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新进展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方案,B组35例,给予吡柔比星+卡铂+氟脲嘧啶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并对此进行比较。
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86%;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
标签:新辅助化疗;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胃癌属于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胃癌的发生率也在逐年的提升,而手术治疗是对胃癌根治可能性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案[1]。
但是,进展期胃癌患者是由于错失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且癌细胞扩散并已入侵致胃壁肌层和浆膜层,单纯的手术治疗难以根治胃癌,且而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高且伴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2-3]。
为了提高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切除的比例及预后改善的前提是在术前对肿瘤进行减少负荷,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肿瘤负荷。
本研究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
纳入标准:年龄30~70岁,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患者,且均符合TNM分期标准,TNM分期为III~IV期,卡氏体力状态得分在70分以上,患者其他脏器未发现严重的病变。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完整版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完整版胃癌是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东西方差异较大,东亚地区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地区。
我国是胃癌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胃癌患者的42%。
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因早期胃癌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胃镜检查普及程度不同。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收集全国85家医学中心88 340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局部进展期胃癌比例高达70.8%。
目前,手术治疗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若病情处于局部晚期阶段,则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且复发率较高。
为提高胃癌的根治性切除率、改善预后,国际上广泛开展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模式的探索。
对于初期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能缩小肿瘤体积,实现肿瘤降期及根除微转移,可提高手术R0率;而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了新方向。
一、新辅助化疗(一)新辅助化疗适用人群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积极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并据此制订针对不同地区和患者情况的胃癌治疗指南。
根据最新版本的不同指南,新辅助化疗在适应人群范围存在差异。
NCCN的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全身状况良好、潜在可切除病灶且临床分期为cT2~4N0~3期的患者首选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将术前辅助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模式作为临床分期≥cT2N0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推荐的适用范围较NCCN更广,推荐为临床分期≥cT1N0期可切除胃癌患者。
日本胃癌协会治疗指南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相对较保守,推荐的新辅助化疗适应证为:(1)预计可R0切除但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如cTNM ⅢA~ⅢC期[cT4,cN+,无腹膜和(或)肝转移]患者。
(2)预计可R0或R1切除但预后较差的患者,如淋巴结广泛转移、体积较大的Borrmann Ⅲ型、Borrmann Ⅳ型患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临床指南对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进行明确规定,推荐临床分期Ⅲ期(cT3~4aN1~3M0)胃癌和临床分期Ⅱ期(cT1~2N1~3M0及cT3~4N0M0)的胃食管结合部胃癌患者行包括SOX、XELOX、FOLFOX(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DOS及FLOT 方案的新辅助治疗。
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8 v  ̄ Fne o e e r e r e lp e y a t 2+ a d p odn k n s e o u s n e r b o o t a rs n p i Ca i c n rt iae
临床 , 使化疗效果 明显提高 。韩 国 F A 已批 准奥沙 利铂 和 D
紫杉醇用 于 胃癌 治疗 J e m n等应 用伊 立替 康 +顺 铂 。N w a 方案对局部进展期 胃癌进行新辅助化疗 , 结果提示有一定疗 效, 但受病 例数等 因素限制仍不能有效证实新辅助化疗 的实 用性。20 0 6年一项设计 良好的 Ⅲ期多 中心随机对 照临床试 验 ( G C 第一次从较高的证据级别 证实 了新 辅助化疗 MA I ) 的疗效 , 该试验共纳入 5 3例进展 期 胃癌 、 管下 段腺癌及 0 食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第 5 0卷 l期
[ ]Zeg ,u .s u n r odi i er s la a 一 4 hn Zoz If r ep c i n g cae g t t S o a l e n t n d e s um e o
epo eafao 。 dcdP ri enuoa ijr t eee etr vrc vf ni u e ukn e r lnuyi r r - o ii n j n n ac b
留功 改善生 活质 量的 目的呤 】 。近年来 , 胃癌新 辅助 化
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 现将其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1 新 辅 助化 疗 概 述
新辅助化疗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 , 理论上其 可杀 灭癌 细胞 , 使肿瘤体积缩小 , 瘤及所属淋 巴结对周 围脏器 的侵 肿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

辅 助化疗 的概 念 , 当时 称 前 期 化 疗 , 要 用 于 头 颈 部 主 癌 、 肿 瘤 、 腺 癌 等 实 体 肿 瘤 治 疗 。Wi e等 于 骨 乳 l k
