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被动安全性

合集下载

汽车被动安全分类

汽车被动安全分类

汽车被动安全分类一、前言汽车安全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被动安全是指在车辆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和车辆的安全措施。

被动安全主要包括车身结构、气囊系统、安全带系统、座椅和头枕等部分。

本文将从汽车被动安全的分类入手,详细介绍各种被动安全措施。

二、按照功能分类1. 车身结构车身结构是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不仅能够支撑整个车身,在碰撞时还能吸收和分散撞击力量。

现代汽车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车身强度和刚性,如高强度钢板、铝合金等。

2. 气囊系统气囊系统是目前最为普及且最为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

它可以在碰撞时迅速充气,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碰撞冲击。

气囊系统主要包括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侧面气囊等。

3. 安全带系统安全带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基础,它能够固定车内人员,减缓碰撞时的惯性力。

现代汽车安全带系统不仅可以自动收回,还配有预紧器和限力器等装置,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效果。

4. 座椅和头枕座椅和头枕也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在碰撞时保护乘员颈部和头部免受伤害。

现代汽车座椅和头枕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材料,如可调节式头枕、能够吸收冲击力的座椅等。

三、按照碰撞部位分类1. 前撞前撞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碰撞形式。

现代汽车在前端设置了防护杆、缓冲器等装置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量,并采用了预紧器、限力器等装置提高安全带的使用效果。

2. 侧面碰撞侧面碰撞也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碰撞形式。

现代汽车在侧面设置了侧面气囊、加强杆等装置来保护乘员免受碰撞伤害。

3. 后撞后撞虽然不如前撞和侧面碰撞严重,但仍然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现代汽车在后部设置了防护杆、缓冲器等装置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量。

四、按照车型分类1. 轿车轿车是目前最为普及的汽车类型之一,它在被动安全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现代轿车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材料来提高被动安全性能,如高强度钢板、气囊系统等。

2. SUVSUV是一种运动型多功能车辆,它具有较高的越野性能和载人载物能力。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颜色与安全
使红、黄、蓝、绿色的轿车与观察者保持等距离,在观察者看来,似乎红色和黄色轿车要近一些,而蓝色和 绿色轿车要远一些。因此,红色和黄色称前进色,蓝色和绿色称后退色。前进色的视认性较好。
近有研究表明,轿车行车安全性不仅受其操作安全视线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车身颜色的能见度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视认性好的颜色能见度佳,因此这类颜色用于轿车车身可以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颜色的可视 认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关依据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高,我国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也在随之大幅的增加。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也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受到广大国人的**。厂家也越来越多的把自己 产品的安全性当作宣传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世界最新的安全技术研究成果被引进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工程师 和研发人员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NCAP体系被引入中国,各种 CAD、CAE以及碰撞计算软件被引入中国。好像世 界有的我们都有了,世界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在做。别人有LS-Dyna、Hyperworks、 Madymo和Radioss,我们都 有。别人在做整车碰撞建模、模拟、结构优化和数字假人(Dummy)建模,这一切我们也都在做。那么我们就要问, 我们在汽车安全技术研发上还缺少什么。答案是:好像什么都不缺了。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各种汽车智能安全系统也开始发展起来,主要是通过由雷达和摄像机组成的“预知传 感器”,对行车危险进行判断并帮助驾车者进行处理。这一系统能够在汽车与其它物体发生撞前的瞬间,自动进 行干预以保证安全。
安全驾驶
这里应该指出,汽车安全如今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须综合考量的问题,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安全系统,都有互相 结合的趋势。专家们提醒,除了汽车本身以外,如果没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乘员也是不安全的,甚至反而会使安 全配备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如驾乘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如果发生险情与车辆的安全性是没有 关系的。所以安全意识才是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汽车安全问题。

汽车安全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汽车安全技术获取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

目前,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被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主要是指防碰撞技术,包括车身防撞结构、安全气囊、安全带、定位座椅等。

这些技术虽然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它们能在发生事故后,通过缓解人体损伤和减少车辆损失等方面,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技术是指能够主动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技术。

例如,ABS防抱死制动、电子稳定控制、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等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监测车辆状态、驾驶员信息等,及时采取主动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3.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路面、车辆、驾驶员三者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效率和便捷性。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车辆通信系统、车辆导航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一系列技术。

未来,随着汽车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也将会得到持续的提升和发展。

以下是未来汽车安全技术的几个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将会进一步智能化,例如,智能驾驶技术的出现,将会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人为错误,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

2.多元化安全技术将会成为重点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将更加多元化,例如,在主动安全技术方面,将会涌现出更多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技术,例如,侧碰撞、侧翻等。

