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发中医辨症知识简介

白头发中医辨症知识简介
白头发中医辨症知识简介

白头发

1两鬓斑白—肝胆火偏旺

2后脑勺白发—肾气虚

3前额白发—脾胃不好

4请花白头发—聪明烦恼多,情绪自控差

5发白须不白—肾虚但奇经八脉没伤

6须白发没白—任督冲脉受伤

现在白发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年龄的象征了,而是越来越普遍,无论男女老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发现象。这种现象给一些人群带来了许多烦恼。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呢?

1肾与白发的关系

中医讲,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精血不足,黑发不生。意思是说毛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其生机根源在于肾。体内肾气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现能从头发上显露出来。头发随着人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的演变,均和肾气的盛衰有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肾对毛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肾藏精生血液,营养毛发;

第二,肾藏精生元气,激发促使毛发生长;

第三,肾精通过督脉和精气作用而充养毛发。人体肾精充足,头发则发育正常,表现为浓密、光亮、柔润;反之则稀少、枯萎、不泽。故中医美发第一法即为补肾。

2肝与白发的关系

肝藏血,意思是说血液的正常运营,以及贮藏、调节,与肝密切相关。只有肝功能正常,全身各脏器及毛发才能得到血液的滋养。另外,肝主疏泄,当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时,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毛发营养供应受阻。

血对毛发起营养作用。血营养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样也对肌肤、毛发起营养作用。血的运行,必然需要在气的推动下,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发为血之余”,血气旺盛,则毛发也旺盛,血气虚亏,则毛发枯萎、稀少或脱落。

由于血气和毛发关系密切,故当各种原因造成血液病变时,如血淤、血热、血燥等,将会引起毛发的病变,如脱发、白发等。

头发疾患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症状

医学研究证明,精血双亏、肝肾受损,脏腑失调,就是白发的根源。头发早白、枯黄、大量脱落,说明身体内部有问题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体内疾患进一步蔓延。

1两鬓斑白—肝胆火偏旺

在头部两鬓对应的脏腑反射区是肝胆,肝胆火偏盛的人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爱生闷气,常伴有口干、口苦、舌燥,眼睛酸涩等,是由肝胆火引起的,俗称火气大,进而脾胃受伤。

这种情况,吃饭时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点八宝粥、莲子粥、莲子白木耳粥、莲子心茶、玫瑰花茶、山楂茶。如果口苦、口干严重,可多吃莲子心和苦瓜。情绪不好也是很容易引起上火的。

所以,要保持轻松心情,进行一些能增加生活情趣的活动,可舒肝利胆,开胸利膈!

2后脑勺白发—肾气虚

另外有的人后脑勺白发。后脑勺是对应膀胱经的脏腑反射区,膀胱经气虚常伴有小便次数多,频繁,遗尿,尿闭或小便不畅等症状。因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这样的人不容易憋尿。

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气充足,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若肾气虚而不能固镊,就会出现肾虚气化不及而引起上述症状。

3前额白发—脾胃不好

前额白发是脾胃出了问题。前额是对应脾胃的反射区,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旺盛,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

常因天气变冷、吃了冰冷食物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饮用暖胃的食品后有所好转。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

4请花白头发—聪明烦恼多,情绪自控差

如果你是花白头发,那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脑子转动比较灵活,在生活中也属于比较容易激动的人,用阴阳来说,就是你的脑子一会阴一会阳,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力比较差。

因而烦恼白发生。这个时候您就要注意了,您的身体的各个脏腑都已经存在了隐患,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五脏六腑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的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

5发白须不白—肾虚但奇经八脉没伤

有的人很奇怪,头发白了,胡须没有白,这怎么解释呢?《黄帝内经》第一篇说,胡须主要是由奇经八脉所主。说到这里大家会问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奇经八脉是指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八条经脉。因其循行部位与同内脏的关系均有别于十二经脉,故曰“奇经”。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可流入奇经八脉蓄藏,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八脉流出补充。所以有时肾虚但奇经八脉还是正常的。

如果肾虚但奇经八脉没伤的话,胡须就不白,肾虚但奇经八脉没伤,那么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就是精神不佳,头晕,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易怒,烦躁,焦虑,抑郁。身体其它方面表现为:容颜早衰、肤色晦暗、出现皱纹、色斑、肌肤缺乏弹性;腰膝酸软、不耐疲劳、视力听力衰减、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等。

