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

李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
李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原理与工艺

化学与材料科学系高分子与材料工程专业

08150123 李璐指导老师:张少华

摘要:本文对不使用氯甲醚合成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一种改进的合理制备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的氮甲基化方法,在该方法中,得到的副产物能够容易地转化成一种适当的原料。提供了一种新型阴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工艺和用途。和一种具有吸附和交换双重功能的季铵型阴离子交换剂及其制备方法。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方法;生产工艺。

[前言]

离子交换树脂是在交联聚合物结构中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功能高分子材料[1]。按交联聚合物的不同品种 ,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苯乙烯系、丙烯酸系、酚醛系、环氧系、乙烯吡啶系、脲醛系、氯乙烯系等 ;按树脂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 ;另外 ,根据离子交换树所含官能团的性质又可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弱碱、螯合、酸碱两性和氧化还原型等 7 类 ;按用途还可分为水处理用树脂、药用树脂、催化用树脂、脱色用树脂、分析用树脂以及核子级树脂等[2]。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工业水处理、离子配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3]。近年来 ,它在生物化学及制药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4~5],已经在生物工

程产品的分离和纯化 ,蛋白质药物分离 ,多肽及寡糖、寡核苷酸的固相合成[6~9]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丙烯酸系树脂能交换吸附大多数离子型色素,脱色容量大,而且吸附物较易洗脱,便于再生,在糖厂中可用作主要的脱色树脂。苯乙烯系树脂擅长吸附芳香族物质,善于吸附糖汁中的多酚类色素(包括带负电的或不带电的);但在再生时较难洗脱。因此,糖液先用丙烯酸树脂进行粗脱

色,再用苯乙烯树脂进行精脱色,可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

[主题]

1 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0]

1.1使用长链氯甲基醚类的氯甲基化法[10] 阴离子交换树脂通常是在氯甲基树脂基础上合成的,该方法和常规氯甲基化法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氯甲基化试剂为长链氯甲基醚。

1.2氯甲基苯乙烯聚合法[10] 氯甲基苯乙烯聚合法是以含氯甲基的苯乙烯为单体与二乙烯苯共聚得到氯甲基共聚体 ,然后进一步胺化制得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

1.3Mannich 胺化反应法[10] 使含对乙酰氧基的苯乙烯单体和二乙烯苯等交联剂共聚得到对乙酰氧基交联聚苯乙烯 ,然后水解得到含羟基的共聚体(不直接使用对羟基苯乙烯单体参加共聚是为了防止羟基在聚合过程中遭受破坏)。由于羟基的供电子作用使苯环活化可以和甲醛、胺发生 Mannich 反应得到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再继续和碘甲烷或硫酸二甲酯反应即可得到强碱性阴离子子交换树脂[11-13]。

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显示阴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在交联结构高分子基体上以化学键结合着许多季胺交换基团,其碱性较强,相当于一般季胺碱,它在酸性、中性甚至碱性介质中都可显示离子交换功能。

1.4201 X 7(7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1.4.1执行标准: GB13660-92 本产品是在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交联结构的高分子

基体上带有季胺基

[-N(CH3)3] 的离子交换树脂。其碱性相当于一般季胺碱,在酸性、中性甚至碱性介质中显示离子交换功能。本产品具有机构强度好、耐热性能高等特点。

本产品原牌号717#,相当于国外牌号,美国:Amberlite IRA-400;日本:Diaion SA-10A 。

1.4.2规格

(1 )外观:淡黄至金黄色球状颗粒

(2)出厂形式:氯型

(3)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

1 含水量 % 42-48

2 全交换容量 (mmol/g 干) 3.6

3 湿视密度 (g/ml) 0.66-0.75

4 湿真密度 (g/ml) 1.06-1.11

5 粒度(0.315-1.25mm) > 95 6

磨后圆球率 %

> 95

1.4.3 使用时参考标准 :

(1) PH 范围:1-14

(2) 最高使用温度:氢氧型w 40。C,氯型W 80° C (3) 型变膨胀率 %: (Cl- — OH-)< 18-22 (4) 工业用树脂高度: 1-3m

(5) 再生液浓度: NaOH : 4%;HCl : 4-5%

(6) 再生液用量:HCI(4-5%)体积:树脂体积=2-3: 1 NaOH(4%)体积:树 脂体积 =2-3: 1

( 7)再生液流速: 4-6m/h ( 8)再生接触时间: 60min ( 9)正洗流速: 15-25m/h

( 10)正洗时间:约 20min ( 11)运行流速: 15-25m/h

1.4.4用途:主要用于纯水制备、高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生化制品提取。 1.5 201 X 4(711)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1.5.1 执行标准: Q/GSX005-2004

