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二)(全国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二)(全国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二)(全国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二)

(全国Ⅰ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过去都认为,艺术是与生活不同的世界。艺术摹仿现实生活,但这里所说的摹仿不等于再造。比如一位木匠造了一张床,另一位木匠照样再造一张床,这不是艺术中的摹仿。只有画家照着床的样子画床的图画,才被称为摹仿。画家所画的床,就与木匠所造的床属于不同的本体论层面,或者说从属于不同的世界。

然而杜威认为,艺术不是与生活绝缘的,艺术的世界,也不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要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杜威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山峰并不是一块放在平地上的石头,而只是大地的起伏处。同样,艺术也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突出的地带,而不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山峦起伏本来就是大地的风景,在一座座山峰的下面,是地壳运动所造成的起起伏伏,而不是在大平原上被安放了一块块的巨石。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夸娥氏背走太行、王屋二山,那只能是神话,山都是有根的,是背不走的,这个根就是大地,它们与大地是连续体。

这一说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即艺术所提供的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人没有“内在感官”,所有关于“第六感官”的说法,都仅仅是神话而已。但是,经验也有不同。杜威认为,寻找审美经验的独特之处,不应从经验的性质上,而应从经验的组织形式上来找。这就是他所谓的“一个经验”的理论。人都有对经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追求。一个经验过程被打断,人就会产生不快感,而圆满地完成一次经验,人就会愉快。艺术所能提供的,就是这种“一个经验”。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都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这种整体性的要求,为的就是满足“一个经验”。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人内在的完整性推动经验的前行而又对经验进行着评判性的反应。

这种对完整性的要求,被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所激活,得到训练,却又不仅限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有过并习惯于“一个经验”的人,被熏陶出艺术的品位来,又进而将这种品位移植到非艺术的各个领域,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看环境,是回到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将在艺术中陶冶的情操和品位移植到对自然的欣赏中来。我们会在评价风景时说“风景如

画”,这就是将“入画”的眼光投入到对自然的欣赏之中。我们在看待生活时,会说生活中充满故事,读了小说,觉得生活中到处都有情趣。艺术进入生活,在生活中看到艺术,这种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在改变着对现实生活的看法,也改变着美学本身。

(高建平《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改变着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看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过去都认为,艺术世界高于现实世界,艺术和生活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B.作者认为“愚公移山”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因为这个故事没有“根”。

C.杜威认为,应当从经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上两方面来寻找审美经验的独特之处。

D.习惯于“一个经验”的人被熏陶出艺术品位后,会把这种品位移植到日常生活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构上,本文先举出了关于艺术与生活不同的观点,然后对此批驳树立论点。

B.第一段举木匠再造一张床和画家画床的例子意在表明摹仿和再造是有区别的。

C.杜威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艺术和生活关系很密切,两者其实并没有不同。

D.艺术和生活互相联系,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改变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画家照着埃菲尔铁塔所画的画,在杜威看来与真实的埃菲尔铁塔并非属于完全不同的世界。

B.艺术和现实是相连的,就像山和大地是相连的一样,艺术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突出的地带。

C.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艺术,是因为艺术能给人“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是具有审美性质的经验。

D.我们看到西湖时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说明现实生活对艺术产生了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消逝的灯火

张炜

现在的灯比过去更亮也更多了。城街的灯璀璨逼人,形状各异,是现代城市最得意的装饰,已经超出了实际照明的需要。这是一种浪费,还是适得其所的艺术,还得好好讨论一下才好。

增多的灯饰使一切场所变得更亮,在给人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有了另一种不适。白天无阴之日就已经很亮了,夜晚如果太亮,就使夜与昼的区别减少了。我们还会想念朦胧的灯火,想念街巷里的阴郁感。大树滴着夜露,月亮爬上来,地上一层莹光。这一切都会被强大的现代照明给破坏。

另有一些灯火消失了。它们曾经也是先进和文明的象征,不久又成为落后的代表。煤油灯、罩灯、桅灯、油气灯,它们当年使人产生了多少惊喜,连关于它们的回忆都是温暖和亲切的。

在野外,那些远远闪亮的灯火可能是鱼铺老人的桅灯,也可能是看林老人的煤油灯,还有可能是看瓜老人的罩灯。神秘可人的夜之原野,有多少美好的感觉是源自这些闪烁的、若有若无的灯火!如果没有它们,那么原野就是空洞的,没有眼睛的,没有召唤的,没有希望的。

夜晚的点点灯火从遥远处透出来,那是多么好的安慰和期许。只要走近它就有故事,有水,甚至有吃的东西,有未知的一切。孩子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单纯,他们不会过多地想到其他危险,而只会热情地兴冲冲地走过去。如豆的光明也有更大的感召力,他们只需迎向它。

鱼铺里的老人是最有意思的,他们让童年百读不厌。老人日夜伴着海浪,听着噗噗的声音,孤独了只会抽烟喝酒。太孤独了,所以他们的酒喝得太多,烟也抽得太多。他们的酒气直顶人的鼻子,见了小孩子两眼发亮,像打鱼的人发现了大鱼。他们捉住小孩,想让他哭。小孩不哭,他们就掀开羊皮大衣,把他收到衣襟内,然后往他头上喷浓浓的烟。一番捉弄之后,小孩就哭了。为了哄得小孩止住哭声,他们就拿出鱼干和地瓜糖之类,小孩就笑了。之后就是讲故事,讲有头无尾的妖怪的故事,小孩又吓哭了。

看林老人的铺子比鱼铺高爽,主人个个有枪。他们的故事总是与枪有关。这些人的枪筒子上堵了一撮棉花,这个印象让人永远不忘。看林子的人身体比鱼铺老人强壮,因为他们常常要离开铺子去林中追赶什么。这些人到了夜晚就把大狗唤进铺子里,让它挨紧他睡觉。大狗偶尔抬头谛听,嘴里发出一声:“母!”主人就丢下一句:“毛病!”大狗于是又垂头睡了。主人讲故事时,大狗又抬起了头,听着,再高一点抬头,叫“呣?呣呣!”主人于是说:“又来人了。”他迎出一看,又来了几个少年。