6须白发没白—任督冲脉受伤

如果胡须白了,头发没白,就是任督冲脉已经受伤了,这样的人经常出现潮热汗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精神忧郁、烦躁易怒、食欲不

振等。我们可以对头部的反射区按摩、刮痧,胃的反射区在前额,膀胱小肠的反射区在头后枕部。

心肝的反射区在耳垂直向上四寸,我们每天对着头部的经络各刮五十次,再配合每天泡泡脚,三个月以后你的精神状态就会明显好转,脏腑功能得到修复,那么头发的健康也就有了保障。

由此可见,白发与脏腑和经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说头发是身体状况的晴雨表。意思是说头发是人健康状况的标志和外在表现。

我们面对着恼人的白发到底有没有办法防治呢?

民间认为:

坚持每天梳头一百下,可以促使白发转黑!

坚持食用黑芝麻与黑豆,可以促使白发转黑!

一位35岁的男性顾客,前额白发严重,另外两侧也有白发生成,咨询过程中果然如她所料,这个人经常腹胀腹痛,同时爱生闷气,根据

症状,建议其综合治疗,头部刮痧,每天按太冲穴,配合汤剂使用,临别给他一把牛角梳,叮嘱其回家坚持前额和两鬓梳头30分钟。

每天泡脚并按太冲穴,对他的白发和脾胃都有好处。没想到的是,过了两年这位顾客表示感谢,他说在这两年里,每天坚持牛角梳梳头,腹胀腹痛的问题没有了,头发也慢慢变黑,没有痊愈但效果让他满意。中医认为:

坚持头部按摩,可以促使白发转黑!

坚持梅花针扣刺,可以促使白发转黑!

坚持头部全息刮痧,可以促使白发转黑!

坚持重要调整脏腑功能,可以促使白发转黑!

对于头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那么我们头部也是布满了身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和穴位,在头部分布的穴位:包括经外奇穴、特定穴和反射区有近200个。

这些穴点和穴区完成了头部与周身的脏腑器官的联系,而且头部比足底所接受的刺激面更大,产生的生物动能更足,更易于被人体接受,因而在起效上也比足疗更快。民间有“一次头疗等于十次足疗”的说法。

头疗的方法主要有按摩、梳头、刮痧和梅花针

头部按摩

头部按摩是指以手按压头部反射区,以特定的手法来刺激该反射区,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活血化淤疏通经脉的功效。通过对头皮末梢神经等组织进行刺激,从而对中枢神经发生作用,达到调整内脏功能,促进集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的目的。

头部刮痧

头部刮痧就是用刮痧板在头部几条经络上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

对头部毛囊以及通过反射区所对应的脏腑,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梅花针扣刺

梅花针扣刺,该疗法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在《灵枢经》里“毛刺”,“扬刺”的描述跟梅花针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梅花针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该针因其“发之形如五朵梅花,故名”。

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头部病灶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通过对病灶部位的敲击针刺,打开头部的表皮层,使药物易于渗透至真皮层,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梳头

梳头: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医书《诸病源候论》说:“千过梳头,头不白。”

养生保健书《清异录》说:“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脚是也。”

养生书《摄生消息论》指出: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自然祛风明目矣。”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

由此可见,历代养生家均格外重视梳头的养生保健作用。实践证明,梳头有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等作用。可见,梳头不仅仅是修饰头发、美化容颜的小事,还是关系到防病延年的大事。

由于经络或直接汇集,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因此通过简便易行的梳头可以起到疏通全身经络气血、滋养毛发,健脑聪耳,防治头痛的养生保健目的。

梳头有讲究

梳头很有讲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梳头,选择粗一点的,最好是木梳,用手也可以。疏头就是头部的按摩,按摩就有按摩的规则,不能乱来,一定要从前额开始,从阳明胃经走到少阳胆经,然后再走到后枕部的膀胱经。

我们可以采取五指梳的方法,就是用五根手指按上面的规则在头上捋,捋的时候要稍微重一点,通过指尖来按摩头皮,这对于白发脱发都是很有益处的。

对头部反射区施以一定刺激就能取得显著的功效。人体脏腑的功能是通过什么途径与头部反射区相关联的呢?为什么头部存在人体整体的缩影呢?我们究其功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疏通了人体的经络通路;

二是平衡了人体的阴阳;

三是促进了血液循环的顺畅;

四是调整了人体免疫功能,增进内分泌的平衡;

五是促进了各脏腑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其间不是孤立的,可以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总之,我们要重视白发现象,要对症自己白发的起因,,要坚信白发是可以防治和改善的,要用正确的手段进行治疗,并通过白发现象的治疗还我们健康还我们自信!