本产品的性能与201 X 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工作交 换容量,较强的耐渗透应力。 1.5.2规格

( 1 )外观:淡黄色球状颗粒 ( 2)出厂形式:氯型 ( 3)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1

含水量 %

54-62

2 全交换容量 (mmol/g 干) > 4.0

3 湿视密度 (g/ml) 0.66-0.73 4

湿真密度 (g/ml)

1.04-1.08

5 粒度(0.315-1.25mm) > 95

6 磨后圆球率 % > 90

1.5.3使用时参考标准:

(1)PH 范围:1-14

(2)最高使用温度:氢氧型w 40° C,氯型W 100° C

(3)型变膨胀率 %: (Cl- — OH-)<30

(4)工业用树脂高度: 1-3m

(5)再生液浓度: NaOH: 4%;HCl: 4-5%

(6)再生液用量:HCI(4-5%)体积:树脂体积=2-3: 1 NaOH(4%)体积:树脂体积=2-3: 1

( 7)再生液流速: 4-6m/h

( 8)再生接触时间: 30-60min

( 9)正洗流速: 15-25m/h

( 10)正洗时间:约 25min

( 11)运行流速: 15-25m/h 1.5.4用途:

主要用于纯水及高纯水制备、糖液脱色、生化制品,放射性元素的提炼。

1.6D201 大孔强碱性 I 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1.6.1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在大孔结构的苯乙烯 -二乙烯苯共聚体上带有季铵基 [-N(CH 3)3OH] 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纯水、高纯水制备及凝结水净化, 还用于废水处理和重金属回收。

D201树脂系列包含四个品种,其中D201为通用性产品;D20仆C适用于双室床、浮动床系统;D201SC适用于双层床系统:D201 MB适用于混床系统,尤其适用于凝结水净化高速混床。

1.6.2执行标准:

GB/T16580-96 DL519-2004 SH 2605.02-1997

1.6.3 理化性能指标:

我国双氧水的生产与应用简介

我国双氧水的生产与应用简介 李兴霞 (连云港碱厂,江苏连云港 222042) 摘要:介绍我国双氧水生产与应用概况,最后重点推介双氧水几种衍生产品情况。 关键词:双氧水;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TQ12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8370(2004)06-22-03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俗称,它是无色透明液体, 熔点-0.43℃,沸点150.2℃。性质与水近似,可以与水任何比例混溶,也溶于乙醇、乙醚及酯类等有机溶剂。由于双氧水分解后所产生的氧具有漂白、氧化、消毒和杀菌等多种功能,活性较好,且没有副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纺织、造纸、食品、医药、环保、化工合成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特别是当前人们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双氧水作为环保型产品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1 双氧水主要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主要生产方法有电解法和蒽醌法两种,目前电解法已基本淘汰,几乎全都采用蒽醌法。 1.1 电解法 电解法生产双氧水技术是19世纪中叶, Medinger在电解硫酸过程中发现并经多方面改进而成为20世纪前半叶生产双氧水的主要方法。根据 参考文献 [1] 化工部设计院.国外水混法和挤压法重质纯碱工艺. 1983. [2] 天碱情报室.国外重质纯碱生产概况.1979. [3] 宋宗亮,许昌犁,傅孟嘉.赴波兰和德国考察报告[J]. 纯碱工业,1995,(4):33~42. [4] 许昌犁.重质纯碱生产技术概况及对我厂发展重质纯 碱的看法[J].鸿鹤化工,1996,(2). [5] 许昌犁.挤压法重质纯碱生产几种流程的比较[J].化 工设计,1998,(3). [6] 许昌犁.固相水合法重质纯碱与挤压法重质纯碱两种 工艺路线的比较及技术经济评价[J].化工设计,1997. (6). [7] 德国蒂森公司450t/d挤压法重质纯碱装置报价书. 1996.[8] 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20t/h挤压法重质纯碱装置报价 书.1996 [9] 许昌犁.与日本细川密克朗集团进行挤压法重质纯碱 技术交流情况介绍[J].纯碱工业,1997,(6):7~12. [10] 许昌犁.引进日本细川密克朗集团挤压法重质纯碱装 置技术谈判情况介绍[J].纯碱工业,1998,(4):23~ 32. [11] 许昌犁.浅谈bepex挤压法重质纯碱装置工艺过程分 析及改进的探讨[J].鸿鹤化工,1999,(2). [12] 许昌犁.印度塔塔碱厂考察报告[J].纯碱工业,1998, (6):13~21. [13] 时 钧.化学工程手册[M].北京:化学出版社,1996. [14]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水泥生产机械设备[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15] 卢寿慈.粉体加工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4-04-20) 22纯 碱 工 业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1.1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其工艺为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H2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到H2O2水溶液成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5.0%和50.0%三种规格的产品。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

