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教学内容

动物解剖学教学内容
动物解剖学教学内容

动物解剖学教学内容

1、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学校办学定位

南京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之一,学校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以“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与扩散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为发展定位。

(2)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与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动物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与动物药品和动物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提高我国动物药品和动物生物制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服务。要求学生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具有现代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宽广而系统的动物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兽医诊断治疗的基本技能,接受学科研究思维和技能训练,具备该领域教学、研究、管理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南京农业大学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生源良好,录取分数较高,能够完成专业培养目标。

(3)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本课程是畜牧兽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正常动物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并具备初步的实验技能。它作为专业基础课既是前期课程(如动物学)的继续,又是为进一步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临床诊断学、外科学、产科学、畜禽生产学和繁殖学等课程提供形态学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动物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位置、结构,从而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又形成了组织化学、细胞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学、发育生物学、胚胎工程等许多边缘学科,因此,本课程还为学生拓宽知识面、涉足新领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本课程所对应的知识模块与学时

理论教学:

根据《动物解剖学》本科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理论讲授45学时,共分为6个知识模块。

第一模块:运动系统与被皮模块,包括4章,共15学时。包含:

绪论

第一章骨学

第二章关节学

第三章肌学

第四章被皮

该模块要求重点掌握家畜解剖学的定义、畜体各部的主要名称和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骨的结构、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特点、胸廓的组成、颅骨和面骨的组成及主要特点、前后肢各骨的主要特点;关节的构造、脊柱关节和四肢关节的结构特点;肌肉的起止点和命名、咀嚼肌、前后肢主要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和作用、背腰最长肌、膈、腹壁肌、颈静脉沟、腹股沟管;乳房和蹄。

第二模块:内脏学模块,包括5章,共10学时。包含:

第五章内脏总论

第六章消化系统

第七章呼吸系统

第八章泌尿系统

第九章生殖系统

该模块要求重点掌握内脏的定义、胸膜和胸膜腔、腹膜和腹膜腔,腹腔的分区,口、咽的形态结构,牛猪和马胃、肠、肝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和肺的形态结构;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结构,各种家畜肾的特点,膀胱的形态结构;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阴茎、阴囊的形态和结构;雌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子宫的形态和结构。

第三模块:脉管学模块,包括2章,共8学时。包含:

第十章心血管系

第十一章淋巴系统

该模块要求重点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心的位置形态、心腔的结构、心传导系统、心包;胸腔、腹腔、盆腔、前肢和后肢的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前腔静脉、后腔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隐静脉、肝门静脉;胎儿血液循环系统出生前、后的结构特点;淋巴系的组

成,淋巴干、胸导管、淋巴中心,全身重要的淋巴结(特别是体表淋巴结)、胸腺和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第四模块:神经内分泌模块,包括2章,共11.5学时。包含: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

该模块要求重点掌握神经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常用术语;脊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脑各部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躯体感觉和运动传导路、传导路的立体概念;脑神经的分类和纤维成分、4个混合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支配的器官;脊神经的组成、臂神经丛、腰荐神经丛;内脏神经的定义、植物性神经的特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组成、每一器官的自主神经的来源和分布;内分泌系统的组成、5个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第五模块:感觉器官模块,包括1章,共1学时。包含:

第十四章感觉器官

该模块要求重点掌握眼和耳的结构。

第六模块:家禽解剖模块,包括1章,共1学时。包含:

第十五章家禽解剖

该模块要求重点掌握鸡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淋巴器官和内分泌腺。

实验教学:

根据《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设18个实验,共36学时。包含

实验一: 躯干骨和头骨(2学时)

要点:掌握躯干骨和颅骨的组成、各骨的形态结构。

内容:躯干骨、颅骨、椎管、椎间孔、横突孔、胸廓、颅腔,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颈椎、胸椎、腰椎和荐椎的差异,不同家畜肋和胸骨的差异。

实验二:头骨和前肢骨(2学时)

要点:掌握面骨和前肢骨的组成,各骨的形态结构。

内容:面骨、前肢骨、肩胛骨、肱骨和前臂骨的形态结构,不同家畜头骨的差异,不同家畜腕骨数目的差异。

实验三:前肢骨和后肢骨(2学时)

要点:掌握后肢骨的组成,各骨的形态结构。

内容:前肢骨和后肢骨的组成,髋骨、股骨、小腿骨、跗骨的形态结构和骨盆的概念,不同家畜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差异。

实验四:前肢肌(2学时)

要点:掌握前肢肌的组成及主要肌肉的位置和作用。

内容:前肢肌的组成,各肌肉的起止点、颈静脉沟、正中沟、肩带肌、肩部肌、臂部肌、前臂部和前脚部各肌肉的名称、排列次序和主要作用。

实验五: 后肢肌(2学时)

要点:掌握后肢肌的组成及主要肌肉的位置和作用。

内容:后肢肌的组成、臀股部肌、小腿和后脚部肌各肌肉的名称、排列次序和主要作用。

实验六:躯干肌和头部肌(2学时)

要点:掌握躯干肌和头部主要肌肉的组成、形态结构和作用。

内容:躯干肌和头部肌的组成、膈、白线、腹股沟管、膈、腹壁肌和咀嚼肌的位置形态、作用。

实验七:关节、被皮和口腔(2学时)

要点:掌握脊柱和四肢关节、口腔的组成,各关节和乳房的结构

内容:全身主要关节、乳房、蹄、口腔和咽的组成,项韧带、荐结节阔韧带、膝韧带、乳房悬韧带、固有口腔、口腔前庭等概念,脊柱关节、四肢关节、乳房、口腔、大唾液腺、咽和软腭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实验八:牛胃肠肝胰(2学时)

要点:掌握牛胃、肠、肝、胰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内容:胃、肠、肝、胰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分部,其体表投影与疾病诊断的关系(及直肠检查),牛胃、肠、肝、胰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实验九:猪马犬胃肠肝胰(2学时)

要点:比较猪、马、犬胃肠肝胰的异同

内容:猪、马、犬胃肠肝胰与牛的差异,理解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十: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2学时)

要点:掌握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

内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组成,鼻前庭、固有鼻腔、鼻道、声襞与声门、支气管树、肾的类型、肾盂、肾盏等概念,掌握鼻腔、喉、肺、肾和膀胱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不同家畜肺和肾的形态和结构差异。

实验十一:雄性生殖器官(2学时)

要点:掌握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内容: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副性腺、阴茎和阴囊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理解动物去势的基本原理,比较不同家畜的差异。

实验十二:雌性生殖器官(2学时)

要点:掌握雌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内容:雌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不同家畜卵巢和子宫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实验十三:心和胸腹腔血管(2学时)