18 9 9年报 道 了新 辅助 化疗 在 胃癌 病 人 中 的应 用 , 此后 多种 化疗 和 方 案被 应 用 于术 前化 疗 , 19 至 9 5年 Wi e l k 等 总结 了西 欧 1 O组 共 16例 无 法切 除 胃癌 病 人 的术 9
根据 Sie 的一 级 动 力学 理 论 , 期 小 的肿 瘤 细 kpr 早 胞较 少 , 殖率 较 大 , 增 倍增 时 间短 , 细胞 周期 特 异 性 对 药物 相对 比较 敏感 ; 而晚期 肿瘤 细胞 总数增 多 , 殖 率 增 减小 , 倍增 时 间延长 , 对细胞 周期 特异性 药 物敏 感性 降
早期诊 断 、 提高 早期 胃癌诊 断率 、 减少 单位 问治疗 效 果 的差异 、 提高进 展期 胃癌 的疗效 以外 , 的化 疗药 物组 新 合和新辅 助 化 疗 ( eajvn ce ohrp ) 为 目前 noduat hm teay 成
综 合治疗 研究 的主要 领域 之一 。本文 对近年 来 有关 进
厉 冰 任 武 王耿 泽。 , ,
( . 乡医学院研 究生处 , 南, 乡43 0 ;. 1新 河 新 5 0 32 南阳市中心医院普 外科 )
关 键 词 :胃 癌 ; 辅 助 化 疗 新
中图分 类号 : 7 5 2 R 3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6—15 (0 8 1 10 9 9 2 0 ) 0—0 2 0 9 0— 3
E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E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患者达到一百万以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升级,但是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具有很多副作用,且存在很大的风险,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因此,寻找一种弱化毒性,维持生活质量的辅助化疗方案呼之欲出。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 EOXT 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评估临床疗效,以期提供一种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收集进展期胃癌患者共计 100 例,男女不限,年龄范围为 18 至 75 岁。
2. 研究设计本次研究采用单组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所有患者先接受手术切除,之后接受EOXT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
观察疗效包括肿瘤缩小程度和无病生存时间等。
3. 研究顺序首先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之后按照三周为一个周期的方案进行化疗。
具体方案为:奥沙利铂 120mg/m2(第1天)、长春新碱 40mg/m2(第1-3天)、亚叶酸钙0.8mg/d(第2-14天)、替加氟 35mg/m2(第1-14天),共分六个周期。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观察 EOXT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的效果,评估其是否能够有效降低肿瘤体积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也要评估该方案是否具有较小的副作用,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的辅助化疗方案。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一、概述胃癌 (Gastric carcinoma) 全球每年新确诊病例约 93.4 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 2 位;死亡 70 万人,而死亡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 4 位 ( 占 10.4 % ) 。
胃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东亚三国(日本、韩国和中国)为高发区,约占全球总数的 2/3 ;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辽宁省及福建省等沿江沿海地区为胃癌高发区,其原因不明,可能与沿海的地理环境和海产食物受致癌物污染有关。
胃癌有家庭性聚集的倾向。
以往的研究提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但遗传和免疫在胃癌形成中起着一定作用。
目前认为,环境因素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而遗传物质或基因异常变化在弥漫型胃癌的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归纳起来,我国的胃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三大发病因素:(1)HP感染;(2)吸烟;(3)高盐摄入。
其次,是三高:(1) 发病率高, 30 ~ 70/10 万 , 其中男∶女约 3∶1, 年龄高峰为 50 ~60 岁;(2)转移率高, >50% ;(3)死亡率高, >30/10 万。
还有三低,即(1)早诊断率低, <10% ;(1)根治切除率低, <50% ;(1) 5 年生存率低,≤50% 。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我国胃癌的发病年龄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过去以 40~60 岁年龄组居多,现在则以 35~55 岁年龄组为多; 19~35 岁的青年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占到胃癌总数的 6 %~11 %。
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由于没有实施筛查,早期诊断率较低,超过 50%的病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一经诊断,常常已表现为局部晚期或发生侵犯腹膜、包围大血管或远处转移而无法手术;而肿瘤局限者也有接近 50% 无法根治性切除,因此根治手术率仍然较低。
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发现率有所提高,积极改进和规范手术方法以及应用综合治疗,但大多数报道胃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20% ~30% 。
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研究进展

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研究进展作者:许群英解继胜蒙以良来源:《右江医学》2024年第02期【关键词】局部不可切除;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转化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 R735.2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24.02.011根据《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等资料[1-2]显示,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5位,病死率排名第4位,在中国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名第3位。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67.9万例,死亡人数高达49.8万例。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3]。
目前国内仍缺乏有效的胃癌普查手段,导致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处于肿瘤进展期,约占90%[4]。