托菲纳双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双氧水用途及概况1.1.1.1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0.03mg/L1.1.2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参加分解、分子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双氧水具有较弱的二元酸性质,与某些碱反应可能生成盐,由于它的内在结构关系及杂质的存在,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当双氧水接触到光、热、粗糙表面或混入重金属及其盐类、酵母菌、有机物、碱性物质、灰尘等杂质会引起分解。分解成为氧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剧烈分解时可引起爆炸。相反,磷酸及其盐类、硼酸盐、锡酸盐能使其分解缓慢,故双氧水产品中需加入一定数量的磷酸或其盐类等作为稳定剂。为防止阳光直射和落入污物引起分解,盛装双氧水的容器必须具有排气孔。用双氧水浸渍过的纸张,织物容易引起自燃1.1.3用途:用于各种织物、纸张、木材、草制品的漂白。1.1.4用于有机物合成、做氧

萘普生

萘普生的合成工艺设计 1.产品简介 1.1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中文名称:萘普生 英文名称:(dl)-2-(methoxy-2-naphthy)-d-naproxen 分子式:C14H14O3 结构式: 1.2 物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35~158℃,本品遇光可慢慢变色。本产品具有羧基官能团,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如酯化(或取代)和中和反应。。萘环上则能发生硝化取代及催化加氢等等。 1.3 用途 本品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为PG合成酶抑制剂。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次给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血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小时。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产物排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腱)的慢性变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如痛经等,均有肯定疗效。中等度疼痛可于服药后1小时缓解,镇痛作用可持续7小时以上。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疗效,类似阿司匹林。对因贫血、胃肠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消炎镇痛药的病人,用本药常可获满意效果。 可安全地与皮质激素合用,但与皮质激素合用时,疗效并不比单用皮质激素时

好。本品与水杨酸类药物合用也不比单用水杨酸类好。此外,阿司匹林可加速本品的排出。 1.4 该产品的前景分析 随着萘普生钠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市场发展情况成为企业及决策者成功的关键。市场研究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产品营销方案的设计、公司投资方针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市场研究并非单纯从某一个层面对市场进行评价,要得到有实际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就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因纷繁的信息而迷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企业的这种需要,我们对萘普生钠市场进行了深度调研,并撰写了《2011中国萘普生钠市场投资前景预测及发展策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本报告详尽描述了萘普生钠产品的市场环境,市场发展现状(包括技术、供需、价格、原材料),市场发展预测(未来五年市场供需及市场发展趋势),并且在研究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对行业投资前景及投资价值进行了研究(包括投资风险、投资环境、投资壁垒、投资收益等),并提出了我们对萘普生钠产品投资的建议。由于该产品药效明显副作用小,受到市场高度青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2合成方法 2.1第一种合成方法—不对称二羟基反应法 (1)合成基本原理 1997年,Griesbach等【25 J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以烯烃的Sharpless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AD-lllix)作为起始步骤来合成(s)-(+)-萘普生。化合物(4)经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生成二醇(7),对映选择性高达98%,而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二醇(7)单磺酰化成酯(8)后,再经氢化钠处理获得80%的环氧化物(9)。环氧化物(9)于室温下,催化氢解生成伯醇(10),化学收率达92%,对映选择性可达97%。伯醇(10)最后经Jones氧化反应得到产物①的对应行为96%。

双氧水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指标

双氧水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指标 第一节工艺流程 来自循环工作液泵(P1401AB)的工作液,经循环工作液袋式过滤器(X1402D)、循环工作液过滤器(X1402ABC)滤除可能夹带的固体杂质后,流经工作液热交换器(E1105)、工作液预热器(E1102),将其预热到需要的温度后与经氢气缓冲罐分离水分、氢气过滤器(X1102)净化的氢气同时进入氢化塔(T1101)顶部。整个氢化塔由三节触媒床组成,每节塔顶部设有液体分布器、气液分布器,以使进入塔内的气体和液体分布均匀。根据工艺需要,氢化时可使用三节触媒床中的任意一节(单独)或两节(串联),必要时也可同时使用三节(串联),这主要根据氢化效率及生产能力的要求及触媒活性而定。例如当使用上、中节时,工作液与氢气,先进入上节塔顶部,并流而下通过塔内触媒层,

