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及思考

浅谈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及思考

I FOOD INDUSTRY I 117浅谈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及思考文 李秀云厦门市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因不符合审批条件而被驳货或者退回整改,造成前期投入损失。

证前指导措施的实行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需求,监管部门应事先提供现场勘察、业务咨询指导等服务。

该措施一方面可将行政许可关口前移,帮助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掌握证照审批条件和材料清单,提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办证效率;另一方面,侧重在入网餐饮服务的筹备环节,特别是在场所布局、硬件设施等重大投入方面提前提供服务指导,帮助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减少盲目投资,规范其后续经营操作,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

2.2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促整改第一,督促外卖平台落实主体责任。

自2013年以来,外卖餐饮行业快速发展并伴随产业整合,目前大致形成了以“饿了么”“美团”为主的双寡头竞争格局,笔者所在辖区即是如此。

尽管两家平台的注册地址不在监管辖区,监管部门通过电话联系、网络沟通、工作约谈、签订备忘录、公文发函等形式与“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保持沟通合作,督促平台积极履行法定责任,严格履行资质审核、信息公示和协助监管等义务,并建章立制,强化平台治理能力,进一步规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食品安全市场。

第二,强化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线下检查。

对辖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规范入网餐饮单位线上、线下经营行为。

对于监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监督指导入网餐饮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外卖餐饮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在提供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加工环境脏乱差、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食品安全问题,是餐饮服务领域监管工作的重点,更是政府关心、消费者关注的民生实事。

本文总结了一系列外卖餐饮监管措施,探讨了外卖餐饮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前言依托“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和传统餐饮业不断融合。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逐步提升、外卖物流持续优化、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等因素的综合带动下,近年来外卖餐饮经济快速发展。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分析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分析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外卖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轻松订购各种美食,享受便利的外卖服务。

与此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频频传出外卖食品安全事故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和讨论。

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食品生产、配送环节等。

与传统餐饮业不同,电商平台外卖食品涉及的订单量大,涉及范围广,监管难度较大。

在保证消费者用餐安全的也要考虑到商家的合法权益,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法律监管的支持。

对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力求为完善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1.2 问题意义外卖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随着电商平台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外卖食品的安全与健康关系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权益,同时也关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外卖食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配送环节较复杂,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由于配送速度较快,包装密封情况不易监控,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在配送过程中掺杂变质食材或添加有害物质,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等问题。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来源渠道多样,食品安全控制难度较大。

各类食品生产商、餐饮经营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食品,而这些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小作坊或无证经营者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且监管难度较大。

加强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当前存在的监管问题和不足之处,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问题意义】2. 正文2.1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当前,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外卖业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卖行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整改措施 (3)

外卖行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整改措施 (3)

外卖行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卖行业迅速崛起并深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外卖行业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分析外卖行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食品安全问题1. 第三方配送环节中的温度控制不完善:在外卖订单从餐厅送达顾客手中这一过程中,食物易受温度影响而变质。

第三方配送员长时间携带食物导致其所处环境对食物产生热量或寒冷。

2. 食材来源不明确和不合规:部分餐厅在采购食材时没有明确标注来源,无法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一些小型外卖店铺可能会使用廉价或过期、变质等不合格的食材。

3. 卫生标准不达标:由于人力成本高涨和管理层失职等原因,一些外卖餐厅在卫生条件上存在不合规现象,包括食品加工环境脏乱、员工无手套、推车破损等。

4. 包装不严密和不卫生:一些外卖店铺的包装存在问题,导致食物易受外界污染。

例如,在高温天气下,快递员通常将外卖菜品直接放入袋子中递送,而未采取冷藏或保温措施。

三、整改措施1. 建立更严格的第三方配送温度控制标准:外卖平台及餐厅应与第三方配送公司密切合作,确保交接点提供适当的冷藏或保温设备。

此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监测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对需要退回的食品设定自动报警系统。

2. 强化餐厅供应链管理:外卖平台应要求餐厅提供严格清晰的食材来源证明。

同时,建立健全供应链追溯体系,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抽检,以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和质量标准。