3.协同性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汽车安全技术不仅要着眼于车辆本身,还应将智能交通系统整合进来,用于预测、监测交通状况,从而提高汽车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汽车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汽车安全系统作为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文将重点讨论汽车安全系统中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1.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定义主动安全是指车辆在发生事故前能主动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风险的能力,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生后,车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伤害的能力。

2.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主动安全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手段,它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预警驾驶员潜在的危险情况,帮助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策略,例如:(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发生抱死现象,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减少刹车距离,提高驾驶员的制动控制能力;(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通过感知车辆在车道内的位置,并向驾驶员发出音频或视觉警示,提醒其调整车辆方向;(3)主动刹车辅助系统:当车辆接近前方障碍物或行人时,系统自动刹车,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后,通过车辆的 pass简化来减轻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例如:(1)安全气囊系统:在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能迅速充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头部、胸部和腹部的冲击力;(2)安全带:安全带可以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被抛出,有效减少身体的前冲程度,降低伤害风险;(3)车身结构:通过合理的车身设计和高强度材料的应用,确保车辆在碰撞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挤压伤害。

3.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重要性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动安全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风险。

合理的主动安全技术,如刹车辅助系统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能够避免驾驶员在疲劳、分神或驾驶错误时发生事故。

汽车安全性标准

汽车安全性标准

汽车安全性标准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为了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汽车安全性标准。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车辆结构安全性、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三个方面介绍汽车的安全性标准。

一、车辆结构安全性1. 车身刚性:车身刚性是指车辆在发生碰撞或受力时能够保持形状和稳定性的能力。

为了保证车辆的结构安全性,各国对车身刚性都有一定要求,包括使用高强度钢材、防撞梁的设置等。

2. 容裂数量:车辆的容裕空间和安全空间是保护乘客安全的重要因素。

规定车辆内部应有足够的空间,避免乘客在碰撞时直接接触到车身和硬物。

3. 座椅安全性:汽车座椅是乘客的保护屏障,它的安全性对乘客来说至关重要。

各国规定座椅应安装头部和腰部支撑装置,并进行抗冲击测试,以确保乘客在碰撞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4. 配件安全性:汽车的配件也需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性标准。

例如,安全带、气囊等重要配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在事故中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二、主动安全性1.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核心部分,各国都有着严格的制动系统测试要求。

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刹车距离、抗褪色性、防抱死系统等。

2. 灯光系统:灯光系统也是保障驾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规定了灯光的亮度、照射距离、灯光配位等标准,以保证在夜间行车时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

3.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安全技术,它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状态,自动调整制动力和扭矩,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各国也纷纷制定了相关标准,要求汽车必须配备稳定性控制系统。

4. 驾驶辅助系统: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提供警示、辅助和控制车辆的功能,提高驾驶安全性。

例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盲点监测系统等。

各国也对这类系统制定了一系列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

三、被动安全性1. 客舱保护: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对乘客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减少碰撞对其造成的伤害。

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的重要性

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的重要性

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的重要性
现代汽车中,汽车安全非常重要,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也十分重要。

两者缺少一个都无法保证乘客安全。

主动安全指的是通过汽车系统自身的技术和组件来实现安全,例如ABS刹车系统、气囊系统、转向协调系统等设备,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的概率及发生程度。

被动安全指的是汽车在事故中的保护能力,比如空调护架、悬挂系统和其他类型的安全配件,可以有效减少乘客受伤的概率。

此外,汽车空调系统还能有效减轻汽车重心和尺寸,以缓解道路行驶带来的冲击,保护汽车免受撞击伤害,为后劲提供更好的支持。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很重要,因为无论是普通行驶还是遭遇紧急危险,都对驾乘人员构成威胁,它们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换句话说,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汽车安全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是实现汽车安全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条件。

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技术也应在质量和安全性上进行良好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客和行驶的安全。

总之,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是实现汽车安全的重要考虑因素,并提供实践的思想倡导。

不断完善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系统,保证汽车的安全,更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安全的汽车,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受伤的概率,更有利于保障汽车出行的安全。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需品。

然而,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事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侵害。

因此,汽车碰撞安全已经成为汽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基础问题。

汽车碰撞安全可以分为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主要包括车身刚度、安全气囊、安全带、车身形状等汽车结构设计方面的因素。

而主动安全则是通过安装反应速度快、能够对驾驶员进行预警、主动避让的各种先进安全辅助系统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被动安全1.车身刚度车身刚度是指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不易发生变形、扭曲和变形的能力。

车身刚度越高,汽车在发生碰撞时所受的冲击力就越小,从而减轻乘员的伤害。

因此,现代汽车在设计时都会注意增加车身的刚度。

2.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内部,用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身体的袋状装置。

安全气囊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快速膨胀,并且尽可能使身体受到的冲击力减小,从而减轻受伤的程度。