由上塔底流出,再经塔外连通管进入中节塔顶部,再从中节塔底流出,进入氢化液气液分离器(V1103)。 从氢化塔(T1101)出来的氢化液和未反应的氢气(称氢化尾气),连续进入氢化液气液分离器(V1103)进行气液分离,尾气由分离器顶部排出,经氢化尾气冷凝器(E1104)冷凝其中所含溶剂后,进入冷凝液计量罐(V1101),溶剂留于其中。尾气再经尾气流量计控制流量后直接放空,氢化液气液分离器(V1103)中的氢化液,经自控仪表控制一定液位后,借助氢化塔内压力分出10%,先流经氢化液白土床(V1104),而后与其余的90%一起都通过氢化液过滤器(X1103ABC),之后再经氢化液袋式过滤器(X1103D),滤除其中可能夹带的少量触媒粉末和氧化铝粉末,再通过工作液热交换器(E1105)将其热量传给循环工作液泵来的工作液或者后处理工作液,然后进入氢化液贮槽(V1105)。在此,溶解在氢化液中的少量氢气被解析出来,经过放空气冷凝器(E1106)、氢化液液封、阻火器放空。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萘普生)2011版

手性药物萘普生的光学拆分法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光学拆分法制备手性药物萘普生,了解拆分消旋化合物的原理,学习用旋光仪分析手性药物中间体光学纯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具有手性的药物其对映体往往有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因其药效高、副作用低和安全等优点,受到了化学家和制药企业的重视,近二、三十年,手性药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销售额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 萘普生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胃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研究表明(S)-萘普生的药效是(R)-萘普生的28倍。 目前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①手性源合成法:以手性物质为原料合成其他手性化合物。②不对称催化合成法:是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单一对映体化合物的方法。③外消旋体拆分法:是在拆分剂的作用下,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外消旋体拆分成两个对映体,其中化学拆分法是工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方法。化学拆分法是利用如果外消旋体分子含有的活性基团与某一光学活性试剂(拆分剂)进行反应,生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盐或其它复合物,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者分开,最后把拆分剂从中分离出去,便可得到单一对映体。 本实验拆分的反应式如下: H3CO CHCOOH CH3 (±)-萘普生 H3CO CHCOOH CH3 (+)-萘普生 (-)-葡辛胺 拆分 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S)-萘普生,需测定其对映选择性,即产物的对映体过剩(ee 值)。其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利用的是旋光仪的方法。 三、仪器和试剂 旋光仪;熔点仪;磁力搅拌器(带加热控温);搅拌子;100 ml烧瓶;冷凝管;布氏漏斗;烘箱;小勺。 主要原料、试剂的规格和用量 名称规格用量外消旋萘普生 C.P. 2.5 g (—)-葡辛胺 C.P. 3.2 g 甲醇 C.P. 50 mL 氢氧化钠 A.R. 少量 盐酸少量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

双氧水的应用及工业化生产工艺 一、双氧水主要理化性质 纯的过氧化氢(H2O2)是淡蓝色粘稠液体,其水溶液称为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规格为%、30%、35%、50%及70%。 35%浓度的双氧水在20℃时密度为ml。 过氧化氢(H2O2)的沸点为℃,相对分子量为,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和石油醚。 浓度大于65%的双氧水与有机物接触易引起爆炸。 PH是影响双氧水稳定性的一个因素,在酸性时比较稳定,PH4±时最稳定,一般使用磷酸作为稳定剂。PH大于8时即剧烈分解。 双氧水遇大部分的金属杂质会剧烈分解,所以双氧水需使用塑料桶(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纯铝(纯度大于%)或不锈钢槽车运输。且不适合长距离运输。 二、双氧水的应用领域 我国双氧水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造纸行业(用于纸浆漂白和废纸脱墨,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过氧化氢的氧化漂白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浆同样的白度),约占总消费量的37%。此外印染行业(主要用作纤维的漂白剂,)约占19%,化工合成(主要用于环氧化物或过氧化物的生产)行业约占32%,污水处理行业约占6%,其他领域占6%。 造纸用双氧水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和华中一带。 印染行业用双氧水的市场大都集中在华东的江苏、浙江一带。受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印染企业关停较多,印染行业用双氧水比例有所降低。 双氧水在化工合成行业的应用相对分散,而且大多数企业有自己配套的双氧水装置,主要合成产品有环氧大豆油、己内酰胺、环氧丙烷、二氧化硫脲、过碳酸钠、亚氯酸钠等。随着丙烯价格的下降,环保要求的提高,双氧水作为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原料应用,会成为今后双氧水应用增长的主要领域。

