排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