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窝囊肿临床路径汇编

合集下载

腘窝囊肿病历

腘窝囊肿病历

主诉:右侧腘窝渐大性包块6年。

现病史:自诉入院前6年,无意间发现右侧腘窝部花生米大小包块,无疼痛感,未经治疗,包块逐渐增大,包块鸡蛋大小,无疼痛感,表面无萎缩,无色素沉,局部皮肤无红肿,无溃破。

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门诊以“右侧腘窝囊肿”收住我科。

患病以来,体重无变化,饮食及大小便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患“高血压”病史2年,患“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

一般状况良好,无“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屏山,未到外地长期居住,无毒品接触史;在当地种地为生,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史。

婚育史:20岁结婚,已育1子3女,家人体健。

月经史:13岁初潮,经量一般,经期规则,无痛经;48岁绝经。

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 :36.4℃ P:88次/分 R:20次/分 BP:172/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回答切题。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

眉毛无稀疏、脱落。

双眼睑无下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

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

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叩痛,乳房无肿块;双肺呼吸动度正常,无语颤,无胸膜摩擦感,无叩浊,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语音传导正常,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点未见,触无震颤,心界正常,心率8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腘窝囊肿实施单

腘窝囊肿实施单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不宜辛辣刺激等食物。
3、物品准备,准备床垫子、气球、开襟睡衣、宽裤子。
4、呼吸道准备 戒烟、戒酒,有效咳嗽咳痰及吹气球锻炼的肺功能的方法及 作用。练习床上解大小便。
5、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学会跖屈伸、踝泵、股四头肌收缩、屈膝、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并指导病人学会使用助行器及拐杖。为使用拐杖做准备。
宝鸡市第二中医院
腘窝囊肿健康教育实单
床号姓名诊断住院号
日期
住院天数
健康教育路径宣传路径
患者签名
护士签名
第1天
1、住院须知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作息及探视时间。
2、环境介绍介绍餐厅、水房、病房设施使用方法、禁止吸烟及辅助检查的位置。
3、安全介绍嘱其注意人身、财产安全、请假制度。防坠床、跌倒。防火、盗、烫伤,用电安全及安全通道。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以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术后早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给予鼓励,必要时按压止痛泵或给予止痛剂。
5、每日坚持早晚刷牙,指导多饮水,量约1500--2000ml。预防泌尿系感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6、告知使用监护仪、吸氧、气压治疗仪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遵医嘱术前用药,留置导尿。
4、携带病例,影像资料,术中用药等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给手术室护士。
手术后
1、祛枕平卧、暂禁饮食6小时。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抬高患肢15~20°,呈外展中立位。
2、患肢观察及护理: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膝关节有无肿痛,若敷料渗血较多,关节肿痛明显,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膝关节内出血情况。观察血液循环,足趾活动度及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1)即麻醉清醒后开始进行踝关节运动。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表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表

附件胭窝囊肿临床路径一、胭窝囊肿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行(二)诊断依据症状:胭窝囊肿多发生于儿童与老年人,儿童发病为先天导致,两侧对称。

老年人多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软弱、关节后部疼痛等。

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甚至可影响腘窝的静脉回流,出现局部或膝关节以下部位水肿。

但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不多。

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则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

体征:在胭窝部可触及有弹性的波动性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

线检查:将空气注入囊内拍摄线片,可发现滑囊与关节相通,以此则可确定诊断。

超声检查检查腘窝囊肿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半月板囊肿。

•膝部腱鞘囊肿•胭窝动脉瘤•腘窝动脉囊性变•孤立性外生骨疣•腘窝静脉曲张•半膜肌断裂或肥大•股二头肌腱囊肿及起自膪外侧神经的囊肿。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非手术治疗:小的、无症状的不需治疗。

也可穿刺抽液,局部注射波尼松龙,效果较好。

手术治疗:大的、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的,手术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腘窝囊肿疾病编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天(指工作日)所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糖、血型、出凝血时间、肾功、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心电、胸片,腘窝彩超。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血离子、血脂、血粘度测定、心彩、腹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代头抱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推荐使用头抱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次,一日次;()儿童:一日量为体重,分次给药;()对本药或其他头抱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高手进阶:不一样的腘窝囊肿

