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伤寒论六经的欲解时分别是什么?如何解释?

伤寒论六经的欲解时分别是什么?如何解释?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即9-15时之间。
因太阳病的病机为阳气被风寒之邪郁遏,故在9-15时这段阳气最旺的时间,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有病邪得解的可能。
《内经》曰:自得其位而起。
此之谓也。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即15-21时之间;
阳明病,热盛邪实之证,故于阳气衰减之时可能病邪欲解。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即3-9时之间;
提示邪结少阳不得舒发之证,于一日阳气升发之时,邪有发越得解的可能。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即21-01时之间;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即23-05时之间;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1-7时之间。
三阴之为病,阳衰阴盛之证。
故在夜半至天明的稍前稍后,即阳生、阳长之时,有病邪得解之机。
天气之阴阳盛衰对人的不同病证的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阴阳会通,变化难极。
故亦不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如此,则思过半矣。
学群白。
六经欲解时是什么意思?(伤寒金匮)

六经欲解时是什么意思?(伤寒金匮)顾植山教授认为仲景提出的“六经欲解时”理论,实际上是基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有序的动态变化的时空方位概念,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六经“三阴三阳”于天地相应各有气旺主时,三阴三阳各藉其主气随其旺时而解。
“六经欲解时”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笔者通过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实践,对其应用价值感触颇深,在此结合案例谈谈心得体会。
案1:支气管哮喘(从“厥阴欲解时”“阳明欲解时”论治)龚某,女,30岁,于2014年12月2日初诊。
自幼患哮喘,2014年10月以来哮喘频发,在当地服用中药2月未见好转来诊。
刻诊:夜间2点哮吼痰鸣,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夜间发作哮喘时伴口渴,烦热,咯痰色白清,有清鼻涕,咳嗽不甚,胃纳可,大便正常,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
考虑其证丑时(夜间2点)发病,符合“厥阴欲解时”,遂予乌梅丸方加减: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6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4克,干姜6克,制附片6克,瓜蒌皮10克,薤白10克,法半夏10克,生炙甘草各15克,葶苈子15克,大枣10克。
7剂,水煎服,嘱晚饭后及睡前各服1次,每次150毫升。
二诊(2014年12月24日):诉服用上方2剂后夜间哮喘即获缓解,因诉项背部怕冷,舌苔薄干舌质暗红,脉细。
又拟原方复入鹿角片10克,熟地10克,麻黄5克,桂枝10克。
7剂,水煎服,改早晚各服1次。
三诊(2015年1月27日):服上药病情得控。
因天气变化,不慎受凉导致哮喘又发,哮吼喘憋,背凉怕冷,在当地运用小青龙汤、阳和汤效不显又来求诊,追寻发作加重时间告知下午5~6点以及凌晨3~6点发作明显,表现气喘喉鸣,咳嗽则觉气畅,咯吐少量透明泡沫痰,有鼻涕喷嚏,胃脘稍胀,大便不溏,苔薄质暗红,脉细。
据发病时间下午5~6点符合“阳明欲解时”,凌晨3~6点“丑至卯上”同时符合“厥阴欲解时”,于是选用乌梅丸合小承气汤方加减,处方: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4克,黄柏6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3克,干姜6克,制附片5克,枳壳10克,厚朴15克,制军5克,炙甘草9克,葶苈子15克,麻黄5克,杏仁10克,大枣10克。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第9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第9条)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第9条)讲者:孙洁编辑:东旭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伤寒论》中六经皆有欲解时,意思就是六经病最易痊愈的时机。
这个欲解时主要是从日节律上来说的,也就是一天之内的哪几个时辰最易痊愈。
基本规律是本经主气之时,经气最盛,最易痊愈。
所以六经欲解时和六经主气时这两个概念在此处可以通用。
昼为阳,夜为阴,所以阳经盛于昼,而阴经盛于夜。