瓜铺里的老人烦烦的,把一切夜间来玩的人都当成了不怀好意的人。他们吝啬之极,这是职业的特征。来的人逗他说:“口渴了,给咱点水喝吧!”他说:“喝水水不开。”“那就给咱个瓜吃吧!”他恶声恶气地:“吃瓜瓜不熟!”不过他偶尔也有高兴的时候,那会儿整个人就像全变了似的,轻手轻脚出去一趟,回来时就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瓜。在灯光下,这个瓜

真好看,还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他不是用刀,而是用拳“嘭”一声将瓜击碎。不规则的瓜片格外甜。看瓜老人说:“知道吗?瓜一沾了刀,就有一股馊味儿。什么都不能沾铁器。

这些灯火是野外才有的,它不怕风。它挂在木柱上,提在手上,无论怎样都让人喜欢。

我有三十多年没有见过这些灯火了。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到现代的灯,说现代的灯是一种浪费,为后文赞美那些消逝的灯火的亮度适中、能给人以舒适感作铺垫。

B.“如果没有它们,那么原野就是空洞的,没有眼睛的”这句话把灯火比喻成眼睛,写出了对灯火的喜爱之情。

C.文中多次提到孩子,孩子为鱼铺老人带来了乐趣,鱼铺老人对孩子又哄又吓,真实有趣而又生活味儿十足。

D.文中写瓜铺老人抱瓜开瓜的细节,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入手,写得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5.鱼铺里的老人、看林老人、瓜铺里的老人在形象上各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6.文章以“消逝的灯火”为题,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短短49天内,“深海勇士”号历经5个试验海区,完成28次下潜、388项测试,最大下潜深度4534米,完成所有试验任务。副总设计师叶聪说:“‘深海勇士’集成了我国近15年来的深海装备技术成果,国产化率达到95%。”

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是“深海勇士”号的最大特色。七○二所团队瞄准低运行成本、高可靠性、高可维性的目标,先后完成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并将舱内布局优化设计技术、钛合金载人舱材料和制造工艺研究等10余项关键技术一一攻克。为攻克这些难题,团队花费了6年时间,许多自主研制的关键部件达到国家最高技术水平。

(2017年12月9日“无锡新传媒”) 材料二:

中日等五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对比图

材料三:

下潜深度的确是深海探索能力的一种象征。但在专家看来,潜水器下潜深度并非越深就越好。“我们不仅需要下潜深度大的潜水器,还需要适应不同科考需求、到达各种不同海域深度的潜水器。”刘峰说。

目前“蛟龙”号的“兄弟”——新型载人潜水器正在进行建造和试验,它的下潜设计深度就只有4500米。“4500米,意味着这款潜水器可抵达整个海洋面积的60%,能满足相当一部分科考需求。最重要的是,它的各个零部件不用像‘蛟龙’号一样承受7000米水压,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刘峰说,成本低意味着可以多下潜,科考性价比会更高。总让7000米“蛟龙”号去浅海,无疑是“大炮打蚊子”。

深海除了蕴藏着丰富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更是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新疆域。深海领域的规则还没有完全制定好,各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要争取在深海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这样才有底气提出中国的主张,才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从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201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近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海底10000米潜水器的载人球舱完成了出入口、观察窗的开孔

工作。这标志着中国距离深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又近了一大步。

人类的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的载人潜水器有过下潜万米的记录,在这一领域我们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由于马里亚纳海沟压力巨大,这次中国研发的载人球舱从选材上就与“深海勇士”号和“蛟龙”号不同。这次载人球舱使用的就是之前一直被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钛合金材料,科研人员发现钛合金用于深海装备更为理想。中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预计将使用30年,钛合金几乎不腐蚀的特性大大提高了载人球舱的耐用性。另外要克服深海压强,钛合金球舱可以在下潜和上浮的过程中,保持硬度不变形,给潜航员提供安全的空间。

通过我们之前在“深海勇士”号钛合金载人球舱上的经验,我国的载人球舱技术实现了同国外的跟跑和并跑,而且在这次的万米钛合金载人球舱的制造过程中就将实现技术的全面领跑。之前国外对于载人球舱的焊接常使用的瓜瓣焊接,也就是先制造西瓜瓣,再焊接为一个整球,这样下来整个载人球舱不仅焊缝多,而且工期也将被拉长。而这次我们在万米潜器上使用的半球焊接技术,不仅减少了焊缝数,更让整个载人球舱的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

(2017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网》) 7.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类就开始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但中国自主研制的海底万米潜水器毫无经验可供借鉴。

B.由于马里亚纳海沟压力巨大,为研发出与“深海勇士”号和“蛟龙”号不同的载人球舱,科研人员选用了钛合金材料。

C.钛合金材料优点多多,它耐腐蚀、硬度高,用它制造的部件在下潜和上浮过程中不变形,能有效地保护潜航员的安全。

D.从“深海勇士”号到万米潜水器的研发,中国钛合金载人球舱技术经历了从跟跑和并跑再到将要全面领跑外国技术的过程。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深海勇士”号技术自主化、设备国产化的技术特点,成为它历经5个试验海区,完成所有试验任务的关键。

B.目标明确,不断试验,依靠团队,长期攻关,七○二所团队在这样的科研态度下,研制成功了“深海勇士”号。

C.就图表看,俄、法、日本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都在6000米左右,而中国已冲刺到了7000米,遥遥领先。

D.衡量潜水器下潜深度好坏的标准,不能以深浅来决定,而应看是否满足不同科考需求、是否到达各种不同海域深度。

E.在深海领域尚无规则的大背景下,为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了在深海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中国大力发展潜水器。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潜水器有哪些特点。(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10-13题。