要点:掌握心的位置、形态结构和胸腹腔的主要血管及其分布范围。

内容:心的位置和胸腹腔血管的分布,心包、门静脉、奇静脉等概念及心体表投影与临床听诊、穿刺等的关系,心的形态和心腔结构、胸腹腔主要血管的分支。

实验十四:头部、盆腔和四肢血管(2学时)

要点:掌握头部、盆腔和四肢的主要血管及其分布范围。

内容:头部、骨盆和四肢血管的分布,颈(外)静脉、头静脉、隐静脉等概念,头部、骨盆和四肢主要血管的分支,熟悉临床采血、注射和输液常用的血管。

实验十五:猪的比较解剖(2学时)

要点:掌握猪内脏器官、胸腹腔主要血管、淋巴器官和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内容:猪内脏器官、胸腹腔主要血管、淋巴器官和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内脏器官、甲状腺、肾上腺、胸腺和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比较与牛的差异。

实验十六:脑、脊髓和脑神经(2学时)

要点:掌握脑的分部和表面结构、脊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脑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内容:脑、脊髓和脑神经的组成,脑表面的主要结构、脊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几种脑神经(混合神经)的主要分支和分布区域。

实验十七:脊神经、自主神经(1学时)

要点:掌握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内容: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的组成,臂神经丛、腰荐神经丛、交感干和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和分布区域,四肢和腹壁主要肌肉及内脏器官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实验十八:家禽的解剖(3学时)

要点:掌握鸡骨骼和内脏器官的组成、形态结构

内容:鸡体各系统的组成,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比较其内脏器官与牛的差异。

实验课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学生实验课前预先自学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实验中,先由指导教师简单介绍实验目的、操作要领和要求,并配以多媒体资料。实验过程通过提问加辅导的方式,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并设课堂讨论和上次实验报告评讲。

教师在实验课上辅导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实验内容;教师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示教、解答问题、组织讨论和讲评等方法正确培训学生的实验室基本功;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课改为以学生为主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剖实验动物,为后续的临床手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主要依据学生对标本识别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成绩。

教学实习:共一周时间。主要内容包含:

实习内容:采用局部解剖学的方法,按部位分层次解剖一头防腐固定的小犊牛。主要包括:

1、颈部解剖

2、前肢解剖

3、胸部解剖

4、腹部解剖

5、后肢解剖

6、盆腔解剖

7、头部解剖

教学要求:观察了解每一部位不同层次的主要器官(皮肤、筋膜、肌肉、内脏、血管、神经、淋巴器官、内分泌腺等),理解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和功能,建立动物机体结构的立体概念,掌握正确识别重要器官和确定其位置的方法,为临床和生产实践应用打好基础。

说明:每组8~10人。学生自己完成以上实习内容,并按教师要求自己设计制作标本、写出实验报告。实验完成情况、标本制作和实验报告与纳入考核成绩。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的彩色图片)、实物标本和动物结构模型,总结知识要点,分析命名原则,比较各种动物不同器官的差异,帮助学生了解机体的结构,逐步建立整体概念,联系临床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巧学巧记,提高教学效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上网,预先告知学生。

(2)理论课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

(3)教师理论课多媒体课件上网,或使用网络课程教学,供学生复习使用。

(4)实验课教师示教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

(5)尸体解剖验证重点和难点内容。

(6)充分利用模型和标本展示重点和难点内容。

(7)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展示重点和难点内容。

(8)留课外作业,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

动物解剖学是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家畜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实践教学的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达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2)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将实践教学的传统做法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将标本观察与学生自己动手制做标本有机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生对自己获得成果的成就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验安排的原则是:首先结合理论课学习,按系统观察动物实物标本,了解每个系统的

组成,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能够认识器官,并比较不同动物的差异。其次通过比较解剖和解剖实习,完整解剖小牛和猪,使学生了解每个器官在动物机体的位置、毗邻关系,建立整体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联系临床实际,壁如,腹部的手术、动物的去势、剖腹产、直肠检查、妊娠诊断、静脉注射等,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此外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剖动物、设计制作标本,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反映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家畜生殖系统教案

家畜生殖系统 ◆教学目标 1.分别掌握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各器管的位置、形态和构造。 2.比较马、牛、羊、猪等家畜的雄性和雌性各器管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3.了解母牛(羊)、母马和母猪子宫形态结构异同点 4.理解精索、排卵窝、子宫阜、阴道穹隆等的概念 ◆教学内容 §1.雌性生殖系统 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门。 一、卵巢: 1、功能:①产生卵细胞。 ②分泌雌性激素。 2、位置:腹腔内,肾后方,盆腔入口处的两侧。 3、固定:①卵巢系膜:连于腰下,内有血管、神经。 ②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4、形态:分腹缘(游离缘)和背缘(附着缘)。 背侧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卵巢的部位,称卵巢门。 比较:马的卵巢呈蚕豆形,腹侧有排卵窝,被覆生殖上皮,其余被覆浆膜。 牛、羊、猪、犬无排卵窝,除系膜缘外均被覆生殖上皮。 牛、羊、犬:椭圆形。猪、犬:完全位于卵巢囊中。 猪:豆瓣状(4个月前),桑椹状(4个月后),葡萄状(性成熟后)。 5、构造:实质器官。 ①被膜:生殖上皮+白膜 ②实质:卵泡+基质。 二、输卵管: 1、功能:①输送卵细胞。 ②受精场所及卵裂第一次的场所。 ③壶腹部分泌的腺体对早期胚胎发育有调节作用。 2、位置:卵巢和子宫角之间,位于输卵管系膜中。 3、固定:①输卵管系膜 ②卵巢囊(输卵管系膜与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形成的囊,包裹卵巢,向腹侧开口,保证卵细胞排出后顺利进入输卵管。) 4、构造: ①漏斗部:边缘称输卵管伞,中央为腹腔口(通腹膜腔)。 ②膨大部:即壶腹部,是精卵结合部,体外受精适宜的取卵处。 ③子宫部:即峡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角前端。