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经主时较长,阴经主时较短,但每经主时都是三个时辰。
这样一来,阴经主时就必须有所重叠了。
按《伤寒论》所载,相邻的两个阴经主时重合两个时辰,所以三阴经加在一起,只有5个时辰,而三阳经则有9个时辰,这样加在一起就是14个时辰。
由于清晨阳气渐升,阴阳相交的时候,又有两个时辰是阴阳重合的,所以六经合在一起就正好是12个时辰了。
太阳经阳气最盛,与天地之阳气相应,就主于一日之中阳气最盛之时——午时。
前后各加一时辰,那就是从巳时至未上了。
需要指出的是,古人计时,一个时辰分为三部分:上、正、下,所以未上也可以理解为未时的前半个时辰。
但是在六经欲解时中并没有相对应的未下,所以一般认为这里的未上,就是指整个未时,而不是未上时。
阳气至盛之后,则渐趋于下降,此为阳明为合,所以接下来的三个时辰申、酉、戌则为阳明主时。
这个时段也正是太阳由白色渐而变红的时段,所以也被称为日晡时。
日晡时不但是阳明欲解时,也是阳明病表现较为明显的时段,日晡潮热是阳明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而凌晨阳气初升之时,则为少阳所主,正好是在太阳主时的前三个时辰寅、卯、辰。
这样分析,就很容易理解三阳经欲解时了:上午归少阳管,是从太阳初升的寅时开始的三个时辰;然后是以午时为中心的三个时辰,阳气最盛,为太阳经主时;接下来的三个时辰太阳渐沉,阳气渐收,为阳明经主时。
阴经也很简单:太阴经气最盛,所以主一日阴气最盛之时:子时,前后各加一个时辰,那就是亥、子、丑。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

(2)对照《六经病欲解时图》给自己诊疗病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
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
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人体经络循行动画图和主治疾病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15点——21点()“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和子午流注图:子午流注图“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21:00_23:00 三焦经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1:00-3:00 肝经3:00-5:00肺经5:00-7:00大肠经(起床要喝水)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9:00-11:00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13:00-15:00 肠经15:00-17:00 膀胱经17:00-19:00肾经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和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刍议

实 用性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2 2 2 R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5 (01 0 - 0 3 0 1 0 — 8 2 2 1) 2 0 0- 2
蚤 伤寒论》 六经 中每经都有一条“ 欲解时 文, 自《 是 黄 帝内经》 后首次将 时间节律变化 引入诊断和治疗中。 时间诊
虚寒症始终贯穿其问, 时辰互有交差, 互有共用。 六经病的“ 欲解时 ” 是指疾病在这个时间区域 内有可能
痊愈或者解 除, 或者得到缓解 , 即某经在各 自特定 的时间
内, 受天时相助 , 经气旺盛, 正胜邪却, 利于疾病康复 。
2 六 经病 “ 解 时 ” 原理 欲 的
复强调“ 谨候气宜, 无失病机’ 审察病机, 无失气宜”僚 。
会“ 因时 治宜 ”使得药 物得天 时资助 , , 收到事 半功倍 的疗 效。 现代生物医学研 究也证实, 时间节律对人体 的制约是客 观存在的, 不同时间服药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因此 , 掌握好 防寒论》 六经病白 欲解时 , , 对临证颇 有资益 。
气 , 卯辰 , 阳木 王之时 ” 土 王于 申酉戌 , 寅 少 “ 向王时 , 是为
4
欲 解 。’ 有 执注 日 :太 阳 者盛 阳也 , 王 于 巳午 未 。 ” 劣 “ 故
张志聪亦 日: 午乃太 阳天 中之时, “ 巳未前后之气交也, 夫天有六气, 人有六气 , 人得天气之助 , 则正气盛而邪病解 矣。’ 见, 可 六经病在相应 时间内“ 欲解 ’ , 是有理论基础 的。
伤寒论聚类法:六经欲解时

伤寒论聚类法:六经欲解时选自吴雄志著《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三阴经在夜间,三阳经在白天。
三阴经是从晚上9点到早上7点。
三阳经是从凌晨3点到晚上9点。
太阴欲解时,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所以太阴之为病,时腹自痛,消化道溃疡的疼痛多发于这个时间段。
少阴病欲解时,从晚上11点到凌晨5点。
厥阴病欲解时,从凌晨1 点到早上7点。