高手进阶:不一样的腘窝囊肿

高手进阶:不一样的腘窝囊肿患者男,40 岁,因左膝关节和小腿背面疼痛数天就诊。

门诊行双膝和双足 CT 检查(图 1),提示未见痛风石沉积。

图 1 双膝关节 CT 检查及重建随后患者行双侧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然而检查中,于左侧腘窝处纵切面可见一条索状低回声(图2),并向下延伸至小腿皮下软组织层深面、腓肠肌层浅面(图3),声像图表现类似浅静脉曲张伴血栓形成。

图 2 左侧腘窝处纵切面图 3 小腿背面纵切面。

A:近端,B:远端;GM:腓肠肌改变体位后,于左侧腘窝处横切面可见「逗号征」表现(图4),符合腘窝囊肿。

随之向下扫查至病变远端(达小腿中段水平),证实病变自腘窝内侧向小腿后内下方走行,远端呈梭形变尖,边界欠清(图5),病变内部呈混合回声,实性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变周围皮下软组织层肿胀,回声增高。

图 4 左侧腘窝处横切面。

CY:腘窝囊肿,箭头示 CY 颈部,向关节深面延伸;GM:腓肠肌,ST:半膜肌肌腱,T:胫骨图 5 小腿背侧病变纵切面宽景成像。

M:病变,GM:腓肠肌基于超声表现并结合临床信息,诊断考虑腘窝囊肿破裂下注所致,伴感染不能完全排除。

临床以超声诊断为依据,收治患者入院。

实验室检查示自身抗体、HLA-B27 抗原等指标阴性,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未见升高,CRP、血沉明显升高。

双膝关节 MRI 检查证实了超声所见(图 6)。

重新回顾膝关节 CT 图像,调整窗宽、窗位后发现病变所在(图 7)。

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图 6 膝关节MRI检查(FS T2序列)图 7 双膝关节 CT 检查(与图 1 为同一横断面)病例讨论腘窝囊肿又称Baker’s 囊肿,为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肌腱之间的滑囊扩张积液所形成(图8),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后者常继发于膝关节炎性或退行性病变,主要见于成年人,囊肿与膝关节腔相通。

单纯的腘窝囊肿一般无症状,可选择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经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也具有理想的效果。

腘窝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腘窝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腘窝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腘窝囊肿作为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已经被很多医生所熟知,最早是在1840年由Adams医生提出,在1877年,由Baker医生详细描述了这一疾病,所以,我们通常认为的腘窝囊肿,又叫Baker囊肿。

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因素,使关节腔内压力增高,关节液经后关节囊的薄弱区—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肌腱滑囊(GSB)膨出,形成囊肿。

在成年患者中,腘窝囊肿的形成大多是由于膝关节损伤、感染性因素或是膝关节退行性变,故又叫继发性腘窝囊肿,并且经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囊肿大多是与关节腔相通的;在儿童或青少年患者中,腘窝囊肿多由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肌腱滑囊直接形成,并不与关节腔相通(除外因关节损伤或关节感染而致的腘窝囊肿)。

流行病学腘窝囊肿常见于35~75岁人群,常伴有膝关节炎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的损伤;或关节的过度疲劳等。

当腘窝囊肿未引起症状时,患者常常是在体检或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在儿童中,腘窝囊肿在4~7岁人群中更为常见。

病理机制目前研究发现,股四头肌内侧头与半膜肌滑囊与关节腔之间存在着一个长4~24mm的水平裂隙样结构,该结构在幼儿时期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加,裂隙逐渐增长。

当关节腔内的压力异常增高时,关节液会自此裂隙流出,使滑囊膨大。

而这种裂隙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单向流通的机制,保证了关节液进入囊内的单向流通,而难以由囊内反流入关节腔。

正是这种机制存在,使得腘窝囊肿随疾病进展不断增大,而很少会自然消失。

尤其是对于成年人继发性腘窝囊肿。

而在Kongmalai等的研究中发现,腘窝囊肿的囊壁在组织学上是一些增厚的玻璃样变性组织,不包含任何可分泌滑液的滑膜细胞,他们认为囊壁只是一个储存囊液的容器,而不能产生滑液。