3.安全带安全带是一种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的安全装置,主要通过将身体固定在座位上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

在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够减轻身体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潜在的伤害。

因此,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员都应该系好安全带,以确保出行的安全。

4.车身形状车身形状也是汽车碰撞安全中很重要的因素。

现代汽车设计中注重通过车身的形状设计来减缓碰撞时的冲击力。

而且,车身形状还能够对行人碰撞造成的伤害减轻。

因此,在汽车设计中注重车身形状的规划是提高汽车碰撞安全的关键之一。

二、主动安全1.主动安全辅助系统主动安全辅助系统包括多种安全技术,目的是为了让驾驶者拥有更好的行车体验,并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快速的做好准备。

这些系统主要有自适应巡航控制(ACC)、预览系统、盲区监测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能够帮助驾驶者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危险。

2.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目的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地减速和停车。

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概述

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概述

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概述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为乘员提供保护的能力。

被动安全性试验是评估汽车在碰撞、侧翻等事故情况下对乘员的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

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通常包括碰撞试验、侧翻试验、车身刚度试验等内容,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汽车在不同事故情况下的保护能力,为消费者选择安全的汽车提供参考。

碰撞试验是被动安全性试验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碰撞试验通常分为正面碰撞试验和侧面碰撞试验两种。

在正面碰撞试验中,汽车以一定的速度撞向障碍物,通过测量车辆变形情况、乘员受力情况等指标来评估汽车在碰撞事故中的保护能力。

而在侧面碰撞试验中,汽车则以一定的速度撞向侧面障碍物,评估汽车在侧面碰撞事故中的保护能力。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汽车在不同碰撞情况下的保护水平,选择更安全的汽车。

侧翻试验是另一项重要的被动安全性试验内容。

在侧翻试验中,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进行侧翻,通过观察车辆侧翻时的稳定性、车顶强度等指标来评估汽车在侧翻事故中的保护能力。

侧翻事故往往会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侧翻试验的结果对于消费者选择安全的汽车至关重要。

此外,车身刚度试验也是被动安全性试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车身刚度试验通过对车身刚度进行测试,评估汽车在碰撞事故中的变形情况以及乘员受力情况。

车身刚度对于汽车在碰撞事故中的保护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车身刚度试验也是消费者选择安全汽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试验内容外,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还包括了车内安全气囊、安全带等安全装置的测试。