如果腰痛患者,每晚睡到后半夜就疼痛难忍、难以入睡,用厥阴病的乌梅丸就有效,失眠、入睡困难的患者,从少阴经去治,用黄连阿胶汤等处方,早醒的患者,从厥阴经去治。
为什么因为入睡多是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入睡困难是阳不入阴,多属少阴病,早醒多在早上6点以前,是阴不恋阳,多属厥阴病。
三阴的欲解时有什么特点,就是重叠。
一条经往后推一个时辰,太阴晚上9点到凌晨3点、少阴晚上11点到凌晨5点、厥阴凌晨1点到早上7点,是一个递进关系。
而三阳病是什么关系传变关系。
少阳从凌晨3点到早上9点,少阳春生之气,肝气舒达,鸟儿叫,眼睛睁开,这是少阳经的表现太阳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此时人体阳气最旺阳明经,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故日晡时发潮热,即下午发热的疾病,多在阳明经。
可见,六经欲解时也体现了三阳传变,三阴递进的规律。
根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结合六经为病欲解时的规律,就可以判断患者病属何经。
总之,六经辨证可以采取聚类法,即根据疾病病性的不同,首先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
然后根据病位的不同,采取纳入法、排除法或抓独法,将疾病分为三类(三阴或三阳)。
再根据阳经在经在腑,阴经寒化热化的不同,进一步确定主证主方。
最后根据兼证、杂证的有无加减用药。
这样,六经辨证就分为三步一辨阴阳总纲,二辨病发何经,三辨辨证用方。
第一步辨病性,第二步辨病位,第三步辨证。
伤寒论中的欲解时

伤寒论中的欲解时有关《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的问题,历代医家间有阐发,但论述的落脚点都是围绕“欲解”,或阐其所主时辰,或释其所解之因。
例如清人柯韵伯认为“巳未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主亥、子、丑时”;张志聪认为“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主时也,从申至戌上,乃阳明主气之时,表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陈修园认为六经之病欲解“亦可于其所旺时推测而知之”,主张“值旺时而解矣”。
各家大都被“欲解”束缚,对“欲解”不解甚而症反加重,或在“欲解时”突然出现一些病症的情况未能深入思考。
“欲解时”而病症自解的情况临床并不常见。
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云:“论中六经皆有欲解时一条,因尚不能指导临床,当存疑待考。
”六经“欲解时”这一非常重要的理论成为无关紧要,研究《伤寒论》者对此多置而不论。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对《伤寒论》“六经”及其“欲解时”见解独到,将“欲解时”释为“相关时”,广泛应用于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取效卓著。
今就笔者多年来与顾植山讨论所闻,结合临床实践,酌加个人理解,概述如下。
《伤寒论》中本无“六经”之名,仅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为三阴三阳“六病”。
自宋人朱肱倡“六经”说始,后人以“六经”代称三阴三阳“六病”,已为约定。
柯韵伯《伤寒论翼·序言》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恽铁樵《伤寒论研究》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顾植山认为,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在对气化“开阖枢”理论的掌握。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本义》在阐述六经时言:“此皆论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古人把天地间的盛衰变化理解为一种“橐”运动。
老子《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运动一开一阖,出现“开、阖、枢”三种状态。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考释

血 互结 于 肠 中 ,故 少 腹 胀 痛 而 硬 ,治 当首 辨 脓 已成 ,还是 脓 未 成 。今 患 者 属 脓 未 成 者 ,当 下 之 ,以 桃 核 承气 汤 泻 热 荡 实 ,破 瘀 散结 ,病 自愈 。
4 闭 经 李 某 ,女 ,35岁 。2004年 5月 24日出诊 。 患 者 生 有 一 女 ,已 1O岁 ,因 家 事 不 顺 ,心 情 郁 闷 而 闭 经 4 个 月 ,面 色 黑 ,食 少 纳 呆 、便 秘 ,日渐 消 瘦 ,少 腹 胀 痛 ,按 之 硬 。舌 质 暗 、苔 腻 ,脉 沉 实 。6项 激 素 检 测 ,催 乳 紊 (PRL) 560ulU/ml,(正 常 值 66—490 uIU/m1),其余 5项 正 常 ,经 头颅核磁 共振排 除垂体 病 变 ,B超检查 子宫双 附件均 正 常,西医诊断精神性闭经 ,中医辨证下焦蓄血 ,拟桃核承气 汤加味:桃仁 20g,大黄、桂枝 、京三棱 、文莪术、土鳖虫、砂 仁 、甘 草 各 10g,芒 硝 2g(冲 ),益 母 草 30 g。服药 5剂 后 ,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伤寒论里面有六经病欲解的说法,
