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冲刺600分分层专题特训卷:2020高考预测押题卷(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全国高考生物冲刺600分分层高考预测押题卷(三)(解析版)

2020届全国高考生物冲刺600分分层高考预测押题卷(三)(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的中心体可参与纺锤体的形成B.醋酸杆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蓝藻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衣壳蛋白合成的场所答案:D解析:黑藻属于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C错误;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一种病毒,其衣壳蛋白合成的场所是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正确。
2.将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甲表示细胞数量的变化B.乙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细胞开始吸水C.NaCl溶液浓度为b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甲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乙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大,之后不再改变。
由于肝细胞在较低浓度的NaCl溶液会吸水涨破,数量为0,在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失水皱缩,所以甲曲线代表细胞体积的变化,乙曲线代表细胞数量的变化,A错误;乙曲线中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细胞开始失水,B错误;NaCl溶液浓度为a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C错误;由于细胞形态、体积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3.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等物质,如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
所以当验血报告单上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肝细胞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B.肝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C.细胞癌变时原癌基因高效表达,使人体产生大量AFPD.癌细胞可将癌基因整合到周围组织细胞从而快速增殖答案:B解析:肝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A 错误;甲胎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其运输和加工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B 正确;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都正常表达的,C错误;癌细胞快速增殖挤占正常组织细胞的空间与养分,压迫正常器官的活动,而不是将癌基因整合到正常细胞,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押题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押题卷及答案2020年高考生物押题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其中第7~10题为必答题,第11~12题为选考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2. 抗生素P能有效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原因是具有与tRNA 结构中“结合氨基酸部位”类似的结构。
在进行试管内翻译时,将足量抗生素P加到反应试管内,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A. 试管内翻译的最终产物为不完整蛋白质B. 携带氨基酸的tRNA无法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 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D. 抗生素P与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结合3.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标志重捕法研究期间,种群最好没有迁人和迁出B. 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C. 标志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內是均匀分布的D. 进行湖泊中水禽的数量调查时,样方应设置在近岸浅水、水草丰富的区域4. 洋葱可以用作很多实验的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以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B.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某个细胞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C. 分离洋葱管状叶片中的色素时,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位置可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D. 观察洋葱叶肉细胞中绿色的叶绿体时,细胞处于活的状态5. 在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其哥哥的配偶及一儿一女也都正常,其妹妹与一表现型正常男性结婚,未生育。
2020届全国高考生物冲刺600分分层高考预测押题卷(五)(解析版)

2020届全国高考生物冲刺600分分层高考预测押题卷(五)(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多糖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三磷酸腺苷答案:A解析: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A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无核孔,B错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C错误;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然后合成三磷酸腺苷(ATP),D错误。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离心机处理吸水涨破的人成熟红细胞以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易于找到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细胞C.鸡蛋煮后蛋清蛋白是否发生变性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D.酶制品适于在酶最适温度下贮藏和运输答案:A解析: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时先用吸水涨破法使成熟红细胞破裂,然后再进行离心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用显微镜时都需要先用低倍镜,在低倍镜下容易找到观察的物像,B错误;鸡蛋煮后蛋清蛋白无论是否发生变性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酶制品应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和运输,D错误。
3.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固醇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B.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直接使病原体裂解死亡C.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时发生的功能紊乱D.天花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能用抗生素治愈答案:A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而达到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作用,A正确;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错误;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错误;抗生素的作用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菌体细胞,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能用抗生素治疗,D错误。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北京卷)-生物(参考答案)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北京卷】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6大题,共70分。