糖尿病健康知识

糖尿病健康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常伴有疲乏无力,有时尚可伴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17 倍;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 (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3000~6000mL,甚至10000mL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糖尿病人喝水很多,饮不解渴。 (3)多食。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 (5)疲乏。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6)其他,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 应在下列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1、年龄≥40岁,特别是≥45岁伴超重或肥胖,以往有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浅谈中医药对慢性病的治疗

浅谈中医药对慢性病的治疗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发展有几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由于狩猎和采食植物时认识到吃了某些植物或动物对身体产生某些影响,从而逐渐认识到某此植物或动物起到治病作用。在当时人类用药只懂得使用单味药并以用口咀嚼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从单味药的应用演变为多种合用,从口述代代相传到文字的记载。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临床应用性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对世界影响深远,现今西方国家己承认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并设立发牌制度和考试制度,说明祖国中医药对疾病治疗是有效的,可靠的。 中医药学,在理论上分为二门学科,为中医学和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上,通过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分清寒热虚实,合理施药,才能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俗话说:“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 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患者不仅自己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一般病因复杂、病情多样,需要治疗与调养并重,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具有重要意义。(1)辩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常听患者抱怨每天吃药都吃饱了,哪还吃的下饭?中医看病是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证的基础上,辩证施治,还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非常方便。很多人患的是同一种病,但中药处方却不相同,这正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结果。比如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又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证型的区别。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2)手段多样,简便易行。慢性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多样,如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等等,可多种方法并用。如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妇科疾病外用中药洗浴方便实用。像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推拿按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按摩、艾灸、拔火罐、刮痧等操作简便易行,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省去医院看病的麻烦。 (3)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慢性疾病目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有些功能失调性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终日有不适症状,但检查不出具体疾病。还有些慢性疾病虽然病因明确,但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措施,或者由于费用很高,患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根据病状、体症、舌象、脉象等分析辩证,立法处方,综合调理,能够起到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未病先防,注重养生。很多慢性病是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造成的。如脂肪肝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饮酒、营养过剩、运动过活密切相关。每天吸纸烟25支以上者比不吸烟者肺癌患病率增加50倍。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掌握养生之道有助于防治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养生思想,涉及到形体锻炼、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很多方面。在形体锻炼方面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锻炼方式,尤其是太极拳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方式。药膳、食疗更是中医药的特色养生之道,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对很

中医药保健知识调查表

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 被调查人员性别:男女年龄:岁调查人员:调查时间:年月日 1、为了预防高血压,每人每天吃盐以不超过多少为宜。() A5克 B6克 C8克 D10克 2、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传统健身术的内容?() A气功B登山C太极拳D八段锦 3、虚性亢奋,烦热干燥是哪种体质的特征概括?() A气虚质B 阳虚质C阴虚质D气郁质 4、药物在煎煮前的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一般需浸泡多长时间?() 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30分钟D30~45分钟 5、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一般宜采用什么样的火候进行煎煮?() A武火急煎法B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C文火急煎法D武火慢煎法 6、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茯苓忌黄鳝;B人参忌萝卜C黄连忌猪肉D蜂蜜反豆腐 7、下列哪种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A丝瓜B 绿豆C红枣 D牛肉 8、生姜属于药膳“四性”的哪一种?()A寒B凉C温D热 9、下列哪一项不是用于益气补虚的补气药?() A党参B黄芪C核桃D山药 10、“十八反”和“十九畏”属于药膳配伍禁忌中的哪一种?() A药物配伍禁忌B服药食忌C食物间的禁忌D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11、老年人睡觉以哪种姿势最好?() A仰卧 B俯卧 C 右侧卧 D左侧卧 12、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是指饭菜要吃到几分饱为宜?() A七分 B八分 C 九分 D十分 13、夏季要多吃什么样的药膳?() A以消暑生津为主 B以温阳散寒为主 C以生津润燥为主 D以滋阴理气为主 14、和谐适度,阴阳平衡是哪种体质的概括?() A平和质B阳虚质C痰湿质D特禀质 15、神经衰弱者和心脏病患者可选什么样的药枕?() A 决明子枕B琥珀枕 C绿豆枕D柏子仁枕 16、气虚体质的人群建议食用下面哪几种食物?() A生萝卜B大枣C空心菜D 山药 17、一般认为养生最佳环境应具备哪些适宜条件的自然环境?() A阳光充足B空气新鲜C无噪音D致病因素少 18、煎中药时最好选用的器具是?() A 砂锅B玻璃煎锅 C铁锅D 不锈钢锅 19、特殊中药的煎服包括下列哪些方法?() A先煎B后下C包煎D冲服 20、下列哪几项适用于老年保健?() A知足谦和,老而不怠B审慎调食C谨慎起居D合理用药