“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此为日中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15点——21点此为哺时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此为平旦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此为人定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此为夜半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此为鸡鸣
但是对于张仲景依据什么提出的欲解时,很多学医的都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张仲景的术数模型
李保柱先生解释道:《扁鹊阴阳脉法》所云的“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太阴,夜半曰少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阳三阴时也”。
对此仲景亦云“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以日中曰阳明故也。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以晡时曰少阳故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以黄
昏曰太阴故也。
太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以夜半曰少阴故也。
少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以鸡鸣曰厥阴故也。
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以平旦曰太阳故也。
但是黄昏为戌时,无论如何亥至丑上对不上昏时,亥时是人定之时,太阴也非解于子至寅,故而此解说有问题。
《伤寒钤法》中有汗瘥定时歌,此即伤寒欲解时700)this.width=700;" >图片:六经欲解时.jpg《外经微言》有关于欲解时的解说,
奢龙问于岐伯曰:阳病解于戌,阴病解于寅,何也?岐伯曰:阳病解于戌者,解于阴也。
阴病解于寅者,解于阳也。
然解于戌者不始于戌,解于寅者不始于寅,不始于戌者由寅始之也,不始于寅者由女始之也。
解于戌而始于寅,非解于阴乃解于阳也,解于寅而始于亥,非解于阳乃解于阴也。
奢龙曰:阳解于阳,阴解于阴,其义何也?岐伯曰:十二经均有气王之时,气王则解也。
奢龙曰:十二经之王气可得闻乎?岐伯曰:少阳之气王寅卯辰,太阳之气王已午未,阳明之气王申酉戌,太阴之气王亥子丑,少阴之气王子丑寅,厥阴之气王丑寅卯也。
奢龙曰:少阴之王何与各经殊乎?岐伯曰:少阴者,肾水也。
水中藏火,火者阳也。
子时一阳生,丑时二阳生,寅时三阳生,阳进则阴退,故阴病遇子丑寅而解者,解于阳也。
奢龙曰:少阴解于阳,非解于阴矣。
岐伯曰:天一生水,子时水生,即是王地,故少阴遇子而渐解也。
奢龙曰:少阳之解始于寅卯,少阴厥阴之解终于寅卯,又何也?岐伯
曰:寅为生入之首,卯为天地门户,始于寅卯者,阳得初之气也;终于寅卯者,阴得终之气也。
奢龙曰:三阳之时,王各王三时,三阴之时,王连王三时,又何也?岐伯曰:阳行健,其道长,故各王其时。
阴行钝,其道促,故连王其时也。
奢龙曰:阳病解于夜半,阴病解于日中,岂阳解于阳,阴解于阴乎?岐伯曰:夜半以前者阴也,夜半以后者阳也;日中以后者阴也,日中以前者阳也。
阳病必于阳王之时。
先现解之机,至夜半而尽解也。
阴病必于阴王之时,先现解之兆,至日中而尽解也。
虽阳解于阳,实阳得阴之气也。
虽阴解于阴,实阴得阳之气也。
此阳根阴、阴根阳之义耳。
奢龙曰:善
由上段描述可知:伤寒欲解时是针对十二经来说的,故而伤寒论非不用十二经也700)this.width=700;"
>700)this.width=700;" >图片:三阴三阳六王时.jpg-------------------
李保柱治不了病。
-------------------
数学和物理很多原理相同相似,但物理不是数学,数学不是物理,是有区别的
-------------------
我没有和你探讨李治病的问题,请看清楚我的文章再交流内容来自[短消息]
-------------------
aqiaoxi:数学和物理很多原理相同相似,但物理不是数学,数学不是物理,是有区别的(2014-01-17 22:43)
700)this.width=700;" >内经云法于阴阳,合于术数。
你学中医竟然说术数与中医不同?奇怪哉,如此学中医而中医不亡无天理也。
如果不合于术数,中医将无法表述阴阳,寒热,暑湿等等,你以为中医是模糊学?清醒吧,中医是精密之学,天地之学,宇宙之学,不精确能定人生死?开玩笑!反观西医为不折不扣之模糊学也,用药多少不知道,何时病好不知道,何因得病不知道。
你以西医学观点学中医,自然由此认识也。
-------------------
医易同源:我没有和你探讨李治病的问题,请看清楚我的文章再交流
内容来自[短消息] ?(2014-01-18
00:14)?700)this.width=700;" >一个治不了病的人,整天谈论医学,宣称自己获得了千古独得之密,只有他能解开张仲景之密。
大言不惭到何种地步!
