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酒文化论文】诗与酒

【酒文化论文】诗与酒

【酒文化论文】诗与酒第一篇:【酒文化论文】诗与酒诗与酒的促膝交谈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XXXXXXXX大学XXXXXXXX XXXXXXX专业摘要:1.概述诗与酒的关系2.分别从诗与酒的定义、诗与酒相合产生的情意、相关节日或场合下的各式酒诗这三方面看诗与酒的关系3.总结:诗酒合一,文化大观关键词:诗;酒;酒诗;Abstract:1.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2.T 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wine;emotion appeared when poetry combined with wine;severa l different drinker’s poetry in kinds of festival or circumstance.3.Summary :Unification of poetry and wine makes perfect culture.Key Words:Poetry;Wine;Drinker’s poetry前言诗人是人间赤子,诗是天籁之声。

“赤子”和“天籁”的沟通、拥抱,酒是心中的便桥。

在不同的心境、物境中,酒和诗一拍即合,均能产生火花和灵韵。

“长风巨浪会是有”,“还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起名”的叹惜;“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旷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酒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融汇在一起,但却和谐适意。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南京邮电大学唐诗与酒文化论文题目: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B110206 学号:B09020616 姓名:王鑫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开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开展。

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表达。

唐朝时期, 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诗人与酒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纵观《全唐诗》及补录收录的近五万首诗作, 其中有“酒〞字的有4466条记录, 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多达万首。

可以说, 唐代的酒文化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一、唐代酒品丰富、酒业兴盛( 一) 酒出品的渠道多样化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给。

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

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局部。

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

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

〞宋之问在《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中写道:“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

〞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

〞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

〞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

〞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

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

如元稹诗中提到“院榷和泥碱, 官酤小曲醨〞、“官醪半清浊, 夷撰杂腥膻〞。

白居易在《府酒五绝》中说:“自惭到府来周岁, 惠爱威棱一事无。

唯是改张官酒法, 渐从浊水作醍醐。

〞从中也可以看出, 官营酒业尤其是地方官酒酿酒实力并不雄厚, 所生产的酒类产品较为低劣, 与御用酒有着较大的差异。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好酒生诗——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许子桓Q15010312贝尔英才学院理工强化好酒生诗——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摘要:美酒配好诗历来是文人墨客们喜爱的,尤其是唐代,酒对于唐诗的影响着实非同小可。

酒可以让诗人们从生理上放松,去除防备,解放心中奔腾的创意,同时,酒又可以在心理上给人以激励与暗示,从而去抒发清醒时难以表达的情绪或志气。

关键字:酒,唐诗,影响,生理和心理作用引言:众所周知,酒对于艺术家的作用就好比战鼓对将士的作用,犹如催化剂,可以减少思考的时间,提高创作的效率,尤其是对唐朝诗人这一群体,对他们而言,酒后作诗是一种生活风气,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诗是酒之华,酒乃诗之媒好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

且不说像王绩的《过酒家》、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醉时歌》、王维的《渭城曲》等一系列的咏酒诗,就是那些不是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

而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唐诗中有 6 0 0 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 ,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

诗人离不开酒,“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酒也灌溉了诗人,“无如饮此销愁物,一饷愁消直万金。

”诗人和酒就好像一对兄弟,共同存在、互相依赖。

但客观来说,酒只是一样物品,本身并没有生命,不能对人产生依赖感,所以酒和诗人的羁绊说到底还是诗人需要酒的作用,酒可以对诗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对于唐代诗人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诗人生理作用的物质层面,二是对诗人心理作用的精神层面。

其中有积极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的,不过纵观全局,酒对诗人的意义完全可以忽略那一点瑕不掩瑜的小缺点。

先从生理上说,酒可以短暂麻痹人们心理上的创伤或放大人们心理的悲怆,这两种相反的情况随机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无论哪种,我们都必须承认是酒让人生理上从一个平稳的状态进入一个被激发的状态,这种激发态刺激了诗人的大脑,放大了诗人的感情,从而激发了无穷的灵感。

最广为认识的还当数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正表明了李白在一生中对酒的定位,他把酒作为人生尽欢的标配。

论酒与中国古代诗词

论酒与中国古代诗词

论酒与中国古代诗词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的文明古国。

人类的第一滴酒是中国人造的,而且还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酿酒工艺。

酒是生活的佳酿,与生活是相依相伴的。

酒是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已经融入中国历史几千年。

也就是说,“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

同时,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内涵。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酒是文化的酵母。