3. 加强卫生监管和培训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餐厅的卫生标准。

同时,外卖平台和餐厅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的认知,并确保其正规操作。

4. 优化包装设计和规范操作流程:外卖平台及餐厅应共同探索更加严格的包装标准,并推广使用环保、易密封的包装材料。

另外,可建立更加规范的外卖菜品交接流程,确保食物被正确存储和送达。

新时期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策略探讨

新时期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策略探讨

食安管理新时期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策略探讨郭雅琦(泰安市岱岳区市场监督行政执法大队,山东泰安 271000)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外卖餐饮平台的快速扩张,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外卖餐饮服务平台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难题。

本文从监管力度、监管队伍、监管主体等角度分析了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外卖餐饮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

关键词: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策略Discussion o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Takeaway Catering Services in the New EraGUO Yaqi(Daiyue District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facilitate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akeaway food service platforms, providing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consumers. However, a series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have arise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keaway food service platforms,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of takeaway food serv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pervision strength, supervision team, and supervision subjec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keaway food serv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of takeaway food service.Keywords: takeaway catering services; food safety; supervisory strategy国内外卖餐饮服务平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餐饮店无照经营、经营地址与实际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直接引起了人们对外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影响了人们对外卖餐饮服务平台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信任。

关于外卖安全的的调研报告

关于外卖安全的的调研报告

关于外卖安全的的调研报告外卖安全调研报告引言:外卖业务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饮食选择。

然而,随着外卖市场的不断扩大,外卖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本报告旨在调研外卖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全享用外卖服务。

一、现状调研:1. 外卖平台安全保障措施: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外卖平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消费者安全,如设立用户评价和投诉系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送餐员安全问题:然而,调研也显示,一些外卖平台存在送餐员安全问题,如骑行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的风险,甚至有送餐员私自食用食品的行为。

3. 食品安全问题:此外,调研还发现,外卖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受污染或变质等问题。

二、问题分析:1. 外卖平台安全保障:虽然外卖平台设立了用户评价和投诉系统,消费者可以对送餐员和食品质量进行评价,但一些消费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渠道来反馈问题,有时即使投诉,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送餐员安全问题:送餐员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等问题。

另外,一些送餐员非法食用外卖食品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外卖平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3. 食品安全问题:外卖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消费者很难确保外卖食品原材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外卖平台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确保消费者的合理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2. 外卖平台应加强对送餐员的管理,完善培训制度,确保送餐员按规定行事,并建立保险制度以应对异常情况。

3. 外卖平台应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管理,建立食品安全检查机制,确保外卖食品的卫生安全,并对供货商进行审核,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和质量。

4.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监管,出台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外卖平台及送餐员的执法管控,以确保外卖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电子商务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外卖食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平台轻松地下单购买外卖食品,方便快捷。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层面上。

本文将就电子商务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外卖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外卖食品的安全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

这些法规包括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配送及服务环节的安全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外卖食品的销售渠道,也在法律法规的监管之下。

各地区也有针对外卖食品安全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定,针对各地的特定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电子商务平台在提供外卖食品服务时,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的安全。

二、电子商务平台承担的责任作为外卖食品的销售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电子商务平台有义务对入驻平台的商户进行核查,并对其进行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电子商务平台还需要对外卖食品的原材料来源、加工制作、配送环节进行全程把关,确保食品能够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电子商务平台还需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及时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理和通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在消费者投诉或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电子商务平台也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和协助,并对涉事商户进行严格的处理。

三、电子商务平台在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挑战电子商务平台在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上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商户的入驻管理难题。

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门槛较低,一些无证商户或者小作坊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而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加大对入驻商户的审核力度,确保商户的资质和生产环境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其次是配送环节的监管难题。

外卖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可能存在温度变化、交叉污染等问题,而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加大对配送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分析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分析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分析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外卖平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卖食品的销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电商平台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法律监管成为了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电商平台外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及标准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法。

涉及到外卖食品安全的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外卖食品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对食品生产环境、原料采购、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2.监管主体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有相关的部门和机构进行监管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是主要负责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

各地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承担着对本地区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负责对餐饮企业、外卖商户等进行抽检和监督管理。

3.责任主体在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中,除了政府监管部门外,外卖平台、餐饮店和食品生产企业等也是责任主体。