这些安全装置在事故发生时可以为乘员提供重要的保护,因此其性能的测试也是被动安全性试验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是评估汽车在发生事故时对乘员提供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碰撞试验、侧翻试验、车身刚度试验等内容的测试,可以评估汽车在不同事故情况下的保护能力,为消费者选择安全的汽车提供参考。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除了关注汽车的性能、外观等因素外,也需要重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选择更安全的汽车,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时候起作用。
2021/3/1
13
4.2.2 车身结构安全设计
l 理想的安全汽1/3/1
14
4.2.2 车身结构安全设计
l 1. 前保险杠(图4-6)
• 作用:吸能,避免重要部件损坏 • 分类:阻尼型,弹性型等
l 2.后保险杠 l 3.侧围保险杠 l 4. 吸能车架(图4-7) l 5.翻车安全对策
2021/3/1
5
4.2.1车身变形特性—正面碰撞
2021/3/1
6
测试车辆以55~56km/h的速度撞向刚性 壁障,车前部发生了吸能溃缩形变.
2021/3/1
7
4.2.1 车身变形特性—侧面碰撞
l 侧面碰撞时载荷传递路径
2021/3/1
8
4.2.1 车身变形特性— 侧面碰撞
2021/3/1
• 带扣(插板)、带扣锁(锁扣):快速约束、解脱
• 卷收器:无锁止卷收器、自锁式卷收器、紧急锁止 式卷收器
• 调节件:调节织带长度
• 预张器 :发生撞车事故时,预先张紧并锁住安全带 ,弥补了紧急锁止卷收器的不足。
2021/3/1
34
4.3.2 安全带的组成
卷收器分为自锁式卷收器和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l 自锁式卷收器可自由地将织带拉出,一旦将织带拉到
全背式---马甲式
见图4-14
2021/3/1
30
4.3.1 安全带分类
4.3.1 安全带分类
2021/3/1
32
4.3.2 安全带组成
卷收器 织带
插板
锁扣
调节件
2021/3/1
33
4.3.2 安全带的组成
l 组成
• 织带:高强度,能量吸收性,耐磨,延伸性
• GB规定抗拉强度达到 22260 N以上
l 沃尔沃公司 l 1959年 l 三点式安全带
2021/3/1
29
4.3.1 安全带分类
l 1.安全带的作用与原理
• 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减小二次碰撞危险
l 2.安全带分类
主动型—人工锁扣、解扣
被动型---车门关闭、开启后自动锁扣、解扣
两点式---腰带、肩带
三点式---连续、分离,兼有腰带、肩带功能
9
4.2.1车身变形特性—侧面碰撞
2021/3/1
10
4.2.1 车身变形特性—侧面碰撞
2021/3/1
11
4.2.1 车身变形特性—侧面碰撞
2021/3/1
12
4.2.1 车身变形特性—追尾
l 汽车防撞钢梁(视频) 一辆车应该有
前后两根防撞U型 钢梁(3mm厚)。 前面一根,在正面 碰撞时候起作用, 后面一根,在被追
2021/3/1
15
本田雅本阁田被雅动安阁全车身被动安全技术
本田雅阁车身被动安全技术
2021/3/1
18
7. 翻车安全对策
4.2.3 车身碰撞过程的数据分析
1. 车身碰撞有限元分析过程
• P89,图4-9,图4-10
2.车身碰撞过程的计算机仿真 1)多刚体动力学方法
采用 MVMA2D,MADYM02D等软件 2)动态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法 3)多刚体动力学和动态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
所需长度之后即自动锁紧。如果在拉出过程即使尚未 达到所需长度而中途停顿,也会被自动锁紧,只能使 其缩回重拉。 l 紧急锁止卷收器在汽车正常行状态下,织带随乘员需 要自由伸缩,但当汽车速度急骤变化时,其锁止机构 锁止并保持束紧力。传感方式有三种:感受织带拉出 加速度的、感受汽车加速度的和复合式。
5. 紧急锁止卷收器
l 预拉紧式安全带是指在发生撞击的一瞬 间10ms,卷收器会自动将安全带往回 拉一段距离约40mm,以消除安全带与 身体之间的间隙,减小乘员的位移。
l (雅力士、POLO、迈腾、新君威)
锁机式:P95,图4-17
烟火式(爆燃式安全带)P96 ,图4-18
4.1 概述
• 被动安全性
• 指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员和步行者,使直接损失降至 最低的能力。
• 分为车外被动安全性和车内被动安全性
• 一次碰撞 (汽车与障碍碰撞)和二次碰撞 (驾驶 员与车内物体碰撞)
• 被动安全系统
• 安全车身结构 外部安全
• 乘员保护系统 内部安全
2021/3/1
1
4.2 安全车身结构
2021/3/1
36
4.3.3 提高安全带性能的方法
1. 织带预拉紧器(预张器 )
2. 限荷器:移动卷收器放松织带,减小拉 力
图4-19, 销轴挤压支架梯形长槽,槽变形使卷
收器沿支架的长槽向上滑动,限制最大拉力。
3. 高度调节器
4. 自动紧急锁止
5. 安全带自动佩带装置
2021/3/1
37
4.3.3 安全带优化
混合法
4.2.3 车身碰撞过程的数据分析
基于Hyperworks的车身碰撞有限元分析 A car’s colliding with wall based on Hyperwork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长安大学 袁显举
本文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软件的高精度计算能力来分 析车身的刚性碰撞,同时对碰撞过程中乘员的姿态变化以及 所受冲击进行简单模拟。最终通过分析结果对车身的设计参 数提出修改意见。
赛车行驶时气流旋涡:气流流过车轮处紊乱并 形成旋涡(蓝色);气流流过车顶时保持良好秩
序,经过尾翼下方时迅速紊乱并形成巨大的旋 涡(阻力的最大源泉) 。
4.3 汽车座椅安全带
4.3.1 安全带分类 4.3.2 安全带组成 4.3.3 安全带改进
2021/3/1
28
4.3.1 安全带分类
l 安全带的发明者 Nils Bohlin
赛车车身空气动 力学计算机仿真
l 维特C6R GT2 赛车的CAD三 视图和透视图
这幅CFD(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图展示了 C6R GT2赛车行驶时,气流流过赛车表 面的概况。
展示了C6R GT2赛车行驶时车身表面各 部分受到的下压力情况:红色表示大数值 的下压力;蓝色表示小数值的下压力。
赛车刹车时散热气流的流线:前轮刹车盘的散 热气流从前轮流出,沿着车身侧面流向车身后 方;发动机散热气流流过车顶,并经过尾翼下 方流向车身后方。
l 功能
• 尽可能缓冲和吸收车辆及乘员运动能量 • 确何乘员有效生存空间,且易于逃脱和车外
救护
2021/3/1
2
4.2.1 车身变形特性—碰撞形式
l 前碰撞 l 侧面碰撞 l 追尾碰撞 l 翻滚
2021/3/1
3
4.2.1车身变形特性—正面碰撞
2021/3/1
4
4.2.1车身变形特性—正面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