酒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天上酒醒掌酒、人间杜康精心酿酒、神农氏制酒等。

酒事千年,千年酒事,酒香传万世,充分显示出酒寄寓于文化、生活的价值。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文学诗词创作,就有酒的相伴。

何处有酒,何处有诗词。

酒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体现其独特的作用,最为显著、最为广泛的主要表现在魏晋、唐、宋这三个时期。

这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的质量较为上乘。

而且对将整个时期的文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起了重要作用,都与酒存在莫大的关联。

所谓“万事不如杯在手”,杯中自有乾坤,得酒自得诗词,有酒而诗词自成。

“陶翁一生诗酒相伴,以诗酒会友,酒中抚琴,琴后赋诗,醉意蒙蒙之中留下《饮酒二十首》诗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首便是其中佳作”。

[1]连陶渊明这种世之隐居者,都作文不离酒,可见酒对文人的创作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

酒的作用除了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外,酒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在众多的篇章佳句中都可以发现酒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为酒用于祭祀、庆贺、赠别、解忧等等。

通过酒的催化作用而成文,挥笔则文思成而诗词即成。

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酒发挥着宗庙祭祀的作用,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表现得极为显著。

《礼记·礼运》中记载祭祀时:“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棠,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

”①对于酒用于祭祀也有诸多文献可考。

唐代诗人王驾的题为《社日》的诗中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题目: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摘要:唐代诗人的生活与诗与酒都密不可分,酒酣之际诗兴大发即挥毫赋诗一首,偶得一联妙句便豪饮而庆,此两者可谓缺一不可。

关键字:唐诗酒文人风骨引言:酒是粮食的精华,它通过发酵酿造成为醇美的珍品,酒香阵阵,引人细细品味。

而唐诗的创作也正如这酿酒,诗人将自己坎坷的一生,命运里的波澜都融入到诗句当中,成为千古绝唱。

正文:(一)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大唐盛世,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富强,文人也得以在安宁中挥洒才情。

五谷丰登,衣食无忧,酒这种奢侈的幸福便成为人人可得的日常。

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可见盛唐时期,诗人作诗已是一件与饮酒密不可分的事了。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

酒便成为了他精神上的伙伴。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

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这种诗酒风习,在唐宋以下的元明清社会也得到传扬。

(二)试论酒及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饮酒,在唐代诗人使得在情感世界中,找到了创作灵感的媒介,想象丰富的奇妙载体。

杜甫说:“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陆游说:“诗情恰在醉魂中。

”他们都有李白、张旭式的艺术创作感受,说明酒之于诗,功莫大焉!除此之外,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情绪引动,环境气氛的薰陶也具有独特作用,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更是情有独钟。

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李白,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将大为逊色。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

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总而言之,唐代文人的社会生活中,诗酒风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酒,往往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思考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高三作文】唐诗如酒

【高三作文】唐诗如酒

【高三作文】唐诗如酒唐诗如酒,醉人心魂,其韵味悠久,历久弥香。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刻,而唐诗则是这一时刻的精髓。

唐诗的语言优美,气韵华丽,每一首诗都如同一杯好酒,让人陶醉其中。

在唐代,诗歌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

其实,唐诗与美酒有许多共通之处。

首先,唐诗与美酒都有着丰富的历史。

酒具有10000年的酿造史,而唐诗经过1000多年的传承,至今仍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其次,唐诗与美酒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独特的口感,在这方面各自有其喜好和特长。

最后,唐诗与美酒都有着无限的风情和魅力。

唐诗和美酒虽然各有其独特之处,但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又会创造出怎样的美妙效果呢?在我看来,唐诗和美酒融合在一起时不仅能传达文化价值,而且还可以让人们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动。

比如,“清风吹白羽,白羽盘红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山中饮酒所创作的《赋得双双马上》。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风景的美丽以及诗人饮酒时的轻松心情。

当人们们读到这句诗时,似乎就能感受到他在白雪皑皑的山间,品尝美酒的快意,闻到那清新的空气,听见了飒飒的风声。

这是一种富有可感性的体验,让人感受到来自自然与文化深深的震撼以及舒适的感觉。

再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让人感觉如同品尝一杯甘美的酒。

在这首诗里,诗人借助丰富的感官语言,描绘了燃烧斗柄烈焰的场面,用酣畅淋漓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种浓郁的饮酒氛围之下。