三、子宫: 1、功能;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 2、位置:大部分位于腹腔内,直肠和膀胱之间。 3、固定: ①子宫阔韧带:悬吊于腰荐腹侧和骨盆腔两侧。 ②子宫圆韧带:位于①的前部,靠近子宫角处有一向外突出的浆膜褶,称为子宫圆韧带。 4、形态:(马牛羊猪犬)双角子宫,(兔)双子宫,(鼠)双子宫,但开口合并,(人)单子宫。 5、构造: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 比较: 马:子宫角呈木叉状,体与角等长,子宫颈阴道部明显。 牛羊:子宫角呈绵羊角状,有伪体,子宫体短,角体黏膜上有半求形的子宫阜(约100多个),子宫颈阴道部呈菊花瓣状。 猪:子宫角很长,呈肠袢状,子宫体短,子宫颈管螺旋状,有子宫颈枕,无子宫颈阴道部。 四、阴道: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 2、位置:骨盆腔内,直肠的腹侧。 3、结构特点:①阴道穹隆:(马)环形,(牛羊)上半环形,(猪)无。 ②阴瓣:经产的不明显,其后下方有尿道外口,(牛羊)不明显。 五、尿生殖前庭: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兼有排尿的功能。 2、特点:与阴道的分界以阴瓣为标志;阴瓣后方腹侧壁上有尿道外口;有前庭腺;(牛羊猪)有尿道下憩室。 六、阴门: 1、位置:肛门腹侧。 2、特点:①阴唇:左右阴唇形成阴门裂,背联合、腹联合(夹角内有阴蒂)。 ②阴瓣:(马)发达,(猪)细长,(马猪犬)有阴蒂窝。 §2.雄性生殖系统 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阴茎、阴囊、包皮。 一、睾丸: 1、位置:阴囊内,两股部之间,大腿内侧,(犬、猪)在股部后方,紧贴体壁。 2、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形态:椭圆形,(马)长轴与地面平行,(牛羊)长轴与地面垂直,(犬猪)长轴斜向后上方。 4、结构:分睾丸头、睾丸体、睾丸尾,分别与附睾头、体、尾相对应。背侧称附睾缘,腹侧称游离缘。 表面为固有鞘膜(浆膜),深层为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形成睾丸小隔,在中轴形成睾丸纵隔,实质被睾丸小隔分成若干个睾丸小叶,在纵隔处称睾丸网,每个睾丸小叶内有若干个曲精小管(精子产生地)和直精小管。

动物解剖学复习习题(1)

家畜解剖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概论 一、单选 1.可将畜体分成前后两部的切面是( D ) A.矢状面 B.正中矢状面 C.额面 D.横断面 E.水平面 2.四肢靠近躯干的一端称( B ) A.远端 B.近端 C.背侧 D.腹侧 E. 内侧 3.四肢远离躯干的一端称( A ) A.远端 B.近端 C.背侧 D.腹侧 E.外侧 4.前肢的前方称(A ) A.背侧 B.掌侧 C.跖侧 D.内侧 E.外侧 5.后肢的前方称( A ) A. 背侧 B.掌侧 C.跖侧 D.内侧E外侧 6. 与纵轴平行且与地面相垂直的正中切面称( A) A. 正中矢状面 B.侧矢状面 C.额面 D.横断面 E.水平面 7.前肢的后方称为( C ) A.背侧 B.腹侧 C.掌侧 D.跖侧 E.内侧 8.后肢的后方称为(D) A.背侧 B.腹侧 C.掌侧 D.跖侧 E.内侧 9.额面的上方称(A) A.背侧 B.内侧 C.外侧 D.腹侧 E.外侧 第二、三、四单元骨骼、关节和肌肉 一、单选 1.棘突最长的椎骨是( B ).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荐椎 E.尾椎 3.横突最长的椎骨是( C ).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荐椎 E.尾椎 4.具有横突孔的椎骨是(A ).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荐椎 E.尾椎 5.畜体内经常愈合为一体的椎骨是(D).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荐椎 E.尾椎 6.下列关节中无副韧带固定的关节是( A ).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腕关节 D.指关节 E.跗关节 7.下列关节中具有关节盘(半月板)的关节是( E ).

A.髋关节 B.股髌关节 C.跗关节 D.趾关节 E.股胫关节 8.下列关节中关节角向前的是(B). A.肩关节 B.髋关节 C.腕关节 D.股髌关节 E.股胫关节 9.下列关节中关节角向后的是( D ). A.髋关节 B.肘关节 C.跗关节 D.腕关节 E.指关节 10.部分头骨内形成的含气空腔称(C )。 A.鼻腔 B.口腔 C.副鼻窦 D.颅腔 E.孔 11.家畜颈椎数目均为(C)个。 A.5B.6C.7D.8 E.9 12.牛的胸椎数目为(B)个。 A.17B.13C.14D.18 E.15 13. C7T18L6S5Cy14-21是( B )的脊柱式 A.牛 B.马 C.猪 D.羊 E.狗 14.肘窝位于(A) A.臂骨B.前臂骨C.腕骨D.掌骨 E.胫骨 15.后肢骨中仅有一块骨构成的是(A). A.股骨B.小腿骨C.跗骨D.跖骨 E.趾骨 16. 构成腹壁的肌肉有(D)层。 A.1B.2C.3D.4 E.5 17. 髋骨由(C)块骨愈合而成。 A.1B.2C.3D.4 E.5 18. 牛的腰椎数目为(B)个。 A.5B.6C.7D.13 E.18 19. 下列肌肉中属于肩关节的伸肌是(A)。 A. 臂头肌B.背阔肌C.三角肌D.腹侧锯肌 E. 胸肌 20. 下列肌肉中属于肘关节的伸肌是(A)。 A.臂三头肌B.臂二头肌C.臂肌D.股二头肌 E.斜方肌 21. 下列肌肉中属于膝关节的最主要伸肌是(B)。 A.股二头肌B.股四头肌C. 臀浅肌D.半膜肌 E.臀深肌 22 构成颈静脉沟的上界的肌肉是( A ),下界是(B ) A.臂头肌 B.胸头肌 C.肩胛横突肌 D.胸肌 E.胸骨甲状舌骨肌 23.位于胸、腰椎棘突与横突和肋骨椎骨端所形成的夹角内,自髂骨、荐骨向前,伸延至颈部的 肌肉是(A )