羊琇,字稚舒,景献皇后之从父

..弟也。琇少举郡计,参镇西钟会军事,从平蜀。及会谋

反,琇正言苦谏,还,赐爵关内侯

...。琇涉学有智算,少与武帝通门,甚相亲狎,每接筵同席,尝谓帝曰:“若富贵见用,任领护各十年。”帝戏而许之。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恒有代宗之议。琇密为武帝画策,甚有匡救。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其后文帝与武帝论当世之务及人间可否,武帝答无不允,由是储位遂定。及帝为抚军,命琇参军事。帝即王位后,擢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帝践阼,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琇在职十三年,典禁兵,豫机密,宠遇甚厚。初,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琇与裴楷后至,曰:“杜元凯乃复以连榻而坐客邪?”遂不坐而去。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又喜游燕,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铨次之理。将士有冒官位者,为其致节,不惜躯命。然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贷。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旧恩直免官而已

顷之复职及齐王攸出镇也,琇以切谏忤旨,左迁

..太仆。既失宠愤怨,遂发病,以疾笃求退。拜特进,加散骑常侍,还第,卒。帝手诏曰:“琇与朕有先后之亲,少小之恩,历位外内,

忠允茂著,不幸早薨,朕甚悼之。其追赠

..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威。

(节选自《晋书?羊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B.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C.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D.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父,指称父亲的亲兄弟,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

B.关内侯,爵位名,一般是对立有军功的将领的奖励,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于表扬对朝廷有贡献的死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琇足智多谋。武帝的太子之位不稳,羊琇为武帝出谋划策,在很多方面都有补救,最终得以成功。

B.羊琇个性十足。在参加杜元凯的庆贺宴会时,因为不满杜元凯以连榻招待客人,他不肯坐下就此离开。

C.羊琇深受宠幸。武帝让他主管禁兵,参与机密,羊琇死后武帝亲下诏书,追赐官职,赏赐财物。

D.羊琇生性豪奢。他用木炭捣成碎屑制成兽形来温酒,洛阳的豪贵都争相仿效;他还经常和亲戚夜以继日地玩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

(2)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将军不战空临边”是因为朝廷下了和戎的诏书,“十五年”表现议和时间之长。

B.“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两句,深刻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

C.“戍楼刁斗催落月”写了边关月落的场景,“催”字暗示月落的急促,“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出了戍边战士从军时间之长。

D.“空临边”与“沙头空照”的两个“空”字,虽然一个写人,一个写景,但都表达着失望之意,抒发了作者的沉重心情。

E.“戍楼”句与“沙头”句描绘了一幅月照战场、尸骨纵横、鲜血染红了沙草的凄惨的画面,可谓情景交融,动人心魄。

15.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三句写出了对天空真正颜色的质疑以及对这种认识局限的原因的分析。

(2)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运用姜子牙和伊尹典故,表现了诗人仍然渴望被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三年的时间如汤沃雪

....,转瞬即逝,走在熟悉校园里,恍若一下子回到了三年前刚入学时。

②在公共场合,他严肃认真;和朋友在一起,他幽默风趣,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亦庄亦谐

....的人。

③古寨乡广场舞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经常举办,群众体育培训、晨晩锻炼蔚然成风

....。

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猱升木

....,还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

⑤年轻人有选择的权利,不必用过来人的思维去束缚他们,不必好为人师

....地老想去干涉他们。

⑥余光中学识渊博,其文章中常引用齐东野语

....,不仅论据确凿,而且富有文化气息,深受读者喜爱。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AG600飞机续航时间长、水面起降性能好的优势将使其在多个海上应用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将为人们走向远海提供安全保障。

B.我们平时从电视、报纸、网站或媒体上获取的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其背后却有着极其庞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作支撑

C.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该表态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各方担忧美国此举将提高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

D.《芳华》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影片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即对逝去的伤感青春的永恒致敬与缅怀造成的。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听说李鸣病了,我代表同学们屈驾前往探视,希望李鸣早日康复,回到学校上课。B.你爸爸刚才来找过你,恰好你不在,有几句话让我转告你,你一定要洗耳恭听。

C.刚才认真拜读了你的书法大作,字体流畅、笔力遒劲,足见你的功底很深厚。

D.父母在,不远游,我今天要出远门,如果不给令尊、令堂说一声,真怕二老牵挂。20.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 _,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令人如沐春风。当“游客”思路滞涩,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时,他③,就会使游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读书涵养心灵,一个孩子喜欢读书,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阅读教育,这其中选择什么样的书给孩子读至关重要。因为书选好了,孩子自然就会有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①即使一个孩子喜欢读书,他也不一定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因为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方便面品牌崛起,而且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打败卖自行车的店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艺术世界高于现实世界”无中生有,原文只说“艺术是与生活不同的世界”;B项,作者并没有说“愚公移山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艺术”,也没有认为“这个故事没有“根'”;C项,“从经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上两方面来寻找审美经验的独特之处”错。原文说“寻找审美经验的独特之处,不应从经验的性质上”。(3分)

2.C【解析】C项,“两者其实并没有不同”错。艺术虽然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两者是有区别的。(3分)

3.D【解析】D项,“这说明现实生活对艺术产生了影响”从原文看,应当是艺术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影响。(3分)

4.A【解析】后文并非赞美消逝的灯火“亮度适中、能给人以舒适感”。(3分)

5.①鱼铺里的老人孤独寂寞、嗜烟酒、爱开玩笑。②看林老人强壮、威严。③瓜铺里的老人忠于职守(疑心重),吝啬又热情。(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6.①“消逝的灯火”指鱼铺老人的桅灯、看林老人的煤油灯、看瓜老人的罩灯,这些灯火已经消失。②“消逝”表现了作者对这些灯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这些灯火消失的遗憾之情。③题目还表达了作者对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温馨和谐的往事的怀念之情。④对现代灯饰过于璀璨近于浪费的抵触和不适。(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如答“对农耕文明的怀念,对现代生活的不适应”等,可酌情给分。)

7.B【解析】B项,“为研发出与‘深海勇士’号和‘蛟龙’号不同的载人球舱,科研人员选用了钛合金材料”错,科研人员之所以采用钛合金材料,并不是为了使载人球舱与“深海勇士”号和“蛟龙”号不同,而是发现钛合金用于深海装备更为理想。(3分)