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而言,手术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唯一能治愈進展期胃癌的方法。
然而,仅有50%的患者能够实现R0切除,另外50%的患者无法获得R0切除,并且术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化治疗逐渐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
通过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可以实现“降期”和“缩瘤”,最终达到可切除的状态,以降低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6]。
近年来,转化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各国医学专家针对不可切除胃癌患者提出了各种“转化治疗”的新策略,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国内关于胃癌转化治疗的研究报道也相对较少。
本文综述了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转化治疗的意义与适用范围,以及转化治疗在该类胃癌中的应用。
旨在为不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1 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治疗现状胃癌起病较隐匿,初次确诊时无法对肿瘤病灶实施R0切除,且术后存在肿瘤残留的进展期胃癌称为不可切除胃癌。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影像学方法研究进展

化疗疗效方面的价值 ,认为评价胃肠道问质瘤化疗 疗效 C o标准的重复性更好 , hi 敏感性和精确度也较 R CS 准 好 。 Be 等 l 3 E IT标 er 8 1例食 管 胃交 界处 癌 _ 对 的研 究 表 明 ,T体 积测 量 可 早期 预 测 化 疗 疗 效 , C 如
果将 肿 瘤体 积缩 小 1. 48 %作 为 阈值 ,其 诊 断化 疗有 效 的敏 感性 为 10 0 %,特 异性 为 5 %。Le等 1 3 e 9 ] 用 MS T结 合 三维 重 建测 量 胃膨 胀 后 胃癌 病 灶 和最 大 C
异 ,U 评价肿瘤厚度减少率可反映患者的生存期 , ES 肿 瘤 厚 度 减 少 超 过 5 %者 其 中位 生 存 期 为 3 0 8个 月, 肿瘤厚度减少未超过 5%者其 中位生存期仅 为 0 3 月 。U 0个 E S仅 从肿瘤 T N分 期 和肿瘤 厚度 的变化 、
对 胃癌化疗 疗效进行评价 ,联合其他影像学方法 可多
疗效 , 以摄取值( v下降 3 % 为限值判定化疗是 s ) u 5 否有效 , 研究结果显示 ,E P T预测化疗疗效 的敏感性 为 9 %, 3 特异性 为 9 %。L rik等 对 l9例进 行 5 odc 1
化 疗 的进 展 期食 管 胃交 界 处 癌患 者 行 F F GP T — D E 检 查 ,化 疗 前 后 有 10例 患 者 其 肿 瘤 代 谢 发 生 变 1
收 稿 日期 :0 1 1— 9 修 回 日期 :0 2 0 — 7 2 1- 2 2 ; 2 1—10
淋 巴结的体积、 长径及厚度 , 分别 比较其化疗前后变 化与病 理评 价 的相关 性 ,认 为在新 辅 助化疗 前后肿
瘤 体 积 的变 化 与 病 理 评 价 的相 关 性 最 强 ( 04 4 r .8,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新进展摘要: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10~150/10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每年死亡约70万人,死亡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2位(占%)[1,2]。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疾病的预后并无明显改变,全球范围内的五年生存率仍仅为7%~14%。
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进展期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即便是早期诊断的患者,虽有超过50%的人数接受了手术治疗,但这些人当中的60%仍然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3]。
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不佳,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在提高该类人群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对化疗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胃癌;化疗1 传统化疗:单药和联合化疗在进展期胃癌的单药治疗中,有效的制剂包括:,顺铂,蒽环类药物(阿霉素及表柔比星),丝裂霉素C和依托泊苷。
这些药物的单药有效率不高,仅在10%~20%之间。
然而这些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临床试验结果仍有可能高估计了它们的疗效.由于单药治疗疗效不理想,为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联合治疗便应运而生。
在传统的联合化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案有FAM,FAMTX,ECF,ELF和FUP。
在一系列二期临床研究中,它们的总有效率在20%~60%之间。
然而报告的有效率却存在着早期较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样本大小和范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4]。
同时,这些方案的三期实验结果同样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这些令人难以信服的结果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晚期胃癌患者能否从姑息性化疗中受益。
随后的三个三期临床试验打消了这种疑虑,同时也为系统性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在这三个用FAM,FEMTX,ELF与最佳支持治疗相对比的独立试验中,试验组的总体生存时间(8~12m)均明显高于支持治疗组(3~5m)。
后来,研究人员试图寻找出一种最佳的标准方案。
然而近年的若干个对比联合化疗方案的三期试验中,并未找到一个明显优于其它的方案[4]。
20XX年,由Vanhoefer报告的比较FAMTX,ELF,FUP 的三期临床试验指出三种方案的总体有效率在9%~20%,同时并无任何一个方案优于其它[5]。
而被给予厚望的ECF方案在随后的两个随机试验中,并无明显证据证明其优于其它。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试验为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这些传统方案总体上的低有效率及相互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2 新一代化疗药物及联合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尽管和DDP的联合化疗方案仍被公认为晚期胃癌治疗的基本方案,初治患者其有效率为40%左右,总体生存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
而对于耐药和复发患者,该方案疗效差。
因此,有待新的化疗药物和联合方案进一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
目前,涌现出的新药主要包括多烯紫杉醇、紫杉醇、依立替康、卡培他滨、及三代铂类如奥沙利铂等。
多烯紫杉醇和紫杉醇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多烯紫杉醇和紫杉醇目前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振奋的疗效。
在单用多烯紫杉醇或紫杉醇作为一线或二线单剂治疗的二期试验中,其有效率为11%~24%。
同时观察其并不与其它药物交叉耐药和毒性相加。