动物解剖学

一、《动物解剖学》(分值:10%) 1.下列哪项不是股骨的结构 A.骨膜B.釉质C.骨髓D.骨松质E.骨松质 2.下列哪项不是鸡的消化器官 A.嗉囊B.腺胃C.肌胃D.脾脏E.卵黄囊 3,下列哪项不是家禽的器官 A.气囊B.嗉囊C.法氏囊D.粘液囊E.卵黄囊 4.下列哪项不是胃的结构 A.胃底腺区B。喷门腺区C.幽门腺区D.壁外腺E.无腺区5.下列哪项不是肠的结构 A.肠袋B.纵肌带 C.孤立淋巴结D.集合淋巴结E.肠系膜前神经节 6.下列哪项不是呼吸器官的结构 A.肺门淋巴结B.气管软骨C.肺间质D.膈叶E.气管肌7.下列哪项是猪肾的结构 A.有沟多乳头肾B.平滑多乳头肾 C.平滑单乳头肾 D.复肾 E.输尿管 8.下列哪项描述不恰当 A.盲肠尖、盲肠体、盲肠底B.膀胱颈、膀胱体、膀胱底 C.胃体部、胃底部、幽门部D.睾丸头、睾丸体、睾丸尾、副睾缘 E.表皮、真皮、乳头层 9.下列哪项不是脑的结构 A.马尾B.胼胝体C.脉络丛 D.乳头体E.灰结节 10.下列哪项不属于长骨 A.股骨B.肋骨C.肱骨D.跖骨 E.胫骨 11.根据解剖方位,畜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假想切面 A.点状面、水平面和横切面B.点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 C.水平面、横断面和矢状面D.点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E.以上都不是 12.关于猪肋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真肋1~7肋,假肋8~15肋B.真肋1~5肋,假肋6~15由 C.真肋1~8肋,假肋9~15肋D.真肋1~7肋,假肋8~14肋,浮肋15肋E.以上都不是 13.鼻中隔的组成 A.鼻骨和筛骨B.犁骨和筛骨垂直板 C.额骨和犁骨D.泪骨和筛骨 E.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 14.颅腔主要由下列骨组成 A.枕骨、顶骨、顶间骨、额骨B.蝶骨、颞骨、筛骨 C.上颌骨、犁骨、泪骨D.鼻骨、鼻中隔、舌骨 E.A+B 15.口腔主要由下列骨构成 A.上颌骨、腭骨、下颌骨、颌前骨B.舌骨、下颌骨、泪骨

家畜解剖学复习提纲

家畜解剖学复习提纲(考试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 2.矢状面: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3额面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背、腹侧两部 4.动物解剖学:解剖学是指借助解剖器械(刀、剪、镊子等)用分离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或解剖镜研究观察正常动物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5 1.三个基本平面:矢状面,横断面,水平面(额面)。 2.躯干常用术语:前后,背腹侧,内外侧,浅深等. 3.四肢常用术语:近侧和远侧,背侧、掌侧和跖侧,桡侧和尺侧,胫侧和腓侧 6、牛体外表划分部位名称。 第二章运动系统 1.关节:骨与骨之间不直接,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进行灵活的运动的骨连结 2.骨盆:是由背侧的荐骨和前3个尾椎、腹侧的耻骨和坐骨及侧面的髂骨和荐结节阔韧带构成的前宽后窄的锥形腔 3.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的前小后大的截顶锥形的骨性支架 4.鼻旁窦:在一些头骨的内部,形成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的腔。 5.肌肉的起止点肌肉一般是以其两端附着于骨,中间可能越过一个或几个关节。当其收缩时,位置不动的一端叫起点,引起骨移动的一端称止点。 6、肋骨是弓形长骨,构成胸廓的侧壁,左右成对。 7、腹壁肌肉在胸侧壁和胸腔后壁,参与呼吸运动(呼吸肌)。 8、脊柱的组成和椎骨特征 (1)脊柱:由一系列椎骨借软骨、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内有椎管,可容纳和保护脊髓。 (2)椎骨特征:颈椎:家畜均为7块,颈椎的椎头、椎窝明显,运动范围大,横突基部有横突孔,供椎动脉等通过。其中第1、2颈椎与第3-7颈椎形态不同。 胸椎:牛、羊13个马18个猪14--15个棘突发达,前5-6个胸椎棘突最高,构成鬐甲部的骨质基础。 腰椎:牛、马 6个羊、猪 6-7个棘突高度与最后胸椎相似,横突发达,呈上下压扁状,椎头、椎窝不明显。 荐椎:牛、马5块,猪、羊4块,几块荐椎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荐骨,通过荐骨翼与髂骨翼成关节。 尾椎:数目不定,前几个尾椎有椎骨的一般构造。腹侧有腹棘,两腹棘之间为血管沟,供尾中动脉通过。 9、前后肢骨骼和关节组成

《动物解剖学》复习题A

《动物解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 头骨大部分属于连接,活动范围较小,其中唯一的一个关节为关节。 . 家畜的脑位于内,包括、、和三部分。 . 肉品学上外里脊和内里脊分别指和,其中外里脊又称“眼肌”;牛、羊、猪的肌肉中,的肌肉脂肪含量最高。 . 肌肉的辅助器官包括、、、和。从形态上,腹外斜属于肌,腓肠肌属于肌。 .腹侧壁的肌肉由浅入深包括、和三层。 . 小腿和后脚部肌肉的肌腹都分布在周围,至关节附近全部移行为肌腱。 . 肋排的肌肉包括浅层的肌和深层的肌,两层肌肉肌纤维交错分布,对胸侧壁有加固作用。 . 家禽的肌肉分、和三种。水禽和飞禽的肌肉 为肌,而鸡的胸肌几乎全是肌。 . 小肠壁由内向外分别是、、和等四层。 . 家畜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包括和两部分,其中的既是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家畜卵子的受精部位为,子宫由、和三部分组成。 . 牙齿根据形态、位置和功能分、和三种,从形态上分、和三部分。 . 牛、羊的前胃包括、、;对食物起真正的化学消化作用,称真胃;小肠包括、和三部分,其中最长的为,最短的为;大肠分、和三段。 . 家畜中,的肝脏分叶最少,的肝脏没有胆囊。 . 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收集身体某一区域的淋巴回流,临床上可以据其变化诊断疾病。如猪的呈砖红色是炭疽病的表现。 . 植物性神经分为和两种;第五对脑神经是头部分支最多、分布最广的。 . 大脑表层为,分为、、、和。 二、判断题 . 青光眼是可以预防的。()

. 肌肉和肌腱受刺激都能收缩。() . 牛的左肾和右肾位置对称、形态相似。() . 鸭的大脑皮质均形成隆起的脑回和凹陷的脑沟。() . 膀胱空虚时的位于骨盆腔内。() . 所有实质性器官的“门”处都有导管。() . 大部分脑神经由脑干发出。() 一般来说,一块肌肉有一个起点和一个止点。() . 脊髓内的反射中枢为低级反射中枢。() . 家畜的附睾为产生精子、储存精子的场所。() . 正常的淋巴结颜色为淡粉色。() . 声带为家畜和家禽的发音器官。() . 马胃和猪胃均为单室胃。() . 鸡的中枢淋巴器官为脾脏。() . 猪的结肠在食品上被称为肥肠()。 三、简答题 . 按由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后肢各骨的名称。 .牛四个心腔的名称及联通血管分别是什么? . 写出四种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及部位。 . 用简表表示眼球壁的结构。 . 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 写出猪的块骨骼肌的名称。 四、综合回答 . 家畜的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结构特征 . 母禽的输卵管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动物解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 椎骨的椎间盘属于连接,活动范围较小;头骨中唯一的关节为关节。 . 牛的脊髓位于椎管内,呈上下略扁的圆柱状,其范围自至。 . 肌肉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二部分,牛、羊、猪的肌肉中,的肌肉脂肪含量最高。. 肌肉的辅助器官包括、、、和。从形态上,腓肠肌