生产工艺流程总结

生产工艺流程总结 水泥生产工艺小结 水泥生产自诞生以来,历经了多次重大技术变革,从最早的立式窑到回转窑,从立波尔窑到悬浮预热窑,再到如今的预分解窑,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最新成就相结合,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环保、大型化和自动化等现代化特征,从而把水泥工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水泥生产主要包括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和水泥粉磨至成品三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中又包含了许多工艺过程。比如生料制备中涉及到矿山开采、原料预均化及粉磨和生料的均化等过程;而熟料烧成系统中又涉及到旋风筒、连接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和篦冷机五种主要工艺设备。本文主要通过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和水泥成品三个大方面对整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进行描述。 1 生料制备 矿山开采和原料预均化 任何产品的制备,原料的选取和制备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原料的品质会直接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所以,在水泥生产中,原料选取即矿石开采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在矿石开采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勘探工作,切实掌握矿体的质

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需求,合理搭配,选择性开采,尽可能的缩小原料的化学成分波动,这同时也可为原料预均化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1959年,原料预均化技术首次应用于美国水泥工业。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具体是在原料堆放时,由堆料机连续地把进来的物料,按照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厚薄一致的料层,而在取料时,则通过选择与料堆方式相适应的取料机和取料方式,在垂直于料的方向上,同时切取所有料层,这样就在取料的同时完成了物料的混合均化,起到预均化的目的。 预均化是在预均化堆场中进行的,预均化堆场按照功能又可以分为预均化堆场、预配料堆场和配料堆场三种类型。预均化堆场是将成分波动较大的单一品种物料石灰石、原煤等,以一定的堆取料方式在堆场内混合均化,使其出料成分均匀稳定;预配料堆场是将成分波动较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进入堆场,经混合均匀,使其出料成分均匀,并基本符合下一步配料要求; 配料堆场是将全部品种的原料,按照配料要求,以一定的比例进入堆场,经过混合均化,在出料时达到成分均匀稳定,并且完全符合生料成分要求。 原料的粉磨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 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 乙基蒽醌( EAQ)为载体, 重芳烃(AR) 及磷酸三辛酯( TOP) 为混合溶剂, 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 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 EAQ 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 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 , 所得溶液称氢化液。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 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 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 称萃余液) , 经过后处理工序K2CO3 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 和沉降分离碱, 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 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 2.1 过氧化氢 纯净的过氧化氢, 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 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 每年损失低于1%, 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 或受光、热作用时, 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 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温度、pH 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 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 ℃, 分解速度约提高 1.3 倍, 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 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 值的影响很大, 中性溶液最稳定, 当pH 值低( 呈酸性) 时, 对稳定性影响不大, 但当pH 值高(呈碱性)时, 稳定性急剧恶化, 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 如K2CO3、NaOH 等) 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 则迅速分解。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 都加有稳定剂, 但当污染严重时, 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当H2O2 与可燃性液体、蒸气或气体接触时, 如果此时的H2O2 浓度过高, 可导致燃烧, 甚至爆炸。因此, H2O2 贮槽的上部空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为H2O2 上部漂浮的芳烃是可燃性液体和气体的混合,一旦H2O2 分解或有明火, 就会引起爆炸。 随着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的提高, 爆炸的危险性也随着增加。在常压下, 气相中过氧化氢爆炸极限质量分数为40%, 与之对应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74%, 压力降低时, 爆炸极限值提高, 因此负压操作和贮存是比较安全的。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 可氧化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 容易引起易燃物质如棉花、木屑、羊毛、纸片等燃烧。 2.2 原料 2.2.1 重芳烃 重芳烃来自石油工业铂重整装置, 主要为C9 或C10 馏分, 即三甲苯、四甲苯异构体混合物, 另外还含有少量二甲苯、萘及胶质物。重芳烃为可燃性液体,当周围环境达到燃烧条件( 如有火源、助燃剂等) 时即可燃烧。其蒸气与氧或空气混合后,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达到爆炸极限后, 在明火、静电等作用下, 可发生爆炸、燃烧。 2.2.2 氢气 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当它和空气、氧气等混合时, 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4%( 体积) ; 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94.0%( 按体积计) , 但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压力、惰性介质、容器材质及

