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

合集下载

赤芍总苷的提取分离

赤芍总苷的提取分离

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枯燥根。

味苦;性微寒。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可用于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高脂血症。

赤芍主要有效成分由赤芍苷、赤芍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多种构造类似的单萜类化合物组成,总称为赤芍总苷;并含有各种脂类、糖类等物质。

实验原理赤芍苷具受热不稳定,易水解的特点,故用乙醇提取,使温度在60℃。

且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赤芍总苷有良好吸附别离性能,其吸附别离赤芍总苷的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25g/mL,最大上样量:1.5 g/g树脂,洗脱剂:30%乙醇,洗脱流速:3mL/ min,洗脱剂用量为3倍量树脂柱体积。

实验器材大孔吸附树脂D10l, AB-8;高效液相用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高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高效液相色谱仪,玻璃柱,旋转蒸发仪,真空枯燥器,70%乙醇,95%乙醇,30%乙醇注:大孔树脂的处理:D101和AB-8大孔吸附树脂各85g〔175ml〕,经95%乙醇浸泡12 h,充分溶胀后装柱,蒸馏水洗至无醇味,备用。

实验内容提取赤芍粗粉100g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浸膏赤芍总苷的纯化浸膏加蒸馏水至药材4倍待纯化样品液取该液200ml,上树脂柱(树脂85g) 先用3倍蒸馏水洗(600ml),流速3ml/min;再用3倍量(600ml)的30%乙醇洗脱,洗脱速度3ml/min 收集洗脱组分减压回流乙醇,余下浸膏于真空枯燥器中枯燥,即得。

大孔树脂纯化赤芍提取物的工艺考察

大孔树脂纯化赤芍提取物的工艺考察

赤芍系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赤芍的药理作用广泛,可以抗凝、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对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等[1]。

课题组在预实验中发现,赤芍水提液出膏率高达32.7%,因此需要进行纯化以降低患者的服用量。

近年来已有关于大孔树脂纯化赤芍提取物的文献报道[2-5],但是缺乏对实际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性的、操作性强的实验研究。

实验的工艺研究着眼于生产实际,以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芍药苷为指标,对赤芍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进行考察。

1仪器和试药Agilent 1100液相色谱系统(VWD 检测器);乙腈(色谱纯,美国天地);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36-200525),赤芍药材(购自亳州永刚饮片厂,经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郭俊华副研究员鉴定)。

D101大孔树脂(天津市海光化工有限公司,净品型)。

2方法与结果2.1含量测定方法2.1.1色谱条件[6]Phenomsil C 18(4.6mm ×250mm ,5μm )色谱柱,乙腈-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 ,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 。

2.1.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配成4.92、19.68、39.36、59.04、78.72、98.40mg/L 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进样量10μL 。

以峰面积(Y )对进样量(X )进行线性回归,得芍药苷回归方程为Y =1252.17X +2.58,线性范围为0.0492~0.984μg ,相关系数r =0.9999。

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6]。

工艺考察中各部分供试品的制备:适度稀释后,以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2赤芍的提取赤芍饮片用水提取2次,第1次*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6013)。

煎煮法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研究

煎煮法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研究
提取 温度对 煎煮法提取 芍药苷 的影 响并进行优化 。结果 最佳煎 煮法提取 赤芍 中芍药苷的工 艺是 8 ℃下 4 % 乙醇提取 O 0
3次, / , 2h 次 芍药苷提取率 为 3 . g g 5 4m / 。结论 煎煮仍是 常用的 中药提取 方法 , 该研 究为赤 芍煎煮法提 取提供 参考的优
19 , 1 1 ) 6 1 9 6 3 ( 1 :5 .
参考 文献 :
社 .9 0 6 3 17 :3 .
5 4.
[ 陈业高 , 物化学成分 [ . 2] 植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04:3 20 3 . [ 3] 薛公达 , 原思 通. 鸡化 学成 分 的初 步研究 [ ] 中国药 学杂 志 , 樗 J.
[ 8] 王
2 81
强, 罗集鹏 . 中药分析 [ .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0 5: 20
煎 煮 法提 取 赤芍 中芍 药 苷 的研 究
陈 赘
( 华南 理工 大学 化学 与化 工学 院 , 东 广州 广 504 ) 60 1
摘要 : 目的 研究常规煎煮法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2"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rL ; - 考察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1 O 2 O 3 I I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V L.1 . S H 0 N
时珍 国医国药 2 1 0 0年第 2 卷第 3期 1
以上化学成分 预试验提示 , 肺筋 草 中含有 黄酮及 其苷类 、 三 [ 李 国胜 , 4] 樊金拴. 巴山冷杉化学成分 的初步研究 [ ] 西北林 学院学 J. 萜皂苷 、 氨基酸 、 原糖 、 质 、 机酸 、 还 鞣 有 油脂 、 香豆 素及 内脂 等化 报 ,0 5,0 3 :4 . 20 2 ( )1 2 学成分 , 可能含有生物碱和挥发油 。本研究为进一步对肺筋草进 [ 梁 波 , 5] 李宝林 , 吴振 海 , 太白蓼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和抗菌实验 等. 行生物活性成分 的确定及提取 、 分离 、 纯化 提供 了研 究基 础。 初步研究[ ] 药物分析杂志 ,0 6 2 1 ) 16 . J. 2 0 ,6(2 :7 5