-------------------
花這麼多時間研究這些有点像搞紫微八字。
您可先用這套理論用於一百個病人後看統計結果如何
理論是要有實驗驗證的
-------------------
henryw:花這麼多時間研究這些有点像搞紫微八字。
您可先用這套理論用於一百個病人後看統計結果如何
理論是要有實驗驗證的?(2014-01-18
09:50)?700)this.width=700;" >黄帝内经里早有25中人的分类并预测其疾病。
对你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只能是说你根本不得中医之门而入,夏虫岂可语冰
-------------------
大千世界:一个治不了病的人,整天谈论医学,宣称自己获得了千古独得之密,只有他能解开张仲景之密。
大言不惭到何种地步!?(2014-01-18 00:46)?700)this.width=700;" >你在胡搅蛮缠些什么?我在讨论仲景的欲解时的术数机理,只是引用了李的话,你要论证李是否会看病可以另开一贴,别再这里搅合,谢谢
-------------------
医易同源:黄帝内经里早有25中人的分类并预测其疾病。
对你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只能是说你根本不得中医之门而入,夏虫岂可语冰?(2014-01-18 11:23)?700)this.width=700;"
>先不管黄帝内經説什麼, 請先用你的這套理論用於一百
個病例,看看準確性如何再説吧!
如果你這麼相信黄帝内経所説的一切, 你應該用算盤去計算, 也不要用電腦, 更不要上internet 吧!
於不疑處有疑, 方是進矣! 共勉之。
医易同源:黄帝内经里早有25中人的分类并预测其疾病。
对你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只能是说你根本不得中医之门而入,夏虫岂可语冰?(2014-01-18 11:23)?700)this.width=700;"
>我不管中醫之門或西醫之門, 我是走療效門的!
-------------------
那你先用100个病例验证黄帝内经再说吧。
井底之蛙,中医就是会在你这种人手上的内容来自[短消息]
-------------------
刘完素、马宗素、程德斋、熊宗立、薛己、朱棣、赵开美、曹乐斋等人传承的《伤寒钤法》治病历史早有上千年了。
在历史上,明朝的高昶(1481-1556)曾经运用《伤寒钤法》的日干支算病治病,影响很大;薛己(1487-1559)在《薛氏医案》中也有运用伤寒钤法诊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案例;再就是清朝的曹乐斋(1800-1880)及其弟子胡乾元应用《伤寒钤法》的日干支算病法,也是名贯一方。
还需你等井底之蛙恬懆不以以区区100病例求证?中医之道不毁于西医之
攻撼实毁于你等不肖子孙之手也。
内容来自[短消息]
-------------------
看了楼主与诸网友的论战,感觉当下存在古中医与现代中医的区别,也知道古中医到现在还剩下多少不为今天中医理解的东西。
建议多学习,少反对,多思考,少辩论。
王桂枝:看了楼主与诸网友的论战,感觉当下存在古中医与现代中医的区别,也知道古中医到现在还剩下多少不为今天中医理解的东西。
建议多学习,少反对,多思考,少辩论。
?(2014-01-18 13:49)?700)this.width=700;" >正确的学习态度
-------------------
由伤寒欲解时则知是针对十二经来说的,故而伤寒论非不用十二经也。
而再次说明伤寒论中“病发于阳,病发于阴”实指十二经也。
-------------------
山东李克绍也曾经写过论文专门探讨六经病欲解时,我觉的解释的更好,大家可以参考.
-------------------
欢迎贴出让大家参看内容来自[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