《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物解剖学 课程编号:0311002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 学时学分:65学时总学分 3.25 实验学时30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一~二学期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物检疫、食品质量与安全、植物检疫 先修课程:动物学 大纲主撰人:张书松李奎大纲审核人:张玉龙张书松 一、实验课程简介 动物解剖学是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动物检疫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产科学、诊断学、动物繁殖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学好上述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动物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初步了解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为本专业的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动物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借助标本、模型、幻灯、录像以及教学实习等教学手段,通过示教和教学实习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动物各系统各器官正常的形态、位置、色泽、质地、结构特征和功能,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完整的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拓宽基础知识的目的。 1、了解动物体各系统各器官基本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 2、掌握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体表定位; 3、熟悉动物解剖的实践技能。 0311002+01躯干骨、头骨及其连结2必做基础性7 0311002+02四肢骨及其连结2必做基础性7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滕可导复习思考题

解剖部分复习思考题一 一、判断题: 1.肺门位于肺的内侧面,为主支气管、血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地方。() 2.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其中牛的精囊腺发达,尿道球腺小。() 3.膈为一成对的圆形板状肌,构成胸腔和腹腔之间的横隔。() 4.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骨髓及血管神经构成。() 5.关节由关节面和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及血管神经等基本结构所构成。() 6.脊神经由背侧支和腹侧支汇合而成。() 7.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三部分,其中牛的升结肠特别长,横结肠很短。() 8.母牛子宫角和子宫体的粘膜有许多特殊的卵圆形隆起,称子宫阜。() 9.牛的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鼻唇镜。() 10.牛肝分叶不明显而猪肝分叶非常明显。() 11.牛舌粘膜表面具有圆锥状乳头,豆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等四种舌乳头。() 12.体腔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其中腹腔最大,骨盆腔最小。() 13.心包为包在心脏周围的锥形囊,其囊壁由纤维膜和浆模构成。() 14.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略偏左侧,为中空的肌质器官,外包有心包,心脏上部 为心底,下部为心尖。( 答: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 14.√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白质 答:在中构内各神经元的突起聚集形成神经纤维束,称白质 2.鼻旁窦

3.肺门 答:位于肺内侧面,有主支气管,血管和神经出入的地方,称肺门。 4.肝门 答:在肝的脏面中央有门静脉,肝动脉,肝管和神经等出入肝的地方,称肝门。 5.脊神经 答: 由感觉神经元胞体集结而成,位于脊根的外侧。 6.脊柱 答:由一系列椎骨、借软骨、关节与韧带紧密连接而成。 7.乳腺 答: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皮肤腺,为复管泡状腺,公、母畜均有乳腺,但只有母畜的乳腺能充分发育,具有分泌乳汁的能力,并形成发达的乳房。 8.舌圆枕 答:牛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隆起,称舌圆枕。 9.神经节 答: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神经系集合在一起,形成神经节。 三、填空题: 1.副性腺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2.喉的软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脊髓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4.泌尿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母畜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答: 1.精束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2.会厌软骨、构状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 3.灰质、白质 4.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5.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 解剖部分复习思考题二 一、判断题:

《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分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部分。解剖学实验课部分介绍牛的骨骼、关节、肌肉、皮肤、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淋巴、神经和内分泌等的主要形态、结构以及位置和毗邻关系等,并简单介绍猪和犬的比较解剖的内容。组织胚胎学要求重点掌握四大基本组织和各个重要的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动物胚胎发生的早期过程。通过实验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动手能力与显微结构观察,描述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躯干骨 实验目的:了解躯干骨组成,理解椎骨的一般构造和各部椎骨的特点,胸廓骨骼的组成和连接,同时掌握椎管、椎间孔、横突孔、胸廓等概念。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躯干骨的组成,理解椎管、椎间孔、横突孔、胸廓、颅腔等概念,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

构,比较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的差异,比较不同家畜肋和胸骨的差异。 本实验重点、难点: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分椎骨的特点的组成 实验二:头骨、前肢骨和后肢骨 实验目的:了解颅骨、面骨和前后肢骨的组成、各骨的形态结构、比较不同家畜的差异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颅骨、面骨和前肢骨的组成,理解头骨的整体形态结构,比较不同家畜头骨的差异,重点掌握前、后肢骨的组成,重点掌握骨盆的结构。 本实验重点、难点:鼻腔和口腔的组成、前后肢各骨的形态结构 实验三:关节、肌肉和被皮 实验目的:了解关节的结构和动物体各部肌肉的划分。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关节的组成,比较不同家畜前肢肌和后肢肌的差异。 本实验重点:掌握乳房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四:消化器 实验目的:了解消化管和消化腺(壁内腺和壁外腺)等基本概念和肝脏、胰腺的位置,理解口腔的结构和肠管的划分。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胃肠肝胰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分部,理解其体表投影与疾病诊断的关系(及直肠检查),掌握牛胃肠肝胰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本实验重点、难点:掌握不同动物胃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实验五:呼吸器和泌尿器 实验目的:呼吸器掌握鼻腔的构造、鼻道的划分和肺的形态结构,了解喉软骨的组成;泌尿器了解其组成、不同动物的肾的类型,以及膀胱的构造。 本实验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肾的位置和形态以及肾的切面构造、雌雄两性动物尿道的差异。 本实验重点、难点:鼻腔、喉、肺、肾和膀胱的结构。 实验六:生殖器 实验目的:了解雌性生殖系统和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理解动物去势的基本原理,掌握睾丸、副性腺、阴茎和阴囊的位置形态和结构,比较不同家畜的差异。 本实验重点:掌握不同动物子宫的形态和结构;雄性生殖系统重点掌握睾丸、精索和阴茎的构造。 实验七:心 实验目的:掌握心的外形和心腔的结构。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心的位置,掌握心的形态和心腔结构。 本实验重点、难点:心腔的结构。 实验八:脑和脊髓 实验目的:了解脊髓的外形,掌握脑的外形和脊髓的结构。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脑的外形和脊髓的结构。 本实验重点、难点:脊髓的结构。 实验九:细胞学 实验目的:掌握数码互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操作具体注意事项。 本实验教学要求:观察肝细胞(示线粒体)、神经细胞(示高尔基体)、肝(示糖原)。掌握细胞核内核仁和染色质,细胞质内细胞器和细胞内含物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 本实验重点、难点: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核及细胞质的形态结构。 实验十:上皮、固有结缔组织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分布与特点。 本实验教学要求:理解被覆上皮和固有结缔组织的形态特征,掌握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的特征。掌握结缔组织特点,区分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本实验重点、难点:被覆上皮和固有结缔组织的形态特征。 实验十一:血液、软骨和骨 实验目的:了解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形态特征和骨组织的结构。