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6.(1)加工空间(2)大于负反馈表达(3)丹参二萜醌促进肺癌PC9细胞凋亡;浓度越高促进凋亡效果越好研究思路:用丹参二萜醌处理肺癌PC9细胞,检测处理后与未经处理的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预测结果:与未处理细胞相比,处理后细胞内的p-PERK、p-eIF2α、有关转录因子、Bax含量增多,BCL-2含量减少。
17.(1)就地保护(2)b.样方法 c.组织、细胞所有视野中某种植物碎片出现的次数/视野数×100%(某种植物碎片出现的次数/所有植物碎片出现的次数×100%)(3)①针茅鹅喉羚②竞争减弱下降③粪便样本处理方法、镜检人员的经验、可辨认率、碎片大小、植物的消化程度、粪便收集方法(如区域、辨别方法)等(合理即可)DNA分析技术(4)减少牧民的放牧、牧民更换家养动物种类,减少与野生动物间的竞争,从而调整物质和能量分配的比例(减少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从而增加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合理规划植被的空间分布,减少在特定时间内植食动物聚集采食,降低动物间的竞争)18.(1)体液淋巴因子增殖(2)CD19基因表达载体RNA(3)①不与T细胞共培养的肿瘤细胞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强于未被修饰的T细胞;CD19-CAR-T细胞对有CD19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强于无CD19的肿瘤细胞②ⅰ无CD19的肿瘤细胞ⅱCD19-CAR-T细胞(4)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治疗实验,检测对MCL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CD19-CAR-T细胞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的毒理作用(合理即给分)19.(1)胞吞(膜融合)两种病毒表面的配体蛋白不同,特异性结合的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蛋白也不同,因此侵染的宿主细胞不同(2)在翻译时均先表达出多聚蛋白,然后通过蛋白酶催化剪切多聚蛋白获得多个功能蛋白(3)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3CLPro蛋白酶活性这两种药物并不是为型冠状病毒的3CLPro量身定制的抑制剂在亲和力和特异性上肯定不同(4)不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不具有逆转录酶和整合酶(5)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可以抑制病毒与细胞结合、或者抑制胞吞、抑制装配或释放等)20.(1)自然选择(进化)(2)①密码子(mRNA)转录②显微注射③缺失(3)BsrGⅠ样品2F0受精卵中成对的H基因中仅一个被敲除(F0胚胎中仅部分细胞的H基因被敲除、细胞中H基因未被敲除)(4)杂合子基因分离升高21.(1)专一性生长发育适应(2)GA2ox 植物转入基因的表达会受插入位置影响(3)①2 ②Trp 和Leu 蛋白P41 能与蛋白P45 结合,但不能与蛋白P42 结合(4)①叶片1 是c、e,叶片2 对应为f、a(顺序不作要求)②叶片1 只在b 所在区画阴影线;叶片2 只在d 所在区画阴影线。
2020年全国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全国Ⅲ卷)(白卷)

2020年全国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全国Ⅲ卷)(白卷)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核糖体含有蛋白质,也能合成蛋白质B. 线粒体中含有丙酮酸,也能合成丙酮酸C. 内质网含有磷脂,也能合成某些脂质D. 细胞核中含有多种酶,也能合成某些酶2.人的唾液和内环境中均含溶菌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溶菌酶在37℃左右时活性最高且最有利于储存B. 治疗细菌感染时该酶与抗生素复合使用会降低疗效C. 口腔中的溶菌酶进入胃液后其结构中的氨基数目不变D. 该酶能降低分子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3.给健康小鼠静脉注射20mL的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鼠的血浆pH会明显降低B.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迅速增强C. 小鼠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基本不变D. 小鼠血糖处于正常范围时胰岛素不分泌4.如图表示以某植物下胚轴为材料,用等量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分别浸泡后,培养一段时间统计所得的生根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烯利是由植物体特定组织细胞产生的微量有机物B. C4浓度生长素采用沾蘸法处理时生根数与图示不同C. 该实验表明生长素和乙烯利的作用均有两重性D. C2浓度生长素和C3浓度乙烯利同时处理生根数最多5.水稻是雌雄同株植物,具有杂种优势,其雄性的育性受基因M(可育)、m(不育)控制,用雄性不育植株与耐盐植株杂交,可获得耐盐的杂交海水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获得耐盐杂交海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基因m的出现是基因M发生突变的结果C. 可育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正反交可确定基因m的位置D. 杂交海水稻种子只能在雄性不育植株中获得6.某自花传粉植物的果皮有毛(A)对无毛(a)为显性,果肉红色(B)对白色(b)为显性。
研究人员用纯合的有毛红色与无毛白色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红色:有毛白色:无毛红色:无毛白色=15:5:3:1(实验过程中无其他因素的干扰)。
2020北京高考生物 押题试卷含答案

2020高考生物押题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和SARS-CoV-2的叙述,正确的是()A.SARS-CoV-2能在宿主细胞中发生转录和翻译进行子代病毒的繁殖。
B.SARS-CoV-2由蛋白质和双链RNA组成C.新冠肺炎患者肺泡内出现的积液来自组织液和细胞内液D.SARS-CoV-2通过血液和空气等途径传播2.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是绿色植物体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以下不属于...它们共有的特征是A.需要水的参与,有ATP产生 B.需要多种酶的催化C.速率受CO2浓度影响 D.全程发生在双层膜结构中3.为了抵御外界的病原体入侵机体引发疾病,人体的浆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中心法则中各环节发生的场所 B.溶酶体:水解衰老细胞器和细胞碎片C.高尔基体:对生抗体前体进行加工修饰 D.线粒体: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合成ATP4.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C.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D.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5.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
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型细菌缺乏酶①、②、③ B.酶①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①的形状C.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6.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期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显现,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课标Ⅱ卷)-生物(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课标Ⅱ卷】生物·全解全析1. C【解析】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会抑制细胞呼吸,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减少,影响主动运输,降低了细胞膜的功能,A正确;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B正确;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利用胞间连丝,C错误;糖链与蛋白质可以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D正确2. C【解析】图中①是水的光解过程,这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中,不是发生在基质中;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原核细胞,进行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是真核细胞,进行③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②是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3. D【解析】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作用的应是前期即丁图。