双氧水工艺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双氧水的合成方法很多,目前工业上主要有三种生产方法:电解法、异丙醇法和蒽醌法,电解法和异丙醇法目前已被淘汰。我国双氧水生产能力中蒽醌法约占96.8%。该法具有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能源消耗低、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主要原料氢源较广,可综合利用各种氢源,“三废”治理基本解决,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双氧水;蒽醌法;萃取;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分子式H 2O 2 ,相对分子质量34.01 ,是一种弱酸性的无色透明液 体,相对密度为1.4067 (25 ℃),熔点为-0.41 ℃,沸点为150.2℃,溶于水、醇、醚[1],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它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为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有腐蚀性[2]。 1 生产工艺及其进展 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异丙醇法、蒽醌法、阴极阳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其中蒽醌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 1.1电解法[1] [3] 电解法是生产双氧水的最早方法, 于1908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以后经过不断改进, 成为20 世纪前半期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过硫酸法、过硫酸钾法和过硫酸铵法3 种生产方法。其中工业上主要采用过硫酸铵法。20 世纪90 年代前, 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 该法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高, 但由于生产成本高, 已逐渐被淘汰。 1.2异丙醇法[ 4] 异丙醇法是在异丙醇中加入双氧水或其它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丙酮和双氧水,氧化生成物通过蒸发器,将双氧水同有机物及水分离,再经有机溶剂萃取净化,即得成品,同时副产丙酮。缺点是联产的丙酮也要求寻找消费市场, 且要消耗大量的异丙醇, 因此目前已经被淘汰。 1.3蒽醌法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英文工艺流程翻译

1 AO Process description Work solution (WS) is pumped into filters to remove solid impurity, and then is preheated (or cooled) by going through heat exchanger and preheater. Hydrogen, which comes from chlor-alkali plant, is purified by filter, and then gets into hydrogenator with WS at the same time. The hydrogenator is consisted of three palladium catalyst beds, and each section has gas and liquid distributer. The distributer can make the gas and liquid those get into the tower well-distributed. Any section of the three beds can be used alone or two sections in series and three parts at the same time (in series) if necessary, which bases on the need of process and hydrogenate efficiency and activity of palladium catalyst. When two sections of the hydrogenater are used in series, the WS and hydrogen first get into the top of upper section, and then go through the palladium bed in concurrent downwards. After that, both the two flow ou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section and then get into the top of down section by pipe outside the tower. The WS and hydrogen (not reacted) flow ou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down section and then go into hydrogenater degasser.

萘普生栓剂的制备

萘普生栓剂的制备 萘普生栓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热熔法制备栓剂的特点。 2.掌握栓剂制备中基质用量的确定。 二、基本概念及实验原理 1.定义: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 栓剂中的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无刺激性,外形要完整光滑,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或贮藏时变形。 2.基质:脂溶性基质 3.种类:肛门栓 4.制备方法:热溶法 将基质置水浴加热熔融,然后与药物混合均匀,倒入冷却并涂有润滑剂的肛门栓模中,制成肛门栓剂。 三、仪器和材料 仪器:肛门栓模、蒸发皿、水浴、冰浴、玻璃棒、天平、量筒、小刀、药匙、胶头滴管等。 材料:s+NPX、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肥皂醑、蒸馏水。 四、实验流程: 五、实验步骤 1.处方

s+NPX 0.05g 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适量(待实验计算求得) 见附 共制 10枚 2.制法: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适量,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加热熔融后,从水 浴上取下,加入0.05 g萘普生细粉,搅匀,至近冷凝时倾入涂有肥皂醑的栓模中,共注10枚,迅速冷却,削平,取出即的。 3.用途: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作用。 六、记录的内容和方式: 表:萘普生栓外观统计 项目萘普生栓 破裂数(枚) 锥底凹陷数(枚) 不光滑数(枚) 完好数(枚) 七、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 栓剂过硬易碎,可能基质加入过多,固要适宜。 2. 药物沉积于栓模底部,不均匀,混合物近冷凝时随搅拌倒入栓模内,或栓模 预先冰冷,以便倾入后迅速凝固。 八、预期的实验结果 预期的结果:得到10每乳白色或微黄色的圆锥形栓。外形完整光滑,硬度适宜。 附:取基质作空白栓,称的重量为G,另取基质与5mg药物定量混合做成含药 栓,称的重量M,每粒栓剂中药物的重量为W,按下式求得萘普生对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置换价。 DV=W/G-(M-W) 用测定的置换价计算出制备这种含药栓需要基质的重量x:

萘普生制药工艺研究

题目:萘普生的生产工艺研究 目录 一、概述 (1) 二、研究进展 (2) 三、合成路线及选择 (2) (一)、(±)—萘普生的合成路线 (2) (二)、(±)—萘普生的拆分 (7) 三、萘普生的不对称合成 (8) 四、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11) 一、1—氯—2—甲氧基萘的制备 (11) 二、1—(5—氯—6—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 (12) 三、2—溴—1—(5—氯—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 (13) 四、5,5—二甲基—2—(1——溴乙基)—2—(5—氯—6—甲氧基—2—萘基)—1, 3—二氧己环的制备 (15) 五、(±)—萘普生的制备 (16) 六、萘普生的制备 (18) 五、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 (19)

一、概述 1、名称: 萘普生,化学名为(+)—6—甲氧基—α—甲基—2—萘乙酸,英文名为(+)—6—methoxy—α—methyl—2—naphthaleneacetic aid。 结构式: 萘普生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熔点为153~158℃.萘普生在甲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微溶于乙醇,在水中几乎不溶。日光照射下颜色变深。萘普生为S构型。 3、药物作用: 萘普生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明显一直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萘普生的抗炎作用约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7倍、解热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2倍。即使在切除了肾上腺的动物身上也表现出消炎效能,这表明此作用并非通过垂体——肾上腺传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痛风、运动系统的慢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摘要:本文概述了双氧水性质、用途、主要生产方法及双氧水的生产现状 ,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业生产原理及工艺。 关键字:双氧水,蒽醌法,工艺 1.1 双氧水性能、用途及常见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现状 1.1.1双氧水的性质 一种二元弱,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 质。可以用来制氧气、杀菌消毒。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H 2O 2 ,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特征是分子中有过氧键-O-O-。俗称双氧水。在自然界中仅以微量存在于雨雪和某些植物的液汁中。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光照和铂、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1.1.2双氧水的用途 双氧水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 ,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 ,故被称为“清洁”的化工产品 ,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 ,逐步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和农业等广泛领域 ,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双氧水主要用于漂白、化学品合成和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并与相关产品相比 ,显示出绝 对的优势。例如:H 2O 2 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 ,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 黄、手感适宜 ,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化学品合成方面 ,H 2O 2 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 ,其中 最重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 ,它们都是洗涤剂的添加剂 ,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用量很 大。H 2O 2 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水 ,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 H 2O 2 还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气 ,如SO 2 、 NO和 H 2 S等 ,处理的方式多样 ,效果良好;且用 H 2 O 2 处理有毒污染物时 ,处理范围广、效果好 ,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 ,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特别是环保行业 ,在国外双氧水的消费比重较高 ,而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因此挖掘环保型产品双氧水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我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2010-07-07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374 关键字:过氧化氢使用方法用途 1、过氧化氢(双氧水) 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 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 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度-80度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 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值, 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

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除. 2、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双氧水的危害性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铸造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图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面在端部的铸件,如齿轮坯、轴承座、罩、壳等(图2)。 图整模造型 2.分模造型 当铸件的最大截面不在铸件的端部时,为了便于造型和起模,模样要分成两半或几部分,这种造型称为分模造型。当铸件的最大截面在铸件的中间时,应采用两箱分模造型(图3),模样从最大截面处分为两半部分(用销钉定位)。造型时模样分别置于上、下砂箱中,分模面(模样与模样间的接合面)与分型面(砂型与砂型间的接合面)位置相重合。两箱分模造型广泛用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铸件生产,如水管、轴套、阀体等有孔铸件。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摘要:本文概述了双氧水性质、用途、主要生产方法及双氧水的生产现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业生产原理及工艺。 关键字:双氧水,蒽醌法,工艺 1.1 双氧水性能、用途及常见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现状 1.1.1双氧水的性质 一种二元弱,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质。可以用来制氧气、杀菌消毒。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H2O2,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特征是分子中有过氧键-O-O-。俗称双氧水。在自然界中仅以微量存在于雨雪和某些植物的液汁中。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光照和铂、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1.1.2双氧水的用途 双氧水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故被称为“清洁”的化工产品,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逐步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和农业等广泛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双氧水主要用于漂白、化学品合成和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并与相关产品相比,显示出绝对的优势。例如:H2O2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黄、手感适宜,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化学品合成方面,H2O2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它们都是洗涤剂的添加剂,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用量很大。H2O2可