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

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

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一、项目概述: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赤芍总苷(totalpaeony glycoside,TPG)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类化合物,其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较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总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工艺过程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对赤芍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考察,进而为进一步控制赤芍总苷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目的:1.掌握赤芍总苷的提取分离工艺;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3.掌握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三、实验器材(一)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玻璃柱,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超声仪10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铁架台,橡胶软管、HPLC、容量瓶(二)试剂)大孔吸附树脂D10l, AB-8;分析纯;95%乙醇、70%乙醇、30%乙醇、芍药苷对照品、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香草醛硫酸溶液、L磷酸二氢钾溶液、硅胶G;赤芍药材粉末(川芍),柱层析硅胶,正丁醇,2%乙酸铅,盐酸,淀粉,碘滴定液,蒸馏水四、实验内容:(一)赤芍药材的质量检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的项目对赤芍药材进行质量检查。

1.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3cm。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线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从赤芍中提取芍药苷的注意事项

从赤芍中提取芍药苷的注意事项

从赤芍中提取芍药苷的注意事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从赤芍中提取芍药苷那些事儿,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呀!
你想想看,就好比你要去寻找宝藏,要是没找对方法,那不就白忙活啦?从赤芍中提取芍药苷也是一样的道理呀!首先呢,选材就特别重要。

你得找到品质好的赤芍,这就像挑水果一样,你得选那些又大又饱满的,对吧?哎呀,要是选了不好的赤芍,那后面的努力不就都白费啦,这多让人郁闷呀!
然后呢,提取的过程中温度可得控制好呀!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那效果
可就大打折扣啦。

这就跟做饭似的,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比如说温度太高了,那芍药苷不就被破坏了嘛,那不就可惜死啦!
还有呀,溶剂的选择也不能马虎啊!你看,不同的溶剂就像是不同的钥匙,得找到那把能打开芍药苷这个“宝藏大门”的钥匙才行呀!这要是选错了,不就跟拿着错误的钥匙去开锁一样,怎么都打不开呀,多让人抓狂呀!
再说说时间,提取的时间也得把握好。

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不然要么提取不充分,要么可能还会有其他问题出现呢。

这就跟跑步一样,跑太快了累得慌,跑太慢了又达不到效果。

我跟你说哦,提取芍药苷真的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就好像照顾一个小宝宝,得时刻关注着,一点都不能马虎。

要是粗心大意了,那最后可能啥都得不到,多冤呀!
总之呀,从赤芍中提取芍药苷可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每一个环节都得特别注意。

不然费了那么大劲儿,到最后没得到想要的,那多气人呀!所以呀,大家可得好好记住这些注意事项,可别不当回事儿!。

赤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总苷提纯工艺优化

赤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总苷提纯工艺优化

赤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总苷提纯工艺优化陈立江;段洪云;张胜;朱鹏飞;刘宇;王程程【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1(032)012【摘要】目的:双指标考察赤芍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赤芍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赤芍提取物.结果:赤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用量为8mL/g、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最佳纯化工艺为: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径高比为1:8,最大上样量为4.4BV,水洗量为3BV,洗脱流速为1.5BV/h,洗脱剂为4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6BV.结论:优选出的提取纯化工艺简便、实用,得到的赤芍总苷纯度高.【总页数】5页(P96-100)【作者】陈立江;段洪云;张胜;朱鹏飞;刘宇;王程程【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省药物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相关文献】1.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提取工艺 [J], 卢丹;窦志华;罗琳2.赤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代谢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J], 刘玉峰;孙珊珊;朱丽君;胡延喜;马海燕;李鲁盼;卢晓丹3.赤芍、白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乐娜; 周雪; 费文婷; 刘金莲; 刘晔斌; 张建军4.不同比例配伍的赤芍-藜芦药对中芍药苷和芍药苷内酯的含量测定 [J], 石金敏; 王林海; 张晓燕; 骆霞; 王佳; 刘艳红5.RP-HPLC法测定赤芍药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酸[J], 董玄;高文远;高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芍中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化工艺研究 (1)