外卖平台作为销售渠道,要求其对商家的资质、产品质量等进行审核和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商家进行下架处理;餐饮店和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保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1.监管不到位尽管国家和地方对外卖食品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但是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仍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一方面是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商家和个体户能够逃避监管,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存在漏洞和不足,无法有效地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2.责任不清在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中,责任的界定不清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外卖平台、餐饮店、食品生产企业等多个主体参与每个主体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在具体的案件中责任的界定常常模糊不清,导致一些责任主体能够逃避责任,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较于传统的餐饮方式,网络订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网络订餐中,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政府的监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分析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现状1. 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挑战从传统的餐饮方式转变到网络订餐,一大改变就是食品供应链更加复杂,从生产到配送到最后的消费者手中经过了更多的中间环节。

而这些环节中,食品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在生产环节中,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或违规添加剂,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在配送环节中,可能存在温度控制不当、交叉污染等问题,也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2. 第三方平台的监管难题网络订餐的平台多以第三方机构为主导,但对于这些第三方平台来说,监管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一方面,第三方平台往往只担任信息传递和交易撮合的作用,其对于商家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这就为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便利;第三方平台在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上也存在漏洞,可能会出现审核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

3.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发关注。

而在网络订餐中,消费者往往无法直接接触和了解到食品的生产环节,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也存在疑虑。

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成为了一大问题,而这也对网络订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 规范市场秩序政府监管在网络订餐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范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订餐市场进行规范,严格审核商家的资质和行为,杜绝不法商家的存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可以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监管,督促其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行。

2.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政府在网络订餐中还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2), 311-316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19.82046Study on Legal Issues of Food Safetyin Take-Out IndustryXinwei Li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Feb. 7th, 2019; accepted: Feb. 21st, 2019; published: Feb. 28th, 2019AbstractThe take-out industry is a part of the catering e-commerce under the e-commerce, and has becomea kind of new vigor and vitality of economic for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nline meal orderingservice not only brings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but also brings the industry of mixed food hy-gie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of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take-out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advertisement operator publisher, 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between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delivery service platforms, and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to the industry food safety of active supervision and other improvements.KeywordsTake-Out, Food Safety, Advertisers and Publishers,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ctive Regulation外卖行业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李欣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19年2月7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21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28日摘要外卖行业作为电子商务下餐饮电商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形态。

迅猛发展的网络订李欣蔚餐服务不只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带来的还有行业里的鱼龙混杂、食品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乱象”。

文章在分析外卖行业现有法律规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应明确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建立监管机关与外卖服务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制度,以及加强行政机关对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的主动监管等完善建议。

关键词外卖,食品安全,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信息互通,主动监管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外卖是一个很广泛的一个词,其发展可谓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最开始的打包,到电话送餐,再到如今的“饿了么”等外卖送餐软件。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推进,网络消费越来越普及,网络订餐作为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之一,已经发展为一个城市的新常态,外卖行业对于繁荣互联网餐饮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但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店铺惊现黑心作坊,光鲜亮丽的图片背后的实体店,却是油污横流、不堪入目的“脏乱差”。

如果没有这次“315晚会”的曝光,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APP里面所显示的一份份美味的菜肴,竟然出自这么肮脏不堪的黑心作坊。

在顾客毫不知情地大快朵颐的时候,不知道把多少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一同吃到了肚子里面。

因此在这个事件发生后,外卖行业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我们不但要思考事件的原因,更需要在制度上找到缺陷之处,解决人们饮食之虑。

2. 外卖送餐服务的行业现状2.1. 外卖行业的经营模式目前的外卖行业主要有以下两种订餐服务经营模式:第一种是经营者自主经营。

这种经营模式是比较少见的,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只适合在小的社交群体中,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

这种经营模式是经营者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客户直接进行网络食品交易,经营者一般是餐厅为方便老客户提供的一种便利,只对客户收取必要的打包费用,而不收取配送费。

而这种模式的目标客户一般都是熟客,或者通过熟客推荐新客户拓展客源,而负责配送的则是经营者雇佣的员工,平时在餐厅收拾碗筷、整理桌椅,在需要配送时,帮助店主送达,亦不向店主要求额外工资。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客户只与经营者发生法律关系,而不涉及第三方,法律主体关系明确,不存在产生争议时,难以确定法律责任的问题。