糖尿病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1期 活动时间:2017年04 月05 日活动地点:松林村卫生所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主讲人:余贵华 组织者:松林村卫生所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松林湾头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4 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水杯24个、糖尿病资料25本。 活动内容: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所有村民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疾病预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Ⅱ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相信能取得一定成绩。 知晓率: 92% 满意率:90% 松林村卫生所 2017年04月05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糖尿病环境因素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

慢性病中医药意义

中医药对慢性病的调养的意义 “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患者不仅自己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一般病因复杂、病情多样,需要治疗与调养并重。长期以来,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一直被广泛认可,“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已经成了就医者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具有重要意义。 1.辨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常听患者抱怨每天吃药都吃饱了,哪还吃得下饭?中医看病是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证的基础上,辨证施治,还可以根据次要症状灵活加减,一方多药,煎汤同服,省去吃很多药的麻烦。还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非常方便。很多人患的是同一种病,但中药处方却不相同,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结果。比如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又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证型的区别。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2.手段多样,简便易行:慢性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多样,如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等等,可多种方法并用。如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

果。妇科疾病外用中药洗浴方便实用。像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推拿按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按摩、艾灸、拔火罐、刮痧等操作简便易行,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省去到医院看病的麻烦。 3.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慢性病目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如一些功能失调性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终日有不适症状,但检查不出具体疾病。还有些慢性疾病虽然病因明确,但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措施,或者由于费用很高,患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根据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分析辨证,立法处方,综合调理,能够起到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未病先防,注重养生:很多慢性病是由于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造成的。如脂肪肝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饮酒、营养过剩、运动过少密切相关。每天吸纸烟25支以上者比不吸烟者肺癌患病率增加50倍。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掌握养生之道有助于防治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养生思想,涉及到形体锻炼、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很多方面。在形体锻炼方面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方式,尤其是太极拳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健身方式。药膳、食疗更是中医药的特色养生之道,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对很多慢性病还起到了辅助治疗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就已经注意到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将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志,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情志过于激烈会引起相应脏器的损伤,如“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发生情志失常,两者互为因果,

社区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调查表

社区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调查表 下述问题涉及中医药常识方面,每道题后面有三个选项(是、否、不知道),请回答: 1、中医药能治百病,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2、中西药是否可以同服?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3、中医药只治虚证、慢性病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4、中药分为有毒和无毒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5、中药不小心煮干了,可以加水再煮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6、最常见的中药剂型是汤剂,或叫煎剂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7、中药煎剂可用金属器具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8、所有的中药煮过后都可以翻煎再服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9、服用西药有毒副作用,服用中药没有副作用,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10、所有的中药都有标准化剂量,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调查日期:调查员签名:

社区居民中医药服务满意率调查表 下述问题涉及中医药服务满意度方面,每道题后面有三个选项(满意、一般、不满意),请回答。 1、您对中医药服务地点周边环境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2、您对中医馆装修环境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3、您对社区中医药知识宣传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4、您对社区医生的中医诊疗技术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5、您对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6、您对社区医院提供的中医药品种满足您的需求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7、就目前社区医院的中医药服务总体标准满意吗? ①满意②一般③不满意 8、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在下栏写出,谢谢您的配合。 调查日期:调查员签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调查表 下述问题涉及中医药常识方面,每道题后面有三个选项(是、否、不知道),请回答:1、中医五行与五脏对应关系是: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 应肾。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2、“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支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对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3、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肾喜咸?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4一天的24小时里,每个时辰都有相对应的脏器在工作,中医叫“子午流注”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5、中国传统的养生要: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6、“八纲辨证”中的八纲指:阴阳、前后、虚实、寒热。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7、中医将疾病因素大体分为两大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8、八纲中的阴阳最初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自然界,外为阳、内 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就身体来说,气为阳、血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等。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9、西医是平面医学,看表象,治表面,仪器分析,也是分析图像能看得到的表面, 仪器分辨不出的有很多。中医是立体医学,根据天时地理方位,看表里,治内外,治疗病根,天时地理环境和任何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对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10、亥时,21.00-23.00,三焦经旺,也就是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对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调查日期:调查员签名:

中医养生小知识

基本内容: 1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夏天人的体能消耗特别快,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像蜂蜜水、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都是理想的解渴饮料。购买新鲜的纯蜂蜜最好可以到认识的蜂场购买,超市销售的多数经过加工,长期服用也见不到什么效果,而且也不放心。很多网友都推荐到罗浮山蜂蜜网购买,我和家人喝的蜂蜜也一直是和他们买的,感觉蛮好的,建议你也可以试试。 2夏季养生保健之养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3夏季养生保健之饮食清补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绿豆、蚕豆、赤小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4夏季养生保健之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5夏季养生保健之补充盐分和维生素人体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故在夏日应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水果汁。 6夏季养生保健之尽量穿浅色衣服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7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

常见多发慢性病中医药保健方案

高血压中医干预方案 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得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得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得指导作用。 1、高血压得预防 (1)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与高纤维素为原则。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与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较高得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得保护作用。多食富含钾得蔬菜与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得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与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得饮料,提倡饮用绿茶。少吃甜食与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与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黑木耳与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与薯类。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2)控制体重:体重与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得“亲密”联系,超重与肥胖就是高血压得常见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得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平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4)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得、循序渐进得、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得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得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得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得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控制。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每天可做10分钟得“深呼吸,下蹲起”得动作。深呼吸就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与得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体位改变可以增强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血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性病患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

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工作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注: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doc

中医是祖国的文化瑰宝,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中医健康教育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的观念,即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长壮老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的观念。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即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观念。 (三)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脏腑相关、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介绍法于

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介绍病、证、症的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五)中医的诊治手段。 介绍中医独特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和辨证原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的内治和外治方法以及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足浴、刮痧、膏方等,着重介绍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介绍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和辨识体质的方法;介绍不同体质(平和、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的特征及其相应的日常养生方法。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 (一)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介绍中医学的顺应自然、阴阳平衡理念和思想;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

则。 (二)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 介绍中医学常用的养生方法,如时令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时令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的相应的养生方法。 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和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产生疾病的道理;介绍常用调摄情绪的方法。 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的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的饮食方式,尤其是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 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的认识以及动静结合的养生观念;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常用的运动养生方法,分别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的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介绍常用穴位的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6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六期 2018年 6 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侯伟燕负责人(签字):闫建平 填表时间:2018年6月15日

通知 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和掌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8年6 月15 日 地点:澄铭窑卫生院 讲座内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基本防治 授课人:侯伟燕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总数不超55人) 澄铭窑卫生院 2018年6月13日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糖尿病环境因素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病理病因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基本公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 十 一 期 2013年11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0日活动地点:邓营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组织者:红塔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农村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3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30份 活动内容: 1、糖尿病的饮食 2、糖尿病的运动 3、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居民了解了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基本掌握了高血压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知晓率: 95% 满意率:95%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孙清玉负责人(签字):况成贵 填表时间:2013年11月20日