8.BD(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其他选项不给分。

【解析】A项,“技术自主化、设备国产化的技术特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说的是“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是‘深海勇士’号的最大特色”。C项,“已冲刺到了7000米,遥遥领先”错。从图表中的信息可知,应是“即将冲刺7000米”。E项,“在深海领域尚无规则的大背景下”错,材料三说的是“深海领域的规则还没有完全制定好”。

9.①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国产化率高。②我国潜水器下潜深度处于世界前列。

③我国潜水器类型多,可以适应不同科考需求,可以到达各种不同海域深度。④我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以“钛合金”为材料,耐腐蚀,硬度不受下潜和上浮的过程影响,安全性高。(每点1分。)

10.A【解析】“司隶校尉刘毅”为一人,官名加人名,不能分开,并非刘毅弹劾司隶校尉。

排除B、C两项;“直”通“只”,“仅仅”的意思。且“恩直”无意义。排除C、D两项;若在“而”与“已”间断开,“而”用在句末,一般通“尔”,作叹词用,很显然这里没有感叹语气,“已”为“已经”之意,但后面跟“顷之”,也表时间,不久的意思,故两词连用错。“而已”连用,表示“罢了、如此而已”的意思,不能分开。排除B、D两项。(3分)

11.A【解析】“指称父亲的亲兄弟”说法不对,指的是祖父的兄弟的儿子。(3分)

12.A【解析】“武帝的太子之位不稳”错,武帝当时还没有被立为太子。(3分

13.(1)(羊琇)又观察文帝处理政事的得失,猜测文帝将要询问的事,都让武帝默默地记住。(关键词“损益”“揆度”“顾问”“识”各1分,句意1分。)

(2)但是他交接仰慕比自己强的人,对这些人的举荐,他总是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对于身处困厄中的人,他特别能加以救济。(关键词“党”“推举”“穷窘”“振恤”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羊琇字稚舒,是景献皇后的堂弟。羊琇年少的时候被举荐为郡里的计吏,参与了镇西将军钟会军队上的事务,跟从钟会平定蜀国。等到钟会谋反时,羊琇义正辞言地苦苦劝谏,回来后,被赐于关内侯的爵位。羊琇研究学问有智慧谋略,年少时和晋武帝同为显贵之家,相互间很是亲近,经常同席参加筵宴。(他)曾经对武帝说:“如果地位富贵受到重用,(让我)担任领军将军和护军将军各十年。”武帝当作玩笑答应了他。当初,武帝没有被立为太子,名声比不上他的弟弟司马攸,文帝内心一向看重司马攸,经常有让司马攸接管宗族大权的考虑。羊琇秘密地为武帝出谋划策,在很多方面都有补救。(羊琇)又观察文帝处理政事的得失,猜测文帝将要询问的事,都让武帝默默地记住。后来文帝与武帝谈论当今世上的事务和社会上的是非,武帝的回答没有一处不得当的,因此太子的地位就确定了。等到武帝做抚军,命令羊琇参与军事。武帝即王位后,提升羊琇为左卫将军,封为甘露亭侯。武帝登基,多次升迁,后为中护军,加封散骑常侍。羊琇在职十三年,主管禁兵,参与机密,非常受宠幸。当初,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时,朝中人士都来庆贺,在席者均连榻同坐。羊琇与裴楷后到,说:“杜元凯(杜预字元凯)竟然用连榻招待客人吗?”于是不肯坐下就此离开。羊琇生性豪华奢侈,费用不加限制,用木炭捣成碎屑制成兽形来温酒,洛阳的豪贵都争相仿效。羊琇又喜欢宴会,夜以继日,亲戚共聚一堂而且无男女之别,这种生活方式颇为当时的人讥讽和议论。但是他交接仰慕比自己强的人,对这些人的举荐,他总是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对于身处困厄中的人,他特别能加以救济。选任人才时,(他)大多把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放在前边,不根据既定次序提拔。将士有因他而得到官位的,为他尽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他

为人放恣犯法,经常得到有关官员的宽免。后来司隶校尉刘毅弹劾他,应该用重刑处罚他,武帝因为往日的深厚的情谊,仅仅免了他的官职而已。不久以后,(他)官复原职。等到齐王司马攸出任外地官职之后,羊琇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皇帝,被贬为太仆。羊琇失宠后愤怒怨恨,于是发病,因为病情严重请求退休。(后来他)被任命为特进,加授散骑常侍,回到家(后),(不久)去世。皇帝亲手写诏书说:“羊琇和我有先皇后的亲戚关系,有少年时代的情谊,官职经历了朝廷内外,忠诚显著,不幸早逝,我非常悲伤。追赠(他)为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羊琇)谥号是威。

14.CE(选C给2分,选E给3分。选其他选项不给分。)【解析】C项,“‘催’字暗示月落的急促”错。“催”字写出了刁斗声的急促。E项,从“和戎诏下”可知,边关已长年无战事,故而可知选项中“鲜血染红了沙草”属无中生有。

15.①对南宋统治集团歌舞升平,不思恢复的批判。和戎诏下后南宋统治者沉醉于歌舞升平中,忘记国家的耻辱,不思进取。(2分)②对战士长年戍边老死边关却无结果和遗民的深盼恢复却无望的深切同情。“空临边”“谁知壮士心”看出将士的无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看出对遗民的同情。(2分)③对侵略者占据中原大好河山的仇恨之情。称侵略者为“逆胡”,看出作者对敌人的仇恨之情。(2分)

16.(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每空1分,共5分。)

17.B【解析】①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语境中指时间过得快,不合语境。②亦庄亦谐:形容既严肃又风趣。指讲话或文章既庄重正派,又幽默活泼。使用正确。③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使用正确。④教猱升木:比喻教唆坏人干坏事。语境中形容教师教学生本领,不合语境。⑤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使用正确。⑥齐东野语:借指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的话。与后面的“论据确凿”矛盾。(3分)