进一步验证了腘窝囊肿的成因更倾向于物理性因素,而并非自我分泌形成。

对于引起关节液增多,关节腔压力升高的原因,以下两项较大数据的研究中,Cho等研究110例腘窝囊肿患者存在以下几种关节内病变:内侧半月板损伤(60%),关节退行性变(40%),滑膜炎及滑膜增生(23%),髌骨软化症(5%),滑膜皱襞综合征(4%),关节游离体(1%)。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腘窝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腘窝囊肿(ICD-10:M47.1↑G99.2*)行囊肿切除术(ICD-9-CM-3:81.02-81.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有膝关节酸痛等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的阳性体征。

3.包块彩超:囊性包块。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有肉眼所见明显的包块,膝关节酸痛的症状。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包块彩超,必要时行MRI检查。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包块切除术。

3.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4-8天。

1.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4)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中医讲堂:腘窝囊肿

中医讲堂:腘窝囊肿

中医讲堂:腘窝囊肿腘窝囊肿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性的多见于儿童,后者可由滑囊本身的疾病如慢性无菌性炎症等引起。

有部分患者是并发于慢性膝关节病变。

老年人发病则多与膝关节病变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有关。

最常见的腘窝囊肿系膨胀的腓肠肌、半膜肌肌腱滑囊,该滑囊经常与后关节囊相通,临床上多见于中年以上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导致机械性伸膝和屈膝受限,疼痛较轻,紧张膨胀感明显。

临床当中患者可觉腘窝部不适或行走后发胀感,有的无自觉症状。

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

检查可见腘窝有囊性肿物,大小不等。

检查时腘窝部可触及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

初期一般仅有腘窝处不适感和下肢酸胀感,伸膝时肿块明显并且变硬,屈膝时肿块不明显并且较软。

上下楼梯以及骑自行车时最容易引起疼痛。

超声检查可发现滑囊液性暗区,边界清晰,以此可确定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应与动脉瘤(有搏动,穿刺液为血液),血管瘤(局部可有颜色改变,膝关节屈伸肿物无改变,穿刺液为血液),腘窝肿瘤(多为较硬的肿物,无囊性感,膝关节屈伸肿物无改变)相鉴别。

治疗时儿童与成人的腘窝囊肿有一定差别,儿童常不与关节相通,极少合并关节内病变,一般可自愈。

现代医学治疗成人患者通常通过手术切除囊肿来治疗,但同时也要治疗关节内病变。

腘窝囊肿的治疗1手法治疗(1)腘窝囊肿手法治疗效果较好,可以针对病变部位采取挤压方法治疗。

患者屈膝位,施术者用拇指把囊肿推到一边,挤压在骨性壁上面,然后突然用力将囊肿压破,再用较为轻柔的力量按揉,使囊肿内液体分散,最后配合局部艾灸即可,灸后加压包扎。

(2)患者仰卧位,囊肿处垫一个物体,比如卫生卷纸,用棉布包裹的酒瓶一类的,施术者双手分别放在膝关节上部和下部,然后向两侧牵拉,使膝关节充分伸展,然后施加向下的压力,一次一两分钟,以囊肿还纳回去为标准即可。

此方法适合轻症。

2体针疗法取穴:阿是,合阳,膝阳关透曲泉,丰隆,三阴交,合谷。

腘窝---囊肿

腘窝---囊肿

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

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

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

往往被诊断为脂肪瘤,纤维瘤等。

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

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兰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

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

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

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

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

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

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

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

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治疗原则1.手术切除:一经确诊后,均应手术将囊肿完整摘除。

2.并发感染者应予口服抗菌药(如增效联磺片、麦迪霉素等)及热敷等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手术切除。

要听从医生如现要做手术,必须要做,不用担心,用麻药医生有剂量,疤痕大了可以整容。

囊肿药物疗效极差,主要靠手术治疗,但容易复发。

2)腘窝囊肿、腱鞘囊肿1. 腘窝囊肿:早在1829年Dupuytren就提出腘窝囊肿这一病名,1840年Adams首先论述了腘窝囊肿与半膜肌滑囊和膝关节腔相通的关系,1877年助ker发表了对腘窝囊肿的经典性论述,后来一直延续至今。