通知 古桥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3年11月8日7:00-8:30 地点:古桥村村卫生室 讲座内容:糖尿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授课人:孙清玉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 红塔镇卫生院 2013.11.6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劳在我国到处都是。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 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1.你有看过中医或者吃过中药的经历吗? A.经常 B.有时 C.从来没有 2.下列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您接触过哪些?(可多选) A.中草药 B.中成药 C.针灸. D.推拿按摩 E.正骨 F.都没接受过 3.对于中药的概念,您的理解是? A.天然生长的药物 B.在中国生长的药物 C.民间采集的药物 D.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 4.您对传统中医药的态度是什么? A.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瑰宝,很热爱,会比较关注 B. 有零星了解一些,没有特意去看过 C.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想去了解 D. 没留意,也没打算留意 5.你认为中医药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 A.药品廉价 B.天然产品,副作用少 C.强调整体性治疗 D.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好 E.对疑难杂症有自己的治疗方法 F.其他__________ 6.您是否愿意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日常饮食生活吗? A.十分愿意 B.愿意,但不懂相关知识 C.一般 D.不愿意 7.您在何种情况下会选择中医? A.只选择中医 B.受父母或者他人影响 C.西医疗效不佳或久治不愈 D.难以承当昂贵的西医药费用 8.在您看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可多选) A.中医缺乏科学性 B.政府投入不够 C.中医药人才缺乏 D.中医药的经济效益低 E.宣传力度不够 F.中医药院校得教育方式有问题 G.其他__________ 9.您认为今后中医药发展的前景? A.十分好 B.一般 C.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D.前景渺茫 10.您认为如何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可多选) A.政府每年拨出充足经费,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 B.积极开展中医义诊活动 C.多举行中医药相关的讲座 D.中医药传统技术演示 E.开放中医药博物馆 F.出版通俗易懂的关于中医药方面的图书、影视作品等 G.其他__________ 4、药物在煎煮前的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一般需浸泡多长时间?() 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30分钟D30~45分钟 5、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一般宜采用什么样的火候进行煎煮?() A武火急煎法B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C文火急煎法D武火慢煎法 6、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茯苓忌黄鳝;B人参忌萝卜C黄连忌猪肉D蜂蜜反豆腐 7、下列哪种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A丝瓜B 绿豆C红枣 D牛肉 8、生姜属于药膳“四性”的哪一种?()A寒B凉C温D热 9、下列哪一项不是用于益气补虚的补气药?() A党参B黄芪C核桃D山药 10、“十八反”和“十九畏”属于药膳配伍禁忌中的哪一种?() A药物配伍禁忌B服药食忌C食物间的禁忌D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11、老年人睡觉以哪种姿势最好?() A 仰卧 B俯卧 C 右侧卧 D左侧卧 12、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是指饭菜要吃到几分饱为宜?() A七分 B八分 C 九分 D十分 13、夏季要多吃什么样的药膳?() A以消暑生津为主 B以温阳散寒为主 C以生津润燥为主 D以滋阴理气为主 14、和谐适度,阴阳平衡是哪种体质的概括?() A平和质B阳虚质C痰湿质D特禀质 15、神经衰弱者和心脏病患者可选什么样的药枕?() A 决明子枕B琥珀枕 C绿豆枕D柏子仁枕 16、气虚体质的人群建议食用下面哪几种食物?() A生萝卜B大枣C空心菜D 山药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

绪论 【学时】6 【目的要求】 %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人体健康、慢性病及中医养生之我见