18.A【解析】B项不合逻辑,“电视、报纸、网站”属于“媒体”;C项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增加”。D项结构混乱,删掉“造成的”。(3分)

19.C【解析】A项,“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不能用于自身。B项,“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不能用于对方。D项,“令尊、令堂”尊称别人的父母,不能指自己的父母。(3分)

20.①更应(像)是一个高水平的“导游”②而会适时出面做精彩的解说③恰当(适时)地点拨一下(每处2分。)

【解析】从整段文字的意思看,中心内容是谈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从①的前文看,①处要讲教师的新身份,①的后文说的则是“游客”。那么①处应对应着“游客”填“导游”。②的前面说的是“游客”有了不懂的东西,后面则说“游客”明白了。则此处应填教师进行了解说的内容。③处后面为“就会使游客‘柳暗花明又一村”,属于一种结果,因此③处需填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根据前面对教师的定位,此处必填教师的点拨内容,且要对“这种点拨”做出简单的描述。

21.(示例)②即使书选好了,孩子也不一定就会有阅读的兴趣。③即使有了阅读的兴趣,孩子也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2.【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寓言,要明白寓言的寓意。在这里“鸟儿”代表我们,“一阵旋风”代表困难,“大树、森林”代表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状态。由此可以立意:灾难可以让人成长和彻悟;坏事也有可能变成好事;要学会变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60分)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学的学科及学术价值 尽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徽学有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熟悉、理解、接受和深化的过程。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确认其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他还论及了殷墟甲骨文、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间的简赎、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和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等五项发现,认为:“此等发现物,合世界学者之全力研究之,当会产生新的学科。” 如今,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明清档案学早已创立了各自的学科研究体系,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而徽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则形成较晚,它的创立,主要得力于20世纪40 年代后期以来至今徽州近50万件原始文书的大规模发现。加之有包括徽州族谱在内的9000 余种徽州典籍文献传世,可供与文书契约互相参证。现存8000余处徽州地面文化遗存,更是明清以来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真实见证。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徽学这座大厦坚实的学术支撑。因此,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整体研究徽州历史文化和徽人在外地活动的徽学,正是建立在包括徽州文书在内的大量新

资料的发现这一基础之上的。 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徽州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和地面文化遗存等资料,综合研究明清社会实态,以重新反省和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并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这正是徽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因此,徽学研究的内容与对象尽管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但就学科性质而言,应当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徽学是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专门史研究的学科。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部分学者将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并提,称之为“中国三大地方学”,甚至是“三大地方显学”。这其实是误解了敦煌学和藏学的学科性质,同时对徽学的认识肢浅所导致的。应当指出的是,徽学研究的任务远非徽州地方史所能担当,徽学研究的性质亦非徽州地方学,更遑论敦煌学与藏学从未称自己为地方学。徽学实际上是以更宏大的背景、更广阔的视野,从整体史的角度,来考量和审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历史与文化发展。 徽学是20世纪一门新兴的学科和专门的研究领域,徽学所研究的徽州整体历史文化既是区域历史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小徽州”和“大徽州”的有机结合。徽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关系到徽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直接涉及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理论和范式的创新问题,是徽学融入全球化视野,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构建徽学学科平平台的重要基石。因此,徽学一定要从包括敦煌学、藏学在内的较为成熟的相关学科建设中汲取营养,以整体史的视野,构建严密而科学的徽学理论体系,这是徽学健康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基本前提。 (摘自卞利《徽学:20世纪一门新兴的学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百校联盟2018届TOP高中三年级11月联考(全国一卷)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一月联考(全国I 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C.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D.开普葡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2.甲、乙两辆汽车以各自的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启动,两车运动过程中各自所受的阻力恒定,若两车达到的最大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的额定功率相同 B.两车启动过程受到的阻力相同 C.两车的质量相同 D.两车的额定功率与所受阻力之比相同 3.如图所示,一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 点开始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同时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 。已知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烽擦力大小等于0.6F,且最F 大静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从A 点向右运动到最大距离处所用时间与从有侧最大距离处再回到A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4 B 、 13 C 、 12 D 、 2 3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固定的内壁光滑的圆 轨道。一个小球静止在圆轨道的最低点,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 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在最低点A 时加速度大小与运动到 最高点B 时加速度大小的差值为( ) A 、g B 、2g C 、3g D 、4g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三月联考(全国II卷)数学(理)-Word版含答案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三月联考(全国Ⅱ卷)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280A x N x x =∈--≤,{} |28x B x =≥,则集合A B I 的子集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432z i i i ?=++,则复数z =( ) A .105i + B .510i + C .105i - D .510i - 3.古代数学名著《张丘建算经》中曾出现过高息借贷的题目:“今有举取他绢,重作券;要过限一日,息绢一尺;二日息二尺;如是息绢,日多一尺.今过限一百日,问息绢几何?”题目的意思是:债主拿欠债方的绢做抵押品,债务过期第一天要纳利息1尺绢,过期第二天利息是 2尺,这样,每天利息比前一天增多1尺,若过期100天,欠债方共纳利息为( ) A .100尺 B .4950尺 C .5000尺 D .5050尺 4.某山区希望小学为丰富学生的伙食,教师们在校园附近开辟了如图所示的四块菜地,分别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三种产量大的蔬菜,若这三种蔬菜种植齐全,同一块地只能种植一种蔬菜,且相邻的两块地不能种植相同的蔬菜,则不同的种植方式共有( ) A .9种 B .18种 C. 12种 D .36种 5.函数()2 cos 3sin cos f x x x x =的图像上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 1 2 ,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则0, 4x π?? ∈???? 时,()g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2?????? B .1,12?? -???? C.13,22?? -???? D .31,2 ? ?-??? ? 6.已知O 为坐标原点,等轴双曲线()2 2 2 :0C x y a a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A ,2A ,若 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 220OP OA PA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且12PA A △的面积为

2018届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Ⅰ卷)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otel and the Temple? A. 14 kilometers. B. 40 kilometers. C. 14 miles. 2. Why does the woman look happy? A. She has met the new manager. B. She has become the new manager. C. She has been praised by the manager. 3. When will the speakers leave for the party? A. 6: 40. B. 6:30. C. 7:00. 4. Why will the woman be homesick? A. The camp is too long. B. The camp is too hard for her. C. She can’t contact her family. 5. Where may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A. In a drinks shop.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upermark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does the woman need help?