①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腘窝囊肿系膨胀的排肠肌和半膜肌健滑囊,该滑囊经常与后关节囊相通,中年以上临床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腘窝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腘窝囊肿(ICD-10:M47.1↑ G99.2*)行囊肿切除术(ICD-9-CM-3:81.02-81.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病史:有膝关节酸痛等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的阳性体征。

3.包块彩超:囊性包块。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有肉眼所见明显的包块,膝关节酸痛的症状。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包块彩超,必要时行MRI检查。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包块切除术。

3.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4-8天。

1.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4)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情况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腘窝囊肿(ICD-10:M47.1↑G99.2*)行包块切除术(ICD-9-CM-3:81.02-81.0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术前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上级医师查房□根据化验及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必要者请相关科室会诊□上级医师查房□继续完成术前化验检查□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尿液分析□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A□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包块彩超○必要时行MRI金额1546137159263402011201458427(42)122560长期医嘱:□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金额长期医嘱:□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术前医嘱:常规准备明日在会诊麻醉下下行包块切除术□术前禁食水6小时○头孢呋辛皮试:()○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st配血金额72.4○一次性导尿包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腕带□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住院诊查费□体检费□一次性病人用品□静脉采血□静脉采血一增加管×3□采血+真空管○大便盆○小便盆金额4637286446120.94.751570195.24345.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和生活护理◎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金额4637286446124.7515□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提醒患者明晨禁水◎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皮损内注射○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抗返流引流袋○手套○留置导尿○一次性导尿包○导尿○医用护理床垫金额4637286466124.7515106.36110.42.5126.59.56.9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天(手术日)住院第5天(术后第1天)住院第6天(术后第2天)主要诊疗工作□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神经功能变化□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引流量□注意观察体温□注意神经功能变化□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注意观察体温□注意神经功能变化□注意伤口情况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骨科术后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伤口引流记量□留置尿管□生理盐水100ml+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氯诺昔康16mg静脉滴注qd临时医嘱:□心电血压监护、吸氧○补液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st金额57.8223.3672.4长期医嘱:□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普食□二级护理○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bid□生理盐水100ml+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氯诺昔康16mg静脉滴注qd○低分子肝素钠3200单位皮下注射qd临时医嘱:□通便○曲马多100mg肌注st○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st金额10.5957.8223.3639.9314长期医嘱:□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普食□二级护理○拔除尿管○拔除引流临时医嘱:○换药○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st金额72.4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一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静脉输液2组□精密输液器□静脉输液(第二瓶起)×4□瓶口贴×5□动静脉置管护理×2□静脉注射×2金额46372864412124.75151512114198□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静脉输液2组□精密输液器□静脉输液(第二瓶起)×1□瓶口贴×4□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金额4637286446124.751515121130.833□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静脉输液2组□精密输液器□静脉输液(第二瓶起)×1□瓶口贴×4□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金额4637286446124.751515121130.833○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抗返流引流袋○手套○留置导尿○一次性导尿包○导尿○医用护理床垫○一般专项(会阴冲洗)×26.36 1 10.4 2.5 1 26.5 9.56.97.5×2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7天(术后第3天)住院第8天(术后第4天)住院第9天(术后5-6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观察体温□注意神经功能变化□注意伤口情况□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常规病历书写□注意观察体温□注意神经功能变化□注意伤口情况□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普食□二级护理○拔除引流临时医嘱:○换药○补液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st金额72.4长期医嘱:□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普食□二级护理临时医嘱:○换药金额出院医嘱:□出院带药:消炎止痛药氯诺昔康1盒□预约拆线时间金额19.63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静脉输液2组□精密输液器□静脉输液(第二瓶起)×1□瓶口贴×4○肌肉注射4637286446124.75151512113□观察患者情况□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一般专项(失禁护理2次)○静脉输液○精密输液器○静脉输液(第二瓶起)×1○瓶口贴×2○肌肉注射○肌肉注射4637286446124.75151561110.433□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双人间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多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三人间取暖费/降温费◎多人间取暖费/降温费□二级护理□陪护费□卫生垃圾处理费□健康咨询□住院诊察费○特大换药○无菌敷贴×2○一次性手术刀片○医用护理床垫4637286446124.751547.54.6×23.76.9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