尽管两种药物在作为一线单剂治疗药物时有效率相当,但在多烯紫杉醇治疗中有的病例出现了CR.随后两种药物均被用于联合化疗,在数个多烯紫杉醇+5-Fu+DDP化疗方案中其有效率在22%~51%之间,中位生存时间为6~14个月,同时病人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
而以多烯紫杉醇为主的二期联合化疗试验也在积极开展,作为一线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为33%~55%,中位生存时间9~10个月[6]。
在SAAK 组织的一个多中心二期试验中将DC和DCF方案与欧洲标准的ECF方案进行了比较。
从早期的119个可用于评估的病例中显示DCF方案在有效率上优于ECF。
同时一些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的三期联合化疗试验也在积极开展,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试验是迄今为止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最大的三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将DCF方案与标准的CF方案进行比较。
近期公布了该试验的结果,DCF方案在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上均优于传统的CF方案[7]。
与此同时,近期报道的DCF与ECF比较的三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多烯紫杉醇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价值。
在此试验中DCF方案在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时间上均明显高于ECF 组[8]。
这些结果提示了以多烯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良好疗效,并有充分理由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优先考虑。
卡陪他滨卡陪他滨是一种通常用于单药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口服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其现在也开始被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联合化疗[9]。
在前期的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试验中,卡陪他滨表现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Koizumi等[9]开展的二期临床试验,应用卡陪他滨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中位生存时间为月。
同时卡陪他滨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试验也在开展。
一个联合卡陪他滨和多烯紫杉醇临床二期试验显示总有效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月,总体生存时间为月[10]。
Park等开展的联合奥沙利波和卡陪他滨的二期临床试验中,20个可以用于评估的的病人中1个达到了CR,11个达到了PR.总有效率为60%[11]。
依立替康最近许多试验报道了依立替康作为单剂或联合治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其中有效的联合方案包括DDP+依立替康,5-Fu+LV+依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依立替康。
综合上述试验总体有效率在32%~50%之间,总体生存时间~个月之间,这些结果说明依立替康是有效的进展期胃癌治疗药物[12~15]。
值得注意的是,经依立替康治疗的病人通常伴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尤其是腹泻见于大约20%的病人。
并且腹泻与剂量有关,限制了治疗剂量。
由于5Fu+LV+依立替康方案在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经在二期试验中得到证实。
一个代号为V306的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也随之开展,237个病人参加了该试验,试验将5Fu+LV+依立替康方案(IF)与CF方案进行比较。
近期报道了试验结果,根据该结果,IF组的病人似乎有更长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总体生存期,但无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IF组的药物毒副反应明显低于CF组,由于治疗的副反应而退出试验的病人在IF和CF组分别为%和10%。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F方案亦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其与铂类为基础的CF方案在疗效上并无明显优势,而副作用更小[15]。
奥沙利铂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化合物业已被证实在对抗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而现在奥沙利铂也被用于治疗胃癌的二,三期临床试验。
三个独立不同的5-Fu+LV+奥沙利铂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
这三个试验分别为和FUFOX方案。
总体有效率在38%~54%之间,中位生存时间在8~11月之间。
同时CR及疾病进展时间在这三个试验中无显著差别。
同时观察到血液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副反应发生率在和方案中均明显高于FUFOX方案[16~18]。
近期的一个比较奥沙利铂(FLO)与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二期试验,其总体有效率分别为%和24%。
提示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LO方案在疗效上较FLP方案更有优势[19]。
综上所述,在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中虽具体实施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均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因此,此类方案可以考虑作为今后胃癌治疗的可行方案之一。
其它由于在上消化道肿瘤治疗中良好活性,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也被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
作为一个氟尿嘧啶类的衍生物在日本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治疗。
日本学者报道的其作为单剂一线治疗的有效率接近44%。
而EORTC的一个试验报道其有明显的胃肠道毒性,故应减少治疗剂量。
同时其报道的有效率低于26%。
3 展望目前,虽然联合化疗在疗效上优于最佳支持治疗,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出一个最佳的化疗方案。
我们看到新的化疗方案较传统方案能更好的使患者受益。
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序贯疗法及靶向治疗也有待进一步尝试以提高现有方案的疗效。
而新的化疗药物和方案也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开展。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新的临床试验和方法的尝试创新,晚期胃癌的治疗现状将会得到巨大的改观,病人将会从治疗中更多的受益。