2018届百校联盟高三四月联考(全国I卷)英语

2018届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Ⅰ卷)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isthedistancebetweenthehotelandtheTemple? 听下面5 听第6 A.Pickupthedry-cleaning. B.Goto5th Avenue. C.Writeareceipt.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arethespeakerspreparingtodo? A.Gotoschool. B.Gotowork. C.Gotoseetheboss. 9.Howwillthespeakersgo? A.Bybus. B.Onfoot. C.Byca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Wheremightthespeakersbe?

A.Inacoffeehouse. B.Attheman’s home. C.Atthewoman’shome. 11.Whendidthemandecidetomakehisowncoffee? A.Afterbuyingacoffeemaker. B.Afterrunningoutofinstantcoffee. C.Afterdrinkingrealcoffeeinacoffeehouse. 12.Howwouldthewomanlikehercoffee? A.Black B.White. C.Weak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听第10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Day1Arrival UponarrivalinKunming,yourKunmingtourguidewillwaitforyouattheairportandhelpyoutotransfertotheh otel. Day2Kunming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word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I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活细胞的组成元素中,基本元素按含量排序为O>C>H>N B.磷脂、核酸、ATP所含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都只含有C、H、O、N、P C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但在无氧条件下不能 D.细胞骨架对动物细胞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2.为了研究某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某同学将该楨物置于密闭容器内(已知该容器内CO2和O2的初始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的早6时将该容器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测得容器中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是10时和20时 B.6时到8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20时该绿色植物的干重最大 D.20时后该绿色植物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在持续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是血糖升高开始3~5min,胰岛B细胞贮存的胰岛素释放;第二时相是血糖升高15min后,胰岛素合成酶系被激活,胰岛素合成并释放。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B.第一时相中,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线粒体的活动会加强 C.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几乎全身的细胞 D.第二时相中,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发生 4.一只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果绳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染色体异常分离现象),精细胞甲的基因型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型为AX b 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有8条 B.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与精细胞甲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只有一个是正常的

语文-百校联盟2018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

百校联盟2018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全国Ⅰ卷(二)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过去都认为,艺术是与生活不同的世界。艺术摹仿现实生活,但这里所说的摹仿不等于再造。比如一位木匠造了一张床,另一位木匠照样再造一张床,这不是艺术中的摹仿。只有画家照着床的样子画床的图画,才被称为摹仿。画家所画的床,就与木匠所造的床属于不同的本体论层面,或者说从属于不同的世界。 然而杜威认为,艺术不是与生活绝缘的,艺术的世界,也不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要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杜威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山峰并不是一块放在平地上的石头,而只是大地的起伏处。同样,艺术也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突出的地带,而不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山峦起伏本来就是大地的风景,在一座座山峰的下面,是地壳运动所造成的起起伏伏,而不是在大平原上被安放了一块块的巨石。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夸娥氏背走太行、王屋二山,那只能是神话,山都是有根的,是背不走的,这个根就是大地,它们与大地是连续体。 这一说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即艺术所提供的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人没有“内在感官”,所有关于“第六感官”的说法,都仅仅是神话而已。但是,经验也有不同。杜威认为,寻找审美经验的独特之处,不应从经验的性质上,而应从经验的组织形式上来找。这就是他所谓的“一个经验”的理论。人都有对经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追求。一个经验过程被打断,人就会产生不快感,而圆满地完成一次经验,人就会愉快。艺术所能提供的,就是这种“一个经验”。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都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这种整体性的要求,为的就是满足“一个经验”。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人内在的完整性推动经验的前行而又对经验进行着评判性的反应。 这种对完整性的要求,被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所激活,得到训练,却又不仅限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有过并习惯于“一个经验”的人,被熏陶出艺术的品位来,又进而将这种品位移植到非艺术的各个领域,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看环境,是回到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将在艺术中陶冶的情操和品位移植到对自然的欣赏中来。我们会在评价风景时说“风景如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百校联盟2018届十一月联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康叔封于卫,周公特地关照他,周人有“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若殷人“乃湎于酒,勿庸杀之”。由此可知,西周初年 A.政治制度建设缺乏统一性B.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森严 C.实行严格的民族分化政策D.治国策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况B.牛耕方式以二牛抬杠为主 C.曲辕犁结构相对比较完备D.豪强地主的田庄规模巨大 3.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出 A.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B.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D.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 4.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 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B.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 C.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D.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5.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对外贸易的繁荣D.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6.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 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 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7.鸦片战争前,太湖地区的传统蚕桑业生产过程有植桑、育种、养蚕、锻丝及丝织五个工序阶段。大都由蚕农在家庭内部统一经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蚕种制造、养蚕、缫丝等环节独立开来,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这一变化说明 A.太湖地区的蚕桑业走向衰落B.近代农业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特征 C.太湖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近代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8.下表(1865-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单位:两)。据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商办新式企业