就像品酒师品尝葡萄酒一样,读者也被带领着一步一步,沉浸在酒的香气中,享受着美妙的味觉之旅。

唐诗如酒的另一大共通之处,则在与它们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就像人们品尝到精美的酒时,除了它本身的味道,还可以感受到酒者的内心情绪,唐诗同样是通过极具情感价值的词语、描绘手法,将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

在唐诗中,情感总是那么真挚而深沉,让人沉浸其中,终身难忘。

总而言之,唐诗如酒这种比喻,将人们的两种文化艺术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文化以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寓意深远。

让我们一起品尝唐诗和美酒的双重魅力,让人生有更好的味觉与更美好的心情。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从古至今,在历代的古代诗词中诗与酒总是形影不离,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迄今为止,诗与酒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在酒的陪衬与烘托下获得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与发展空间,散发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可以说是绵延不绝,无处不在,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着诗人或是深沉或是奔放或是愤慨或是激荡的情感,每一首诗都如同一坛上好的百年佳酿,意义绵延,历久弥香。

形成了别具一格、拥有独特魅力的酒文化。

自造酒鼻祖杜康酝酿出这等醇香美味的饮品以来,酒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情感宣泄和灵魂寄托之因而它不仅可供人啜饮,而且还孕育了千百年的酒文化。

饮一杯恬淡的酒,在山水间畅游。

陶渊明“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欲说还休,便于无形中将内心的悠闲自得融入到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中。

在俗世的喧嚣中“问君何能尔”,贴切自然的一句“心远地自偏”就回答了世人的疑问。

这般情愫也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而寻找到了自身的快乐,因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饮一杯豪放的酒,在壮行时激励。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腔热血,便于遐想中将内心的干云豪气融入到欢乐畅饮的壮行中。

生有何患?死又何惧?立志报国乃男儿本色,人生快意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觥筹交错。

饮一杯孤独的酒,在人海中徜徉。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形单影只,便于幻想中将内心的孤寂凄凉融入到浪漫态情的梦境中。

正因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生苦短,于是乎诗人把郁结已久的愁绪化解到极致梦幻的超现实当中,寄月抒怀,随月歌舞,在“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之中痛并快乐着。

饮一杯伤离的酒,在送别时慰藉。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难舍,便于规劝中将内心的深挚情谊融入到临别钱行的劝酒中。

没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话别,也无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絮叨,一杯酒、一句话便将真挚的友情弥漫在那渭城朝雨之中,温暖人心!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酒中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酿成了许多醉人的诗篇,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千古流芳,它将随着时间的陈酿醇香不改,愈加迷人。

唐诗中的酒文化与诗意表达

唐诗中的酒文化与诗意表达

唐诗中的酒文化与诗意表达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唐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在唐诗的世界里,酒文化则是其中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存在。

酒,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诗意表达的重要元素。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的繁荣、文化的交流以及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都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酒,在这个时期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还是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唐诗中,酒常常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

当诗人心怀壮志却不得施展时,酒便成为了他们排解忧愁、抒发愤懑的工具。

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生动地展现了他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的无奈心境。

而当诗人遇到知己,酒又成为了他们传递友情、共享欢乐的桥梁。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一杯酒中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不舍之情。

酒还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许多诗人在饮酒之后,思维更加活跃,才情得以充分展现。

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便是在酒后对人生的感慨。

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细微而又深刻的情感,将其转化为动人的诗句。

同时,唐诗中的酒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从宫廷宴饮到民间酒肆,从文人墨客的雅集到将士们的壮行酒,酒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描绘了边疆将士们在战前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豪迈奔放的气概。

在唐诗中,酒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也是常见的诗意表达。

诗人常常在饮酒时欣赏自然美景,将酒意与自然之美相融合,创造出令人陶醉的意境。

白居易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在春花秋月的美景中独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美好的氛围。

此外,酒在唐诗中还与节日、习俗密切相关。

每逢佳节,人们总会饮酒庆祝。

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
摘要:唐代诗人的生活与诗与酒都密不可分,酒酣之际诗兴大发即挥毫赋诗一首,偶得一联妙句便豪饮而庆,此两者可谓缺一不可。

关键字:唐诗酒文人风骨
引言:酒是粮食的精华,它通过发酵酿造成为醇美的珍品,酒香阵阵,引人细细品味。

而唐诗的创作也正如这酿酒,诗人将自己坎坷的一生,命运里的波澜都融入到诗句当中,成为千古绝唱。

正文:
(一)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大唐盛世,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富强,文人也得以在安宁中挥洒才情。