【参考文献】[1]Van Cutsem E.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new finding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taxanes[J]. The Oncologist, 20XX,9:9~15.[2]Varadhachary GR, Ajani JA. Gastric cancer[J]. Clin Adv Hematol Oncol, 20XX, 3:118~24.[3]Ajani JA. Evolving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The Oncologist, 20XX,10:49~58.[4]Kelsen D, Van de Velde C, Minsky B. Gastric cancer:Clinical management, in Kelsen D, Daly JM, Kern SE, et al (eds):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XX, pp:408~416.[5]Vanhoefer U, Rougier P, Wilke H, et al. Fin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sequential high-dose methotrexate, fluorouracil, and doxorubicin versus etoposide, leucovorin, and fluorouracil versus infusional 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trial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 [J].J Clin Oncol, 20XX, 18:2648~57.[6]Shah MA,Schwartz of metastatic esophagus and gastric cancer [J]. Semin Oncol. 20XX, 31:574~87.[7]Moiseyenko V, Ajani J, Tjulandin S et al. Fin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TAX 325) paring docetaxel (T) bined with cisplatin (C) and 5-fluorouracil (F) to CF in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gastric adenocarcinoma (MGC) [J]. J Clin Oncol,20XX,23:308s.[8]Elsaid A, Elkerm Y. Fin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docetaxel, carboplatin, and 5FU versus epirubicin, cisplatin and 5FU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 J Clin Oncol,20XX,23:311s.[9]Koizumi W, Saigenji K, Ujiie S et al. A pilot phase II study ofcapecitabine in advanced or recurrent gastric cancer[J]. Oncology,20XX;64:232–236.[10]?Park YH, Ryoo BY, Choi SJ et al. A phase II study of capecitabine and docetaxel binat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cancer[J]. Br J Cancer 20XX;90:1329~1333.[11]?Park Y, Kim B, Ryoo B et al. Oxaliplatin and capecitabine 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a pilot study results[J]. J Clin Oncol,20XX,23:357s.[12]?Pozzo C, Barone C, Szanto J et al. Irinotecan in bination with 5-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or with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or esophageal-gastric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J]. Ann Oncol, 20XX,15:1773~81.[13]?Yilmaz U, Oztop I, Alacacioglu A et al. Irinotecan bined with infusional 5-fluorouracil and high dose leucovorin (FOLFIRI)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as the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J]. J Clin Oncol, 20XX,23:348s.[14]?Boku N, Ohtsu A, Shimada Y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a bination of irinotecan and cisplatin against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 J Clin Oncol, 1999,17:319~23.[15]?Bouche O, Raoul JL, Bonnetain F et a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of a biweekly regimen of f 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LV5FU2), LV5FU2 plus cisplatin, or LV5FU2 plus irinotecan in patients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a Federation[J]. J Clin Oncol, 20XX,22:4319~28.[16]?Louvet C, Andre T, Tigaud JM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in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 J Clin Oncol, 20XX,20:4543~8.[17]?De Vita F, Orditura M, Matano E et al. A phase II study of biweekly oxaliplatin plus infusional 5-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FOLFOX-4)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J]. Br J Cancer, 20XX,92:1644~9.[18]?Lordick F, Lorenzen S, Stollfuss J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weekly oxaliplatin plus infusional f 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FUFOX regime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 Br J Cancer,20XX,93:190~4.[19]?Al-Batran S, Stohlmacher J, Probst S et al. 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 (FLO) versus 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cisplatin (FLP) as a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first interim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J]. J Clin Oncol, 20XX,23:311s.论文在线 :s://。