河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河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英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四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race? A. It?s disappointing. B. It?s terrible. C. It?s incredible. 2. How does Susan go to work every day? A. By car. B. By subway. C. On foot.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Renting a house. B.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C. Asking for direction. 4. Where is the woman now?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bookstore. 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Book the tickets. B. Cancel the movie. C. Make a phone cal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is the man going now? A. The zoo. B. The museum. C. The station. 7. What time will the man reach the destination? A. At 2∶45. B. At 2∶30. C. At 2∶15.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ir steak? A. It?s delicious. B. It?s not fresh. C. It?s burnt.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Ⅰ卷) 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脱离实用书写、文字传播的功能之后,书法在今天已经变成一种纯粹供人“观看”的图像艺术。从“阅读”转向“观看”,这是书法现代性转型带来的审美革命。。 在书法史上,基于特定用途的铭文、碑刻等,构成了宋以前中国书法传统最核心的资源,也代表着传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今天我们对这些作品时,都是以“艺术品”来对待的,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介入方式是借助有意味的书法形式来完成的,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不过是书法审美活动中的附加意义。但对于当时的创作者而言,文本的阅读,文字的规范和可辨识性,却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但现代书法已经发生转变,我们进入展览大厅,看完一个展览,可能会一下说出哪些作品感动了我们,但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些作品的文字内容。 书法审美活动中由“读”向“看”的转变,要求今天的书法家研究视觉形式规律,作为视觉形式规律中最重要的构成关系,已经成为当代书法最重要的形式内容。 可以说,传统书法具备了形式构成的所有法则,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中的构成关系,在书法创作中占的地位不同,构成的核心内容也不同。作为“阅读”文本的传统书法,欣赏方式是在手上把玩的,结字(字的间架结构)和点画(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是最重要的形式要素,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整体形式的构成意味。但在现代书法欣赏中,首先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整体构成的形式感,然后才是结字、点画,最后才考虑文字的内容。 有人质疑,既然书法审美已经从“读”转向“看”,是否在现代书法创作中完全可以打破文字的释义要求,甚至解构汉字,转向纯粹的笔墨构成呢?我认为,书法从“读”为第一义转向“看”为第一义,属于书法的审美范畴,而汉字和文字内容,则是书法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的本体属性,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就像我们欣赏一棵树,给予我们审美愉悦的是树干的形状,树叶的色彩,枝干的穿插,我们不必关注这棵树的物种属性,但并不是说可以不要物种属性,离开物种,一棵树就失去了应有的美。同样的道理,如果解构了汉字,打乱了文字内容的连续性(释义性)和书写的规定性,书法也就失去了本质属性,必然走向抽象绘画。一一件真正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在强调可视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四月联考全国一卷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 12 O-16 Na-23 S -32 Fe-56 As-7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有机玻璃 B.涤纶衬衫 C.阿胶 D.白糖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组成为C5H10的苯的同系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乙醛和丙烯醛(CH2=CH-CHO)不是同系物,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D.用碳酸氢钠溶液可将乙酸、乙醇、苯区别开 9.下列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10.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属三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 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Y 与W 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元凶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 径:W>Z>Y>X B.Y 分别与X 、W 形成的某种化合物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水溶液中,通过复分解反应可以制备Z 2W 3 D.由Y 、Z 、W 三种元素形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11.一种以可再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微生物电化学装置MEC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均为 情性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极b 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a 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MEC 左右两极室均为有氧环境 D.利用MEC 制氢气,当消耗1m ol 葡萄糖时,理论上可产生12mol 氢气 12.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mZ(g) △H< 0。反应过程中,X 、Y 、 Z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 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加入一定量的Z 13.已知298K 时,K sp (NiS)=1.0×10-21,K sp (FeS)=6.0× 10-18 ,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R 表示Ni 或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6≈2.4,10≈3.2)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二)(全国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核心卷(二) (全国Ⅰ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过去都认为,艺术是与生活不同的世界。艺术摹仿现实生活,但这里所说的摹仿不等于再造。比如一位木匠造了一张床,另一位木匠照样再造一张床,这不是艺术中的摹仿。只有画家照着床的样子画床的图画,才被称为摹仿。画家所画的床,就与木匠所造的床属于不同的本体论层面,或者说从属于不同的世界。 然而杜威认为,艺术不是与生活绝缘的,艺术的世界,也不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要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杜威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山峰并不是一块放在平地上的石头,而只是大地的起伏处。同样,艺术也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突出的地带,而不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山峦起伏本来就是大地的风景,在一座座山峰的下面,是地壳运动所造成的起起伏伏,而不是在大平原上被安放了一块块的巨石。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夸娥氏背走太行、王屋二山,那只能是神话,山都是有根的,是背不走的,这个根就是大地,它们与大地是连续体。 这一说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即艺术所提供的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人没有“内在感官”,所有关于“第六感官”的说法,都仅仅是神话而已。但是,经验也有不同。杜威认为,寻找审美经验的独特之处,不应从经验的性质上,而应从经验的组织形式上来找。这就是他所谓的“一个经验”的理论。人都有对经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追求。一个经验过程被打断,人就会产生不快感,而圆满地完成一次经验,人就会愉快。艺术所能提供的,就是这种“一个经验”。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都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这种整体性的要求,为的就是满足“一个经验”。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人内在的完整性推动经验的前行而又对经验进行着评判性的反应。 这种对完整性的要求,被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所激活,得到训练,却又不仅限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有过并习惯于“一个经验”的人,被熏陶出艺术的品位来,又进而将这种品位移植到非艺术的各个领域,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看环境,是回到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将在艺术中陶冶的情操和品位移植到对自然的欣赏中来。我们会在评价风景时说“风景如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i-28 P-31 7.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糖醇(CH2OH(CHOH)3CH2OH)可作糖尿病人的甜味剂,属于糖类 B.常见防腐剂丙酸(CH3CH2COOH)、苯甲酸(C6H5COOH)互为同系物 C.NaNO2能使肉类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因此肉类添加的NaNO2越多越好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食品中添加维生素C既作营养强化剂又作抗氧化剂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12NA B.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SO42-数目为0.05NA C.向1L0.3mol/L NaOH溶液中通入0.2molCO2,溶液中CO32-和HCO3-的数目均为0.1NA D.0.2 mol NH3与0.3 mol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所得NO 的分子数为0.2NA 9.丙烯酸羟乙酯(Ⅲ)可用作电子显微镜的脱水剂,可用下列方法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Ⅰ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可用Br2的CCl4溶液检验化合物Ⅲ中是否混有化合物I C.化合物Ⅱ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化合物Ⅲ水解可生成2种有机物 10.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上有金属锂析出 B.充电时,阳极区溶液中c(Cu2+)增大 C.放电时,负极区溶液中c(OH-)增大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11.25℃时,有pH=2的HX溶液和HY溶液各1mL ,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对应HX的电离平衡常数:K(c)>K(a) B.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X-)>c(Y-)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I卷理综物理(word)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I 卷) 理科综合 二、选择题:本題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核反应方程15 7N+11H →126C+X+△E 中,157N 的质量为m 1、 11H 的质量为m 2、126C 的质量为m 3、X 的质量为m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是32He ,△E=(m 1+m 2-m 3-m 4)c 2 B.X 是42 He ,△E=(m 1+m 2-m 3-m 4)c 2 C.X 是32He ,△E=( m 3+m 4-m 1-m 2) c 2 D.X 是4 2He ,△E=( m 3+m 4-m 1-m 2)c 2 1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两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中间用水平细线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一大小为F 的水平力向右拉质量为M 的物块,使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这时两物块间细线上的张力为T 1,撤去F 的一瞬间,细线上的张力为T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 1=0 B. T 1= F m M M C.T 2= T 1 D.T 2=0 16,一物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关于拉力F 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某静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实线为某带电粒子在该静 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 、b 、c 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等势线的交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止确的是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1四月联考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卷和答案

