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根据应用电子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及我校教学、管理、推荐就业的实际,制订本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和学制招生对象: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
学制:三年、全日制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应用电子技术,能从事电子元件生产、整机安装、调试、检修、质检等工作;担任电子产品的局部设计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担任生产流水线的组织、管理及产品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层次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三、就业方向电子产品设计研究、生产、销售企业从事技术设计或管理、技术生产或产品销售工作、或从事家电维修的个体劳动。
四、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㈠思想品德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热爱电子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健的体魄;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4、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精神;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
㈡知识技能1、具备基本的文化基础素质2、掌握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3、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操作技能与方法4、能从事一般电路的开发设计、安装调试、设备维护等工作㈢、基本能力1、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好的自学习惯,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
2、具备编排简单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能力。
3、能进行一定的社会交往,正确处理工作中和各类关系,为工作和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
㈣、身心素质1、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包括文化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教学(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毕业设计)、选修课等,形成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教学实习服务;教学实习为就业服务的课程结构。
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代码590202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就业面向岗位如表1所示。
表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就业面向岗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其可以胜任电子类相关企业中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生产、维修、工艺管理、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1、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心里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创业素质。
2、良好的职业态度。
具有准确的自我能力判断和职业定位能力,能做出明确的职业选择,并具有良好的自我期望以及踏实肯干、认真负责、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3、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听、说、写能力;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4、熟练的读图、绘图基本能力。
掌握计算机制图和辅助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5、较好的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
6、较熟练的电子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掌握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等基本知识与原理,能按照要求进行有关应用系统的编程、操作和调试。
7、一定的单片机系统设计调试综合应用能力。
熟悉大规模基础电路等基础知识和原理,掌握一般小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和调试。
8、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掌握各类工作总结文档的整理、撰写以及汇报演示能力,具有与不同层次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职业证书学生获取证书可以选择国际组织、国家、部委和省市职业标准机构颁发的电子类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选择有关行业学会等相关机构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电子设计工程师(中级)、电子设备装接工(中、高级)、无线电调试工(中、高级)、计算机辅助制图员(AutoCAD)(中级)、计算机辅助制图员(Protel)(中级)、维修电工(中、高级)、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中、高级)等。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
够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相关的原理和技术,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
的基础。
2.教学内容
(1)电子技术基本概念:介绍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代应用
领域。
(2)电子元件和电子电路:介绍常见的电子元件和电子电路的基本原
理和组成,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3)信号与系统:讲解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的分类、时
域和频域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等。
(4)模拟电子技术: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电路,如放
大器、滤波器等。
(5)数字电子技术: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电路,如逻
辑门、触发器和计数器等。
(6)通信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电路,如调制解调器、信道编码等。
3.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的授课,向学生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
实验内容包括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波形、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参数、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案例分析:通过讲授一些典型的电子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4.教学评价
(1)平时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根据学生的积极性、认真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评分。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科学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认识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特性。
2.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使用常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3.理解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逻辑设计。
4.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放大电路设计和分析。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开展相关研究。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特性。
3.电路分析与实验技巧。
4.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5.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6.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课程介绍、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第二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特性的讲解。
第三周:电路分析与实验技巧的讲解。
第四周: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解。
第五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讲解。
第六周: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的讲解。
第七至十五周: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
第十六周:总结和复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创新思考。
4.课堂演示: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技术展示,直观地展现电子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实验过程。
5.作业辅导:通过布置作业和解答学生问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资料:1.《现代电子技术基础》2.《电子技术应用与实验》3.《电子元器件手册》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能力。
电子信息科与技术(应用技术方向)最终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技术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智能电子线路设计、制作;应具有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制作及电子产品的维修、测试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等岗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电子及信息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系统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与电子设备维修、智能电子线路设计的训练,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具有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调测、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查阅本专业的外语文献。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理学(07)(2)学科类:电子信息科学类(0712)*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半导体器件*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信号与系统研究型课程: 现代电子电路设计讨论型课程:现代电子新技术专业技能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6+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说明辅修专业:最低48学分,标注“*”的课程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13.5)+2学分(1)思想政治类 14(4)+2学分300110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 全年3001101003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1010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1010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3 秋冬30011010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2)2(2) 春夏3001101014 贵州省情 1 全年3001101014 形势与政策+2 春夏(2)军事体育类8(4)学分3002110000 军事理论及军训1(1)秋冬3002110001 体育1 1 秋冬3002110002 体育2 2(1) 春夏3002110002 体育3 2(1) 秋冬3002110002 体育4 2(1) 春夏(3)外语类14(4)学分0503100001 大学英语1 3(1)秋冬3002110001 大学英语2 4(1)春夏3002110002 大学英语3 4(1)秋冬3002110002 大学英语4 3(1)春夏注: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计划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处理。