4. B【解析】淀粉分支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实现的,CFTR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图中淀粉分支酶基因插入了外来DNA序列,CFTR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两种情况都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都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C错误;CFTR基因结构异常但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只是翻译出的蛋白质功能异常,D错误。
5. A【解析】细胞3是浆细胞,对抗原不能进行识别,因此细胞3不能直接接受疫苗的刺激,A错误;细胞2是效应T细胞,能够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从而暴露出病原体,B正确;a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增殖后的子代病毒,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严格的胞内寄生,因此合成a所需要的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C正确;由图可知细胞1是T细胞,当其接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样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也可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D正确。
6. D【解析】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的三条曲线,首先要对三个曲线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
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压轴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豌豆蚜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旨在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9.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能够通过分级调节控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 肝脏的细胞膜上有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C.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组织细胞葡萄糖的氧化利用
B. 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活性下降,则碱基的替换造成了酶E的一个氨基酸替换
C. 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活性增强,则碱基的替换没有改变酶E的空间结构
D. 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减少,活性丧失,则碱基的替换使得酶E的翻译提前终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属于基因突变。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2、只改变一个氨基酸;3、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翻译形成的肽链变短;4、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翻译形成的肽链变长。
【详解】A、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RNA又分为mRNA(信使RNA)、rRNA(核糖体RNA)、tRNA(转运RNA)三种,A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Ⅰ和减Ⅱ,减Ⅰ前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减Ⅰ后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Ⅱ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详解】A、人体属于需氧型生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或剧烈运动时,部分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以补充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不足,所以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仍主要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O2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正确;
C、红细胞数量增加,在低氧条件下可有更多的机会结合氧,有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原创预测押题卷(三)(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的中心体可参与纺锤体的形成B.醋酸杆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蓝藻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衣壳蛋白合成的场所答案:D解析:黑藻属于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C错误;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一种病毒,其衣壳蛋白合成的场所是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正确。
2.将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甲表示细胞数量的变化B.乙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细胞开始吸水C.NaCl溶液浓度为b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甲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乙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大,之后不再改变。
由于肝细胞在较低浓度的NaCl溶液会吸水涨破,数量为0,在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失水皱缩,所以甲曲线代表细胞体积的变化,乙曲线代表细胞数量的变化,A错误;乙曲线中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细胞开始失水,B错误;NaCl溶液浓度为a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C错误;由于细胞形态、体积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3.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等物质,如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
所以当验血报告单上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肝细胞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B.肝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C.细胞癌变时原癌基因高效表达,使人体产生大量AFPD.癌细胞可将癌基因整合到周围组织细胞从而快速增殖答案:B解析:肝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A错误;甲胎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其运输和加工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B正确;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都正常表达的,C错误;癌细胞快速增殖挤占正常组织细胞的空间与养分,压迫正常器官的活动,而不是将癌基因整合到正常细胞,D错误。