五谷丰登,衣食无忧,酒这种奢侈的幸福便成为人人可得的日常。

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可见盛唐时期,诗人作诗已是一件与饮酒密不可分的事了。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

酒便成为了他精神上的伙伴。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

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这种诗酒风习,在唐宋以下的元明清社会也得到传扬。

(二)试论酒及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饮酒,在唐代诗人使得在情感世界中,找到了创作灵感的媒介,想象丰富的奇妙载体。

杜甫说:“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陆游
说:“诗情恰在醉魂中。

”他们都有李白、张旭式的艺术创作感受,说明酒之于诗,功莫大焉!
除此之外,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情绪引动,环境气氛的薰陶也具有独特作用,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更是情有独钟。

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李白,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将大为逊色。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

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总而言之,唐代文人的社会生活中,诗酒风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酒,往往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思考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首诗结构十分特别。

诗无头无尾,骤起骤落,段与段互不相关,如同一架屏风,分别展示着八幅酒徒画像,每幅都用写意的漫画手法,寥寥数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每个人独具的神态,合而观之,又能共同体现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风貌。

杜甫歌咏的“饮中八仙”,从其各自生平事迹看,多是欲有作为而难有作为,不得已沉湎于醉乡,以排遣忧愁,忘却世态昏浊,现实感极强,留人印象至深。

其中,“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一句侧面描写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可以说杜甫以这一篇《饮中八仙歌》为中国三大文人诗酒集团之一的“饮中八仙”立传,传下“饮中八仙”的千古颂歌。

“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独特气质:浪漫而悲壮,潇洒而豪迈。

“饮中八仙”的诗酒情结,反映了盛唐诗人以诗酒作为其目空一切,淡泊明志,任性逞才的情感宣泄。

“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中的这种豪迈与乐观,代表了大唐盛世中文人的乐观与自信,张扬了雄浑昂扬的盛唐气象。

“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中对独立人格和真正自由精神的追求,深受盛唐道侠任诞精神之影响。

“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中浪漫昂扬的盛唐气象和憧憬独立自由人格的道侠文化精神,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

“饮中八仙”诗酒情结也是盛唐诗文化与酒文化的结合,彰显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对我们的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饮中八仙”在醉酒中张扬个性,在诗歌中直抒胸臆,饮酒作诗为其生活方式,诗酒情结的审美追求为其目空一切,淡泊明志,任性逞才的情感宣泄。

诗酒情结之中,
他们展现着昂扬的气概与豪壮的抱负。

(四)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月下独酌(之二)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醉,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首诗,是李白称颂饮酒的一篇热情奔放的宣言书,是其一生中对酒的最高礼赞。

酒为天地而设,酒为圣贤而存,酒是“通大道”,“合自然”的不二法门。

这种李白独悟的“酒中趣”,就是他所孜孜追求的率情任真,不累世俗,自由解放的理想境界,就是他借酒而造设的心灵天国。

(五)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
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

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

兹撷采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李贽
等唐宋明清诗作赏析,足见此风习一脉传扬。

“诗寄情、酒遣愁”,浪漫酒兴催生文学艺术佳作的情结或可于兹稍得诠释。

唐诗中不仅酒与酒器名称多样,其饮酒场合也十分丰富。

首先,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

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偶然的久别重逢,喜上眉间,煮一壶清酒共饮畅叙。

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将散尽,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

唐代写酒的诗歌中,宴会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

好友将远行,作为其挚友,为临行客设饯行宴。

此间共同回味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为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表达自己的绵绵离愁,这是唐朝大多数文人会都有的饯行之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尽现于此。

唐朝诗人在月明之夜设饯行酒为好友饯行
再次,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

唐边塞诗中,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他们心中既有报效祖国的豪情,又有背井离乡,远离亲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兴,在荒凉大漠的衬托下,谱写出无数悲壮的战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令人钦佩。

最后,小酌独饮,抒人生之感慨。

唐朝诗人们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或悲叹生命旅程的坎坷艰难,或发泄放荡不羁的情怀,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诸于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诗酒作。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悠然之态尽显
于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的内心可见一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的少侠之气颇具感染力。

总之,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

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唐诗中的酒文化Wine Culture in The Poem of Tang Dynasties-红酒世界网
(2)“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文化思考-熊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