动物解剖学复习重点(2011)

动物解剖学复习重点(2011)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脊髓横断面 (植物性神经) 脊髓 中脑 脑桥 延髓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脑神经 脊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间脑

3.心血管系统(动脉与静脉流向图) 4.马牛猪狗各雌性生殖器官的特点 母马:卵巢呈豆形,有排卵窝,位于腰下肾后方。卵巢皮质在内,髓质在外。输卵管分段明显。子宫呈“Y”形,子 宫角与子宫体等长,子宫颈阴道部明显呈花冠状。阴 瓣明显。 母牛:卵巢呈椭圆形,常位于骨盆入口侧缘中部。输卵管与子宫角无明显分界。子宫角长,呈羊角状,形成伪子 宫体。子宫体短,子宫颈管呈螺旋形,有子宫颈阴道 部呈菊花状。子宫粘膜形成子宫子叶(子宫阜)。阴瓣 不明显。 母猪:卵巢藏于卵巢囊内,表面常有大的卵泡和黄体,呈桑椹状。位于骨盆入口侧缘的中部。子宫角长而弯曲, 肠管状。子宫体短,子宫颈长,子宫颈管宽松,无子 宫颈阴道。子宫颈两侧右有两行半球形隆起,称子宫 颈枕。 母狗:卵巢卵圆形,发情期则不规则。输卵管细小。子宫角细而长,呈“V”形,子宫体很短,有子宫颈阴道部。5.泌尿系统:马牛猪狗的肾脏 牛肾:有沟多乳头肾左心右豆。肾叶明显。有肾乳头、肾小盏、集收管,无肾大盏、肾盂。

马肾:平滑单乳头肾左豆右心。肾柱明显。肾总乳头(肾嵴)、肾盂,无肾小盏和肾大盏。 猪肾:平滑多乳头肾左右豆状。有肾乳头、肾小盏、两个肾大盏、肾盂。

6.消化系统 猪肠:小肠:大部分位于腹腔右半部,在结肠圆锥右侧, 小部分在腹腔左侧后部;空肠形成很多肠袢; 回肠壁内淋巴集结较明显。 盲肠:圆筒状,有纵肌带和肠袋 结肠:圆锥形,旋袢(向心回、离心回)、终袢 直肠:直肠壶腹。 猪肠是重点,但是其他的肠的特点也很重要,同时不要忘了舌头的各种乳头的分布。 7.运动系统:前后肢关节的名称、组成和类型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属于多轴单关节。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的肱骨滑车与桡骨头和尺骨近端滑车切迹构成的单轴单关节。 腕关节:桡腕、腕间、腕掌。属于单轴复关节。 指关节:系、冠、蹄。单轴关节。 荐髂关节:荐骨翼和髂骨翼的耳状关节面构成。单轴单关节,微动,几乎不动。 髋关节:髋臼与股骨头构成的多轴单关节。 膝关节:包括股膝关节和股胫关节的单轴复关节。 跗关节:小腿骨远端、跗骨和跖骨近端构成的单轴复关节。 趾关节:系、冠、蹄。与前肢相似。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50434 课程名称: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英文名称: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99 学分:4.5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动物生产类(含畜牧、经济动物养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动物学 二、课程简介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是一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以及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物生理学、动物繁殖学,以及动物饲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等专业课程提供必需的动物有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体大体解剖特征,包括各器官的名称、形态、结构、位置关系;掌握动物有机体显微解剖特征,包括细胞基本结构,基本组织结构特征和各器官显微解剖结构;掌握动物个体发育基本形态学描述,细胞分化、组织和器官的形成等基本生命现象.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实际解剖技术和观察方法,以及能够根据正常形态结构正确分析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of animal sciences,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This course would provide these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nimal organisms normal morphology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to learn animal physiology, animal reproduction, animal breeding, animal nutrition, animal genetics, animal breed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Through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ould master general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cluding the names, forms, structures, locations of various organs, master microanatomy features of animal organisms, including basic cell structure, the basi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microstructure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various organs; and grasp of the basic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of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life phenomena, such as cell differentiation, formation of tissues

动物解剖学复习习题(1)

家畜解剖学复习 题 第一单元 概论 、单选 、单选 1. 棘突最长的椎 B ). A. 颈椎 B. 胸椎 C.腰椎 D. 荐椎 E. 尾椎 3. 横突最长的椎 骨是( C ). A. 颈椎 B. 胸椎 C.腰椎 D. 荐椎 E. 尾椎 4. 具有横突孔的椎骨是( A ) A. 颈椎 B. 胸椎 C.腰椎 D. 荐椎 E. 尾椎 5. 畜体经常愈合为一 体的椎骨是( D ). A. 颈椎 B. 胸椎 C.腰椎 D. 荐椎 E. 尾椎 6. 下列关节中无副韧带固定的关节是( A ) A. 肩关节 B. 肘关节 C. 腕关 D. 指关节 E.跗关节 7. 下列关节中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E ). A. 矢状面 B. 正中矢状 C. 额面 D. 横断面 2. 四肢靠近躯干的一端称( B ) A. 远端 B. 近端 C. 背 侧 D. 腹侧 E. 侧 3. 四肢远离躯干的一端称( A ) A. 远端 B. 近端 C. 背 侧 D. 腹侧 E. 外 侧 4. 前肢的前方 称( A ) A. 背侧 B. 掌侧 C. 跖 侧 D. 侧 E. 外侧 5. 后肢的前方 称( A ) A. 背侧 B. 掌侧 C. 跖 侧 D. 侧 E 外侧 6. 与纵轴平行且与地面相垂直的正中切面称( A ) A. 正中矢状面 B. 侧矢状面 C. 额面 D. 横断面 7. 前肢的后方称为( C ) A. 背侧 B. 腹侧 C. 掌侧 D. 跖侧 E.侧 8. 后肢的后方称为( D ) A. 背侧 B. 腹侧 C. 掌侧 D. 跖侧 E.侧 9. 额面的上方 称( A ) A. 背侧 B. 侧 C.外侧 D. 腹侧 E. 外侧 E. 水平面 第二、三、四单元 骨骼、关节和肌肉 1. 可将畜体分成前后两部的切面是 ( ) E. 水平