用于处理有毒废水,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H2O2还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气,如SO2、NO和H2S等,处理的方式多样,效果良好;且用H2O2处理有毒污染物时,处理范围广、效果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特别是环保行业,在国外双氧水的消费比重较高,而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因此挖掘环保型产品双氧水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我国具有很大价值,同时也将为双氧水开辟更广阔的市场【1】。 1.1.3工业制法有:1)无机反应法:无机法是最早用于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即用硫酸或磷酸酸化过氧化钡或其他无机过氧化物来制得双氧水,同时形成不溶于水的钡盐或其它物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BaO2+H2SO4=BaSO4+H2O2 NaO2+H2SO4+10 H2O=Na2SO4·10H2O+H2O2 其中过氧化钡可通过在氧气气氛下焙烧氧化钡制得。采用这种方法无法大规模生产双氧水,生成的不溶性钡盐也无法回收重新利用。后来有人发展了采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来酸化过氧化钡制备双氧水,该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高温焙烧将生成的碳酸钡分解成氧化钡,从而循环利用氧化钡。该法制得的双氧水含量不高,操作麻烦并且耗能极大,在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中已经被淘汰。 2)水解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法相类似的是,水解过氧化有机物也能制得双氧水。首先控制乙醛通过自氧化形成过氧乙酸,然后水解生成的过氧乙酸,就可以得到双氧水和乙酸的混合物。要将该混合物中的过氧化氢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也可以往该混合物中加入钙盐,使其中的过氧化氢形成过氧化钙沉淀下来,再采用酸化法制得双氧水。该法操作复杂,仅在专利中出现过,并无实际应用。 3)碳氢化合物自氧化:将碳氢化合物气相部分氧化可以直接制得双氧水,但该法中碳氢化合物可能会形成很多副产物,给双氧水的分离、提纯和浓缩带来很大不便,该法也只在专利中出现过,并无应用实例。也可先将碳氢化合物通过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相应的过氧化碳氢化合物,然后通过水解生成的过氧化物间接制得双氧水,仅有少许烃类可以通过该法得到较高的产率,报道较多的有叔丁基过氧化氢。 4)异丙醇氧化法:该法以异丙醇为原料,过氧化氢或其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丙酮。该法由美国Shell公司开发成功,并在美、俄、日已经工业化生产。该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异丙醇,投资大,并且在得到双氧水的同时

制药工艺学

云南大学硕士招生考试 916-《制药工艺学》考试大纲 《制药工艺学》专业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于云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涉及两大部分内容:(1)制药工艺学课程,(2)有机化学课程。考题总分为150分,其中第一部分制药工艺学课程考试内容约占85分,第二部分有机化学课程考试内容约占65分。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制药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代表性产品的工艺研究、工艺过程与控制原理等,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工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初步能力。 一、考试的内容 (一)制药工艺学部分考试内容: 1、绪论 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化学合成药物的生产特点、GLP、GMP、GSP、GCP、实验室工艺研究过程、中试放大研究过程、我国现阶段制药工业主要发展战略、创新药的概念及研究开发过程、仿制药的概念及研究开发过程、药品注册管理和生产管理法律法规 2、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工艺路线的概念、工艺路线设计与选择的研究对象、合成路线设计的相关概念、逆合成分析方法、追溯求源法、分子对称法、模拟类推法、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收率的计算 3、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工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反应试剂的选择、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溶剂的选择、配料比与反应浓度、加料顺序与投料方法、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搅拌与搅拌方式、反应时间、优化催化反应、反应后处理方法、产物

纯化与精制方法、重结晶技术、工艺过程控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利用实验设计优化工艺 4、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 手性药物与生物活性、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影响手性药物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结晶法拆分外消旋混合物、结晶法拆分非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的动力学拆分、手性合成子与手性辅剂、手性源的组成和应用、不对称合成的定义和发展、不对称合成反应类型。 5、中试放大与工艺规程 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确定物料衡算的计算基准、物料衡算的计算步骤、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和基本内容、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订。 6、化学制药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化学制药厂污染的特点和现状、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废水的处理、废气的处理、废渣的处理。 7、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原理 掌握奥美拉唑的结构、合成路线的分析和选择、奥美拉唑与中间体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8、塞来克西的生产工艺原理 掌握塞来克西的结构、合成路线的分析和选择、塞来克西与中间体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9、生育酚的生产工艺原理 掌握生育酚的结构、混合生育酚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