由于其应用广泛,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设计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学主题的确定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主题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线,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主题不仅包括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还应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等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活动安排的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系列富有变化和趣味性的活动,如实验课、设计大赛、项目实训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课中,可以设计一些基础实验和应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数字电路、进行信号采集和处理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创新型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改进电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大赛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数字电路设计和实现的比拼。
通过比赛,学生们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且通过与其他团队的交流和竞争,不断积累经验和进步。
在项目实训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数字音频处理、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等。
学生可以在实训中学习到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
三、教材使用的建议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应具备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全面覆盖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教材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和习题集,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选择不同难度和内容丰富的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选择教材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更加贴合工程实践。
教学工作计划中职电子

教学工作计划中职电子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电子技能,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和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知识;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电子制作项目;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设计和制作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电子产品;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复杂的电子制作项目。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原理(1)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2)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3)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应用2. 电子元件(1)常用电子元件的类型、规格和用途(2)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3)电子元件的焊接和安装技术3. 电子器件(1)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常见电子器件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方法(3)电子器件的调试和维护技术4. 电子产品设计(1)电子产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3)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技术5. 电子产品制作(1)电子产品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2)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技术(3)电子产品的测试和质量控制方法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
3. 项目实践: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进行设计和制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让他们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一些复杂的电子制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计划1. 第一阶段:电路原理与基本元件(1)第1-2周: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2)第3-4周: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3)第5-6周: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应用2. 第二阶段:电子元件与器件(1)第7-8周:常用电子元件的类型、规格和用途(2)第9-10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3)第11-12周: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 第三阶段: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1)第13-14周:电子产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第15-16周: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3)第17-18周:电子产品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4. 第四阶段:项目实践与实际操作(1)第19-20周:电子产品制作的组装和调试技术(2)第21-22周:电子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方法(3)第23-24周:实际项目实践和展示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价。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4份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4份第一份教学计划:课程概述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学时:3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电路基本理论、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
2.电子技术实践技能:焊接实践、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电子仪器使用等。
3.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电子通信、电子控制、嵌入式系统等。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和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参与度和作业)占40%,期末考试占60%。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资料:电子技术实践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第二份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第1周:课程介绍、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课程目标介绍、电子元器件分类与特性、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内容:电子元器件的辨识与测试第2周:电路基本理论-教学内容:电路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验演示-实践内容: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与计算第3周: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例分析-实践内容: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实验设计第4周:信号与系统-教学内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系统的分类-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内容: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实验第5周:焊接实践-教学内容:焊接工艺与技巧、焊接常用工具与设备-教学方法:实践演示、实验操作-实践内容:焊接实验第6周: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教学内容:电路调试流程、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教学方法:实践演示、案例分析-实践内容: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实验第7周:电子仪器使用-教学内容: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多用表等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实践演示、实验操作-实践内容: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第三份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应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电子技术应用、推广、产品生产、维护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社会活动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简要说明
1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 电子整机中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功能与性能;
(3) 各种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4) 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5) 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6) 电子产品营销。
2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1) 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3) 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择业和创业能力;
(4) 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电子产品检验能力;
(5) 系统安装、调试及使用管理能力;
(6) 电子整机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
(7) 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8) 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9) 简单的英语专业资料阅读能力。
四、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就业岗位
(1) 电子整机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
(2) 电子整机设备维修;
(3) 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修;
(4) 电子整机产品生产工艺管理;
(5) 较复杂电子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6) 电子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
(7) 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六、实践教学、课外活动安排
(一)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含大型作业)和毕业实习等。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
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扩大实践教学的领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⒈实验
实验是开发智力、培养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出各门课程大纲规定的实验,做好实验课的考核工作,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的技能。
⒉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使学生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完成相关的基本训练。
教学实习包括钳工实习、电工实习等。
通过有关实现,学生应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各种实习完毕,对学生实习表现要作全面评定与考核,实习成绩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 二) 课外活动安排
课外活动是课内教育的补充。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学生应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是:
1 .开展各种学术技术讲座;
2 .开展各种增强学生个人社会活动能力的活动;
3 .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各种自学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