人体健康、慢性病及中医养生之我见 我是一名职业医生,5年本科西医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临床,从事过烧伤整形外科、普外科,在工作1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医学院校潜心研究了2年的人体解剖,也做过大学老师,随后进修骨科、显微创伤外科,在烧伤整形专业,晋升为主任医生,之后转入社区医院工作,经过半年较系统的中医理论培训,并通过“全科医生(中级)专业资格考试”,在31年的临床与门诊工作实践中,使我对西医与中医的诊治方法,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在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民越来越关注健康与生命质量的时代背景下,我比对中、西医的诊疗特点,针对慢性病、健康养生理念,谈谈我之所见。 西医是研究疾病的科学,研究重点放在致病因素与病变器官,即疾病的“靶目标”上,在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急性病的救治与创伤抢救、维持生命循环方面,有着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西医的抗生素发明,无数的传染病与细菌感染性患者将死于病菌入侵;如果没有西医的外科手术,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器官的梗阻压迫以及创伤带来的失血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如何得以救治?如果没有西医的整复外科,有多少外貌与肢体畸形患者会失去自尊与自理,生活在阴影之中……但是事物又有其相对的一面,西医重分析,它的病理研究往往是从局部到整体,局部的过于专注而忽视了生命整体的有机运行。西医的成功案例,往往包含着“外源性入侵”,用各种外部药物与精密仪器精准地维持生命体征,祛除致病因素,而对于机体衰老、慢性病、肿瘤追杀这些属于“内源性致病”的诊治,却有待商権。因为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相互制约协调的高度精密的生物体,我们着眼的不应该只限于病变器官的局部或当下,而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分析、观察、预示这些“内源性疾病”的成因后果。西医习惯于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器官的病理机制,往往采用了“杀敌一千,自毁八百”的得不偿失的治疗方法,即使“敌”已杀绝,患者也勉强“苟且偷生”,不是弱不禁风就是来日无多,如肿瘤的放化疗,不少患者最终败于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伤害性治疗带来的肝肾心肺的损伤,全身消耗性衰竭。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治未病,这与现代医学预防重于治疗不谋而合。中医养生有两个重要理念是:补肾与通络。“肾”为先天之本,我们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这便是皇帝内经的“先天之精”。生命同源,人是动物,与植物同属于生物,但凡水培过水仙花、风信子、洋葱的朋友都曾有过如下经验:将以上植物的球苞放入器皿之中,底部置水,数日出根、盘根错节。随后头部发芽、绿枝生长、郁郁葱葱、不断茂盛直至花开花艳。再看原先饱满的球形芽胚,逐渐变软、萎陷直至空如纸薄,在盆景最灿烂的瞬间花香四溢,转而花黄叶枯悲壮地谢幕!那些球苞便象征着“先天之精”。就像人以40岁为界:40岁之前肾气充沛,40岁之后逐渐耗竭,各种各样的慢性病、肿瘤将纷至沓来。如果此时,我们及时将上述植物由水培改为种植,根植于肥沃的土壤,那么它们将会根深叶茂。这土壤便是“后天之精”,我们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光有土壤还不够,我们必须让根、茎至叶的管道疏通,不断地排除废物,才能让营养通达,修身养性。故又引入了经络的概念:要保持人体健康长寿,离不开两大要素:①足够的气血;②畅通的经络。我们可以通过激活体表与相应内脏之间的神经反射区域,不断地排除体内垃圾,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修订稿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 卷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1.你有看过中医或者吃过中药的经历吗?A.经常B.有时C.从来没有 2.下列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您接触过哪些(可多选) A.中草药 B.中成药 C.针灸. D.推拿按摩 E.正骨 F.都没接受过3.对于中药的概念,您的理解是? A.天然生长的药物 B.在中国生长的药物 C.民间采集的药物 D.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4.您对传统中医药的态度是什么? A.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瑰宝,很热爱,会比较关注 B.有零星了解一些,没有特意去看过 C.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想去了解 D.没留意,也没打算留意5.你认为中医药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A.药品廉价B.天然产品,副作用少C.强调整体性治疗D.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好 E.对疑难杂症有自己的治疗方法 F.其他__________6.您是否愿意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日常饮食生活吗? A.十分愿意 B.愿意,但不懂相关知识 C.一般 D.不愿意7.您在何种情况下会选择中医? A.只选择中医 B.受父母或者他人影响 C.西医疗效不佳或久治不愈 D.难以承当昂贵的西医药费用8.在您看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 A.中医缺乏科学性B.政府投入不够C.中医药人才缺乏D.中医药的经济效益低 E.宣传力度不够 F.中医药院校得教育方式有问题 G.其他__________9.您认为今后中医药发展的前景? A.十分好 B.一般 C.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D.前景渺茫10.您认为如何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

中医养生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分类方法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我们在吃生姜的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的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药,属于““寒凉”型的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的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中药两大类 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的“风、

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其实,“邪实”只是外因,是因为有病邪侵入而造成;还有一类情况是:并非因病邪侵入造成,而是由于自身的虚弱而造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正虚”。 “邪实”分为风、热、瘀、寒、水五小类,“正虚”也分为五小类:阴、阳、气、血、津液。 对于“正虚”,中医采取的办法是进行“补虚/扶正”。 “补阴”:鳖甲算是最常见的补阴中药,吃个王八补一补。龟鳖在深水里,属于“阴”所以用来补阴,而不是补阳。 “补阳”:鹿茸是用来补阳的。读过小说的人一定记得喝鹿血能够激发男人欲望的故事,所以,鹿茸补阳就变得特别好理解了。 “补气”:我们常听说过,人参是大补。电影上,碰到快断气的病人,中医大夫会用人参汤进行补气。--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们吃的红枣,也具有和人参一样的补气的作用。 “补血”:鲜红的枸杞子,似乎在人们的印象里,是滋阴壮阳的补品,其实,在中医里,是用来补血的良药。同样,送礼的阿胶,也是用来补血的中药。 “补津液”:我国著名播音员宋世雄的嗓音之所以那么好,据说是因为他听从老中医的遵嘱,每日饮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润嗓,让宋世雄的播音更加洪亮淳厚。 这样,可以让你多神奇的中药有着清晰地把握。尽管中药有几百种之多,但是,都离不开上述的清晰分类。 日常常见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