4.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甲虫能促进落叶林的物质循环B.该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C.该甲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初级消费者D.落叶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甲虫体内答案:A解析:甲虫为分解者,该甲虫能促进落叶林的物质循环,A 正确;甲虫与落叶树之间没有捕食关系,甲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10%~20%的传递效率适用于捕食食物链,B、C、D错误。
5.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B.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D.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答案:D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进行低温处理后再制成装片,A错误;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解离,其目的是分散细胞。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B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均是利用渗透作用,D正确。
6.园艺工作者在栽培开黄花的兰花品种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兰花。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B.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存在着生殖隔离C.白花植株的自交子代开出黄花,则白花植株为杂合子D.快速繁育白花品种,应取白花植株的种子进行繁殖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必须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组合,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A错误;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是否存在生殖隔离,需要看它们能否产生后代及后代是否可育,而题干中没有任何相关信息,无法进行判断,B错误;如果白花植株的自交子代开出黄花,则白花植株为杂合子,C正确;快速繁育白花品种,应取白花植株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而种子会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
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29.(9分)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为研究碘摄入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将若干生长状态一致的同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高碘组、低碘组和对照组。
饲养180天后,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低碘组提供的饲料和饮水为________,该组甲状腺重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最可能的原因是:碘缺乏时合成________激素不足,通过________调节,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________,导致甲状腺肿大。
(2)据表中数据可知,高碘组同样导致了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滤泡上皮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滤泡腔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胶质碘。
推测低碘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__,导致甲状腺肿大;而高碘则是因为________,导致甲状腺肿大。
(3)科研工作者对高碘地区和碘适量地区的调查显示:高碘地区甲状腺肿大发病率为19.19%,碘适量地区甲状腺肿大发病率为1.2%。
根据此数据,请对我国的加碘盐政策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低碘饲料、人工脱碘水(1分)甲状腺(1分)(负)反馈(1分)促甲状腺激素(1分)(2)滤泡上皮细胞的增殖(1分)滤泡储存胶质碘增多,滤泡腔体积增大(2分)(3)根据不同地区饮食、饮水中碘的含量,确定不同地区的碘盐含碘标准(2分) 解析:(1)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可以确定低碘组提供的饲料为低碘饲料、饮水为人工脱碘水。
该组甲状腺重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最可能的原因是: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通过(负)反馈调节,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2)据表中数据可知,高碘组同样导致了甲状腺肿大。
滤泡上皮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滤泡腔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胶质碘。
推测低碘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所以主要是通过促进滤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导致甲状腺肿大;而高碘则是因为滤泡腔储存胶质碘增多,滤泡腔体积增大,导致甲状腺肿大。
(3)因为不同地区含碘量不一样,所以根据不同地区饮食、饮水中碘的含量,制定不同地区的碘盐含碘标准。
30.(8分)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 mL,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该标准,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从而使细胞膨胀,最终引发“水中毒”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生命危险。
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水的平衡调节是在________(填调节方式)的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2)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发挥作用是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结合。
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在1~2天内其血清钠浓度从140 mmol/L迅速下降至115 mmol/L,其“水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升高________浓度以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
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2)蛋白质特异性受体(糖蛋白)信息交流(3)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钠离子解析:(1)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由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所以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变化经常是一致的。
根据题意分析,患者血清钠浓度迅速降低,因此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升高钠离子浓度以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
31.(11分)稻田养鸭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实现稻鸭双丰收。
(1)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 ·a)。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填字母),D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稻田里,鸭子发挥了“解毒禽”“杀虫禽”和“除草禽”的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a),则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J/(c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