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复习题

家畜解剖组织学》本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1. 胸廓:指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和腹侧的胸骨组成一个前口小、后口大的截顶、平卧的圆锥形腔体,称为胸廓。 2. 骨盆:指由左右髋骨、背侧的荐骨、前3?4个尾椎及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围成的前口大、后口小的 腔体。 3. 鼻旁窦:指头骨内外骨板之间含气腔体的总称,它们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故称为鼻旁窦,又称副 鼻窦。 4. 乳镜:指家畜乳房的皮肤薄而柔软,毛稀而细,与阴门裂之间有线性聚合毛流的皮肤纵褶,称为乳镜。 5. 内脏:指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内的管道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直接参与动物的新陈代 谢,个体生存,种族繁衍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等。 6 .胸膜腔:指胸膜壁层和胸膜脏层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围成的腔隙。 7. 神经核:指在中枢神经系内,由功能和形态相似的神经细胞胞体和树突集聚而成的灰质团块称为神经 核。 8. 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腺体、皮肤立毛肌等的神经总称。 9. 细胞器:指分布于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功能的微小器官,如线粒体、内质网、高 尔基体、溶酶体等。 10. 血浆:指为血液的细胞间质成分呈淡黄色,其中水分约占91%,其余9%为各种溶解状态的有机物 和无机物,如纤维蛋白原、血清蛋白、球蛋白、糖类、脂质、激素、无机盐及代谢产物等。 11. 肌节:指骨骼肌和心肌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 线间的部分。 12. 气血屏障:指肺泡与肺泡隔内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13. 卵泡:指卵巢皮质中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在其周围的卵泡细胞构成,包括原始、生长、成熟和闭锁 卵泡。 14. 精子获能:指进入母畜生殖道内的精子,需要在子宫、输卵管内渡过一段时间进行受精的准备,最 后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15. 受精:指精子穿过卵子的放射冠、透明带后进入卵子后形成合子的过程。或:精、卵细胞结合成合 子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20分)答案: 1. 光镜下切片的厚度一般为( A )。 A、5~8 微米 B、20~30 微米 C、50~80 纳米 D、20~30 埃 E、5~8 毫米 2 .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有(ACE )。 A、嗜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尘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组织细胞 3. 为细胞提供所需能量,被称为细胞内“能量工厂”的细胞器是( E )。 A.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中心体 E.线粒体 4. 单层扁平细胞位于哪些器官的内表面(ACE )。 A、淋巴管B 、膀胱C 、心脏D 、小肠E 、动脉 5. 变移上皮分布于(CE )。 A、气管 B、肠 C、膀胱 D、食管 E、输尿管

动物学教学大纲完整

《动物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动物学》的课程性质: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本课程以动物的演化为线索,主要介绍无脊椎动物(原生、多孔、半索、扁形、原腔、环节、软体、节肢、棘皮、腔肠动物门)及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的结构和演化。为后续的动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发育生物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获得从事动物学教学和动物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三)《动物学》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线索,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主要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亚门)、纲(亚纲)及目(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兽类)的分类,生态及经济地位;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与纲(脊椎动物各纲)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生态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 (四)《动物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紧紧结合各类微生物结构功能、生命活动及应用等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对抽象理论过程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辅助进行,加深学生的理解。由于专业需要对于动物形态解剖部分应详细讲解。 (六)考核要求: 采用期中、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按平时占10%(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作业等);期中成绩占20%;期终成绩占70%。试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考试。 二、教学内容 Chapter1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明确动物学的概念 2、掌握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 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教学难点:

动物解剖学复习题(本科)

1、肌节:肌原纤维两条Z线间的部分。 2、荐结节:髂骨翼内侧缘上的粗大结节。 3、贲门:胃的入口,食管与胃相连接的部位。 4、枕骨大孔:枕骨后端正中的孔,后端与椎管相同 5、胃盲囊:马胃的左端向后上方膨大的部分。 6、肺门:是支气管和肺血管、神经等进出肺的门户。 7、二尖瓣:在左房室口的纤维环上附着有两片强大的瓣膜称二尖瓣。 8、乳镜:牛的乳房与阴门裂之间呈线状毛流的皮肤纵褶 9、乳糜池:胸导管起始膨大的部分。 10、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由功能和形态相似的神经细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11、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细胞组成部分。 12、髋结节:髂骨翼外侧缘上的粗大结节。 13、幽门:胃的出口,十二指肠通过其与胃相连。 14、睾丸下降:动物出生后,睾丸和附睾一起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中的过程 15、支气管树:支气管进入肺内反反复复的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16、门静脉:收集胃、脾、胰、肠(直肠后部除外)的血液。 17、副性腺:分泌精清的腺体,包括前列腺,成对的精囊腺及尿道球腺。 18、鹰嘴:尺骨近端粗大而突出,并且高于桡骨的部分。 19、睾丸下降:动物出生后,睾丸和附睾一起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中的过程。如有一侧或两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 囊,成为单睾或隐睾。 20、闰盘:相邻肌纤维两端的接触面连接而成。 21、枕髁:枕骨大孔外侧两端的卵圆形关节面。 22、肩带肌:连接前肢与躯干的肌肉,多系扇形的板状肌。 23、鼻唇镜:牛鼻部位于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 24、尿道下憩室:母牛的尿道腹侧有一个盲囊,朝前下方称尿道下憩室。 25、三尖瓣:在右房室口的纤维环上附着三个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 26、照膜:位于视神经乳头上方的一半月形区域,对光起反射作用的膜 27、纹状体:尾状核、内囊和豆状核在横切面上呈灰、白质交错花纹状 28、胚胎学:研究畜禽个体发生规律的科学。 29、髋结节:髂骨外侧缘上的粗大结节。 30、精索:包有睾丸血管、淋巴管、神经、平滑肌束以及输精管的浆膜襞。 31、胃憩室:猪胃左端大而圆,近贲门处有一盲突。 32、淋巴中心:在哺乳动物中,一个淋巴结或淋巴结群常位于身体的同一部位,并接受几乎相同区域的淋巴。这个 淋巴结或淋巴结群就是该区的淋巴中心。 33、神经节:在外周部,神经元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34、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神经以及淋巴管和肝管等进出肝的部门,位于脏面中央 35、食管沟:牛羊的胃从贲门到肉瓣口经网胃壁的一条沟 36、卫星细胞:分布于外周围神经节内神经细胞周围的扁平细胞 37、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收缩的效应器,是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失去髓鞘后,反复分枝,分枝的终末膨大,终止于 骨骼肌纤维表面的一种卵圆形板状结构,也称神经肌突触。 38、郎飞氏结:在两段髓鞘之间是无髓鞘的部分, 简答: 1、骨的类型? 答:长骨、扁骨;短骨、不规则骨;含气骨、内脏骨。 2、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肝、胰腺、壁内腺(胃腺、肠腺)、壁外腺(大型唾液腺)。 3、皮肤的结构 答: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