赤芍中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化工艺研究 (1)
2008 年 6 月第 28 卷第 3 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Jun. 2008 Vol. 28 No. 3
J our 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35
赤芍中芍药苷和白芍苷纯化工艺研究
刘爱玲 1, 张 盛 2, 王坤波 3, 贺 炜 1, 刘红英 4, 何迎春 5 (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上海 201203; 3.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128; 4.湖南省衡阳市农科所, 湖南 衡阳 421101;
5.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对我国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 药 苷 和 白 芍 苷 含 量 差 异 进 行 分 析 , 探 讨 分 离 制 备 芍 药 苷 和 白 芍
苷单体的工艺路线。方法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我国 6 个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和白芍苷含量差异进行快
白芍苷( Albiflorin) 等单萜苷类化合物。近年来芍药苷和白 芍苷在益智抗衰老, 预防和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等方面的 现代药理学 研 究均 取 得了 突 破 性的 进 展[1, 2]。虽 然 国内 外
〔收稿日期〕2007- 11- 31 〔基金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07NK1008) 。 〔作者简介〕刘爱玲( 1975- ) , 女, 湖南衡阳人, 在读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研究。
均≥98%, 产率分别为 1.3%和 0.4%, 目标组分转移率分别为 52.2%和 38.5%。结论 该 分离纯化方法可靠, 所得成
品质量好、纯度高, 适合工业化生产; 湖南赤芍中白芍苷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原料, 适合产业化开发。

赤芍总苷的提取工艺的设计

赤芍总苷的提取工艺的设计

2.赤芍饮片的质量检查2.1性状: 本品应呈圆柱形,稍弯。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乳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有的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2.2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

皮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

韧皮部较窄。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2.3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2.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参考文献:2015版《中国药典》3 赤芍总苷的提取工艺3.1 提取方法:乙醇回流提取法3.2 单因素考察3.2.1乙醇浓度的考察表1不同提取溶剂芍药苷含量提取溶剂60%乙醇 70%乙醇80%乙醇溶剂用量(倍) 6 6 6提取次数(次) 2 2 2提取时间(h) 1.5 1.5 1.5芍药苷含量(%)3.2.2 乙醇用量的考察表2不同溶剂用量芍药苷含量溶剂用量(倍) 4 6 8 乙醇浓度% 60 60 60提取次数(次) 2 2 2提取时间(h) 1.5 1.5 1.5芍药苷含量(%)3.2.3 提取时间的考察表3不同提取时间芍药苷含量提取时间(h) 1 1.5 2乙醇浓度% 60 60 60提取次数(次) 2 2 2溶剂用量(倍) 6 6 6芍药苷含量(%)3.2.4提取次数的考察表3不同提取次数芍药苷含量提取次数(次) 1 2 3乙醇浓度% 60 60 60提取时间(h) 1.5 1.5 1.5溶剂用量(倍) 6 6 6芍药苷含量(%)3.3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3.3.1 因素水平设置溶剂法提取中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一、项目概述: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赤芍总苷(totalpaeony glycoside,TPG)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类化合物,其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较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总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工艺过程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对赤芍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考察,进而为进一步控制赤芍总苷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目的:1.掌握赤芍总苷的提取分离工艺;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3.掌握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三、实验器材(一)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玻璃柱,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超声仪10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铁架台,橡胶软管、HPLC、容量瓶(二)试剂大孔吸附树脂D10l, AB-8;分析纯;95%乙醇、70%乙醇、30%乙醇、芍药苷对照品、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香草醛硫酸溶液、0.05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硅胶G;赤芍药材粉末(川芍),柱层析硅胶,正丁醇,2%乙酸铅,盐酸,淀粉,碘滴定液,蒸馏水四、实验内容:(一)赤芍药材的质量检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的项目对赤芍药材进行质量检查。

1.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线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2.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

栓内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

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3.检查1)水分: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项下操作,取本品粉末约1g,平铺于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100~105℃烘5小时,盖好,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同样温度下在烘1小时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

直至连续两次称定重量之差<5mg为止。

按减失重量和称样量计算供试样品中水分含量(%)。

2)总灰分:取本品粉末约1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汽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500~600℃炽灼至恒重。

3)重金属检查:取本品1.0g,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重金属检查法二法炽灼破坏,检查10批样品,并同时做空白试验,标准管含Pb10ppm。

4)砷盐检查: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坩埚内,按炽灼残渣法操作,使样品完全灰化,加盐酸5ml与水21ml,溶解残渣,收集溶解液,按砷盐检查法第一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检查,标准管含砷2μg。

4.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二)赤芍总苷的提取赤芍粗粉100g加入8倍量70﹪乙醇,三次,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浸膏1.提取方法:赤芍中所含丰富的苷类成分总称赤芍总苷,为赤芍的主要活性部位,其中以芍药苷的含量最高,选择芍药苷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因此通常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