这种经营模式的问题主要在于维持双方建立交易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基于双方对彼此的信任,在社交小团体中,人们彼此互相熟悉,即使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也都是私下解决,没有公示公开,违法行为得不到相应的处罚,不利于新客户对餐厅的整体评价,侵犯了新顾客的知情权。

第二种是经营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

这种经营模式是目前网络订餐服务最普遍的,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方式。

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络订餐服务平台有美团外卖、大众点评、百度外卖、口碑外卖、饿李欣蔚了么等。

在这些平台中,从事网络订餐的经营者入驻需要填写店名、商户类型、经营范围、联系方式、配送方式,还有就是上传店铺门面图和店内环境图,以及需要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经营许可证照,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接下来就只需要几天的审核时间商家就可以在平台中拥有自己的店铺。

顾客就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浏览店铺信息,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下单订购。

在这种模式下,顾客面临的是一个个完全陌生的商家,也不与商家发生面对面的交易,从事网络订餐服务的经营者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顾客无法确认商家是否真正拥有经营资格,只能凭借对交易平台的信任选择商家,但平台亦不能保证商家是否拥有经营资格、制作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经营者是否存在借用和挂靠营业执照的情况。

2.2. 外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2016年中国消费者协会通报的2016年网络外卖订餐服务体验式调查结果显示,线下送餐服务及送餐质量体验部分存在卫生安全、无证经营、不提供正规发票等七大突出问题。

这七大问题包括:个别订单餐食存在异物等不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情况;个别平台准入审核不严,出现无资质商家在平台线上登记,在线下无证经营的情况;部分餐食外包装存在破损、食物撒漏、串味等情况,餐食外观体验相对较差;部分平台商家不能及时送达餐食;部分商家自行安排的送餐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服务主动性较差;部分平台未设订单取消选项;平台商家不主动提供正规发票。

这些情况表明平台上入驻的商家不仅在服务上存在问题,就连营业资格也有很大问题。

3. 外卖行业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对于在新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中,我国立法者敏锐地捕捉到并增设了新的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相关的规范制度首次进入到法律规制当中,新《食品安全法》最大亮点在于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入网食品经营者的审查义务,以及怠于履行或虚假提供信息的法律责任,但是第三方平台自身的监管不足、相关监管法律及食药监管部门的缺位、外卖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问题仍然是目前外卖行业监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3.1. 第三方平台的自身监管与问题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重典惩罚”时代[1],只有让制假造假者,危害他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付出全部资产甚至生命代价,食品安全恶性事故才能得到遏制,也只有重典才能增加违法者对生命的敬畏,不敢轻易犯罪。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部新法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该法对网络食品交易等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有涉及,其中第六十二条和第一百三十一条分别强调了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不仅要审查许可证,对违法商户还要及时制止、报告、停止服务,这在一方面会促使第三方平台加强审核力度。

虽然国家将这一监管责任让渡给第三方平台,但是经调查在第三方平台申请开店只需提供法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证件,然后填写地址、电话、商店照片等信息,提交后由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上审查,三天后即可开店。

这种简单的流程只能做到形式审查,因此平台的疏忽很可能为非法经营的经营者提供了便利的环境,并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在商家入驻后第三方平台就不再对经营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其经营状况也不再评估,因此这种第三方监管模式下让外卖行业滋生了很多“黑作坊”。

3.2. 相关监管法律及食药监管部门的缺位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中规定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对于李欣蔚如何审查许可证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长期以来仅仅进行的是形式审查。

只要有证即可入驻。

所以我们需要在出现问题后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对其进行规范。

还有另一个问题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中提到违反本规定的第三方平台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但是此条处罚的金额远远低于第三方平台在此中的获利,对其很难造成慑力。

并且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款中仅仅规定了平台对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这造成第三方平台仅对商家进行形式审查而全然不顾其生产食品的环境及生产条件,对其卫生状况不进行监督。

加强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完善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规章成为现阶段我国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首要解决的任务。

由于外卖行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的特殊性,食药监管部门也难以对外卖商家进行切实监督。

一方面,我国外卖行业的监管模式还停留在“被动执法”的模式,这意味着食品安全执法机构对“问题食品”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现和查处总是慢于或后于媒体的曝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