临床步态分析

临床步态分析(Clinical Gait Analysis) ——基础与临床孟殿怀 *偏瘫的治疗: 1、并发症及伴发症的治疗 2、运动功能——肌力 肌张力 ROM 平衡 协调 体位转换 站立与步行运动功能训练的终点目标 3、作业功能 4、感觉 5、认知 6、言语 7、吞咽 8、家居环境改造 正确站姿:纵向——要感觉头顶有根绳子拉紧,整个身体向上挺拔;横向——两肩打开,不要缩成一团。 步态:例1——保护性跛行: 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足就赶快起步前移; 触地时间:健足长、患足短 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 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 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节不稳定——关节稳定的因素:骨性结构基础 韧带与关节囊静态因素 肌肉动态因素 *单腿支撑时稳定主要靠静态因素维持,步行虽然是动态稳定,但只要步行速度够慢,稳定性还是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关节不稳不是保护性步行的可能原因。 肌无力——每个关节都有抗重力肌及其优势运动方向,如果抗重力肌无力,则关节往往固定在非优势方向,形成特殊的步态,因此也不是。 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感觉障碍——往往是步态不稳,表现为深一脚浅一脚,因此也不是。*所有单侧下肢有问题的患者,步态都表现为患腿支撑时间短而健腿支撑时间长,因此这不是特征性的表现,还要结合临床考虑。 例2——高跟鞋步态 鞋跟越高,重心面越小,稳定性越差;足的形态会有改变; 向前迈步时,除了髂腰肌、股四头肌等内力的作用,还需要外力,即小腿三头肌的蹬地,地面的相反的推动力,此时小腿三头肌进行等长收缩。跖屈时其初始长度缩短,不利于蓄能,易疲劳,且会得到强化,长时间后横截面积会

增加,出现肌肥大;长时间短缩可能出现跟腱的缩短;可出现踝关节及足的韧带的前后力量不均衡 *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初始长度——最适初长度是其静息状态的1.2倍。 肌纤维的募集 肌肉的横截面积 肌肉的长轴与离得方向 杠杆 一、步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步行的基本概念:从某一地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 步态:行走时的人体姿态,是人体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行为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外在表现。 步态分析:利用力学的概念和已经掌握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的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步态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目测,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观察,作大体分析。 定量分析——足印法 电子角度计测定法 三维步态分析 作用:判断功能状态 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判断治疗效果 预测功能转归 辅助疾病机理的研究 功能分级的标准 *有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腰背痛的原因可能是姿势不当造成的,比如脊柱侧弯或长短腿,导致重心的偏移,双侧肌力不均衡。 二、步态分析基础 1、生物力学:力的作用 杆杆原理 功与功率 关节自由度 2、解剖学:下肢主要骨 *肩外展:由冈上肌发动(运动的前30°),由三角肌发力(30°以后)。 肌肉:髋肌——前群髂腰肌—止于小转子,屈曲外旋髋关节 后群臀大肌—主要后伸髋关节,部分外旋外展髋关节,下部纤维紧张髂胫束 臀中肌—止于大转子外上,外展髋关节。臀中肌在步行时最主要的作用是反向作用,在单腿支撑相时,保证重心落在支撑侧足的内侧,避免躯干过度屈曲。若臀中肌无力则出现“鸭步”。 大腿肌—前群股四头肌—股直肌跨髋关节,可以伸膝屈髋,其余三头作用均为伸膝。*股内侧肌在0~30°起作用,股外侧肌在30~90°时起作用,超过90°主要是股直肌,股中间肌全程均有作用,但较弱。因此膝

动物解剖学复习题

1. 腹股沟管: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之间的一个斜行裂隙,位于腹底壁后部,耻前腱前两侧 2. 肝门:为肝管,淋巴管,门静脉,肝动脉,神经出入肝的地方 3. 植物性神经:由分布于内脏器官,血管和皮肤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处的传出神经。 4. 结肠壶腹:结肠至盲肠底内侧体积最大如囊的结构。 5. 鼻唇镜:上唇中部与两鼻孔间平滑而湿润的无毛区。 6. 心包:是围绕心周围的锥体形纤维浆膜囊。 7. 肋弓:肋骨与各弓肋的肋软骨顺次相接形成的,作为胸廓的后界。 8. 马尾:脊髓圆椎周围排列的较长的神经 9. 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延伸到网瓣口,呈螺旋状扭转,可将乳汁直接从贲门导至皱胃。 10. 淋巴中心:各种家畜同名淋巴结或淋巴群常位于身体的同一部分,并汇集几乎相同区域的淋巴的淋巴结或淋巴结群 11. 腹白线:腹部中线,由腹壁两侧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膜肌的腱膜在腹中线处联合后形成的 12. 孚L镜:乳房后部与阴门之间有线状毛流的皮肤纵褶 13. 纹状体:在尾状核的前端,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有横越内囊的灰质窄条,使该部呈条纹状 14. 动脉:将血液由心脏运输到全身各部的血管 15. 鼻旁窦:在一些头骨的内部,形成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的腔,成为鼻旁窦。 16. 二尖瓣:左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环缘附近有的左房室瓣 17. 肾窦:肾门里的一个空隙,内有肾盂,肾盏,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脂肪。 18. 总鞘膜:是阴囊的最内层,由腹膜壁层延伸而来 19. 乳糜池:为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部 20. 冠状循环:供血给大型动物心脏本身营养需要的特殊区域循环 21. 跟腱在足跟与小腿之间的一条很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 22. 悬韧带:为位于掌骨的掌侧面被指深屈肌腱覆盖的籽骨上韧带 23. 血淋巴结:较小卵圆形活圆形,暗红色,为分布于主动脉径路上,瘤胃表面,皮下等处的淋巴器官 24. 正中沟为脊髓中央管在脑干的延续 25. 静脉将血液由全身各部分输到心脏的血管 26. n静脉引导胃、脾、胰、小肠、大肠(直肠后段除外)的静脉血入肝的粗短静脉干,位于后腔静脉腹侧。 27. 内脏:大部分位于体腔内,直接参与动物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各器官 28. 伪体:左右子宫角后部被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连接,表面包以腹膜 29.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0. 浆膜:包括胸膜、腹膜和心包膜,为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 31. 纵隔:位于左、右胸膜腔之间,由两侧的纵隔胸膜及夹于其中的心脏、心包、食管、气管、出入心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