分别取药材若干(通常800g),以不同的提取液(水、乙醇)分别按正交试验设计表试验,滤过,合并滤液,量取体积,即得正交试验各试验的提取液。

本实验以乙醇为提取液提取赤芍总苷。

2.影响因素筛选:1)溶媒的选择赤芍中所含苷类成分极性较大,在水、乙醇等亲水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好。

本实验以芍药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对芍药苷的提取效率,筛选赤芍药材的最佳提取溶媒,见表1表1 不同提取溶媒芍药苷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媒时,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最高,故确定70%乙醇为提取川赤芍药材的溶媒,并进一步以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工艺条件。

2)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生产的关键工艺之一。

提取工艺首先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收率,并缩短操作周期,保证产品质量和经济使实用。

因此合理设计提取工艺条件至关重要。

在选择了适当的提取溶媒的基础上,以影响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因素,如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进行正交设计试验。

a)因素-水平设置溶剂法提取中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3个考察因素,因素-水平设置见表2。

表2 因素-水平表b)评价指标:以芍药苷含量(芍药苷含量=提取液中芍药苷质量/称取的药材量*100%)为评价指标。

色谱柱的选择:考察Hypersil ODS(150mm*4.6mm,5μm)和Hypersil BDS(200mm*4.6mm,5μm流动相选择:流动相考察甲醇-水系统、甲醇-0.05%磷酸溶液系统、乙腈-水及乙腈-0.05%磷酸溶液系统。

流速选择:流速考察0.6ml/min、0.8ml/min、1.0ml/min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10.63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贮备液(每lml含芍药苷对照品425.2μg)。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溶液(425.2μg/ml)0.5ml、1.0ml、2.0ml、3.0ml、4.0ml、5.0ml 置10ml 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上述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前述色谱条件分别测定其峰面积。

以对照品浓度 (X)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得直线回归方程:Y=20040X-97396,相关系数r=0.9997。

以上结果表明芍药苷浓度在21.26μg ~ 212.6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测定数据见表1,标准曲线图见图1。

表1 标准曲线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取提取液,稀释至一定体积,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由外标一点法计算即得芍药苷含量。

3.赤芍的提取工艺优化1)样品溶液的制备称取赤芍粗粉100g,加一定生药量(ml/g)的溶剂提取,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真空浓缩成浸膏,60℃以下蒸成干膏。

精密称取干膏0.2g,加甲醇定容至25mL,用HPLC法测定赤芍总苷的含量。

2)提取溶剂和方法的选择根据指标成分的理化性质和预实验结果,称取赤芍粗粉100g,分别按照10(ml/g)加入70%乙醇和水提取2次,每次1.5h。

3)乙醇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3个试验冈素,即A乙醇体积分数,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

每个因(34)正交表进行试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

素设3个水平,按L94)乙醇用量的考察精密称取赤芍细粉100g,分别加不同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

4.赤芍提取液的纯化工艺优化1)树脂上样液的制备取赤芍细粉200g,置2000mL圆底烧瓶内,用1600mL 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合并3次提取液,滤液减压真空浓缩至无醇味,约100mL。

适量水加热溶解,离心。

将离心液转移至1000mL量瓶中,离心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液(生药量0.2g/ml),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

2)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取AB-8大孔吸附树脂适量,以95%乙醇浸泡24 h,除去悬浮物及杂质,湿法装柱,用95%乙醇洗至洗脱液与水(1:5)混合不产生浑浊,再用蒸馏水洗至无醇味,备用。

3)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筛选取已处理好的D101、HPD722、AB.8、DM-130、HPD.600 5种型号树脂各10mL置于干净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供试液,静置24h使之充分吸附(每隔8h超声振动1次),滤过,用HPLC法测定吸附后的上样溶液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计算5种树脂的静态吸附率。

将5种树脂饱和吸附后滤出,精密加入95%乙醇150mL使之解吸,每隔8h超声振动1次,过滤,用HPLC法测定滤液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计算各树脂的静态解吸率。

4)泄漏曲线的考察向1根层析柱中加入已经处理好的AB.8犁大孔吸附树脂100mL,取400mL供试液卜样,流速为1.5BV/h,分段收集泄漏液,每40mL收集l份,测定每个流份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根据每个流份的体积分数绘制泄露曲线。

5)径高比的考察取3种不同粗细的柱子,加入100mL已经处理好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使其径高比分别为1:4、1:8、1:12,依次标为1、2、3。

以1.5BV/h的流速,上样4.4BV供试液,然后分别用2BV水和5BV 95%乙醇洗脱,收集醇洗液,测定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计算其解吸率。

6)水洗脱条件的考察取1根层析柱,湿法上柱100mL AB-8型大孔树脂,径高比为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