24、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地官员监察职位高地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 石地职位监察二千石地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地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A.旨在防范监察官员独断专权 B.有利于监察效果地提升 C.体现了皇权下移地开明统治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25、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地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地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26、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出自《旧唐书》)思潮,对以前地儒家经典 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这说明唐代 A.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儒学趋向平民化发展 C.儒学地神秘化得到加强 D.儒学理论有待于重构 27、明太祖废永相后地事实表明:没有大臣地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地,为此,明 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地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28、《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地一个影响较大地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记事则 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这说明梁启超 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 B.热衷于报道西方地政闻 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 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

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8届高三3月联考 文科综合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1 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兰新铁路穿越“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位置示意图。列车经过该区域时,受到大风影响,会在此滞留,停车避风。读图,完成l~3题。 1.图中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①冻土融化②水源短缺③泥石流多发④流沙危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中铁路线受大风威胁最严重的路段是 A.哈密附近 B.了墩附近 C.三间房附近 D.十三间房附近 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哈密市到鄯善县该段铁路没有沿直线(图中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A.地形起伏大 B.占用耕地多 C.风灾危害大 D.连接居民点少 孙中山故居部分建筑为骑楼建筑,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行人可以沿走廊行走,楼上一般住人,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广泛。庭院左边栽植一棵酸枣树,是孙中山1883年冬季从夏威夷檀香山带回来亲手栽种的,长势繁茂。下图为广州市孙中山故居和夏威夷位置图。读图,完成4~5题。

4.广州市街道两侧多建骑楼的目的是 ①供行人遮阳②供行人避雨③进行商业活动④供游览者暂时休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运输酸枣树种子的过程中沿途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出发地看到火山喷发 B.在菲律宾东侧顺风顺水 C.经广州港外贸船只起航 D.帆船经无风带,滞留不前 下图是独龙江流域的高黎贡山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独龙江流域位于横断山区,是中国境内仅有的独龙族聚居地区。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B.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C.相当高度大,绝对高度小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7.假设两隧道口的岩石年龄比隧道中部岩石年龄老,则高黎贡山是 A.向斜山 B.背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8.图示地区建设公路往往工程艰巨,其自然原因有 ①山高谷深,地形崎岖②地壳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 ③植被茂密,野兽出没④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图为2018年某日16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

广东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he Whizzfizzing Festival One of the “Home Counties” to the north and west of London, Buckinghamshire is known for the rolling Chiltern Hills, its pretty villages, and the much-loved children’s author Roald Dahl. The writer who penned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The Witches, Matilda and The Big Friendly Giant i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Whizzfizzing Festival—which will transform the market-town of Aylesbury into all kinds of music, colour and fun on Saturday, 1 July. Formerly known as The Roald Dahl Festival, this year’s event will celebrate a broad range of children’s films and bring to life some of its best-loved characters—from Alice in Wonderland and the Gruffalo to The Big Friendly Giant and Harry Potter. Things to see and do The festivities start at 11 am with a colourful children’s parade. More than 650 local school children and teachers, many in fancy dress, will march through the town carrying giant carnival puppets, with thousands of audiences lining the streets to watch. The parade will be followed with a range of child-friendly activities and workshops held in main streets across the town. Don’t be late for the Mad Hatters Tea Par ty in the Bucks County Museum. Catch a splendid screening of a Roald Dahl movie in the Old Court House, watch leading children’s authors, including Julian Clary, and give readings in the Market Square. With hands-on arts and crafts workshops, storytelling sessions, live music, a fancy dress competition, street theatre and more, there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https: / /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898497623.html,/aylesbury-whizzfizzing-festival-inspired-roald-dahl 1. Who will show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Whizzfizzing Festival? A. Children. B. Film stars. C. Publishers. D. Children’s authors. 2. Which film was made from Roald Dahl’s works? A. Gruffalo. B. Harry Potter. C. Alice in Wonderland. D. The Big Friendly Gian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Whizzfizzing Festival? A. Various. B. Global. C. Serious. D. Ordinary. B April 4th was just another day on a Western Australia farm for Zac Mitchell, until it suddenly wasn’t. In an upexpected accident, the cattle worker was feeding the animals in his charge when one bull cleaned him up and kicked his hand up against the rail, resulting in the thumb on his right hand being cut off. “My thumb was still hanging on the rail... whe n I got up off the ground,” Zac Mitchell says. His co-workers tried their best to preserve the thumb for reattachment, placing it on ice in a cooler, but two surgeries to put Mitchell’s thumb back in place failed. That’s when doctors came up with another suggestion: Remove one of his big toes to where his thumb used to be. Mitchell’s lead surgeon, Sean Nicklin, understood the man’s dilemma at first, calling it a “bit of a crazy idea”. After all, Zac Mitchell did not want to be injured in another part of his body. But as the thumb is incredibly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